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炀帝是明君还是庸君

作者&投稿:啜炭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敢问华夏自古以来是明君多还是庸君多还是昏君多?~

昏君要多很多,明君我们都耳熟能详了,就那么几个而已。唯一明君比昏君多的朝代就只有清朝了。

立制赖他人,治世一庸主打下江山后的杨坚看起来确实像一个有道明君,他创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和义仓制度,颁布《开皇律》,修建大兴城(后来闻名天下的长安城)和广通渠,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巩固政权,也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隋书》用这样的词句来赞美杨坚和他的开皇之治:躬节俭,平徭赋,仓廪实,法令行。君子咸乐其生,小人各安其业,强无凌弱,众不暴寡,人物殷阜,朝野欢娱。二十年间,天下无事,区宇之内晏如也。考之前王,足以参踪盛烈。不过,在辉煌成就的背后,却隐藏着另外一些有效信息,而这些信息足以让这位所谓盛世明主的光辉形象大打折扣。其一,隋朝重大政策的调整都不是杨坚本人的思想,全局性的战略部署多依赖高颎、杨素,提出官制改革的建议来自崔仲方,刑律修订靠的是郑译、苏威、牛弘,设立义仓的主意是长孙平出的,实际主持兴修隋代首都大兴城等重要工程者为巧匠宇文恺。虽说明君不需要事必躬亲,但大政方针几乎都要依赖旁人足以证明杨坚本人政治素质的低下和执政能力的有限。其二,做了皇帝的杨坚依然保持猜疑苛察的天性,曾经历过他统治时代的唐代名相魏征说他:素无学术,好为小数,不达大体,故忠臣义士,莫得尽心竭辞。隋朝的草创元勋及有功诸将稍有罪过就被杨坚罢退或者诛夷,很少有善终者。梁睿、王世积、虞庆则、史万岁等相当多的官员以被杨坚屠戮的悲惨结局一次次诠释了韩信当年所说的兔死狗烹的正确性。其三,后世公认杨坚最大的美德是节俭,不过在杨坚看来,节俭也就是不过分讲究吃饭穿衣,至于兴修新都、建造行宫一类的事好像就与节俭无关了。594年,关中大旱,杨坚看到百姓的生存困境,率当地百姓到洛阳谋生路。有人提醒杨坚把堆满粮食财物的国库粮仓松一松,结果节俭演变为吝啬,去洛阳的百姓为了皇帝的面子只好自己找饭吃了。其四,前面提到过,差生杨坚不悦诗书,所以当了皇帝之后,他对学校和文教也没什么感觉,甚至在601年下令废除天下郡县除国子监以外的全部学校。相反,他倒是很迷信,不仅提倡佛道,而且对民间流行的山神、土地、龙王以至于妖怪也不怀疑。大家都知道秦始皇焚书坑儒毁灭文化行径的愚蠢,但杨坚对文化的藐视不也正是他本人庸碌虚弱的外在表现吗?其五,开皇三年(583年)正月,杨坚曾下诏举贤良。开皇十八年七月,又令京官五品以上总管及刺史,以志行修谨、清平干济二科举人。这两件事被后人看成是用科举制代替九品中正制之始,也就是说,绵延一千三百余年的古代中国第五大发明是在隋文帝时期创立的。正因为有此一说,哈特便据此判定杨坚做出了非同寻常的贡献。其实,魏晋以来以门第出身选官的九品中正制早已因堵塞民间人才、妨碍中央集权而广受诟病。杨坚为扩大隋朝的统治基础,满足没有高贵血统的社会人士参与政权的要求,做出实行科举考试的政策调整,实是顺应潮流的明智之举,的确值得肯定,但也不必夸大。因为杨坚只是把这种做法当成临时性的点缀,倒是被后人唾骂了千余年的隋炀帝杨广,才是使科举制真正固定为持久性制度的关键人物。治家很无方,后果很严重北周重臣独孤信家族在杨坚发迹的过程中起了很大作用,所以带给杨坚极大利益的独孤伽罗自然就左右了家政。独孤伽罗可不是一般的女子,再加上她家原本的地位和权势就比杨家高,于是独孤伽罗就成了皇帝的皇帝,宫中合称二人为二圣。虽说中国古代一直强调男尊女卑,但杨坚的老婆相当强势,根本就没把他放在眼里。据说在新婚之夜,独孤伽罗就让杨坚发誓,终身不和别的女人生孩子。令人费解的是,后来贵为皇帝的杨坚还真一辈子信守承诺。从某种意义上看,杨坚做皇帝二十多年没有走上荒淫之路,应归功于独孤伽罗。独孤伽罗干预政治最大的举措就是受次子杨广的欺骗而大吹枕头风,说服杨坚废长立幼。后人议论纷纷,责备杨广对兄弟骨肉相残,其实造成这般悲剧的根源是杨坚教子无方!往大了说,结束二百余年分裂、完成大统一的隋朝之所以短命,直接原因是隋炀帝的暴政,深层缘由则必须归结于隋文帝杨坚的一系列错乱的安排。于右任先生曾作诗云:风虎云龙亦偶然,欺人青史话连篇。中原代有英雄出,各苦生灵数十年。由是反观杨坚的一生,如把后人所谓的正史中美化的水分挤干,又能剩下什么呢?开皇元年,隋主服黄,定黄为上服之尊,建为永制。王夫之《读通鉴论》中的这段话,让我们记住了隋文帝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黄袍加身的皇帝,自他首着黄袍开始,后代中国皇帝都改穿黄色的衣服了。除了这个货真价实的第一,这个才具平平的治世庸主又为当时和后世的中国百姓做了多少实在的贡献呢?杨坚不过凭中人之姿得遇奇佳时运,最终得以显赫一时,但终不能长久。

