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传统节日

作者&投稿:苏闹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9个中国的传统节日。~

▪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冬至 ( 节气冬至)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对于中华民族而言,再没有什么节日能比春节更让人梦系魂萦、铭心刻骨,它以其神圣、隆重、喜庆、吉祥的浓郁特色,在人们心中打下牢牢的情结。这无与伦比的厚重情结,在漫长悠远的历史长河里,仿若一根风雨不蚀,亘古不朽的硕大红飘带,维系着泱泱华夏的繁衍生息,连结着百姓的幸福与苦难。当岁月的脚步声又一次震响于年末岁首之时,年关已倏忽而至。我在神圣的期待里翻捡着关于春节的陈年记忆,也在温暖的盘算中寻觅着关于年关的诸多话题,由此衍生出一连串的思索。
随着中国对外开放的步伐加大,国门的洞开,各国文化的交流,人们逐渐关注起西方节日来,如圣诞节就早已闪亮登场于我们这片古老而焕发活力的大地。尽管“洋节”来到中国,却冲击不了中国传统节日,“过大年”,它依然没有失去其永恒的光泽,挥舞红绸、打着腰鼓而扭秧歌,舞雄狮从来都没被淡漠;红炉围坐、张灯结彩而为除夕守岁的光景总是令人倍觉温馨。一个古老悠久的节庆,以其极为强盛的民族性而经年沿袭,绵延不绝,没有任何的力量可以泯灭它的存在。即便世间长久流传着“年关难过年年过”的说法,然而不论是孩提的“过年”所向往的欢乐,还是成人的“过年关”所滋生的微妙情感,都不可能动摇人们对过年的浪漫憧憬与慎重思谋,这便是春节的无限魅力。
春节文化已由单一变得丰厚,由传统走向新潮。人们从过去的放鞭炮、贴春联、张灯结彩,转向外出旅行,游览名山大川;转向参加主题PARTY庆典活动。同时,人们也开始将传统的阖家团年,转向到饭店包席守岁;即便拜年,许多人早开始用电话问询、手机短信、Call机传呼以及发E-mail等手段,将传统的团拜与逐门逐户的恭贺新禧取而代之。此外,以辞旧迎新为主题的歌舞晚会、朗诵会、音乐会、书画展示会,愈来愈受到人们推崇和青睐。所有这些,不仅增添了传统佳节的气氛,而且以其日渐浓郁的文化含量折射出富有时代气息的特色。
春节是中国最传统、隆重的节日,也是历时最久的。从腊月二十三的祭灶王爷直到正月十五闹元宵,红红火火地让人热闹了一个月。
/>老北京爱说腊七、腊八儿,冻死寒鸦儿。
清代,雍和宫内就有熬制腊八粥敬献佛、皇室权贵的传统,谓之佛粥,目的是与佛结缘,寓意像佛祖一样,喝了牧女施舍的杂豆粥而得道成佛。
/>农历二十三,传说灶王爷第二天就要上天奏明玉帝人间善恶,玉帝依此降福祸,家家忙着祭灶。这天晚上,供上关东糖、糖瓜(意在粘住灶王爷的口)等,由家长主祭上香行礼,而后连将灶神连龛带像放在松柏枝、芝麻秸架上点火焚化,谓之送祭。这天晚上,鞭炮齐鸣,北京人说是过小年
