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暗度陈仓的内容概括

作者&投稿:邱底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简述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暗度陈仓的故事~

唐兄聊成语典故第69集

  暗渡陈仓——邓艾奇兵度阴平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实力最强。公元263年,司马昭执政时,准备一举灭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诸葛绪各统率3万大军,钟会带领10万大军,分路出击。此时的邓艾已是一位身经百战、经验丰富的大将了。
  魏军攻势凶猛,连连获胜,不久就攻占了蜀国许多座城池。邓艾一直攻到阴平一带。钟会合并了诸葛绪的人马,兵力更强。他率大军直逼剑阁。蜀军统帅姜维,带领将士,依凭着剑阁险要的地势,顽强地抵挡住了钟会大军的进攻。钟会兵力虽强,却奈何姜维不得。加上军粮供应跟不上,就想退兵回去。
  这时,邓艾从阴平赶来。当时,邓艾手下只有3万人马,而钟会却统领着13万大军。他自恃兵多将广,根本不把邓艾放在眼里。
  邓艾早已闻知钟会在剑阁受阻。他心里暗自盘算:剑阁过不去,能否找到别的通道可直通蜀国都城呢?于是,在阴平时,他派出。许多探马,让他们查明当地地形、环境,终于探得一条从阴平通往成都的小路。这条小路,四面都是奇山峻岭,很难行走。据说是汉武帝南征时开凿的,已有三四百年无人通行了。
  邓艾闻报,心中大喜。心想:真乃天助我也2此路既是有好几百年无人行走,那蜀军必定做梦也想不到我能率军从此路偷袭成都,更不会加以防范了。
  于是,他先赶到剑阁,把他的想法告诉了钟会。钟会本来就瞧不起邓艾,又听他讲出这种异想天开的计策,更是只限于嗤之以鼻。但他很想看邓艾出丑,于是也不加阻拦。
  邓艾不知这些情况,一心想着完成自己的计划。他马上率人马回到阴平,集合队伍,给大家讲清了他的打算。众人士气很高,都表示愿听邓艾吩咐,为国立功。邓艾派儿子邓忠率5000名精兵,手执斧头、铁凿,作开路先锋。他带领大军,备足了干粮、绳索,紧随其后。途中道路非常险阻,但每个人都坚持下来了。大军每前进100里,就留下几千士兵扎下一个营寨,以保证前进的军队能与后方保持联系。
  大军最后只剩下2000余人了。这一天,邓忠匆匆地跑来向邓艾报告说前面碰到一座陡峭的悬崖,人马难以通过。邓艾忙带领将士前去观看,果然看见那悬崖十分陡峭,崖下山谷深不见底。有些士兵胆怵了,心里直打退堂鼓。有人说:“白费了这么多功夫,撤回去算了!”
  邓艾见状,严厉地说:“我们已经克服了那么多困难,现在胜利在望,成功与否,就在此一举了。我们要坚持住,就算再难过去,也一定要设法通过。”说到这儿,他忽然计上心来,转身下令让大家先把行装、兵器扔下悬崖,然后自己拿过一条毡毯,裹住身子,高喊一声:“大家照我的样子,滚下悬崖!”话音未落,带头滚了下去。
  将士们深受感动,都像邓艾那样,纷纷越过了悬崖。邓艾重新集合队伍,未伤一兵一卒,轻而易举地拿下了江油城。接着又向绵竹进发,经过一番苦战,又胜利地占领了棉竹。
  这时,邓艾大军已迫近成都。蜀国皇帝刘禅接到战报,想调回剑阁姜维的人马,已经来不及了,只得出城投降。
  邓艾一举灭亡了蜀国。此时的钟会,还在剑阁城外攻城呢!


