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根初的个人著作

作者&投稿:张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与文学~

历史与文学既有联系,又各有千秋。历史注重于实际,记录过去发生的事情;文学则更注重于素养,有更高的观赏价值。

1、《诗经》——中国第一部诗歌总集。
《诗经》,是中国古代诗歌开端,最早的一部诗歌总集,收集了西周初年至春秋中叶(前11世纪至前6世纪)的诗歌。
共311篇,其中6篇为笙诗,即只有标题,没有内容,称为笙诗六篇(《南陔》、《白华》、《华黍》、《由庚》、《崇丘》、《由仪》),反映了周初至周晚期约五百年间的社会面貌。
2、《山海经》——中国第一部神话集。
《山海经》是中国先秦重要古籍,也是一部富于神话传说的最古老的奇书。该书作者不详,现代学者均认为成书并非一时,作者亦非一人。《山海经》传世版本共计18卷,包括《山经》5卷,《海经》13卷,各卷著作年代无从定论,其中14卷为战国时作品,4卷为西汉初年作品。
3、《离骚》——中国第一首长篇抒情诗。
《离骚》是中国战国时期诗人屈原创作的诗篇,是中国古代最长的抒情诗。此诗以诗人自述身世、遭遇、心志为中心。
前半篇反复倾诉诗人对楚国命运和人民生活的关心,表达要求革新政治的愿望,和坚持理想、虽逢灾厄也绝不与邪恶势力妥协的意志;后半篇通过神游天界、追求实现理想和失败后欲以身殉的陈述,反映出诗人热爱国家和人民的思想感情。

4、《春秋》——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
《春秋》,即《春秋经》,又称《麟经》或《麟史》,中国古代儒家典籍“六经”之一。也是周朝时期鲁国的国史,现存版本由孔子修订而成。
《春秋》是中国第一部编年体史书,共三十五卷,是儒家经典之一且为十三经中篇幅最长的,在四库全书中列为经部。记述范围从公元前722(鲁隐公元年)至公元前479年(鲁哀公十六年)。
5、《史记》——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史记》最初称为《太史公》或《太史公记》、《太史记》,是西汉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记载了上至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太初四年间共3000多年的历史。
太初元年(前104年),司马迁开始了《太史公书》即后来被称为《史记》的史书创作。该著作前后经历了14年,才得以完成。
6、《汉书》——中国第一部断代体史书。
《汉书》,又称《前汉书》,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断代史,“二十四史”之一。由东汉史学家班固编撰,前后历时二十余年,于建初年中基本修成,后唐朝颜师古为之释注。《汉书》是继《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又一部重要史书,与《史记》、《后汉书》、《三国志》并称为“前四史”。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诗经
百度百科——山海经
百度百科——离骚
百度百科——春秋
百度百科——史记
百度百科——汉书

