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习一 岩浆岩结构和构造的观察与描述

作者&投稿:东野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三大类岩石如何区分(详细)~

三大岩性初步鉴别方法

(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
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假如有大量石英出现,说明是酸性岩;如果有大量橄榄石存在,则表明是超基性岩;如果只有微量或根本没有石英和橄榄石,则属中性岩或基性岩。假如岩石中以正长石为主,同时所含石英又很多,就可判定是酸性岩;倘若以斜长石为主,暗色矿物又多为角闪石,属于中性岩;若暗色矿物多系辉石,则属基性岩。对于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要的是描述主要矿物形态、大小及其性质。其次,要对次要矿物作简略描述
第四步是为岩浆岩定名。在肉眼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确定岩石名称。请注意在岩石名称前面冠以颜色和结构,比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浅灰色粗粒花岗岩。
另外,在野外还要注意查明岩浆岩体的产状,即岩体的空间分布位置、规模大小以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结合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以推论岩石的形成环境。也要注意不同侵入体或同一侵入体之间的岩性变化、时间顺序及相互关系。

(二)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沉积岩是分布于地表的主要岩类。它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野外识别沉积岩,其最显著的宏观标志就是成层构造,即层理。据此,很容易与岩浆岩、变质岩相区别。根据沉积岩成因、结构和矿物成分,可进一步区分出次一级的类别。凡具碎屑结构,即碎屑粒径大于2—0.005毫米,被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岩石,是碎屑岩;凡具泥质结构,即粒径小于0.005毫米,质地均匀、较软,有细腻感,常具页理的岩石是粘土岩;凡具化学和生物化学结构,多为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是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由于各类沉积岩的岩性差别,因此在鉴定方法上也不相同
1、碎屑岩的肉眼鉴定
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他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是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 —0.005毫米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辩,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按砂岩的粒径又可定出粗砂岩(2—0.5毫米)中砂岩(0.5—0.25毫米)和细砂岩(0.25—0.05毫米)。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者是角砾岩,系圆状或次圆状者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碎屑颗粒成分和胶结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定名;砂岩,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在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有铁质(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硅质(二氧化硅)、泥质(粘土质)、钙质(碳酸钙)等。铁质胶结物多呈红色、褐红色或黄色。硅质最硬,小刀刻不动。钙质滴稀HCI起泡。弄清楚了结构和成分,就可为碎屑岩定名。例如,碎屑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含量超过50%,长石和岩屑含量均小于25%的砂岩,叫做石英砂岩。也可按其胶结物命名,如可称某岩石为铁质石英砂岩。碎屑岩中可见化石,但一般保存较差。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它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2、粘土岩的肉眼鉴定
鉴定粘土岩的主要依据是其泥质结构。粘土岩矿物颗粒非常细小,肉眼仅能按其颜色、硬度等物理性质及结构、构造来鉴定。它多具滑腻感,粘重,有可塑性、烧结性等物理性质。若是纯净的粘土岩,一般为浅色的土状岩石。层理是粘土岩中最明显的特征,因此,人们就按粘土岩层理(倘层理厚度小于1毫米称页理)及其固结程度进行分类,将固结程度很高、页理发育,可剥成薄片者称作页岩。页岩常含化石。粘土岩中以页岩为主。将那些固结程度较高、不具页理,遇水不易变软者称泥岩。最后,再根据颜色与混入物的不同进行命名,如可称作紫红色铁质泥岩、灰色钙质页岩等。
3、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的肉眼鉴定
此类岩石中分布最广和最常见的有碳酸盐岩、硅质岩、铁质岩和磷质岩,尤以碳酸盐类岩石分布为广。有无生物遗骸是判断属于生物化学岩或是化学岩的标志。化学岩成分常较单一。它们多为单矿物岩石,故此,可按其矿物的物理性质进行鉴定。
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即结晶粒状结构和鲕状结构等;生物化学岩具生物结构,即全贝壳结构、生物碎屑结构等。
综合上述,在观察和描述沉积岩时应注意:
要描述岩石整体的颜色,区分岩石是碎屑结构、泥质结构或结晶结构和生物结构等;
据其矿物成分、颗粒大小及颜色上的差异,观察岩石的层理,注意层面上波痕、泥裂等构造特征;
要描述组成岩石的主要矿物、碎屑物及胶结物等成分。
对砾石的形状、大小、磨圆度和分选性等特征要描述,并要确定胶结类型,以及胶结程度。
对沉积岩命名时应遵循“颜色+胶结物+岩石名称”的法则。此外,还需注意沉积岩体形状、岩层厚度及产状、风化程度、化石保存情况及其类属。