  都不是,是暴君。
  隋炀帝杨广(569年-618年4月11日),一名英,小字阿摐,华阴人(今陕西华阴),隋文帝杨坚与文献皇后独孤伽罗次子 ,隋朝第二位皇帝。生于大兴,开皇元年(581年)立为晋王,开皇二十年(600年)十一月立为太子,仁寿四年(604年)七月继位。在位期间开创科举制度,修建隋朝大运河 ,营建东都、迁都洛阳,对后世颇有影响,然而频繁的发动战争,如亲征吐谷浑,三征高句丽,加之滥用民力,致使民变频起。造成天下大乱,直接导致了隋朝的覆亡。
  大业十四年(618年),骁果军在江都发动兵变,杨广被叛军缢杀。唐朝谥炀皇帝,隋恭帝杨侗谥世祖明皇帝, 夏王窦建德谥闵皇帝,《全隋诗》录存其诗40多首。

弊在当时,利在千秋,说的就是他,杨广不缺少才能也不缺功绩,对于治国方略有很多第一,他的死,只能说是可悲。他太注重武治,所以失去了天下,如果他最后不是这种下场,他就能和秦皇汉武比肩,可惜他失去了天下。后世的唐太宗(有了经验从新再来的杨广)又太英明,掩盖了他,加上一些小说的丑化,结果就成现在荒庸无能残暴的形象了。
当然杨广一向好大喜功,第一次征高丽时就是他好面子说圣人兴仁义之师,不准军队扰民(高丽人),一旦对方投降立刻停火,乙支文德就靠不停地假投降最后活活弄死30万最精锐的府兵。要是有这30万府兵,隋朝不一定就灭了。 他的死最可笑的不是死法,而是杀死他的居然是宇文化及。他对宇文述简直是好得比亲兄弟还亲,兄弟他还杀呢,宇文述葬送他30万府兵精锐他一点惩罚都不给。杨广这人对身边的人真是没话说,各个家族都有子弟随杨玄感造反他不但不追究,只是让家族把人带回去好生管教。

个人觉得他的作为还是利大于弊,只不过他是亡国君,历史由别人来书写,所以只能把他写的越坏,才可以体现出来李唐的正宗! 一个弑兄弟囚父篡改自己起居注的皇帝,你指望他能对前朝的亡国君多歌颂?哪怕是他岳父呢?没有文炀二帝的物资积累,哪有唐初的贞观之治?

