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现代历史的弎个小问题

作者&投稿:於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国近现代历史考试,简答题~

20世纪50年代初,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实质上就是社会主义革命。革命,通常指人们改造社会的重大变革,即社会革命。当生产关系成了阻碍生产力发展的桎梏时,在阶级社会,就要求先进的阶级通过推翻反动统治阶级的政治斗争,改变旧的生产关系和维护这种生产关系的旧的上层建筑,由此实现社会制度的根本变革,使被束缚的生产力得到解放和发展;在我国社会主义社会,则要在坚持社会主义根本制度的前提下,通过改革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旧体制,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从扫除生产力发展的障碍这个革命性变革的意义上说,改革也是一场革命,“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13页。)笔者认为,毛泽东对新民主主义革命与社会主义革命关系的论述,恰恰也适用于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的关系,即: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准备,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
一、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为改革提供了必要准备
1.社会主义改造是我国发展生产力的必经之途
什么是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人当时对社会主义的认识来源有两个:理论上,来自马列经典著作;实践上,来自苏联实行的社会主义制度。虽然我们把握了公有制基础上的普遍富裕和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原则,但带有某种片面性和盲目性。
如何实现社会主义?如果说对于社会主义蓝图的完整描绘,中国共产党人当时不可能有更多独立的思考,那么,对于中国实现社会主义的途径即社会主义改造,则表现了巨大的创造性,并且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的独创性,为20年之后的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理论和实践的准备。
脱胎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新中国,要尽快改变贫穷落后的面貌,使人民富裕,国家富强,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面临着巨大的困难。毛泽东曾形象地说:“现在我们能造什么?能造桌子椅子,能造茶碗茶壶,能种粮食,还能磨成面粉,还能造纸。但是,一辆汽车、一架飞机、一辆坦克、一辆拖拉机都不能造。”(注:《毛泽东选集》第5卷,人民出版社1977年4月版,第130页。)
革命就是要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当无产阶级夺取了政权之后,要一步一步地夺取资产阶级的全部资本,并且尽可能地增加生产力的总量,而生产力的发展需要与之相适应的生产关系作支撑。毛泽东在审阅中宣部编写的关于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学习和宣传提纲时,亲自加了一段这样的阐述:“党在过渡时期的总路线的实质,就是使生产资料的社会所有制成为我国国家和社会的唯一的经济基础”,只有这样,“才利于社会生产力的迅速向前发展。”(注:《毛泽东文集》第6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316页。)当然,现在看来,使生产资料公有制成为我国“唯一的经济基础”确实有失偏颇,并不利于生产力长期的迅速的发展,但当时仅占国民生产总值10%左右的现代工业处在小农经济的汪洋大海包围之中,帝国主义对我国实行经济封锁,军事包围,政治孤立,在这种特殊严峻的情况下,要巩固人民民主政权,就必须尽可能快地发展生产力,尽可能多地增加公有制经济的总量,就必须进行生产资料所有制的改造。
2.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主要包括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和政治制度。
社会主义经济制度的根本特征是生产资料的公有制和按劳分配。1956年,我国在绝大部分地区基本上完成了对农业、手工业、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农村中消灭了富农阶级,农民和手工业者劳动群众个体所有的私有制,基本上转变为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城市中消灭了民族资产阶级,工人阶级也完全摆脱了资本家雇佣劳动者的地位,成了企业的主人,国家的主人。
生产关系的根本性变革加上原来的国营经济的巨大发展,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全民所有制和劳动群众集体所有制这两种形式的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已居于绝对优势地位。1956年同1952年相比,国营经济的比重由19.1%上升到32.2%,合作社经济由1.5%上升到53.4%,公私合营经济由0.7%上升到7.3%。资本主义经济则由6.9%下降到0.1%,个体经济由71.8%下降到7.1%。前三种经济已达92.9%。社会主义改造消灭了剥削阶级,消灭了阶级剥削,工人阶级、农民阶级、知识分子的辛勤劳动,初步实现了按劳分配的回报。由此可见,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完成,以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在我国已经建立。
经济是社会制度的基础,社会主义政治制度集中体现着并服务于社会主义经济制度。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人民民主专政的国家机器,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这些本来就是上层建筑中保障我国社会向社会主义社会过渡的强大社会主义因素,1954年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第一次以根本大法的形式规定了我国的政治制度,即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国家,确立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的国家根本制度以及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在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已经建立的情况下,社会基本政治制度就担负起为巩固和发展社会主义经济基础服务的任务。
可见,社会主义改造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为社会主义改革提供了必要的准备。
二、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
1.改革是社会主义的题中应有之义
发展是社会主义的固有特性。马克思恩格斯在世时,对他们创立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就作了进一步发展。在建立社会主义制度的条件问题上,他们最初认为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欧美资本主义国家将首先进入社会主义,并认为共产主义革命不仅是一个国家的革命,而将在一切文明的国家里,即至少在英国、美国、法国、德国同时发生。但自1848年欧洲革命失败后,生产力高度发达的欧美国家阶级矛盾暂趋缓和,资本主义进入一个相对稳定的发展时期,19世纪70年代后,马恩提出,如果具备相应的历史条件,俄国这样的落后国家可以跨越资本主义的“卡夫丁峡谷”,建立社会主义。