(三)变质岩的观察与描述
我国区域变质岩系十分发育,时代自太古宙到期中生代均有出露。其变质岩石类型十分复杂,主要有片麻岩、粒状岩石(变粒岩、浅粒岩)、片岩、千枚岩、变质硅铁质岩、大理岩、变质铁镁质岩及区域混合岩等。有关原岩建造主要有超基性到酸性喷出岩(包括熔岩、凝灰岩)、硬砂岩、各种沉积岩及不同性质的侵入岩。上述变质岩类均属不同的原岩建成造经受不同时期、不同类型区域变质作用的结果。区域变质作用的主要类型大致可分为地壳演化早期造盾阶段的区域中高温变质作用,及造盾阶段之后与造山运动有关的区域动力热流变质作用、区域低温动力变质作用和埋深变质作用。不同成分的原岩经受不同类型的区域变质作用,在一定的温高压力条件下,形成各具特征的矿物和常见矿物共生组合,并因之分别构成不同温压条件的麻粒岩相、角闪岩相(高角闪岩 、低角闪岩相)、绿片岩相(高绿片岩相、低绿片岩相)、蓝闪石片岩相(蓝闪绿片岩相、蓝闪石—硬柱石片岩相)及次绿片岩相(浊沸石相和葡萄石—绿纤石相)。我国区域层状变质岩系按大地构造运动可分为12期,从太古宙迁西期—新生代喜马拉期变质岩系均有。所以,变质岩系的发生和发展与大地构造环境和地壳演化有密切的关系。在全球构造位置上,我国处于欧亚板块、太平洋板块及度板块的结合部位,地质环境差异较大,发展历史很不相同,因而区域地质各具特色,造成变质岩石类型复杂,岩石相对难以识别。
在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方法、步骤与前述岩浆岩类似,但主要根据是其构造、结构和矿物成分。这是因为,变质岩的构造和结构是其命名和分类的重要依据。第一步可先根据构造和结构特征,初步鉴定变质岩的类别。譬如,具有板状构造者称板岩;具有千枚构造者称千枚岩等。具有变晶结构是变质岩的重要结构特征。例如,变质岩中的石英岩与沉积岩中的石英砂岩尽管成分相同,但前者具变晶结构,而后者却是碎屑结构。第二步再根据矿物成分含量和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进一步详细定名。一般来讲,要注意岩石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比例,以及浅色矿物中长石和石英的比例,因这些比例关系与岩石的鉴定有着极大关系。例如,某岩石以浅色矿物为主,而浅色矿物中又以石英居多且不含或含有较少长石,就是片岩;若某岩石成分以暗色矿物为主,且含长石较多,则属片麻岩。变质岩中的特有矿物,如蓝晶石、石榴子石、蛇纹石、石墨等,虽然数量不多,但能反映出变质前原岩以及变质作用的条件,故也是野外鉴别变质岩的有力证据。关于板岩和千枚岩,因其矿物成分较难识辩,板岩可按“颜色+所含杂质”方式命名,如可称黑色板岩、炭质板岩;千枚岩可据其“颜色+ 特征矿物”命名,如可称银灰色千枚岩、硬绿泥石千枚岩等。
在野外,还要观察地质体产状、变质作用的成因。比如,石英岩与大理岩两者在区域变质与接触变质岩中均有,就只能根据野外产状和共生的岩石类型来确定。假如此类岩石围绕侵入体分布,并和板岩共生,则为接触变质形成;假如此类岩石呈区域带状分布,并和具片状或片麻状构造的岩石共生,则为区域变质所形成。
对变质岩我们也应描述岩石总体颜色,注意其岩石结构。若为变晶结构,则要对矿物形态进行描述。注意观察岩石中矿物成分是否定向排列,以便描述其构造。用肉眼和放大镜观察可见的矿物成分应进行描述。若无变斑晶,就按矿物含量多少依次描述;若有变斑晶,则应先描述变斑晶成分,后描述基质成分。至于其它方面,如小型褶皱、细脉穿插、风化情况等,亦应作简略描述。在为变质岩定名时,应本着“特征矿物+片状(或柱状)矿物+基本岩石名称”的原则。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蓝晶石黑云母片岩。

