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天祥《正气歌》中用了哪些事例?

作者&投稿:仪狮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有什么典故~

1.在齐太史简. 诠曰:此节第一例也.春秋鲁襄公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48年,齐崔杼弑君光,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之;其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其次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太史兄弟以书崔杼弑而死者三人矣,其次弟仍书,崔杼知正义之终不可磨灭,乃止不杀.齐国史氏有别居于南境曰南史氏者,闻太史迭为崔杼所杀,恐正义不伸,乃执简(古代史编之单页,削竹为之,大者曰策,小者曰简,亦或浑言之)入齐都,欲继言之,至都,则崔杼已止不杀,其弑君之罪,已得书矣,乃还南境.太史兄弟,以生死争正义,固万世史官之模范,而南史氏特犯危难,欲与同殉,亦开野史稗官之典型矣.   
2.在晋董狐笔. 诠曰:此第二例也.春秋鲁宣公之二年,即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欲杀赵盾,盾奔齐,其从子赵穿乃攻灵公于桃园弑之,赵盾犹未出境,闻之而返,亦不讨赵穿弑君之罪,太史董狐言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赵盾曰“非我也,穿也”董狐曰:“子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非子弑君而何?”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与齐太史无异;惟赵盾能任咎,不似崔杼之怙恶残贼正义耳.   
3.在秦张良椎. 诠曰:此第三例也.秦始皇之十七年灭韩,后九年,六国皆灭,遂兼天下.又三年,而有韩遗臣张良与壮士以铁椎行刺始皇于博浪沙中事,误中副车,良与壮士皆遁,始皇大怒,大索十日不得.又八年,而始皇死,又一年,而豪杰并起,复立六国,又三年,而项羽灭秦,杀韩王成.良乃佐汉高以灭项羽,为汉开国勋臣,封留侯,盖再为韩复仇矣.其以一弱书生,行刺威加一世之秦始皇,事为千古艳称,乃匹夫报国仇之佳话,故特著之.   
4.在汉苏武节. 诠曰:此第四例也.汉武帝时,遣苏武使匈奴,匈奴欲武降,辱之,苦之,终不可得,乃使牧羊北海——今贝加尔湖——上.武持汉使者之节,凡十九年,节毛尽脱,至昭帝时始归.初,卫律、李陵皆以臣降匈奴,匈奴使劝武降,武不为动,陵乃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矣.”此事为使臣守节不逾之典型,故著之.   
5.为严将军头. 诠曰:此第五例也.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兵入蜀,欲取刘璋而代之,璋将严颜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然颜卒为降将;其行与言,实不相应,惟此言可采. 严颜投降之说是小说《三国演义》里的情节,实际上,并没有任何资料说明他真的投降了.陈寿的《三国志》为张飞做传中提到了破巴郡,捉严颜,也写了严颜说的那句“但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后来只说张飞把严颜放了,并且引为宾客,并没有说严颜投降.还有一种传说,严颜听闻刘备攻破成都,自己引刀断头.做了名副其实的断头将军.《三国演义》的很多情节都是虚构的,包括后面严颜为刘备立下战功,这些都是不见史实的.   
6.为嵇侍中血. 诠曰:此节六例也.晋惠帝时,八王称兵争攻,成都王颖之兵犯惠帝乘舆,杀侍中嵇绍于帝前,血溅帝衣,侍臣请涤之,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也.”此为护主之危,以身殉职之例,故著之.   
7.为张睢阳齿. 诠曰:此第七例也.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反于河北,僭称燕帝,陷两京,唐室不绝如缕.其时,集平贼收京之勋者,有郭子仪、李光弼将帅,功未能成,以身殉国者,则以张巡、颜杲卿为最显.此例举张巡,下例举颜杲卿,皆安史之乱中之讨逆死节者也.张巡与许远共守睢阳,捍蔽东南,使贼不得扰江淮,安史乱中,淮南竟无恙,巡等之功也.其事详载两《唐书》及《资治通鉴》,又庙祀所在多有,忠烈见于吟咏.千年以来,几于妇孺皆知矣,   
8.为颜常山舌. 诠曰:此第八例也.安禄山反于燕蓟,河北诸城望风而靡,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平原太守真卿起兵讨贼,杲卿初为禄山所荐,至是伸大义讨之,兵败被执,不屈,贼割其舌,犹骂而死,此为忠于国家,不顾个人之例,故著之.真卿后亦为僭号楚帝之李希烈所杀,年八十矣.
9.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 诠曰:此第九例也.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人皆化之,其衣冠为世则效,赤犹郭泰巾,见重于时也.宁少与华歆为友,后察歆急于荣利,遂割席分座,至是华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汉而宁始终高节,千古称为完人,此贞洁不染污世之例,国家元气所寄也,故特著之.管宁事详《三国志·魏书》卷11.   割席分座事见刘义庆《世说新语·德行第一》.郭泰事见《后汉书》卷98.   
10.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诠曰:此第十例也.汉室失驭,曹操据中原,挟汉帝,其子丕遂篡汉而号魏,孙策据江东,弟权继之,遂建吴国.惟刘备以汉宗室保有蜀益,乃汉室之绪余也.诸葛亮生当是时,知曹孙二氏皆不利于汉,故高蹈不仕,其兄瑾事权,而亮未尝通名焉.及刘备躬往求贤,三顾而后出,知备为汉胄,事之无害于道义也.故诸葛亮出处之正,千古称之.曹丕既篡汉,备乃即帝位,以续汉统,是为昭烈皇帝.昭烈将崩,托嗣君禅于亮,亮尽心辅弼,先平南蛮,使蜀无内忧;又东结好于吴,使蜀有与国;然后大举伐魏,申“讨贼”之义,其出师之《表》,十二段,忠谠之忱,洋溢楮墨,使千载下读者,想见其为人,真谋国进谏之典型文字也.又后出师表,文字激昂,不似前表之雍容恬密,论者或疑为后世依托非亮所作.然此文起句:“先主虑汉贼不两立,王业不偏安,故派臣以讨贼也”结句:“臣鞠躬尽瘁,死而后已,至于成败利钝,非臣之明所逆睹也.”简单明了,说出义不与寇贼俱存,光复旧物,不可苛安,成败利钝,在所不顾,惟竭力致身以赴而已.数语昭垂天壤,大节炳然,最为万世之模范,千载下读之,志气振作,永以为保民兴国之矜式可也.故文山以“鬼神泣壮烈”赞之,谓其忠义之气,感格人神也.此为处颠危,谋匡复,振士气,正人心之明表,故特著之.   
11.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诠曰:此十一例也.晋有贾后八王之乱,淮汉以北,沦为匈奴、羯、鲜卑、氐、羌割据角逐之场,史家称为“五胡之乱”.晋元帝偏安江左,竟不能恢复中原,而当时志士仁人,苦心戮力者:此则有刘琨崎岖并阳之间,终以身殉;南则有祖逖进规河洛,亦齐志以没,逖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事虽不成,而激昂慷慨之气,流芳万世,足以长华夏之声威,殄寇贼之凶焰,此亦为振士气,正人心之显例,故著之.   
12.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诠曰:此第十二例也.唐自安史之乱后,降将悉为藩镇,甚窃帝号者,李希烈与朱泚也.朱泚将称帝,招段秀实计议其事,秀实方罢黜家居,泚意其必有憾于朝廷,从其僭乱也.而秀实忠贞无二,取笏击泚,泚头破血出,遂害秀实.此为惟正义是知,惟国自爱,不以显晦异志之例,故著之.如此,忠贞高亮之风,奋乎在世,则从乱卖国者之丑迹,可以扫尽矣.   
以上十六句,举先正十二事,以告天下后世.此十二事:在春秋时者二,在秦与西汉者各一,在东汉之季者二,在三国者一,在西晋东晋者各一,在唐时者三.成仁者五,赍志以没者二,终成其志者三,以壮语清操传者各一,上下数千年,卓立特行奇节正气之概,略尽于此矣.文山低徊先正,时时以孔孟“成仁”“取义”为心,读其歌,不独见文山肝胆芬芳之美,亦犹列古来贤圣忠烈于一堂而瞻对之,此正气之歌,所以为中国大义代表作也

