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译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选自《战国策》

作者&投稿:承勇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战国策 魏策 阅读~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
知伯索地于魏桓子,魏桓子弗予。任章曰:“何故弗予?”桓子曰:“无故
索地,故弗予。”任章曰:“无故索地,邻国必恐;重欲无厌,天下必惧。君予
之地,知伯必憍。憍而轻敌,邻国惧而相亲。以相亲之兵,待轻敌之国,知氏之
命不长矣!《周书》曰:‘将欲败之,必姑辅之;将欲取之,必姑与之。’君不
如与之,以骄知伯。君何释以天下图知氏,而独以吾国为知氏质乎?”君曰:
“善。”乃与之万家之邑一。知伯大说。因索蔡、皋梁于赵,赵弗与,因围晋阳。
韩、魏反于外,赵氏应之于内,知氏遂亡。
○韩赵相难
韩赵相难。韩索兵于魏曰:“愿得借师以伐赵。”魏文侯曰:“寡人与赵兄
弟,不敢从。”赵又索兵以攻韩,文侯曰:“寡人与韩兄弟,不敢从。”二国不
得兵,怒而反。已乃知文侯以讲于己也,皆朝魏。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
乐羊为魏将而攻中山。其子在中山,中山之君烹其子而遗之羹,乐羊坐于幕
下而啜之,尽一杯。文侯谓睹师赞曰:“乐羊以我之故,食其子之肉。”赞对曰:
“其子之肉尚食之,其谁不食!”乐羊既罢中山,文侯赏其功而疑其心。
○西门豹为邺令
西门豹为邺令,而辞乎魏文侯。文侯曰:“子往矣,必就子之功而成子之名。”
西门豹曰:“敢问就功成名,亦有术乎?”文侯曰:“有之。夫乡邑老者而先受
坐之,士子入而问其贤良之士而师事之,求其好掩人之美而扬人之丑者,而参验
之。夫物多相类而非也,幽莠之幼也似禾,骊牛之黄也似虎,白骨疑象,武夫类
玉,此皆似之而非者也。”
○文侯与虞人期猎
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
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
往,身自罢之。魏于是乎始强。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曰:“锺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
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今君申于声,
臣恐君之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敬闻命。”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