(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肉眼鉴定
第一步是要依据其颜色大致定出属于何种岩类。比如,若是浅色,一般为酸性岩(花岗岩类)或中性岩(正长岩类);若是深色,一般为基性岩或超基性岩。由酸性岩到基性岩,深色矿物的含量逐渐增多,岩石的颜色也就由浅到深。同时还要注意区别岩石新鲜面的颜色和风化后的颜色。还可根据其中暗色矿物与浅色矿物的相对含量来进行描述,如暗色矿物含量超过60%者为暗色岩,在30—60%者为中色岩,在30%以下者为浅色岩。
第二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结构与构造。据此,便可区分出是属深成岩类、浅成岩类或是喷出岩类。根据岩石中各组分的结晶程度,可分为全晶质、半晶质和玻璃质等结构。不仅要对全晶质的结构区分出显晶质或隐晶质结构,还要对其中的显晶质结构岩石按其矿物颗粒大小,进一步细分出等粒、不等粒、粗粒或细粒等结构。对具有斑状结构的岩石要描述斑晶成分、基质的成分及结晶程度。假如岩石中矿物颗粒大,呈等粒状、似斑状结构,则属深成岩类;假如矿物颗粒微细致密,呈隐晶质、玻璃质结构,则一般皆属喷出岩类;假如岩石中矿物为细粒及斑状结构,即介于上述两者之间,属于浅成岩类。观察岩石中矿物有无定向排列,进而就能推断岩石的形成环境,含挥发组分多少以及岩浆流动的方向。若无定向排列称之为块状构造;若有定向排列,则可能是流纹构造、气孔构造或条带状构造。深成岩、浅成岩大多是块状构造;喷出岩则为流纹构造和气孔构造等。对于岩石中有规律排列的长柱状矿物、气孔捕虏体等均要观测其方向。对于那些在接触面上有规则排列的片状矿物,要描述其组成成分,并测其产状要素。
第三步是观察岩浆岩的矿物成分。矿物成分是岩石定名最重要的依据。岩浆岩类别是根据SiO2含量百分比确定的,而SiO2含量可在岩石矿物成分上反映出来。假如有大量石英出现,说明是酸性岩;如果有大量橄榄石存在,则表明是超基性岩;如果只有微量或根本没有石英和橄榄石,则属中性岩或基性岩。假如岩石中以正长石为主,同时所含石英又很多,就可判定是酸性岩;倘若以斜长石为主,暗色矿物又多为角闪石,属于中性岩;若暗色矿物多系辉石,则属基性岩。对于岩石中凡能用肉眼识别的矿物均要进行描述。首要的是描述主要矿物形态、大小及其性质。其次,要对次要矿物作简略描述
第四步是为岩浆岩定名。在肉眼观察和描述的基础上确定岩石名称。请注意在岩石名称前面冠以颜色和结构,比如,可将某岩石定名为浅灰色粗粒花岗岩。
另外,在野外还要注意查明岩浆岩体的产状,即岩体的空间分布位置、规模大小以及与围岩的接触关系等,结合岩石的结构与构造,以推论岩石的形成环境。也要注意不同侵入体或同一侵入体之间的岩性变化、时间顺序及相互关系。