正气歌
(155人评价) 9.1
朝代:宋辽金
作者:文天祥
原文:
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暴热,风道四塞,时则为日气;檐阴薪爨,助长炎虐,时则为火气;仓腐寄顿,陈陈逼人,时则为米气;骈肩杂遝,腥臊汗垢,时则为人气;或圊溷、或毁尸、或腐鼠,恶气杂出,时则为秽气。叠是数气,当之者鲜不为厉。而予以孱弱,俯仰其间,於兹二年矣,幸而无恙,是殆有养致然尔。然亦安知所养何哉?孟子曰:「吾善养吾浩然之气。」彼气有七,吾气有一,以一敌七,吾何患焉!况浩然者,乃天地之正气也,作正气歌一首。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閟天黑。(閟天黑 同:闭)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哀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存,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译文
作者:佚名
天地之间正气存,赋予形体杂纷纷。地上江河与山岳,天上日月和繁星。
人有正气叫浩然,充塞环宇满盈盈。正道应道清夷狄,除尽胡寇报朝廷。
国难当头见气节,永垂青史留美名。齐国太史不惧死,崔杼弑君载史籍;
晋国董狐真良史,手握“书法不隐”笔;韩国张良雪国耻,椎杀秦皇遭通缉;
苏武留胡十九年,终日手持汉朝节;巴郡太守老严颜,甘愿断头不妥协;
晋代侍中名嵇绍,为救国君洒热血;张巡当年谪睢阳,咬牙切齿讨逆贼;
常山太守颜杲卿,骂敌骂断三寸舌;辽东管宁“着皂帽”,清操自励若冰雪;
诸葛《出师》复汉室,鞠躬尽瘁何壮烈!祖逖渡江誓击楫,奋威慷慨吞胡羯;
秀实夺笏击狂贼,贼头破裂直流血。浩然之气多磅礴,志士英名万古存。
每当正气贯日月,谁把生死放在心。 地靠正气得以立,天靠正气成至尊。
三纲靠此得维持,道义以此为本根。可叹我生逢乱世,竞无才力救危亡。
被俘仍戴南国帽,囚车押我到北方。折磨摧残何所惧,酷刑只当饮糖浆。
牢房死寂见鬼火,春来紧闭黑茫茫。老牛骏马共槽食,鸡窝里面栖凤凰。
一旦染病便死亡,枯骨弃野多凄凉。如此恶境囚两载,各种毒害不能伤。
牢房阴森令人哀,是我安乐之天堂。岂有智谋与巧计,能防邪毒来伤身。
光明磊落忠义心,我视生死如浮云。我心悲伤悠绵绵,好似苍天哪有边?
贤哲虽然已远去,榜样令我心更坚。檐心展读圣贤书,光华照彻我容颜。