除夕是全中国的狂欢夜,一切的辞旧迎新、祈福迎祥都在这一夜。全家团团围坐举行家宴,互相祝福尽享天伦,称之为围炉。饭后,小孩会把芝麻秸撒在庭子里,人行其上,称之踩岁。老北京有守岁至午夜时分,鸣放鞭炮,互道新禧,晚辈要给长辈叩首拜年,讨要压岁钱,全家再吃一顿素馅饺子,谓之五更饺子、团圆饺子。在百十个饺子里,只有一个放有硬币,说是吃到这个饺子的人,一年诸事顺遂。/>/>父亲节:
/>在家里,我有一个最好的朋友,他有一副标准的五官,一双眼睛炯炯有神,一张嘴巴能说会道。他,就是我的爸爸。
/>/>爸爸自幼家境贫寒,常常是在牛背上读书,正是这种勤奋好学的精神,他才考上一所好大学,现在,爸爸正努力学习英语,准备更上一层楼。
/>/>爸爸性格开朗,富有幽默感,只要他在家,那嘴就像扣动了扳机的机关枪,噼噼叭叭停不了。他经常讲各个地方的方言,唱些忘词跑调的歌来逗我们。爸爸讲故事时总是绘声绘色,还配上夸张的动作,常常让我和妈妈捧腹大笑。
/>/>今天,我想对爸爸说:祝您父亲节快乐!
/>中秋节:
/>这个中秋到来了,我感动了一番.似乎一切都来去匆匆,转眼间,已是十八个中秋了.
/>今夜,心总是不能平静,在澎湃着,翻腾着,不知道"心切"是否能表达.
/>月,英貌依然,那样的皎洁,使我不曾想过她会改变.静谧的月,已经悄悄月悄悄地爬上了树梢,像孩子天真的脸庞,幽幽地照在树叶上,又轻轻地反射回来,把树点缀,一片片,一点点,显得十分神秘.温柔的银光一缕缕地洒在路上,像母亲的手在抚摸着;她又溜进人的心里,似春天融化的冰雪,滋润着,冰凉又轻快.她也许是来自天堂吧,她有着圣母般的美丽.
/>如此美好的月夜,我不忍心做些其它的事.这是一个特殊的夜,我不想把它惊动,我怕这位美丽少女隐匿了.恬静的夜,恬美的月儿,这是上帝的宠儿.我总想留住今夜(这是一种奢望).它不能频频的露面,而是上天的安排,这娇贵的美人是给人们带来团圆与幸福的.
/>我在想:今夜,倒上一杯香茗,摆上一盘可口的月饼,静静地倚在窗台上,风盈盈地吹,茉莉花香从杯中溢出,融入空气.恰若在世外桃源.今夜,一个人独自清凉,只是邀月为伴,听嫦娥歌唱,看嫦娥起舞;与她一起思念,是怎样的孤独,又是怎样的陶醉呢
/>"中秋节是人的心灵最脆弱的时节".圆月,家乡,亲人,在今夜似乎也有很大的距离.哦!这是思念
亲人在他乡,家乡在远方.我看着明月,突然有一丝欣慰,我收到了远方的祝福.
/>月儿在云里穿梭,像儿时在捉迷藏,一会儿隐去了,一会儿又出来了.看着云缓缓地经过月儿,我迷糊地想:今夜,我会失眠,和你一样,都默默地为远方祈祷.
/>明月,你累了吧.来吧!卧在我杯里,今夜,我来为你守夜.
/>月明亮,我的心也坦然.回首往事,已过了十八个中秋了.
/>雪白的月光洒在床上,隐隐约约地传来《月光曲》那美妙的旋律.
/>在月圆的今夜,我拥月梦酣
/>一年一度的国庆节到来了,大街小巷都布置得漂漂亮亮,到处张灯结彩,洋溢着一派节日的气氛。今天阳光明媚,我和爸爸妈妈带着高兴的心情出去玩。/>/>
在街上,每家店的门口都插着一面鲜艳的五星红旗。微风吹拂,一面面红旗迎风招展,显示着中国人的威信。一家家的商店看得我眼花缭乱,可是每一家店唯一不变的就是为庆国庆而优惠。家家户户有放鞭炮有唱歌的,每家和和融融地庆祝着国庆。/>/>
