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鸿章为何在《辛丑条约》上签“肃”,而不签本名?

作者&投稿:郝梅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李鸿章为何在《辛丑条约》上签“肃”而不签本名?~

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签下的并非自己的本名,也不是所谓的“肃”字,而是自己设计的“花押”。这个问题之所以值得一答,主要是因为它涉及到了“花押”的历史。
在不少影视剧中,过堂审讯后都有个犯人“画押”的情节。这里的“画押”,与李鸿章所签的“花押”,本质上是一回事,也就是相当于咱们如今所说的签字。李鸿章之所以这么签,并不是他的首创,也不是因为所谓的羞耻心,而是有着十分古老的传统。

简单来讲,就近年来出土的文献显示,早在汉代时便有“签名”和“画诺”的做法。在汉晋时期,一些上行文书经上级官员批准后,会在后面签上一个“诺”字。因旧时能读书写字者很少,所以官员们根据自己的书写习惯来画“诺”,也具备了辨识度,可作为凭证。这便是后来的“花押”。
在宋代黄伯思所撰的《东观余论》一书中,曾有这样一段记载:
唐令,君臣上奏,任用真、草,唯名不得草。后人遂以草名为花押。就此来看,“花押”的提法,至迟在宋代时,人们已经将在奏章、文书上的签名称作“花押”。花押中的“花”,所指的是“花体字”,也就是自定的一种草体字。之所以这么做,是为了避免他人冒签。

可能有人会觉得,这样一个图案岂不是更容易被仿写?实则不然。要知道,比起大家都能书写的文字而言,自己设计的“花体字”实际上更具有辨识度。古代读书人很少,而以毛笔书写的时代,一些复杂的文字并非谁都能够模仿。以李鸿章三个字为例,如果签署本名,反倒容易冒名顶替,而他签署的那个看起来像是“肃”字的花体字,则很描摹。

花押的传统,在晚清时同样保持,所以李鸿章在与列强签署条约时,也是用花押,而不是签署自己的本命。他所描摹的这个文字,或者说是图案,与签名印章有着一样的法律效力。
最后只得指出的是,尽管李鸿章不愿签署《辛丑条约》,更不想给自己留下个卖国贼的骂名,但人在官场身不由己,最终还是让慈禧逼着去做了最后一次“卖国贼”。只是,他用的花押,而不签本名,则是当时的传统。

肃,这个是有三个意思,第一,严肃,第二公正,第三,肃清。但是说实话,这三个意思不能够概括,李鸿章在写这个字的时候,那种感受,我想这个字有点儿像小学那个时候老师在批某些同学作业的时候感觉这个作业实在是不入眼,然后没有写等级只写了一个批阅的阅字。

有人说李鸿章写这个字,是因为推脱自己的责任,或者说不想让自己遗臭万年,所以就写了这么一个字,让大家以为这个名字不是自己签的。但事实上,提出这个说法的人有点儿想多了,李鸿章并没有逃避责任,相反,签署《辛丑条约》本身并不是他的责任。

我觉得历史上面对于这个字,因为李鸿章的这个签字。该多一个意思,我看过,没啥问题,就这么过吧,李鸿章这个时候是完全绝望了,他不需要否认签字这个事情本身就是清政府向外面宣传的事情,为什么他不愿意说慈禧老佛爷亲自去签字了。慈禧巴不得就所有人都知道李鸿章去签字啦,不是我慈禧,我慈禧什么事情都没干,况且,虽然李鸿章只签了一个字,但是下面有他的印章,印章这就是一个防伪标签,只要有这个东西,说明这个字就是他自己签的,没有其他人可以替代。

李鸿章不是逃避,李鸿章是真的是替人受过,或者说成了一只替罪羊,况且这个时候李鸿章已经知道自己病重了。他咳嗽的时候都已经能咳出血来了,知道自己病入膏肓了没多少日子,将死之人还能奢求什么?做就做了,反正也死了以后两腿一蹬,什么事儿都不知道,他也不需要做这种小伎俩来辩解。

