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诗的出处和全诗内容。

作者&投稿:言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首诗完整的诗是什么?~

这是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当中第一首的诗句,完整的诗句如下:
惠崇春江晚景(其一)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要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诗的第二句“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这句诗化用了唐人诗句:孟郊“何物最先知?虚虚草争出”(《春雨后》),杜牧(一作许浑)“蒲根水暖雁初下,梅径香寒蜂未知”(《初春舟次》)。苏轼学古而不泥,前人诗句的造意,加上自己观察的积累,熔炼成这一佳句。“鸭知水暖”这种诉之于感觉和想象的事物,画面是难以传达的,诗人却通过设身处地的体会,在诗中表达出来。缘情体物又移情于物,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诗的三四两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这两句诗仍然紧扣“早春”来进行描写,那满地蒌蒿、短短的芦芽,黄绿相间、艳丽迷人,呈现出一派春意盎然、欣欣向荣的景象。“河豚欲上”借河豚只在春江水暖时才往上游的特征,进一步突出一个“春”字,本是画面所无,也是画笔难到的,可是诗人却成功地“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给整个画面注入了春天的气息和生命的活力。苏轼的学生张耒在《明道杂志》中也记载长江一带土人食河豚,“但用蒌蒿、荻笋即芦芽、菘菜三物”烹煮,认为这三样与河豚最适宜搭配。由此可见,苏轼的联想是有根有据的,也是自然而然的。诗意之妙,也有赖于此。画面虽未描写河豚的动向,但诗人却从蒌蒿丛生、芦苇吐芽推测而知“河豚欲上”,从而画出海豚在春江水发时沿江上行的形象,用想象得出的虚境补充了实境。苏轼就是通过这样的笔墨,把无声的、静止的画面,转化为有声的、活动的诗境。在苏轼眼里,这幅画已经不再是画框之内平面的、静止的纸上图景,而是以内在的深邃体会和精微的细腻观察给人以生态感。前者如画,后者逼真,两者混同,不知何者为画境,何者为真景。诗人的艺术联想拓宽了绘画所表现的视觉之外的天地,使诗情、画意得到了完美的结合。
  这一首诗成功地写出了早春时节的春江景色,苏轼以其细致、敏锐的感受,捕捉住季节转换时的景物特征,抒发对早春的喜悦和礼赞之情。全诗春意浓郁、生机蓬勃,给人以清新,舒畅之感。诗人苏轼提出“诗画本一律,天工与清新”(《书鄢陵王主簿所画折枝二首》),“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东坡题跋》卷五《书摩诘蓝田烟雨图》),在他的这首题画诗《惠崇春江晚景》中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出自:苏轼所作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 惠崇春江晓景二首
全诗为: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意境图

作者简介
苏轼(1037-1101),北宋文学家、书画家、美食家。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人,葬于颍昌(今河南省平顶山市郏县)。
白话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洄游到江河里来了。
赏析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从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两首诗常合并做七律出现。
飞燕图题句
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参考资料
诗词名句网:http://m.shicimingju.com/chaxun/list/5248.html

出自宋代文学家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
惠崇春江晚景 宋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笋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惠崇春江晚景》(又叫《惠崇春江晓景》),为惠崇所绘的鸭戏图而作的题画诗。原诗共两首。惠崇是宋朝著名的画家,《春江晚景》是他的名作。苏轼根据画意,妙笔生花,寥寥几笔,就勾勒出一幅生机勃勃的早春二月景象。
苏轼,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 。苏轼是宋代文学最高成就的代表,并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了很高的成就。其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其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亦善书,为“宋四家”之一;他工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等。
惠崇春江晚景 其二
两两归鸿欲破群,
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
更待江南半月春。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 [今译] 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一江春水,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 [赏析] 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你。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见《渔洋诗话》),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 [原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
春江水暖鸭先知是什么意思 是从鸭子的感受角度体察到春天的到来。我觉得此句写得生动且富有感情。如若提在了一幅纯净图上的话,那么将是对画的意境的最好拓展。绝妙。春江水暖鸭先知现在多用于什么意思 “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句话常被用来形容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从古迄今有许多人...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全诗是什么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原文及翻译
1、原文:《惠崇春江晓景二首》【作者】苏轼 【朝代】宋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2、翻译: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

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
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是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该句出自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春江晚景》表达了作者赞美热爱春天的思想感情,这首诗是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出来的一幅“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作者具体指的哪条江?
”春江水暖鸭先知"一句,源于"唐宋八大家"之一,宋代词人苏东坡的《惠崇春江晚景二首》里的一首。它前句是"竹外桃花运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是该诗的第二句。苏东坡:北宋诗人,他相匹配惠崇的两幅画题了两首诗,在其中“春江水暖鸭先知”是对于“鸭戏图”而作的一首诗。里边的早春水流...

春江水暖鸭先知,“春江”,作者具体指的是哪条江?
春江水暖鸭先知里的“春江”作者是指那一江?在很多人眼中可能都会认为春江指的是靖江,但是也有一部分人认为这是一种泛指,是指所有的春天的江河湖水。这里的水变温暖了,江上的鸭是最先知道的,鸭子江里戏水是春天里非常和谐的画面了。春江指的是所有的江,表示春天到了,所有的江都是...