一路上我看到了很多汽车开来开去。马路两边挂着红灯笼,还有非常好看的花灯、工厂、商店门口都挂着彩旗,那里热闹极了,有绿色的草坪,还有五颜六色的花朵,人们都在那里拍照留念。我也拍了一张留作纪念。人民公园里的晚上更加美观热闹,公园门口停满了车子。/>/>
人们纷纷来这里看表演,人山人海,热闹极了!/>/>
当人们洋溢着欢笑的时候,有人比我们笑得更舒心,他们身上还有伤、还有痛,心中还有振兴中华的信念。他们是那些为了“今天”而流血牺牲的爱国将领,是真正的英雄!国庆,是祖国母亲的生日,也是他们真正意义上的生日。/>/>
?天我很开心,而且我会相信祖国的明天一定会更加美好。/>/>端午节来源于屈原的故事:爱国诗人屈原提出了一个能够富国强民的好主意,但由于当时社会的腐败他的策略不但没有被国王采纳,反而被攻击排挤最后逐出都城,流落汉北。屈原生性耿直,不愿委曲求全,看破红尘,跳进了汨罗河以死捍卫正义。当地的渔夫知道此事后非常痛心,划着小船把竹筒里的米撒向汨罗河喂鱼以保全屈原的尸首。后来,大家把竹筒盛米改为包粽子,把划小船改为赛龙舟,逐渐形成一种仪式。以后每年的农历五月初五为端午节,人们吃粽子,划龙舟以纪念这位伟大的爱国诗人。我们全家人都非常敬佩屈原的人品和才智。因此,我们家每年都很重视端午节,一定要包粽子以此纪念屈原。
/>
/>
端午节的习俗是吃粽子,赛龙舟。粽子分两种形状:一种是牛头粽,一种是尖尾粽。妈妈是我们家包粽子的能手。每年端午节的时候,我们全家都能吃到可口的粽子。妈妈常说:“用芦苇的叶包的粽子最香。”所以,每年端午节妈妈都用芦苇叶来包粽子。她在包粽子之前,先做好准备工作:把芦苇叶子放在温水里泡一泡,把准备好的糯米和枣,花生分别洗完后伴在一起。等芦苇叶子凉了以后,她就开始包粽子了。她先取三片叶子,将这三片叶子卷成一个圆锥体,然后先放一粒枣,接着在里面放上糯米,花生,中间再夹几片枣肉,包好后再将草绳捆绑好大功告成了。妈妈包的粽子又大又结实,像一个个包袱,又像一个个秤砣。妈妈把它们放在高压锅里蒸三十分钟后,再泡在汤水里一个小时左右使其入味,然后就可以吃了!妈妈包的粽子香味扑鼻,让我直流口水,有时一口气竟能吃上好几个然后腆着大肚子那憨态惹人笑。
/>
/>
过端午节除了吃粽子,还要赛龙舟哟!
/>
/>
我最喜欢看赛龙舟了,几十个水手都握着船桨动作协调、齐心协力地奋力向前划着。擂鼓的水手士气高昂,用力地敲着鼓,“加油,加油!”场外的拉拉队
,发出雷鸣般的呐喊声、助威声此起彼落,使水手们更加鼓足了干劲,勇往直前……每年赛龙舟的场面都非常壮观。
/>
/>
端午节吃粽子,赛龙舟不但是中华民族的传统习俗,而且传承着中国的传统文化。
/>/>今天是清明节,一个祭拜已逝亲人的日子。早上,我和爸爸妈妈一起去扫墓,途中,我发现原来车水马龙的街道变得清净了许多,马路上的行人稀少并行色匆匆,平时随处可见的的士今天也很少。这不由得让我想起了杜牧的《清明》:“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今年的清明也是细雨纷飞,让人的心情无端多了几分伤感。我们来到了花店,看到平时五彩缤纷的花店,今天几乎都被朴素的黄菊花和白菊花所替代,我们买了一盆菊花,然后,我们就奔向目的地。
/>
