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时期十八路反王都有谁和下场

作者&投稿:淳将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真实的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十八路反王的说法出自《说唐》等小说评书中,那十八路反王是:西魏王李密(魏公李密)、知世王王薄(知世郎王薄)、济南王唐壁(虚构)、定阳王刘武周(定扬可汗)、凤鸣王李子通(楚王、吴帝)、南阳王朱灿(楚帝朱粲)、白御王高谈圣(大乘皇帝高昙晟)、宋义王孟海公、梁王萧铣、大凉王李轨、齐王张金称(起义领袖,未称王)、鲁王徐元朗(徐圆朗)、上梁王沈法兴(梁王)、冀州王高士达(东海公)、楚王雷大鹏(虚构)、洛阳王王世充(郑帝)、夏明王窦建德(夏王)、突厥王呼罗国王(虚构)。这毕竟是小说之言,不足为凭,笔者且说说历史上真实的十八反王(按个人标准排的,应该叫十八路诸侯更合适,入选要称王称帝、有一定实力的,排名不分先后)。

李密
李密袭父爵为蒲山郡公(隋),文武双全,擅长谋划(绝对是位很好的谋士),“密多筹算,才兼文武,志气雄远,常以济物为己任”。李密与越国公之子杨玄感关系不错。杨玄感起兵造反,李密是其谋主,向杨玄感献上、中、下三策,可惜杨玄感采用了其下策,其后兵败被杀。李密则辗转投到翟让的瓦岗军。李密入瓦岗后,屡败隋军,使瓦岗势力迅速壮大(其才识不俗),最后打到了洛阳城下,攻克了兴洛仓。这时,翟让让位于李密,李密遂为魏公,做了瓦岗首领。
翟让虽甘心让位,其亲信却不情愿,撺掇翟让夺权,李密遂杀害了翟让及其亲信,瓦岗经此内部争斗,实力大损,但之后李密又再次大败洛阳的隋军。当此之时,“东至海、岱,南至江、淮郡县,莫不遣使归密。窦建德、朱粲、杨士林、孟海公、徐圆朗、卢祖尚、周法明等并随使通表于密劝进,于是密下官属咸劝密即尊号,密曰:东都未平,不可议此。”那时的李密声势浩大,隐隐有问鼎天下之势。
可惜局势突变,宇文化及弑君(隋炀帝)称帝,率军北上。一方是宇文化及,一方是王世充。为避免腹背受敌,李密先攻击宇文化及,大败宇文化及,自己却也损失惨重。正当此时,王世充乘虚攻打李密。因之前的内部争斗,瓦岗将士离心离德,终于惨败。战败后的李密投降李唐,叛唐被杀。《旧唐书》评价李密:“据巩、洛之口,号百万之师,窦建德辈皆效乐推,唐公绐以欣戴,不亦伟哉!”
窦建德