魏武侯与诸大夫浮于西河。称曰:“河山之险,岂不亦信固哉!”王锺侍王,
曰:“此晋国之所以强也。若善修之,则霸王之业具矣。”吴起对曰:“吾君之
言,危国之道也;而子又附之,是危也。”武侯忿然曰:“子之言有说乎?”
吴起对曰:“河山之险,信不足保也;是伯王之业,不从此也。昔者三苗之
居,左彭蠡之波,右有洞庭之水,文山在其南而衡山在其北。恃此险也,为政不
善,而禹放逐之。夫夏桀之国,左天门之阴,而右天溪之阳,庐、�在其北,伊、
洛出其南。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汤伐之。殷纣之国,左孟门而右漳、釜,
前带河,后被山。有此险也,然为政不善,而武王伐之。且君亲从臣而胜降城,
城非不高也,人民非不众也,然而可得并者,政恶故也。从是观之,地形险阻,
奚足以霸王矣!”武侯曰:“善。吾乃今日闻圣人之言也!西河之政,专委之子
矣。”
○魏公叔痤为魏将
魏公叔痤为魏将,而与韩、赵战浍北,禽乐祚。魏王说,迎郊,以赏田百万
禄之。共叔痤反走,再拜辞曰:“夫使士卒不崩,直而不倚,挠拣而不辟者,此
吴起余教也,臣不能为也。前脉形埊之险阻,决利害之备,使三军之士不迷惑者,
巴宁、爨襄之力也。县赏罚于前,使民昭然信之于后者,王之明法也。见敌之可
也,鼓之不敢待倦者,臣也。王特为臣之右手不倦赏臣何也?若以臣之有功,臣
何力之有乎?”王曰:“善。”于是索吴起之后,赐之田二十万。巴宁、爨襄田
各十万。
王曰:“公叔岂非长者哉?既为寡人胜强敌矣,又不遗贤者之后,不揜能
士之迹,公叔何可无益乎?”故又与田四十万,加之百万之上,使百四十万。故
《老子》曰:“圣人无积,尽以为人己愈有;既以与人己愈多。”公叔当之矣。
○魏公叔痤病
魏公叔痤病,惠王往问之。曰:“共叔病即不可讳,将奈社稷何?”公叔痤
对曰:“痤有御庶子公孙鞅,愿王以国事听之也。为弗能听,勿使出竟。”王弗
应,出而谓左右曰:“岂不悲哉!以公叔之贤,而谓寡人必以国事听鞅,不亦悖
乎!”公孙痤死,公孙鞅闻之,已葬,西之秦,孝公受而用之。秦果日以强,魏
日以削。此非公叔之悖也,惠王之悖也。悖者之患,固以不悖者为悖。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
苏子为赵合从,说魏王曰:“大王之地,南有鸿沟、陈、汝南、有许、鄢、
昆阳、邵陵,舞阳、新郪;东有淮、颍、沂、黄、煮枣、海盐、无疏;西有长
城之界;北有河外、卷、衍、燕、酸枣,埊方千里。埊名虽小,然而庐田庑舍,
曾无所刍牧牛马之地。人民之众,车马之多,日夜行不休已,无以异于三军之众。
臣窃料之,大王之国不下于楚。然横人谋王外交强虎狼之秦,以侵天下,卒有国
患,不被其祸。夫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罪无过此者。且魏,天下之强国也;
大王,天下之贤主。今乃有意西面而事秦,称东藩,筑帝宫,受冠带,祠春秋,
臣窃为大王愧之。
“臣闻越王勾践以散卒三千,禽夫差于干遂;武王卒三千人,革车三百乘,