快到龙王山的时候,我隐隐约约地听到了一串串鞭炮声,原来,是一些扫墓的人放的,蒙蒙的细雨中飘着一些灰白色的烟雾,以及扫墓人给先人燃烧祭品后在空中的漂浮物。我来到龙王山以后,爸爸把花送到外祖母和外祖父墓碑旁,姨妈点燃了鞭炮,外婆也在燃烧祭品,点上蜡烛后,我们都要祭拜磕头。我听见不远处一些年纪大的人在一起谈论自己儿时的趣事和父母健在时的情景,并不时传来几声叹惜声。外公、外婆也谈着自己的爸爸妈妈健在的时候的事情,都在说如果现在老人还健在,可以过上多么幸福的生活。
/>回家的路上,我看见停放着许多外地的车辆,妈妈告诉我,这些都是从四面八方赶回来祭祖的人的车。妈妈也跟我说起她儿时的事情,妈妈说:“当时,家里不是很富裕,但是,妈妈总能够从你的外祖母和外祖父手中吃到一些廉价的水果,还能够得到一些零花钱,妈妈在当时算是很幸福的孩子。”说到这儿,妈妈有一些黯然神伤。虽然我没有见到我的外祖母和外祖父,但我祝他们在天堂过的幸福安逸/>/>5.1劳动节终于到来了我吃完早餐后,
看到妈妈就忙活开了。扫地、拖地。。。累得妈妈大汗淋漓。我看得真不是滋味,情不自禁得走上前去,“妈妈,要不要我帮您干点活儿呀?”妈妈喜笑颜开地说:“好呀!今天正好是劳动节。”首先,我开始擦家具和玻璃了。我仔仔细细、认认真真地把家里从头到尾、从上到下地用抹布擦了一遍,抹布上粘满了灰尘。这下可把我累坏了,我满头大汗,上气不接下气。但我一想:“大扫除本来就很卖力,但如果我一下都坚持不住,那不是刚才做的也白费了吗?”做事要有始有终。于是我又开始扫地了。我连角落里也不放过,总算扫完了。仔细一想,还有房间忘记扫了,我进去,熟练地拿着扫把,慢慢地扫起来。就在我正握着扫把柄掏床底时,竟然发现了两只死蟑螂!可见我家有多脏。最后,我装了一桶水,洗了一下拖把,扭干水,开始拖地。我握着沉重的拖把,慢慢地从这边拖到那边,再从那边拖到这边。水干了,我又把拖把冲洗一遍。等我干完了全部的活,再看了看家里,和大扫除之前简直就是天壤之别啊!/>
妈妈看到后还夸我是个好孩子。/>
这次大扫除之后,我知道了:“?要付出了,就会有收获。”/>/>时间过得像一场梦,转眼就到了八一建军节了,想起那些军人们在战场上为祖国拼搏的身影,我都十分激动。是啊,他们为祖国付出了太多,太多,在八一,我们要为军人祝福,为他们欢庆八一
——这个军人的节日!/>还记得我们小学的时候,老师说:“同学们,长大后你们要当什么呢?”然后大家就会异口同声的回答:“我们长大后要当解放军。”/>还记得我们小学的时候,老师经常说:“同学们我们要学习雷锋,做好事,当好人。”所以,大家都斗争先恐后的做好事:扫地、为老师帮忙、帮助同学抱本子,帮老奶奶提袋子……/>还记得我们小学的时候,汶川大地震,许许多多的解放军,克服一个个困难将受困者就出,多么的伟大,多么的无私。而同样在最近,洪灾爆发,又是解放军投入抢先救灾之中。/>要问,我最喜欢什么颜色,我一定会毫不犹豫的回答:“橄榄绿!”因为那是军人的颜色,在我心中那是永不褪色的橄榄绿!/>我的记忆中有一句话:多一份追求,少一份私欲,多一份奉献,少一份索取!/>这句话就是我们的当代军人最可宝贵的品质。/>试问,有谁能做的这些,有谁能熬过烈日,又有谁能能将自己的生命直至身外——是解放军。/>值此八一建军节,我向你们———人民子弟兵致敬!

