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子曰 吾日三省吾身给我的教育和启发

作者&投稿:廖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自省的态度对我们现代的人有何启示~

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思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曾子每天都有要反省的事,那么你有几件呢?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人应该经常反思那些事情,不妨看看这20条。

人是存在缺点的,要多自我反省,促使自己改正和进步.

曾子说过“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反思自己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曾子每天都有要反省的事,那么你有几件呢?如果你现在还不知道人应该经常反思那些事情,不妨看看这20条。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沧海桑田,古训犹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何为安身立命之道?吾曰:“擦亮心窗,心明如镜。”
心明如镜,便要擦亮心窗,至明至察,我们才能追本溯源,看清事物的本真,方能大彻大悟,认清人生之真谛,使灵魂纯净。
擦亮心窗,要心有所悟。
细品清茗,悟人生之道,而后豁然开朗,心明如镜,神清气爽。“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这是顿悟后的快乐。古人每天自我反省,即是心有所悟,长此以往,人格品性便得了充分的完善,终将成为高洁之人。以古为镜,如今有谁能做到日省吾身,心有所悟?以古为镜,我们有多久没擦自己的心窗而肮脏不堪?唯有心有所悟,我们才能体味“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的美妙境界;唯有心有所悟,我们才能有“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的伟大人格;唯有心有所悟,我们才能心如止水,从从容容处变不惊。
擦亮心窗,要心有所指。
《庄子·达生篇》提到一个驼背老人用竿子粘蝉就好像从地上拾取一样。这是为什么?只因他一心专注于蝉的翅膀,心有所指。如果那位女士平时注意修身养性,擦亮心窗,那么她就不会嘲笑邻居,就不会反被自己的行为嘲笑。心有所指,擦亮心窗,要全神贯注,专注于修身养性,以至“撼山易,撼己难”之境界。夏统是一位高洁之士,他才华了得,深知官场黑暗腐朽,拒不入仕途,无论谁请他他都不干。贾允为让他做官,对他威逼利诱,清正的夏统专注心灵的呼唤,心有所指,不为所动,成一段佳话。擦亮心窗,心有所指,修身养性,才能心明如镜。
擦亮心窗,要心有所执。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屈原对真理追求的画面若隐若现,他的执着令人钦佩。对自我完善的追求同样要执着,对伟大人格的追求更要孜孜不倦,唯有这样我们的心窗才能敞亮。“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人们对美德的执着追求,才能换来和谐的社会。林书豪,一个不为人知的“板凳球员”,是什么魔力让他一飞冲天?只因他心中有一个梦想——进入NBA打球。尽管路途坎坷,可他初衷不改,孜孜以求,终成正果。拥有一份执着,完美的执着,我们的心窗会永远敞亮。
擦亮心窗,心明如镜,我们的人生定会一路芬芳。