斩纣于牧之野。岂其士卒众哉?诚能振七威也。今窃闻大王之卒,武力二十余万,
苍头二千万,奋击二十万,厮徒十万,车六百乘,骑五千疋。此其过越王勾践、
武王远矣今乃劫于辟臣之说,而欲臣事秦。夫事秦必割地效质,故兵未用而国已
岿矣。凡群臣之言事秦者,皆奸臣,非忠臣也。夫为人臣,割其主之埊以求外交,
偷取一旦之功而不顾其后,破公家而成私门,外挟强秦之势以内劫其主以求割地,
愿大王之熟察之也。
“《周书》曰:‘绵绵不绝,缦缦奈何;毫毛不拔,将成斧柯。’前虑不定,
后有大患,将奈之何?大王诚能听臣。六国从亲,专心并力,则必无强秦之患。
故敝邑赵王使使臣献愚计,奉明约,在大王诏之。”魏王曰:“寡人不肖,未尝
得闻明教。今主君以赵王之诏诏之,敬以国从。”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
张仪为秦连横,说魏王曰:“魏地方不至千里,卒不过三十万。地四平,诸
侯四通,条达辐凑,无有名山大川之阻。从郑至梁不过百里,从陈至梁二百余里。
马驰人趋,不待倦而至梁。南与楚境,西与韩境,北与赵境,东与齐境,卒戍四
方,守亭障者参列。粟粮漕庾不下十万。魏之地势,故战场也。魏南与楚而不与
齐,则齐攻其东;东与齐而不与赵,则赵攻其北;不合于韩,则韩攻其西;不亲
于楚,则楚攻其南。此所谓四分五裂之道也。
“且夫诸侯之为从者,以安社稷、尊主、强兵、显名也。合从者一天下,约
为兄弟,刑白马以盟于洹水之上,以相坚也。夫亲昆弟同父母,尚有争钱财,而
欲恃诈伪反覆苏秦之余谋,其不可以成亦明矣。大王不事秦,秦下兵攻河外,拔
卷、衍、燕、酸枣,劫卫取晋阳,则赵不南。赵不南则魏不北,魏不北则从道绝,
从道绝则大王之国欲求无危不可得也。秦挟韩而攻魏,韩劫于秦,不敢不听。秦、
韩为一国,魏之亡可立须也,此臣之所以为大王患也。为大王计,莫如事秦,事
秦则楚、韩必不敢动;无楚、韩之患,则大王高枕而卧,国必无忧矣。
“且夫秦之所欲弱莫如楚,而能弱楚者莫如魏。楚虽有富大之名,其实空虚;
其卒虽众多,言而轻走易北,不敢坚战。魏之兵南面而伐,胜楚必矣。夫亏楚而
益魏,攻楚而适秦,内嫁祸安国,此善事也。大王不听臣,秦甲出而东,虽欲事
秦而不可得也。
“且夫从人多奋辞而寡可信,说一诸侯之王,出而乘其车;约一国而反,成
而封侯之基。是故天下之游士,莫不日夜搤腕瞋目切齿以言从之便,以说人主。
人主览其辞,牵其说,恶得无眩哉?臣闻积羽沉舟,群轻折轴,众口铄金,故愿
大王之熟计之也。”
魏王曰:“寡人蠢愚,前计失之。请称东藩,筑帝宫,受冠代,祠春秋,效
河外。”
○齐魏约而伐楚
齐魏约而伐楚,魏以董庆为质于齐。楚攻齐,大败之,而魏弗救。田婴怒,
将杀董庆。旰夷为董庆谓田婴曰:“楚攻齐,大败之,而不敢深入者,以魏为将
内之于齐而击其后。今杀董庆,是示楚无魏也。魏怒合于楚,齐必危矣。不如贵
董庆以善魏而疑之于楚也。”
○苏秦拘于魏
苏秦拘于魏,欲走而之韩,魏氏闭关而不通。齐使苏厉为之谓魏王曰:“齐
请以宋地封泾阳君,而秦不必也。夫秦非不利有齐而得宋地也,然其所以不受者,
