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城计这一计用在了( )里?

作者&投稿:兀有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空城计这一计用在什么里~

民间最有名的空城计故事取自《三国演义》,作者根据三国志裴松之注“郭冲三事”改编的一段故事。后被用于三十六计,意指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的疑兵之计,是一种疑中生疑的心理战,多用于己弱而敌强的情况。历史上也确有一些运用此计成功的例子,如张守圭守瓜州等。
故事 三国时期,魏国派司马懿挂帅进攻蜀国街亭,诸葛亮派马谡驻守失败。司马懿率兵乘胜直逼西城,诸葛亮无兵迎敌,但沉着镇定,大开城门,自己在城楼上弹琴唱曲。司马懿怀疑设有埋伏,引兵退去。等得知西城是空城回去再战,赵云赶回解围,最终大胜司马懿。

虚虚实实,兵无常势。虚而示虚,诸葛而后,不乏其人。如吐蕃陷瓜州,王君焕死,河西恼惧。以张守圭为瓜州刺史,领余众,方复筑州城。版干裁立,敌又暴至。略无守御之具。城中相顾失色,莫有斗志。守圭日:“徒众我寡,又疮痍之后,不可以矢石相持,须以权道制之。”乃于城上,置酒作乐,以会将士。敌疑城中有备,不敢攻而退。又如齐祖廷为北徐州刺史,至州,会有陈寇,百姓多反。廷不关城门。守陴者,皆令下城,静座街巷,禁断行人鸡犬。贼无所见闻,不测所以,或疑人走城空,不设警备。廷复令大叫,鼓噪聒天,贼大惊,顿时走散。

在敌众我寡情况下,缺乏兵备而故意示人以不设兵备,造成敌方错觉,从而惊退敌军之事,史书多有记载。但不限于守城。

罗贯中

郭冲
《条诸葛亮五事》(按系民间传说)中之第三事,渲染而成《三国演义》第九五回。其情节为
街亭
失守,
司马懿
大军直逼
西城

诸葛亮
无兵御敌,却大开城门,并在城楼抚琴,
司马懿
疑有埋伏,遂退兵。后以“空城计”泛指掩饰自己力量空虚、迷惑对方的策略。
郭沫若
《反正前后》第一篇七:“大堂上面那里有甚么机关枪呢?比
诸葛亮
的‘空城计’还要空得厉害的,是老卒残兵的影子都不见一个。”
茅盾
《子夜》十六:“
周仲伟
像‘空城计’里的
诸葛亮
似的笑退了那八个代表。”

【探源】空城计,这是一种心理战术。在己方无力守城的情况下,故意向敌人暴露我城内空虚,就是所谓“虚者虚之”。敌方产生怀疑,更会犹豫不前,就是所谓“疑中生疑”。敌人怕城内有埋伏,怕陷进埋伏圈内。但这是悬而又悬的“险策”。使用此计的关键,是要清楚地了解并掌握敌方将帅的心理状况和性格特征。诸葛亮使用空城计解围,就是他充分地了解司马懿谨慎多疑的性格特点才敢出此险策。诸葛亮的空城计名闻天下,其实,早在春秋时期,就出现过用空城计的出色战例。

春秋时期,楚国的令尹(宰相)公子元,在他哥哥楚文王死了之后,非常想占有漂亮的嫂子文夫人。他用各种方法去讨好,文夫人却无动于衷。于是他想建立功业,显显自己的能耐,以此讨得文夫人的欢心。

公元前666年,公子元亲率兵车六百乘,洁浩荡荡,攻打郑国。楚国大军一路连下几城,直逼郑国国都。郑国国力较弱,都城内更是兵力空虚,无法抵挡楚军的进犯。

郑国危在旦夕,群臣慌乱,有的主张纳款请和,有的主张拼一死战,有的主张固守待援。这几种主张都难解国之危。上卿叔詹说:“请和与决战都非上策。固守待援,倒是可取的方案。郑国和齐国订有盟约,而今有难,齐国会出兵相助。只是空谈固守,恐怕也难守住。公子元伐郑,实际上是想邀功图名讨好文夫人。他—定急于求成,又特别害怕失败。我有一计,可退楚军。”

