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 刘邦的相关资料

作者&投稿:德昌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刘邦与项羽的资料~

刘邦(公元前247~前195, 一说前256~前195)

汉朝开国皇帝,著名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服徭役。秦末,为沛县泗水亭长。送本县刑徒往骊山(今临潼东南),途中将刑徒释放,自匿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萧何、曹参等推举,据沛县反秦,称沛公,聚兵3000人。二年四月,投项梁,屡与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后九月,奉令收集陈胜、项梁散卒西向攻秦。仅率数千人自砀郡出发,转战半年,兵始逾万。三年七月,克宛城(今南阳)。自此攻抚兼施,顺利挺进至霸上(今西安东南)。汉王元年(前206)十月入咸阳,灭秦(见秦末农民战争)。与秦民约法三章,并分兵把关,欲为关中王。十二月,见项羽拥40万大军入关,虑及实力悬殊,乃委曲求全,亲至鸿门(今临潼东北)谢过,险遭杀戮。其后被迫接受项羽封号,为汉王。八月,回兵复取关中。二年三月,进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声讨项羽杀害楚怀王之罪,发动楚汉战争。四月,大败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其后,亲率主力扼守战略要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荥阳西北),与项羽抗争两年余,最终迫使项羽订鸿沟之盟。五年十二月,围歼楚军于垓下(今河南鹿邑东,一说安徽灵璧东南),统一天下。二月即皇帝位于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氾水北,建立汉朝。刘邦顺应民心,知人善任,故能屡败屡起。曾与诸将论楚汉战争得失,认为自己之所以获胜,主要在于重用张良、韩信、萧何。为帝七载,屡次亲征,陆续平定燕王臧荼、楚将利几、韩王信、阳夏侯陈豨、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等反叛,并剪灭韩信、彭越两大功臣。以和亲之策结好匈奴,对南越割据政权实行安抚,重视农耕,休兵养民,使社会趋向安定、发展。

项羽
公元前232-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项氏世代为楚将。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曾在叔父项梁的辅导下读书、习武,略知兵法。后随叔父避难于吴中。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巡游会,项羽与父同去观看,发出“彼可取而代也“的惊人之语。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此后爆发巨鹿之战,项羽军勇猛无敌,与秦军屡战屡胜,大破秦军。项羽从此取得了统帅诸侯的地位。 公元前205年,项羽强近义帝迁往郴县,而后又将其杀于江中,诸侯自此渐生背反之心。田荣首先在齐地发难,项羽亲自率部平叛。在项羽征讨之时,刘邦出师,还定三秦,尽占关中之地。之后,刘邦率领5个诸侯伐楚。占领彭城。项羽闻讯出兵,汉军大败。大败后的刘邦重整旗鼓,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与项羽相持。楚军在军事上渐处劣势。刘邦乘机派人游说项羽,达成了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盟约。同时,项羽释放了战争中俘获的刘太公和吕雉等人。 公元前202年,刘邦背信弃义,带兵追击东归的项羽。项羽回击,大败汉军。其后诸侯军队皆至,项羽孤军陷于重围。败至垓下,兵少食尽,韩信、彭越诸军,合围愈急。为动摇楚军心,张良、韩信公汉军夜唱楚歌,项羽闻楚歌,惊惶之中感到大势己去,夜间与爱妾虞姬在军帐中饮酒,面对美人和名骓,项羽慷慨悲歌:“力拨山兮力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唱道:“汉兵己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两人反复咏唱,其场面之凄切悲壮,令左右潸然泣下,不能仰视。 入夜,项羽飞身上马,率护从骑兵800多人冲破重围,向南疾驰,然后渡过淮河,达到阴陵,迷失道路。逃至乌江,乌江亭长舣船而待,劝项羽急渡,然后称王于江东,待时再起。项羽此时己无斗志,把失败归于天意,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将战马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独自搏杀汉兵数百人,最后自刎而死。项羽死后,刘邦得杨喜、吕马等所献项羽五体,以鲁公礼合葬于谷城。
刘邦(公元前247~前195, 一说前256~前195)

男,已故,曾担任中国大汉帝国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兼最高大法官兼三军总司令兼。。。。。。。

汉朝开国皇帝,著名政治家、军事统帅。字季。沛县(今属江苏)人。曾在咸阳(今陕西咸阳东北)服徭役。秦末,为沛县泗水亭长。送本县刑徒往骊山(今临潼东南),途中将刑徒释放,自匿于芒、砀山泽间(今河南永城东北)。秦二世元年(前209)九月,受萧何、曹参等推举,据沛县反秦,称沛公,聚兵3000人。二年四月,投项梁,屡与项羽协同作战。项梁死,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后九月,奉令收集陈胜、项梁散卒西向攻秦。仅率数千人自砀郡出发,转战半年,兵始逾万。三年七月,克宛城(今南阳)。自此攻抚兼施,顺利挺进至霸上(今西安东南)。汉王元年(前206)十月入咸阳,灭秦(见秦末农民战争)。与秦民约法三章,并分兵把关,欲为关中王。十二月,见项羽拥40万大军入关,虑及实力悬殊,乃委曲求全,亲至鸿门(今临潼东北)谢过,险遭杀戮。其后被迫接受项羽封号,为汉王。八月,回兵复取关中。二年三月,进至洛阳(今河南洛阳东),声讨项羽杀害楚怀王之罪,发动楚汉战争。四月,大败于彭城(今江苏徐州)。其后,亲率主力扼守战略要地荥阳(今河南荥阳东北)、成皋(今荥阳西北),与项羽抗争两年余,最终迫使项羽订鸿沟之盟。五年十二月,围歼楚军于垓下(今河南鹿邑东,一说安徽灵璧东南),统一天下。二月即皇帝位于定陶(今山东定陶西北)氾水北,建立汉朝。刘邦顺应民心,知人善任,故能屡败屡起。曾与诸将论楚汉战争得失,认为自己之所以获胜,主要在于重用张良、韩信、萧何。为帝七载,屡次亲征,陆续平定燕王臧荼、楚将利几、韩王信、阳夏侯陈豨、淮南王英布、燕王卢绾等反叛,并剪灭韩信、彭越两大功臣。以和亲之策结好匈奴,对南越割据政权实行安抚,重视农耕,休兵养民,使社会趋向安定、发展。

