傣家竹楼的特点

作者&投稿:允泻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

“防土匪”是客家民居——圆形围屋的特点之一,而“傣家竹楼”的主要特点是防酷热、防湿气(因为傣族人大多生活在亚热带地区,“多起竹楼,傍水而居”)。此外,它的屋内具有简单、宽敞、别致雅观等特点。
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每晨当牛马出栏时,便将粪便清除,使整日阳光照射,住位于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屋里的家具非常简单,竹制者最多,凡桌、椅、床、箱、笼、筐,都全是用竹制成。家家有简单的被和帐,偶然也见有缅地输入的毛毡,铅铁等器,农具和锅刀都仅有用着的一套,少见有多余者,陶制具也很普遍,水孟水缸的形式花纹都具地方色彩。

拓展资料竹楼是傣家的标志民居。主要指两层或以上的竹结构楼房,属于南方“干阑式建筑”的一种,根据用途及造型差异,可分为宾馆楼、餐酒茶楼、观景楼及景致楼等等,非常适用于旅游景区的观赏,住宿,餐饮等用途,绿色环保,贴近自然。竹楼主要分布在我国云南的西双版纳和德宏州的傣族、基诺族等民族地区。

傣家竹楼特点: 1、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2、主楼呈正方形 3、结构简单,但宽敞,别致美观4、用竹子做,凉爽。 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傣家竹楼: 绿色、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结构简单、宽敞别致.
傣家竹楼
傣族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族村寨.大的寨子集居两三百户人家,小的村落只有一二十人家.房子都是单幢,四周有空地,各人家自成院落.腾龙沿边的住宅,多土墙平房,每一家屋内一间隔为三间,分卧室客堂,这显见是受汉人影响,已非傣族固有的形式;思普沿边则完全是竹楼木架,上以住人,下栖牲畜,式样皆近似一大帐篷,这与《淮南子》所记“南越巢居”的情形完全符合,也正是史书所记古代僚人“依树积木以居”的“干栏”住宅.土司头人的住宅,多不用竹而以木建,式样仍似竹楼,只略高大,不铺茅草而改用瓦盖顶.西双版纳境内,傣族自己能烧瓦,瓦如鱼鳞,三寸见方,薄仅二三分,每瓦之一方有一钩,先于屋顶椽子上横钉竹条,每条间两寸许,将瓦挂竹条上,如鱼鳞状,不再加灰固,故傣族屋顶是不能攀登的,若瓦破烂需要更换,只须在椽子下伸手将破瓦除下,再将新瓦勾上就可.凡住此类房屋的,便算是村中的大户了,就是车里宣慰衙门,建筑式样也不过如此,只是面积较一般傣族民间的木楼大得多,全楼用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架成,长十余文,阔七八丈,楼上隔为大小若干间屋,四周有走廊,但不开窗,故黑暗无光,楼下空无遮栏,只见整齐的一百二十棵大木柱排列着,任牛马猪鸡自由地在其中活动,这就是傣族最局统治者的官衙兼住宅了.这种上面住人下面养牛马的屋宇,在西南边区中普遍可以见到,例如哈尼、景颇、僳僳以至苗、瑶、黎诸族,住屋建筑也如此式,惟下层多用大石或泥土筑为墙壁.傣族的竹楼,则是下层四面空旷,每晨当牛马出栏时,便将粪便清除,使整日阳光照射,住位于上层的人,不致被秽气熏蒸


六年级语文第8课各具特色的民居、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
堂屋内一般设有火塘,在火塘上架一个三角支架,用来放置锅、壶等炊具,是烧饭做菜的地方。从堂屋向里走便是用竹围子或木板隔出来的卧室,卧室地上也铺上竹席,这就是一家大小休息的地方了。整个竹楼非常宽敞,空间很大,也少遮挡物,通风条件极好,非常适宜于版纳潮湿多雨的气候条件。

傣家竹楼有哪些特点 作者用了哪些说明方法
傣家竹楼特点:1、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2、主楼呈正方形 3、结构简单,但宽敞,别致美观 4、用竹子做,凉爽.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

你知道 客家民居 和 傣家竹楼 的特色及民风民俗吗?课文运用了哪些方法...
《各具特色的民居》:课文为我们介绍了“客家民居”和“傣家竹楼”。客家民居的特点是用料奇特、造型奇特、异常坚固,它的好处有防备盗匪的骚扰、防备当地人的排挤、显示了客家民居的传统建筑文化的魅力等。傣家竹楼的特点是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它的好处是利于防酷热、防湿气。 课文运用了排比,比喻...

傣家竹楼反映了当地什么气候特点?
傣家的竹楼反映出当地是亚热带季风气候,全年高温多雨,空气潮湿。

客家民居和傍家竹楼的位置、作用、材料、结构、文化特征是什么_百度知 ...
幸福、安宁;和睦相处,勤俭持家;平等互助 傣家竹楼 位置 一幢幢竹楼掩映在凤尾竹和油棕林的浓绿中 作用 可以防湿气和酷热 材料 茅草,木片,瓦片、竹蔑等 结构 竹楼呈正方形,横梁穿柱,结构简单,但宽敞而别致美观 文化特征 一家盖房,全村帮忙的习俗,体现了傣家人团结和睦、乐于助人的传统 ...

傣家竹楼的特点
傣家竹楼是中国云南省傣族地区的一种传统建筑。它以其独特的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而闻名于世。本文将探究傣家竹楼的特点、建筑风格和文化传承。傣家竹楼的特点 傣家竹楼是由傣族人民用竹子、木材和泥土等天然材料建造的。它的特点是高大、宽敞、通风、采光好、防水、防火等。傣家竹楼通常由三层或五层组成,高达...