不信齐王与苏秦也。今秦见齐、魏之不合也如此其甚也,则齐必不欺秦,而秦信
齐矣。齐、秦合而泾阳君有宋地,则非魏之利也。故王不如复东苏秦,秦必疑齐
而不听也。夫齐、秦不合,天下无忧,伐齐成则地广矣。”
○陈轸为秦使于齐
陈轸为秦使于齐,过魏,求见犀首。犀首谢陈轸。陈轸曰:“轸之所以来者,
事也。公不见轸,轸且行,不得待异日矣。”犀首乃见之。陈轸曰:“公恶事乎?
何为饮食而无事?无事必来?”犀首曰:“衍不肖,不能得事焉,何敢恶事?”
陈轸曰:“请移天下之事于公。”犀首曰:“奈何?”陈轸曰:“魏使李从以车
百乘使于楚,公可以居其中而疑之。公谓魏王曰:‘臣与燕、赵故矣,数令人召
臣也,曰无事必来。今臣无事,请谒而往。无久,旬五之期。’王必无辞以止公。
公得行,因自言于廷曰:‘臣急使燕、赵,急约车为行具。’”犀首曰:“诺。”
谒魏王,王许之,即明言使燕、赵。
诸侯客闻之,皆使人告其王曰:“李从以成百乘使楚,犀首又以车三十乘使
燕、赵。”齐王闻之。恐后天下得魏,以事属犀首,犀首受齐事。魏王止其行使。
燕、赵闻之,亦以事属犀首。楚王闻之,曰:“李从约寡人,今燕、齐、赵皆以
事因犀首,犀首必欲寡人,寡人欲之。”乃倍李从而以事因犀首。魏王曰:“所
以不使犀首者,以为不可。令四国属以事,寡人亦以事因焉。”犀首遂主天下之
事,复相魏。
○张仪恶陈轸于魏王
张仪恶陈轸于魏王曰:“轸善事楚,为求壤地也甚力之。”左华谓陈轸曰:
“仪善于魏王,魏王甚爱之。公虽百说之,犹不听也。公不如仪之言为资而反于
楚王。”陈轸曰:“善。”因使人先言于楚王。
○张仪欲穷陈轸
张仪欲穷陈轸,令魏召而相之,来将悟之。将行,其子陈应止其公之行,曰:
“物之湛者,不可不察也。郑强出秦曰应为知。夫魏欲绝楚、齐,必重迎公。郢
中不善公者,欲公之去也,必劝王多公之车。公至宋,道称疾而毋行,使人谓齐
王曰:‘魏之所以迎我者,欲以绝齐、楚也。’”
齐王曰:“子果无之魏而见寡人也,请封子。”因以鲁侯之车迎之。
○张仪走之魏
张仪走之魏,魏将迎之。张丑谏于王欲勿内,不得于王。张丑退,复谏于王
曰:“王亦闻老妾事其主妇者乎?子长色衰,重家而已。今臣之事王,若老妾之
事其主妇者。”魏因不纳张仪。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
张仪欲以魏合于秦、韩而攻齐、楚。惠施欲以魏合于齐、楚以案兵。人多为
张子于王所。惠子谓王曰:“小事也。谓可者谓不可者正半,况大事乎?以魏合
于秦、韩而攻齐、楚,大事也,而王之群臣皆以为可。不知是其可也,如是其明
耶?而群臣之知术也,如是其同耶?是其可也,未若是其明也;而群臣之知术也,
又非皆同也。是有其半塞也。所谓劫主者失其半者也。”
○张子仪以秦相魏
张子仪以秦相魏,齐、楚怒而欲攻魏。雍沮谓张子曰:“魏之所以相公者,
以公相则国家安而百姓无患。今公相而魏受兵,是魏计过也。齐、楚攻魏,公必
危矣。”张子曰:“然则奈何?”雍沮曰:“请令齐、楚解攻。”雍沮谓齐、楚
之君曰:“王亦闻张仪之约秦王乎?曰:‘王若相仪于魏,齐、楚恶仪必攻魏。
魏战而胜,是齐、楚之兵折,而仪固得魏矣;若不胜魏,魏必事秦以持其国,必