曾子是孔子的弟子,名参。历史上关于曾子的故事我还记得两个,一个是曾子杀猪;另一个是曾子杀人。我有一个观点,说“儒家之伪,自曾子始”,当然我说的曾子还包括曾参的父亲曾皙。之所以这麽说,并不是说曾子是个伪善的人,而是说其过于严苛谨慎的遵守儒家法度,以至于给后人留下一个难于企及的“自守”标准,导致很多后学者不得不走向“伪”的路子。比如曾子杀猪这一流传千古的故事,多数人说起来这是“守信”,但这事儿真要落到您自己身上,您会这么做吗?我断定99%的人不会,就为老婆一句教育孩子的善意的谎言,就把家里重要的财产杀掉(猪在曾子那个生产力落后的年代,绝对是重要的财产),在我看来是“信”的有些苛刻了,几近不合人性。举个例子,如果您老婆对哭闹的孩子说“再哭就把你送给要饭的去”,如果孩子不听继续哭,您会不会跟曾子学习,为了“守信”,把孩子从老婆手里抢过来,真去送给要饭的?您要真这么做了,我无比的佩服您,但我相信大部分人做不到。所以有时我觉得曾子杀猪的故事跟刘备摔阿斗的故事一样的性质,也许当事人曾子、刘备是真心实意的,但如果要求后人都跟他们学,以这种行为标准为榜样,只能走向伪善以及道德伪装下没人性,鲁迅先生批评传统文化“吃人”,在我看来尽管有些偏激,但就某些方面而言,也并没说错。回归正题,尽管我说“儒家之伪自曾子始”,但纵观论语,我不得不承认,曾子本身不是个“伪者”,他所做的一切均是出自内心,只不过他自己的行为标杆太高,后人难以做到,才把很多后学者引入了歧途,这只能怪后学者自身修为、智慧不够,怪不得曾子。
“为人谋而不忠乎?”。“谋”是为人做事的意思,也可以理解成为所在的公司工作,帮自己的朋友办事。朱子说“尽己之谓忠”,就是说当你为自己的公司工作、为自己的朋友帮忙要尽心尽力,而不要工作前先算计公司给我多少报酬,为朋友帮忙前自己要先打个小九九。“为人谋而忠”应该应该是企业管理者很喜欢的,因为能教导员工全心全意为公司付出。现在很多流行的书籍,比如《没有任何借口》之类的,强调的就是员工不问理由、不问回报的为企业无私奉献。这里还要不得不提出一个问题,如果强调“尽己”而为,那么“尽己”的对象该如何?如果中国的企业不能像传统日本企业对员工那样提供终身保障以及按资历提升待遇的发展道路,而是整天强调“今天工作不努力,明天努力找工作”,依靠“危机感”而不是“保障感”来激励员工为企业付出,那么企业管理者有资格要求员工毫无私心的为企业贡献全部心力吗?我看没似无必要。当然,作为员工,必须首先要积极付出,工作中不要斤斤计较于得失,因为工作是锻炼自己的能力和智慧,建设人脉的主要途径,而这三者是安身立命的重要基础。工作中偷奸耍滑,最终亏的是自己。而作为企业管理者,是不是也应该反思一下,企业机制能不能为勤勤恳恳付出的员工提供合理的、可预测的保障和发展空间?如果不能,企业又有什么资格要求员工“没有任何借口”?
“与朋友交而不信乎?”。朱子说“以实之谓信”,也就是与朋友交往,也实实在在的,不要耍心眼。因为一旦和一个人成为朋友,就是准备长期交往的,如果在这一过程中耍心眼,坑人利己,朋友关系是维持不住的。另外,想结交朋友,也要靠实在,因为我们都愿意交为人实在的朋友,因为这样的朋友可以信赖,共同做事的脑力和财力成本也要低很多。中国社会为什么运行成本高?一个重要原因是人与人之间信任少,所以就要花大笔的钱和脑力建立多重的防失信体系,结果抬高了做事的成本,降低了做事的效率。
“传不习乎?",”传,谓受之于师”,也就是跟老师学的学问。当然现代社会可以把概念扩展一下,不光是从老师那里学的学问,还有从书本、媒体、朋友那里学到的知识。“习,谓熟之于己”,就是对于学到的学问要“熟”,按我的理解,一是在脑子里记住,最好是消化掉,变成自己随时可以调动并运用的知识;二是用于实践。但是,学到的知识一定要用于实践吗?或者说只有用于实践的才是有用的知识吗?我看这样的理解太狭隘了,也太功利主义了,或者说对于“知识”这件事情的态度太浮躁了,知识除了能为我们带来物质、人力等现实的东西,难道不能带给我们心灵的满足感和快乐吗?难道我们从小到大学到的知识都用于实践了吗?我们人生中积淀的知识,那些没有用于实践的,就一定是“垃圾知识”吗?这也是我始终不同意有人将“学而时习之”的“习”字单纯理解为“实践”的原因。扯远了,不多谈。
集注说“曾子以此三者日省其身,有则改之,无则加勉,其自治诚切如此,可谓得为学之本矣。”,这是我极其佩服曾子的地方。以前总听别人说要培养一个习惯,就是每天在睡觉前盘点自己当天的思、言、行,看看有什么做的不对的地方,明天或以后改进。我曾经想做到这一点,但发现事实上根本办不到,别说每天一反省,就是像基督徒那样每周一反省都做不到,因为生活是平凡的,一是没有那么多大道理可以去反省;二是如果每天的平凡小事都要分析、自责一番,确实受不了;三是也许自己确实够懒,不是成大气的料,比如蒋介石先生是写日记的,写日记的过程中就反省了,所以他能继承孙中山衣钵;但又一想,毛主席好像不记日记的,是吧?再说有的人心思慎密,谨言慎行,较为敏感,这样的人也许真能每天自我反省,但像我这样做事有些粗枝大叶的家伙,对每天反省就不可能做到。所以“日省日新”“每天都有所进步”这类的标语,往往只是人们的愿望而已,真要出来这么个人,每天都进步,那恐怕是五百年不遇的天才,甚至想像起来都有些可怕,一个人居然能做到每天有进步?他想干什么啊?甚至我想过一个问题,如果一个本身就比较敏感自卑的人,你让他每天反省,会不会导致更加自卑敏感,做事畏首畏尾?我觉得是有可能的。人要追求进步,要反省,但每日反省,那恐怕是曾子这样的圣徒的事情,我这样的凡人是做不到的,只能做到每天读点书,学点习,偶尔反省一下下而已。
“而三者之序,则又以忠信为传习之本也。”,这话是说,在做反省这门功课时,首先要反省在为人处世上的得失,因为中国古语有云“做事先做人”。这一点,单讲诚信,其实不但中国,其他很多国家也一样,甚至看的更严重,比如当年的美国总统克林顿性骚扰案,国会要弹劾他,最主要的原因不是因为他对秘书性骚扰,而是他在这一问题上撒谎,企图蒙混过关,不诚实不是好品德,平凡人不诚实可能害了周围的人,而一个总统不诚实则可能祸国殃民。在诚实这件事情上,中国人以往喜欢依靠教导,美国人喜欢依靠制约,现在我们也逐步向美国人学了,不光教导,你要不诚信,我想办法惩罚你。又扯远了。如果我们要培养反省的习惯(当然不一定要做到每日反省,能每周、每月反省一次也不错),反省时首先要考虑是否“为人谋而忠,与朋友交而信”,而不是在利益和权势上的得失、在阴谋诡计上的领悟、在歪门邪道上的经验教训,如此才能保证“省”而有益。
尹氏曰:"曾子守约,故动必求诸身。",刚才说了,曾子为后世树立了一个难以企及(至少是我难以企及)的行为标杆,而“动必求诸身。”是一个很高的要求,后世人很难每地、每时都做到,于是导致部分人趋向于“伪”。与其去模仿一个难以企及的行为标准,还不如老老实实干脆承认无法完全做到,从实际出发的好。能做到多少算多少,不要强求,不要伪装,这样就很好了。
三、社会意义
我觉得这段话的社会意义是,如果我们确实需要树立一个榜样、先进,最好老实一点,不要给他按上种种凡人无法做到的“圣绩”,不要贴金,不要伪装,老老实实反映他的事迹,不要追求一定要光芒四射(好像不光芒四射就不是先进一样)这样才能让榜样可信、可学,不然会导致全民皆伪装,榜样无人信。社会就真没诚信可言了,先进人物的引领作用也就被民众的怀疑和不屑消解了。
四、个人指导
1、世界上没有完美无缺的人。如果报刊宣传上总见到伟大之极的社会典型榜样,这个社会基本就是个不怎么诚信的社会。别信。
2、诚信为人,诚信处世,诚信做事。当老实人、说老实话、办老实事。
3、定期反省一下也是很好的。