  此计出自《史记·高祖本纪》,全称为“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原是楚汉战争时韩信运用的一个计谋。此计适合在我方不便正面进攻,而又另有可“渡”之路的情况下使用。一明一暗,使敌人不能正确判断我方的意图,从而可以起到出其不意的效果。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战术。故事说的是:刘邦取汉中后于公元前206年按大将韩信的计谋,派少数人修栈道,以转移镇守关中西部雍王章邯的注意力,暗地里沿着西边艰险的陈仓道(即秦栈),北出大散关,攻占了陈仓城,进军咸阳。

秦朝被推翻的时候,势力最强的项羽企图独霸天下,他对一般将领都没有什么顾忌,唯独对刘邦不放心。早些时候,他曾与刘邦约定:谁先攻下秦都咸阳,谁就在关中为王。

结果,首先进入咸阳的是刘邦。项羽不愿意让刘邦当关中王,也不愿意让他回到家乡,便故意把巴、蜀和汉中三个郡分给他,封他为汉王,想把他关进偏僻的山里去。自己则自封为西楚霸王,占领长江中下游和淮河流域一带广大肥沃之地,以彭城为都城。

刘邦的确有独霸天下的野心,可是慑于项羽的威势,只得听从支配,暂时领兵西上,开往南郑,并且接受张良的计策,把一路走过的几百里栈道全部烧毁。烧毁栈道的目的是为了便于防御,更重要的是为了迷惑项羽,使他以为刘邦真的不打算出来了,从而放松对刘邦的戒备。

刘邦到了南郑,发现了一个有才能的人——韩信,于是便拜他为大将,请他策划向东发展、夺取天下的军事部署。韩信的第一步是,夺取关中,打开东进的大门,建立兴汉灭楚的根据地。于是派出几百名官兵去修复栈道。

守着关中西部的章邯听到了这个消息,觉得他们自己烧了之后,再来修复,这么大的工程不知要到何年何月才能完成,所以根本没有重视。可是,不久章邯便接到急报,说刘邦的大军已攻入关中,陈仓被占,守将被杀。

章邯证实消息后,慌忙领兵抵抗,已经来不及了,号称三秦的关中地区一下子被刘邦占领了。原来韩信表面上派兵修复栈道,装作要从栈道出击的姿态,实际上和刘邦统率主力部队,暗中抄小路袭击陈仓,趁章邯不备取得了胜利。这就叫做“明修栈道,暗度陈仓”。

扩展资料:

作者司马迁(前145年-不可考),字子长,夏阳(今陕西韩城南)人 。西汉史学家、散文家。司马谈之子,任太史令,因替李陵败降之事辩解而受宫刑,后任中书令。发奋继续完成所著史籍,被后世尊称为史迁、太史公、历史之父。

司马迁早年受学于孔安国、董仲舒,漫游各地,了解风俗,采集传闻。初任郎中,奉使西南。元封三年(前108)任太史令,继承父业,著述历史。他以其“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的史识创作了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史记》(原名《太史公书》)。被公认为是中国史书的典范,该书记载了从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期,到汉武帝元狩元年,长达3000多年的历史,是“二十五史”之首,被鲁迅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

成语典故:出自《史记·淮阴侯列传》,原指从正面迷惑敌人,用来掩盖自己的攻击路线,而从侧翼进行突然袭击。引申意: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不备的策略,也比喻暗中进行活动。比喻用假象迷惑对方以达到某种目的。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

百度百科-司马迁



第96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孔明在汉中,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细作探知,报入洛阳,魏主曹睿闻知,即召司马懿商议收川之策。懿曰:“蜀未可攻也。方今天道亢炎,蜀兵必不出;若我军深入其地,彼守其险要,急切难下。

”睿曰:“倘蜀兵再来入寇,如之奈何?”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臣举一人往陈仓道口,筑城守御,万无一失:此人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若诸葛亮入寇,此人足可当之。”睿大喜,问曰:“此何人也?”懿奏曰:“乃太原人,姓郝,名昭,字伯道,现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睿从之,加郝昭为镇西将军,命守把陈仓道口,遣使持诏去讫。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时代背景

元末明初,社会矛盾尖锐,农民起义此起彼伏,群雄割据,多年战乱后朱元璋剿灭群雄,推翻元王朝,建立明王朝。期间人民流离失所,罗贯中作为一名杂剧和话本作者,生活在社会底层,了解和熟悉人民的疾苦,期望社会稳定,百姓安居乐业,作为底层的知识分子思考,并希望结束动荡造成的悲惨局面。由此就东汉末年的历史创作了《三国演义》这部历史小说。

