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的历史大事件~急~在线等!

作者&投稿:赫淑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急!杭州历史事件~

  秦始皇过钱唐
  【秦始皇过钱唐】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设会稽郡,置钱唐、余杭、富春、海盐(今海宁)4县。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
  慧理首开灵隐天竺
  【慧理首开灵隐天竺】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人慧理登灵鹫峰(今飞来峰),叹为"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岭飞来",并指为"仙灵所隐之处",在山下创建灵隐寺。两年后又在天竺山创建翻经院(后改法镜寺),即下天竺。
  昙超首开玉泉
  【昙超首开玉泉】南齐建元年间(479~482),僧昙超在西湖仙姑山青芝坞口开山筑庵。清康熙时改清涟寺,俗称玉泉寺。
  隋建杭州城
  【隋建杭州城】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平陈,改钱唐郡为杭州。初治余杭。次年,移治钱唐。隋开皇十一年(591),将杭州钱唐县治由灵隐山下移至柳浦西(今杭州江干一带),并依凤凰山筑城,周围15公里左右,是为最早的杭州城。
  隋开凿江南运河
  【隋开凿江南运河】隋大业六年(610),隋炀帝杨广凿通江南运河,自京口(今镇江)至杭州,800余里。自此与江北运河相接。明清时期,由北京至杭州的大运河称"京杭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江南运河向为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杭州拱宸桥为大运河水运的起讫点。
  唐改钱唐为钱塘
  【唐改钱唐为钱塘】唐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为避国讳,4年后将钱唐改为钱塘。
  首创九里松
  【首创九里松】唐开元十三年(725),杭州刺史袁仁敬在洪春桥至灵隐植松九里。"九里云松"后为"钱塘八景"之一。
  李泌开六井
  【李泌开六井】唐建中二年至兴元元年(781~784),杭州刺史李泌开相国井、西井、方井(即四眼井)、白龟池、小方井、金牛井等六井,引西湖水入井,解决居民饮咸水之苦。
  白居易守杭
  【白居易守杭】唐长庆二年(822),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任职期间,治理西湖,筑堤建闸,放水灌田,并重修六井。离任时留诗:"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又因有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他,将西湖白沙堤改名"白堤"。
  黄巢军入杭州
  【黄巢军入杭州】唐乾符六年(879),黄巢于九月攻陷广州后,十一月率20万人从江西进入浙江,掠余杭,入杭州,旋即离去。
  钱癠筑罗城
  【钱癠筑罗城】唐景福二年(893)七月,钱癠为镇海军节度使,雄踞杭州,发民夫20万及十三都军士,自凤凰山筑罗城,周长35公里,建有10座城门,3座水城门。
  钱氏筑捍海塘
  【钱氏筑捍海塘】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吴越王钱缴自月轮山(今六和塔)起至艮山门沿钱江筑捍海塘,以防海潮。堤长二三十公里,世称"钱氏捍海塘"或"钱氏石塘"(1985年在建造江城路立交桥时,挖至路面下5~11米深处,发现"钱氏捍海塘"遗迹,经考古发掘,柱长约6米,直径约13~39厘米,柱后为装满石块的竹笼,竹篾编织痕迹十分清晰,其后夯土,最后一排为木柱与竹编)。是年,又置撩湖兵千人,专门浚治西湖。
  钱元?慈云岭造像
  【钱元?慈云岭造像】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吴越国王钱元在西湖慈云岭南坡资延寺右摩崖造弥勒、观音、势至佛龛和"唐僧取经"石龛。
  钱弘?创建灵峰寺
  【钱弘?创建灵峰寺】五代后晋开运元年至三年(944~946),吴越国王钱弘?为伏虎禅师在灵峰建鹫峰禅院。宋时改灵峰禅寺。为西湖探梅胜地之一。
  吴延爽建保?塔
  【吴延爽建保?塔】北宋开宝元年(968),吴越国王钱弘?被赵匡胤召到汴梁,其舅吴延爽为祝福钱弘?进京平安,特在西湖宝石山建塔,称为保?塔。现塔为1933年重建。
  钱弘?建六和塔、雷峰塔
  【钱弘?建六和塔、雷峰塔】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国王钱弘? 在钱塘江边月轮山建六和塔,并建开化寺。北宋开宝八年(975),钱弘?为庆贺王妃黄氏生子,在西湖夕照山雷峰上建黄妃塔,俗称雷峰塔,内藏《宝箧印经》8.4万卷。"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坍毁。1983年5月国务院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批复重建。
  苏东坡两次守杭
  【苏东坡两次守杭】北宋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诗人苏东坡到杭州任通判。北宋元 四年(1089)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贬为杭州太守,见西湖淤塞荒芜几占面积之半,积葑约100公顷。干涸时,几至龟裂。次年上《乞开西湖》状。4月28日开工,用工20万,半年完工。取葑泥筑长堤,架六桥,植桃柳芙蓉,人称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湖中建三塔,即今"三潭印月",亦为"西湖十景"之一。开浚茅山、盐桥二河,以通江湖。重修六井、南井。任期内,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北宋元六年(1091)离任时,百姓含泪送别,杭城家家有他的画像,饮食必祝,又在西湖建祠以祀。
  方腊破杭城
  【方腊破杭城】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在睦州青溪县(今淳安县)起义,12月攻克睦州及遂安、寿昌、分水、桐庐等县,又分兵两路合攻杭州。12月29日,方腊之妹方百花血战涌金门,破杭城,东南大震。次年2月18日退出。现凤凰山巅有"百花点将台"遗迹。
  金兵陷杭城
  【金兵陷杭城】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将完颜宗弼自安吉进杭州,钱塘县令朱跸大战金兵于葛岭,后战死天竺。尉曹金胜、祝威亦战死松木场。赵构逃越州、明州、定海、台州到温州。次年二月,完颜宗弼退出杭荩 莼鸱俪侨 铡*?
  岳飞被害
  【岳飞被害】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高宗赵构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12月29日,秦桧以"莫须有"罪杀害岳飞于大理寺风波亭(现浙江医科大学内)。其子岳云、部将张宪同时遇害。
  南宋筑凤凰山禁城
  【南宋筑凤凰山禁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南宋王朝筑凤凰山禁城,周长4.5公里。又筑外城高6.7米,阔3.3米,城门13座。自南宋建炎元年(1127)金兵攻陷开封、康王赵构逃到杭州,至南宋绍兴八年(1138)定都杭州,20年间,禁城内建起大殿13座,以"堂"、"阁"、"斋"、"楼"命名的建筑40余座,亭、台20余座。杭州内外建行宫37处和御花园17处。
  慧开创黄龙洞
  【慧开创黄龙洞】南宋淳 元年(1241),僧慧开自江西隆兴黄龙山来杭,在黄龙洞建护国仁王禅寺。为黄龙洞首创寺院。旧"杭州四十二景"中有"黄龙积翠"。今"黄龙吐翠"为"西湖新十景"之一。
  阿老丁重建凤凰寺
  【阿老丁重建凤凰寺】南宋咸淳七年(1271),回民阿老丁重建凤凰寺于杭州羊坝头(现中山中路),为我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
  元兵进杭
  【元兵进杭】南宋德 二年(1276),元世祖忽必烈派右丞相伯颜进攻杭州。2月,元兵进驻钱塘江沙滩。南宋恭帝奉表投降,南宋亡。
  南宋故宫失火
  【南宋故宫失火】元至元十四年(1277)十一月,改宋行在为杭州。是年,南宋皇宫因民居失火延及而焚烧殆尽。
  马可.波罗游杭州
  【马可.波罗游杭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北京,在元世祖忽必烈处做官。至元二十一年(1284),江淮行省自扬州徙杭州,改称江浙行中书省,马可.波罗为枢密副使,在任3年,时时采风问俗。1294年返国后所著《马可.波罗游记》盛称杭州是"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城","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
  辛巳、壬午大火
  【辛巳、壬午大火】元至正元年(1341)四月,杭州失火,自东南延至西北,近30里官民闾舍焚荡其半,总计毁官民房屋、公廨、寺观15755间,10797户38116人受灾,烧死74人。次年(1342)杭城又大火,共烧毁民舍4万余间,火灾之甚前所未有,数百年浩繁之地,日渐凋敝。
  红巾军进杭
  【红巾军进杭】元至正十二年(1352),红巾军徐寿辉将项普略攻取杭州,于7月10日破昱岭关,自余杭占领杭州。26日退出。
  张士诚重建杭州城
  【张士诚重建杭州城】元至正十九年(1359),张士诚割据浙西五郡,举反元义旗。废九曲城,重建杭州城,并发民夫20万沿城开河,自五林港至北新桥,又南至江涨桥,阔约67米,遂成大河。
  常遇春攻杭城
  【常遇春攻杭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派常遇春攻杭城,围城3月有余,各路粮道不通,一城之人饿死十之六七。军退,又大半死于病疫。
  周新被奉为杭州城隍
  【周新被奉为杭州城隍】明永乐三年(1405),广东海南人周新调任浙江按察使。在杭平反冤狱疑案,免征灾税,善政甚多,杭人称"冷面寒铁周廉使"。1412年12月周新在京被陷害死,杭人纪念他,称之为"城隍",在吴山建城隍庙祭祀。
  于谦归葬西湖
  【于谦归葬西湖】明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以于谦(杭州人)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京师。明景泰八年(1457)正月,英宗复辟,于谦被加以"意欲"谋逆罪杀害,是年60岁。明天顺三年(1459)葬于谦于杭州西湖三台山。明成化元年(1465)于谦冤案昭雪,恢复官位名誉,谥"肃愍"、"忠肃"。杭人以为岳飞、于谦为西湖山水增添了"英气","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创办万松书院
  【创办万松书院】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在万松岭报恩寺旧址创办万松书院。清康熙时改称敷文书院,今遗址尚存。
  杨孟瑛筑西湖新堤
  【杨孟瑛筑西湖新堤】明正德三年(1508),杭州知府杨孟瑛自2月2日起兴工疏浚西湖,至9月12日完工,历时152天,计675万工日,拆毁田荡3481亩,耗银28700多两,使西湖复唐宋旧观。并以浚湖淤泥堆筑长堤6里,后称杨公堤。
  湖中二岛形成
  【湖中二岛形成】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杭州知府孙孟在西湖三塔中的北塔遗址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即现湖中三岛之一的"湖心亭"。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钱塘县令聂心汤在三塔中的南塔原址,取葑泥绕潭作堤,为"放生池"。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钱塘县令杨万里以10年时间在放生池外筑外堤,构成"岛中有岛,湖外有湖"的佳境,湖中"小瀛洲"自此形成。明天启元年(1621),在"小瀛洲"南复建三塔,即今之"三潭印月",为"西湖十景"之一。
  杭城内建旗营
  【杭城内建旗营】清顺治五年(1648),清廷决定在杭州城内圈地建"旗营",1650年正式动工,周长约4.5公里,占地96公顷,筑墙高约6米,有城门5座。内有"亭湾骑射",为清时"钱塘十八景"之一。
  张煌言就义
  【张煌言就义】清康熙三年(1664),民族英雄张煌言(苍水)被俘解来杭州,农历九月七日在杭州官巷口刑场就义,是年45岁。遗体葬于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
  康熙题西湖十景
  【康熙题西湖十景】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皇帝来杭州游西湖。以后,又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5次南巡来杭州。其间在西湖孤山筑行宫,疏通市内河道涌金河(浣纱河)以通龙舟。题"西湖十景"。1701年"十景"景址刻石建碑亭。从此,南宋画院祝穆、马远笔下的"西湖十景"更负盛名。
  建玉带晴虹
  【建玉带晴虹】清雍正九年(1731),李卫疏金沙港,在苏堤第五桥(东浦桥)西筑堤63丈,名金沙堤,上筑三孔玉带桥,名"玉带晴虹",为清"钱塘十八景"之一。
  乾隆六次来杭
  【乾隆六次来杭】清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乾隆皇帝首次南巡,三月至杭州游西湖,至敷文书院、观潮楼,阅兵;渡钱塘江,祭禹陵,五月返京。以后,又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5次南巡来杭州。其间题"钱塘十八景"、"行宫八景";4次至海宁阅视海塘工程、观潮、祭海神。
  建文澜阁
  【建文澜阁】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九月,将原康熙行宫(西湖孤山)"圣因阁"内玉兰堂藏书楼改建为"文澜阁",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并为江南三阁,各收藏《四库全书》一部。现"文澜阁"及藏书俱在,为江南三阁仅存者。
  建阮公墩
  【建阮公墩】清嘉庆五年(1800),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历时2年。将淤泥在西湖"湖心亭"北堆一小岛,后人称"阮公墩"。现"阮墩环碧"为"西湖新十景"之一。
  林则徐协办海防
  【林则徐协办海防】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十八日,林则徐被革职后以四品卿衔赴浙江军营协办海防事务。是日,自广东抵杭州(富阳)。在浙江35天,协助裕谦筹谋划策。
  太平军两进杭城
  【太平军两进杭城】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十年(1860),忠王李秀成为解天京(南京)危局,以"围魏援赵"之计,于3月19日攻占杭城,24日退出。此为太平军第一次攻占杭州。次年,李秀成于12月29日攻占杭城,至1864年3月20日退出杭城,守杭2年3个多月。其间,采取一系列争取知识分子政策,在经济上实施对城市贫民、手工业者有利的政策,促使杭州经济、文化发展。退出后,清兵入城,纵兵大掠,奸淫妇女,抢夺财物,均谓取之于"贼"。抢劫之后,杭城81万人仅剩7万。
  辟拱宸桥租界
  【辟拱宸桥租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西沿运河塘路,南至拱宸桥脚,北至瓦窑头,东至陆家务河,径直3里,横约2里,周11.2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
  创办求是书院
  【创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日,杭州知府林启在蒲场巷普慈寺旧址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正式开学。此为杭州创办近代教育的开始。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十一日,林启在西湖金沙港办的蚕学馆开学。此为我国最早的蚕桑学校,开浙江职业教育之先河。
  创西泠印社
  【创西泠印社】清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十九日,丁仁等人在西湖孤山西泠桥畔发起创办研究金石学术团体。社以地名,1913年成立"西泠印社",推吴昌硕为社长。
  沪杭铁路入城
  【沪杭铁路入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杭铁路设车站于杭城清泰门内,铁路贯城而入,拆城墙数十丈。此为杭州拆城墙之始。
  立秋瑾墓
  【立秋瑾墓】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十五日,辛亥革命烈士、"鉴湖女侠"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就义。1911年遵烈士生前遗愿,葬遗体于西泠桥堍(岳飞墓东),傍建"秋社"。以后墓几经迁徙。198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70周年),从西湖鸡笼山迁秋瑾遗骸于西泠桥东堍(东南)梅花屿头,重建秋瑾墓。
  鲁迅与"木瓜之役"
  【鲁迅与"木瓜之役"】清宣统元年(1909)六月,鲁迅自日本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市高级中学)任教。11月10日以鲁迅为代表的进步教师反对新任监督夏震武(外号木瓜),发生"木瓜之役",夏被迫辞职。这是清末轰动全省的教师风潮。
  孙中山三临白云庵
  【孙中山三临白云庵】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的一个晚上,孙中山曾到西湖雷峰塔下的白云庵(当时为浙江革命的秘密总机关)。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于1913年4月再次到白云庵,题"明禅达义"匾额。在秋社题"巾帼英雄"。1916年夏,第三次来杭。
  杭州光复
  【杭州光复】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11月6日杭州"旗营"投降,杭州全城光复。1913年"旗营"归公。7月22日开始拆除钱塘门至涌金门城垣,建马路,辟公园。杭州城墙、城门相继拆除建路。
  建城区马路
  【建城区马路】1918年1月,建杭州城区马路,自旗营沿荐桥街至城站一段,由佑圣观沿馆驿后、城头巷至上板儿巷一段,先后动工。再计划建环湖马路,从钱塘门起环绕西湖苏堤、白堤至灵隐止。
  中共西湖会议
  【中共西湖会议】1922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杭州西湖召开会议,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张国焘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会上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运动前景。1922年8月29、30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举行特别会议,史称"西湖会议",决定有条件地接受共产国际代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的意见。
  雷峰塔倒坍
  【雷峰塔倒坍】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西湖雷峰塔倒坍。是日天气晴朗,无风无雨,更无地震。1925年2月2日《京报副刊》载文说塔倒原因"实为塔基已被挖空"。雷峰塔遗址现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首建大桥
  【钱塘江首建大桥】1934年8月8日,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负责设计建造的钱江大桥开工,至1937年9月26日落成,全桥长1453米。分引桥、正桥两部分,正桥16孔,下层为铁路桥,上层为公路桥。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
  杭州沦陷
  【杭州沦陷】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大举入侵,12月24日,日军分三路进入杭州,杭州沦陷。至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前后达8年。
  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
  【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4月下旬,杭州的国民党官员纷纷溃逃,社会一片混乱。中共杭州地下市委提出"反破坏、反迁移,保卫城市建设,迎接大军解放"。全市工人开展护厂运动。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杭州。5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40次到杭州
  【毛泽东40次到杭州】从1953~1975年的22年间,毛泽东共40次到杭州。有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在杭州写的著名诗篇有《送瘟神》(1958年6月30日),著作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963年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在杭州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在杭州诞生】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到杭州。在杭州期间,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全面疏浚西湖
  【全面疏浚西湖】1949年5月前后,西湖污泥淤塞,湖床增高,湖水平均深度为0.55米,蓄水量仅300余万立方米,湖底遍生水草。湖西南部更见葑芜。自1951年起开始全面浚湖,历时8年,于1959年竣工。耗资454万元,共挖淤泥720.88万立方米。湖水深度平均达到1.8米,最深处2.6米,蓄水量增至1000多万立方米。以后由常设机构西湖水域管理处把疏浚西湖作为日常任务。
  杭州城区跨江发展
  【杭州城区跨江发展】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钱塘江南岸萧山市的浦沿镇、长河镇、西兴镇和余杭市的三墩镇、九堡镇、下沙乡划入杭州,杭州城区得以跨江发展。此次区划调整后,杭州市区面积由430平方公里扩大为683平方公里,杭州市政府在钱塘江南岸新设滨江区。

