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不上大夫",大夫是什么级别?

作者&投稿:支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古代的“刑不上大夫”,相当于现在的什么级别?~

  1、这个问题涉及到“八议”这个概念,为你详解:
  所谓“八议”是指法律规定的以下八种人犯罪,一般司法机关无权审判,必须奏请皇帝裁决,由皇帝根据其身份及具体情况减免刑罚的制度。这八种人是:议亲,指皇亲国戚;议故,指皇帝的故旧;议贤,指依封建标准德高望重的人;议能,指统治才能出众的人;议功,指对封建国家有大功勋者;议贵,指上层贵族官僚;议勤,指为国家服务勤劳有大贡献的人;议宾,指前朝的贵族及其后代。(亲故贤能,功贵勤宾);
  2、解释刑不上大夫:
  中国古代大夫以上的阶层,享受的“特权”之一,是宗法等级制在法律上的反映。刑,五刑也:劓、墨、刖(剕)、宫、大辟。记载始于《礼记。曲礼》。大夫以上的阶层犯罪,不使用残害肢体的刑法,而是首先选择或劝其自裁(即自杀),以砺臣节;其次“戮于朝”(杀死在朝廷)。同姓贵族有罪,则由甸师执行,秘密暗杀于郊野(参见《周礼。甸师》)。
  3、所以你的问题答案就是以上的八种人;
  请你参考!

大(dà)夫,古代官名。商周有大夫、乡大夫、遂大夫、朝大夫、冢大夫五级爵。原指五级爵犯罪免受肉刑。后比喻刑法对官僚阶级不起作用。 西周以后先秦诸侯国中,在国君之下有卿、大夫、士三级。大夫世袭 ,有封地 。后世遂以大夫为一般任官职之称。 秦汉以后,中央要职有御史大夫 ,备顾问者有谏大夫、中大夫、光禄大夫等。至唐宋尚有御史大夫及谏议大夫之官,至明清废。又隋唐以后以大夫为高级官阶之称号。 清朝高级文职官阶称大夫,武职则称将军。 刑不上大夫.大夫是相当于贵族显赫一类的高层人士.这句话是说,即使大夫犯了再大的错,都不可以用刑法处置. 这是封建社会的不平等的对待人的观点。把贵族和平民区别对待。 “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这句话,出自春秋时期成书的《礼记》。自秦汉以来,对这句话的解释都是“庶人没有资格受礼遇,大夫拥有特权不受刑”,把“下”作“下到”,“上”作“上到”解。这种解释,与原话的本来意义是违背的,这是“以封建的特权观念去解释带有原始性质的、以天神报这为根据、以血缘宗亲行正义的远古刑礼观的一种误解”。 首先,从先秦人的字句上看,“上”“下”二字,意作鄙视、重视。如“以高下下,以男下女”,其高下之之间的“下”与男女之间的“下”,均为卑贱意。《论语》的“惟上智下愚不移”,其“上”与“下”也作重轻意解。《礼记》的“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其“上”“下”二字取义,与上列句式相同,意为尊卑之意。 其次,从血缘宗亲社会的刑礼观上看,远古时代,社会的所有成员,为了本血缘宗亲的兴旺发达,子孙繁衍,都要严守人所共循的礼制刑法,谁也不能特珠。尧舜时,舜让鲧治理水患,鲧没有治好,鲧就受到了死刑处分。舜让位于禹后,禹对于执法刑父的皋陶不但重用,而且友情胜旧。当时刑礼保持公正与威严,即便是首领也不例外。所以这句话,应为“礼不卑庶人,刑不尊大夫”。 当然,这句话到了封建社会变成了因人论罪,礼成了尊上卑下、刑变为宥贵残贫的封建特权阶层的私器。但这句话是与后世的“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一脉相承的。


中国象棋是谁发明的?
因为中国古代恪遵“刑不上大夫”的礼法,所以韩厥即使是对待敌方的主将主帅,也依然礼敬有加,不敢有丝毫的侮慢(当然也可能另有意图)。大概是告戒人们记住一骄傲就会招致失败的教训吧,象棋中就有了“王车易位”的规则和“将军”的术语。人们都叫象棋为象戏,原来小小的枰场上演绎的却是人类历史的活剧!那么,又何以...

我姓“礼”它有什么历史吗
为了体现刑不上大夫的精神,又有以官爵当刑的规定。留养之法为历代所遵行,官当亦为隋、唐、宋所沿用。《周礼》不孝为乡八刑之一。《孝经》云:“五刑之属三千,而罪莫大于不孝。”北齐列不孝为重罪十条之一,犯者不在八议论赎之限。隋采用,并置十恶条,自唐迄清皆沿用。北周完全模仿《周礼》,法律全盘礼化...

文言文翻译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有顷益怠。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遂溺死。吾哀之。且若是,得不有大货之溺大氓者乎?于是作《哀溺》...

"死刑缓期2年执行"是啥意思啊?是2年以后再执行枪决,还是不执行了?
古代是刑不上大夫,现在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有些人犯了严重的罪之后,会被法院判死刑,也有的人会被判死刑缓期2年执行。有人就问,死刑缓期2年执行,是执行死刑,还是2年之后,就不执行了?实际上,死刑缓期2年执行的意思是不一定执行死刑。一、若是在死缓期间有重大立功表现,那就可以直接变为有期...

"刑不可知,威不可测"这句话出自何典,是什么意思?
是一句古语,出自《左传》,意为法律如果不公布的话,它的威力是无穷尽的。1.这种思想就是利用人对未知的畏惧心理而提出,如果不知道什么情况下就会受到惩罚,就只能循规蹈矩、不敢做出格的事。2.这是基于传统中国的农业社会的重视秩序、稳定压倒一切的观点,在当代当然是错误的了。3.现代是法不明文...