题材来源

西晋陈寿所著《三国志》是三国故事的最早源头,但这是纪传体的史书,记事简略,粗陈梗概。南朝宋人裴松之为《三国志》作注,增加了许多奇闻轶事,传奇色彩与可读性都大大增强。中唐史学家刘知袭在《史通》中说,诸葛亮未死的故事已“得之于行路,传之于众口”,可见这个时期三国故事已广泛流传于民间。

晚唐李商隐的《骄儿涛》中有“或谑张飞胡,或笑邓艾吃”的诗句,说明至迟在晚唐时三国故事已妇孺皆知,宋代通过艺人的表演说唱,三国故事更为流行,并且已经表现出“尊刘贬曹”的鲜明倾向。金元时代三国故事被大量地搬上舞台,院本和杂剧中有许多三国故事剧。据《录鬼簿》和《太和正音谱》记载,仅元杂剧中就有近三十种演述三国故事的作品。

《辍耕录》中记载的金院本有《襄阳会》《大刘备》《骂吕布》和《赤壁鏖兵》等。元英宗至治年间(1321—1323)出现新安虞氏所刊的《全相三国志平话》,这是今存最早的,也是唯一一部以三国故事为题材的平话。该书是民间传说中

三国故事的写定本,约八万字,分上中下三卷,每卷都分上下两栏,上栏图相,下栏正文。全书以司马仲相断狱故事为人话,正话从刘关张桃园结义开始,结束于诸葛亮病死。从平话的内容和结构看,已粗具《三国演义》的规模,但整体描写粗枝大叶,文词鄙陋不通,故事情节离奇,多不符合正史记载,人名地名也多谬误,似乎还是未经文人润色的民间艺人作品。从上述的记载和残留的作品看,从晚唐到元末,在民间流行的三国故事愈来愈丰富,这为《三国演义》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条件。  

成书过程

元末明初,罗贯中在陈寿《三国志》和裴松之注的基础上,吸收民间传说和话本、戏曲故事,写成《三国演义》。现存最早刊本是嘉靖元年(1522年)刊刻的,称为嘉靖本,题“晋平阳侯陈寿史传,后学罗本贯中编次”。继嘉靖本之后,新刊本大量出现,它们都以嘉靖本为主,只做了些插图、考证、评点和文字的增删、卷数和回目的整理等工作。清康熙年间,毛纶、毛宗岗父子对嘉靖本《三国演义》作了一些修改,主要是整理回目,修正文辞。改换诗文等,内容没有大的改动。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三国演义



第96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孔明在汉中,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细作探知,报入洛阳,魏主曹睿闻知,即召司马懿商议收川之策。懿曰:“蜀未可攻也。方今天道亢炎,蜀兵必不出;若我军深入其地,彼守其险要,急切难下。”睿曰:“倘蜀兵再来入寇,如之奈何?”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臣举一人往陈仓道口,筑城守御,万无一失:此人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若诸葛亮入寇,此人足可当之。”睿大喜,问曰:“此何人也?”懿奏曰:“乃太原人,姓郝,名昭,字伯道,现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睿从之,加郝昭为镇西将军,命守把陈仓道口,遣使持诏去讫。

第96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孔明在汉中,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细作探知,报入洛阳,魏主曹睿闻知,即召司马懿商议收川之策。懿曰:“蜀未可攻也。方今天道亢炎,蜀兵必不出;若我军深入其地,彼守其险要,急切难下。”睿曰:“倘蜀兵再来入寇,如之奈何?”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臣举一人往陈仓道口,筑城守御,万无一失:此人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若诸葛亮入寇,此人足可当之。”睿大喜,问曰:“此何人也?”懿奏曰:“乃太原人,姓郝,名昭,字伯道,现为杂号将军,镇守河西。”睿从之,加郝昭为镇西将军,命守把陈仓道口,遣使持诏去讫。

是讲夜晚悄悄过河


三国演义里暗渡陈仓的故事
暗渡陈仓——邓艾奇兵度阴平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实力最强。公元263年,司马昭执政时,准备一举灭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诸葛绪各统率3万大军,钟会带领10万大军,分路出击。此时的邓艾已是一位...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暗度陈仓的内容概括
懿曰:“蜀未可攻也。方今天道亢炎,蜀兵必不出;若我军深入其地,彼守其险要,急切难下。”睿曰:“倘蜀兵再来入寇,如之奈何?”懿曰:“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臣举一人往陈仓道口,筑城守御,万无一失:此人身长九尺,猿臂善射,深有谋略;若诸葛亮入寇,此人足可...