《正气歌》----附人物典故 分类:正气歌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⑴,在晋董狐笔⑵。

在秦张良椎⑶,在汉苏武节⑷。为严将军头⑸,为嵇侍中血⑹。为张睢阳齿⑺,为颜常山舌⑻。

或为辽东帽,清操厉冰雪⑼。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⑽。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⑾。

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⑿。是气所磅礴,凛烈万古存。当其贯日月,生死安足论。

地维赖以立,天柱赖以尊。三纲实系命,道义为之根。嗟予遘阳九,隶也实不力。

楚囚缨其冠,传车送穷北⒀。鼎镬甘如饴,求之不可得。阴房阗鬼火,春院闭天黑。

牛骥同一皂,鸡栖凤凰食。一朝蒙雾露,分作沟中瘠。如此再寒暑,百疠自辟易。

嗟哉沮洳场,为我安乐国。岂有他缪巧,阴阳不能贼。顾此耿耿在,仰视浮云白。

悠悠我心悲,苍天曷有极。哲人日已远,典刑在夙昔。风檐展书读,古道照颜色。

附:人物典故----依百度注,稍有删改。

①太史简。
春秋鲁襄公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48年,齐崔杼弑君光,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之;其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其次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太史兄弟以书崔杼弑而死者三人矣,其次弟仍书,崔杼知正义之终不可磨灭,乃止不杀。齐国史氏有别居于南境曰南史氏者,闻太史迭为崔杼所杀,恐正义不伸,乃执简入齐都,欲继言之,至都,则崔杼已止不杀,其弑君之罪,已得书矣,乃还南境。太史兄弟,以生死争正义,固万世史官之模范,而南史氏特犯危难,欲与同殉,亦开野史稗官之典型矣。