荆轲刺秦王
秦王政重用尉缭,一心想统一中原,不断向各国进攻。他拆散了燕国和赵国的联盟,使燕国丢了好几座城。

燕国的太子丹原来留在秦国当人质,他见秦王政决心兼并列国,又夺去了燕国的土地,就偷偷地逃回燕国。他恨透了秦国,一心要替燕国报仇。但他既不操练兵马,也不打算联络诸侯共同抗秦,却把燕国的命运寄托在刺客身上。他把家产全拿出来,找寻能刺秦王政的人。

后来,太子丹物色到了一个很有本领的勇士,名叫荆轲。他把荆轲收在门下当上宾,把自己的车马给荆轲坐,自己的饭食、衣服让荆轲一起享用。荆轲当然很感激太子丹。

公元前230年,秦国灭了韩国;过了两年,秦国大将王翦(音jiān)占领了赵国都城邯郸,一直向北进军,逼近了燕国。

燕太子丹十分焦急,就去找荆轲。太子丹说:“拿兵力去对付秦国,简直像拿鸡蛋去砸石头;要联合各国合纵抗秦,看来也办不到了。我想,派一位勇士,打扮成使者去见秦王,挨近秦王身边,逼他退还诸侯的土地。秦王要是答应了最好,要是不答应,就把他刺死。您看行不行?”

荆轲说:“行是行,但要挨近秦王身边,必定得先叫他相信我们是向他求和去的。听说秦王早想得到燕国最肥沃的土地督亢(在河北涿县一带)。还有秦国将军樊于期,现在流亡在燕国,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他。我要是能拿着樊将军的头和督亢的地图去献给秦王,他一定会接见我。这样,我就可以对付他了。”

太子丹感到为难,说:“督亢的地图好办;樊将军受秦国迫害来投奔我,我怎么忍心伤害他呢?”