其实李鸿章签署的并非是一个“肃”字,而是一个形似肃字的花押,这花押其实要比签名更来得正式。花押起源于唐朝,流行于宋朝时期。有点类似于现如今的印章,但是它是写出来的。古时候不少文人墨客以花押取代签名来充当自身的标记,宋太祖、太宗时期的进贡文书大都也是只花押不署名。文人墨客在设计花押印时通常都会将自己的名字给融合进去,但是又不单纯只是将自己的名字直白地呈现出来。

像李鸿章在《辛丑条约》上所签署的其实就是融合了他自己名字笔画的花押。这个花押将“李鸿章”这三个字按照书写习惯紧凑地堆积在了一起,从而使得它看起来就像是一个“肃”字。除了李鸿章,当时与他一同代表清政府签署《辛丑条约》的庆亲王也是使用的花押,而并非是签名。这种花押之所以能够运用于正式文书是因为每个人的花押都是由他自己设计的,其中的书写顺序以及诸多细节只有设计者自身才清楚,所以要比签名更难以模仿。

误以为这个花押是个“肃”字的人通常都会猜测李鸿章之所以用“肃”字代替签名是因为他不想在这丧权辱国的条约上留下自己的名字。当然也有人以为李鸿章是“一等肃毅伯”,所以他才用“肃”来签署《辛丑条约》,实际上并非如此。除了《辛丑条约》之外,在其它条约上李鸿章签署的依旧是这个形似“肃”字的花押。

李鸿章其实并非是一个唯利是图的奸臣,但是因为他多次代表清政府签署不平等条约的缘故,以至于他无故承受了不少骂名。在当时那个动荡不安的时代里,即便李鸿章再怎么努力想要改变社会的积弊却也无济于事,即便他在签署不平等条约之前也曾据理力争却也不得不一次又一次作为代表签署条约。



清朝是中国最后的一个朝代,可惜这个朝代最后的结局有点破败。在国家最后的生死存亡的时候,臣子们还在向慈禧太后奉送生日礼物。以至于到最后自己国家没有钱财进行生产武器,最后的结果也是可想而知。整个国家的领导和人民也都是封建落后,思想迂腐,闭关锁国政策的实行更是对国家最后的一击。

经过鸦片战争、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中国一次又一次的满目疮痍。从自给自足的小农社会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国家也最终沦为洋人的朝廷。清朝可谓是最惨败的一个王朝,国家的领导人的生活也是过的特别凄惨卑微。为了保命躲避洋人,带着家产东躲西藏,最后国家没了,地位也没了。

李鸿章曾被清政府加封为肃毅伯。《辛丑条约》是八国联军跟清政府签的一个不平等条约,条约其中一条规定,清政府向列强赔款4.5亿两白银,等于全国人民一人陪1两白银。在签订条约的时候,李鸿章不想背上骂名,就在签字的时候签了一个肃字,也就是代表了整个清政府,所以还是想着摆脱自己。

但是在签订条约回去的路上,李鸿章口吐鲜血。从那以后,李鸿章的身体健康也越来越不好,后来没过多久就去世了。很多时候,有些事情不是我们一个人所决定的,尤其是在当时那种情况下。可以说,李鸿章就是一个替罪羊,代替清朝背负骂名。一个爱国人士即使非常爱这个国家,但是在那种情况下也是非常迫不得已的



因为他是代表国家去谈判并且简述条约,而不是以他各人的名义,所以当然不能签本名。

因为李鸿章知道在《辛丑条约》上签字就是千古罪人了,肃是朝廷封的肃毅伯,表明这是代表清政府签的字。

李鸿章想得是代表的朝廷,不是自己,所以没有签本名,本来李鸿章也是不愿意干这个事儿的。


俄国公使在李鸿章生命的最后时刻,逼他签下了哪个条约?
就连在李鸿章生命的最后一刻,俄国的公使甚至都还意图让他签下不平等的条约。日本首相伊藤博文还这么称赞过李鸿章,“大清帝国中唯一有能耐可和世界列强一争长短之人”,就连中国近代的著名思想家梁启超都为李鸿章的境地而感到悲痛不已,他说:“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