窦建德是隋末农民起义领袖,农家出身。他先后击败魏刀儿、宇文化及、孟海公,称霸河北,建立了夏国。621年为救王世充,在虎牢关与李世民交战,兵败被擒,后被李渊下令处死。他为人尚豪侠,忠义仁爱,私人品德非常好,又深得民心,可算是位英雄。
王世充
王世充是西域胡人(本姓支),自小喜读兵法,平杨玄感叛乱及河南民变起家。后入据洛阳,拥越王杨侗为帝,自己专权。不久大败李密,招降瓦岗众将。619年,王世充废杨侗自立为帝,国号郑。621年,王世充被秦王李世民击败,为仇人所杀。
薛举
617年,薛举起兵反隋,雄踞陇西,自称西秦霸王,同年又称帝。618年,薛举在浅水原大败秦王李世民,正欲进取长安,却突然病逝。其子薛仁杲即位不久后,西秦就为李唐所灭。
刘武周
刘武周割据河东称帝,年号天兴。
萧铣
萧铣是南朝梁宗室,西梁宣帝曾孙。他雄踞南方,重建梁国,建元鸣凤。
刘黑闼
刘黑闼是窦建德手下大将,窦建德被斩后召集窦建德旧部起兵反唐,自称汉东王。后多次与李唐交战,最终被太子李建成所灭。
李轨
李轨占据河西,建立凉国,先称凉王,后称帝。
林士弘
林士弘据守虔州,自称南越王。不久又称帝,国号楚,年号太平,占据北到九江,南到番禺的广大地区。
朱粲
食人恶魔,曾占据邓州,称楚帝,后被李唐斩首。
沈法兴
曾占据长江以南十几个郡,自称梁王。
宇文化及
宇文化及是宇文述(杨广亲信)之子,本是匈奴人。618年禁军病变,拥他为首,杀死隋炀帝。后其为大丞相,率军北归,先是被李密击败,跑到魏县称帝,国号许,后被窦建德攻灭擒杀。
杜伏威
杜伏威称雄江淮,向越王杨侗称臣,被封楚王。次年降唐,后入朝。
梁师都
梁师都为地方豪族,本为隋朝鹰扬郎将。617年,他联合突厥反隋,占领雕阴、弘化、延安等郡,建梁国,称帝。突厥封其为大度毗伽可汗。之后,他不断怂恿突厥南侵。贞观二年(628年),唐军压境,他被弟弟杀死。
高开道
高开道是河北农民起义军领袖,盐户出身。他相继攻取了北平、渔阳,遂建都渔阳,称燕王,又兼并高昙晟兵马。而后为李唐所败,屡降屡反。最终部将反叛,他被迫自杀。
孟海公
孟海公亦是农民起义军领袖。他占据曹、戴二州,自称宋义王,后为窦建德所败,归附于他,窦建德被李唐击灭后,他也被李唐处死。
李子通
李子通史江淮农民起义军领袖,占据海陵,自称楚王,后占据江都称帝,国号吴。国境东到会稽,南至五岭,西抵宣城,北达太湖。621年他被杜伏威击败,被俘,执献长安。622年,欲南逃东山再起,在蓝田被捕杀。
辅公祏
和杜伏威是生死之交。杜伏威降唐入朝后,留他守卫丹阳。谁料杜伏威走后,他即叛唐称帝(国号宋),后被李唐攻灭。