"刑不可知,威不可测"这句话出自何典?什么意思?
1,刑不可知,威不可测是说法律如果不公布的话,它的威力是无穷尽的。它与法制相违背的,要达到一个法治社会第一点要公布法律,人人知道法律如何规定,我们才能够知法、守法。2,倒!怎么会出自子产《铸刑书》!!正是子产的《铸刑书》否定了"刑不可知,则威不可测"的秘密法。子产的在法律上所做出...

中国的第一位皇帝是谁?
中国历史上第一位皇帝是谁?

电影满清十大苦刑
最早是把人杀死之后再剁成肉酱,称为「醢」,受过此刑的记得有子路,还有周文王的长子伯邑考.后来发展更加精细,目的还是要让犯人受最大的痛苦,因此不但是活的时候施刑,还要求受刑人必须身受多少刀以后才死.据说发展到后来,每次凌迟要由两个人执行,从脚开始割,一共要割一千刀,也就是要割下一千片肉片才准犯人断气...

"腐刑"是什么样的刑法??
此外,在商鞅变法时期,秦国曾大规模地实行过阉割刑,就是历史上有名的“秦割六国之民”。这些历史记载都表明腐刑在古代中国是一种广泛存在的刑罚方式。随着社会的进步和文明的发展,人们逐渐认识到腐刑的残酷性和不人道性。在现代社会中,腐刑已经被普遍认为是一种不合理的刑罚方式,已经被大多数国家所...

"笞杖”是什么刑罚,古代女子为何宁死也不愿受笞杖之刑?
这种刑法十分的流行。全世界各地都在用的,东南亚这边用的最多。在香港殖民时期,有人因为被活活打死了,所以被政府废除掉了。每一次执行前还要经过医师的检查,要判断出受刑的人不会打出太大的问题。才可以执行。朝鲜打屁股每次不能超过30下。台湾这边要轻一些,每次不能超过25下,而且可以分成多次来...

德兴市13674986008: ...( )①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 ②威势之可以禁暴,而德厚不足以止乱③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④礼不下庶人.刑不上大夫⑤君,舟也,人,... -
系宝格列:[选项] A. ①②③ B. ①③⑤ C. ①③②④ D. ③④⑤

德兴市13674986008: "邢"这个姓的由来 -
系宝格列: 邢氏周公后代 发源河北邢台.邢姓,《左传》上所记载的:“凡蒋、刑、茅、胙、祭、周公之胤也”,说明得最为清楚,明白指出了他们是3000年前制礼作乐的周公的后代.当然,更是最值得自豪自傲的黄帝子孙.这个荣耀姓氏的始祖,根据老...

德兴市13674986008: 《驼医》全文翻译.和寓意. -
系宝格列: 从前有个医生,自吹能治驼背.他说:"无论驼得像弓那样的,像虾那样的,还是弯曲像铁环那样的,请我去医治,管保早晨治了,晚上就如同箭杆一般直了."有个人信以为真,就请他医治驼背. 这个医生要来两块门板,把一块放在地上,...

德兴市13674986008: "来自"在句中做什么成分 -
系宝格列: 来自是谓语,北京是宾语,句子是主谓宾结构.

德兴市13674986008: 文言文 晏子春秋中"景公之时,雪雨三日而不雾....."的翻译 -
系宝格列: 原文: 景公之时,雨雪三日而不霁,公被狐白之裘,坐堂侧陛.宴子入见,立有间,公曰:“怪哉!雨雪三日而不寒.”宴子对曰:“天不寒乎?”公笑.宴子曰:“婴闻之,古之贤君,饱而知人之饥,温而知人之寒,逸而知人之劳,今君不知...

德兴市13674986008: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①矣!" -
系宝格列: 晋平公问于师旷曰:“吾年七十,欲学,恐已暮矣.”师旷曰:“何不炳烛乎?”平公曰:“安有为人臣而戏其君乎?”师旷曰:“盲臣安敢戏其君乎?臣闻之,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炳烛之...

德兴市13674986008: 使于齐,顾反,谏怀王曰:"何不杀张仪?"翻译? -
系宝格列: (屈原)出使在齐国,回来后,劝谏怀王说:“为什么不杀张仪?” 顾反:回来.反,通“返”.

德兴市13674986008: 伤仲永中的"世隶耕"在全文起什么作用?
系宝格列: (1)交代了事情发生的背景. (2)衬托了仲永的聪明才智. (3)为下为父亲的“不使学”做铺垫. 我们刚讲的...希望您可以帮助你吧!

德兴市13674986008: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这句话的意思. -
系宝格列: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译】 学习而不思考,人会被知识的表象所蒙蔽;思考而不学习,则会因为疑惑而更加危险. 【注】 语出《论语·为政》——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罔,作蒙蔽,欺骗解; 殆,书指危险. ...

德兴市13674986008: 杜甫诗句\"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该如何理解? -
系宝格列: 名声一定要靠好文章铸造吗?老了就一定要辞官休息养病吗?“名岂文章著,官应老病休”写出诗人极度愤慨之情,前句说明其志向未酬,反而因文章而扬名,读来令人心沉;后句诗人以自嘲口吻诙谐地说出自己政治理想不得实现的愤慨.“岂”“应”是关键字眼,上下关联.尾两句触景而情发,景以自况,运用形象的比喻收结全诗.诗人以天地间一只形单影孤的沙鸥来寄托自己功业未成的慨叹,有一种强烈的感染力量.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