荆轲知道太子丹心里不忍,就私下去找樊于期,跟樊于期说:“我有一个主意,能帮助燕国解除祸患,还能替将军报仇,可就是说不出口。”

樊于期连忙说:“什么主意,你快说啊!”

荆轲说:“我决定去行刺,怕的就是见不到秦王的面。现在秦王正在悬赏通缉你,如果我能够带着你的头颅去献给他,他准能接见我。”

樊于期说:“好,你就拿去吧!”说着,就拔出宝剑,抹脖子自杀了。

太子丹事前准备了一把锋利的匕首,叫工匠用毒药煮炼过。谁只要被这把匕首刺出一滴血,就会立刻气绝身死。他把这把匕首送给荆轲,作为行刺的武器,又派了个年才十三岁的勇士秦舞阳,做荆轲的副手。

公元前227年,荆轲从燕国出发到咸阳去。太子丹和少数宾客穿上白衣白帽,到易水(在今河北易县)边送别。临行的时候,荆轲给大家唱了一首歌:

“风萧萧兮易水寒,
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大家听了他悲壮的歌声,都伤心得流下眼泪。荆轲拉着秦舞阳跳上车,头也不回地走了。

荆轲到了咸阳。秦王政一听燕国派使者把樊于期的头颅和督亢的地图都送来了,十分高兴,就命令在咸阳宫接见荆轲。

朝见的仪式开始了。荆轲捧着装了樊于期头颅的盒子,秦舞阳捧着督亢的地图,一步步走上秦国朝堂的台阶。

秦舞阳一见秦国朝堂那副威严样子,不由得害怕得发起抖来。

秦王政左右的侍卫一见,吆喝了一声,说:“使者干么变了脸色?”

荆轲回头一瞧,果然见秦舞阳的脸又青又白,就赔笑对秦王说:“粗野的人,从来没见过大王的威严,免不了有点害怕,请大王原谅。”

秦王政毕竟有点怀疑,对荆轲说:“叫秦舞阳把地图给你,你一个人上来吧。”

荆轲从秦舞阳手里接过地图,捧着木匣上去,献给秦王政。秦王政打开木匣,果然是樊于期的头颅。秦王政又叫荆轲拿地图来。荆轲把一卷地图慢慢打开,到地图全都打开时,荆轲预先卷在地图里的一把匕首就露出来了。

秦王政一见,惊得跳了起来。

荆轲连忙抓起匕首,左手拉住秦王政的袖子,右手把匕首向秦王政胸口直扎过去。

秦王政使劲地向后一转身,把那只袖子挣断了。他跳过旁边的屏风,刚要往外跑。荆轲拿着匕首追了上来,秦王政一见跑不了,就绕着朝堂上的大铜柱子跑。荆轲紧紧地逼着。

两个人像走马灯似地直转悠。

旁边虽然有许多官员,但是都手无寸铁;台阶下的武士,按秦国的规矩,没有秦王命令是不准上殿的,大家都急得六神无主,也没有人召台下的武士。

官员中有个伺候秦王政的医生,急中生智,拿起手里的药袋对准荆轲扔了过去。荆轲用手一扬,那只药袋就飞到一边去了。

就在这一眨眼的工夫,秦王政往前一步,拔出宝剑,砍断了荆轲的左腿。

荆轲站立不住,倒在地上。他拿匕首直向秦王政扔过去。秦王政往右边只一闪,那把匕首就从他耳边飞过去,打在铜柱子上,“嘣”的一声,直迸火星儿。

秦王政见荆轲手里没有武器,又上前向荆轲砍了几剑。荆轲身上受了八处剑伤,自己知道已经失败,苦笑着说:“我没有早下手,本来是想先逼你退还燕国的土地。”

这时候,侍从的武士已经一起赶上殿来,结果了荆轲的性命。台阶下的那个秦舞阳,也早就给武士们杀了。


纸上谈兵

公元前262年,秦昭襄王派大将白起进攻韩国,占领了野王(今河南沁阳)。截断了上党郡(治所在今山西长治)和韩都的联系,上党形势危急。上党的韩军将领不愿意投降秦国,打发使者带着地图把上党献给赵国。

赵孝成王(赵惠文王的儿子)派军队接收了上党。过了两年,秦国又派王龁(音hé)围住上党。

赵孝成王听到消息,连忙派廉颇率领二十多万大军去救上党。他们才到长平(今山西高平县西北),上党已经被秦军攻占了。

王龁还想向长平进攻。廉颇连忙守住阵地,叫兵士们修筑堡垒,深挖壕沟,跟远来的秦军对峙,准备作长期抵抗的打算。

王龁几次三番向赵军挑战,廉颇说什么也不跟他们交战。王龁想不出什么法子,只好派人回报秦昭襄王,说:“廉颇是个富有经验的老将,不轻易出来交战。我军老远到这儿,长期下去,就怕粮草接济不上,怎么好呢?”

秦昭襄王请范雎出主意。范雎说:“要打败赵国,必须先叫赵国把廉颇调回去。”

秦昭襄王说:“这哪儿办得到呢?”

范雎说:“让我来想办法。”

过了几天,赵孝成王听到左右纷纷议论,说:“秦国就是怕让年轻力强的赵括带兵;廉颇不中用,眼看就快投降啦!”

他们所说的赵括,是赵国名将赵奢的儿子。赵括小时爱学兵法,谈起用兵的道理来,头头是道,自以为天下无敌,连他父亲也不在他眼里。

赵王听信了左右的议论,立刻把赵括找来,问他能不能打退秦军。赵括说:“要是秦国派白起来,我还得考虑对付一下。如今来的是王龁,他不过是廉颇的对手。要是换上我,打败他不在话下。”
赵王听了很高兴,就拜赵括为大将,去接替廉颇。

蔺相如对赵王说:“赵括只懂得读父亲的兵书,不会临阵应变,不能派他做大将。”可是赵王对蔺相如的劝告听不进去。

赵括的母亲也向赵王上了一道奏章,请求赵王别派他儿子去。赵王把她召了来,问她什么理由。赵母说:“他父亲临终的时候再三嘱咐我说,‘赵括这孩子把用兵打仗看作儿戏似的,谈起兵法来,就眼空四海,目中无人。将来大王不用他还好,如果用他为大将的话,只怕赵军断送在他手里。’所以我请求大王千万别让他当大将。”

赵王说:“我已经决定了,你就别管吧。”

公元前260年,赵括领兵二十万到了长平,请廉颇验过兵符。廉颇办了移交,回邯郸去了。

赵括统率着四十万大车,声势十分浩大。他把廉颇规定的一套制度全部废除,下了命令说:“秦国再来挑战,必须迎头打回去。敌人打败了,就得追下去,非杀得他们片甲不留不算完。”

那边范雎得到赵括替换廉颇的消息,知道自己的反间计成功,就秘密派白起为上将军,去指挥秦军。白起一到长平,布置好埋伏,故意打了几阵败仗。赵括不知是计,拼命追赶。白起把赵军引到预先埋伏好的地区,派出精兵二万五千人,切断赵军的后路;另派五千骑兵,直冲赵军大营,把四十万赵军切成两段。赵括这才知道秦军的厉害,只好筑起营垒坚守,等待救兵。秦国又发兵把赵国救兵和运粮的道路切断了。

赵括的军队,内无粮草,外无救兵,守了四十多天,兵士都叫苦连天,无心作战。赵括带兵想冲出重围,秦军万箭齐发,把赵括射死了。赵军听到主将被杀,也纷纷扔了武器投降。四十万赵军,就在纸上谈兵的主帅赵括手里全部覆没了。


负荆请罪

秦昭襄王一心要使赵国屈服,接连侵入赵国边境,占了一些地方。公元前279年,他又耍了个花招,请赵惠文王到秦地渑池(今河南渑池县西,渑音miǎn)去会见。赵惠文王开始怕被秦国扣留,不敢去。大将廉颇和蔺相如都认为如果不去,反倒向秦国示弱。

赵惠文王决定硬着头皮去冒一趟险。他叫蔺相如随同他一块儿去,让廉颇留在本国辅助太子留守。

为了防备意外。赵惠文王又派大将李牧带兵五千人护送,相国平原君带兵几万人,在边境接应。

到了预定会见的日期,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并且举行了宴会,高兴地喝酒谈天。

秦昭襄王喝了几盅酒,带着醉意对赵惠文王说:“听说赵王弹得一手好瑟。请赵王弹个曲儿,给大伙儿凑个热闹。”说罢,真的吩咐左右把瑟拿上来。

赵惠文王不好推辞,只好勉强弹一个曲儿。

秦国的史官当场就把这事记了下来,并且念着说:“某年某月某日,秦王和赵王在渑池相会,秦王令赵王弹瑟。”

赵惠文王气得脸都发紫了。正在这时候,蔺相如拿了一个缶(音fǒu,一种瓦器,可以打击配乐),突然跪到秦昭襄王跟前,说:“赵王听说秦王挺会秦国的乐器。我这里有个瓦盆,也请大王赏脸敲几下助兴吧。”

秦昭襄王勃然变色,不去理他。

蔺相如的眼睛射出愤怒的光,说:“大王未免太欺负人了。秦国的兵力虽然强大,可是在这五步之内,我可以把我的血溅到大王身上去!”