《兴唐传》并非只有大唐一家去推翻隋朝建立基业,换句话说,唐朝只是在最后抓住时机消灭了各路反王才霸得天下,很大程度上是坐享其成。 而在评书中,主要描述的是瓦岗山大魔国混世魔王,而实际上围攻四明山时是十八路反王,他们是瓦岗寨大魔国混世魔王程咬金、大梁王李执、小梁王萧铣、济宁王王溥、江南王沈法兴、海州王高士魁、冀州王高士达、陈州王吴可玄、易州王铁木耳、南阳王朱灿、河北凤鸣王李子通、济南王唐璧、湖广襄阳王雷大鹏、口北王福克宗坦、沙漠王罗子都、金提王张称金、川蜀王薛凤池、曹州顺义王孟海公、相州白御王高谈圣。这十八路反王是在围攻四明山时聚集一起,推举混世魔王做都盟主,攻打四明山,围困隋炀帝,结果李元霸锤震四明山,杀退十八路反王。至此,十八路反王一役虽说并未冰消瓦解,但也伤了元气,更可以看出只是一些乌合之众,并不能真正扫平四方,因而才有后面唐朝的出现。 关于十八路反王有很多说法,比如洛阳王王世充、定阳王刘武周、夏明王窦建德、北平王罗艺等等,这里每个说书者都有自己的说法。《兴唐传》按照四明山一役来说的十八路反王,而且可以看出这些反王要么是山贼草寇要么是隋朝逼迫而反,这些人都是不得不反。这些人的志向并非要建立基业,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大魔国虽然打着推翻隋朝的旗号,但程咬金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其它的各个王都是聚集了一批人,举个旗号,要见识没有见识,要野心没有野心,充其量也就是个土皇帝。 十八路反王最后的失败也是预料之中的,兵不强将不广财不足智不够野心不大如何能够成气候?在锤震四明山之后,唐国公李渊举旗反隋定号唐,夏明王窦建德定号夏,北平王罗艺反隋但也只是大魔国分支,大魔国国王程咬金退位,洛阳王世充反隋,李密登基定号西魏,至此形成历史上比较著名的反隋的义军-以翟让、李密为首的瓦岗军、窦建德为首的夏及以李世民为中心的唐。翟让作为瓦岗山创始人而留名青史,历史学家更推崇翟让而不是程咬金,而在《兴唐传》中,翟让只是一介武夫,外号小霸王,才智平平,这与历史有些不符,同样李密也是一样,这里就不深研究了。 十八路反王对隋朝江山构成了严重的威胁!想想各地烟尘四起,到处举旗造反,隋朝耗用国力剿灭匪患,必然大伤国力,再加上隋炀帝荒淫无度,大大损害了隋朝的元气,四明山一役隋朝已是大厦将倾,同样十八路反王也是疲惫不堪,这时候李世民看准时机举旗反隋,可谓是雄心勃勃,再后面用计擒拿亲舅舅窦建德,大唐江山已经占据天下的太半,瓦岗军素与李世民交好(一方面秦琼救唐王、另一方面柴绍是贾家楼兄弟,以及后面李元霸放大魔国之情等等),使得西魏王李密将奔他乡,最后大唐得以安天下。 十八路反王是唐朝建立的牺牲者!而他们也都是草莽的血性英雄,并不是玩弄权术的政治家,所以他们只能被人利用,最后被人屠戮。王霸之业不在于武力,而在于智力,智力降武力,不能讲义气讲辞让,要当仁不让要心狠手毒。李世民确实合格,否则无法成为一代帝王。帝王在人性上是冷酷的,总要除掉对自己不利的人,来得到权力,这一点帝王永远不是善良的人,更不是性情中人。 而十八路反王却都是血性汉子,性情中人,激于义愤,就要杀人就要造反,所以不能够成就霸业。而像大魔国的诸位将官也是同样,秦琼、程咬金等都是人尖子,滑头,吃亏的事是找不着他们的,所以他们最后能够扶保大唐,成为一代名将。说书人给李世民说得是忠厚宽仁,事实上李世民绝对是唯利是图的人,放弃局部抓住整体的野心、冒险家。而秦琼等人则是看谁有前途就跟着谁,是“识时务者”的俊杰,决不是忠心一意的忠诚者。 写到十八路反王的时候,对他们只能表示可怜,他们不具备竞争王者的天赋和素质,就不该参与到这场纷争中来,参与带来的后果是百姓因他们而受兵乱,他们自己受到屠戮。今天,无头绪的竞争,不是每个人都有竞争的素质的,具备竞争素质的人最后生活富足,不具备的人面临的一波一波的困难和痛楚,最后往往心力憔悴甚至搭上一生的幸福。王者的天赋和素质就是竞争,竞争永远都是残酷的,因此需要的永远都是不折手段的权术,最大的要求就是心理承受素质要好,不能心软。 十八路反王最后的下场就是惨死在扬州擂,或者死于唐兵之手。他们的头脑都太僵直,不会权术所以就失败惨死,手段也不够狠毒。一定要意狠心毒,不折手段,要对自己的亲生儿子也要该下手就下手,所以,亲兄弟也要杀,父亲也要杀,否则怎成帝王?做普通的竞争者不必杀自己的亲人,但对别人决不能留情。