郑国按叔詹的计策,在城内作了安徘。命令士兵全部埋伏起来,不让敌人看见一兵—卒。令店铺照常开门,百姓往来如常,不准露一丝慌乱之色。大开城门,放下吊桥,摆出完全不设防的样子。

楚军先锋到达郑国都城城下,见此情景,心里起了怀疑,莫非城中有了埋伏,诱我中计?不敢妄动,等待公子元。公子元赶到城下,也觉得好生奇怪。他率众将到城外高地眺望,见城中确实空虚,但又隐隐约约看到了郑国的旋旗甲士。公子元认为其中有诈,不可贸然进攻,先进城探听虚实,于是按兵不动。

这时,齐国接到郑国的求援信,已联合鲁、宋两国发兵救郑。公子元闻报,知道三国兵到,楚军定不能胜。好在也打了几个胜仗,还是赶快撤退为妙。他害怕撤退时郑国军队会出城追击,于是下令全军连夜撤走,人衔枚,马裹蹄,不出一点声响。所有营寨都不拆走,族旗照旧飘扬。

第二天清晨,叔詹登城一望,说道:“楚军已经撤走。”众人见敌营族旗招展,不信已经撤军。叔詹说:“如果营中有人,怎会有那样多的飞鸟盘旋上下呢?他也用空城计欺骗了我,急忙撤兵了。”这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使用空城计的战例。

【故事】西汉时期,北方匈奴势力逐渐强大,不断兴兵进犯中原。飞将军李广任上郡太守,抵挡匈奴南进。

一天,皇帝派到上郡的宦官带人外出打猎,遇到三个匈奴兵的袭击,宦官受伤逃回。李广大怒,亲自率领一百名骑兵前去追击。一直追了几十见地,终于追上,杀了两名,活捉一名,正准备回营时,忽然发现有数千名匈奴骑兵也向这里开来。匈奴队伍也发现了李广,但看见李广只有百名骑兵,以为是为大部队诱敌的前锋,不敢贸然攻击,急忙上山摆开阵势,观察动静。

李广的骑兵非常恐慌。李广沉着地稳住队伍:“我们只有百余骑,离我们的大营有几十里远。如果我们逃跑,匈奴肯会追杀我们。如果我们按兵不动,敌人肯定会疑心我们有大部队行动,他们决不敢轻易进攻的。现在,我们继续前进。”到了离敌阵仅二里地光景的地方,李广下令:“全体下马休息。”李广的士兵卸下马鞍,悠闲地躺在草地上休息,看着战马在一旁津津有味地吃草。

匈奴部将感到十分奇怪,派了一名军官出阵观察形势。李广立即命令上马,冲杀过去,一箭射死了这个军官。然后又回到原地,继续休息。

匈奴部将见此情形,更加恐谎,料定李广胸有成竹,附近定有伏兵。天黑以后,李广的人马仍无动静。匈如部将怕遭到大部队的突袭,慌慌张张引兵逃跑了。 李广的百余骑安全返回大营。

【诸葛亮的空城计】三国时期,谙葛亮因错用马谡而失掉战略要地——街亭,魏将司马懿乘势引大军15万向诸葛亮所在的西城蜂拥而来。当时,诸葛视身边没有大将,只有一班文官,所带领的五千军队,也有一半运粮草去了,只剩2500名士兵在城里。众人听到司马懿带兵前来的消息都大惊失色。诸葛亮登城楼观望后,对众人说:“大家不要惊慌,我略用计策,便可教司马懿退兵。”

于是,诸葛亮传令,把所有的旌旗都藏起来,士兵原地不动,如果有私自外出以及大声喧哗的,立即斩首。又教士兵把四个城门打开,每个城门之上派20名士兵扮成百姓模样,洒水扫街。诸葛亮自己披上鹤氅,戴上高高的纶巾,领着两个小书童,带上一张琴,到城上望敌楼前凭栏坐下,燃起香,然后慢慢弹起琴来。

