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年代的农村生活是怎样的?

作者&投稿:皮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70年代的生活状况描写内容是什么?~

如下:
1、70年代的公交车比较长拼接起来的,可以拉更多的人,道路宽阔也不是现在的沥青路,除公交车再看不到别的车辆,没有那么的人流,街道很宽,四周没有高楼大厦。
2、70年代的标配大梁自行车,家里有一辆很了不起了,出远门骑着自行车很有面子,那个年代最好的自行车是永久牌,那个时代结婚标志有“四大件”叫“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3、70年代的房子大多都是用瓦做的屋顶,医院也是比较小的,路上叫卖吆喝的,那个年代很少会用到钱,都是用票,粮票、油票、布票等种类繁多。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就蓝色的外衣朴素大方。
4、70年代农村主要的收入就是种地,趁着休息时间男女老少,都会扛着一把长锄头去地里锄草种庄稼,那个年代夏天太热,没有现在的机器,都是戴着一顶竹子编成的帽子和一个茶瓶,种地全靠人力,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朴实生活。
5、70年代人们的生活非常融洽,邻里乡亲走家串巷,下午都坐在树下乘凉聊天,那时候的电视是黑白的,院子里放着电视,乡亲们坐在一起看电视。那时的小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邻居们做好吃的,都会给乡里乡亲送去,吃饭都是端着碗,门口坐着,聊起家常理短那些事。

70年代的公交车比较长拼接起来的,可以拉更多的人,道路宽阔也不是现在的沥青路,除公交车再看不到别的车辆,没有那么的人流,街道很宽,四周没有高楼大厦。
70年代的标配大梁自行车,家里有一辆很了不起了,出远门骑着自行车很有面子,那个年代最好的自行车是永久牌,那个时代结婚标志有“四大件”叫“三转一响”,自行车、缝纫机、手表、收音机。

70年代的房子大多都是用瓦做的屋顶,医院也是比较小的,路上叫卖吆喝的,那个年代很少会用到钱,都是用票,粮票、油票、布票等种类繁多。那个年代最受欢迎的就蓝色的外衣朴素大方。
70年代农村主要的收入就是种地,趁着休息时间男女老少,都会扛着一把长锄头去地里锄草种庄稼,那个年代夏天太热,没有现在的机器,都是戴着一顶竹子编成的帽子和一个茶瓶,种地全靠人力,过着面朝黄土,背朝天朴实生活。
70年代人们的生活非常融洽,邻里乡亲走家串巷,下午都坐在树下乘凉聊天,那时候的电视是黑白的,院子里放着电视,乡亲们坐在一起看电视。那时的小孩子都是吃“百家饭”长大的,邻居们做好吃的,都会给乡里乡亲送去,吃饭都是端着碗,门口坐着,聊起家常理短那些事。
70年代的农村,没有玩具车,没有各种零食,没有游戏机,最好玩的游戏斗鸡、编花绳、石子、踢毽子、沙包都是自己做,吃五分钱的冰棍,都是奢侈。

我们这里那个年代都是生产队,每天下地干活就是挣分,年终按分配生产资料,因为是大锅饭,加上生产力落后,所以,年终的收入很少,全家五口才一百多元的收入,不过那时候经济条件差,物质也不丰富,相比现在,物价很低很低,但是因为没钱一样买不起,购物都是凭票

很贫穷,住的是茅草房,吃的油也都是炼的猪油用罐子盛起来(北方),喝的是糊涂(粥之类),下地干活挣工分

大米不够吃,一锅饭大部分是菜,没肉吃,住土房,并不够自家人住,衣服是缝补多次,没衣服穿时,在锅里烘干穿

70年代农村都是挣工分,大家都在一起干活,谁干的好,挣的工分就多。

70年代的农村生活还是比较贫穷落后。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中国衣食住行的变化
改革开放之前,广大人民群众的温饱问题尚未解决,相当一部分人仍处在半饥半饱的状态,特别是在经济生活困难时期,家乡一些地方出现了不少“水肿”病人。改革开放之后,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粮食连年获得丰收。粮食的充裕带动了多种经营的全面发展,农村呈现一派“五谷...

简析丁玲小说的创作及其艺术特点
她出版的短篇小说集《水》(1931年)、《夜会》(1933年),长篇小说《母亲》(1933年)等,大都是以30年代初农村现实生活为题材,真实地再现激变的农村中农民心理变化的。在以1931年在全国发生的波及16省的水灾为背景的《水》中,作家粗线条地勾勒出农民觉醒、反抗的群体雕像,当年就被冯雪峰称赞为“这是我们所应该有...

江苏旅游徒步路线攻略推荐一下
搭档老肖,90年代初期,正营职转业到地方工作,父母亲和老婆孩子都在农村讨生活,他勤俭节约,吃苦耐劳,但一家人的日子还是过得捉襟见肘。有一次单位组织体检,检查出老肖有一颗0.5*0.3的尿结石,医生建议他做手术把结石取出来,否则结石越长越大,会影响排尿功能,会胀痛,他舍不得花钱,想用土办法排出结石,土办法就是...

张海迪的个人资料
1970年,她15岁的时候,跟着父母到农村生活。在农村,她处处为别人着想,为人民做事。她发现小学校没有音乐教师,就主动到学校教唱歌。课余还帮助学生组织自学小组,给学生理发、钉扣子、补衣服。她发现村里缺医少药,就决心学习医疗常识和技术,用零花钱买医学书、体温表、听诊器和常用药物。她先后读完了《针灸学》、...