暗渡陈仓是什么的故事?
暗度陈仓是秦末的故事。楚汉相争时,项羽凭借强大的实力,违背先入关中者为王的约定,自立为西楚霸王,把汉中和巴蜀一带封给先入关中的刘邦。刘邦听从谋士张良的计策,到汉中时,人马过后,烧毁沿途的栈道,表明自己不再回关中了。项羽从此放松了对刘邦的警惕。后来,刘邦拜韩信为大将,命士兵修复原来烧毁...

暗度陈仓的主人公是谁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主人公是刘邦。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陈仓,是古代县名,是汉中通向关中的咽喉要道。本义是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比喻用一种假象...

暗渡陈仓在<三国演义>的哪一回?
《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目录上是: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三国时期诸葛亮为了攻下陈仓,都有了什么办法?
明修栈道暗渡陈仓当然也不是诸葛亮首创,但是在陈仓之战中,攻守双方斗智斗勇斗科技,各种先进攻防武器纷纷登场,火箭应用于实战的最早记录就在此战之中,半壶老酒查阅相关资料,还真没找到比这更早的记载。正史和演义对陈仓之战的记载都很精彩,但是毛宗岗的一句点评却让半壶老酒大惑不解:“六出祁山...

三国演义中明修桟道,暗渡陈仓的是由谁设计的
诸葛亮 《三国演义》第九十六回:"臣已算定今番诸葛亮必效韩信暗度陈仓之计。"目录上是:第九十六回 孔明挥泪斩马谡 周鲂断发赚曹休

暗度陈仓的典故
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编辑本段【出 处】元·无名氏《暗度陈仓》第二折:“着樊哙明修栈道,俺可暗度陈仓古道。这楚兵不知是智,必然排兵在...

新三国演义暗渡阵仓哪一集
第88集 赵云死讯传来,诸葛亮悲痛欲绝。 孔明兴兵再次伐魏,首战陈仓城,守将郝昭拼死守城,蜀军久攻不下。诸葛亮用姜维诈降蒙蔽曹真,曹真果然中计,误入姜维大营,魏军大败。诸葛亮以粮草不足为由,下令拔营南归。曹真得知蜀军南撤,立即派兵追击。撤军途中,魏延返率兵斩杀魏将王双,攻克陈仓,...