列宁发展了马克思恩格斯的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列宁所处的时代,资本主义已经进入国家垄断阶段,他认为“政治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是资本主义的绝对规律”,大胆突破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多国革命,同时胜利”的主张,以十月革命胜利的事实雄辩地证明了“社会主义可能首先在少数或者甚至在单独一个资本主义国家获得胜利”。列宁不仅在社会主义革命道路问题上发展了马克思主义,并且在社会主义建设问题上也进行了理论和实践的创新,“新经济政策”开辟了建设社会主义的新途径。斯大林也未停止对科学社会主义的进一步发展。作为列宁的继承者,尽管他中断了“新经济政策”的实行,创立了以高度集权和高度集中为特征的“苏联模式”,并逐渐被绝对化,但他在领导社会主义建设的几十年中,也在某些方面发展了科学社会主义,例如他提出一国建成社会主义,社会主义必须保留商品经济等问题。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为科学社会主义理论和实践的发展做出了自己的贡献。在“一五”计划的实施中,在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中,毛泽东敏锐地觉察到苏联模式的弊端,他说:“最近苏联方面暴露了他们在建设社会主义过程中的一些缺点和错误,他们走过的弯路,你还想走?过去我们就是鉴于他们的经验教训,少走了一些弯路,现在当然更要引以为戒。”(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23页。)为此,他提出了要正确处理社会主义建设中十个方面的关系问题,并且在国际共运史上首次提出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仍然是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正是社会基本矛盾的解决推动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前进。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对未来社会的设想,还是列宁在苏联社会主义建设中的实践,无论是斯大林近乎僵化的“苏联模式”,还是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共第一代领导集体对中国建设社会主义道路的艰苦探索,无不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主义的理论宝库。
2.社会主义改造中的遗留问题为社会主义改革埋下伏笔
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改造荡涤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遗留的一切污泥浊水,建立了生产资料公有制为基础的社会主义经济制度,占全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群众走上了合作化道路。然而,由于生产关系变革过快,长时间遗留了一些问题。
公有化程度过高,所有制形式过于单一,阻碍了社会生产力的持续发展。我国幅员辽阔,各地自然状况各不相同,生产力发展水平千差万别,而农业社会主义改造却大搞“一刀切”,急于高级社“化”,不仅几乎全部消灭了个体经济,甚至连互助组、初级社的形式也荡然无存。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也存在公私合营的面过宽等问题。没有认识到,在公有制经济占主体地位的前提下,可以保留一定数量的个体经济和私营经济作为公有制经济的补充。过快的生产关系的变革不能完全适应不同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分配上的“平均主义”、“大锅饭”,更是直接影响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
毛泽东为解决改造中存在的问题开始了初步的探索。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随着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扩大到全部经济生活,是否还需要发挥市场调节作用?如何发挥这个作用?即使同为国营经济也还有如何调动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的问题。毛泽东不愧为孜孜不倦的勇敢的探索者,就在社会主义改造即将全面告捷的1956年底,他就尖锐地指出:“可以搞国营,也可以搞私营,可以消灭了资本主义又搞资本主义。”(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170页。)“应当在巩固中央统一领导的前提下,扩大一点地方的权利,给地方更多的独立性,让地方办更多的事情……有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比只有一个积极性好得多。我们不能像苏联那样,把什么都集中到中央,把地方卡得死死的,一点机动权也没有。”(注:《毛泽东文集》第7卷,人民出版社1999年6月版,第31页。)
3.社会主义改革是坚持和完善我国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唯一途径
只有进行社会主义改革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邓小平将社会主义的本质概括为“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消灭剥削,消除两极分化,最终达到共同富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373页。)。这一概括,把生产力问题放到社会主义本质的首要地位,揭示了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邓小平说:“我们是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的根本表现,就是能够允许社会生产力以旧社会没有的速度迅速发展,使人民不断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能够逐步得到满足。”(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128页。)然而“从1958年到1978年整整二十年里,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15页。)“经济长期处于停滞状态决不能叫社会主义。人民生活长期停滞在很低的水平总不能叫社会主义。”(注:《邓小平文选》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4年10月版,第312页。)马克思主义认为,社会主义制度能够克服资本主义社会束缚生产力发展的弊端,为发展生产力提供良好的社会制度,即使社会主义在一定时期还可能出现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体制,但它有能力通过内部改革,调整机制,保证生产力持续发展。中国人民,中国共产党之所以选择了社会主义制度,就是因为它能够促进生产力的发展,能够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20世纪50年代,我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协调发展,新生的社会主义制度充满了勃勃生机。实践证明,“我们建立的社会主义是个好制度,必须坚持。”(注:《邓小平文选》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3年10月版,第116页。)
事物都是发展变化的。社会主义制度建立之初那种生产关系与生产力基本适应的状况,随着社会的发展,逐渐出现了不相适应的一面,阻碍了生产力的进一步发展。按照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是评价一个社会制度先进与否的最基本标准,如果不能不断地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就无从体现;如果不能创造出比资本主义高的生产力发展水平,坚持社会主义制度也就成了一句空话。可以说,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只是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创造了一个可能的条件和前提,而要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必须构筑适合生产力发展的社会体制。我们原有的经济体制、政治体制和其他体制,已经不利于生产力的发展了,已经影响了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发挥了,唯有改革,才能充分体现社会主义本质,才能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
综上所述,社会主义改造与社会主义改革在本质上毫无二致,都是为了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二者的区别仅仅在于,“改造”是通过建立社会主义制度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改革”是通过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进一步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正是从这个意义上说,社会主义改造是社会主义改革的必要准备,如果没有社会主义改造,就没有社会主义制度的确立,更何谈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社会主义改革是社会主义改造的必然趋势,如果不进行社会主义改革,社会主义制度就无法坚持,社会主义改造的成果也将毁于一旦。二者紧密联系,相辅相成,不可或缺。