签订30余个不平等条约的李鸿章,在清朝的历史上如何对其正确评价?_百度...
掌握军政、外交大权。为了挽救清朝统治,以“自强”“求富”为名,创办军火工业和民用工业(如江南制造总局、上海轮船招商局等),创办北洋海军。曾参与反对戊戌维新,义和团运动时与英国策划“东南互保”。订立《辛丑条约》后不久病死。他在洋务运动中贪污中饱,死时遗产竟达4000万两之多。

谁能帮我写一篇关于李鸿章的介绍~~啊
每一次在国家面临危机时出来收拾残局的李鸿章,被国人目为卖国者,只有全体军机大臣在上奏给皇帝的一份奏折中说过的“中国之败全由不西化之故,非鸿章之过”,曾令李鸿章老泪纵横。 振聋发聩之声 因为签订《马关条约》而被免去显赫职务的李鸿章,赋闲在京城贤良寺。 1896年,俄国沙皇加冕,各国派员祝贺,俄国人特别...

为什么有人说李鸿章是奸臣?
此时的李鸿章已届耄耋之年,又染有腹疾,在“请赏假”未准的情况下,扶病入京。《辛丑条约》签订后不久,李鸿章便一命归天了。可以说,李鸿章签订了《辛丑条约》,也搭上了自己的一条性命。《清鉴》中说:“鸿章晚年,手办国际交涉事尤多。甲午之战,鸿章独主和,当时物议颇非之。然兵不夙练,不如主和为佳。

清朝北洋大臣李鸿章。。大家怎么看他的一生!
李鸿章当时是中国极少数能够正确对待西方技术的人才之一,他在顽固派的阻挠和漫骂下,极力主张“师夷长技以自强”。在他的支持下,中国出现了第一个大型兵工厂,第一座炼铁炉,第一条铁路,第一个煤矿,第一个纺织厂,第一支近代海军,第一艘轮船,第一个到西方的留学生等。他创造了太多的第一,无...

如果你是曾国藩,在“天津教案”的处理上,你会怎么做?
在这个衰败的末世,每个体制内的精英都是一出悲剧。他们或许在王朝兴盛时是治世能臣,乱世中则可能成为枭雄。然而,历史的评价往往刻板,他们的形象并非光彩,但他们的存在,却如同末世鸿章,充满了悲剧与壮丽。让我们通过一段历史还原短片,再次感受李鸿章在《辛丑条约》签订中的决绝与情感:“人最难写...

李鸿章欧美八国游 ,如何能圈粉无数?
与这么多国家从中斡旋,终日的忙碌和劳心,李鸿章一病不起。就在《辛丑条约》签订后两个月的同一天,大清重臣李鸿章油尽灯枯,走了。这是李鸿章唯一一张穿裘皮大衣的照片。大约于1900年左右拍摄。这期间,他很怕冷,常常在夏天也穿得严严实实的。没办法,油灯将尽了。梁启超在《李鸿章传》中称:...

李鸿章的祖籍是哪里?有遗迹吗?故乡人怎么评价他?
我赞成下面说的,我从下面的回答中拷上的,不过我还想补充2条:李鸿章祖籍合肥,祖居在合肥东郊的撮镇-与孔子有关的那什么撮土为城的典故,故乡有知识的人是这样评价他的:他为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开创了基础,使中国的工业至少少走了100年的路程!他勤于治军,组建了北洋水师,和江南军械局!他签条约,...

李鸿章为什么被称为“裱糊匠”,他究竟是无奈还是真无能?
”那当时有没有人真正看懂李鸿章呢?有,这人就是梁启超,梁启超在他所著的《李鸿章传》中为李鸿章所处的境地感到无尽的悲恸,书中写到:“当戎马压境之际,为忍气吞声之言,旁观者尤为酸心,况鸿章身历其境者!”而且梁启超对李鸿章也是颇为钦佩,书中称:“鸿章必为数千年中国历史上一人物,无...