司马懿的先头部队到达城下,见了这种气势,都不敢轻易入城,便急忙返回报告司马懿。司马懿听后,笑着说:“这怎么可能呢?”于是便令三军停下,自己飞马前去观看。离城不远,他果然看见诸葛亮端坐在城楼上,笑容可掬,正在焚香弹琴。左面一个书童,手捧宝剑;右面也有一个书童,手里拿着拂尘。城门里外,20多个百姓模样的人在低头洒扫,旁若无人。司马懿看后,疑惑不已,便来到中军,今后军充作前军,前军作后军撤退。他的二子司马昭说:“莫非是诸葛亮家中无兵,所以故意弄出这个样子来?父亲您为什么要退兵呢?”司马懿说:“诸葛亮一生谨慎,不曾冒险。现在城门大开,里面必有埋伏,我军如果进去,正好中了他们的计。还是快快撤退吧!”于是各路兵马都退了回去。

空城计这一计用在了街亭里

街亭

心理作用


司马懿马上撤,空城计最大疑点是什么?
但是,仔细观察这两个琴童,却发现他们非常淡定,面容平静。司马懿一分析,觉得城中必然是有埋伏的,只等着自己一进去,就来个瓮中捉鳖。随后,他立马下令全军调转方向,撤军。最终,面对司马懿大军逼近的威胁,就在诸葛亮这一计漂亮的空城计下,不费一兵一卒便悄然化解了。总结 诸葛亮的空城计实施...

空城计读后感100字
其中印象最深的一计是空城计。 三国时期,司马懿攻打诸葛亮所在国的城楼,诸葛亮当时身边根本没有打仗的'士兵。他坐在城楼上烧香、弹琴,司马懿的部队来到城下,一看城门大开,心里产生了怀疑,就撤退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在危急的情况下,要用智慧战胜困难。 空城计读后感100字 篇8 街亭失守以后,诸葛亮立刻让全军...

大家都知道,在《三国演义》里,诸葛亮使用过空城计,除此之外还有谁用过...
张守圭急中生智说道:“敌众我寡,不能用利箭、石头硬抗,必须施用计谋退兵。”于是,他命令众人在城楼上摆好宴席,找来乐工吹拉弹唱,自己和将士们饮酒作乐,并将城门大开。吐蕃人见状疑城中有埋伏,遂撤兵而去。贺龙“空城计”设伏诱敌。1929年,红4军到湖南桑植一带开展武装斗争。7月中旬,...

诸葛亮的“空城计”,有何漏洞?为何司马懿看不出来?
在《三国演义》中,“空城计”这一典故讲述的是诸葛亮在一座空城中,只身一人坐在城楼上抚琴,城门大开,城中无一人守军,只有几个士兵伴作老百姓的样子,在城中打扫,这实际上就是诸葛亮故意作出此态让司马懿相信诸葛亮在城中设有伏兵,引诱司马懿的军队进城。这一计谋成功地骗过了司马...

孙子兵法之三十六计之诸葛亮用空城计对付的谁
司马懿啊,司马懿是个喜欢怀疑的人,诸葛亮正是知道这一点,才敢使出这一计,司马懿看诸葛亮焚香弹琴,旁边站着一个小书童,诸葛亮坐在城楼上,城楼下城门打开,只有数个士兵装扮成百姓在扫大街,司马怕有埋伏,退兵而去

关于诸葛亮的故事都有什么说题目名
诸葛亮一战成名,使刘备及手下大为敬服,奠定了自我的威望。空城计向 诸葛亮兵出祁山,收姜维后继续向魏国进军,魏国派司马懿抵挡蜀军,在街亭打败马谡,而诸葛亮城中空无一人,兵都出去解围去了,城中只有一些老弱病残,诸葛亮心生一计,命令打开城门,派几个老兵在打扫卫生,自己带两个儿童在城楼上面...

京剧:《空城计》唱词
2. 京剧《空城计》是一出脍炙人口的经典剧目,其唱词不仅富有韵律美,更在字里行间展现了诸葛亮在危机时刻的智谋与胆识。3. 《空城计》的故事背景发生在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迷惑敌人,故意以空城示人,让敌人误以为城中有埋伏而不敢进攻。4. 这一计策的成功,不仅需要高超的智慧,更需要过人的胆...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故事名称
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就完成了任务。4、借东风 周瑜为没有东南风而病倒在床上。诸葛亮给周瑜开了个“药方”,上面写着:“万事俱备,只欠东风。”说他能借来东风,他让周瑜为他搭起高...