(二)沉积岩的观察与描述
沉积岩是分布于地表的主要岩类。它种类繁多,岩性变化较大。野外识别沉积岩,其最显著的宏观标志就是成层构造,即层理。据此,很容易与岩浆岩、变质岩相区别。根据沉积岩成因、结构和矿物成分,可进一步区分出次一级的类别。凡具碎屑结构,即碎屑粒径大于2—0.005毫米,被胶结物胶结而成的岩石,是碎屑岩;凡具泥质结构,即粒径小于0.005毫米,质地均匀、较软,有细腻感,常具页理的岩石是粘土岩;凡具化学和生物化学结构,多为单一矿物组成的岩石,是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由于各类沉积岩的岩性差别,因此在鉴定方法上也不相同
1、碎屑岩的肉眼鉴定
鉴定碎屑岩时着重观察其岩石结构与主要矿物成分。首要的是看碎屑结构。抓住这一特征,就不会与其他岩石相混淆了。要仔细观察碎屑颗粒大小:粒径大于2毫米是砾岩,2—0.05毫米是砂岩,0.05 —0.005毫米是粉砂岩。粉砂岩颗粒肉眼难以分辩,用手指研磨有轻微砂感。按砂岩的粒径又可定出粗砂岩(2—0.5毫米)中砂岩(0.5—0.25毫米)和细砂岩(0.25—0.05毫米)。对于砾岩,还应注意观察其颗粒形状,颗粒外形呈棱角状者是角砾岩,系圆状或次圆状者为砾岩。其次,看碎屑岩的矿物成分(碎屑颗粒成分和胶结物成分)。砾岩类的碎屑成分复杂,分选较差,颗粒较大,一般不参与定名;砂岩,主要矿物成分有石英、长石和一些岩石碎屑。在碎屑岩中,常见的胶结物有铁质(氧化铁和氢氧化铁)、硅质(二氧化硅)、泥质(粘土质)、钙质(碳酸钙)等。铁质胶结物多呈红色、褐红色或黄色。硅质最硬,小刀刻不动。钙质滴稀HCI起泡。弄清楚了结构和成分,就可为碎屑岩定名。例如,碎屑矿物成分以石英为主,其含量超过50%,长石和岩屑含量均小于25%的砂岩,叫做石英砂岩。也可按其胶结物命名,如可称某岩石为铁质石英砂岩。碎屑岩中可见化石,但一般保存较差。
火山碎屑岩的鉴别比较困难。因为,它在成因上具有火山喷发和沉积的双重性,是一种介于岩浆岩与沉积岩之间的过渡型岩石。常常是以其成因特点、物质成分、结构、构造和胶结物的特征来区别于碎屑岩。

一、目的要求

(1)认识几种常见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类型,明确结构和构造的基本概念。

(2)通过结构、构造的观察,学会分析岩石的形成条件,认识结构构造的研究意义。

(3)掌握侵入岩和喷出岩在结构和构造类型方面的区别。

二、岩浆岩常见的结构和构造

(一)结构

岩浆岩结构是指组成岩石的物质结晶程度、颗粒大小、晶体形态、自形程度以及相互关系等特征。常见的岩浆岩结构按其本身的特征,可分成三个基本类型:显晶质粒状结构类、玻璃质-隐晶质结构类和斑状结构类。

1.显晶质粒状结构类

主要见于侵入岩中,其突出特点是全晶质,无玻璃质。根据矿物的自形程度可分成自形、半自形和他形结构(图1-1)。再结合粒度可命名为自形粗粒结构、半自形中粒结构和他形细粒结构等。

组成岩石的矿物之间的相互关系常常能反映成岩环境的物理化学相平衡特点,从而根据矿物间的相互关系划分出了许多特征结构类型,其中常见的有:

图1-1 岩石自形程度不同的结构类型

(1)反映同时(期)结晶特征的结构:辉长结构、文象结构等;

(2)早晶出的矿物与岩浆发生反应形成另一种矿物的反应结构:反应边结构、环带结构;

(3)由固溶体分离作用形成的结构:条纹结构(有正条纹和反条纹之分);