中国和平发展与军事力量的提升
战争发展或是和平发展,是古往今来大国发展的两种模式、两条道路。世界发展史特别是大国兴衰史告诉我们,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是人类进步的时代潮流。和平发展,是中国国家发展道路和对外战略的正确选择,符合我国一贯坚持的对外大政方针,符合中华民族爱好和平的文化传统,体现了我们的真诚愿望,也一定能够实现。中国坚持和平发展的原则主张,越来越得到国际社会的良好反响。
首先,和平发展,是基于我们民族文化基因的必然选择。中华民族向来是热爱和平的民族,追求和平是我们民族的基本精神和根本理念。在世界历史上,中国人关于和的理念发育得最早,内涵最为丰富。早在殷商时代,中国的甲骨文中就有了“和”字。西周时期,周太史史伯就提出了“和实生物,同则不继”的观点。到了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经常运用“和”的概念来阐发他们的哲学思想和文化理念,老子的“知和曰常,知常曰明”;孔子的“礼之用,和为贵”、“和而不同”等等,都是“和谐”这一中华文明重要夹着取向的具体体现。
600年前,中国明代著名航海家郑和率领当时世界上最强大的船队“七下西洋”,远涉亚非3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近代西方舰炮外交相反的是,郑和和他的船队,带去的是茶叶、瓷器、丝绸、工艺,没有侵占别国一寸土地。
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国政府在对外关系中确立和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在解决香港、澳门、台湾问题上坚持“和平统一”的原则,在对待与邻国有争议的岛屿、领海、海洋权益问题上坚持“搁置争议、共同开发”,胡锦涛主席提出“推动建设和谐世界”等,这些都是中国“和合”文化基因的具体表现。以大欺小、恃强凌弱、穷兵默式在中国人的思维中很难找到共鸣。
其次,和平发展,是我们基于对近现代中国历史深刻反思而作出的慎重选择。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的100多年里,中国曾有过数次变革图强的历史机遇,但都因为外敌入侵或内部战乱而丧失了。近代以来中华民族的苦难和落后,一个重要原因就是缺少一个和平安宁的外部和内部条件。
而近20多年来中国能迅速发展也得益于相对和平的国际国内环境。1978年,中国在世界经济总量中所占比重不到1%,现在已经达到4%。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们把握住了和平与发展这个时代主题,得益于我们排除一切干扰,牢牢抓住难得的和平建设机遇,集中精力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也正因为如此,中国人民对21世纪初的和平发展机遇倍加珍视,把国家发展战略机遇期作为我们最大的国家利益来加以维护。
第三,和平发展,是我们基于对全球化时代国家间利益关系认知而作出的理性选择。在经济科技全球化条件下,世界各国的利益关联性日趋紧密,国与国之间在许多重大战略利益上相互依存,需要相互合作,各国的发展都需要一个和平建设的环境,需要维护国际政治经济秩序的相对稳定。在这个背景下,知识创新、管理创新成为经济发展的主要增长源,通过做大蛋糕,谋求双赢、多赢成为一种更好的发展模式。一味地争资源、拼市场,通过牺牲别人利益来求得发展,最终也难以很好地实现自己的发展。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以来,中国的经济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根本的原因就在于,对内通过改革创新,释放了中国发展的潜能,对外通过积极开放,主动、和平地参与世界经济一体化进程,从国外吸纳了先进的科技成果,有益经验和其他资源。与此同时,中国的经济的高速增长,也带动了亚洲乃至世界经济的发展,彰显了“做大蛋糕”的良好效应。
显然,中国的发展不会以战争的方式挑战现存的国际秩序,中国的发展是能够在同世界的互利共赢中实现的,中国的发展完全可以成为人类的福祉。

中国实现和平发展需要适度发展军事力量。近些年,中国正在积极推进军事变革,军事力量有了一些发展。这种发展不但不会冲击和平发展战略,而且是确保实现和平发展的必要条件。
一是维护国家领土、主权完整,特别是实现中国的完全统一,需要中国适度地发展军事力量。维护国家统一与民族团结,对中华民族来说,不是一时的政治诉求和一般的政治选择,而是千百年来华夏历史长河的积淀中形成的一种强烈的历史意识,是牢牢植根于中华民族五千年文明沃土之中的民族情感,是中华民族世代相承的至高无上的社会心理和基本价值观。台湾问题所涉及的不是中国的一般利益、局部利益,而是全球化时代中华民族生存与发展的核心利益、最高利益。就象当年美国联邦不能同意南方邦联的分裂一样,中国人民也决不容许任何人以任何方式将台湾从中国分裂出去。
对于海峡两岸的和平统一,中国政府和人民有足够的耐心和诚意。但是,台湾当局却为了一己私利,不断地挑起台独事端。对于象陈水扁这样不负责任、没有诚信的“台独”分子和政客,中国就不能承诺放弃使用武力。中国政府必须要有足够的军事实力牢牢地将台湾控制在“一个中国”的框架内。
二是维护全球经济秩序稳定,特别是履行中国在维护全球共同利益的责任,需要中国适度发展军事力量。作为一个资源相对匮乏的、经济正在转型的发展中国家,以市场的方式和平地从世界获得经济发展所需的资金、技术和资源是中国发展的重要条件和必要保障。中国人对于全球经济秩序的稳定比任何一个国家都更加关切。
当前,影响全球经济秩序稳定的因素正在趋于复杂。一些非传统的安全因素,如海盗和地区冲突等正在成为全球经济秩序不稳定的重要原因。据国际海事局统计,2004年,马六甲海峡就发生了37起海盗袭击事件。中国对外贸易的80%以上都要经由海洋运输,海上通道安全事关中国经济命脉。加强国际军事合作,维护海上通道安全,是包括中国在内的许多国家的共同愿望。作为一个大国,中国理应承担更多的责任,这就需要中国具有自己国际地位和国际责任相适应的军事能力。
三是应对恐怖主义的长期威胁,也需要中国适度发展军事力量。当代恐怖主义的盛行并不偶然,它是国际政治、经济和文化不平衡发展必然产物。2001年的“9·11”事件,使世界上最强大的美国为之一震。中国不是发达国家,但与世界上大多数国家一样,也是恐怖主义的受害者。
有资料表明,目前在境外针对中国、具有恐怖主义性质的组织就有数十个之多,在中国境内,有组织、有纲领、有计划的恐怖主义组织的数目也有相当规模。近年来,在海外多次发生针对中国人和中国目标的恐怖暴力事件。
对于如何应对恐怖主义,美国战略学者布热津斯基指出,多边合作是医治反恐战略无所作为的一剂良方。这话说得很有道理。应对全球恐怖主义,需要世界各国携起手来,运用多种手段进行综合治理。中国适度地发展军事力量,是中国反恐怖主义的需要,也是进行反恐怖主义国际合作的需要。
当前,中国的军事能力与维护和平发展的需要还有较大差距。中国的军事力量还处在机械化半机械化水平,与世界上的军事强国正在进入信息化时代相比存在着“代差”。中国必须加快发展,才能不扩大差距。在未来很长的时间内,中国仍将是一个发展中国家。中国没有条件、也没有必要投入大量稀缺的资源去与西方军事强国进行军备竞赛。中国的军事力量的发展,不可能改变世界军事实力的基本格局。