项羽

男,已故,死因:利器伤害

公元前232-公元前202年,名籍,字羽。项氏世代为楚将。项羽身材高大,力能扛鼎,才气过人,曾在叔父项梁的辅导下读书、习武,略知兵法。后随叔父避难于吴中。公元前210年,始皇帝巡游会,项羽与父同去观看,发出“彼可取而代也“的惊人之语。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领导农民起义,此后爆发巨鹿之战,项羽军勇猛无敌,与秦军屡战屡胜,大破秦军。项羽从此取得了统帅诸侯的地位。 公元前205年,项羽强近义帝迁往郴县,而后又将其杀于江中,诸侯自此渐生背反之心。田荣首先在齐地发难,项羽亲自率部平叛。在项羽征讨之时,刘邦出师,还定三秦,尽占关中之地。之后,刘邦率领5个诸侯伐楚。占领彭城。项羽闻讯出兵,汉军大败。大败后的刘邦重整旗鼓,联合各地反对项羽的力量,与项羽相持。楚军在军事上渐处劣势。刘邦乘机派人游说项羽,达成了以鸿沟为界中分天下的盟约。同时,项羽释放了战争中俘获的刘太公和吕雉等人。 公元前202年,刘邦背信弃义,带兵追击东归的项羽。项羽回击,大败汉军。其后诸侯军队皆至,项羽孤军陷于重围。败至垓下,兵少食尽,韩信、彭越诸军,合围愈急。为动摇楚军心,张良、韩信公汉军夜唱楚歌,项羽闻楚歌,惊惶之中感到大势己去,夜间与爱妾虞姬在军帐中饮酒,面对美人和名骓,项羽慷慨悲歌:“力拨山兮力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虞姬和唱道:“汉兵己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两人反复咏唱,其场面之凄切悲壮,令左右潸然泣下,不能仰视。 入夜,项羽飞身上马,率护从骑兵800多人冲破重围,向南疾驰,然后渡过淮河,达到阴陵,迷失道路。逃至乌江,乌江亭长舣船而待,劝项羽急渡,然后称王于江东,待时再起。项羽此时己无斗志,把失败归于天意,感到无颜见江东父老。于是将战马送给乌江亭长,手持短兵,独自搏杀汉兵数百人,最后自刎而死。项羽死后,刘邦得杨喜、吕马等所献项羽五体,以鲁公礼合葬于谷城。
刘邦起义了,认为儒生没有用。有儒生来见时,他把儒冠取下来,在里面撒尿,并且跟人说话往往张口大骂。有一次,有一个六十多岁的谋士郦食其求见。刘邦伸着两腿无礼地坐在床边,教两个女孩子给他洗脚。郦食其故意问了他一句:“足下欲助秦攻诸侯乎?且欲率领诸侯破秦也?”刘邦骂起来了,说:“竖儒!夫天下同苦秦久矣,故诸侯相率而攻秦,何谓助秦攻诸侯乎?”郦食其说:“必聚徒合义兵诛无道秦,不宜倨见长者。”刘邦听了这话,就不洗脚了,把衣服整了整,让郦食其上坐,还表示了歉意,后来还听从了郦食其的策划。


刘邦在跟项羽对抗的过程中,有人献策建立六国后裔以分散楚的力量。他答应了,并教人赶紧刻印,发给六国后裔。张良知道了这件事,就给他说六国后裔决不可立的道理。刘邦正在吃饭,他立刻把嘴里的饭吐了出来,大骂:“竖儒,几败而公事!”于是立刻教人把印销毁了。


刘邦破秦以后,进入秦宫,看到宫室、帷帐、珠玉之类不可数计,妇女美人以千数。他眼花了,舍不得走。樊哙谏他,他不肯听。张良又恳切陈词,晓以利害,他这才离开秦宫,回到驻地去了。


刘邦当了皇帝后,群臣争功,拔剑击柱,闹得很凶,因此,他决定要制定群臣朝贺的仪式,嘱咐叔孙通说:“可试为之,令易知,度吾所能行为之”。朝仪实行了,朝廷上显得很庄严。刘邦高兴地说:“吾乃今日知皇帝之贵也。”


未央宫建成后,刘邦大会群臣。刘邦捧着玉杯,给他父亲敬酒说:“始大人常以臣无赖,不能治产业,不如仲力。今某之业所就孰与仲多?”殿上群臣都跟着捧场,高呼万岁,大笑为乐。


还有这样一件事:有一个敢于说话的臣僚,名叫周昌,因事入奏,正碰上刘邦在跟他的宠姬戚氏玩乐。周昌扭头就走。刘邦赶上前去,骑在周昌脖子上,问周昌:“我何如主也?”周昌对他没有好气,仰着头说:“陛下即桀纣之主也。”刘邦笑笑,也就罢了。


司马迁对这一类细节,多写在别人的传记里,而把刘邦的功业写在本纪里。把这些记载合起来看,刘邦这个有作为而免不掉无赖汉习气的皇帝跃然纸上。


关于项羽,在司马迁的笔下,是一个少有大志,要学万人敌,而且力能扛鼎,才气过人的人;他有军事上的组织能力,带着一支战斗力很强的武装,但因眼光短浅,刚愎自用,不能提拔人,不能信任人,而终至于失败。


司马迁笔下,项羽是个英雄。他同情项羽,惋惜项羽。《项羽本纪》记项羽在垓下突围后,走东城,只有二十八骑,汉追兵有数千人。是时:


项王自度不得脱,谓其骑曰:“吾起兵至今八岁矣,身七十余战,所当者破,所击者服,未尝败北,遂霸有天下。然今卒困于此,此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今日固决死,愿为诸君快战,必三胜之,为诸君溃围,斩将,刈旗,令诸君知天亡我,非战之罪也。”


乃分其骑以为四队,四向。汉军围之数重。项王谓其骑曰:“吾为公取彼一将。”令四面骑驰下,期山东为三处。


于是项王大呼驰下,汉军皆披靡,遂斩汉一将。


是时,赤泉侯为骑将,追项王,项王瞋目而叱之,赤泉侯人马俱惊,辟易数里。与其骑会为三处。


汉军不知项王所在,乃分军为三,复围之。项王乃驰,复斩汉一都尉,杀数十百人。复聚其骑,亡其两骑耳。乃谓其骑曰:“何如?”骑皆伏曰:“如大王言。”


这生动地写出了一个“自矜功战,奋其死智”,“身死东城,尚不觉悟”的一个特定的英雄形象。象项羽这样的人,跟刘邦对比,恰好是两个典型

楚汉时期大事件编辑

公元纪年

干支纪年

中国纪年(农历)

大事



前207年

乙未年十月

汉元年十月

刘邦进至灞上,子婴投降,秦朝灭亡



前207年

乙未年十一月

汉元年十一月

刘邦灞上约法三章



前207年

乙未年十二月

汉元年十二月

鸿门宴;
项羽火烧阿房宫,屠咸阳。



前206年

乙未年二月

汉元年正月

项羽尊楚怀王熊心为义帝,徙义帝于江南,都郴



前206年

乙未年四月

汉元年四月

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封十八诸侯王,封刘邦为汉王;
诸侯就国;
韩信亡楚归汉。