(4)交代结构:交代蠕虫、交代残留、交代净边、交代穿孔结构等;

(5)反映岩石中矿物结晶顺序的结构:包含结构、嵌晶含长结构、海绵陨铁结构等。

2.玻璃质-隐晶质结构类

这类结构以出现玻璃质或隐晶质为特征,它反映成岩环境的物理化学条件急剧变化的特点。主要见于喷出岩。当然,在侵入岩体的边缘相也可以出现隐晶质或少量玻璃质。火山玻璃中常见到由脱玻化作用而出现的雏晶(图1-2)。

图1-2 岩石的结晶程度

这类结构常见的有火山玻璃质结构、霏细结构、球粒结构、安山结构、粗面结构和间隐结构等。

3.斑状结构类

斑状结构的特点在于组成岩石的矿物颗粒分属大小悬殊的两种粒级,大的称斑晶,细的称基质。它们主要出现于喷出岩和次火山岩以及脉状岩石中。基质粗的且具交代斑晶的则出现于深成侵入岩中。可以说,。

斑状结构又可分以下几种:

(1)斑状结构(狭义的):斑晶与基质界线清楚,基质为隐晶质或玻璃质,斑晶同基质的矿物成分基本一致。斑晶常被熔蚀成港湾状,含水的暗色矿物斑晶常被暗化。

(2)似斑状结构:斑晶与基质界线虽然清楚,但其界线常呈犬牙交错状,未见熔蚀现象。基质多为显晶质,斑晶与基质的矿物成分基本一致。斑晶与基质几乎是同时形成的。常见于脉状岩体中。

(3)交代斑状结构:斑晶较粗大(多为巨粒),与基质界线不清,并包有基质成分。基质的粒度也较粗,常为中粗粒。斑晶成分同基质不同,较单一,主要是交代作用的产物。可见,斑晶形成晚于基质。常见于中、酸性深成侵入岩中。

(4)煌斑结构:斑晶主要为自形的暗色矿物,基质多为自形结构,是煌斑岩的特征结构。

此外,还有线斑结构与聚斑结构等。

(二)构造

岩浆岩的构造是指岩石的不同组分之间的排列方式及充填方式等。它反映岩浆的运动状态和凝结作用特征。

1.侵入岩中常见的构造类型

(1)块状构造:是侵入岩中分布最广的一种构造,其特点在于组成岩石的矿物在整个岩石中分布均匀。反映岩浆成分均匀,凝结环境比较稳定的特点。

(2)斑杂构造:在中酸性侵入岩中常见,其特点是矿物成分和结构不均匀,这种不均匀现象多为暗色包体所致,对包体的研究可以帮助解决岩浆的来源问题。

(3)球状构造:仅见于球状花岗岩与球状辉长岩中。其形态以岩石中不同矿物成分围绕某一中心呈同心环状或放射状分布为特点。

(4)条带构造:由于矿物成分或结构的不同部分呈条带状平行相间排列而成。主要发育于基性、超基性岩中。

(5)片麻状、似片麻状构造:以片状、柱状矿物呈定向或半定向排列为特点。

(6)其他构造:还有韵律构造、晶洞构造等。

2.喷出岩中常见的构造类型

(1)流纹构造:指成分不同或结晶程度不同的部分呈流状分布的现象。主要见于酸性、中性和偏碱性喷出岩中。

(2)珍珠构造:以珍珠状裂理为特征。常见于玻璃质酸性熔岩中。

(3)气孔、杏仁构造:主要见于熔岩层的顶部。它是由于岩浆中的挥发分因温度压力的剧降而未能逸出而汇集于岩流顶部,冷凝后留下气孔所造成。当气孔被岩浆期后的矿物或分解物所充填时则形成杏仁构造。