己丑年(2009)传统节日一览表 

正月初一 1月26日 春节、鸡日 

正月初二 1月27日 狗日 

正月初三 1月28日 羊日、天庆节、小年朝 

正月初四 1月29日 猪日 

正月初五 1月30日 牛日、破五 

正月初六 1月31日 马日 

正月初七 2月1日 人日 

正月初八 2月2日 谷日、顺星日 

正月初九 2月3日 天日、#立春# 

正月初十 2月4日 地日 

正月十五 2月9日 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六 2月10日 坐跑车、头牙 

正月廿 2月14日 天穿节、补天节、小填仓 

正月廿四 2月18日 #雨水# 

正月廿五 2月19日 填仓节(大填仓) 

正月廿六 2月20日 观音开库 

正月卅 2月24日 正月晦 

二月初一 2月25日 中和节 

二月初二 2月26日 春龙节(龙抬头) 

二月初九 3月5日 #惊蛰# 

二月十二 3月8日 花朝节 

二月十五 3月11日 扑蝶会 

二月十九 3月15日 观音诞 

二月廿四 3月20日 #春分# 

三月初三 3月29日 上巳节 

三月初七 4月2日 #寒食节# 

三月初九 4月4日 #清明# 

三月廿五 4月20日 #谷雨# 

四月初八 5月2日 浴佛节(佛诞节)、龙华会、牛节 

四月十一 5月5日 #立夏# 

四月十八 5月12日 碧霞元君节 

四月廿七 5月21日 #小满# 

五月初五 5月28日 端午节 

五月十三 6月5日 #芒种#、雨节、关公磨刀日 

五月廿 6月12日 分龙节 

五月廿九 6月21日 #夏至、朝节# 

闰五月初五 7月7日 #小暑# 

六月初二 7月23日 #大暑# 

六月初六 7月27日 天贶节、晒虫节(虫王节) 

六月十七 8月7日 #立秋# 

六月十九 8月9日 观音会 

六月廿四 8月14日 观莲节 

七月初一 8月20日 开息门 

七月初四 8月23日 #处暑# 

七月初七 8月26日 七夕(乞巧节) 

七月十四 9月2日 秋日拔禊 

七月十五 9月3日 中元节、盂兰盆节 

七月十九 9月7日 #白露# 

七月三十 9月18日 地藏节、 关鬼门 

八月初一 9月19日 天灸日(天医节) 

八月初五 9月23日 #秋分# 

八月十五 10月3日 中秋节 

八月廿 10月8日 #寒露# 

九月初六 10月23日 #霜降# 

九月初九 10月26日 重阳节 

九月十九 11月5日 观音会 

九月廿一 11月7日 #立冬# 

十月初一 11月17日 寒衣节、冥阴节 

十月初六 11月22日 #小雪# 

十月十五 12月1日 下元节 

十月廿一 12月7日 #大雪# 

十一月初七 12月22日 #冬至# 

十一月廿一 1月5日 #小寒# 

腊月初六 1月20日 #大寒# 

蜡月初七 1月21日 驱傩日 

腊月初八 1月22日 腊八节 

腊月十六 1月30日 尾牙 

腊月廿一 2月4日 #立春# 

腊月廿三 2月6日 祭灶日(灶王节)、小年 

腊月廿四 2月7日 扫房日 

腊月廿五 2月8日 接玉皇、赶乱岁 

腊月卅 2月13日 除夕 

注: 

1、“#……#”标注的是基于太阳历算法的节令 

2、各地各朝的风俗略有不同,以上仅为参考 

3、如果农历和西历换算有问题的话,请指出,谢谢 

4、因为节日众多所以各个节日的具体风俗便不详列了(可以参看此文http://hi.baidu.com/leiyihan/blog/item/017cd32ae788d22ed52af13f.html) 