中国军事力量建设始终秉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国防现代化是中国“四个现代化”的重要内容,也是国家协调发展的基本要求。随着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和中国经济社会的不断进步,建设信息化的军队,构建信息化的国防,是中国国家现代化的应有义务。中国国防现代化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无论中国国防现代化达到何种程度,我们都将坚持积极防御的军事战略方针。“积极防御”是由中国的文化传统、中国的社会主义制度和发展道路所决定的,作为我们的基本国防政策,将是军事力量建设长期遵循的指导原则。建国以来,虽然我们多次调整军事战略,但始终坚持积极防御战略方针的基本精神。中国军事力量的发展战略主要是:
第一,中国军事力量发展始终恪守维护和平的政治使命。军队是执行政治任务的武装集团,国家的政治目的是主导军事力量发展的首要因素。中国作为一个热爱和平的社会主义国家,一直把追求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追求人的全面发展作为最高理想。中国一贯遵循联合国宪章,首先提出并长期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近年来,中国积极倡导“互信、互利、平等、协作”的新安全观,无论是与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我们都秉持求同存异、友好合作的原则。中国的这种国家政治追求,决定了中国军队是一支自卫性的武装力量,是一支维护和平与正义的力量。中国希望争取和平的国际环境发展自己,又以自身的发展来维护世界和平。中国发展军事力量,是为了履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所赋予的职能和使命,中国军事力量的政治属性将始终是自卫性的。
第二,中国军事力量的基本结构功能始终是防御性的。中国军队历经数十年的发展,形成了以陆军为主体的、适应国土防卫作战需要的基本力量结构。这种力量形态的形成,取决于中国军队抵御外来入侵的、维护国内稳定的使命任务。进入21世纪,中国军事力量建设仍然走的是与经济建设协调发展的路子,坚持在国家经济增长的基础上,保持适度的国防投入水平,逐步推进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水平。2005年国防经费支出预算占当年全国财政支出预算的7.43%,这个比例低于世界主要国家国防经费支出所占比重(美国是17.8%,法国是11.4%,德国9.25%)。适应世界军事发展的趋势,中国军队正在加快推进机械化、信息化建设,军队的科技含量也有提高,也发展了一些进攻性手段,军兵种力量结构有了一定的变化,这主要是应对“台独”分子分裂国家的危险行为,并没有从根本上改变中国军队防御性的基本结构功能。
第三,中国军事力量的使用将始终注重遏制战争。无论中国军队怎么发展,发展到什么程度,中国军事力量的使用都将坚持控制危机、遏制战争、确保和平的基本原则。根据国家安全和发展的需要,充分发挥政治、经济、外交等手段的作用,适度灵活地运用军事手段,改善中国的战略环境,减少不安全、不稳定因素,追求“不战而屈人之兵”。正如中国有句俗话,拿起枪杆子就是为了不使用枪杆子。中国发展核力量,是为了打破核讹诈、核垄断,中国向世界庄严承诺“不首先使用核武器”。中国有限度地发展空间力量和远海能力,是考虑到遏制战争比打赢战争要求是高,需要有打赢战争的实力,根本目的在于和平地维护自己的国家利益,有是为了不用,是力量均衡的需要。即使战争不可避免,我们也将坚持后发制人,做到政治上有理、有利、有节,战略上“不打第一枪”。
资本主义从16世纪开始发端至今,已有近500年的历史。在这500年中,世界真正已经进入现代化的人口也没有超过15亿。在未来的几十年里,中国人民和中国领导人决心将一个有着13到15亿人口的大国,带入一个总体发展水平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的国家。这是世界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现代化运动,其难度可想而知。中国的发展将如新中国的缔造者毛泽东所说过的那样,“中国会变成一个大强国而又使人可亲”。
(作者:中国军事科学院副院长)