云南傣家竹楼的特点有哪些
傣家竹楼的特点是散热通风、防潮、还可避免虫兽侵袭以及洪水的冲击。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傣家竹楼的平面呈方形,上下两层,上层住人,距地约7尺,底层架空多不用墙壁,用以饲养牲畜及堆放杂物,顶为双斜面,多覆以编成的“草排”。傣...

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
傣家竹楼的特点主要包括轻盈、通透、自然和谐以及适应性强。傣家竹楼以其轻盈的结构而著称。这种建筑主要采用竹子作为主要建材,竹子本身具有重量轻、强度高、易于加工等特点,因此竹楼整体结构轻盈而稳固。竹楼通常采用简单的榫卯结构连接,不需要复杂的建筑材料,这种轻盈的结构使得竹楼在热带地区的风雨天气中...

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
傣家竹楼的特点 干栏式建筑是傣族先民百越民族最主要的特征之一。自古至今,生活在西双 版纳的傣族人民,都是以干栏式竹楼为传统住宅的。在如花似锦的西双版纳傣族 村寨,一幢幢形式独异的竹楼隐现在翠竹蕉林之中,无数曲折的小径联系着幢幢 竹楼,水边林际常有和平友好象征的孔雀展翅开屏,绘成了一幅幅...

傣家竹楼的特点是什么
傣族竹楼是一种干栏式建筑,主要用竹子建造,因而称为“竹楼”。傣族竹楼是傣族固有的典型建筑。下层高约七八尺,四无遮栏,牛马拴束于柱上。上层近梯处有一露台,转进为长形大房,用竹篱隔出主人卧室并兼重要钱物存储处;其余为一大敞间,屋顶不甚高,两边倾斜,屋檐及于楼板,一般无窗。若屋檐稍...

周村区15294589713: 傣家竹楼的特点 -
宋亮吡诺: 傣家竹楼: 绿色、竹楼利于防止酷热和湿气、每家竹楼四周,都用竹篱围着、竹楼由二十至二十四根柱子支撑.结构简单、宽敞别致. 傣家竹楼 傣族村落都在平坝近水之处,小溪之畔大河两岸,湖沼四周,凡翠竹围绕,绿树成荫的处所,必定有傣...

周村区15294589713: 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 -
宋亮吡诺: 冬暖夏凉,防湿气!坚固,结实.房顶呈金字塔型,幽雅美观.具体的资料多的去了,有意者可以去傣族亲自参观一下!随时欢迎!

周村区15294589713: 傣家竹楼的特点有哪些 -
宋亮吡诺: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型,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住人...

周村区15294589713: 傣家竹楼 特点 -
宋亮吡诺:[答案] 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型,云南南部属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一般傣家竹楼为上下两层的高脚楼房,高脚是为了防止地面的潮气,竹楼底层一般不...

周村区15294589713: 用一句话概括傣家竹楼的特点 -
宋亮吡诺:[答案] 藏在浓绿翠竹之中,多起竹楼傍水而居,外呈方形上下两层,内部简单宽敞别致,团结和睦乐于助人. 充满绿色,多姿多彩内涵深厚

周村区15294589713: 用三个词语概括傣家竹楼的特色,并加以说明 -
宋亮吡诺: 傣家竹楼特点 从建筑材料,形状结构,文化内涵几方面思考傣家竹楼的六个特点. 第一点:傣家竹楼有“藏在竹林”的特点. 第二点:傣家竹楼还有“傍水而居”的特点. 第三点:傣家竹楼还有“树满寨,花满园”的特点. 第四点:傣家竹楼...

周村区15294589713: 傣族竹楼的特点是什么? -
宋亮吡诺: 以下是我从百度百科复制的,为什么有这么方便的工具不会用呢?百度不是摆着玩的吧?傣家竹楼的造型属干栏式建筑,它的房顶呈“人”字型,西双版纳地区属热带雨林气候,降雨量大,“人”字型房顶易于排水,不会造成积水的情况出现....

周村区15294589713: 傣家竹楼有什么特点,文中是用什么说明方法来说明这些特点的? -
宋亮吡诺: 傣家竹楼特点: 1、竹楼有利于防酷热和湿气 2、主楼呈正方形 3、结构简单,但宽敞,别致美观4、用竹子做,凉爽. 作者运用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

周村区15294589713: 傣家竹楼的特征是什么?
宋亮吡诺: 傣家人的竹楼是坝区类型,由于天气湿热,竹楼大都依山傍水.村外榕树蔽天,气根低垂;村内竹楼鳞次栉比,竹篱环绕,隐蔽在绿荫丛中.云南景洪县的曼景兰寨和橄榄坝就是坝区傣家竹楼的标准型.过去,傣家竹搂按社会阶级分为官家(召)竹楼和百姓竹楼两种.官家竹搂宽敞高大,呈正方形,屋顶带三角锥状,颇类西方的“哥特式”建筑,用木片复顶.整个竹楼用20-24根粗大的木柱支撑,木柱建在石墩上,有的横梁上雕刻花纹呈弓形,特别是缅寺和亭阁都有这种花纹,这是受佛教文化影响的结果.屋内横梁穿柱,结构简单.上木梯后即为“掌房”,正屋为客室,中置火塘,侧旁分隔为2-3间,是主人夫妇和孩子的卧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