《三国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名单如下: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
  第九镇,济北相鲍信。
  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
  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
  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
  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
  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
  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
  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
  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
  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马。

  1. 袁术,字公路,袁绍的族弟,汉末群雄之一。讨伐董卓时,袁术负责押送粮草。因妒才而不发给孙坚粮草,使得孙坚被华雄击败。孙坚死后,袁术就收养了孙坚的长子孙策,目的是为了得到玉玺。后来孙策用玉玺换来了兵马,一举平定江东。袁术得到玉玺后宣布称帝,曹操、刘备、吕布、孙策四路人马杀向寿春城,大败袁术。袁术逃往汝南,继续作皇帝。后来,在汝南实在是呆不下去了,袁术只得北上投奔庶兄袁绍。不想在半路途中被向曹操借兵的刘备击溃。逃到半路,袁术找人要蜜水,却找不到,只能找到血水,袁术大叫身亡。

  2. 韩馥,字文节,原本是冀州刺史,后来袁绍到了勃海,韩馥怕他夺自己的地盘,就派兵去监视、控制他,弄得袁绍无法动弹。后来参加十八路诸侯讨董,过程中只讲了一句话:“吾有上将潘凤,可斩华雄。”结果潘凤被斩。同盟破裂后,韩馥回到冀州。袁绍觊觎冀州百姓殷实,兵粮充足,就用计夺取冀州,韩馥被迫投靠张邈,后来下落不明。

  3. 孔伷,字公绪,豫州刺史,参加过十八路诸侯讨董,但是反董联盟解散后不久病逝。演义里对他几乎没有记载。

  4. 刘岱,字公山,兖州刺史,汉室宗亲之一。曾经跟从袁绍起兵讨伐董卓。后来向东郡太守桥瑁借粮,桥瑁不借,刘岱于是杀了桥瑁,吞并了他的势力。其后跟随了曹操,曹操派他同王忠引兵五万,虚打丞相旗号,进攻徐州。结果被张飞生擒,后为刘备释放。回去后被曹操贬官撤职,此后再无记载。

  5. 王匡,字公节,河内太守。曾参与“十八路诸侯讨董卓”,打到虎牢关时,派其部下河内名将方悦出战吕布,被吕布所杀。此外没有记载。

  6. 张邈,字孟卓,陈留太守。参加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来回到陈留。张邈原本与曹操是好朋友,但在兴平元年,曹操东征徐州的时候,他听从了陈宫的建议,叛曹操而迎吕布为兖州牧,脱离曹操联盟。吕布占据濮阳,兖州所辖郡县除鄄城、东阿、范县外皆归顺。次年,吕布被曹操击败,张邈不知所踪,没有记载。

  7. 乔瑁,字元伟,东郡太守。讨伐董卓联盟瓦解后,兖州刺史刘岱向他借粮,他不给,于是被刘岱杀死。

  8. 袁遗,字伯业,山阳太守,是袁绍的从兄。参加了反董卓同盟,之后没有记载。

  9. 鲍信,字允诚,济北相。在参加讨伐董卓的义军时,鲍信因为怕孙坚抢头功,暗中令其弟鲍忠出战。结果鲍忠为华雄所杀。李傕等人控制朝廷后,以献帝名义命曹操与鲍信镇压青州黄巾贼,于是两人在寿张迎击黄巾大军,鲍信深入重地,为敌所杀。

  10. 孔融,字文举,是孔子的二十世孙,建安七子之首,是东汉末年著名的文学家。孔融有着读书人普遍存在的毛病,就是眼高手低,自以为才华盖世,想干些大事,但大事干不了,小事又不干。所用的都是轻浮士人,只会饮酒做诗,高谈阔论,但干不了也不想干实际的事。所谓“座上客不空,樽中酒常满,吾之愿也”,就是他性格的最好写照。讨董联盟解散后,他回到北海任太守,后来北海被黄巾贼围困,幸得有太史慈杀出重围,找刘备帮忙,解了北海之围。然后与刘备、田楷一起出兵去救徐州,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只是劝说刘备接任徐州刺史。曹操把献帝迁到许都后,孔融先后担任将作大匠、少府、太中大夫等职。这时曹操专权,他与曹操政治上颇有分歧,每多乖忤,针对曹操的“奉天子以令诸侯”的策略,上奏主张“尊崇天子,扩大君权,削弱诸侯权势”。他推荐的祢衡也触怒了曹操,曹操对孔融这个不识时务的政敌,再也忍无可忍,最终寻找很多莫须有的罪状,将其杀害。终年53岁。

  11. 张超,字孟高,广陵太守,张邈之弟。参加过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后来回到陈留。跟随张邈反叛曹操、逢迎吕布。后来吕布被曹操击败,张超下落不明。