算是暴君。

过大于功 算是昏君


作为一个皇帝应该有些什么品质,怎样处理各种复杂的关系?
从第一个皇帝秦始皇到最后一位皇帝宣统帝,历经几百帝,既涌现了像一代英杰刘邦、“文景之治”的刘恒、刘启,“光武中兴”的刘秀,“贞观之治”的李世民,“开元盛世”的李隆基,“康乾盛世”的康熙、乾隆这些明君,亦有秦二世胡亥、东吴帝孙皓、隋炀帝杨广这样的暴君,还有像“乐不思蜀”的刘禅、“...

暴君与庸君哪个好点?
暴君不但骄奢淫逸,而且残害百姓,残害忠良,荼毒生灵,商纣就是例子!这样必然激起民变.庸君虽然资质平庸,能力一般,但是如果作为收国之君一般情况下还是能胜任的!当然如果君太平庸容易使臣盖过君,容易产生政变.如果非要比较还是庸君好点,起码对人民的伤害较暴君少些!

中华文明五千余年,各朝各代明君辈出,但同时昏君庸君也不少,你认为那个...
唐代 李世民贞观之治就不用说了 。另外,传统史家认为唐高宗李治碌碌无为。但事实上,李治本人慈祥、低调、俭朴,不喜兴土木,不信方士长生之术,不喜游猎且知人善用。唐太宗末年的辽东战役已使“贞观之治”岌岌可危,高宗刚登基的永徽四年(653年),江浙一带就爆发了陈硕真领导的农民起义,阶级矛盾...

...是一个怎样的君主?昏君?明君?或是有更加合适的词来形容他?_百度知 ...
3.庸君。碌碌无为。胆小怕事。不求有功但求无过。李治很像。但李治不是。4.暴君。如商纣王、隋炀帝、秦二世这类。杀人如麻,酷刑霸道。最后灭亡。5.明君。亲贤臣,远小人。察纳雅言。汉文帝、汉景帝这类。李治做的很好,很优秀。2.凭什么说李治是明君不是庸君?李治看起来比不上他父亲李世民那样...

隋文帝杨坚:是明主,还是庸君?
立制赖他人,治世一庸主打下江山后的杨坚看起来确实像一个有道明君,他创立三省六部制、科举制度和义仓制度,颁布《开皇律》,修建大兴城(后来闻名天下的长安城)和广通渠,采取一系列的改革措施来巩固政权,也的确收到了很好的效果。《隋书》用这样的词句来赞美杨坚和他的开皇之治:躬节俭,平徭赋,...

秦始皇到底是庸君还是好皇帝?
当然不是庸君,但也不是好皇帝。秦皇汉武隋炀帝都是同一类人,有才干有雄心,而且都想干一番大事业流芳千古,但在短时间内动用太多民力和物资,破坏了社会生产严重损害了国力,给后人留下一堆烂摊子

路易十六是明君还是昏君
如果用历史结局来说——是昏君 可如果真的稍微了解一下路易十六,用悲君来形容更合适。一个试图拯救国家和人民(第三等级)的国王,最后被他的人民砍了脑袋。如果他要成为明君可能要怎么做呢?砍教士的脑袋,砍贵族的脑袋,更多的砍老百姓的脑袋,然后搜刮财富,进行对外侵略扩张(请参考德国小胡子上台后...

隋炀帝杨广,他为什么崇拜周杰伦?
因为周杰伦太垃圾 连庸君都崇拜他

如何认识中国的皇权制度
如果刘备不是“仁圣”之君,而是夏桀、商纣或隋炀帝,后人还会如此尊崇这位“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贤相吗?而岳飞虽有抗击外来侵略的不世之功,却常被后人认为“愚忠”,乃是因为他所效忠的宋高宗并非人们心目中的“明君仁主”,而其蒙受的千古奇冤,恰恰证明了“尊王”、“忠君”及“三纲”中“君为臣纲”的可怕。

求关于嵇康的故事
1、狂放任性 嵇康旷达狂放,自由懒散,“头面常一月十五日不洗,不大闷养,不能沐也”,再加上他幼年丧父,故而经常放纵自己,“又纵逸来久,情意傲散”。成年的他接受老庄之后,“重增其放,使荣进之心日颓”。在懒散与自由里孕育着嵇康的狂放和旷达。嵇康年轻时傲世,对礼法之士不屑一顾。向...