  受自然环境制约而产生的农耕文明,是中国古代小农经济形成的重要条件.在土地价值观、宗法制观念、沉重的封建剥削等因素共同作用下,小农经济具有个体分散式经营、封闭性强、自给自足等特点.
    长期以来,史学界对中国古代小农生产组织形式评价偏低,有的持否定态度。但通过宏观的历史考察,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不仅是历史的必然产物,而且是简单手工劳动基础上的正常组织形式,即便是佃耕小农经济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个体小农生产组织形式确立于战国时期,延续在两千多年的中国封建社会直至近现代。这种以一夫一妻小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劳动组织形式,作为封建农业经济的载体,对中国经济的运行和社会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那么,这种小农生产组织形式对中国社会历史的发展究竟起了积极作用还是消极作用呢?探讨这个问题,对宏观把握中国社会发展的历史规律,揭开中国古代历史发展进程缓慢的原因,有着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社会意义。
  一、以家庭农业和手工业相结合的小农生产组织形式是中国社会发展的必然产物
  相当长一段时间内,史学界对建立于小农生产组织形式上的“小农经济”普遍持否定态度。在寻找明清时期资本主义萌芽增长缓慢的原因时,大都把小农经济作为阻碍因素,如说:明清时期“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像汪洋大海一样包围着资本主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有相对的稳定性, 这种一家一户的男耕女织的社会经济组织的细胞,顽强地抵制着商品经济的发展,严重地阻碍着商品交换市场的发育,使得旧经济结构解体缓慢,新的经济结构也难以破土滋生,郁郁成长”〔2〕。 上述论点仅从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和商品经济及资本主义萌芽之间的关系,如果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观看待这个问题,不难发现,该论忽视了小农经济产生和存在的历史必然性以及相对的合理性。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和历史事实告诉我们:一定的劳动组织形式是由一定的生产力水平所决定的。中国上古时代,由于种种因素尤其是生产工具没有发生质变,从而使“公田共耕”的集体劳动组织形式一直保持到夏商时期。当时的农业生产组织形式仍然是原始社会延续下来的父系大家族公社。商代后期,父系大家族公社可能解体,由于史料缺乏,无法证明当时生产已进入“公田私耕”阶段。但商王继承制由前期的兄终弟及变为父死子继,当视为父系大家族公社的解体、父子之间继承关系加强的重要标志。从西周开始至春秋中期,中原地区处于农村公社阶段。这一时期,父、子、孙三代父系大家庭成为社会基本生产单位。生产组织规模缩小,但还不是一夫一妻制小家庭〔3〕。