承德县1737034378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的读后感想 -
攸侄消炎:[答案] 孔子是中华民族思想情操的缔造者,是中国五千年文化的传播者,孔子开创的儒学、经学、易学、几千年来终究成为了中华... 这一句话始终激励着我.那就是曾子说的一句名言.曾子曰:“吾日三省乎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

承德县1737034378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什么 -
攸侄消炎:[答案] 人是存在缺点的,要多自我反省,促使自己改正和进步.

承德县1737034378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曾子自省的态度对我们现代的人有何启示 -
攸侄消炎: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意思就是说:我每天必定用三件事反省自己:替人谋事有没有不尽心尽力的地方?与朋友交往是不是有不诚信之处?师长的传授有没有复习?这“三省”说了两个方面....

承德县1737034378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什么 -
攸侄消炎: 人是存在缺点的,要多自我反省,促使自己改正和进步.

承德县17370343784: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
攸侄消炎: 要反思自身的不足

承德县17370343784: 《论语》读后感5篇
攸侄消炎: 《论语》是中国古代教育家、思想家孔子的弟子记录孔子言行的一部著作,它的资料...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这句...

承德县17370343784: 论语十则中“吾日三省吾身”说明了什么道理? -
攸侄消炎: 说明人非圣人,都是会犯错误的,所以我们应该经常的反思自己,只有这样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修养

承德县17370343784: 11."吾日三省吾身"阐明了什么道理?"传""习"之本是什么 -
攸侄消炎: 阐明了为人﹑为学需要不时反省自身的不足之处,以改进自身.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曾子的三省有三点,忠是为人做事无私,尽心尽力.信是与朋友真诚相交,受人信赖.而传不习乎,有一说是传授的学业有否复习实践. 综合而言,三省主要是围绕著为人的做事﹑交际﹑学习三大方面而反思自身不足. 做事不忠,交友不信,难以立足於世.学习不进取,难以完善自身德行.

承德县17370343784: 孔子讲:“吾日身三省悟”,悟什么? -
攸侄消炎: 吾日三省吾身 原文: 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 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家谋虑是否不够尽心?和朋友交往是否不够诚信?传授的学业是否不曾复习?”

承德县17370343784: 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的体会 -
攸侄消炎: 朋友您好.您是需要体会吗?智慧点世道纷纭,熙熙攘攘,心为外利所动,几乎失去真我;物欲横流,乃至人心不古;求诸外欲,而忽略了内在的诚信.如何对待浊世横流?孔子主张人应在人世间寻求与他人的契合,在求诸他人之时首先求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