②董狐笔。
春秋鲁宣公之二年,即公元前607年,晋灵公欲杀赵盾,盾奔齐,其从子赵穿乃攻灵公于桃园弑之,赵盾犹未出境,闻之而返,亦不讨赵穿弑君之罪,太史董狐言曰:“赵盾弑其君”以示于朝,赵盾曰“非我也,穿也”董狐曰:“子为正卿,亡不出境,反不讨贼,非子弑君而何?”孔子曰:“董狐,古之良史也,书法不隐!”董狐之直言,敢犯危难与齐太史无异。

③张良椎。
秦始皇之十七年灭韩,后九年,六国皆灭,遂兼天下。又三年,而有韩遗臣张良与壮士以铁椎行刺始皇于博浪沙中事,误中副车,良与壮士皆遁,始皇大怒,大索十日不得。又八年,而始皇死,又一年,而豪杰并起,复立六国,又三年,而项羽灭秦,杀韩王成。良乃佐汉高以灭项羽,为汉开国勋臣,封留侯,盖再为韩复仇矣。其以一弱书生,行刺威加一世之秦始皇,事为千古艳称。

④苏武节。
汉武帝时,遣苏武使匈奴,匈奴欲武降,辱之,苦之,终不可得,乃使牧羊北海上。武持汉使者之节,凡十九年,节毛尽脱,至昭帝时始归。初,卫律、李陵皆以臣降匈奴,匈奴使劝武降,武不为动,陵乃叹曰:“嗟呼!义士。陵与卫律之罪,上通于天矣。”此事为使臣守节不谕之典型。

⑸严将军头。
汉献帝建安十九年,刘备兵入蜀,欲取刘璋而代之,璋将严颜曰:“蜀中有断头将军,无降将军也。”后严颜兵败,降。此处只得以刘璋托嘱论。

⑹嵇侍中血。
晋惠帝时,八王称兵争攻,成都王颖之兵犯惠帝乘舆,杀侍中嵇绍于帝前,血溅帝衣,侍臣请涤之,帝曰:“此嵇侍中血,勿浣也。”此为护主之危,以身殉之之例,故著之。
嵇绍,竹林七贤嵇康长子。十岁时,康为晋文王司马昭所杀。

⑺张睢阳齿。
唐玄宗天宝年,安禄山、史思明,相继反于河北,僭称燕帝,陷两京,唐室不绝如缕。其时,集平贼收京之勋者,有郭子仪、李光弼将帅,功未能成,以身殉国者,则以张巡、颜杲卿为最显。此例举张巡,下例举颜杲卿,皆安史之乱中之讨逆死节者也。

⑻颜常山舌。
安禄山反于燕蓟,河北诸城望风而靡,常山太守颜杲卿与平原太守真卿起兵讨贼,杲卿初为禄山所荐,至是伸大义讨之,兵败被执,不屈,贼割其舌,犹骂而死,此为忠于国家,不顾个人之例。

⑼或为辽东帽,清操励冰雪。
东汉末年,海内大乱,管宁避地辽东,以清操自励,人皆化之,其衣冠为世则效,赤犹郭泰巾,见重于时也。宁少与华歆为友,后察歆急于荣利,遂割席分座,至是华歆果事曹操,助曹氏篡汉而宁始终高节,千古称为完人,此贞洁不染污世之例,国家元气所寄也,故特著之。

⑽或为出师表,鬼神泣壮烈。
曹丕既篡汉,备乃即帝位,以续汉统,是为昭烈皇帝。昭烈将崩,托嗣君禅于亮,亮尽心辅弼,先平南蛮,使蜀无内忧;又东结好于吴,使蜀有与国;然后大举伐魏,申“讨贼”之义,其出师之《表》,十二段,忠谠之忱,洋溢楮墨,使千载下读者,想见其为人,真谋国进谏之典型文字也。

此处评论如何,且待公道。

⑿或为渡江楫,慷慨吞胡羯。
晋有贾后八王之乱,淮汉以北,沦为匈奴、羯、鲜卑、氐、羌割据角逐之场,史家称为“五胡之乱”。晋元帝偏安江左,竟不能恢复中原,而当时志士仁人,苦心戳力者:北则有刘琨骑驱并阳之间,终以身殉;南则有祖逖进规河洛,亦齐志以没,逖渡江,中流击楫而誓曰:“祖逖不能清中原而复济者,有如大江!”事虽不成,而激昂慷慨之气,流芳万世,足以长华夏之声威,殄寇贼之凶焰,此亦为振士气,正人心之显例。