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
2、孔明草船借箭 周瑜刁难诸葛亮,令其十天内造出十万支箭,诸葛亮却立军令状三天完成。他前二天按兵不动,暗中叫鲁肃备大船二十,各船扎草人千个。第三天四更,江上大雾迷漫,诸葛亮率船到曹军水寨前擂鼓呐喊佯攻,曹军怕中计,下令弓箭手向江中射箭。这一妙计使诸葛亮不费吹灰之力完成任务。3...

诸葛亮精心摆空城计有何用意
因为那时候诸葛亮守的城没兵了,只能用空城计,至于为什么司马懿兵临城下还不杀诸葛亮,不是因为司马懿笨,其实司马懿的城府比诸葛亮还深,那时候要杀诸葛亮根本不用进城,用箭就可以就射死他了。真正的原因是:如果诸葛亮死,司马懿也活不了,因为曹操临死前跟曹丕说,一定要提防司马懿,而诸葛亮...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空城计这一计用在了( )里? -
穆浦可谱: 街亭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求问:空城计这一计用在了哪座城池?(2个字)
穆浦可谱: “空城计”又叫“西城弄险”.西城,古县名.汉时置西城县,治所在今陕西省安康... 《三国演义》中的所谓“西城”,应指古秦州(今甘肃天水)西南百二十里的地方. ...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空城计这一计用在了哪座城池 -
穆浦可谱: 西城县 诸葛孔明大出祁山,不想先锋官马谡误失街亭,致使前线大军节节受困.情急之下,孔明决意退守汉中.大军尽去,时孔明身边只剩五千兵马驻守西城县.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三国演义》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练习卷答案 -
穆浦可谱: 一、 填空题.(一个填空1分 共25分) 1、 东汉末年,(刘备 )、(关羽 )与(张飞 )桃园结义. 2、 (曹操 )曾经想以献宝为借口,想乘机除掉董卓. 3、 曹操误杀了(吕后著 )后,仰天大叹:哎!宁可我负天下人,不可天下人负我也! ...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三国演义》暑期课外阅读知识竞赛练习卷答案 -
穆浦可谱: 一、 填空题.1. 刘备;张飞;关羽2. 曹操3. 伯奢4. 关羽5. 吕布6. 曹操7. 徐庶8. 周瑜;黄盖9. 落凤坡10. 诸葛亮11. 黄盖12. 铜雀台13. 蜀汉14. 赵云15. 曹植16. 赵云17. 诸葛亮;曹操;周瑜;张飞;鲁肃;阿斗 二、选择题.1. ACB2. B3. B4. B5. C6. ...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关于三国演义的测试 -
穆浦可谱: 一 1.刘备、关羽、张飞 2.曹操 3.吕伯奢 4.关羽 5.吕布 6.曹操 7.徐庶 8.周瑜、黄盖 9.落凤坡 10.诸葛亮 11.阚泽(黄盖) 12.铜雀台 13.袁绍、刘备、刘表、孙权等 14.赵云 15.曹植 16.张飞 17.诸葛亮、曹操、周瑜、张飞、鲁肃、刘禅 二 1.ACB 2.A ...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诸葛亮使用的“空城计”是三十六计里的吗? -
穆浦可谱: “三十六计”是一个古语.原为虚指,极言计策之多.后人便附会实有三十六种计策.这三十六种计策如下: ○第一套〖胜战计〗 第01计 瞒天过海 备周则意怠,常见则不疑.阴在阳之内,不在阳之对.太阳,太阴. 第02计 围魏救赵 共敌不如...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空城计的意义 -
穆浦可谱: 空城计是三十六计中第三十二计,空城计是一种心理战术.在紧急关头,以大胆的冒险行动来造成敌人错误判断,经常能够达到排难解危之目的.空城计中所含的这种谋略思想,古人不仅用于守城,也用于敌众我寡的遭遇战.作为一种心理战术...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空城计”在青少版《三国演义》的哪篇里 -
穆浦可谱: 第十九章 诸葛亮智斗司马懿

黑龙江省13849876516: 空城计让我们明白了一个什么道理 -
穆浦可谱: 虚虚实实、实实虚虚,空城计是“虚”的运用,但是如果没有前面诸葛亮的千般计谋打的司马懿小心翼翼,那么空城计也就无从得手. 空城计是一种被动作战的被动行为,当那些实力空虚、因遭受意外压力被迫走投无路的一方,才采用此招,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