  12. 陶谦,字恭祖,徐州刺史。十八路诸侯讨伐董卓的时候,陶谦碌碌无为。后来曹操被推举为兖州刺史,接父亲曹嵩等去陈留,中途经过徐州,陶谦派部将张闿护送,但是张闿见财起意,杀死曹嵩。曹操因怒兴兵,攻打徐州,陶谦不能抵挡,只能坐守孤城。幸得有刘备等前来救援,而吕布也正好袭取了兖州,曹操不得不回救,陶谦得以幸免,遂有意将徐州让给刘备。刘备坚决不受,于是陶谦让刘备暂驻小沛。后来陶谦死前,第三次向刘备提出让徐州的建议,刘备才同意接手。

  13. 马腾,字寿成,西凉太守。马腾忠于汉室,参加了十八路诸侯讨董,后来李郭专政时期,朝中侍中马宇等连结马腾韩遂讨伐李郭二人,马腾率兵进攻长安,马宇等事败漏被杀,马腾军粮耗尽,被迫退兵。曹操控制朝廷时,汉献帝写下了衣带诏,由董承召集刘备、马腾等人起兵讨伐曹操。事件失败后,马腾回到西凉拥兵自重。不久,曹操以提升马腾官职为由,召马腾入京。马腾的三个儿子马超、马休、马铁等人认为不入宫是逆命;侄儿马岱认为曹操心怀叵测,入京有危险。马腾综合各人意见,还是入京参见曹操。马家各人也同意这是非常危险的,只好小心行事。于是长子马超留守西凉,马腾带领五千人马前往,二子马休和三子马铁为先行部队,马岱押阵。大队人马在许昌二十里外郊外停下,通知曹操。
  曹操打算派行军参谋黄奎前去接待马腾,诱他入城面见皇帝,然后趁机令人擒捕马腾。殊不知这位黄奎,心中很痛恨曹操,而黄奎亦清楚知道,马腾从前曾参加衣带诏密谋杀曹。两人饮宴时,互相研究,如果入朝面圣,不太安全,倒不如反过来要求曹操巡察兵营,乘机杀他。马腾和黄奎计划订好,黄奎因喝醉就先回府休息。
  黄奎有个心爱的妾侍名叫春香,而春香和黄奎妻舅苗泽私通,当晚春香侍奉黄奎,从他半醉的口语中知道他明早要会同马腾杀曹操。春香告知苗泽,苗泽认为这是升官发财的机会,便乘夜通知曹操。翌日,曹操分派将领四面包围,将马腾和西凉兵重重围困,马腾和黄奎被擒。他们两人坚持自己无罪,曹操便引出苗泽和春香指证。马腾大骂黄奎:“竖儒误我大事!我不能为国除贼,是天意也!”众人被斩。而告密者苗泽和春香也被曹操斩首,曹操认为留此不义之人无用。

  14. 公孙瓒,字伯珪,北平太守,是刘备的好友,与刘备一起师从卢植。曾参与讨伐董卓,还亲自下场与吕布单挑,险些丧命。反董卓联盟失败后,公孙瓒退回幽州。后来袁绍诱使公孙瓒平分冀州,公孙瓒贪图冀州地盘,领兵前来,结果被袁绍乘虚而入抢先占领冀州。公孙瓒派弟弟公孙越前去质问,结果被袁绍派人射死。公孙瓒大怒,在界桥与袁绍大战,打了平手,双方互有损伤,就退了回去。后来刘备要去救陶谦,还特意向公孙瓒借兵三千与赵云。其后公孙瓒一直与袁绍交战,由于不采纳正确的意见,最终被困死在自己修建的易京楼中,引火自焚,势力被袁绍吞并。

  15. 张杨,字稚叔,上党太守。反董联盟解散后,被封为建义将军、河内太守。后来,汉献帝因为李傕、郭汜叛乱而流落到河东,张杨带兵来到安邑,被封为安国将军、晋阳侯。当时张杨想把献帝迎接到洛阳,然而诸将不从,因此张杨回到野王。建安元年,献帝在返回洛阳的途中,张杨来到洛阳,给献帝供应粮草,因为自己是外郡太守而决定不留在洛阳,回到野王,很快又被封为大司马。吕布在下邳被曹操围攻时,他曾出兵响应吕布,但却被部将杨丑所杀。而杨丑又很快被张杨的部将眭固杀死,当时眭固想要同袁绍联合。曹操派部将史涣攻打眭固,在犬城攻杀之,尽收其众。