⑿或为击贼笏,逆竖头破裂。
唐自安史之乱后,降将悉为藩镇,甚窃帝号者,李希烈与朱泚也。朱泚将称帝,招段秀实计议其事,秀实方罢黜家居,泚意其必有憾于朝廷,从其僭乱也。而秀实忠贞无二,取笏击泚,泚头破血出,遂害秀实。此为惟正义是知,惟国自爱,不以显晦异志之例,故著之。如此,忠贞高亮之风,奋乎在世,则从乱卖国者之丑迹,可以扫尽矣。

段秀实者,“戴头来”也。

⒀楚囚
本指春秋时被俘到晋国的楚国人钟仪,后用来借指被囚禁的人,也比喻处境窘迫、无计可施的人。


汉语言学专科《中国古代文学作品选》练习题
1、文天祥《正气歌》主要运用的表现手法是()A.夸张B.比拟C.对比D.映衬答案:C2、下列《岐阳》诗句中,表现诗人对岐阳战事关注的是()A.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B.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C.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D.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答案:B3、《南吕...

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名句
正气上冲斗牛,故有彻过日月之势也.吾人秉此正气,与大宇长宙为徒.老子曰:“死而不亡者寿”死也者,有生之常;虽寿至千百年,其终于死,一也.以视宇宙之无穷,则咄嗟瞬息犹不足喻其微,直无物而已矣,惟死而不亡者,乃为寿耳.先正卓立特行,...

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名句
文天祥正气歌中的名句有:是气所旁薄,凛冽万古存;当其贯日月,死生安足论。1、是气所旁薄,凛冽万古存。旁薄者,广大、充塞、动荡之义。庄子曰:“之人也,之德也,将旁薄万物以为一“言至人德洽两间,弥纶万物也。此词与昆仑并用。诸先正皆其明表,其人虽逝,其范照垂,永示吾人光明正大...

《正气歌》中引用哪些典故,成语
《正气歌》是南宋著名爱国诗人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诗。在诗的序中,作者交代了作诗的背景:自己兵败被俘,身处囹圄之中,环境困苦艰难,处境险恶。但是由于自己一身正气,各种邪气和疾病都不能侵犯自己,因此自己能够坦然面对自己的命运。诗中连用十二个典故,都是历史上著名的人物,他们的作为都体现出浩然正气的力量。

《正气歌》赏析
《正气歌》是南宋诗人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全诗感情深沉,气壮山河,直抒胸臆,毫无雕饰,充分体现了作者崇高的民族气节和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其中较为经典的有这一句,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於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

求正气歌的序及译文!求正气歌里用的典故详解!
正气所由养成,端在道义之守,正气之抒发,无非出于道义,故曰:“道义为之根”也。 此一句指出正气之本,出于道义,示天下后世必明于道义,而诚以行之,然后正气始能抒发,陶铸人群,率土、普天,咸归于善也。 自“是气所旁薄”至此,凡八句,为一段,极言正气之大经大本大用。[编辑本段]四、【鉴赏】 《正气歌》...

正气歌没有直接提到的人物典故是
十二个典故具体包括:董狐、张良、苏武、严颜、颜常山、管宁、诸葛亮、段秀实、张雎阳、嵇绍、祖逖,以上这十一个是作者明确提到的著名人物,剩下一个没有提到的人名的就是太史官。《正气歌》南宋诗人文天祥在狱中写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背景:文天祥于祥兴元年(1278)10月因叛徒的出卖被元军所俘。

文天祥《正气歌》文学鉴赏二
《正气歌》凡六十句,隔句一韵,通篇四韵,平仄间押,以此将诗之情韵导而逶迤,又寓激荡于从容。既浑灏苍古,又顿挫扬抑,回肠荡气。这首诗用古体诗的语调来写,而不取近体的排偶整饬,显得高古悲壮。酣畅淋漓地表现了作者文天祥的忠肝义胆、铮铮铁骨;在歌赞先烈的同时,展现了作者文天祥崇高的...

正气歌的上句是什么
正确的是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见通“现”,表现,显露的意思。这句话的意思是在危难的关头,一个人的节操才能显现出来,永远青史留名。出处:宋末政治家、文学家文天祥《正气歌》的一句诗。《正气歌》节选: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皇路当...