前206年

乙未年七月

汉元年七月

项羽杀韩王成;
汉王拜韩信为大将;
田荣使彭越攻杀济北王田安。



前206年

乙未年八月

汉元年八月

九江王英布杀害义帝熊心;
汉军暗渡陈仓进攻三秦,楚汉战争开始;
雍王章邯与汉军战,不利,退保废丘;
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降汉;
燕王臧荼击杀辽东王韩广;
项羽立郑昌为韩王;
赵佗自立为南越王,称南越武王。



前206年

丙申年十一月

汉二年十一月

汉立韩王信为韩王



前205年

丙申年一月

汉二年一月

项羽攻齐王田荣,荣兵败走平原县,为平原人所杀;
项羽立田假为齐王。



前205年

丙申年三月

汉二年三月

汉王自临晋渡河,西魏王豹降汉;
魏豹将兵从,下河内地,掳殷王司马卬;
田假为田荣弟田横所败,奔楚,为项羽所杀;
田横立荣子田广为齐王。



前205年

丙申年四月

汉二年四月

彭城之战,汉军大败;
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背汉归楚,殷王司马卬战死;
彭越率兵附汉。



前205年

丙申年五月

汉二年五月

京索之战
刘邦进至荥阳,筑甬道以取敖仓之粟。



前205年

丙申年六月

汉二年六月

刘邦立刘盈为太子;
汉军淹废丘,雍王章邯自杀。



前205年

丙申年八月

汉二年八月

魏王豹复归附楚国。



前205年

丙申年九月

汉二年九月

安邑之战,韩信破魏兵,曹参擒魏王豹;
陈豨、韩信破代兵,擒代丞相夏说于阏与。



前205年

丁酉年十月

汉三年十月

刘邦出荥阳,北上攻破邯郸;
井陉之战,韩信破赵兵;



前205年

丁酉年十一月

汉三年十一月

刘邦与韩信会襄国,灭赵王歇;
燕国降汉。



前205年

丁酉年十二月

汉三年十二月

刘邦返回荥阳,九江王英布归汉。刘邦南至宛县、叶县迎接英布,俱至成皋;
楚军侵夺汉军运粮甬道;
郦食其献计汉王立六国之后,为张良所阻;
陈平说汉王行反间,亚父范增辞归,病死于道。



前204年

丁酉年五月

汉三年六月

汉将灌婴、靳歙、傅宽离开荥阳,攻打鲁县;



前204年

丁酉年六月

汉三年七月

刘邦与滕公出荥阳,至修武,夺韩信、张耳军,驻守河内。



前204年

丁酉年八月

汉三年八月

汉周苛、枞公杀魏王豹,项羽拔荥阳,杀周苛、枞公,韩王信被俘;
项羽再破成皋;
灌婴、靳歙破项冠于鲁下,靳歙攻楚后方;灌婴回河内,送刘邦回洛阳,大破项羽于巩县;
临江王共敖薨,子共尉继位。



前204年

丁酉年九月

汉三年九月

汉王使郦食其入齐都临淄说齐王田广归汉。
韩信攻打齐国,齐王杀郦食其,刘邦派曹参、灌婴助韩信;



前204年

戊戌年十月

汉四年十月

汉军破历城、临淄,齐王田广走高密,项羽派龙且援齐;
燕军助汉,汜水之战楚军大败,曹咎、翟王董翳、塞王司马欣自杀;
汉军夺取成皋,成皋之战结束;



前204年

戊戌年十一月

汉四年十一月

潍水之战,汉军大败楚军,龙且被杀;
齐王田广逃亡途中不久亦被杀,后田横自立为齐王;
汉立张耳为赵王,是为赵景王。



前203年

戊戌年二月

汉四年二月

汉立韩信为齐王。



前203年

戊戌年七月

汉四年七月

汉立英布为淮南王



前203年

戊戌年九月

汉四年九月

项羽率兵东归



前203年

己亥年十月

汉五年十月

固陵之战,汉军战败



前203年

己亥年十一月

汉五年十一月

陈下之战,汉军大败楚军;楚大司马周殷、陈县县令利几降汉



前203年

己亥年十二月

汉五年十二月

垓下之战,楚军被消灭,楚汉战争结束;
楚地陆续平定,项羽原封地鲁最后一个降汉;
汉军破临江王共尉,擒杀之。



前202年

己亥年一月

汉五年一月

诸侯及将相共请尊汉王为皇帝;
徙齐王韩信为楚王,都下邳;
立建成侯、魏相国彭越为梁王,都定陶;
故韩王信为韩王,都阳翟;
徙衡山王吴芮为长沙王,都临湘;
淮南王布、燕王臧荼、赵王张耳如故。



前202年

己亥年二月

汉五年二月

汉王即皇帝位;
封无诸为闽越王。



前202年

己亥年五月

汉五年五月

兵皆罢归家



前202年

己亥年六月

汉五年六月

大赦天下



前202年

己亥年七月

汉五年七月

燕王臧荼反;
故齐王田横至洛阳自杀;
赵王张耳薨,子张敖嗣位。



前202年

己亥年九月

汉五年九月

燕王臧荼为高帝所虏

  [1]项籍(前232-前202),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汉族,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华史上的战神。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人称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三年,征伐九州,一统天下 。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神话。
  项羽-历史生涯
  早期的项羽
  《史记·项羽本纪》说项羽“少时,学书不成,去学剑,又不成。”其叔父项梁因此不满他,羽说:“书足以记名姓而已。剑一人敌,不足学,学万人敌。”于是项梁教他兵法,但项羽学了一点后便不肯继续学习下去。 后来项梁因为杀了人,连同项羽逃亡到吴中(今江苏南部)躲避仇人。秦始皇巡游会稽时,项羽跟项梁一起旁观皇帝出巡,羽说“彼可取而代也”,吓得项梁急掩其口,从此项梁对羽另眼相看。

  起兵反秦
  秦二世元年(前209年)七月,陈胜 吴广起兵反秦,到了九月,会稽太守打算反秦,找项梁商议,但项梁和项羽杀了会稽太守,自行举兵反秦,不久便召集了精兵八千人。项梁自任为会稽守,项羽则任裨将。 后来项梁率领八千人渡过长江,得到一些反秦军队的归附,兵力增至六七万人,进驻下邳。 项梁采纳范增的建议,在民间找到楚怀王的孙芈心,立他为楚王,仍号怀王,以争取楚人民心。