秦昭襄王见蔺相如这股势头,十分吃惊,只好拿起击棒在缶上胡乱敲了几下。

蔺相如回过头来叫赵国的史官也把这件事记下来,说:“某年某月某日,赵王和秦王在渑池相会。秦王给赵王击缶。”

秦国的大臣见蔺相如竟敢这样伤秦王的体面,很不服气。

有人站起来说:“请赵王割让十五座城给秦王上寿。”

蔺相如也站起来说:“请秦王把咸阳城割让给赵国,为赵王上寿。”

秦昭襄王眼看这个局面十分紧张。他事先已探知赵国派大军驻扎在临近地方,真的动起武来,恐怕也得不到便宜,就喝住秦国大臣,说:“今天是两国君王欢会的日子,诸位不必多说。”

这样,两国渑池之会总算圆满而散。

蔺相如两次出使,保全赵国不受屈辱,立了大功。赵惠文王十分信任蔺相如,拜他为上聊,地位在大将廉颇之上。

廉颇很不服气,私下对自己的门客说:“我是赵国大将,立了多少汗马功劳。蔺相如有什么了不起?倒爬到我头上来了。哼!我见到蔺相如,总要给他个颜色看看。”

这句话传到蔺相如耳朵里,蔺相如就装病不去上朝。

有一天,蔺相如带着门客坐车出门,正是冤家路窄,老远就瞧见廉颇的车马迎面而来。他叫赶车的退到小巷里去躲一躲。让廉颇的车马先过去。

这件事可把蔺相如手下的门客气坏了,他们责怪蔺相如不该这样胆小怕事。

蔺相如对他们说:“你们看廉将军跟秦王比,哪一个势力大?”

他们说:“当然是秦王势力大。”

蔺相如说:“对呀!天下的诸侯都怕秦王。为了保卫赵国,我就敢当面责备他。怎么我见了廉将军倒反怕了呢。因为我想过,强大的秦国不敢来侵犯赵国,就因为有我和廉将军两人在。要是我们两人不和,秦国知道了,就会趁机来侵犯赵国。就为了这个,我宁愿容让点儿。”

有人把这件事传给廉颇听,廉颇感到十分惭愧。他就裸着上身,背着荆条,跑到蔺相如的家里去请罪。他见了蔺相如说:“我是个粗鲁人,见识少,气量窄。哪儿知道您竟这么容让我,我实在没脸来见您。请您责打我吧。”

蔺相如连忙扶起廉颇,说:“咱们两个人都是赵国的大臣。将军能体谅我,我已经万分感激了,怎么还来给我赔礼呢。”

两个人都激动得流了眼泪。打这以后,两人就做了知心朋友。



卧薪尝胆


吴王阖闾打败楚国,成了南方霸主。吴国跟附近的越国(都城在今浙江绍兴)素来不和。公元前496年,越国国王勾践即位。吴王趁越国刚刚遭到丧事,就发兵打越国。吴越两国在槜李(今浙江嘉兴西南,槜音zuì)地方,发生一场大战。



吴王阖闾满以为可以打赢,没想到打了个败仗,自己又中箭受了重伤,再加上上了年纪,回到吴国,就咽了气。



吴王阖闾死后,儿子夫差即位。阖闾临死时对夫差说:



“不要忘记报越国的仇。”



夫差记住这个嘱咐,叫人经常提醒他。他经过宫门,手下的人就扯开了嗓子喊:“夫差!你忘了越王杀你父亲的仇吗?”



夫差流着眼泪说:“不,不敢忘。”



他叫伍子胥和另一个大臣伯嚭(音pǐ)操练兵马,准备攻打越国。



过了两年,吴王夫差亲自率领大军去打越国。越国有两个很能干的大夫,一个叫文种,一个叫范蠡(音lí)。范蠡对勾践说:“吴国练兵快三年了。这回决心报仇,来势凶猛。咱们不如守住城,不要跟他们作战。”



勾践不同意,也发大军去跟吴国人拼个死活。两国的军队在大湖一带打上了。越军果然大败。



越王勾践带了五千个残兵败将逃到会稽,被吴军围困起来。



勾践弄得一点办法都没有了。他跟范蠡说:“懊悔没有听你的话,弄到这步田地。现在该怎么办?”



范蠡说:“咱们赶快去求和吧。”



勾践派文种到吴王营里去求和。文种在夫差面前把勾践愿意投降的意思说了一遍。吴王夫差想同意,可是伍子胥坚决反对。



文种回去后,打听到吴国的伯嚭是个贪财好色的小人,就把一批美女和珍宝,私下送给伯嚭,请伯嚭在夫差面前讲好话。



经过伯嚭在夫差面前一番劝说,吴王夫差不顾伍子胥的反对,答应了越国的求和,但是要勾践亲自到吴国去。



文种回去向勾践报告了。勾践把国家大事托付给文种,自己带着夫人和范蠡到吴国去。



勾践到了吴国,夫差让他们夫妇俩住在阖闾的大坟旁边一间石屋里,叫勾践给他喂马。范蠡跟着做奴仆的工作。夫差每次坐车出去,勾践就给他拉马,这样过了两年,夫差认为勾践真心归顺了他,就放勾践回国。



勾践回到越国后,立志报仇雪耻。他唯恐眼前的安逸消磨了志气,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还自己问:“你忘了会稽的耻辱吗?”他还把席子撤去,用柴草当作褥子。这就是后来人传诵的“卧薪尝胆”。



勾践决定要使越国富强起来,他亲自参加耕种,叫他的夫人自己织布,来鼓励生产。因为越国遭到亡国的灾难,人口大大减少,他订出奖励生育的制度。他叫文种管理国家大事,叫范蠡训练人马,自己虚心听从别人的意见,救济贫苦的百姓。全国的老百姓都巴不得多加一把劲,好叫这个受欺压的国家改变成为强国。

  秦始皇过钱唐

  【秦始皇过钱唐】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设会稽郡,置钱唐、余杭、富春、海盐(今海宁)4县。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

  慧理首开灵隐天竺

  【慧理首开灵隐天竺】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人慧理登灵鹫峰(今飞来峰),叹为"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岭飞来",并指为"仙灵所隐之处",在山下创建灵隐寺。两年后又在天竺山创建翻经院(后改法镜寺),即下天竺。

  昙超首开玉泉

  【昙超首开玉泉】南齐建元年间(479~482),僧昙超在西湖仙姑山青芝坞口开山筑庵。清康熙时改清涟寺,俗称玉泉寺。

  隋建杭州城

  【隋建杭州城】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平陈,改钱唐郡为杭州。初治余杭。次年,移治钱唐。隋开皇十一年(591),将杭州钱唐县治由灵隐山下移至柳浦西(今杭州江干一带),并依凤凰山筑城,周围15公里左右,是为最早的杭州城。

  隋开凿江南运河

  【隋开凿江南运河】隋大业六年(610),隋炀帝杨广凿通江南运河,自京口(今镇江)至杭州,800余里。自此与江北运河相接。明清时期,由北京至杭州的大运河称"京杭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江南运河向为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杭州拱宸桥为大运河水运的起讫点。

  唐改钱唐为钱塘

  【唐改钱唐为钱塘】唐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为避国讳,4年后将钱唐改为钱塘。

  首创九里松

  【首创九里松】唐开元十三年(725),杭州刺史袁仁敬在洪春桥至灵隐植松九里。"九里云松"后为"钱塘八景"之一。

  李泌开六井

  【李泌开六井】唐建中二年至兴元元年(781~784),杭州刺史李泌开相国井、西井、方井(即四眼井)、白龟池、小方井、金牛井等六井,引西湖水入井,解决居民饮咸水之苦。

  白居易守杭

  【白居易守杭】唐长庆二年(822),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任职期间,治理西湖,筑堤建闸,放水灌田,并重修六井。离任时留诗:"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又因有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他,将西湖白沙堤改名"白堤"。

  黄巢军入杭州

  【黄巢军入杭州】唐乾符六年(879),黄巢于九月攻陷广州后,十一月率20万人从江西进入浙江,掠余杭,入杭州,旋即离去。

  钱癠筑罗城

  【钱癠筑罗城】唐景福二年(893)七月,钱癠为镇海军节度使,雄踞杭州,发民夫20万及十三都军士,自凤凰山筑罗城,周长35公里,建有10座城门,3座水城门。

  钱氏筑捍海塘

  【钱氏筑捍海塘】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吴越王钱缴自月轮山(今六和塔)起至艮山门沿钱江筑捍海塘,以防海潮。堤长二三十公里,世称"钱氏捍海塘"或"钱氏石塘"(1985年在建造江城路立交桥时,挖至路面下5~11米深处,发现"钱氏捍海塘"遗迹,经考古发掘,柱长约6米,直径约13~39厘米,柱后为装满石块的竹笼,竹篾编织痕迹十分清晰,其后夯土,最后一排为木柱与竹编)。是年,又置撩湖兵千人,专门浚治西湖。

  钱元?慈云岭造像

  【钱元?慈云岭造像】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吴越国王钱元在西湖慈云岭南坡资延寺右摩崖造弥勒、观音、势至佛龛和"唐僧取经"石龛。

  钱弘?创建灵峰寺

  【钱弘?创建灵峰寺】五代后晋开运元年至三年(944~946),吴越国王钱弘?为伏虎禅师在灵峰建鹫峰禅院。宋时改灵峰禅寺。为西湖探梅胜地之一。

  吴延爽建保?塔

  【吴延爽建保?塔】北宋开宝元年(968),吴越国王钱弘?被赵匡胤召到汴梁,其舅吴延爽为祝福钱弘?进京平安,特在西湖宝石山建塔,称为保?塔。现塔为1933年重建。

  钱弘?建六和塔、雷峰塔

  【钱弘?建六和塔、雷峰塔】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国王钱弘? 在钱塘江边月轮山建六和塔,并建开化寺。北宋开宝八年(975),钱弘?为庆贺王妃黄氏生子,在西湖夕照山雷峰上建黄妃塔,俗称雷峰塔,内藏《宝箧印经》8.4万卷。"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坍毁。1983年5月国务院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批复重建。

  苏东坡两次守杭

  【苏东坡两次守杭】北宋熙宁四年至七年(1071~1074),诗人苏东坡到杭州任通判。北宋元 四年(1089)苏东坡以龙图阁学士左朝奉郎贬为杭州太守,见西湖淤塞荒芜几占面积之半,积葑约100公顷。干涸时,几至龟裂。次年上《乞开西湖》状。4月28日开工,用工20万,半年完工。取葑泥筑长堤,架六桥,植桃柳芙蓉,人称苏堤。"苏堤春晓"为西湖十景之一。湖中建三塔,即今"三潭印月",亦为"西湖十景"之一。开浚茅山、盐桥二河,以通江湖。重修六井、南井。任期内,为百姓做了许多好事。北宋元六年(1091)离任时,百姓含泪送别,杭城家家有他的画像,饮食必祝,又在西湖建祠以祀。

  方腊破杭城

  【方腊破杭城】北宋宣和二年(1120)十月,方腊在睦州青溪县(今淳安县)起义,12月攻克睦州及遂安、寿昌、分水、桐庐等县,又分兵两路合攻杭州。12月29日,方腊之妹方百花血战涌金门,破杭城,东南大震。次年2月18日退出。现凤凰山巅有"百花点将台"遗迹。

  金兵陷杭城

  【金兵陷杭城】南宋建炎三年(1129),金将完颜宗弼自安吉进杭州,钱塘县令朱跸大战金兵于葛岭,后战死天竺。尉曹金胜、祝威亦战死松木场。赵构逃越州、明州、定海、台州到温州。次年二月,完颜宗弼退出杭荩 莼鸱俪侨 铡*?