平泉县18831551420: 隋炀帝是明君吗? -
桑纪鼻咽: 是否是明君应由后人评判.执着这个问题没有意义,任何人都有正反两面,更何况评述一个帝王,个人道德,才能,治国,武功究竟哪个才是标准?这些可往往都是矛盾的.隋炀帝有诸多明显缺陷,更何况后世已经定性为千古暴君,按世俗标准肯定不是明君.

平泉县18831551420: 杨广真是暴君? -
桑纪鼻咽: 隋炀帝是大暴君,只是,暴君不是昏君,隋炀帝虽然无德,但是有功.只是他的功业,没有和百姓的幸福感统一起来,所以才会有“巍焕无非民怨结,辉煌都是血模糊”的说法.换言之,他没有处理好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关系,反而成了罪在当代、利在千秋,这才是隋炀帝最大的问题.在中国从门阀贵族政治向科举官僚政治转化,从门阀社会向门阀后社会转化的历史关头,宇文泰、宇文邕、杨坚、杨广、李世民、武则天六人都做出了历史性的贡献,其中,在政治改革中走得最远的是隋炀帝和武则天.可后面这两位在历史上却是脏水被泼得最多的.

平泉县18831551420: 隋炀帝是一个怎样的人? -
桑纪鼻咽: 史书虽然极力贬低杨广,但也说他颇具才能.杨广其实不是昏君,他才华洋溢,附有野心和报负.他的年号叫「大业」,就代表他有许多想要在有生之年完成的愿望 很多书籍都把隋文帝撤换太子说成是...

平泉县18831551420: 隋炀帝杨广的历史形象 -
桑纪鼻咽: 明君,修起了大运河,关于他弑父淫母杀兄奸嫂的传闻不大可信,杨广即使真的干了,后世的唐人是怎么知道的,隋朝末年战乱不断,杨氏还子弟很多.唐朝的根基还不稳固,把隋文帝塑造成明君,杨广塑造成暴君,让人们知道隋朝以前只有个隋文帝,但杨广是暴君,唐朝的得天下是理所应得的.

平泉县18831551420: 评价历史人物作文 隋炀帝 -
桑纪鼻咽:[答案] 我们是否称古代封建帝王为明君,统一天下、扩展疆土、发展经济、安定边陲,'都是不可或缺的评判因素.隋炀帝杨广有时也被后人视为明君,不过,他明君的地位并不稳固,很不容易洗掉暴君的色彩.原因在于:其一,杨广...

平泉县18831551420: 在历史上隋炀帝是不是昏君?
桑纪鼻咽: 不算是,他只是没把心放在政治上,他只对那些文学什么的感兴趣,他要生在平常人家的话,肯定是个大诗人

平泉县18831551420: 隋炀帝—杨广. 到底是不是无道昏君么?
桑纪鼻咽: 非凡政绩 隋炀帝(604年—618年在位)“修通运河”、“西巡张掖”、“开创科举”、“开发西域”可以概括他一生所为. 登基前完成祖国统一(一统江山) 隋炀帝杨广是中国历史上名声最差的皇帝之一,这和后来编写史书的人的观点有关,加上对他的谥号"炀"是最贬义的一种,所以,后来的人们都认为杨广和秦二世胡亥一样,是最坏的皇帝.其实,杨广时期开凿的大运河至今还在起作用,这是他的功绩,应该肯定.既然对于秦始皇修建长城没有完全地否定,那么对于杨广开凿大运河也应该给予肯定.总之,杨广应该是个毁誉参半的皇帝,这样才符合历史事实.

平泉县18831551420: 隋炀帝是明君还是昏君?
桑纪鼻咽: 有志向,有抱负的人,但是和秦始皇一样,没有考虑好国家的实力(财力,物力,人力)和规划目标的关系,致使群雄并起,政权被推翻,可谓不识时务的英雄.

平泉县18831551420: 有人说隋炀帝杨广才是千古一帝,大家怎么看 -
桑纪鼻咽: 要说隋炀帝杨广千古一帝,肯定是当不得,因为有他爹在前面,父子俩都是有深邃目光的皇帝.隋炀帝杨广在历代皇帝中能进前五,毫无问题.功劳以及影响都无以伦比,但祸害也却够大,算是明君和昏君的矛盾集合体.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