  西周时期能进入以父、子、孙三代大家庭为基础的农村公社“公田私耕”阶段,是当时生产力发展水平为父、子、孙三代规模家庭的劳动提供了可能。西周时期青铜农具已使用于农业生产之中,尤其是新的起土工具耜的使用,促使了耕作方法的改变,出现了“耦耕”制的耕作方法。耜的使用和耦耕制的推行,使西周的劳动组织缩小到三代规模家庭,由父子兄弟之间进行协作。另一方面,又由于传统集体耕作制度的影响,国家赋税征收和贵族对农夫剥削,仍采用劳役地租形式,从而使西周时期的劳动组织形式呈现出集体向个体的过渡,这一转化过程一直延续到春秋时期。

  春秋时期,由于铁器、牛耕的使用和私田的大量开垦,公田上的集体劳动变得越来越不适应,于是以齐国为先导,各国都先后进行了赋税改革活动,“均田分力”、“与民分货”,改劳役剥削为实物租税剥削,农村公社也逐渐解体。随着土地的私有和铁器、牛耕的广泛使用,个体劳动能力进一步增强,到了战国初期,东方各国农村的基本生产单位已是李悝、孟子所说的“治田百亩”的“五口之家”或“八口之家”。秦国较为落后,但到商鞅变法时,也“令民父子兄弟同室、内息者为禁”,并规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4 〕。表明当时秦国在利用行政手段,强制成熟的个体小家庭从父子兄弟大家庭中分离出来。至此,个体小农生产组织形式完全形成,封建地主制社会确立。中国的社会历史进入新的时期。

  纵观中国上古时代的社会发展进程,可以看出,一夫一妻制个体生产组织形式的推行,是与当时生产力的发展程度密切相关的。虽然个体家庭经营形式的小农业,与近代资本主义大农业相比较,显示出“排斥社会劳动生产力的发展、劳动的社会形式、资本的社会积聚、大规模的畜牧和科学的不断扩大的应用”〔5〕等缺点,但在封建社会, 却有它存在的合理基础。当时生产工具为铁制手工操作工具,农夫有一锄一镰一犁便可进行生产,因此人与工具的结合形式,只能也只需要如此简单。这种简单的个体生产组织形式, 适合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 本世纪80年代开始,我国农业集体劳动形式被以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代替,也是生产力对生产组织形式的客观要求。

   二、自耕小农的自由小块土地所有制是封建农业经济社会的正常形式

  自耕农在中国封建社会是农民阶级中采取小农生产组织形式的一个阶层,它是春秋战国时期,随着土地私有制确立,由原来的农村公社成员转化而来的。虽然中国的自耕农和西方的自耕农是在“不同条件下发展起来的”,而且中国的自耕农由于受到强有力的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国家的支配,承受着种种义务,自由程度在明清以前也比较低下,但他们都拥有对土地的所有权和处理权。

  自耕农的这种自由小块土地所有制形式,实现了生产资料和劳动者的紧密结合,因此使劳动者得以直接支配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由于生产效益与劳动者的物质利益密切相关,所以,封建时代的自耕农具有较高的生产主动性和创造性。马克思曾高度评价了自耕农经济,他说:“自耕农的自由所有权,对小生产来说,显然是土地所有权的最正常的形式,在这种生产方式中,土地的占有是劳动者对本人的劳动产品拥有所有权的一个条件……”,“在这里,土地的所有权是个人独立发展的基础,它也是农业本身发展的一个必要的过渡阶段。”〔6 〕纵观中国封建社会经济发展史,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到:哪个时期自耕农占据农民阶级的主体地位、土地向自耕农手中倾斜,哪个时期的社会经济就呈现蓬勃发展的局面。著名的“文景之治”、“贞观之治”、“仁宣之治”、“康乾盛世”,无不是以自耕农经济的增长为基础的。