  岳飞被害

  【岳飞被害】南宋绍兴十一年(1141),高宗赵构以十二道金牌召回岳飞。12月29日,秦桧以"莫须有"罪杀害岳飞于大理寺风波亭(现浙江医科大学内)。其子岳云、部将张宪同时遇害。

  南宋筑凤凰山禁城

  【南宋筑凤凰山禁城】南宋绍兴二十八年(1158),南宋王朝筑凤凰山禁城,周长4.5公里。又筑外城高6.7米,阔3.3米,城门13座。自南宋建炎元年(1127)金兵攻陷开封、康王赵构逃到杭州,至南宋绍兴八年(1138)定都杭州,20年间,禁城内建起大殿13座,以"堂"、"阁"、"斋"、"楼"命名的建筑40余座,亭、台20余座。杭州内外建行宫37处和御花园17处。

  慧开创黄龙洞

  【慧开创黄龙洞】南宋淳 元年(1241),僧慧开自江西隆兴黄龙山来杭,在黄龙洞建护国仁王禅寺。为黄龙洞首创寺院。旧"杭州四十二景"中有"黄龙积翠"。今"黄龙吐翠"为"西湖新十景"之一。

  阿老丁重建凤凰寺

  【阿老丁重建凤凰寺】南宋咸淳七年(1271),回民阿老丁重建凤凰寺于杭州羊坝头(现中山中路),为我国伊斯兰教四大古寺之一。

  元兵进杭

  【元兵进杭】南宋德 二年(1276),元世祖忽必烈派右丞相伯颜进攻杭州。2月,元兵进驻钱塘江沙滩。南宋恭帝奉表投降,南宋亡。

  南宋故宫失火

  【南宋故宫失火】元至元十四年(1277)十一月,改宋行在为杭州。是年,南宋皇宫因民居失火延及而焚烧殆尽。

  马可.波罗游杭州

  【马可.波罗游杭州】元至元十五年(1278),意大利人马可.波罗到北京,在元世祖忽必烈处做官。至元二十一年(1284),江淮行省自扬州徙杭州,改称江浙行中书省,马可.波罗为枢密副使,在任3年,时时采风问俗。1294年返国后所著《马可.波罗游记》盛称杭州是"世界最美丽华贵之城","人处其中,自信为置身天堂"。

  辛巳、壬午大火

  【辛巳、壬午大火】元至正元年(1341)四月,杭州失火,自东南延至西北,近30里官民闾舍焚荡其半,总计毁官民房屋、公廨、寺观15755间,10797户38116人受灾,烧死74人。次年(1342)杭城又大火,共烧毁民舍4万余间,火灾之甚前所未有,数百年浩繁之地,日渐凋敝。

  红巾军进杭

  【红巾军进杭】元至正十二年(1352),红巾军徐寿辉将项普略攻取杭州,于7月10日破昱岭关,自余杭占领杭州。26日退出。

  张士诚重建杭州城

  【张士诚重建杭州城】元至正十九年(1359),张士诚割据浙西五郡,举反元义旗。废九曲城,重建杭州城,并发民夫20万沿城开河,自五林港至北新桥,又南至江涨桥,阔约67米,遂成大河。

  常遇春攻杭城

  【常遇春攻杭城】元至正二十一年(1361),朱元璋派常遇春攻杭城,围城3月有余,各路粮道不通,一城之人饿死十之六七。军退,又大半死于病疫。

  周新被奉为杭州城隍

  【周新被奉为杭州城隍】明永乐三年(1405),广东海南人周新调任浙江按察使。在杭平反冤狱疑案,免征灾税,善政甚多,杭人称"冷面寒铁周廉使"。1412年12月周新在京被陷害死,杭人纪念他,称之为"城隍",在吴山建城隍庙祭祀。

  于谦归葬西湖

  【于谦归葬西湖】明正统十四年(1449)八月,"土木堡之变"英宗被俘,以于谦(杭州人)为兵部尚书,负责保卫京师。明景泰八年(1457)正月,英宗复辟,于谦被加以"意欲"谋逆罪杀害,是年60岁。明天顺三年(1459)葬于谦于杭州西湖三台山。明成化元年(1465)于谦冤案昭雪,恢复官位名誉,谥"肃愍"、"忠肃"。杭人以为岳飞、于谦为西湖山水增添了"英气","赖有岳于双少保,人间始觉重西湖"。

  创办万松书院

  【创办万松书院】明弘治十一年(1498),浙江右参政周木在万松岭报恩寺旧址创办万松书院。清康熙时改称敷文书院,今遗址尚存。

  杨孟瑛筑西湖新堤

  【杨孟瑛筑西湖新堤】明正德三年(1508),杭州知府杨孟瑛自2月2日起兴工疏浚西湖,至9月12日完工,历时152天,计675万工日,拆毁田荡3481亩,耗银28700多两,使西湖复唐宋旧观。并以浚湖淤泥堆筑长堤6里,后称杨公堤。

  湖中二岛形成

  【湖中二岛形成】明嘉靖三十一年(1552),杭州知府孙孟在西湖三塔中的北塔遗址建"振鹭亭",后改"清喜阁",即现湖中三岛之一的"湖心亭"。明万历三十五年(1607),钱塘县令聂心汤在三塔中的南塔原址,取葑泥绕潭作堤,为"放生池"。明万历三十九年(1611),钱塘县令杨万里以10年时间在放生池外筑外堤,构成"岛中有岛,湖外有湖"的佳境,湖中"小瀛洲"自此形成。明天启元年(1621),在"小瀛洲"南复建三塔,即今之"三潭印月",为"西湖十景"之一。

  杭城内建旗营

  【杭城内建旗营】清顺治五年(1648),清廷决定在杭州城内圈地建"旗营",1650年正式动工,周长约4.5公里,占地96公顷,筑墙高约6米,有城门5座。内有"亭湾骑射",为清时"钱塘十八景"之一。

  张煌言就义

  【张煌言就义】清康熙三年(1664),民族英雄张煌言(苍水)被俘解来杭州,农历九月七日在杭州官巷口刑场就义,是年45岁。遗体葬于西湖南屏山荔枝峰下。张煌言与岳飞、于谦并称为"西湖三杰"。

  康熙题西湖十景

  【康熙题西湖十景】康熙二十八年(1689),康熙皇帝来杭州游西湖。以后,又于康熙三十八年(1699)、四十二年(1703)、四十四年(1705)、四十六年(1707)5次南巡来杭州。其间在西湖孤山筑行宫,疏通市内河道涌金河(浣纱河)以通龙舟。题"西湖十景"。1701年"十景"景址刻石建碑亭。从此,南宋画院祝穆、马远笔下的"西湖十景"更负盛名。

  建玉带晴虹

  【建玉带晴虹】清雍正九年(1731),李卫疏金沙港,在苏堤第五桥(东浦桥)西筑堤63丈,名金沙堤,上筑三孔玉带桥,名"玉带晴虹",为清"钱塘十八景"之一。

  乾隆六次来杭

  【乾隆六次来杭】清乾隆十六年(1751)正月,乾隆皇帝首次南巡,三月至杭州游西湖,至敷文书院、观潮楼,阅兵;渡钱塘江,祭禹陵,五月返京。以后,又于乾隆二十二年(1757)、二十七年(1762)、三十年(1765)、四十五年(1780)、四十九年(1784)5次南巡来杭州。其间题"钱塘十八景"、"行宫八景";4次至海宁阅视海塘工程、观潮、祭海神。

  建文澜阁

  【建文澜阁】清乾隆四十七年(1782)九月,将原康熙行宫(西湖孤山)"圣因阁"内玉兰堂藏书楼改建为"文澜阁",与扬州"文汇阁"、镇江"文宗阁"并为江南三阁,各收藏《四库全书》一部。现"文澜阁"及藏书俱在,为江南三阁仅存者。

  建阮公墩

  【建阮公墩】清嘉庆五年(1800),浙江巡抚阮元疏浚西湖,历时2年。将淤泥在西湖"湖心亭"北堆一小岛,后人称"阮公墩"。现"阮墩环碧"为"西湖新十景"之一。

  林则徐协办海防

  【林则徐协办海防】清道光二十一年(1841)四月十八日,林则徐被革职后以四品卿衔赴浙江军营协办海防事务。是日,自广东抵杭州(富阳)。在浙江35天,协助裕谦筹谋划策。

  太平军两进杭城

  【太平军两进杭城】清咸丰十年、太平天国十年(1860),忠王李秀成为解天京(南京)危局,以"围魏援赵"之计,于3月19日攻占杭城,24日退出。此为太平军第一次攻占杭州。次年,李秀成于12月29日攻占杭城,至1864年3月20日退出杭城,守杭2年3个多月。其间,采取一系列争取知识分子政策,在经济上实施对城市贫民、手工业者有利的政策,促使杭州经济、文化发展。退出后,清兵入城,纵兵大掠,奸淫妇女,抢夺财物,均谓取之于"贼"。抢劫之后,杭城81万人仅剩7万。