  16. 孙坚,字文台,吴郡富春人,据传为孙武的后代,官至破虏将军,豫州刺史,乌程侯。于汉末征讨黄巾有功,与朱儁一起剿灭黄巾军。官职为别部司马、议郎、长沙太守等。董卓乱政之际,孙坚为“十八路诸侯反董卓”中的一路,作为诸侯联军的先锋,表现得十分活跃,但因袁术存在私心,拒不发粮,而被董卓的大将华雄击败;部将祖茂被杀。后董卓迁都长安,孙坚进驻洛阳,意外发现传国玉玺,遂起私心,欲藏匿玉玺返回,不料事情泄漏,袁绍要他交出玉玺,他不肯,因此与袁绍结仇。袁绍指示刘表半路拦截,和孙坚一场大战,互有胜负,孙坚引军回江东。不久,孙坚又一次起兵讨伐刘表,连战连胜,围困了襄阳,却因为轻入重地,中埋伏而死。

  17. 袁绍,字本初,官至大将军、太尉,封邺侯。出身名门望族,自曾祖父起四代有五人位居三公,自己也居三公之上,其弟袁术则称仲家皇帝,袁氏一族可谓“五世三公一帝王”。少折节下士,知名当世,文武双全,英气勃发。灵帝死,大将军何进与司隶校尉袁绍合谋诛宦官,事泄,何进被杀,袁绍率军尽诛宦官,主持朝政。董卓专权,袁绍政见不同,逃奔冀州,董卓拜其为勃海太守。初平元年(190),关东州郡牧守联合起兵以讨董卓,袁绍被推为关东军盟主,自号车骑将军。董卓不久被杀。关东军内部开始互相兼并。袁绍夺取冀州牧韩馥地盘,自领冀州牧,此后又夺得青州、并州。建安四年(199)消灭幽州公孙瓒。至此袁绍已据黄河下游四州,领众数十万,成为当时东汉势力最强的一方诸侯。不久袁绍被册封为大将军、太尉,总督冀州、幽州、并州、青州,成为中国黄河以北地区实际统治者。同年,袁绍准备向曹操发起进攻,直捣许都,劫夺汉帝。监军沮授、谋士田丰劝其进屯黎阳,据守黄河,以逸待劳,遣精骑以骚扰曹军,俾不出3年可击败曹操。而以郭图、审配为代表的一部分将领主张迅速决战。袁绍采纳后者的意见,建安五年,发布讨曹檄文,率70万大军进军黎阳。当年与曹操决战于官渡,大败,主力被消灭,只与其长子袁谭带800多亲随败回河北。两年后惭愤病死,诸子亦败灭,所据之地尽并于曹操。

  18. 曹操,字孟德,小名阿瞒、吉利,沛国谯(今安徽亳州)人。东汉末年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话说曹操还用得着介绍吗?

你真牛逼,三国时期,还十八路反王。
你是想说袁绍、袁术、曹操、孙坚、刘璋、张鲁、吕布吗?
三国就只有魏国的曹丕、吴国的孙权和蜀国的刘备。
十八路反王是隋朝的。

额。。你是说讨伐董卓的18路诸侯吗?十八路反王是隋唐的

。。。什么鬼


隋唐十八路反王有那些
5河北李子通称凤鸣王 6亳州朱粲称南阳王 7相州高谈圣称白御王 8曹州孟海公称宋义王 9江陵萧铣称梁王 10凉州李轨称大凉王 11明州张金称称齐王 12兖州徐元朗称鲁王 13苏州沈法兴称上梁王 14楚州高士达称冀州王 15湖广雷大鹏称楚王 16河南王世充称洛阳王 17夏州窦建德称夏明王 18沙沱罗呼罗国王称突厥...