  欧洲历史上的自耕农存在发展于两个重要历史时期,“一方面,在古典古代的极盛时期,形成社会的经济基础,另一方面,它又是封建土地所有制解体所产生的各种形式之一”〔7〕。 马克思的这段阐述明确告诉我们:自耕农经济或作为奴隶制极盛的基础,或成为封建领主庄园经济废墟上成长起来的新形式,都同历史的发展方向一致。
  长期以来,在史学界有一些片面认识,总认为资本主义农业是一种规模生产,而规模生产就必须实现土地集中,因此而把土地集中作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主要前因,甚至埋怨“中国古代的农民起义总是中断土地集中的过程,使土地一次次被重新分散在自耕小农手中”。事实上,资本主义的规模农业经营是以城市工商业经济的发展,农具的改良和机器的采用为前提的。前者是外部必要条件,后者是内在本质因素;前者能够为破产自耕农提供谋生的新途径,后者则是提高劳动效率的根本依据。但在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整个历史阶段,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城市工商业发展程度低下,生产工具又没有质的突破,因此每个王朝中期以后土地兼并的结果,都只能是产生一大批失去土地、但又滞留在农业领域里的租佃农民,或依附性很强的奴婢、佃仆等。在沉重的租税压迫下,最后阶级矛盾激化,农民起义爆发。因此,不能把新的生产方式寄托于由土地兼并带来的大土地所有制发展上。
   三、相对于劳役地租,佃耕小农经济的产品地租剥削形式也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春秋战国之际,由于一夫一妻制小家庭个体劳动形式已完全成熟,当战国时期封建地主制经济确立之后,不论由原来贵族庄园里转化而来的依附性很强的“隐民”,还是伴随着土地兼并产生的佃农,大都以实物产品形式交纳地租。就佃农而言,即“耕豪民之田,见税什伍”。以实物产品为主的地租剥削形式,相对于劳役地租来说,不论从理论上抑或实践上都明显地表现出进步性。

  在劳役地租剥削形式下,农民的必要劳动和剩余劳动,在时间上和空间上都被明显地分开,劳动者无权支配剩余劳动成果,因此就根本不会去关心剩余劳动量的增长,其结果,必然影响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和创造性。众所周知,我国西周春秋时期的“助耕公田”方式,其实质就是国家劳役赋税剥削形态。但春秋时期,由于生产力的发展,私田被大量开垦出来,其结果出现了“公田不治”的情况,最后迫使各诸侯国“均田分力”、“与民分货”,采取产品地租剥削形式。国家赋税剥削形式的变革,已展示了个体劳动代替集体劳动之后,产品地租代替劳役地租的必然性。
  产品地租使必要劳动与剩余劳动混一于租地产量之中,因此使产品地租形式下的劳动者更多关心提高租地产量,力求扩大和除一定份额地租后余下的产品量。这就有可能诱发劳动者的生产主动性和创造性。如春秋时期管仲改革之后,农民大都“夜寝早起,父子兄弟不忘其功,为而不倦……”〔8〕

  马克思在评析产品地租形式时,也曾给予历史的肯定。他首先指出:“产品地租的前提,是直接生产者已有较高的文明状态,从而他的劳动以及整个社会已处于较高的发展阶段。”又说道:产品地租是“由地租的原始形式向资本主义地租的过渡形式”,“在这个地租形式上,体现剩余劳动的产品地租,根本不需要把农民家庭的全部剩余劳动吮吸殆尽,相反,和劳动地租相比,生产者已经有了较大的活动余地,去获得时间从事剩余劳动,这种劳动的产品同满足他的最必不可少的需要的劳动产品一样,归他自己所有”〔9〕。从马克思的这段论述中, 我们可以看出产品地租形式的两点进步性:第一,剥削者不可能占有劳动者的全部剩余劳动时间,从而使劳动者有了获取必要劳动以外剩余劳动的可能。第二,劳动者有了较大的活动余地,使他有可能利用一切可能利用的时间和机会去取得剩余劳动,同时劳动者自由也有所增多。因此,产品地租相对于劳役地租,不仅能够调动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而且为劳动者获得剩余劳动提供了可能。
  但是,我们必须注意的是,产品地租只是为农民取得剩余劳动提供了可能性,而能否实现这种可能,还受到其他诸多因素的制约。如地租剥削量的高低、自然环境的优劣以及产品总量的多少等等,尤其是剥削量的高低,它“所达到的程度,可以严重威胁劳动条件的再生产、生产资料本身的再生产,使生产的扩大或多或少成为不可能,并且迫使直接生产者只能得到最低限度的维持生存的生活资料”〔10〕,从而表现出产品地租可能存在的局限性。这就是说:产品地租蕴含着两种可能:一方面,它可能使劳动者取得必要劳动之外的剩余劳动,从而提高其生产积极性;另一方面,它也可能使劳动者丧失自己的部分必要劳动,遭到比劳役地租更沉重的剥削。中国古代的佃农,由于自然环境和高额地租率等因素的影响,使第二种可能成为不情愿的现实。但这并不是佃耕小农生产组织形式的过错,同时也不能因此而否定中国封建社会盛行的产品地租的进步性。
  在寻找中国古代资本主义萌芽增长缓慢的原因,或在探讨中国封建社会长期延续的根源时,应该排除小农生产组织形式的因素,只有这样,才符合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观点。