  巨鹿之战

  主条目:巨鹿之战

  项梁后来在定陶之战中被秦将章邯杀死,章邯其后率军攻赵,大败赵军,赵王赵歇退至巨鹿(又名巨鹿)。 楚怀王自定陶之败后迁至彭城,任命宋义为上将军,项羽为次将率兵救赵,并封项羽为鲁公。

  宋义军到达安阳后停止前进,在当地停留了四十六日。项羽建议进兵,但宋义不接纳,项羽便杀了宋义,楚军诸将不敢反抗项羽,拥立羽为假上将军。项羽派人禀报怀王,怀王便任命项羽为上将军。项羽进兵巨鹿,在前207年的巨鹿之战中大败秦军,其他反秦诸侯军望风归附。项羽成为诸侯上将军,为各路诸侯军队的统帅。

  秦将章邯其后率所部向项羽投降,项羽担心降兵可能生变,于是命楚军在一夜间在新安城南杀掉秦降兵二十余万人,但没有杀章邯、秦长史司马欣和都尉董翳。

  进入关中

  项羽继续向关中进军,但沛公刘邦已经抢先一步占领秦都咸阳,刘邦的部下左司马曹无伤派人向项羽说“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项羽大怒。当时项羽统率四十万军队,而刘邦只得十万人。范增游说项羽铲除刘邦,项羽在鸿门宴请刘邦,但席间没有杀他,刘邦平安离去,后世称此宴为“鸿门宴”。 前206年,项羽进入咸阳,杀秦降王子婴,烧秦宫室。

  自立为王

  这时有人劝说项羽留驻关中,可成就霸业,但项羽没有留在关中的打算。虽然项羽名义上是楚怀王的臣下,这时的怀王已不能约制项羽。项羽尊楚怀王为义帝,另自行分封天下,把一些有功的部下和其他反秦军将领封为王,刘邦被封为汉王,秦降将章邯、司马欣和董翳三人亦受封为王,各有其领土。项羽又改动以前六国的王的领土和封号。项羽自立为西楚霸王,统治梁楚九郡,定都彭城。 项羽不久把义帝徙至长沙郴县,暗中命人在半途杀死他。 项羽改动六国封地的举动,令一些人不服,齐、赵等国在分封不久便发生动乱。

  楚汉战争及项羽之败亡

  前206年,汉王刘邦出兵占领关中,项羽因在齐地用兵,没有全力攻击刘邦。前205年,汉军会同五国诸侯军队共五十六万人攻楚,占领彭城,项羽自齐率三万精兵回救,大败汉军,汉军损失数十万人,刘邦侥幸逃脱。项羽率兵向西追击,汉军坚守荥阳,令楚军无法再向西前进。 前204年,楚军攻下荥阳,刘邦命纪信扮成自己去骗项羽,项羽大怒,纵火烧死纪信,此后楚汉两军在今河南省地区成拉锯局面,然而韩信所率汉军在黄河以北地区屡胜,形势开始对项羽不利。 前203年,楚汉议和,平分天下,以鸿沟为界,西归汉,东归楚。项羽率军东归,刘邦不久背约,出兵攻楚,前202年在垓下以十面埋伏之计大败项羽。项羽率八百余人突围,汉军紧追不舍,项羽退至乌江,一亭长把船给他渡江,但项羽说他带领江东子弟八千,但没有人生还,所以不肯渡过乌江,力战汉军,杀数百人后自刎而死,死前曰:“非战之罪”。 项羽死后,尸体为吕马童等五人所得,他们各自得到奖赏。 项羽死后,西楚其余地方皆向汉投降,汉王在谷城以鲁公礼安葬项羽。