割地以赂王。若欲复攻,其敝不足以应秦。’此仪之所以与秦王阴相结也。今仪
相魏而攻之,是使仪之计当于秦也,非所以穷仪之道也。”齐、楚之王曰:“善。”
乃遽解攻于魏。
○张仪欲并相秦魏
张仪欲并相秦、魏,故谓魏王曰:“仪请以秦攻三川,王以其间约南阳,韩
氏亡。”史厌谓赵献曰:“公何不以楚佐仪求相之于魏?韩恐亡,必南走楚。仪
兼相秦、魏,则公亦必并相楚、韩也。”
○魏将相张仪
魏王将相张仪,犀受弗利,故令人谓韩公叔曰:“张仪以合秦、魏矣。其言
曰:‘魏攻南阳,秦攻三川,韩氏必亡。’且魏所以贵张子者,欲得地,则韩之
南阳举矣。子盍少委焉,以为衍功,则秦、魏之交可废矣。如此,则魏必图秦而
弃仪,收韩而相衍。”公叔以为信,因而委之,犀首以为功,果相魏。
○楚许魏六城
楚许魏六城,与之伐齐而存燕。张仪欲败之,谓魏王曰:“齐畏三国之合也,
必反燕地以下楚,楚、赵必听之,而不与魏六城。是王失谋于楚、赵,而树怨于
齐、秦也。齐遂伐赵,取乘丘,收侵地,虚、顿丘危。楚破南阳、九夷,内沛,
许、鄢陵危。王之所得者亲观也。而道途宋、卫为制,事败为赵驱,事成功县宋、
卫。”魏王弗听也。
○张仪告公仲
张仪告公仲,令以饥故,赏韩王以近河外。魏王惧,闻张子。张子曰:“秦
欲救齐,韩欲攻南阳,秦、韩合而欲攻南阳无异也,且以遇卜王,王不遇秦,韩
之卜也决矣。”魏王遂尚遇秦信韩,广魏救赵,尺楚人遽于萆下,伐齐之事遂败。
○徐州之役
徐州之役,犀首谓梁王曰:“何不阳与齐而阴结于楚?二国恃王,齐、楚必
战。齐战胜楚,而与乘之,必取方城之外;楚战胜齐败,而与乘之,是太子之雠
报矣。”
○秦败东周
秦败东周,与魏战于伊阙,杀犀武。魏令公孙衍乘胜而留于境,请卑辞割埊,
以讲于秦。为窦屡谓魏王曰:“臣不知衍之所以听于秦之少多,然而臣能半衍之
割而令秦讲于王。”王曰:“奈何?”对曰:“王不若与窦屡关内侯,而令赵。
王重其行而厚奉之。因扬言曰:‘闻周、魏令窦屡以割魏于奉阳君而听秦矣。’
夫周君、窦屡、奉阳君之与穰侯,贸首之仇也。今行和者,窦屡也;制割者,奉
阳君也。太后恐其不因穰侯也,而欲败之,必以少割请合于王,而和于东周与魏
也。”
○齐王将见燕赵楚之相于卫
齐王将见燕、赵、楚之相于卫,约外魏。魏王惧,恐其谋伐魏也,告公孙衍。
公孙衍曰:“王与臣百金,臣请败之。”王为约车,载百金。犀首期齐王至之曰,
先以车五十乘而至卫,间齐行以百金,以请先见齐王。乃得见,因久坐,安从容
谈。三国之相怨。谓齐王曰:“王与三国约外魏,魏使公孙衍来,今久与之谈,
是王谋三国也。”齐王曰:“魏王闻寡人来,使公孙子开寡人,寡人无与之语也。”
三国之不相信齐王之遇,遇事遂败。
○魏令公孙衍请和于秦
魏令公孙衍请和于秦,绮母恢教之语曰:“无多割。曰,和成固有秦重和以
与王遇;和不成,则后必莫能以魏合与秦者矣。”
○公孙衍为魏将
公孙衍为魏将,与其相田繻不善。季子为衍谓梁王曰:“王独不见夫服牛骖
骥乎?不可以行百步。今王以衍为可使将,故用之也;而听相之计,是服牛骖骥
也。牛马俱死,而不能成其功,王之国必伤矣!愿王察之。”