(4)绳状构造:指喷发熔浆在地表流动时所形成的绳状形态。

(5)枕状构造:是水下喷发的基性熔岩的特征构造。

三、实习内容

(一)实验材料

建议使用下列手标本(观察结构、构造):①辉绿岩(辉绿结构);②辉长岩(辉长结构、反应边结构);③花岗闪长岩(花岗结构);④斑状花岗岩(交代斑状结构、蠕虫结构);⑤闪长玢岩(环带结构);⑥珍珠岩(玻璃质结构);⑦玄武岩(斑状结构);⑧安山岩(气孔、杏仁构造);⑨流纹岩(流纹构造);⑩闪斜煌斑岩(煌斑结构)。

(二)实习内容

1.结构的观察

(1)辉绿结构:在辉绿岩(标本号×××、薄片号×××)中,观察辉石与斜长石的自形程度和相互关系,并测定它们的粒径(图1-3)。

(2)半自形中粒结构:在辉长岩标本(标本号×××)中,辉石与斜长石的晶体均为半自形,粒度为中粒,故为半自形中粒结构。若在镜下观察辉长岩薄片(薄片号×××)时,发现斜长石自形程度比辉石高而略具辉绿结构特点,使辉长结构特征不明显。这时可定为辉长辉绿结构。

图1-3 辉绿结构(单偏光,d=4.8 mm)

图1-4 反应边结构、蠕虫结构

(3)反应边结构:在辉长岩薄片(薄片号×××)中观察橄榄石周围有无辉石的反应边,并注意辉石的种属(图1-4)。

(4)花岗结构:在花岗岩(标本号×××)中观察斜长石、碱性长石、石英和暗色矿物的自形程度和粒径,注意区别两种长石。在镜下观察花岗闪长岩(薄片号×××)中的斜长石同碱性长石和石英在自形程度上区别。

(5)环带结构:在闪长玢岩(薄片号×××)中观察斜长石的环带结构,在单偏光镜下呈斜长石晶体外形,而在正交偏光镜下出现消光和干涉色不一致的环带现象(图1 5)。

图1-5 斜长石的环带结构

(6)交代斑状结构和交代蠕虫结构:在斑状花岗岩(标本号×××)中观察交代斑晶的特点,注意斑晶与基质之间的关系,以及成分上有什么不同、粒度有什么区别。同时观察花岗斑岩(标本号×××)的斑晶特征,对比斑状结构与交代斑状结构的不同特点。

在斑状花岗岩(薄片号×××)的镜下观察时,注意并掌握交代蠕虫结构的特点(图1-4),此外适当注意其他的交代现象。

(7)斑状结构和交织结构:在安山岩(标本号×××)中见有斑晶,基质为隐晶质。这种斑状结构在喷出岩中最常见。在镜下(薄片号×××)可见斜长石和角闪石斑晶,注意观察其斑晶与基质的区别。基质为交织结构。

(8)玻璃质结构:在珍珠岩(薄片号×××)中注意观察玻璃质结构特点。在标本上注意火山玻璃的光泽及透明度等特点。

2.构造的观察

(1)块状构造:花岗岩;

(2)斑杂构造:闪长岩;

(3)流纹构造:流纹岩;

(4)气孔、杏仁构造:玄武岩;

(5)珍珠裂理:珍珠岩。

(三)实习报告

(1)对上列标本用下表形式进行简单的描述;并参考标本描述格式,详细描述1~2块手标本。

岩石学实习指导

(2)在镜下选一种结构类型,描述其主要特征,并画一张结构素描图。要选一个典型部位(最能反映该结构类型特征的视域)来画。素描图一定要写明:图名、视域直径,单偏光镜下还是正交偏光镜下。

复习题

(1)块状构造反映什么样的地质环境?

(2)流纹构造的特征及其研究意义是什么。

(3)深成侵入岩、浅成侵入岩和火山岩在结构上有何差别?

(4)从基性火山岩到酸性火山岩,基质结晶程度有何变化?




旬邑县15791916354: 三大岩石的构造特征,构造特征!应该怎么答? -
贠时硫酸: 三大岩性初步鉴别方法 (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 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 对岩浆岩进行...