配详细图表…… 

http://photo14.yupoo.com/20071216/134834_640800560_pdmjhdcc.jpg

参考资料:http://hi.baidu.com/leiyihan/blog/item/7c47791ea7f182f31ad57613.html





传统节日表
以下节日未特定说明皆按农历(又称夏历、阴历)来算:
1、正月初一 春节,古代有元日、元旦、元正、元辰、元朔、三元、三朝、三正、正旦、正朔等30多种名称
2、正月初五 路神生日
3、正月十五日 上元节(元宵节)
4、二月初二 春龙节 又叫龙抬头 青龙节
5、二月十五 花朝节
6、清明节的前一天 寒食节
7、三月初三 上巳节 传说中王母娘娘开蟠桃会
8、春分后十五日 清明节(现定阳历四月五日)
9、四月初八日 佛诞日,又有牛节之称过了这天牛就要下地了.
10、五月初五 端午节
11、夏至节
12、六月六 晒伏节“六月六,晒红绿。” “姑姑节”“六月六,请姑姑”,在古代还是另外一个节日,名叫天贶(赐赠的意思)节,六月六也是佛寺的一个节日,叫做翻经节。
13、七月七日, 习称七夕、七月七、乞巧节
14、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又称鬼节,盂兰盆节。
15、七月三十 地藏节
16、八月十五日 中秋节
17、九月九日 重阳节
18、十月初一 十月朝,又称祭祖节
19、十月十五日 下元节
20、十一月二十二日 冬至
21、十二月八日 腊八节
22、腊月二十三日 祭灶节,祀灶日,俗称“过小年”,亦称小年、小年下、小年节
23、腊月的最后一天 年除日、除日,除日晚上叫除夕、大年夜、大节夜、大尽等,民间称年三十、大年三十
还有几位圣贤的诞辰日:
关帝诞:六月廿四
至圣先师孔子诞:八月二十七
苍颉至圣先师诞 :三月廿八
鲁班公诞:六月十三日(五月初七)
伏羲诞辰:五月十三日(传说中龙的生日)
炎帝神农诞:四月二十六日
黄帝诞辰:二月初二
诸葛孔明诞辰:七月二十三日
孟子诞辰:四月初二
岳飞诞辰:二月十五
老子诞辰:二月十五日
释迦佛陀诞辰:四月初八
屈原诞辰:正月二十一
六祖慧能诞辰:二月初八
附1:
腊月二十三/二十四 祭灶
腊月二十七/二十八 洗浴
腊月二十九 小除夕
正月初二 祭财神
正月初三 烧门神纸/谷子生日/小年朝
正月初五俗称破五 民俗一说破五前诸多禁忌过此日皆可破
正月初七 人日/摊煎饼/吃七宝羹 亦称“人胜节”、“人庆节”、“人口日”、“人七日”
正月初八 谷日/顺星 众星下界之日 也称“祭星”、“接星”
正月初十 石头生日 “石不动”“十不动” 老鼠嫁女
附2:其它节日:
“半年节” 有六月十五日的、六月十四的、六月六的、六月五日的、也有六月初一日之说!
观音诞:二月十九、六月十九、九月十九、十一月十九,观音菩萨的信仰已经超出了佛教的范围,他是一种文化,是一种愿望!
每年的农历三月廿三日为妈祖的诞辰日!
七月初一日,俗称开息门
填仓节:中国汉族民间传统祭祀节日,在农历正月二十五日。又叫添仓节、天仓节,是祭祀仓神的节日。

大概就这些,希望可以帮到你

己丑年(2009)传统节日一览表
正月初一 1月26日 春节、鸡日
正月初二 1月27日 狗日
正月初三 1月28日 羊日、天庆节、小年朝
正月初四 1月29日 猪日
正月初五 1月30日 牛日、破五
正月初六 1月31日 马日
正月初七 2月1日 人日
正月初八 2月2日 谷日、顺星日
正月初九 2月3日 天日、#立春#
正月初十 2月4日 地日
正月十五 2月9日 元宵节、上元节
正月十六 2月10日 坐跑车、头牙
正月廿 2月14日 天穿节、补天节、小填仓
正月廿四 2月18日 #雨水#
正月廿五 2月19日 填仓节(大填仓)
正月廿六 2月20日 观音开库
正月卅 2月24日 正月晦
二月初一 2月25日 中和节
二月初二 2月26日 春龙节(龙抬头)
二月初九 3月5日 #惊蛰#
二月十二 3月8日 花朝节
二月十五 3月11日 扑蝶会
二月十九 3月15日 观音诞
二月廿四 3月20日 #春分#
三月初三 3月29日 上巳节
三月初七 4月2日 #寒食节#
三月初九 4月4日 #清明#
三月廿五 4月20日 #谷雨#
四月初八 5月2日 浴佛节(佛诞节)、龙华会、牛节
四月十一 5月5日 #立夏#
四月十八 5月12日 碧霞元君节
四月廿七 5月21日 #小满#
五月初五 5月28日 端午节
五月十三 6月5日 #芒种#、雨节、关公磨刀日
五月廿 6月12日 分龙节
五月廿九 6月21日 #夏至、朝节#
闰五月初五 7月7日 #小暑#
六月初二 7月23日 #大暑#
六月初六 7月27日 天贶节、晒虫节(虫王节)
六月十七 8月7日 #立秋#
六月十九 8月9日 观音会
六月廿四 8月14日 观莲节
七月初一 8月20日 开息门
七月初四 8月23日 #处暑#
七月初七 8月26日 七夕(乞巧节)
七月十四 9月2日 秋日拔禊
七月十五 9月3日 中元节、盂兰盆节
七月十九 9月7日 #白露#
七月三十 9月18日 地藏节、 关鬼门
八月初一 9月19日 天灸日(天医节)
八月初五 9月23日 #秋分#
八月十五 10月3日 中秋节
八月廿 10月8日 #寒露#
九月初六 10月23日 #霜降#
九月初九 10月26日 重阳节
九月十九 11月5日 观音会
九月廿一 11月7日 #立冬#
十月初一 11月17日 寒衣节、冥阴节
十月初六 11月22日 #小雪#
十月十五 12月1日 下元节
十月廿一 12月7日 #大雪#
十一月初七 12月22日 #冬至#
十一月廿一 1月5日 #小寒#
腊月初六 1月20日 #大寒#
蜡月初七 1月21日 驱傩日
腊月初八 1月22日 腊八节
腊月十六 1月30日 尾牙
腊月廿一 2月4日 #立春#
腊月廿三 2月6日 祭灶日(灶王节)、小年
腊月廿四 2月7日 扫房日
腊月廿五 2月8日 接玉皇、赶乱岁
腊月卅 2月13日 除夕