  辟拱宸桥租界

  【辟拱宸桥租界】清光绪二十一年(1895),中日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租界,西沿运河塘路,南至拱宸桥脚,北至瓦窑头,东至陆家务河,径直3里,横约2里,周11.2里。主权沦丧,民族蒙耻。

  创办求是书院

  【创办求是书院】清光绪二十二年(1896)四月二十日,杭州知府林启在蒲场巷普慈寺旧址创办的求是书院(浙江大学前身)正式开学。此为杭州创办近代教育的开始。光绪二十四年(1898)三月十一日,林启在西湖金沙港办的蚕学馆开学。此为我国最早的蚕桑学校,开浙江职业教育之先河。

  创西泠印社

  【创西泠印社】清光绪三十年(1904)九月十九日,丁仁等人在西湖孤山西泠桥畔发起创办研究金石学术团体。社以地名,1913年成立"西泠印社",推吴昌硕为社长。

  沪杭铁路入城

  【沪杭铁路入城】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沪杭铁路设车站于杭城清泰门内,铁路贯城而入,拆城墙数十丈。此为杭州拆城墙之始。

  立秋瑾墓

  【立秋瑾墓】清光绪三十三年(1907)七月十五日,辛亥革命烈士、"鉴湖女侠"秋瑾在绍兴轩亭口就义。1911年遵烈士生前遗愿,葬遗体于西泠桥堍(岳飞墓东),傍建"秋社"。以后墓几经迁徙。1981年10月10日(辛亥革命70周年),从西湖鸡笼山迁秋瑾遗骸于西泠桥东堍(东南)梅花屿头,重建秋瑾墓。

  鲁迅与"木瓜之役"

  【鲁迅与"木瓜之役"】清宣统元年(1909)六月,鲁迅自日本回国,在杭州浙江两级师范学堂(今杭州市高级中学)任教。11月10日以鲁迅为代表的进步教师反对新任监督夏震武(外号木瓜),发生"木瓜之役",夏被迫辞职。这是清末轰动全省的教师风潮。

  孙中山三临白云庵

  【孙中山三临白云庵】清宣统二年(1910)九月的一个晚上,孙中山曾到西湖雷峰塔下的白云庵(当时为浙江革命的秘密总机关)。辛亥革命成功后,孙中山于1913年4月再次到白云庵,题"明禅达义"匾额。在秋社题"巾帼英雄"。1916年夏,第三次来杭。

  杭州光复

  【杭州光复】清宣统三年(1911)十月十日武昌起义成功。11月6日杭州"旗营"投降,杭州全城光复。1913年"旗营"归公。7月22日开始拆除钱塘门至涌金门城垣,建马路,辟公园。杭州城墙、城门相继拆除建路。

  建城区马路

  【建城区马路】1918年1月,建杭州城区马路,自旗营沿荐桥街至城站一段,由佑圣观沿馆驿后、城头巷至上板儿巷一段,先后动工。再计划建环湖马路,从钱塘门起环绕西湖苏堤、白堤至灵隐止。

  中共西湖会议

  【中共西湖会议】1922年4月,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在杭州西湖召开会议,陈独秀、李大钊、毛泽东、瞿秋白、张国焘和共产国际代表马林出席,会上讨论了中国共产党和工人运动前景。1922年8月29、30日,中共中央执行委员会在杭州举行特别会议,史称"西湖会议",决定有条件地接受共产国际代表关于中国共产党党员以个人身份加入中国国民党的意见。

  雷峰塔倒坍

  【雷峰塔倒坍】1924年9月25日下午1时,西湖雷峰塔倒坍。是日天气晴朗,无风无雨,更无地震。1925年2月2日《京报副刊》载文说塔倒原因"实为塔基已被挖空"。雷峰塔遗址现为杭州市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钱塘江首建大桥

  【钱塘江首建大桥】1934年8月8日,我国著名桥梁专家茅以升负责设计建造的钱江大桥开工,至1937年9月26日落成,全桥长1453米。分引桥、正桥两部分,正桥16孔,下层为铁路桥,上层为公路桥。这是我国自行设计建造的第一座现代化桥梁。

  杭州沦陷

  【杭州沦陷】1937年七七卢沟桥事变后,日本军国主义大举入侵,12月24日,日军分三路进入杭州,杭州沦陷。至1945年8月14日日本投降,前后达8年。

  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

  【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1949年4月下旬,杭州的国民党官员纷纷溃逃,社会一片混乱。中共杭州地下市委提出"反破坏、反迁移,保卫城市建设,迎接大军解放"。全市工人开展护厂运动。5月3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接管杭州。5月24日杭州市人民政府成立。

  毛泽东40次到杭州

  【毛泽东40次到杭州】从1953~1975年的22年间,毛泽东共40次到杭州。有一次整整住了7个月之久。在杭州写的著名诗篇有《送瘟神》(1958年6月30日),著作有《人的正确思想是从哪里来的》(1963年春)等。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在杭州诞生

  【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宪法(草案)在杭州诞生】1953年12月27日,毛泽东主席到杭州。在杭州期间,主持起草了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草案)》。

  全面疏浚西湖

  【全面疏浚西湖】1949年5月前后,西湖污泥淤塞,湖床增高,湖水平均深度为0.55米,蓄水量仅300余万立方米,湖底遍生水草。湖西南部更见葑芜。自1951年起开始全面浚湖,历时8年,于1959年竣工。耗资454万元,共挖淤泥720.88万立方米。湖水深度平均达到1.8米,最深处2.6米,蓄水量增至1000多万立方米。以后由常设机构西湖水域管理处把疏浚西湖作为日常任务。

  杭州城区跨江发展

  【杭州城区跨江发展】1996年5月,经国务院批准,钱塘江南岸萧山市的浦沿镇、长河镇、西兴镇和余杭市的三墩镇、九堡镇、下沙乡划入杭州,杭州城区得以跨江发展。此次区划调整后,杭州市区面积由430平方公里扩大为683平方公里,杭州市政府在钱塘江南岸新设滨江区。

秦始皇过钱唐
【秦始皇过钱唐】秦始皇二十五年(前222),秦设会稽郡,置钱唐、余杭、富春、海盐(今海宁)4县。公元前210年,秦始皇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
慧理首开灵隐天竺
【慧理首开灵隐天竺】东晋咸和三年(328),印度僧人慧理登灵鹫峰(今飞来峰),叹为"中天竺灵鹫山之小岭飞来",并指为"仙灵所隐之处",在山下创建灵隐寺。两年后又在天竺山创建翻经院(后改法镜寺),即下天竺。
昙超首开玉泉
【昙超首开玉泉】南齐建元年间(479~482),僧昙超在西湖仙姑山青芝坞口开山筑庵。清康熙时改清涟寺,俗称玉泉寺。
隋建杭州城
【隋建杭州城】隋开皇九年(589),隋文帝杨坚平陈,改钱唐郡为杭州。初治余杭。次年,移治钱唐。隋开皇十一年(591),将杭州钱唐县治由灵隐山下移至柳浦西(今杭州江干一带),并依凤凰山筑城,周围15公里左右,是为最早的杭州城。
隋开凿江南运河
【隋开凿江南运河】隋大业六年(610),隋炀帝杨广凿通江南运河,自京口(今镇江)至杭州,800余里。自此与江北运河相接。明清时期,由北京至杭州的大运河称"京杭运河",沟通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5大水系。江南运河向为运要道,对南北经济发展和文化交流曾起重大作用。杭州拱宸桥为大运河水运的起讫点。
唐改钱唐为钱塘
【唐改钱唐为钱塘】唐武德元年(618),唐高祖李渊建立唐王朝。为避国讳,4年后将钱唐改为钱塘。
首创九里松
【首创九里松】唐开元十三年(725),杭州刺史袁仁敬在洪春桥至灵隐植松九里。"九里云松"后为"钱塘八景"之一。
李泌开六井
【李泌开六井】唐建中二年至兴元元年(781~784),杭州刺史李泌开相国井、西井、方井(即四眼井)、白龟池、小方井、金牛井等六井,引西湖水入井,解决居民饮咸水之苦。
白居易守杭
【白居易守杭】唐长庆二年(822),诗人白居易出任杭州刺史。任职期间,治理西湖,筑堤建闸,放水灌田,并重修六井。离任时留诗:"唯留一湖水,与汝救凶年。"又因有诗句:"最爱湖东行不足,绿杨荫里白沙堤。"后人为纪念他,将西湖白沙堤改名"白堤"。
黄巢军入杭州
【黄巢军入杭州】唐乾符六年(879),黄巢于九月攻陷广州后,十一月率20万人从江西进入浙江,掠余杭,入杭州,旋即离去。
钱癠筑罗城
【钱癠筑罗城】唐景福二年(893)七月,钱癠为镇海军节度使,雄踞杭州,发民夫20万及十三都军士,自凤凰山筑罗城,周长35公里,建有10座城门,3座水城门。
钱氏筑捍海塘
【钱氏筑捍海塘】五代后梁开平四年(910),吴越王钱缴自月轮山(今六和塔)起至艮山门沿钱江筑捍海塘,以防海潮。堤长二三十公里,世称"钱氏捍海塘"或"钱氏石塘"(1985年在建造江城路立交桥时,挖至路面下5~11米深处,发现"钱氏捍海塘"遗迹,经考古发掘,柱长约6米,直径约13~39厘米,柱后为装满石块的竹笼,竹篾编织痕迹十分清晰,其后夯土,最后一排为木柱与竹编)。是年,又置撩湖兵千人,专门浚治西湖。
钱元?慈云岭造像
【钱元?慈云岭造像】五代后晋天福五年(940),吴越国王钱元在西湖慈云岭南坡资延寺右摩崖造弥勒、观音、势至佛龛和"唐僧取经"石龛。
钱弘?创建灵峰寺
【钱弘?创建灵峰寺】五代后晋开运元年至三年(944~946),吴越国王钱弘?为伏虎禅师在灵峰建鹫峰禅院。宋时改灵峰禅寺。为西湖探梅胜地之一。
吴延爽建保?塔
【吴延爽建保?塔】北宋开宝元年(968),吴越国王钱弘?被赵匡胤召到汴梁,其舅吴延爽为祝福钱弘?进京平安,特在西湖宝石山建塔,称为保?塔。现塔为1933年重建。
钱弘?建六和塔、雷峰塔
【钱弘?建六和塔、雷峰塔】北宋开宝三年(970),吴越国王钱弘? 在钱塘江边月轮山建六和塔,并建开化寺。北宋开宝八年(975),钱弘?为庆贺王妃黄氏生子,在西湖夕照山雷峰上建黄妃塔,俗称雷峰塔,内藏《宝箧印经》8.4万卷。"雷峰夕照"为"西湖十景"之一。1924年9月25日雷峰塔坍毁。1983年5月国务院在《杭州市城市总体规划》中批复重建。