熊十力的个人著作
《与友人论张江陵》(熊十力撰)《新唯识论:语体文本》(熊十力,著)(中华书局1944)《十力语要初续》(熊十力,撰)(东升印务局1949)《明心篇》(熊十力著)(龙门联合书局1959)《乾坤衍》(熊十力造)(中国科学院复印]1961)《中国哲学思想论集,现代篇》(熊十力著\/唐君毅著\/殷海光著)(牧童...

元好问都有什么著作?
)五卷等。此外还有《遗山诗集》、《乐府》、《续夷坚志》、《壬辰杂编》、《全金元词》等。传世《遗山先生文集》、清光绪读书山房重刊本《元遗山先生全集》。 另有已经散佚的著作多种:《锦机》《东坡诗雅》《杜诗学》《诗文自警》《壬辰杂编》《金朝君臣言行录》《南冠录》《集验方》《...

十大名著是什么
作者介绍; 列夫·尼古拉耶维奇·托尔斯泰(ЛевНиколаевич Толстой)(1828~1910) 19世纪末20世纪初俄国最伟大的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学史上最杰出的作家之一,他的文学作品在世界文学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代表作有长篇小说《战争与和平》《安娜·卡列尼娜》《复活》以及自传体小说三部曲...

名著赏析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阿Q正传》,鲁迅小说代表作。写于1921~1922年,文章最初发表于北京《晨报副刊》,后收入小说集《呐喊》。《阿Q正传》向我们展现了辛亥革命前后一个畸形的中国社会和一群畸形的中国人的真面貌。它的发表,有着特定的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阿Q正传》是鲁迅惟一的一部中篇...

外国名著简介
法国小说家布洛克说:“《好兵帅克》是当今最伟大的经典著作之一。假如捷克斯洛伐克只产生了哈谢克这么一位作家,她对人类就作了不朽的贡献。 捷克著名作家雅罗斯拉夫·哈谢克正是以第一次世界大战为背景,创作了这部传世讽刺杰作《好兵帅克历险记》。小说通过一位普通士兵帅克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的种种遭遇及他周围各类...

帮忙找几道名著题,谢了
3,(《新工具》)是培根的主要哲学著作之一,首次发表于1620年。 4,从 《培根随笔》的 “论真理”、“论死亡”、“论人的天性”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热爱哲学 5,从《培根随笔集》“论高官”、“论王权”、“论野心”等篇章中,可以看到一个( )的培根。 热衷于政治,深谙官场运作 6,从《培根...

想买一套 西方哲学史 详细见内!
在70年代末80年代初,那时各方面的资料都不足的情况下,能写出这样的著作已经是很了不起的事情了。我觉得这本书最大的不足是当代哲学部分,也就是说黑格尔哲学之后的各部分。这一部分,由于划归为《现代西方哲学》,我们有更新的刘放桐主编的书作参考书。不要因为是83年的而轻视这本书,也不要因为意识形态而轻视这...

关于名著的,,帮个忙啊!
2.<<红与黑>>内容:讲述的是一个下层青年于连想改变自己的社会地位,为了获取成功而不择手段与社会抗争的故事 阅读收获:<<红与黑>>是19世纪欧洲批判现实主义的奠基作品。小说围绕主人公于连个人奋斗的经历与最终失败,尤其是他的两次爱情的描写,广泛地展现了“19世纪初30年间压在法国人民头上的历届政府所...

求名著!!!急!急!
早在七十年代初已拍成电影,发行世界各国,受到普遍欢迎,据小说改编的三部电影有两部获奥斯卡奖。《教父》的故事提供了某种根植于美国人心中的可怕的愉悦因素,使读者近距离观察到一个令人震颤的黑暗而暴力的非法阶层,献给读者一场凶险生活方式的飨宴。 黑帮故事的经典~! 10.《围城》 作者:钱钟书 《围城》是中现代...

学法学可以读哪些著作?
\\x0d\\x0a 32.博登海默:《法理学:法律哲学与法律方法》 \\x0d\\x0a [点介] 在中国影响颇大的综合法学著作。书的前半部分简要介绍了西方法思想的历史,后半部分论说了作者认为重要的一些法理学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以自然法为立场的综合法学观。该书的价值之一也许是它对中国1980年代中期以来的法理学...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