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清史啲..

作者&投稿:苗盲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跪求廉洁啲醒世名言~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

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

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

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

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

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

4、但得官清吏不横,即是村中歌午时。 (宋•陆游)

释:只要使得作官的清正,当吏的不横行霸道,那就可以使人民拥护,就可歌舞升平了。

5、智者不为非其事,廉者不为非其有。 (汉•韩婴)

释:聪明的人不去做并不是没有事做,而是知那事不能做;廉洁的人不去贪占并不是他有财物,而是知道不应去贪占。

6、俭节则昌、淫夫则亡。 (墨子)

释:俭朴节约就会昌盛,淫欲放荡就会灭亡。

7、窃人之财,以之为盗,况贪天下之功为己力乎。(孔子)

释:偷窃别人的财物是为盗贼,何况把别人的大功劳贪为自己的呢。

8、存心邪僻,任尔烧香无点益;持身正大,见吾不拜有何妨。(古楹联)

释:心里存着邪念奸诈,你就是烧香也没一点益处,持身光明正大,见了我不拜又有何妨。(此联的“吾”指神象)

9、为政戒贪。贪利贪,贪名亦贪,勿务声华忘政本;养廉唯俭。俭己俭,俭人非俭,还从宽大养廉隅。(古对联)

释:作官从政要戒贪。贪利固然是贪,贪图名声,沽名钓誉也是贪。切莫致力于图浮华虚名而忘了从政的根本;养廉唯有俭朴。行节俭,严于律己算是俭;只要求别人,只要求百姓勤俭,便不算是俭,还要从对己严,对人宽来保持品行方正而有节操。

10、人之行贿,并非所愿。只是行之有利,不行有虑。因之,肃贿风,由上起。上之所为,以导下也;上所不好,以检下也。 (唐•陆贽)

释:人们所以行贿,并不是心甘情愿的。只是因为行贿对个人有利,不行贿又有顾虑。所以,要肃行贿之风,应由上做起,因为上面的做法,可以引导下面,上面不去受贿,可以制止下面不来行贿。
11、臣门若市,臣心是水。 (《汉书》)

释:当官的门前象集市一样热闹,当官的心要象水一样清澈。

12、瓜田不纳履,李下不整冠。 (《乐府诗》)

释:走在瓜田里,鞋子掉了也不用手去提,在李子树下帽子歪了也不用手整理。

13、不要人夸颜色好,只留清气满乾坤。 (元•王冕)

释:不须要人们夸你颜色好看,只留下清正气节在世界上。

14、欲不除,如蛾扑灯,焚身乃止;贪无了,如猩嗜酒,鞭血方休。 ( (《劝戒全书》)

释:私欲如果不除,就象是飞蛾扑灯,被烧掉才停止;贪占没有了结,就象猩猩喝酒,致尿血身亡才算罢休。

15、贵尔六尺身,勿为名所驱。 (唐•柳宗元)

释:要珍惜你六尺的身体,不要为虚名来驱使。
16、小小绳床足不伸,多年蚊帐半生尘。官资已极朝中贵,况味还同物外人。老圃松筠随处好,名园桃李随处新。公余只合凭书卧,座上何须有大宾。 ( (明•于谦)

释:睡觉的绳床小的连腿也伸不开,用了多年的蚊帐一半挂上灰尘。虽然国家给的官资很多,在朝里职位也很显赫,但我觉得自己如同这些名利以外的人。菜地松林到处是好地方,果园桃李到处都是新鲜的。公事之余只在书房看书,不必要热衷于招待尊贵的宾客。

17、手帕蘑菇及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 (明•于谦)

释:手帕蘑菇线香等这些土特产,本来是供人民用的,许多地方官却搜刮来奉献给上司,反而殃害人民。我自己只带两袖子清风去见皇上,免得人民议论长短。

18、人无钢骨,安身不牢。 (明•施耐奄)

释:人如果没有钢铁般的骨气,就不能牢固地安身。

19、其身正,无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 (孔子)

释:领导者自己持身公正,就能使下属自觉去行动;自己身不正,虽然下令人们也不认真服从。

20、公则生明,廉则生威。 (清•朱舜水)

释:公正了就能明白事理,廉洁了就能产生威信。

工礼吏户刑的职责,各朝代略有不同,大致相当于现在国家立法、司法及行政(国务院的)有关部门。 工部:相当于现在建设部; 礼部:管理典章制度; 吏部:管理官员(人事部); 户部:管理户籍(民政部); 刑部:管理司法(我国古代诸法合体,相当法院或司法部)。 三省六部制是我国古代封建社会一套组织严密的中央官制。它确立于隋朝,此后一直到清末,六部制基本沿袭未改 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察、升降、调动等事务;户部,掌天下土地、户籍、赋税、财政收支等;礼部,掌管国家典章法度、祭祀学校、科举、接待外宾等事务;兵部,掌武将选用、兵籍、军械、军令等;刑部,掌管法律、刑狱事务;工部,掌管山泽、屯田、工匠、水利、交通、各项工程等等