你在百度搜“有声读物”,然后第一个,进去之后慢慢找,里面有全部百家讲坛的,不过有些只能MP3,没有视频

一、译文

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饮酒谈论音乐的事。魏文侯说:“钟声不协调了吧?左面的声音高。”田子方笑了起来。魏文侯说:“为什么笑?”田子方说:“臣下听说,做国君的明理就喜欢治官之道:不明理就偏爱音乐。现在您对音乐辨别得很清楚,臣下恐怕您在治官方面有些聋了。”魏文侯说:“对,敬听您的教诲。”

二、原文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君之聋于官也。”文侯曰:“善,敬闻命。”

三、出处

《战国策》

扩展资料

一、创作背景

《战国策》是一部国别体史学著作,又称《国策》。书中记载了西周、东周及秦、齐、楚、赵、魏、韩、燕、宋、卫、中山各国之事。记事年代起于战国初年,止于秦灭六国,约有240年的历史。《战国策》分为12策,33卷,共497篇,主要记述了战国时期的游说之士的政治主张和言行策略,也可说是游说之士的实战演习手册。

二、作品赏析

《战国策》善于述事明理,大量运用寓言、譬喻,语言生动,富于文采。虽然书中所记史实和说辞不可尽信,但其仍是研究战国社会的重要史料。

三、作者简介

《战国策》用于编辑战国策的原文章的作者直到现在也没有确定,罗根泽疑出于蒯通。这些文章原有《国策》、《国事》、《短长》、《事语》、《长书》、《修书》等名称。

西汉末年,刘向校录群书时在皇家藏书中发现了六种记录纵横家的写本,但是内容混乱,文字残缺。于是刘向按照国别编订了《战国策》。因此,《战国策》显然不是一时一人所作,刘向只是战国策的校订者和编订者。

因其书所记录的多是东周后期时诸国混战,纵横家为其所辅之国的政治主张和外交策略,因此刘向把这本书名为《战国策》,而该时期亦因此被史家称为战国时代。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



摘自《战国策全译》: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

【原文】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①。文侯日:“钟声不比乎②?左高③。”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日:“臣闻之,君明则乐官④,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聋于官也。”文侯日:“善,敬闻命。”

【注释】
①田子方:名无择,学于子贡,为魏文侯师。称乐:谈论音乐。称,说,谈论。②不比:不和,不和谐,不协调。③左高:左面的声音高。鲍本:“言左方之声高。”《通鉴·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胡三省注:“此盖编钟之悬,左高,故其声不和。”④乐官:以治官之事为乐。鲍本:“乐,音洛,以治官为乐。”

【译文】
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饮酒谈论音乐的事。魏文侯说:“钟声不协调了吧?左面的声音高。”田子方笑了起来。魏文侯说:“为什么笑?”田子方说:“臣下听说,做国君的明理就喜欢治官之道,不明理就偏爱音乐。现在您对音乐辨别得很清楚,臣下恐怕您在治官方面有些聋了。”魏文侯说:“对,敬听您的教诲。”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

【原文】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①。文侯日:“钟声不比乎②?左高③。”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日:“臣闻之,君明则乐官④,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聋于官也。”文侯日:“善,敬闻命。”

【注释】
①田子方:名无择,学于子贡,为魏文侯师。称乐:谈论音乐。称,说,谈论。②不比:不和,不和谐,不协调。③左高:左面的声音高。鲍本:“言左方之声高。”《通鉴·周纪一》威烈王二十三年胡三省注:“此盖编钟之悬,左高,故其声不和。”④乐官:以治官之事为乐。鲍本:“乐,音洛,以治官为乐。”

【译文】
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饮酒谈论音乐的事。魏文侯说:“钟声不协调了吧?左面的声音高。”田子方笑了起来。魏文侯说:“为什么笑?”田子方说:“臣下听说,做国君的明理就喜欢治官之道,不明理就偏爱音乐。现在您对音乐辨别得很清楚,臣下恐怕您在治官方面有些聋了。”魏文侯说:“对,敬听您的教诲。”

魏文侯与田子方在对饮时,开怀畅谈,相交甚欢!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文侯曰:「钟声不比乎,左高。」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曰:「臣闻之,君明则乐官,不明则乐音。今君审於声,臣恐君之聋於官也。」文侯曰:「善,敬闻命。」