  项羽-垓下之战
  项羽
  汉四年八月,与汉军对陟于广武的楚军粮尽;而刘邦也没能调来韩信、彭越等人的军队,无法对楚军进行最后的合围。于是,双方进行了历史上著名的“鸿沟和议”,以战国时魏国所修建的运河:鸿沟为界,划分天下。
  随后,九月,西楚霸王项羽率十万楚军绕南路、向固陵方向的迂回线路向楚地撤军。刘邦也欲西返。
  但是,正当刘邦打算率军西返之时,张良、陈平却建议撕毁鸿沟和议,趁楚军疲师东返之机自其背后发动偷袭。张、陈二人认为:“汉有天下太半,而诸侯皆附之。楚兵罢食尽,此天亡楚之时也”,建议“不如因其机而遂取之”(《史记·项羽本纪》)。
  刘邦于是采纳二人建议,遂背约,向楚军突然发起战略追击作战。大军追至夏南时,刘邦约集韩信、彭越南下,共同合围楚军。
  五年十月,刘邦亲率二十多万大军追击十万楚军至固陵(今河南太康)。但此时,韩、彭二人没有一个出兵配合刘邦。项羽知道后大怒,于清晨在此地发动突然反击,斩杀汉军近两万余人,再次将汉军击败。刘邦慌忙率军退入陈下,并筑起堡垒坚守不出,而楚军又一次合围了刘邦。
  坚守壁垒的刘邦向张良询问:“诸侯不从约,为之奈何?”张良回答:“楚兵且破,信、越未有分地,其不至固宜。君王能与共天下,今可立致也。即不能,事未可知也。君王能自陈以东傅海,尽与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以与彭越:使各自为战,则楚易败也。”
  于是,刘邦采纳张良的意见,将陈以东直到大海的大片领土封给齐王韩信;睢阳以北至谷城封给彭越。就这样,刘邦以加封土地为报酬,终于搬动了韩、彭二人,使他们尽数挥军南下,同时命令刘贾率军联合营布自淮地北上,五路大军共同发动对项羽的最后合围。垓下之战随之开始。
  齐王韩信亲率三十万大军从齐地南下,占领楚都彭城和今天苏北、皖北、豫东等广大地区,兵锋直指楚军侧背,自东向西夹击项羽;
  梁王彭越率军数万从梁地出发,先南下后西进,于刘邦本部军共同逼楚军后退;
  汉将刘贾率军数万会同九江王英布、合兵十万,自淮北出发,从西南方发动对楚地的进攻,先克寿春,再攻下城父并将此城军民全部屠尽;
  而镇守南线的楚将大司马周殷却在此时判楚,先屠灭六县,再与英布、刘贾会师,随后北上合击项羽;
  同时,得到关中兵丁补充的刘邦则率本部军二十多万出固陵东进;
  汉军五路大军、合计近七十万之众,形成从西、北、西南、东北四面合围楚军之势,项羽被迫率十万楚军向垓下后撤。
  汉五年十二月,刘邦、韩信、刘贾、彭越、英布等五路大军于垓下(今安徽灵璧南,一说今河南淮阳、鹿邑间)基本完成了对10万楚军的合围。刘邦立刻任命韩信为联军统帅,指挥大军作战。韩信命刘贾、英布军自南将楚军外围出路全部封闭,命彭越军自北封闭通路,韩信军三十万于刘邦本部军主力则合成一股,向困守垓下的十万楚军发起进攻,展开决战!
  当时的情况,楚军处于绝对劣势:
  一、西楚国位于长江以北的全部土地均已失陷,十万楚军成为绝对的孤军;
  二、楚军缺粮已经几个月,士兵饥饿,军队根本没有半点补给;
  三、汉军联兵约七十万,且精力饱满、粮食充足、士气旺盛,而项羽孤军十万,连续久战疲惫,决战之时已是十二月的大冬天,而楚军刚从广武前线上撤下来,未经补给,多为穿着夏秋季的装备,寒冷饥饿,士气溃散;
  四、汉军分五路有秩序推进,先占楚土,再行合围,步步为营,包围圈完善,楚军难以发动突然性的反攻;
  五,楚军离江东五郡距离遥远,即使冲破包围圈,也很难在汉军的追击下及时回到己方领土,可以说是“突围无效”。
  就是在这样一种情况之下,韩信三十万主力于刘邦本部军二十多万合兵一股,排出五座连阵,向盘距于垓下困守的十万楚军发起了最后的进攻!
  韩信率主力大军五、六十万,排出了这样一个阵形:韩信亲率三十万大军居中,为前锋主力;将军孔熙率军数万为左翼;陈贺率军数万为右翼;刘邦率本部主力尾随韩信军跟进,将军周勃率军断后。
  而项羽方面,对于楚军而言,现在的情况即不能守、也不能退。
  后勤断绝、无粮而守,无异于坐以待毙,等死!
  后退则江北四郡皆已经被占,无路可退;退回江南则路途遥远,且道路被刘、英军所阻,必陷于汉军前后夹击之中,一样是死路一条!
  当时的项羽的心中只有一个想法:以一次楚军最擅长的强力突击突破韩信三十万前军直接打掉刘邦这个中心指挥系统,以此击溃敌军,扭转战局!
  而韩信的心中也应该十分清楚,楚军除了靠一次斩首突击之外根本是别无他法。所以,韩信故意将自己的指挥部设在三十万大军所组成的数道铁墙的最后方,后面紧挨着刘邦本部十几万大军,最后面是周勃军;同时左右方各有孔熙、陈贺两个大阵配合。
  韩信的这种排阵方法道理很简单,项羽若想发动进攻突破了三十万大军的战阵本就很不容易,他躲在最后就能使自己的指挥部尽可能必免被打掉;而如果项羽突破了三十万大军的战阵、则其可以迅速回退至刘邦十万主力的保护之中,继续保持指挥系统的存在;如果连这也被突破,那就由周勃的后军负责掩护刘邦和韩信二人逃离战场;而最重要的是其左右两翼的两个大阵,项羽一旦发动中央突破战术、向联军指挥部发起进攻,则左右军可以趁机向楚军后方迂回、改进楚军侧后,以迁制楚军的中央突破。这场战斗楚军能否胜利,只能取绝于项羽的一次冲锋能否在汉军左右军完成迂回以前得手。如果汉军左右军完成迂回前汉军的指挥系统还存在,那么楚军就将失败。这一点,双方主帅都非常清楚明白。
  老实说,无论此战的结果如何,这一仗的艺术美感都不高,双方都谈不上什么出色的战术运用。
  就这样,战斗打响了:
  首先,韩信率五阵大军先行向楚军发动挑腥性进攻。项羽立刻率十万楚军发动中央突破作战,矛头直制韩信本部。项羽亲自率军出击,冲锋在前,楚军以骑兵在前、步兵在后随其冲锋。汉军接战,前阵立刻被击溃。韩信立刻命令大军后撤,以三十万大军为屏障掩护指挥部和刘邦的十万人马向后退去。汉军且战且退,楚军则是继续孤注一掷的疯狂突击,项羽本人更加是一马当先,冲锋速度之快甚至将十万楚军将士统统甩在了后面,连楚军骑兵都没有一人能赶上。一路上,汉军如乌云一般层层叠叠,一眼望去,满上遍野。项羽率十万将士猛打猛攻,连破汉军数道防线,三十万大军溃散一半多,一路之上无人可挡,直杀向韩信本人。
  而另一方面,当韩信以前阵为屏障掩护刘邦军回撤退避的同时,孔熙、陈贺所率的左右两军也自楚军左右两侧进行着迂回机动,其意思便是为了节制楚军进攻侧翼、分离楚军骑兵步兵之间的配合、迁制楚军进攻。
  经过半日撕杀,楚军破军无数,韩信的前军几乎被打成了废渣,但项羽依然没能突入汉军指挥部,韩信始终不断的向后退却,始终没有出现在项羽面前。而项羽过于猛烈的冲锋,却明显拉开了军队前后的距离。当时的楚军,项羽本人脱离全军冲风在前、冲开敌军一道道兵列线;后面是速度较快的主力骑兵急赶项羽、并将被项羽本人打开缺口的汉军散兵一一冲散踏过;而最后面的是速度最慢的步兵部队,他们与未被骑兵踩死的汉兵一边撕杀一边继续追赶骑兵。楚军队形越来越散、越拉越长,已经渐渐失去了紧密的队形和互相之间的配合。
  战至下午,汉军中军一退再退,左右两军迂回急进,终于完成了前后夹击之势。汉军左右军随之投入了对楚军后方则翼的进攻,以紧密的阵形两面压来,迅速合围了落在后面的楚军步兵。楚军将士殊死抵抗,两军官兵绞斗在一起,立刻陷入交战状态,将楚军步兵、骑兵一分两半,楚军攻势随之被迁制。项羽不得已,只好率残存骑兵回师而去、救援步兵。
  当得知左右军完成迂回并发动了对楚军后方步兵的进攻之时,韩信随即组织反击,并将刘邦主力以及所剩的全部中军投入反冲击。
  汉军向项羽和楚军前锋骑兵反扑而来。数十万汉军向楚军发起了前后夹击。项羽见势不妙,立刻率全军向反方向突围,冲开汉左右军的包围,退回营中。此战,楚军阵亡四万余,被俘两万,被打散两万,仅剩不到两万伤兵随项羽退回阵中,汉军亦伤亡十几万,付出了远高于楚军的代价。
  随后,韩信率领全军收拢此前被楚军冲散的部队全数压上,彻底包围了楚军大营。此间还歼灭了被打散的两万余楚军,没有给项王收拢散兵的机会。 至此垓下决战到此结束。 项羽-武艺小传
  项羽精通十八般兵器,其中独爱百兵之王--枪!传说项羽起兵之前会稽郡曾天降陨石,后项梁私下请当地铸造兵器的名人们来用此石取铁为项羽锻造兵器,经九天九夜终锻成一杆巨型錾金虎头枪,长一丈二尺九寸,重129斤,仅枪杆就有碗口般粗细,项羽为其起名曰“霸王”!此枪常人需两人齐力方可抬动,然项羽天生神力使此枪只有单手,后来更自创出一套无敌的枪法“单手十八挑”!