中国传统节日
第年第一个节气:打春

(每年的第一个节气就是“立春”,人们通常叫“打春”。为什么这么叫呢?我国历史上有这样一种风俗,每年立春这一天,人们穿上节日的服装,抬着一头纸糊的大耕牛,载歌载舞上街游行。游行后,把纸糊的耕牛抬到县衙的公堂上,由县官新自执鞭打三下,意思是:大地回春,赶紧耕种。因此,人们就把立春叫做 “打春”。)

一月一日:元旦

农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三月八日:妇女节

三月十二:植树节

清明节前一天:寒食

四月五日:清明节

五月一日:劳动节

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

六月一日:儿童节

七月一日:中国共产党建党日

七月七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纪念日

农历七月初七:七夕情人节

农历七月十三:敬老节

八月一日:中国建军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

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

九月十日:教师节

十月一日:国庆节

农历十一月二十二:冬至

农历腊月初八:腊八节

农历十二月大年三十:除夕

农历正月初一:春节


我国传统节日
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5、中秋节 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中秋节源自对天象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3、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4、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5、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 ;6、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7、清明节(公历4月5日后);8、”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9、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1...

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
1、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

我国有那些传统节日?
2、元宵节 元宵节,又称上元节、小正月、元夕或灯节,为每年农历正月十五日,是中国的传统节日之一。春节从除夕关门守岁开始,到元宵节,是一个人们不断扩大活动范围、人际关系不断得到扩大的过程。这个时段,社会开始正常运作。到了正月十五,全体社会成员不分男女老幼都加入到节日活动中。所以,元宵节...

中国传统节日列表
4、社日节:社日节又称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社日分为春社和秋社。古时代的社日节期依据干支历法来定,后来因历法变动改用阴历定节期。5、花朝节:花朝节是纪念百花的生日,简称花朝,俗称花神节、百花生日、花神生日、挑菜节,汉族传统节日,流行于东北、华北、华东、中南等地。一般于农历...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禁烟火,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中国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在这段无火的时间里,人们必须准备足够的熟食以冷食度日,即为“寒食”,故而得名“寒食节”。5....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5、中秋:中国传统节日之一,为每年农历八月十五,传说是为了纪念嫦娥奔月。因为这一天月亮满圆,象征团圆,又称为团圆节。意义:寄托思念故乡,思念亲人之情。6、重阳:为农历九月初九日。重阳又称“踏秋”与三月初三日“踏春”皆是家族倾室而出,重阳这天所有亲人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1、腊八节(农历腊月初八) 2、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 3、春节(农历一月一日) 4、元宵节(农历一月十五日) 5、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6、端午节(农历五月五日) 8、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中华民族传统节日的风俗习惯有: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的开始。每到大年初一这天,人们便有了拜年、贴春联、挂年画、贴窗花、放爆竹、发红包、穿新衣、吃饺子、守岁、舞狮舞龙、挂灯笼等春节习俗。2、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夜,是我国民间...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几个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农历正月初一);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龙抬头(农历二月初二)、社日节(农历二月初二);上巳节(农历三月初三)。寒食节(冬至后的105或106天);清明节(公历4月5日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中元节(农历七月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