  一、
  其时光绪已经被架空了 根本是个傀儡皇帝 与其如此不如支持康梁的新政 一方面可以振兴国家 另一方面可以稳固地位
  其次 此次变法的主要内容是:学习西方,提倡科学文化,改革政治、教育制度,发展农、工、商业等
  1.政治方面:准许官民上书言事;取消闲散重叠机构,裁汰冗员;废除旗人寄生特权。
  2.经济方面:京师设立铁路矿务局和农工商总局,保护农工商业的发展;奖励创造发明;改革财政,编制国家预算决算;裁撤驿站,设立邮政局。
  3.军事方面:裁撤绿营,精练陆军,改习洋操;实行征兵制;添设海军。
  4.文化教育方面:开办京师大学堂,各地设立中小学堂,兼习中西文科;废除八股,改试策论,开设经济特科;设立译书局,翻译外国新书;准许设立报馆、学会;派人出国留学、游历。
  可见 康梁的变法有一定的保守性 并非照搬西方的政治制度 这点可以从后来其成为保皇派看出

  二、
  俄、日两国走向资本主义道路是以改革方式完成,而不像英法两国以革命的方式完成,根本原因是资本主意发展水平比较低
  拿日本来说 它没有英国那样有一个资本原始积累的过程 英国通过大量的开发殖民地 完成了最初的资本原始积累 而此时日本还处在封建社会小农经济 政策上采取闭关锁国的政策 直到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用坚船利炮强行打开了国门 一些有识之士才觉醒过来 通过改革完成了向资本主义的过度
  至于你所两者统治者的目标是一致的 ...我觉的这个提法有问题 不可比吧

  三、
  按中国人的提法是一超多强的
  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会造成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从下面几个方面来说
  首先 世界趋于一体化 整个世界的经济也趋于全球化 所谓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当前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了全球的经济危机 可见一斑 世界各国争相讨好中国 将中国作为救命稻草 还不就是中国有钱么
  第二 从软实力的角度来说 只有一国有很强的经济实力做后盾 才能才世界舞台上自信的推广自己的文化 增强其软实力
  第三 从军事的角度来说 现代战争就是烧钱的战争 强大的国防力量是要有坚强的经济作为后盾的
  第四 没有永远的朋友 只有永远的利益 曾几何时 几乎所有的国家都排挤中国 改革开放30年的今天 中国一跃成为世界第三大经济体 世界需要中国市场 中国逐渐在世界范围内展现自己 拥有更多的话语权 这些都与经济上的崛起是不可分割的

  自己的总结的

1.其实百日维新是光绪和慈禧的斗争,他要和慈禧对着干

而且他听到康有为介绍日本的明治维新后也很动心的

2.国内资本主义发展情况不同

3.一直在朝多极化发展呀

经济决定政治,可以说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决定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1.光绪帝也发现了国家的落后,他也不想被列强欺负,他不想做亡国君。他也想到了变法改革,于是他接受了康有为为首提出的维新变法,甚是符合他的自强抱负。但是光绪帝太过心急,变法措施过于急进。最终导致失败。
2.每个国家的国情不一样,要走上资产阶级道路要依据当时的国情而定的。俄国、日本和英法不一样,日俄的封建制度根深蒂固,封建思想也和顽固。不像英法很早就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英法可以革命。而日俄只能进行改革,否则会适得其反。
3.趋势是多个力量中心崛起,世界经济格局的多极化在很大程度上不会造成世界政治格局多极化

1 因为光绪帝博览群书 能够接受国外的新思想 尤其是康有为进呈的几本描述俄国、日本因为变法而强,波兰因不变法而亡的书,给他留下深刻印象 其中严复的《天演论》也对他有所影响 1897年德国强占胶州湾,瓜分之祸迫在眉睫。再加上康有为再一次上书光绪帝,痛陈变法的紧迫性。光绪深受震动,并表示“不甘做亡国之君”。还有甲午战争后 列强对华侵略加剧,民族危机空前严重 以及维新思想的广泛传播也为这次变法奠定基础。(不过因为慈禧的阻挠等多方面原因 变法最终没有成功)
2 因为当时的俄国是沙皇专制的国家 农奴制严重然而 通过自上而下的改革虽不能彻底的废除农奴制 但是在客观上还是对国家的社会性质有所改善 而且还能巩固政权 并且有助于俄国的资本主义发展
日本:因为幕府专制 等级森严 闭关锁国 日本爆发明治维新 而后积极推行一系列有利于资本主义发展的维新改革政策和措施。
总的来说我的观点和你的差不多
3 不知道