隋唐十八路反王有那些
14. 高士达在楚州自封为冀州王。15. 雷大鹏在湖广自封为楚王。16. 王世充在河南自封为洛阳王。17. 窦建德在夏州自封为夏明王。18. 沙沱罗呼罗国王在沙沱罗自封为突厥王。此外,还有六十四处烟尘,其首领包括杜伏威、张善相、薛举等人。《说唐》和《大唐秦王词话》中提到了这些反王的信息。

隋末号称十八路反王,大唐是如何扫灭群雄、一统天下的?
在隋朝末年,天下大乱,群雄并起,据《说唐》记载,当时有“十八路反王,六十四路烟尘”之势。这些割据势力包括:1. 李渊:公元617年起兵反隋,同年称帝,建立唐朝。2. 薛举:617年起兵于陇西,建立秦朝。3. 李轨:617年起兵于河西,建立凉朝。4. 刘武周:617年起兵于山西北部,建立定杨政权。5. ...

历史上真实的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十八路反王的说法出自《说唐》等小说评书中,那十八路反王是:西魏王李密(魏公李密)、知世王王薄(知世郎王薄)、济南王唐壁(虚构)、定阳王刘武周(定扬可汗)、凤鸣王李子通(楚王、吴帝)、南阳王朱灿(楚帝朱粲)、白御王高谈圣(大乘皇帝高昙晟)、宋义王孟海公、梁王萧铣、大凉王李轨、齐王...

历史上真实的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5. 刘武周,割据河东称帝,后被李唐所败,北奔突厥,不久被突厥杀死。6. 萧铣,南朝梁宗室,重建梁国,建元鸣凤。7. 刘黑闼,在窦建德被斩后起兵反唐,自称汉东王,多次与李唐交战,最终被太子李建成所灭。8. 李轨,占据河西,建立凉国,先称凉王,后称帝。9. 林士弘,据守虔州,自称南越王,后...

三国演义中的十八反王
隋唐演义中,有十八路反王。三国中有十八路诸侯。东汉末年,诸侯讨董,共计18路诸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刺史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

《说唐》书中说的十八路反王指哪十八路?
这些人的志向并非要建立基业,没有那么大的雄心。大魔国虽然打着推翻隋朝的旗号,但程咬金并没有当皇帝的野心,其它的各个王都是聚集了一批人,举个旗号,要见识没有见识,要野心没有野心,充其量也就是个土皇帝。十八路反王最后的失败也是预料之中的,兵不强将不广财不足智不够野心不大如何能够成...

历史上真实的十八路反王有哪些
在历史上,关于十八路反王的记载多来源于民间传说和小说演绎,而非正史记载。根据史实,以下是对历史上部分反王的描述,这些人物在隋末唐初的动乱中各自拥有一定的实力,并对当时的政治格局产生了影响。1. 李密:李密原为隋朝官员,后因不满隋炀帝的统治而举兵反叛。他曾参与杨玄感的起兵,并在失败后...

十八路反王有哪些大将
金墉城李密称西魏王 济宁王薄称知世王 济南唐璧称济南王 朱灿,孟海公 ,高谈圣 十八路反王分布图 山后刘武周称定阳王 河北李子通称凤鸣王 亳州朱粲称南阳王 相州高谈圣称白御王 曹州孟海公称宋义王 江陵萧铣称梁王 凉州李轨称大凉王 明州张金称称齐王 兖州徐元朗称鲁王 苏州沈法兴称上梁王 楚州...

隋末共有几路反王
隋末"十八义反王"1.相州白御王==高谈圣 2.山东济南王==唐璧 3.济宁知世王==王缚 4.苏周梁王==沈法兴 5.胡广楚王==雷大鹏 6.山後定阳王==刘武周 7.河北寿州==李子通 8.沙沱英王==罗干突厥 9.幽州把汉王==铁木耳 10.鲁州净秦王==徐元朗 11.江陵大梁王==萧铣 12.武林净梁王==李...

塘沽区13374902427: 三国时期十八路反王都有谁和下场 -
洪瞿瑞菲: 《三国演义》中的十八路诸侯名单如下: 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 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 第三镇,豫州刺史孔伷. 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 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 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 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 第八...