明修栈道 暗度陈仓的典故
一、“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典故出自西汉司马迁《史记·淮阴侯列传》,意思是真实的意图隐藏在表面的行动背后,用明显的行动迷惑对方,使敌人产生错觉,并忽略自己的真实意图,从而出奇制胜。有时也可将“明修栈道”省略掉,把“暗度陈仓”单独来使用。二、典故楚汉之争时,项羽倚仗兵力强大,违背谁先...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三国演义中诸葛亮暗度陈仓的内容概括 -
汗鲁升血: 孔明在汉中,惜军爱民,励兵讲武,置造攻城渡水之器,聚积粮草,预备战筏,以为后图.细作探知,报入洛阳,魏主曹睿闻知,即召司马懿商议收川之策. 懿曰:“蜀未可攻也.方今天道亢炎,蜀兵必不出;若我军深入其地,彼守其险要,急...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三国演义里暗渡陈仓的故事 -
汗鲁升血: 暗渡陈仓——邓艾奇兵度阴平 这个智谋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十七回“邓士载偷度阴平 诸葛瞻战死绵竹”. 三国后期,魏蜀吴三国中,魏国地广人多,实力最强.公元263年,司马昭执政时,准备一举灭蜀.于是派出三路人马:邓艾和...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暗度陈仓袭曹军概括 -
汗鲁升血: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败后引起了魏国的重视,魏国的谋臣们判断出了蜀国可能会偷袭陈仓,就加强了陈仓的防御,结果诸葛亮第二次北伐果然重点进攻陈仓,由于陈仓守将郝昭防守得当,诸葛亮久攻不下,再加上自己粮草运输不济,魏国援兵将至,就放弃了进攻退兵回国了.详情可参阅三国演义,诸葛亮六出祁山有详细介绍.希望你满意……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三国演义中的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谁设计的? -
汗鲁升血: 三十六计之一,第08计 暗渡陈仓:示之以动,利其静而有主,“益动而巽”.陈仓,古县名,在今陕西省宝鸡市东.指刘邦将从汉中出兵攻项羽时,故意明修栈道,迷惑对方,暗中绕道奔袭陈仓,取得胜利.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暗度陈仓和身在曹营这两个历史典故成语的主要意思和解释 -
汗鲁升血: “明修栈道,暗度陈仓”,是古代一种非常规的用兵法则,是一种军事谋略,在历史上曾有许多非常成功的战例. 所谓“栈道”,是指在悬崖峭壁的险要地方凿孔支架,铺上木板而建成的通道,可以行军、运输粮草辎重,也可供马帮商旅通行....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三国演义中明修栈道,暗度陈仓的计谋由谁设计?在长坂坡一战单骑救主的是谁?过五关斩六将的是谁? -
汗鲁升血: 诸葛亮 赵云 关羽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三国演义每回章节梗概 -
汗鲁升血: 第一回 汉朝末年,张角兄弟发动叛乱,刘备、关羽、张飞三人桃园结义,踏上了保国安邦的道路. 第二回 督邮故意刁难刘备,张飞怒不可遏,痛打了督邮一顿.朝廷上宦官专权,大将军何进立外甥刘辩为帝,掌握兵权后决定剿除宦官. 第三回 ...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三国演义中到底是谁提出"暗度陈仓"的计谋
汗鲁升血: 最早出自韩信的手笔. 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第二次出祁山也用此计,惜被魏国郝昭拒守在陈仓多日,不克.粮尽而还.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三国演义第二十一,二十二,二十三每回的主要内容 -
汗鲁升血: 第二十一回 董承将衣带诏给刘备观看,刘备在义状上签字.曹操请刘备前去饮酒,指出刘备为天下英雄,刘备惊得手中竹筷落地.刘备为逃出曹操控制,自愿前去攻击袁术,袁术死于淮南.徐州刺史车胄欲害刘备,但计谋被陈登识破. 第二十二回 刘备复夺徐州后,担心曹操前来攻击,写信向袁绍求救,袁绍命陈琳写檄文讨伐曹操.曹操使刘岱、王忠前往攻徐州,但二将分别被张飞、关羽所擒. 第二十三回 张绣投降曹操后,孔融向曹操推荐祢衡,但祢衡当众侮辱曹操,使曹操大为不满.曹操使祢衡招降刘表,但祢衡被黄祖所杀.董承向太医吉平吐露心事,吉平在曹操的药中下毒,却被曹操发现,从而使得衣带诏一事泄露.

阿克苏市18514233473: 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的主要内容 -
汗鲁升血: 1. 《三国演义》第二十八回:斩蔡阳兄弟释疑 会古城主臣聚义关羽来到古城,在张飞面前斩了曹将蔡阳,打消了张飞对兄长的疑忌.关羽在前往河北的途中收留了周仓、关平等人,而刘备也终于逃出河北,和关羽、赵云等人一同来到古城见到张飞,兄弟终于相会. 2. 《三国演义》是中国古典四大名著之一,全名为《三国志通俗演义》.元末明初小说家罗贯中所著,是中国第一部长篇章回体历史演义小说.描写了从东汉末年到西晋初年之间近100年的历史风云.全书反映了三国时代的政治军事斗争,反映了三国时代各类社会矛盾的转化,并概括了这一时代的历史巨变,塑造了一批叱咤风云的英雄人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