改革开放前后人民生活的改变
数以万计的农村富余劳动力向非农产业转移,城乡就业规模不断扩大,就业结构逐步合理,就业人员素质逐步提高。变化之九:民生之依社会保障全面覆盖 改革开放初期,受收入水平和医疗条件的限制,“看病难”“求医难”是我市城镇居民生活中常见的现象,居民基本没有自我保健、自我预防意识。

跪求一部九十年代农村题材电影……知道的回复电影名字 谢谢
山楂树之恋 故事发生在上世纪七十年代,静秋是个漂亮的城里姑娘,因为父亲是地主后代,家庭成份不好,文革时很受打击,静秋一直很自卑。静秋和一群学生去西村坪体验生活,编教材。她住在队长家,认识了“老三”。老三爱上了静秋,很爱,静秋怕他欺骗她,起初常常躲避。英俊又有才气的老三是军区司令员的...

邓湘子的作品评论
故事的背后,是人类面对苦难时沉甸甸的爱心和乡村古老的风俗,颇具地域风情和文学质地,颇具人文情怀和诗性。(发表在 2013年04月08日《文艺报》。作者张燕玲系《南方文坛》主编,著名文学评论家,茅盾文学奖评委)刘绪源——邓湘子的《像风一样奔跑》是一部充满生活气息的长篇小说。作品写的是过去的乡村和作者小时候的...

60年代的生活条件
60年代城乡差距是比较大的。那时,城里人的工资收入比较低,双职工家庭,每月收入80——90元人民币,每人每月能供应几斤白面、大米。多数家庭没有什么财产,干部家庭能有辆自行车、家长能戴块手表、或有台半导体、电子管收音机就是一类家庭。尽管生活很艰苦,但绝大多数对当时的社会是满意的。农村:60年代农村与城市比较...

为什么喜欢田园生活?
为什么我们会放下手中的工作,去亲身体验那种简单的乡村生活?我想说是因为:快节奏的工作和生活,让我们习惯了快脚步的行走,城市生活中便捷的交通工具让我们不能驻足去欣赏窗外的风景,霓虹灯下的身影只有来去匆匆,地铁口的队伍只有低头族的风景,CBD办公楼只有键盘的敲击和邮件的提醒。所以我们开始想念...

找几部反映乡村生活的电影或电视剧(包括感人的)
讲述了白姓和鹿姓两大家族祖孙三代之间恩怨纷争的故事。5,《福贵》《福贵》是朱正执导的家庭情感剧,由陈创、刘敏涛、李丁及张鹰共同主演。2005年12月16日首播。该剧改编自余华小说《活着》,通过地主少爷福贵一生的经历,描写了从解放前的1946年到三中全会几十年中国农村的生活画面和时事变迁。

东莞市15522262684: 60到70年代我国农村的生活生产场景是啥样的? -
邓胞宏强: 呵呵 我也是80后.但是我是农村的,家里的老人和父母等等,都生活在那个时代的农村. 给你讲点吧. 那时候,人们的生活真的很贫困.他们吃的是最差的东西,地瓜面、玉米面、野菜、树皮,有些家里甚至连玉米面都吃不上,更有些家庭就...

东莞市15522262684: 七十年代生活与现代生活有什么不同 -
邓胞宏强: 首先,生活方式不同.例如,七十年代几乎所有的家庭还没有电视,人们最多就是听听收音机;也很少有家庭有自行车.人们外出,至少在五公里之内,绝大多数都是步行,最奢侈的就是骑自行车了.不象现在,出门就打的,或者坐公共汽车....

东莞市15522262684: 七零年代和六零年代的农村是啥样子 -
邓胞宏强: 答:农民吃大锅饭,整天在生产队干活,粮食布匹为统购统销物资,发票限量供应,农民赶集买一点儿自己生产的农产品都被视为走资本主义,因而物资非常匮乏,生活清苦,但那时的社会治安好,可以敞开门过日子,很少有盗贼之类,物价也平稳,人民币多年不贬值.

东莞市15522262684: 60、70年代的农村生活为何更值得怀念 -
邓胞宏强: 因为那时人们生活节奏慢,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住房、养老、教育、医疗不像现在这样压力大,土壤、空气、水、食物、药品也没有被污染或造假,由此导致绝症的人也很少,所以人们很怀念那时的时光,再加上经历过60/70年代的人,起码是50岁以上了,人到这个时候身边熟悉的人慢慢逝去,人也变得爱怀旧,爱回忆过去,慨叹生命无常,更加珍惜曾经拥有过的东西了.

东莞市15522262684: 70年代中国农村, 那时候一头牛是不是比房子都贵 命根子 -
邓胞宏强: 是的,三十亩地一头牛,老婆孩子热炕头,正是70年代中国农村生活的写照!

东莞市15522262684: 70年代的生活和现在的生活的对比 -
邓胞宏强: 现在的衣食住房条件都比70年代改善多了.如70年代城里和农村的百姓主要住平房,自己烧炉子,可是现在城里楼房随处可见,而且居民住的也多是暖气楼了.不过说回来 现在的物价也比70年代高了5-10倍,消费刺激收入嘛

东莞市15522262684: 70年代出生的童年在农村都做过什么农活 -
邓胞宏强: 种地、割草、放羊、养猪.......

东莞市15522262684: 说说农村生活. -
邓胞宏强: 我29岁城市户口,但在农村生活过1年,相信我能给你个比较全面的答案!分衣食住行5个方面给你答案: 1衣服:在农村男人普片都是穿一般价格方便体力活路的衣着,女人也类似,只是样式颜色多一些,(条件好的农村朋友,或追求物质享受...

东莞市15522262684: 改革开放前后变化 -
邓胞宏强:[答案] 1、经济收入增加了,达到或接近小康水平,在70年代中国农村处于绝对贫困状态的贫困人口有2.5亿,“改革、开放”以后,通过推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等一系列“富民政策”,中国农村的贫困人口急剧减少,到80年代末上述贫困人口已经减少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