杭州是中国的,哈哈^_^

(1)从“余杭”到“钱唐”
杭州在周朝以前,属于“扬州之域”。传说在夏禹治水时,全国分为九州,长江以南的广阔地域均泛称扬州。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并舍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一说,禹至此造舟以渡,越人称此地为“禹杭”,其后,口语相传,讹“禹”为“余”,乃名“余杭”。
春秋时,吴越两国争霸,杭州先属吴,越灭吴后,属越。战国时,楚灭越国,杭州又归入楚国的版图。
秦统一六国后,在灵隐山麓设县治,称钱唐,属会稽郡。《史记·秦始皇本纪》中有这样的记载:“三十七年十月癸丑,始皇出游……过丹阳,至钱唐,临浙江,水波恶……。”这是史籍最早记载“钱唐”之名。现在的市区,当时还是随江潮出没的海滩,西湖尚未形成。
西汉承秦制,杭州仍称钱唐。新莽时一度改钱唐为泉亭县;到了东汉,复置钱唐县,属吴郡。这时杭州农田水利兴修初具规模,并从宝石山至万松岭修筑了第一条海塘,西湖开始与海隔断,成为内湖。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杭州为吴国的吴兴郡,属扬州。因外族相继入侵,晋室南迁,促进了江南和钱塘江两岸经济文化的发展。这时,西湖已有“明圣湖”、“金牛湖”之称。东晋咸和元年(326),印度佛教徒慧理在飞来峰下建了灵隐寺,这不仅是西湖最古的丛林建筑,也是江南最古老的名刹。随后有方士许迈及葛洪等人在武林山下、韬光、宝石山一带进行写书、炼丹等活动,传播宗教,西湖名山胜水也渐次开拓。梁武帝太清三年(549),升钱唐县为临江郡。陈后主祯明元年(587),又置钱唐郡,辖钱唐、于潜、富阳、新城四县,属吴州。
(2)“杭州”之名首次出现
隋王朝建立后,于开皇九年(589)废郡为州,“杭州”之名第一次出现。下辖钱唐、余杭、富阳、盐官、于潜、武康六县。州治初在余杭,次年迁钱唐。开皇十一年,在凤凰山依山筑城,“周三十六里九十步”,这是最早的杭州城。大业三年(607),改置为余杭郡。六年,杨素凿通江南运河,从现在的江苏镇江起,经苏州、嘉兴等地而达杭州,全长400多公里,自此,拱宸桥成为大运河的起讫点。这一重要的地理位置,促进了杭州经济文化的迅速发展。《隋书·地理志》记述:“杭州等郡,川泽沃衍,有海陆之饶,珍异所聚,故商贾并辏”。这时的余杭郡有户15380,杭州户口统计由此开始。
唐代,置杭州郡,旋改余杭郡,治所在钱唐。因避国号讳,于武德四年(621)改“钱唐”为“钱塘”。太宗时属江南道,天宝元年(742)复名余杭郡,属江南东道。乾元元年(758)又改为杭州,归浙江西道节度,州治在钱塘,辖钱塘、盐官、富阳、新城、余杭、临安、于潜、唐山八县。州城的范围也随之扩大,由原来的城南沿江一带发展到今天的武林门一带。由于运河的沟通,杭州成为货物集散地,社会经济日趋繁荣,人口也逐渐增加,唐贞观(627-649)中,已有15万余人;到开元(713-741)中发展到58万人,此时的杭州,已与广州、扬州并列,为我国古代三大通商口岸之一。长庆二年(822),诗人白居易任杭州刺史,大规模浚治西湖,并筑堤建闸,以利农田灌溉。又继李泌之后重修六井。从这时起,西湖之名益彰于世。
(3)吴越国的国都
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偏安东南,建都杭州。当时的杭州称西府或西都,州治在钱塘,辖钱塘、钱江、余杭、安国、于潜、唐山、富阳、新城八县。在吴越三代、五帝共85年的统治下,经过劳动人民的辛勤开拓建设,杭州发展成为全国经济繁荣和文化荟萃之地。欧阳修在《有美堂记》里有这样的描述:“钱塘自五代时,不被干戈,其人民幸福富庶安乐。十余万家,环以湖山,左右映带,而闽海商贾,风帆浪泊,出入于烟涛杳霭之间,可谓盛矣!”吴越王钱镠在杭州凤凰山筑了“子城”,内建宫殿,作为国治,又在外围筑了“罗城”,周围70里,作为防御。据《吴越备史》记载,这个都城,西起秦望山,沿钱塘江至江干,濒钱塘湖(西湖)到宝石山,东北面到现在的艮山门。以形似腰鼓,故又有“腰鼓城”之称。
吴越王重视兴修水利,引西湖水输入城内运河;在钱塘江沿岸,采用“石囤木桩法”修筑百余里的护岸海塘;还在钱塘江沿岸兴建龙山、浙江二闸,阻止咸水倒灌,减轻潮患,扩大平陆。动用民工凿平江中的石滩,使航道畅通,促进了与沿海各地的水上交通。置“撩湖兵”千人,疏浚、保护西湖,使不被葑草淤塞。
吴越三代五帝都笃信佛教,现在杭州西湖周围的寺庙、宝塔、经幢和石窟等文物古迹,大都是那个时期的建就。当时的杭州就有“佛国”之称。
(4)南宋时的京城
在北宋时,杭州为“两浙路”的路治;大观元年(1107)升为帅府,辖钱塘、仁和、余杭、临安、于潜、昌化、富阳、新登、盐官九县。当时人口已达20余万户,为江南人口最多的州郡。经济繁荣,纺织、印刷、酿酒、造纸业都较发达,对外贸易进一步开展,是全国四大商港之一。杭州历任的地方官,十分重视对西湖的整治。元佑四年(1089),著名诗人苏东坡担任杭州知州,再度疏浚西湖,用所挖取的葑泥,堆成横跨南北的长堤(苏堤),上有六桥,堤边植桃柳芙蓉,使西湖更加美化。又开通茅山、盐桥两河,再疏六井,使卤不入市,民饮称便。
经过北宋150多年的发展,到了南宋时,开始了杭州的鼎盛时期。南宋建炎三年(1129),置行宫于杭州,为行在所,升为临安府,治所在钱塘。辖钱塘、仁和、临安、余杭、于潜、昌化、富阳、新城、盐宫九县,地域与唐代大致相当。绍兴八年(1138)定都于此,杭州城垣因而大事扩展,当时分为内城和外城。内城,即皇城,方圆九里,环绕着凤凰山,北起凤山门,南达江干,西至万松岭,东抵候潮门,在皇城之内,兴建殿、堂、楼、阁,还有多处行宫及御花园。外城南跨吴山,北截武林门,右连西湖,左靠钱塘江,气势宏伟。设城门13座,城外有护城河。由于北方许多人随朝廷南迁,使临安府人口激增。到咸淳年间(1265-1274),居民增至124万余人(包括所属几个县)。就杭州府城所在的钱塘、仁和两县而言,人口也达43万余人。
人口的增多,为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和商业的繁荣创造了条件。南宋都市经济的繁荣,不仅超越前代,而且居世界前列。当时临安手工作坊林立,生产各种日用商品,尤其是丝织业的织造技艺精良,能生产出许多精巧名贵的丝织品,在全国享有盛名。
据《武林旧事》等书记载,南宋时的杭州商业有440行,各种交易甚盛,万物所聚,应有尽有。对外贸易相当发达,有日本、高丽、波斯、大食等50多个国家和地区与之有使节往来和贸易关系,朝廷专设“市舶司”以主其事。西湖风景区经过修葺,更加妩媚动人,吸引了不少中外游客;酒肆茶楼,艺场教坊,驿站旅舍等服务性行业及夜市也很兴盛。
南宋时,杭州是全国的文化中心,设立了最高兴府——太学,还有武学、医学、算学、史学等各科学校,临安府学及钱塘、仁和两县学的学生近千人。这里书铺林立,刻印的书籍十分精良。当时的绘画艺术甚盛,“西湖十景”就是由南宋画院题名的。
(5)浙江省的省会
元代在杭州设两浙都督府,后改为杭州路总管府,为江浙行省治所(钱塘、仁和);至正二十六年(1366),朱元璋改置浙江行省,仍以杭州为省治。钱塘、仁和、海宁、富阳、余杭、临安、于潜、新城、昌化等州县皆属杭州路。因遭战乱,杭州城内的不少宫殿被毁,工商业曾一度衰落,西湖也渐被泥土淤塞。但由于在南宋时期打下了繁华基础,恢复较快。至正年间,大运河全线开通,杭州水运可直达大都(北京),成为全国水运交通要津。对促进南北经济文化交流,发展对外贸易,大有作用。所以意大利旅行家马可·波罗称杭州为“天城”,是“世界上最美丽华贵之城”。
明代改杭州府为浙江布政使司治所。清代为浙江省兼杭嘉湖道治所。杭州府治均在钱塘、仁和,属县未变。明正德三年(1508),郡守杨孟瑛继唐白居易、宋苏东坡后再次疏浚西湖,拓展田荡3480余亩,将苏堤增高、加宽,修建振鹜亭(即今湖心亭),砌筑小瀛洲,使西湖重放光彩,恢复了“湖上春来水拍天,桃花浪暖柳荫浓”的动人景色。至万历年间(1573-1620),杭州又呈现出四方客商云集,游人纷至沓来的繁荣局面。
(6)废府设杭州市
清初,在杭州城西沿西湖一带建造“旗营”,俗称“满城”。城墙周围十里,南至今开元路,北靠法院路,东临中山中路附近,西面包括湖滨公园,并辟有六座城门,总占地1436亩,成为杭州的“城中城”(民国初年拆除)。雍正二年(1724)、嘉庆五年(1800),浙江总督李卫、巡抚阮元先后再次疏浚西湖,挖起大量葑泥,使湖水加深数尺。杭州人口有续增加。光绪九年(1883),杭州有62万余人。光绪二十一年,清政府在中日战争中失败,被迫签订《马关条约》,杭州开为日本通商商埠,拱宸桥辟为日本租界。随着资本主义势力的入侵和洋务运动的兴起,杭州的近代工业也逐渐发展起来。
希望你能满意我能拿小旗,呵呵