先从清早期说起,首先是顺治帝的董鄂妃:
在清初历史上,存在着很多疑案,长期以来不仅是史家研究的热点,也是文学界、艺术界关注、演绎的重要题材,顺治帝是否出家即为其中之一。而在这一问题中,受到顺治帝万般宠爱的董鄂妃自然也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之一。在很多的影视剧和小说中,都讲到顺治皇帝因为董鄂妃病死而心灰意冷,执意出家为僧,给当时的清朝政局带来了巨大的震动。可以说,董鄂妃本无意于政治,但她的一举一动,特别是她的死却给清初政局产生了巨大影响。而关于她的传说,更使她带上了许多神秘的色彩。

秦淮名妓董小宛说。

《清宫演义》、《清宫十三朝》等小说,均将孝献皇后董鄂妃说成是秦淮名妓董小宛。简要情节是:清军统帅洪承畴本是好色之徒,早闻“秦淮八艳”(马湘兰、卞玉京、李香君、柳如是、董小宛、顾眉生、寇白门、陈圆圆)之名,尤慕董小宛。洪在攻占江南时,果然生获董小宛,藏之府中,企图霸占,无奈小宛誓死不从。洪无计可施,最后不得已,于顺治二年(1645)将小宛献入皇宫,遂成为顺治帝宠妃。也有说小宛是豫亲王多铎俘获,送入宫中的。

董小宛,历史上确有其人,名白,字青莲,生于明朝天启四年(1624),秦淮名妓。崇祯十五年(1642),19岁的董小宛从良,嫁给了比她大14岁的著名的“四公子”(方以智、陈贞慧、侯方域、冒襄)之一的冒襄为妾。二人感情真挚,相敬如宾。战乱中,夫妻二人颠沛流离,相依为命达9年之久。董小宛终因劳瘁过度,于顺治八年(1651)正月初二日病死,时年28岁,葬于如皋昌氏的影梅庵。

为什么将风马牛不相及的董小宛与董鄂妃扯在一起了呢?可能是因为她们俩的姓中都有一个“董”字,二人又都是倾国倾城的绝色佳人。一些文人在编写野史时,为了使情节离奇,有吸引力,或出于对清朝皇帝的故意中伤,于是便采用了移花接木之术,将董小宛说成是董鄂妃了。其实,董鄂妃的“董”是满语译音,“董鄂”也有译为“栋鄂”、“东古”、“冬古”、“东果”的。

襄亲王福晋说。

现在也有许多著述和影视剧,认为董鄂妃原是襄亲王的福晋,后被顺治帝纳入宫中,成为宠妃。襄亲王,博穆博果尔,清太宗皇太极的十一子,生于崇德六年(1641)十二月二十日申时,其生母是皇太极并建五宫中的麟趾宫贵妃博尔济吉特氏,顺治十二年(1655)二月二十一日册封为和硕襄亲王,翌年七月初三日己刻卒,年仅16岁。

顺治帝幼年即位,母亲孝庄文皇后对他管教极严,加之朝廷大权长期由叔叔多尔衮掌管,形成了暴躁、猜忌的性格。孝庄文皇后出于政治顺治皇帝册立皇后博尔济吉特氏的诏书上的考虑,将自己的侄女、蒙古科尔沁部卓礼克图亲王吴克善之女立为皇后。这位小皇后从小娇生惯养,尖酸刻薄,并不能体谅顺治帝的苦衷,常常与顺治帝发生口角,小两口的感情并不和谐。因此,顺治帝觉得事事皆不顺心,内心很是苦闷。清初有命妇轮番入侍后妃的制度,董鄂氏经常到后宫入侍,这便给顺治帝与董鄂氏的相识相恋提供了机会。董鄂氏的美貌和才情深深地吸引了这位多情的少年天子的心,而董鄂氏的丈夫常年出兵打仗,闺中寂寞,也对顺治帝产生了好感。两个情谊相投的人迅速坠入了情网。《汤若望传》中有一段汤若望的回忆:

顺治皇帝对于一位满籍军人之夫人,起了一种火热爱恋。当这一位军人因此申斥他的夫人时,他竟被对于他这申斥有所闻知的天子亲手打了一个极怪异的耳掴。这位军人于是乃怨愤致死,或许竟是自杀而死。皇帝遂即将这位军人的未亡人收入宫中,封为贵妃。这位贵妃于一千六百六十年产一子,是皇帝要规定他为将来的皇太子的。但是数星期后,这位皇子竟而去世,而其母于其后不久亦薨逝。皇帝陡为哀痛孝康章皇后(康熙生母)像所致,竟致寻死觅活,不顾一切。

这位皇子是皇几子,生母是谁?汤若望没有明说。福临共有8个皇子,除玄烨外,在7个皇子中,皇二子福全、皇五子常宁、皇六子奇授、皇七子隆禧、皇八子永干等5人皆卒于康熙朝,勿庸考虑。这样只剩下皇长子钮钮和皇四子。钮钮生于顺治八年(1651)十一月初一日,殇于顺治九年(1652)正月三十日,只活了89天,生母是庶妃巴氏。此子虽也是早殇,但不是殇于顺治晚年,而且他的生母是庶妃巴氏,未封过贵妃,因此,钮钮和巴氏不可能是汤若望所说的皇子和那位贵妃。现在只剩下皇四子。该子生于顺治十四年(1657)十月初七日,殇于顺治十五年(1658)正月二十四日,生母是皇贵妃董鄂氏,即后来的孝献皇后。董鄂氏死于顺治十七年(1660)八月十九日。由此看来,汤若望所说的只能是皇四子和皇贵妃董鄂氏。但这里有两个出入,一是皇四子生年是公元1657年,而汤若望所说是1660年;二是皇四子生母是皇贵妃,而不是贵妃。

传说也罢,猜想也好,最后归于一致的认识就是,这位董鄂氏姿容绝代,才华出众,在佳丽三千的后宫中赢得了顺治帝专一的爱情,并至死不渝。
还有清末,光绪与珍妃:
金井一叶坠,凄凉瑶殿旁。残枝未零落,映日有辉光。沟水空流恨,霓裳与断肠。何如泽畔草,犹得宿鸳鸯。

光绪(1871——1908) 庙号:德宗。 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
〈清史稿〉论曰: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已而师徒饶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帘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光绪去世后,清越三年而亡。

珍妃,出生在满族世宦之家。祖父裕泰,官居陕甘总督。父亲长叙,任礼部侍郎,伯父长善,任广州将军。兄志锐、弟志锖亦当朝为官。 1888年,光绪18岁。13岁的她和长她2岁的姐姐,双双选中入宫,分别赐封珍妃、瑾妃。珍妃她不仅美丽动人,13岁的年龄,还不失孩童的天真活泼。光绪总是让她随侍身边,同桌共食,同床共寝,嬉戏玩乐,这给精神上长期受压抑的光绪带来了许多的安慰和快乐。因而貌美、聪慧、喜书画的珍妃,颇得光绪钟爱,两情心心相悦。后来,曾因触犯隆裕皇后,也因颇受隆裕皇后的嫉妒,在老太后的支持下珍妃遭到拷打,降为贵人,后又复妃位。光绪二十四年戊戌变法,被慈幽禁在宫内东北三所。两年后,光绪二十六年(1900),八国联军进北京,被慈禧投入井里,死时年仅25岁。

珍妃死后,光绪要来了珍妃在东北三所挂过的一顶旧帐子,常常对这顶帐子出神。从此他再也没接近过任何女人,直到殡天,可以说对珍妃是情至义尽的了。

皇室:皇太极对其妃海兰珠
顺治对董鄂妃
光绪对珍妃

官员:纳兰容若对其妻卢氏

呵呵,有名的自然是满清第一词人纳兰性德。对象是两广总督卢兴祖之女。
野史么,是多尔衮和孝庄的那档子事。

清太宗皇太极对其妃海兰珠。

http://jaytz.bokee.com/4859323.html

顺治对他的爱妃


跪求廉洁啲醒世名言
1、欲影正者端其表,欲下廉者先己身。 (汉•桓宽)释:要想影子正时就把个人仪表搞端正,要叫下属廉洁先要自身廉洁。2、但立直标,终无曲影。 (《旧唐书》)释:只要立的标杆是直的,就不会照弯曲的影子。3、大臣法,小臣廉。 (明•黄绾)释:大臣能够遵纪守法,小臣就能廉洁。4...

以网上考试为话题写作文
离开考场之后, 考满分啲希望离我越来越近。我大胆地和同学对答案, 题题正确。看到一些同学因为对答案发现错题而没精打采、懊恼不已, 我心中暗暗啲想:全部做对的感觉就是好, 真庆幸我考试时认真做完题目之后, 又认真地检查了一遍, 那天那时, 我是前所未有啲兴奋。 但过了不久, 这非凡的兴奋, 却转变成了...