旬邑县15791916354: 求标志岩石手册 -
贠时硫酸: 标准岩石手册 1.千枚岩 显微变晶片理发育面上呈绢丝光泽的低级变质岩.典型的矿物组合为绢云母 、绿泥石和石英,可含少量长石及碳质、铁质等物质.有时还有少量方解石、雏 晶黑云母、黑硬绿泥石或锰铝榴石等变斑晶.常为细粒鳞片变晶...

旬邑县15791916354: 三大类岩石如何区分(详细) -
贠时硫酸:[答案] 三大岩性初步鉴别方法 (一)岩浆岩的观察与描述对岩浆岩的观察,一般是观察其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其岩石名称.肉眼鉴定岩浆岩,首先看到的就是颜色.颜色基本可以反映出岩石的成分和性质.对岩...

旬邑县15791916354: 观察岩石的方法有哪些,可以从哪几个方面进行? -
贠时硫酸: 1、肉眼观察:就是用眼睛去看岩石,观察内容包括颜色(表面风化后颜色和断开面新鲜颜色)、结构、构造、颗粒或矿物成分及大致含量.2、显微镜观察:特别是颗粒非常细的岩石,肉眼无法看出有什么矿物,显微镜下可以用不同放大倍数...

旬邑县15791916354: 简述岩浆岩的结构和构造特征 -
贠时硫酸:[答案] 岩浆岩或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凝结形成的岩石,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

旬邑县15791916354: 岩浆岩常见的构造和结构类型? -
贠时硫酸:[答案] 岩浆岩主要由硅酸盐矿物组成,此外,还常含微量磁铁矿等副矿物.根据岩石SiO2含量,岩浆岩可分为四大类:超基性岩:SiO2<45%;基性岩:SiO2=45~52%;中性、碱性岩:SiO2=52~65%;酸性岩:SiO2>65%.

旬邑县15791916354: 岩浆岩的构造 -
贠时硫酸: 岩浆岩的构造 ( structure) 是指岩浆岩中不同矿物集合体之间,或矿物集合体与岩石的其他组成部分之间的排列、充填空间方式所构成的岩石特点.岩浆岩常见的构造如下: 块状构造 ( massive structure) 矿物均匀无向分布组成的一种构造,...

旬邑县15791916354: 岩浆岩常见的结构和构造有什么区别? -
贠时硫酸: 结构:指组成岩浆岩的矿物颗粒大小和结晶程度等.在实际工作中,结构一般着重微观的室内研究. 常见的有等粒结构、不等粒结构(斑状和似斑状结构:大的矿物颗粒散布于小颗粒之中,大的叫斑晶,小的叫基质,若基质为显晶质,则为似斑状结构) 2)构造:指岩石外表的整体特征,它是由矿物集合体的排列方式和充填方式决定的. 常见的有块状构造、流纹状构造、气孔状构造、杏仁状构造.

旬邑县15791916354: 岩浆岩肉限鉴别方法和步骤有哪些?
贠时硫酸: 对岩浆岩手标本的观察,—般是观察岩石的颜色、结构、构造、矿物成分及其含量、最后确定岩石名称. 1)颜色:主要描述岩石新鲜面的颜色,也要注意风化后的颜色. ...

旬邑县15791916354: 岩浆岩有哪些结构和构造 -
贠时硫酸: 岩浆岩又称火成岩,是由岩浆喷出地表或侵入地壳冷却凝固所形成的岩石,有明显的矿物晶体颗粒或气孔,约占地壳总体积的65%.岩浆是在地壳深处或上地幔产生的高温炽热、粘稠、含有挥发分的硅酸盐熔融体.是形成各种岩浆岩和岩浆矿床的母体.岩浆的发生、运移、聚集、变化及冷凝成岩的全部过程,称为岩浆作用.岩石结构:是指岩石的组成部分的结晶程度、颗粒大小、自形程度及其相互间的关系. 结晶程度 是指岩石中结晶物质和非结晶玻璃质的含量比例.岩浆岩的结构分为三大类: A、全晶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结晶矿物组成. B、半晶质结构:岩石由结晶物质和玻璃质两部分组成. C、玻璃质结构:岩石全部由玻璃质组成.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