郎溪县18931672872: 中国传统节日 - 搜狗百科
颜言盐酸: 按时间排序,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 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 在二十四节气中,也有很多节气变成了传统节日,比如清明、冬至等,它们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成为大众传统节日.此外,中国各少数民族也都保留着自己的传统节日,比如傣族的泼水节、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彝族的火把节、瑶族的达努节、白族的三月街、壮族的歌圩、藏族的藏历年和望果节、苗族的跳花节等.

郎溪县18931672872: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
颜言盐酸: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除夕等.另外,也有个别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

郎溪县18931672872: 中国16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
颜言盐酸: 中国16个传统节日分别是春节、元宵节、龙抬头、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腊八节、冬至节、祭灶节、除夕.节日不同,蕴含的寓意也不—样,各地的习俗也虽有差别,但出入不大.中...

郎溪县18931672872: 知道我国哪些传统节日 -
颜言盐酸: 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重大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

郎溪县18931672872: 我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
颜言盐酸: 春节 ( 农历正月初一 ) ▪ 元宵节 ( 农历正月十五 ) ▪ 头牙 ( 农历二月初二 ) ▪ 寒食节 ( 清明节前一天 ) ▪ 清明节 ( 节气清明 ) ▪ 端午节 ( 农历五月初五 ) ▪ 七夕 ( 农历七月初七 ) ▪ 中元节 ( 农历七月十五 ) ▪ 中秋节 ( 农历八月十五 ) ▪ 重阳节 ( 农历九月九 ) ▪ 冬至 ( 节气冬至 ) ▪ 腊八节 ( 农历腊月初八 ) ▪ 尾牙 ( 农历腊月十六 ) ▪ 祭灶 ( 农历腊月廿四 ) ▪ 除夕 ( 农历十二月卅日 )

郎溪县18931672872: 中国节日有哪些 -
颜言盐酸: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春节、冬至节、端午节、七夕节、清明节、元宵节、中秋节、重阳节等.

郎溪县18931672872: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各代表什么意思? -
颜言盐酸: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正月初一)、元宵节(正月十五)、龙抬头(二月二)、社日节(二月二)、清明节(公历4月5日前后)、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七夕节(农历七月初七)、七月半(农历七月十四/十五)、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重阳节(农历九月九)、冬至节(公历12月21~23日)、除夕(年尾最后一天) 等.[1] 另外,二十四节气当中,也有个别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如:清明、冬至等,这些节日兼具自然与人文两大内涵,它们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

郎溪县18931672872: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什么? -
颜言盐酸: 正月初一春节, 立春在元月一日至元月十五之间,这是古代传统的祭农节日 正月十五日元宵节, 五月五日端午节, 七月七日七夕乞巧 中元节在七月十五日,俗称“冥节”, 八月十五中秋节, 九月九日是传统的重阳佳节 十二月八日是祭祀灶神的日子 除夕是一年中最后一天,这一天,普通人家尽量争取团圆,全家围 炉而聚,喝酒吃美食以辞旧岁,迎新年之意,而户外则是爆竹声声.

郎溪县18931672872: 中国传统文化的节日有哪些? -
颜言盐酸: 中国传统节日 (以下为农历日期) • 腊八节(腊月初八) • 除夕(腊月的最后一天) • 春节(一月一日) • 元宵节(一月十五日) • 寒食节(清明的前一天) • 清明节(春分后十五日) • 端午节(五月初五) • 七夕节(七月初七) • 中元节(七月十五日) • 中秋节(八月十五日) • 重阳节(九月九日) • 下元节(十月十五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