台湾故宫的资料
进入20世纪80年代,台湾博物馆业迅速发展,各主题博物馆突出特色,吸引人们的视线。史博馆没有固步自封落后于时代,其品位和实力仍稳居前列。上世纪80年代末,台湾当局开放老兵赴大陆探亲,史博馆适时推出大陆探亲摄影展,轰动全岛。随着两岸交流的深入,又陆继推出林风眠九十回顾展、李可染书画展、傅抱石画展。 [编辑本段]...

贵池区18019877811: 很想看有关清史的书,请帮我推荐一下吧! 还想让大家帮我说一下,雍正登上皇位和他的儿子,弘历有关系吗? -
安翔炎琥: 清史类的书:《清史稿》,《清史演义》,《清史》,《清朝那些事》,《图说清史》,《紫禁城档案》,《红墙往事》(都是我看过的哦~~前面两本比较深沉,后面的白话) 关于弘历的事,野史上有记载,说雍正继位是因为康熙很喜欢弘历,但正史上没有记载.我在《红墙往事》上看到过这种说法.

贵池区18019877811: 关于清朝的历史 -
安翔炎琥: 单纯的历史研究,最好考究其文献,即我们所说的第一手资料,或是文摘文录,即第二手资料.推荐你看《清史》或是《清学考究》.

贵池区18019877811: 对清史很感兴趣,希望大家推荐几本【通俗易懂】点的清史研究类图书 小说除外 希望戏说成分少些 -
安翔炎琥: 《清史史料学》冯尔康著(力荐) 康熙事典、雍正事典 等等这类 《清朝皇位继承制度》杨珍著 《清史简述 》郑天挺著(这部次之) 《清人社会生活》冯尔康、常建华 著 《生活在清朝的人们——清代社会生活图记 》冯尔康著 暂时说这些 话说阎崇年阎老仅适合研究努尔哈赤皇太极什么的,对于顺治以后的他还真就没什么建树了,许多他所说的东西存在着错误.又是甚至连地名都弄错,如若研究前期的两位开国皇帝,看他的书倒还成.对于许多正说系列的书籍,我还真不敢推荐,因为不仅存在学术上的问题,还存在疑邻盗斧之嫌疑,搬众人之说法,最后汇编成辑.买书需谨慎啊!

贵池区18019877811: 有关清史的书籍哪本最好最全面? -
安翔炎琥: 《清实录》、《清会典》、《国史列传》、《清史》

贵池区18019877811: 有没有关于晚清史的书和清史的书?推荐一下. -
安翔炎琥: 主要推荐阎崇年《正说清朝十二帝》《清史稿》、《清太祖实录》、《太宗实录》、《满文老档》

贵池区18019877811: 关于清朝的史书那个比较可信?? -
安翔炎琥: 个人不推荐《清史稿》,讹误很多,但稍可做参考.只等着本朝的《清史》出炉.推荐楼主看《清实录》,或各朝皇帝的起居注,还有奏折汇编,这是记政治、军事的官方正史,典章制度的书籍可参考清朝的《通典》,《会典》.还有清《通志》,《文献通考》,其实内容在《通典》上也有体现.这些事官方的东西,还有当时的文人笔记,像王士祯、高士奇之类,可以看到官方史书里无记载的额外的东西.

贵池区18019877811: 介绍清史比较好的书籍推荐一下 -
安翔炎琥: 《正说清朝三百年》

贵池区18019877811: 求清史有关的白话文书籍,记录清朝历史的,多多益善要txt文本的,就像阎崇年老师的《明亡清兴六十年》 讲清朝历史,白话文,不要文言文版的 -
安翔炎琥:[答案] 阎崇年的《正说清朝十二帝》隋丽娟的《正说慈禧》黎东方的《细说清朝》 小说的话,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康熙大帝》《雍正皇帝》和《乾隆皇帝》都是很不错的.

贵池区18019877811: 关于清朝历史的书 -
安翔炎琥: 1.《清史讲义》是孟森先生早年在北京大学授课时的讲稿,是有关清史问题研究的代表性作品.2.以<清史>为名的作品不止一部,不过个人觉得郑天挺和南炳文的这一部还好.3.《清代文字狱》关于清朝文字狱的作品,很给力.4.《乾隆皇帝的...

贵池区18019877811: 清代权威历史 -
安翔炎琥: 写清代历史的权威书籍有《清史稿》、清代各帝的《实录》(共有十一卷记录了从清太祖努尔哈赤到光绪的实录)、《满洲实录》8 卷(即带图本《太祖实录战绩图》)、《宣统政纪》(记录宣统皇帝溥仪的实录)等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