中国历史大事件时间表,有时间,结果,影响,详细的
公元166年第一次党锢事件。 公元169年第二次党锢事件,李膺、范滂等被杀。 公元184年张角领导黄巾军起义。 公元189年董卓进洛阳。 公元190年关东州郡起兵讨董卓。 公元196年曹操迎汉献帝迁都许城。 公元200年官渡之战,曹操大致袁绍。 公元208年赤壁之战,孙权、刘备联军大破曹军。 公元214年刘备进占益州。 公元22...

巴塞尔城市州的历史
巴塞尔经历了巨大的历史变迁:凯尔特人、古罗马人、阿勒曼人曾先后入主。主教城、莱茵河上第一座桥梁、贸易、大学、交易会特权、宗教改革、全州分裂、经济繁荣、免遭战争蹂躏只是巴塞尔历史的几个侧面。公元前五百年,凯尔特人在莱茵河大转弯处定居。公元前44年,古罗马人在莱茵河上游十公里处的奥古斯塔劳力...

宜昌在历史上有哪些大事件
宜昌远古属西陵部落,夏商时为古荆州之域,春秋战国时为楚国的西塞要地,建有城邑。以后为历代郡、县、州、府的治所。秦昭襄王二十九年(公元前278年)秦伐楚,拔郢烧夷陵,置南郡,夷陵之名始见于史。秦始皇二十六年(公元前221年)置郡县,宜昌市大部分地域属南郡。两汉时,分属荆州南郡和武陵郡,...

21世纪中国有哪些历史大事件?
21世纪中国有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三峡大坝建成,青藏铁路通车,神州飞天下,中国人漫步太空等。

四月一日历史上都发生过什么大事件啊!!
1976年4月1日 乔布斯和沃兹尼亚克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乔布斯的车库里成立苹果公司。1979年4月1日 伊朗举行全民公决,通过在伊朗建立伊斯兰共和制政体的国家。1988年4月1日 台湾“中国小姐”选拔恢复。2001年4月1日 中美撞机事件发生,一架怀疑在进行间谍侦查任务的美国EP-3E侦察机在中国领空附近与中国一...

大宋简史:16个标志性大事件,决定了赵宋王朝300年历史走向
穿越时空,让我们一起探索大宋王朝的辉煌与沧桑。始于赵匡胤的赵宋帝国,历经北宋南宋,共18帝,用16个关键事件编织了300年的历史画卷。杯酒释兵权与更戍法:赵匡胤以智谋定乾坤,通过这两大举措,结束了藩镇割据的纷争,开启了中央集权的新篇章。儒家文化与重文轻武:赵宋王朝崇尚儒学,文治武功并举,为...

美国历史有哪些大事件
造成了各地经济形态、政治制度与观念上的差别.独立运动(1754-1783) 18世纪中叶,英国在美洲的殖民地与英国之间, 已有了裂痕.殖民地的扩张,使他们产生某种自觉,自觉到英国的迫害, 而萌生独立的念头.1774年, 来自12州的代表,聚集在费城,召开所谓第一次大陆会议,希望能寻出一条合理的途径, 与英国和平...

1776年大事件
1776年,一系列重大事件在美国和世界历史上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一月,托马斯·潘恩的《常识》出版,为美国独立宣言的理念铺平了道路。新罕布什尔州则在这个月率先制定了自己的州宪法,成为独立运动的先驱。在2月18日,大陆海军的象征——“大联合旗帜”在特拉华湾口升起,这是美国历史上第一支海军的组建...

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
2011-02-09 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 476 2016-01-28 中国近代史上发生的重大事件有哪些 128 2010-02-13 中国近代史 大事件 206 2012-05-18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 28 2018-02-27 中国近代史上的大事件有哪些? 3 2009-08-11 中国近现代史重大事件表 106 2018-04-15 中国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有...

近代德国的历史大事件
2015-01-13 求世界近现代史大事件表 2015-09-20 1850年以后的历史大事件 7 2013-09-17 20世纪的世界l历史大事件年表! 52 2011-06-25 世界历史大事件和详细介绍 259 2008-02-11 世界近现代史重大事件 83 2008-12-25 欧洲历史大事年表 547 2016-05-26 近代中日1840年到1919年的历史大事件 17 ...

漳浦县15018113985: 杭州曾经经历过几个朝代啊 -
聂若息斯: 杭州:五代十国中的吴越与南宋在此建都 考古发现表明,5万年前就有智人“建德人”在今杭州市地域建德李家乡一带活动.2001年,杭州萧山跨湖桥遗址考古发现,约8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早期,萧山已有人类活动.从新石器时代后期的良...

漳浦县15018113985: 有关杭州的历史或传说,除了白蛇传,请学霸快一点,我很急!!! -
聂若息斯: 西湖的传说 古时候,天河两岸各住着一位仙子,东边的叫玉龙,西边的叫金凤.他们十分要好,天天在一起玩耍.一天早晨,他们起了个早.玉龙钻进河里,金凤飞向天空,游呀,飞呀,不知不觉来到一个仙岛上. “玉龙,玉龙!”金凤忽然...

漳浦县15018113985: 杭州历史 200字以内 -
聂若息斯: 杭州市简称杭,古时杭州曾称“临安”、“钱塘”等.位于中国东南沿海、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南端.是浙江省省会,浙江省政治、经济、文化、金融和交通中心.杭州历史悠久,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是五代时期吴越国和南宋的都城,为中国八大古都之一

漳浦县15018113985: 杭州的故事! -
聂若息斯: 上有天堂下有苏杭 杭州以其美丽的西湖山水著称于世,“上有天堂、下有苏杭”,表达了古往今来的人们对于这座美丽城市的由衷赞美.宋代大文豪苏东坡曾写道:“天下西湖三十六,就中最好是杭州”.西湖,她拥有三面云山,一水抱城的山光水色,她以“浓妆淡抹总相宜”的自然风光情系天下众生. 有着2200年的悠久历史的杭州还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人文景观同样丰富多彩,古代庭、园、楼、阁、塔、寺、泉、壑、石窟、摩崖碑刻遍布,或珠帘玉带、烟柳画桥,或万千姿态、蔚然奇观,或山清水秀、风情万般,尤以灵隐寺、六和塔、飞来峰、岳王庙、西泠印社、龙井、虎跑泉等最为著名.“江南忆,最忆是杭州!”

漳浦县15018113985: 杭州是哪一年解放的? -
聂若息斯: 1949.5.3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生了被称为文明曙光的良渚文化. 杭州曾是五代吴越国和南宋王朝两代建都地,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 杭州古称钱唐.隋朝开皇九年(589年)废钱唐郡,置杭州,杭州之名首次在历史上出现.南宋建炎三年(1129年),高宗南渡至杭州,升杭州为临安府.绍兴八年(1138年)南宋正式定都临安,历时140余年.民国元年(1912年)以原钱塘、仁和县地并置杭县.民国十六年(1927年),析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此.1949年5月3日杭州解放,从此揭开了杭州发展新的历史篇章.

漳浦县15018113985: 杭州人文历史 -
聂若息斯: 苏东坡 苏轼是中国北宋文学家、书画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宋代眉州(今四川省眉山市)人.父苏洵、弟苏辙都是著名古文学家,世称“三苏”.嘉佑进士,任凤翔府签判,主张改革弊政.神宗时反对变法,...

漳浦县15018113985: 杭州这一名称的最早出现时间? -
聂若息斯: 杭州之名始于隋朝(公元589年),民国十六年(1927年),分出杭县城区设杭州市,杭州置市始于此. 杭州历史悠久,自秦时设县治以来,已有2200多年历史.杭州是华夏文明的发祥地之一.早在4700多年前,就有人类在此繁衍生息,并产...

漳浦县15018113985: 杭州的别称有什么历史故事 -
聂若息斯: 位于浙江省北部、钱塘江下游、大运河南端的杭州,是浙江省的省会.这是一座美丽富饶的城市,素有“天堂”之称.相传,夏禹乘舟会诸侯于会稽山(今绍兴)时,舍其杭(即方舟)于此.因此,这里便有了“余杭”、“禹杭”的...

漳浦县15018113985: 杭州历史上还有过哪些名称 -
聂若息斯: 历史上杭州的别称有:余杭、临江郡、钱塘、临安. 1、余杭 传说公元前21世纪,夏禹南巡,大会诸侯于会稽山(今浙江绍兴),曾乘舟航行经过这里,其余杭(“杭”是方舟)于此,故名“余杭”. 2、临江郡 南北朝时期,梁武帝太清三年(...

漳浦县15018113985: 问一下谁知道过去的杭州城的真实故事历史? -
聂若息斯: 柳浪闻莺公园,地处西湖东南隅湖岸 ,占地约二十一公顷.她的前身是南宋御花园聚景园,宋末元初,聚景园成为“散景园”,其南侧地带,被随蒙元铁骑南下而迁居杭州的回民择为墓地;其中段之地,荒芜淤塞成为一片七零八落的沼泽水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