其实到了真正变法的时候 康有为并没有提出 开过会 定宪法等君主立宪的主张 光绪帝 之所以变法 仅仅是为了 富国强兵 一雪甲午战争之耻
资本主义发展的程度比一样 还有就是 英法两国君主专制没有俄日强 英法两国思想比较进步 俄日 相对落后

在第一个问题上你的理解有偏颇 虽然都是源自西方的君主立宪,但实际上还是有两个不同的方向的 第一条路是只保留君主的名位和待遇,但君主不掌权,我们可以称他为完全的君主立宪。第二条路是虽然立宪,但君主握有实权只是要按照议会的法律来执行(其实有点像总统,但可以家族世袭)这一类突出的例子是日本和德国。康有为实际上要走的是第二条道路。
其实,在具体实施上,先行的资本主义立宪国家走的都是第二条道路,哪怕是英国,其实是在以后的几百年里才慢慢使得国王统而不治。所以光绪如果实行变法成功,他还是有实权的。这点你看看日本的明治维新就了解了
第二个问题,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的力量不够强大,而同时封建旧势力日趋腐朽,两者在短期内谁也不能战胜对方,所以二者走向了妥协。这就是政治,无论打的多么热闹,最后还是要坐在桌子前谈判。


...探究活动课中国传统文化的过去现在与未来历史小论文怎么写_百度知 ...
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一种文化形态,本身具备文化科学价值。那么什么是文化呢?又如何理解何谓传统文化呢?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中国古代社会形成和发展起来的比较稳定的文化形态,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中华民族的历史遗产在现实生活中的展现。这个思想体系蕴涵着丰富的文化科学精神,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一...

现代名人励志小故事
2022-08-25 · 游戏我都懂点儿,问我就对了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14 采纳率:0% 帮助的人:34.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每一个名人的背后都存在着许故事,就是这一个个故事激励着他们继续向前,不放弃的坚持着。下面是我整理收集的现代名人励志小故事三则,欢迎阅读! 现代名人...

傅雷对道德,文化,艺术,历史提出了怎样的独到见解?
1:书法上他认为“字宁拙毋巧、宁厚毋薄,保持天真与本色。切忌搔首弄姿,故意取媚。画平竖直是基本原则。”将文人风骨和精神融合到艺术中。2:他认为艺术是一把钥匙。艺术不但不能限于感性认识,还不能限于理性认识,必需要进行第三步的感情深入。爱好艺术和从事艺术,要分开来看,不能混为一谈。

有关汉字来历的资料(3个)
现代学者认为,成系统的文字工具不可能完全由一个人创造出来,仓颉如果确有其人,应该是文字整理者或颁布者。 ●最早刻划符号距今8000多年 最近几十年,中国考古界先后发布了一系列较殷墟甲骨文更早、与汉字起源有关的出土资料。这些资料主要是指原始社会晚期及有史社会早期出现在陶器上面的刻画或彩绘符号,另外还包括少量...

英国文学史问答题,帮忙做做,谢谢
代表作 是世界文学史上最为重要的文学作品之一,恩格斯评价他是封建中世纪的最后一位诗人,又是现代资本注意时代的最初一位诗人 D 赫尔曼*黑塞,生于德国,后假如瑞士籍,1904长篇小说 令他一举成名,1946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2.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是:A哈姆克雷特B奥赛罗C麦克佩斯D罗密欧与朱丽叶3.世界三大短篇小说之王是...

中国现代文学史复习资料
49、《狂人日记》是中国新文学史上第一篇现代型短篇白话小说,1985年5月发表在《新青年》,它标志着五四新文学创作的伟大开端。《阿Q正传》是中国现代小说史上的一个杰出创造,也是最早被介绍到世界去的中国现代小说。 50、郭沫若是中国现代历史剧的开拓者。“女神三部曲”—《棠棣之花》、《湘累》(1920)、《女神...

叙述历史上三次数学危机中涉及有穷与无穷的具体问题
其实我翻了一下有关数学史的资料,微积分的雏形早在古希腊时期就形成了,阿基米德的逼近法实际上已经掌握了无限小分析的基本要素,直到2100年后,牛顿和莱布尼兹开辟了新的天地——微积分。微积分的主要创始人牛顿在一些典型的推导过程中,第一步用了无穷小量作分母进行除法,当然无穷小量不能为零;第二...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归纳
教师进行劳动和创造的时间比如一条大河, 要靠很多小的溪流来滋养它。教师经常要读书, 平时积累的知识越多, 上课就越轻松。下面给大家分享一些关于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小归纳,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高中历史必修三知识点1 第16课 三民主义的形成和发展 一、三民主义的提出 1、孙中山创立三民主义的背景: (1)鸦...