塘沽区13374902427: 三国时期18路诸候共同讨伐董卓,哪么当时18路诸候的首领分别是哪些人?他们又是怎么死的? -
洪瞿瑞菲: 1、18路诸侯、也称18镇诸侯第一镇,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第二镇,冀州刺史韩馥.第三镇,豫州刺史孔铀.第四镇,兖州刺史刘岱.第五镇,河内郡太守王匡.第六镇,陈留太守张邈.第七镇,东郡太守乔瑁.第八镇,山阳太守袁遗.第九镇,济北相鲍信.第十镇,北海太守孔融.第十一镇,广陵太守张超.第十二镇,徐州刺史陶谦.第十三镇,西凉太守马腾.第十四镇,北平太守公孙瓒.第十五镇,上党太守张杨.第十六镇,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第十七镇,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再加上曹操的本部兵马,共计18路诸侯.2、很多人都是战死的3、著名诸侯怎么死的:孙坚、被当时的荆州刺史害死袁绍、被曹操所杀、袁术、自杀马腾、被曹操害死4、希望采纳

塘沽区13374902427: 隋唐时期十八路反王各有多少兵马? -
洪瞿瑞菲: 刚开始人数都不多,后来天下有十八大反王六十路烟尘,大则十几万小则几千人.比较大的几股比如瓦岗寨、窦建德、杜伏威等单打势力最后十几万人很轻松

塘沽区13374902427: 在三国历史中真的有三英战吕布吗? -
洪瞿瑞菲: 各路诸侯起兵讨董卓时,有几个人的确与董卓军直接交锋过,比如曹操、孙坚等.曹操是在袁绍等人畏缩不前时,一马当先、引兵西进的,到荥阳汴水,和董卓的部将徐荣交战.这一战,曹操失利,死伤很多士卒,曹操自己也被箭射中,骑的马...

塘沽区13374902427: 三国时期时间表? -
洪瞿瑞菲: 1、184年2月,黄巾起义. 2、10月,张角病死. 3、187年,曹操任东郡太守. 4、189年9月,董卓废少帝刘辩为弘农王,立九岁的陈留王刘协为帝,是为献帝. 5、12月,操号召各镇诸侯共起讨伐董卓. 6、190年1月,各路诸侯起兵反卓....

塘沽区13374902427: 三国演义中人物的简介 -
洪瞿瑞菲: 曹 操(155-220),东汉末年的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本姓夏侯,字孟德,小名阿瞒,沛国谯郡(今安徽亳县)人,出生自一个大官僚地主家庭,长子.因其父曹嵩乃是中常侍曹腾之养子,故改姓曹...

塘沽区13374902427: 《三国演义》人物故事情节简介 150字左右 -
洪瞿瑞菲: 东汉末年,天下大乱、群雄纷争,魏、蜀、吴三国相继倔起,成鼎足之势,直至最终都被西晋所灭,演出了一幕分久必合、合久必分的历史长剧.三国演义就是以此为历史背景演绎出的...

塘沽区13374902427: 《三国演义》孙家与袁术 -
洪瞿瑞菲: 《三国演义》中 1、十八镇诸侯会盟时,孙坚爵乌程侯任长沙太守,根据地自然在长沙. 2、孙坚自为一镇,非袁术辖下. 3、孙坚得玉玺后是回到了江东.但孙策投靠袁术是在孙坚死后,孙策为了向袁术借兵,故以玉玺为抵押. 整个故事发展并没有相悖之处.

塘沽区13374902427: 三国后期将军下场? -
洪瞿瑞菲: 王平:前有王、句中的王,是前期死张嶷:保护姜维战死马岱:病死马忠:是不是有两个马忠?一蜀一吴(吴的那个超劲,又杀关羽又杀黄忠)姜维:蜀灭而降魏,后谋反,被斩魏延:被杨仪设计,马岱从后暗杀.关兴:北伐时病死关索:三国演义的人小谈张苞:中陷阱死??傅佥:很像是蜀灭自刎张翼:姜谋谋反战中战死夏侯霸:口数斗后病死诸葛瞻:与邓艾大军大战,战死

塘沽区13374902427: 关羽 温酒斩华雄发生在怎么的背景下,与曹操有何关系 -
洪瞿瑞菲: 简单的说,发生在三国时期的'十八路诸侯反董卓'的历史背景下,并且在已有两员大将不敌华熊的前提下,此时关羽请命,在没有得到袁绍首肯的情况下,是曹操给了关羽一个展示自我的平台.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