  项羽-人物评价
  《史记》作者司马迁在书中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唐代才子杜牧有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北宋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在《题乌江亭》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华人民共和国前国家主席毛泽东有词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

  项羽-项羽的精神

  项羽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手起笔落处,端正凝重,力透人胸臆,直指人脊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这不是几个字的精致组合,不是几个词的巧妙润色。是一种精髓的凝练,是一种气魄的承载,是一种所向无惧的人生姿态。那种凛然风骨,浩然正气,充斥天地之间,直令鬼神徒然变色。“当作”之所“亦为”,一个女子啊!纤弱无骨之手,娇柔无力之躯,演绎之柔美,绕指缠心,凄切入骨,细腻感人无以复加。透过她一贯的文笔风格,在她以“婉约派之宗”而著称文坛的光环映彻下。笔端劲力突起,笔锋刚劲显现时,这份刚韧之坚,气势之大,敢问世间须眉几人可以匹敌?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女词人追思那个叫项羽的楚霸枭雄,追随项羽的精神和气节,痛恨宋朝当权者苟且偷安的时政。都说退一步海阔天空,仅一河之遥,却是生死之界,仅一念之间,却是存亡之抉。项羽,为了无愧于英雄名节,无愧七尺男儿之身,无愧江东父老所托,以死相报。“不肯”!不是“不能”、不是“不想”、不是“不愿”、不是“不去”。一个“不肯”笔来神韵,强过鬼斧神工,高过天地造化。一种“可杀不可屈辱”、“死不惧而辱不受”的英雄豪气,漫染纸面,力透纸背。令人叫绝称奇而无复任何言语!
  绝句,不是只因其艺术的功力,不是只因文字的机巧,当浩然正气贯于心胸与文学才华浑然一处时,下笔之处,天地惊鬼神泣之力,是缘于她的精神凝聚,气节支撑。
  现代文学作品中,有人曾这样的点评项羽,“项羽拔山盖世之雄,喑呜叱咤,千人皆废,为什么身死东城,为天下人笑?他的失败原因‘妇人之仁,匹夫之勇’两句话包括尽了。当其败北之时,如果渡过乌江,卷土重来,尚不知鹿死谁手。而项羽向天长叹:‘籍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我而王,我何面见之?纵不言,籍独无愧于心?’英雄一世却没能战胜自己的自尊心!放弃了一线生机。”
  从作者的切入角度和某个层面上说,我不反对这样的评说,但那只是就其切入角度的层面而言。纵观历史长河之内,英雄无数风流无尽,项羽的慷慨赴死报江东父兄,从容舍身慰男儿之身,如此气节,在他英雄之躯訇然倒地之时,腾空而起,凌云直上,流传千里,摧人至今。宁可无愧而死,不肯惭愧而生,这是项羽之生命换来的抉择之笔,书写着一种忠贞:忠贞于英雄之名,忠贞于大丈夫之气。联想到“霸王之别姬”可见其人文渲染和人格的魅力所至,造就出那种宁为玉碎不为瓦全的慷慨气节、悲壮正气。
  李清照本女儿之身。一个弱不禁风的女子,一个坎坷漂泊的女子,一个沧桑憔悴的女子。笔墨所抒人杰之“杰”,高出众人几层之上;鬼雄之“雄”,豪踞鬼神遍及之处。一个“思”字,标示她的思想所向、志向所指,何等的无畏生死之气。此一绝句在她温香萦绕、弱吟娇叹的文字中,异笔突运,异军突起,这是她另一种的底蕴显露,是她别一种的气质光彩,是亡国之悲忿、爱国之强烈、命运之不屈的铮铮风骨和铿锵见证。
  星光灿烂的古典文学长河,群星璀璨无比,这是中华上下五千年历史一路走过之处,给后人留下的斑斓印记。无法计数的才子佳人以其流光溢彩的才华,在文学史上取得了浓墨重笔书写自己名字的资格。但无论青天白日之下,还是明月当空之时,打开诗词集锦,李清照的“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的绝句,其浩然正气,傲然风骨,总会使人肃然起敬,凝神起思,思而情!
  何谓做人风骨,何谓做人气节,从李清照这位以婉约凄美而娇峙文坛的女子身上,我们可以找到最为精准的答案吧!
  提到项羽的精神,不能不去思考下楚人精神,纵观秦帝国灭亡的历史,楚国后裔们当是最大的胜利者,在整个抗秦力量中楚人身影也是令人敬佩的。不屈服,心怀信念,以及对秦国的痛恨。翻看历史,作为盟国,在秦征战其他诸侯国时,楚国没有丝毫疑心,信守承诺,楚最是无辜,最后遗恨而亡,败得糊涂啊。所以当秦军队攻入郢都时,许多楚人纷纷自杀殉国,在生还的楚人中有这样一句经典的传言:楚虽三户,亡秦必楚。在悲痛的时候立下了惊天泣地的雄心壮志,而且这一传言也通过项羽之手得以验证。也许这就是一个民族的精髓吧。

  项羽-霸王别姬
  项羽的故事妇孺皆知,不少文人墨客赋诗以表,或为之惋惜或赞扬 ,无不表现了项羽在中国历史以及对后世产生的影响 。 在后人看来项羽的精神已经升华到了至高境界 ,使中华民族的精髓注入了活力。

  垓下歌
  项羽
  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汉族,字季(一说原名季)。其父刘煓,字执嘉(刘太公),生有四个儿子,刘伯,刘仲(又名刘喜),刘邦,刘交。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所率义军率先攻入秦都咸阳,被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巴蜀(因此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公元前202年称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后,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八年。
  需要说明的是,汉高祖既非刘邦的庙号,也非谥号。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自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因此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帝”或“汉高祖”。
  刘邦年表
  公元前256年,刘邦生于秦之沛郡,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丰县)。
  公元前209年9月,刘邦揭竿而起,加入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军。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先项羽一步入关灭秦。
  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为汉王,并发生鸿门宴的故事。
  公元前205-公元前202,刘邦灭掉项羽,又先后征服其他起义军,建立汉朝。
  公元前201年—前195年,刘邦经6年灭掉异姓王。
  公元前196年,吕后杀害韩信。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终年62岁,葬于长陵