历史材料一对列宁而言_新经济
三要概况归纳比较20世纪世界现代化道路上出现的三种影响较大的重大经济政策的调整的异同,即苏俄新经济政策、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国的改革开放等,充分认识经济发展中的计划与市场的作用。 五、(25分)阅读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解析:第(1)问,第一小问,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在1919年至1920年实行,“1921年”表明属于新...

对于居里夫人的《我的信念》一文中的几个小问题(回答的好有补加分)
1.“我之所以如此,或许是因为有某种力量在鞭策着我——正如蚕被鞭策着去结茧一般。”某种力量指什么力量?居里夫人所以没有明确地说出来,大概是因为这种力量是难以明确表述的。这种力量是一种复合的因素。第1段里说,“无论付出任何代价,都要把这件事完成”,完成的决心,是一种因素。第3段里说,...

江南区13015632927: 关于近代史的三个问题?国民党政权在大陆执政情况评价?1.中国共产党执政是历史和人民的选择(针对具体历史事件进行分析、论述)2.国民党政权在大陆... -
澄映穿心:[答案] 回答:1、广大的农民没有土地资源来耕种,而地主有大量土地来收租,放高利贷,遇到灾荒便有人饿死.工厂工人又受资本家压迫.都是生活基本没有着落的人.再加上内战和抗战来了更大的负担和创伤.最终到了不得不倒台的政府.2...

江南区13015632927: 近现代史(老师布置的作业)列举近现代史中你所感兴趣的3—5个问题,说明理由.最少五百字求帮忙啊,回答好,分再加 -
澄映穿心:[答案] 1.中法战争中,中国为何不败而败.2.总理衙门建立于何时.3.国民党为何出师北伐.4.中央红军何时开始长征.5.苏联为何出兵东北.原因嘛,因为这也是我想看的问题

江南区13015632927: 关于近代史的一个问题 -
澄映穿心: 中国开始有电话,是在1881年.当时上海英商瑞记洋行在上海租界内开办华洋德律风公司,架起市内电话线路.从此中国出现了电话.1900年,上海南京电报局开办市内电话,当时只有16部,这是中国自办市内电话的开始.中国的长途电话也开始于这一年.光绪八年(1882年)夏,英国人皮晓浦在十六铺与正丰街之间连接电话线,两端各设公共通话室,装有电话机,通话一次收36文制钱.光绪二十四年英美租界工部局创设"华洋德律风公司",开办电话业务. 电话是在第二次工业革命时期发明的,

江南区13015632927: 你对中国近现代史感兴趣吗?如题.近代史老师要我们提出几个问题,关于中国近现代史的,并要说!为什么!对这些问题感兴趣.而且最好知道自己想要得到... -
澄映穿心:[答案] 问题:近代外交给我们的启示 喜欢原因:有实际意义,值得挖掘 方式:讨论.结果有利有弊

江南区13015632927: 历史问题近代史上有哪些工人运动是比较出名的?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
澄映穿心: (1)有省港大罢工、五四运动、五卅运动等,具体的,你可以去翻一翻历史课本就清楚了 中国工人运动的第一次高潮:香港海员为增加工资举行大罢工 抗日救亡的高潮:北...

江南区13015632927: 关于世界近代史的问题 -
澄映穿心: 近代历史上有几个前后承接的国际关系体系:威斯特发利亚体系、维也纳体系、俾斯麦倡导的大陆体系.现代史上有凡尔赛-华盛顿体系、雅尔塔体系、多极体系. 维也纳体系,是欧洲君主国打败拿破仑后在维也纳会议后建立的体系,特点是英...

江南区13015632927: 中国近代史的一个问题
澄映穿心: D

江南区13015632927: 近代历史问题
澄映穿心: 不同:两次发生时间不同 学习对象不同 背景不同(封建时期和主要资本主义国家上升时期)作用不同(完成国家统一和迅速走上扩张道路) 相同:使日本开始迅速发展 启示:落后就要挨打 要不断学习世界上的先进技术和生产力 不要闭关锁国 同时警惕周边不安分国家的挑衅 粉碎他们的野心

江南区13015632927: 历史上一个备受争议的问题中国近现代落后的主要原因是封建阶级的腐朽
澄映穿心: 帝国主义的侵略.否则,中国会缓慢的开始资本主义进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