李鸿章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但后人也多诟病李鸿章曾作出的错误决策。如过于避战和重视海防而愿意牺牲整个新疆放弃疆防;1885年在完胜日本的情况下签订的《中日天津会议专条》,给予了日本可以派兵进入朝鲜的权利。与日本的中日甲午战争中的指挥失误导致军舰在威海卫被全歼;中法战争胜利后反而签订了不平等条约等。虽然这些不利条约和...

宝塔区13311219538: 李鸿章代表清政府与11个国家签订条约.在条约上,李鸿章将名字签成了“肃”字的模样,并在病榻上交代了他的临终奏折:“臣等伏查近数十年内,(国... -
励明泮立:[选项] A. 开广州为商埠 B. “日本臣民得在中国…从事各项工艺制造” C. 给予列强领事裁判权 D. 惩办义和团运动中参加反帝斗争的官员

宝塔区13311219538: 清朝政府为什么要签订辛丑条约 -
励明泮立: 起因 当时清朝政府内部有将首都迁往内地(西安)继续与联军作战的建议.但是当时的清政府实际上已经没有可靠的军队了.义和团已经被战败,山东以南省份的总督们早在义和团期间就已经与外国达成地方上的协议,违抗清政府支持义和团的...

宝塔区13311219538: 李鸿章帮谁签了辛丑条约听历史老师说辛丑条约本来不是李鸿章签的,只是那人要签的时候李鸿章拦下他 说他还年轻 于是自己签了 那个人是谁? -
励明泮立:[答案] 是庆亲王奕劻. 名义上,慈禧让李鸿章赞襄着庆王去签辛丑条约,所以就有了你说的“辛丑条约本来不是李鸿章签”这种说法,但是实际上,还是李鸿章主持,毕竟他搞了这么多年的洋务,”东方俾斯麦“威名远播,国际的名望和外交谈判等手段都...

宝塔区13311219538: 为什么西方列强谈判,只认李鸿章,当时的人们怎么评价他? -
励明泮立: 你看看他签了哪些条约就知道为什么列强选他了.其实历史书上对李鸿章的评价很客观,有些人却认为历史书抹黑李鸿章,所以一些人开始给李鸿章洗白.历史书上根本没有否认李鸿章洋务运动的功劳,但某些人一直抓着这点企图把李鸿章整个...

宝塔区13311219538: 签订丧权辱国的<<辛丑条约>>是李鸿章的过错吗?
励明泮立: 不是

宝塔区13311219538: 李鸿章签订过多少不平等条约?有哪些? -
励明泮立: 同治十年(1871年)七月二十九日,在办理完天津教案后不久,李鸿章代表中国与日本签订了《中日修好条规》,这是一个双方平等互惠的条约,但李鸿章从签约过程日本人的姿态中,看出日本“日后必为中国肘腋之患”.果然,十三年(...

宝塔区13311219538: 李鸿章是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镇压了太平军和捻军起义,签订了《中法新约》《中日马关条约》和《辛丑条约》等一系列不平等条约,在许多方... -
励明泮立:[选项] A. 掀起“向西方学习”的新思潮 B. 是洋务运动的主要实践者 C. 与顽固派进行论战 D. 率兵收复新疆

宝塔区13311219538: 谁在1901代表清政府正式在《辛丑条约》上签字?谁在1901代表
励明泮立: 1901年9月7日,奕沂、李鸿章代表清政府正式在《辛丑条约》上签字

宝塔区13311219538: 《辛丑条约是什么样的?辛丑条约》是什么样的,什么时候签订的?
励明泮立: 1901年9月7日,李鸿章与11个帝国主义国家签订了《辛丑条约》,规定按照当时中国人口的数量赔款12亿马克,约合四亿五千万两白银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