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谦的石灰吟创作背景是什么?

作者&投稿:仇废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于谦的《石灰吟》创作背景是什么?~

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
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他写下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日后的人生追求。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译文:(石灰石)只有经过千万次锤打才能从深山里开采出来,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 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扩展资料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作为咏物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首句“千锤万凿出深山”是形容开采石灰石很不容易。次句“烈火焚烧若等闲”。“烈火焚烧”,当然是指烧炼石灰石。加“若等闲”三字,又使人感到不仅是在写烧炼石灰石,它似乎还象征着志士仁人无论面临着怎样严峻的考验,都从容不迫,视若等闲。
第三句“粉身碎骨全不怕”。“粉身碎骨”极形象地写出将石灰石烧成石灰粉,而“全不怕”三字又使我们联想到其中可能寓有不怕牺牲的精神。至于最后一句“要留清白在人间”,更是作者在直抒情怀,立志要做纯洁清白的人。

1、《石灰吟》创作背景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2、《石灰吟》原文: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
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3、译文:
(石头)只有经过多次撞击才能从山上开采出来。它把烈火焚烧看成平平常常的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甘愿把一身清白留在人世间。

两种版本: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
作者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将进酒》是唐代大诗人李白沿用乐府古题创作的一首诗。此诗为李白长安放还以后所作,思想内容非常深沉,艺术表现非常成熟,在同题作品中影响最大。诗人豪饮高歌,借酒消愁,抒发了忧愤深广的人生感慨。



本地传说是去富阳玩的时候写的,不过我也认为最后一种。

通过知诗人、解诗题、明诗意、悟诗情的四步法,让大家有条理地快速读懂《石灰吟》,明白于谦的痛苦与坚持。



我也认为是最后一种,打油诗的风格根本够不上他的水准。还有那首著名的“两袖清风”打油诗估计也不是他写的


《石灰吟》作者资料
《石灰吟》是明代民族英雄、政治家于谦的一首托物言志诗 作者简介 于谦像[2]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于谦少年时十分仰慕文天祥,除了习读八股制艺,还努力研讨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

石灰吟作者简介 石灰吟作者内容简介
正统十四年召为兵部左侍郎。土木之变,英宗被俘,郕王朱祁钰监国,擢兵部尚书。于谦力排南迁之议,决策守京师,与诸大臣请郕王即位,为明景泰帝。瓦剌兵逼京师,身自督战,击退之。2、论功加封少保,总督军务,终迫也先遣使议和,使太上皇得归。天顺元年谦以“谋逆”罪被冤杀。弘治谥肃愍,万历...

于谦写的《石灰吟》的经典在那???急!!!1
传说这是于谦12岁时的作品。诗中借咏石灰,表现了自己不畏艰难、坚贞不屈,甘为民众的利益作牺牲的高尚精神。首句写开采石灰岩的艰难困苦,说明石灰从出世时即经受磨炼。次句写石灰在烧制过程中要经过烈火煅烧,面对严酷考验,却从容自若,处之淡然。“烈火焚烧”与“若等闲”,鲜明对照,更衬托出石灰...

石灰吟全文
石灰吟 明代:于谦 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释义:经过千锤万凿从深山里开采出来的石头,它把熊熊烈火的焚烧当作很平常的一件事。即使粉身碎骨也毫不惧怕,只要把高尚的节操留在人世间。词语解析:千锤万凿:无数次的锤击开凿,形容开采石灰非常艰难。

石灰吟的诗意
[作者简介]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

于谦是谁??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古代诗人于谦简介?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16日),字廷益,号节庵,官至少保,世称于少保,汉族,浙江杭州府钱塘县(今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天顺元年(1457年),英宗复辟,大将石亨等诬陷于谦谋立襄王之子,致使其含冤遇害。明宪宗时,于谦被复官赐祭,弘治二年(1489年),追谥“...

浅析明朝于谦的成就有哪些
众所周知,《石灰吟》是于谦的代表诗作,通过这首诗歌可以看出于谦所表达的归隐情怀恰好预示了后来诗坛风气的转向。于谦诗作的风格内容在一定程度上与政治相得益彰,这影响了后人的诗歌创作。其次,明朝于谦的成就还表现在他在思想方面的建树。“重名节,轻名利;重成仁,轻杀身;重社稷,轻君王”就是...

于谦是谁?
详情请查看视频回答

我国历史上石灰吟所吟颂的人的事迹。
我国历史上石灰吟所吟颂的人的事迹。 5 ghkhgh... ghkhgh 展开 1个回答 #热议# 如何缓解焦虑情绪?百度网友a7780bf 2008-09-08 · TA获得超过320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435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62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展开全部 1 于谦 于谦于谦(1398—1457年),字廷益,号节庵,钱塘(...

赣榆县15732273627: 石灰吟写作背景是什么?
宥炉荷洛: 石灰吟写作背景:在于谦才十二岁时,他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看到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写下了这...

赣榆县15732273627: 石灰吟的写作背景是什么?
宥炉荷洛: 石灰吟的写作背景据说是在于谦才十二岁时,他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看到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便写...

赣榆县15732273627: 于谦写石灰吟的背景(于谦写石灰吟的原因)
宥炉荷洛: 《石灰吟》写作背景: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于是,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是他人生的追求.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若只是事物的机械实录而不寄寓作者的深意,那就没有多大价值.这首诗的价值就在于处处以石灰自喻,咏石灰即是咏自己磊落的襟怀和崇高的人格.

赣榆县15732273627: 石灰吟的写作背景 -
宥炉荷洛:[答案]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这首脍炙人口的诗篇.那年,于谦...

赣榆县15732273627: 石灰吟作者写作背景 -
宥炉荷洛:[答案] 于谦(1398年5月13日─1457年2月6日)号节庵,字廷益,浙江钱塘人,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汉族人,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他是永乐年间进士. 于谦少年时十分仰慕文天祥,除了习读八股制艺,还努力研讨古今治乱兴衰的道理,“慨然有天下...

赣榆县15732273627: 于谦为什么写石灰吟 -
宥炉荷洛: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吟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写下了此诗.据说此时于谦的才十二岁...

赣榆县15732273627: 于谦的石灰吟创作背景是什么?一句话概论. -
宥炉荷洛: 这是一首托物言志诗.作者以石灰作比喻,表达自己为国尽忠,不怕牺牲的意愿和坚守高洁情操的决心.

赣榆县15732273627: 于谦写石灰吟的背景于谦哪一年写的石灰吟 -
宥炉荷洛:[答案] 是作者在接受一位道士的请求写的一首祷神诗.既是祷神诗也是作者本身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是于谦生平和人格的真实写照.[2] 编辑本段作者简介

赣榆县15732273627: 石灰吟的写作背景要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超简便 -
宥炉荷洛:[答案] 于谦为官廉洁正直,曾平反冤狱,救灾赈荒,深受百姓爱戴.明英宗时,瓦剌入侵,英宗被俘.于谦议立景帝,亲自率兵固守北京,击退瓦剌,使人民免遭蒙古贵族再次野蛮统治.但英宗复辟后却以“谋逆罪”诬杀了这位民族英雄.这首《石灰吟》可以说...

赣榆县15732273627: 《竹石》和《石灰吟》创作背景 -
宥炉荷洛:[答案] 竹石 郑燮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 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注释] 1.《竹石》是一首题画诗. 2.咬定:... [作者简介] 郑燮(音谢)(1693-1765),字克柔,号板桥,兴化(今江苏省兴化县)人,清代著名书画家. 石灰吟 于谦 千锤...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