项羽(前232年-前202年),姓项,名籍,字羽,古代中国著名将领及政治人物,秦下相(今江苏省宿迁市宿城区)人,秦末时被楚怀王芈心(或称熊心)封为鲁公,在前207年的决定性战役巨鹿之战中统率楚军大破秦军,秦亡后自封“西楚霸王”,统治黄河及长江下游的梁楚九郡,后在楚汉战争中为汉高祖刘邦所败,在乌江(今安徽和县)自刎而死。

评价
《史记》作者司马迁在书中批评项羽:“自矜功伐,奋其私智而不师古,谓霸王之业,欲以力征经营天下,五年卒亡其国,身死东城,尚不觉寤而不自责,过矣。乃引‘天亡我,非用兵之罪也’,岂不谬哉!” 但是司马迁在史记中仍然把项羽的传记列为本纪,与历代中国最高统治者平级,是唯一一个享此殊荣而无帝王(皇帝)头衔的人。少数史学家甚至有提出司马迁可能在影射秦汉之间还存在一个楚朝,可因为存在时间太短以及被汉朝文禁而被慢慢淡出历史,当然这些推测因为缺少其他佐证而无法成为主流。

项羽的主要军事对手韩信曾批评项羽为:遇强则霸的匹夫之勇,和遇弱则怜的妇人之仁。既不能任用贤能将帅,又曾迁逐楚义帝,用兵赶尽杀绝。虽名为霸王,其实民心尽失。

唐代才子杜牧有诗《题乌江亭》:“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弟子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北宋王安石与杜牧的看法恰恰相反,他在《题乌江亭》说:“百战疲劳壮士衰,中原一败势难回。江东子弟今虽在,谁为君王卷土来。”

宋代女词人李清照诗赞云:“生当做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毛泽东有词云:“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在1964年的一次谈话中,毛泽东进一步指出项羽战败的三个错误:鸿门宴不听范增的话,放走刘邦;机械遵守鸿沟协定;以及建都徐州(那时叫彭城)。

刘邦(前257年-前195年6月1日),字季(一说为小名),汉朝(西汉)开国皇帝,庙号为太祖(但自司马迁时就称其为高祖,后世多习用之),谥号为高皇帝(谥法无“高”,以为功最高而为汉之太祖,故特起名焉),所以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祖或汉高帝。出身平民阶级。起兵反秦时,称沛公,秦亡后,被项羽封为汉王。

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将其一生归纳为:

高祖初起,始自徒中。言从泗上,即号沛公。
啸命豪杰,奋发材雄。彤云郁砀,素灵告丰。
龙变星聚,蛇分径空。项氏主命,负约弃功。
王我巴蜀,实愤于衷。三秦既北,五兵遂东。
氾水即位,咸阳筑宫。威加四海,还歌大风。

耶律阿保机敬仰刘邦,故兼姓刘氏;又以萧何助刘,故变其母族、后族为萧氏。

毛泽东对刘邦的评价是“老粗出人物”、“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他得天下一因决策对头,二因用人得当”。1964年毛泽东更借题发挥,指出:“自古以来,能干的皇帝大多是老粗出身。汉朝的刘邦是封建皇帝里边最厉害的一个——刘敬劝他不要建都洛阳,要建都长安,他立刻就去长安;鸿沟划界,项羽引兵东退,他也想到长安休息,张良说,什么条约不条约、要进攻,他立刻听了张良的话,向东进;韩信要求自封假齐王,刘邦说不行,张良踢了他一脚,他立刻改口说:我妈的,要封就封真齐王,何必要假的。”
~~

西楚霸王项羽
[1]项籍(前232-前202),字羽
下相(今江苏宿迁)人。汉族,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中国古代起义领袖,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华史上的战神。中国军事思想“勇战”派代表人物。人称西楚霸王。大泽乡起义不久,项羽在江东崛起,举兵反秦。三年,征伐九州,一统天下 。率军入关中,以五诸侯灭暴秦,威震四海,分裂天下,册封十八诸侯,大政皆由羽出,号为“霸王”,权同皇帝。位虽不终,近古以来未尝有也。他的出现,为中国的历史掀起了一场风云,写下了一段神话。
[编辑本段]人物简介
霸王别姬
国家:大楚
爵位:霸王
谥号:西楚霸王 (称王时亦自号西楚霸王)
身份:名将之后---义军首领(前209-前207)---诸侯上将军(前207-前206)---西楚霸王(前206-前202)
籍贯:江苏宿迁
祖上:楚国名将项燕
父名:项超(项燕的大儿子)
叔父:项梁(和项超是兄弟关系,与项伯是堂兄弟关系)
宠妾:美人虞姬
座骑:乌骓马
兵器:虎头盘龙戟
铠甲:乌金甲

【人物简介】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汉族,字季(一说原名季)。其父刘煓,字执嘉(刘太公),生有四个儿子,刘伯,刘仲(又名刘喜),刘邦,刘交。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所率义军率先攻入秦都咸阳,被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巴蜀(因此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公元前202年称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后,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八年。
需要说明的是,汉高祖既非刘邦的庙号,也非谥号。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自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因此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帝”或“汉高祖”。
刘邦年表
公元前256年,刘邦生于秦之沛郡,丰邑中阳里人(今江苏丰县)。
公元前209年9月,刘邦揭竿而起,加入秦末农民起义的大军。
公元前206年10月,刘邦先项羽一步入关灭秦。
公元前206年,刘邦受封为汉王,并发生鸿门宴的故事。
公元前205-公元前202,刘邦灭掉项羽,又先后征服其他起义军,建立汉朝。
公元前201年—前195年,刘邦经6年灭掉异姓王。
公元前196年,吕后杀害韩信。
公元前195年,刘邦驾崩,终年62岁,葬于长陵。

说白了,刘邦就是一个社会青年,项羽就是一个贵族出身的有为青年。
因为所受教育的不同,也就造就了他们的性格。
刘邦虽然没有什么突出的特点,但是他能知人善任(这可比他的后代刘备强多了,刘备知人但是不能善任),项羽就是比较有本事,所以也比较听不进别人的话,一般来说有大才的都是恃才傲物。
所以当他们的斗争才会出现这种情况:初期的时候是刘邦劣势,但是因为项羽比较刚愎自用,所以所具有的优势一点点的被蚕食,最后被围困了也没好意思跑回老家。但是如果是刘邦被围,保命是第一位的,还管什么面子啊!
所以有句话叫性格决定命运还是没有说错的。
至于楼主所说的资料其实可以在网上都搜索得出的,我只是就他们的斗争发表一点看法。
最后我想说的是,其实刘邦做皇帝还是不错的,因为他出身市井,才能深切的体会到市井中的苦处,才会有后来的文景之治。
再后来为什么天家会独尊儒术,是因为汉武帝比较雄材大略,为了集权(把相权剥夺了),才放任董仲舒“改良”儒术的。实际上,虽然董仲舒有提出君权神授以迎合汉武帝,但是在《春露秋繁》中也是有一定制约君权的主张的,以至于后来威胁到了汉武帝,所以汉武帝不得不搞了个罪名把他下狱。
哎呀呀,一下就打了那么多真是不好意思O(∩_∩)O哈哈~