魏文侯与田子方喝酒时谈论音乐,文侯说:钟声不协调,左边的音高。田子方笑了。文侯问:为何笑?子方说:臣听说,明达的君主以治官为乐,不明达的君主以声乐为乐。如今您听察声色之音,臣担心您会对百官的情况无所知啊。文侯道:所言甚是,敬从您的指教。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翻译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选自《战国策》 -
佴莘通窍:[答案] 摘自《战国策全译》: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 【原文】 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①.文侯日:“钟声不比乎②?左高③.”田子方笑.文侯曰:“奚笑?”子方日:“臣闻之,君明则乐官④,不明则乐音.今君审于声,臣恐聋于官也.”文侯日:...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资治通鉴选段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 翻译 -
佴莘通窍:[答案] 原文: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将适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 文侯悦,使翟璜召任座而反之,亲下堂迎之,以为上客. 翻译: 魏文侯(魏斯)和群臣饮酒,兴致正高时,突降大雨,文侯...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审于声而聋于官是什么意思 -
佴莘通窍: (原文)审于声而聋于官. (参考译文)现在您对音乐辨别得很清楚,臣下恐怕您在治官方面有些聋了. 这是《魏文侯与田子方饮酒而称乐》的一篇创作于战国时期的散文里面的对话词语. 魏文侯和田子方一起饮酒,谈论音乐的事儿,魏文侯说: “钟声不协调了吧?左面的声音高.” 田子方笑了起来. 魏文侯说:“为什么笑?” 田子方说: “臣下听说做国君的明理就喜欢治官之道,不明理就偏爱音乐.现在您对音乐辨别得很清楚,臣下恐怕您在治官方面有些聋了.” 魏文侯说: “对,敬听您的教诲.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魏文候轶事文言文翻译 -
佴莘通窍: 原文: 魏文候守信文侯与虞人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选自《魏文侯书》)注释:①魏文侯:名斯,...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资治通鉴》中《魏文侯治国》的翻译 -
佴莘通窍: 魏文侯与群臣饮酒,奏乐间,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正乐,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 侯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去打猎,虽然这里很快乐,也不能不遵约定!”于是前去...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文言文翻译《魏文侯守信》:文侯与群臣饮酒,乐,而天雨.命驾①将适②野.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君将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③期猎④,... -
佴莘通窍:[答案] 魏文侯与群臣们一道饮酒,喝到兴头上时,下起了大雨,魏文侯却下令备车前往山野之中.左右侍臣问:“今天饮酒正高兴呢,外面又下着大雨,国君打算到哪里去呢?”魏文 侯说:“我与山野村长约好了去打猎,尽管喝酒很快乐,怎么能不遵守约...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战国策 魏策一> <文侯与虞人期猎> 期的意思 是日,饮酒乐 是的意思 是什么 -
佴莘通窍: “文侯与虞人期猎”出自于《战国策·魏策一》.这里的“期”是动词,本义:约定,约会. 所以原文的大意是:魏文侯和管山泽的人约定一同去打猎. 而原文“是日饮酒乐”中的“是”是代词,可译为:这.“是日”可译为:这天. 所以原文的大意是:这天魏文侯喝酒喝得很高兴.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谁有《资治通鉴·魏文侯书》译文? -
佴莘通窍: 魏文侯①与虞人②期猎.是日,饮酒乐,天雨.文候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猎,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③之(选自《资治通鉴·魏文侯书》) ①与②相约去打猎.到了这天,①饮酒作乐,天上突然下起雨来.①起身准备出去时,两边的官员纷纷劝戒道:“今天饮酒饮得开心,天又下雨了,您还想到哪里去呀?”①回答道:“我与②约好今天去打猎,虽然很快乐,但怎能不信守诺言不去相见呢?”于是就去了,亲自告诉对方取消今天的打猎活动. 1.这(是)哪里(焉) 2.饮酒乐,天又雨 3.虽然很快乐,但怎能不信守诺言不去相见呢? 4.守信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帮我翻译一段文言文魏文侯与虞人期猪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猪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这是... -
佴莘通窍:[答案] 原文:魏文侯与虞人期猪是日饮酒乐天雨文侯将出左右曰今日饮酒乐天又雨公将焉之文侯曰吾与虞人期猪虽乐岂可不一会期哉乃往身自罢之 译文: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

焉耆回族自治县15145237632: 魏文侯守信的翻译 -
佴莘通窍: 释义 魏文侯与管理森林的一个小官约好了去打猎.这天,魏文侯与文武百官开怀畅饮,天又下起雨来,文侯准备去赴约.左右官员们说:"今天您喝了酒,天又下雨,您将要到什么地方去?"文侯说:"我与小官约好了去打猎啊,虽然这里有乐...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