正气歌原文,作者
正气歌原文作者为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正气歌》是文天祥在狱中写下的诗篇,充满了慷慨激昂的爱国之情和坚贞不屈的民族气节。这首诗篇长达二百四十字,其中列举了历史上许多忠贞不渝、英勇就义的先烈,以他们的正气来抗击邪恶的势力。文天祥在诗中表达了自己对于正义和真理的坚定信仰,以及对于民族和...

金川区17367818178: 文天祥的《正气歌》中有什么典故? -
东盾小儿:[答案] 1.在齐太史简. 诠曰:此节第一例也.春秋鲁襄公之二十五年,即公元前548年,齐崔杼弑君光,太史书曰:“崔杼弑其君”,崔杼杀之;其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其次弟又书,崔杼又杀之;太史兄弟以书崔杼弑而死者三人矣,其次弟仍书,崔杼知正义...

金川区17367818178: 正气歌中的典故 -
东盾小儿:[答案] 《正气歌》----附人物典故分类:正气歌文天祥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

金川区17367818178: 了解文天祥的正气歌,以及社会上有关正气的事迹 -
东盾小儿:[答案] 天地有正气,杂然赋流形.下则为河岳,上则为日星.于人曰浩然,沛乎塞苍冥. 皇路当清夷,含和吐明庭.时穷节乃见,一一垂丹青:在齐太史简,在晋董狐笔. 在秦张良椎,在汉苏武节;为严将军头,为嵇侍中血,为张睢阳齿,为颜常山舌; 或为辽东...

金川区17367818178: 文天祥正气歌全文运用了多少个典故 -
东盾小儿: 十二个典故参考lJ8xp42yS8BT6wPvPfaqLUmwgDtSyHBdoJZ8RGiZ7GJN80QTlpnCTrvFD_qz9uTBWhT77yBUtsdLLls09XR_w3W5C7JDBv9PZbiVZxv3h0W

金川区17367818178: 文天祥的《正气歌》名句赏析 -
东盾小儿: 从“在齐太史简”到“道义为之根”为第二部分.在这部分里,诗人历数了史册上十二位忠臣义士的壮烈之举,来写浩然正气的体现.诗人连用四个“在”字,形成了一连串的排比句式,显得气势极为充沛.正因为“正气”的赋予,才有了这些...

金川区17367818178: 正气歌描写了哪些历史英雄 -
东盾小儿: 你好!首先正气歌是文天祥所著所以文天祥可以算一个,崔杼,张良,苏武,董狐,严颜,张飞,诸葛亮,祖狄,张巡,段秀实,颜杲卿,管宁,希望能解决你的问题,望采纳

金川区17367818178: 文天祥正气歌中列举的古代忠贞之士有哪些? -
东盾小儿: 正气歌(155人评价) 9.1 朝代:宋辽金 作者:文天祥 原文:余囚北庭,坐一土室.室广八尺,深可四寻.单扉低小,白间短窄,污下而幽暗.当此夏日,诸气萃然:雨潦四集,浮动床几,时则为水气;涂泥半朝,蒸沤历澜,时则为土气;乍晴...

金川区17367818178: 谁有十个事实论据?10个事实论据,题材不限.每个200字左右.谢了!越快越好! -
东盾小儿:[答案] 爱 国 文天祥宁死不屈 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兵败被俘,坐了三年土牢,多次严辞拒绝了敌人的劝降.一天,元世祖忽必烈亲自来劝降,许以丞相之职,他毫不动摇,反而斩钉截铁地说:“唯有以死报国,我一无所求.”临刑前,监斩官凑近说:“文丞...

金川区17367818178: 《正气歌》 -
东盾小儿: 《正气歌》是南宋末代左宰相文天祥所作的诗,创作于元大都的监狱中.该诗慷慨激昂,充分表现了文天祥的坚贞不屈的爱国情操. 宋末帝赵昺祥兴元年(1278年),文天祥在广东海丰兵败被俘.次年被押解至元大都(今北京).文天祥在狱中三年,受尽各种威逼利诱,但始终坚贞不屈.1281年夏,在湿热、腐臭的牢房中,文天祥写下了与《过零丁洋》一样名垂千古的《正气歌》.1283年1月9日,在拒绝了元世祖最后一次利诱之后,文天祥在刑场向南拜祭,从容就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