汉高祖刘邦(公元前256—前195年),汉族,字季(一说原名季)。其父刘煓,字执嘉(刘太公),生有四个儿子,刘伯,刘仲(又名刘喜),刘邦,刘交。刘邦在兄弟四人中排行第三。秦朝时曾担任泗水亭长,在秦末农民战争中起义,登高一呼,天下英雄云集于麾下,称“沛公”;前206年,刘邦所率义军率先攻入秦都咸阳,被义军盟主项羽封为汉王,封地为汉中、巴蜀(因此在战胜项羽后建国时,国号定为“汉”);公元前202年称帝,定都洛阳,后迁都长安。登基后,刘邦采取的休养生息的宽松政策,不仅安抚了人民、凝聚了中华,也促成了汉代雍容大度的文化基础。可以说刘邦使四分五裂的中国真正的统一起来,而且还逐渐把分崩离析的民心凝集起来。他对汉民族的形成、中国的统一强大,汉文化的保护发扬有决定性的贡献。公元前202—公元前195年在位,共八年。
需要说明的是,汉高祖既非刘邦的庙号,也非谥号。作为汉朝开国皇帝,刘邦的庙号为“太祖”,谥号为“高皇帝”。但自汉武帝时代的史学家司马迁开始,称刘邦为“高祖”,后世多沿用之,因此史称“太祖高皇帝”、“汉高帝”或“汉高祖”。
国家:大楚
爵位:霸王
谥号:西楚霸王 (称王时亦自号西楚霸王)
身份:名将之后---义军首领(前209-前207)---诸侯上将军(前207-前206)---西楚霸王(前206-前202)
籍贯:江苏宿迁
祖上:楚国名将项燕
父名:项超(项燕的大儿子)
叔父:项梁(和项超是兄弟关系,与项伯是堂兄弟关系)
宠妾:美人虞姬
座骑:乌骓马
兵器:虎头盘龙戟
铠甲:乌金甲


若羌县15763232255: 刘邦和项羽的简史
宾盾盐酸: 刘邦简介 刘邦(公元前247~前195,一说前256~前195) 汉朝开国皇帝,著名政治... 二年四月,投项梁,屡与项羽协同作 战.项梁死,刘邦被封为武安侯、砀郡长.后九...

若羌县15763232255: 关于项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
宾盾盐酸: 1、鸿门宴 公元前206年刘邦先入关灭秦,进驻在咸阳.项羽率军攻破函谷关,驻在鸿门准备袭击刘邦.刘邦采纳张良的建议,结交项羽的叔父项伯从中给予调解.宴会上,项羽的谋士范增让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但项伯拔剑掩护住刘邦,...

若羌县15763232255: 简要讲讲刘邦与项羽的故事
宾盾盐酸: 一开始的时候,项羽与刘邦是合作伙伴,他们一同推翻秦.之后,项羽称霸,刘邦野心颇大,不愿成服于项羽,便在自己的封地上苦心经营.时机成熟之后,楚汉战争也就...

若羌县15763232255: 在哪能找到刘邦和项羽的资料? -
宾盾盐酸: 我告诉你,不用“再拿”了,就在这里,答案以及出来了......西汉高祖刘邦 西汉高祖刘邦,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公元前256年),死于高祖十二年(公元前195年),沛郡丰邑人(现在江苏丰县),字季,有的说小名刘季.他在兄弟四人中排...

若羌县15763232255: 项羽刘邦是什么样的人
宾盾盐酸: 项羽: 项羽应该是历史第一猛将了,武力非凡,力敌万人,同时也是一位很有才干的将领.但他也是一位刚愎自用,用人失当,不通权术的拙劣政治家.这三个缺点各举一...

若羌县15763232255: 刘邦的生平简介
宾盾盐酸: 汉高祖刘邦,沛郡丰邑中阳里(现属江苏省徐州市丰县)人氏.生于周赧王五十九年... 项羽突围不果,自杀于乌江边,刘邦消灭了项羽后,统一了中国.扩展资料刘邦和项...

若羌县15763232255: 项羽和刘邦 - "项羽没有吃刘邦父亲的肉,并分一杯羹给刘邦"这是什么故事?能讲讲?
宾盾盐酸: 这个故事是.项羽进攻刘邦,抓住他的父亲,后来把刘邦的大军困在一座城里,坚守不出.项羽没有让刘邦出来交战或者投降的办法,就在城门口扬言要杀死刘邦的父亲煮成羹.谁知刘邦说他和项羽曾经结为兄弟,他的父亲就是项羽的父亲.既然项羽要把自己的父亲杀掉炖汤喝,那不妨也分他一口.项羽看这招不成只好作罢.

若羌县15763232255: 历史人物刘邦、萧何、韩信、项羽之间是哪个时代的人?他们之间什么关
宾盾盐酸: 刘邦、萧何、韩信、项羽都是秦末汉初的人. 汉高祖-刘邦, 性情豁达大度, 知人善任,起初参加由陈胜,吴广带领的起义,后加入楚国的阵营,趁另一位将军项羽,和秦...

若羌县15763232255: 与刘邦,项羽有关的成语及如今如何去用,及成语来历的故事 -
宾盾盐酸: 1四面楚歌:】楚汉相争时期,项羽攻占秦都以后,烧杀掳掠,人民怨声载道.汉王刘邦趁机出击想衣锦还乡的项羽,让大军把项羽围在垓下,并设下“四面楚歌”之计,项羽以为汉军已经攻占楚地,以为天要灭他,只好边饮酒边唱歌,悲壮自...

若羌县15763232255: 项羽和刘邦的历史评价分别是什么 -
宾盾盐酸: 项羽:楚国人,有霸王的美称,目生重瞳,也就是说长了2个瞳孔,这个在生理学的角度上是不多见的,力大无穷,有拔山举鼎的力气,估计什么怎么也要2米吧???身大力不亏吗.生性优柔寡断,凡事拿不定主意,要不在鸿门宴上能迟迟不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