不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读了这两首诗,我仿佛看到了怎样的画面...
“ 不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读了这两首诗,我仿佛看到了:碧绿的竹子在春风的吹拂下愈发的青翠。在青翠的竹子间隐隐约约透出点粉色。噢,原来是竹林外的几枝桃花,已娇滴滴地露出粉嫩的笑脸,她们欣喜地探出头张望这沉寂了太久的世界。不远处,两只鸭子在江面上悠闲地梳洗着羽毛,一会呀呀...

什么春江水暖鸭先知,什么春来江水绿如蓝
春江水暖鸭先知,这是一句古语,意为春天江水变暖了,鸭子们就知道春天来了。这是因为鸭子是喜欢在水中游泳的动物,当水温变暖时,它们会更加活跃,因此成为了春天到来的先知。而在春天,江水也变得绿如蓝,这是因为江水中的水草在春天生长迅速,茂密的水草覆盖了江面,使江水呈现出蓝绿色,犹如一幅绝美...

惠崇春江晚景中春江水暖鸭先知蕴含什么哲理
1、简述:鸭之所以能“先知春江水暖”是因为它们长年生活在水中,只要江水不结冰,它总要跳下去凫水嬉戏。因此,首先知道春江水温变化的自然就是这些与水有着密切关系的鸭子。这就说明:凡事都要亲历其境,才会有真实的感受。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意思是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诗意
“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由远及近,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这就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桃花,就是盛开的花朵。桃花是我国传统的园林花木,其树态优美,...

忻州市18796943132: "鸭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句诗的出处和全诗内容.
端从缓释: 惠崇《春江晓景》 苏轼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忻州市18796943132: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前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上一句是什么)
端从缓释: 1、古寺文字《春江晚景》苏轼2、竹林外的两三朵桃花,水里的鸭子,它们首先注意到了春天的暖春.3、筐里全是短芽芦苇,正是河豚要上的时候.4、这是一首著名的关于绘画的诗.因为作者懂画,知道怎么画,所以能牢牢把握惠崇《春江晚景》画的画意.只用了几笔,如桃花盛开,暖鸭戏水,芦苇芽短嫩等.他描绘了一幅美丽的早春江景.尤其神奇的是那句“春江边水暖鸭先知”,描绘出了艺术家无法画出的冷暖水温,实在是太有趣太生动了!本文,春江水暖鸭先知的前一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上一句是什么到此就分享完毕,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忻州市18796943132: 春风水暖鸭先知的前一句 -
端从缓释:[答案]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忻州市18796943132: 春江水暖鸭先知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
端从缓释: 江水暖鸭先知”,这一千古名句细致逼真地抓住大自然中的节气变化特点,生动形象地勾出广幅江南早春的秀丽景色. 还有就是要知道真实的情况只有自己身临其境才知道

忻州市18796943132: 简要赏析诗句"舂江水暖鸭先知" -
端从缓释: 其实岂是鸭子先知水暖?一切水族之物,诗却表达出来了 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光凭画是体现不出来的,皆知冷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唐人有“花间觅路鸟先知”的诗句,与此句异曲同工.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时,便往往引用这一句

忻州市18796943132: 赏析此语句春光水暖鸭先知,从内容,哲理,写法角度赏析 -
端从缓释:[答案] 江春水中,鸭儿在嬉戏;江水回暖的讯息,它们首先感知到了.鸭知水暖,诗人这样写是为切合画上风物,实际上也是表达他对春天到来的喜悦和礼赞.这句诗极富哲理,现在我们指某一新的情况或消息被人预先知道.

忻州市18796943132: 江水暖鸭先知前面一句怎么读 -
端从缓释: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宋·苏轼《惠崇春江晓景》其一[今译] 绿竹萧疏,掩映着几树桃花.一江春水,鸭子首先感到了暖意.[赏析] 惠崇是北宋能诗善画的僧人,以工于小景见你.东坡此诗题在他的《春江晓景》画上,非但状其形,而且传其神.桃花在竹外,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苏轼另外《和秦太虚梅花》一诗中也有“竹外一枝斜更好”之句,可见是他的得意之笔.春江水暖,鸭子先知,写鸭子对水温的感觉,完全是由画面上鸭子的嬉水神态联想出来.虽然清人毛奇龄讥之为:“鹅也先知,怎只说鸭?”许多人并为此争论不休(见《渔洋诗话》),但这一名句不得不为人们所称道.[原作]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萎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忻州市18796943132: 水暖鸭先知?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
端从缓释: 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出自宋代苏轼的《惠崇春江晚景》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译文: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

忻州市18796943132: 春暖水暖鸭先知的上1句是
端从缓释: 是春江水暖鸭先知吧. 上一句 竹外桃花三两只

忻州市18796943132: "舂江水暖鸭知"的全文 -
端从缓释: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朝代:宋代 作者:苏轼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两两归鸿欲破群,依依还似北归人. 遥知朔漠多风雪,更待江南半月春.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