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经学在春秋时期发端的明证不包括()。

作者&投稿:爨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中国经学在春秋时期发端的明证不包括《春秋公羊传注疏》。

中国经学是中国古代的一门学问,它主要研究儒家经典,例如《论语》、《大学》、《中庸》、《孟子》等,是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一门学问,中国经学主要包含三个方面的内容:经典的学习与解释、经文的打字与整理以及经学的传承与发扬。

中国经学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当时各诸侯国都有自己的文化传统和学派,其中以孔子的儒家思想最为著名,它强调天命、仁爱、礼法、诚信等价值观,影响了中国几千年的历史。

中国经学中的注疏分为古注和今注两种,其中《四书五经》的古注有程颐的《正义》、朱熹的《集注》等,今注中也有很多值得一提的,例如胡适的《论语新解》、钱穆的《国学大义》等。

《春秋·公羊传》介绍:

《春秋·公羊传》是春秋时期公羊氏族人所著的一部经史文献,主要记录了春秋时期晋国和鲁国的政治斗争和社会状况,并以各种事件为背景,对典章制度、人伦关系、道德品质等进行了深刻的探讨和阐述。《春秋·公羊传》是现存春秋三传之一,其注疏体系可分为古注和今注两类。

最著名的古注是由孔颖达所著的《三传注疏》。在《三传注疏》中,孔颖达对《春秋·公羊传》进行了深入的阐述和解释,包括对文本的考证、文字的释义和解释等方面。此外,还深入探讨了《春秋》的价值观和哲学思想,为读者提供了深刻的思想启示。

现今较为流行的《公羊传注疏》有多种版本。学者郑樵的《公羊传集注》是一部较为著名的注疏,该书结合了前人的研究成果,对《春秋·公羊传》进行了全面深入的解读和注释。此外,还有一些现代注疏,对《公羊传》进行了现代化的诠释和解读,更易于读者理解和阅读。




中国经学经历了由六经到十三经的演变经过及其原因
唐朝:九经 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谷梁传》;《礼经》分为“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这六部书再加上《易》、《书》、《诗》,并称为“九经”,也立于学官,用于开科取士。晚唐:十二经 唐文宗开成年间,在国子学刻石,内容除了“九...

经学经学的产生
六经在春秋战国时期便被尊为至宝,成为了儒生研习的基础。经学的真正发展始于西汉。秦代虽然设有博士官,但由于焚书坑儒事件,大量古籍消失,只有《易经》得以幸免。汉代初期,刘邦对儒家经典并不重视,但文景时期开始大规模收集古籍,包括口述传授和隐藏的典籍。由于文字、解释的不同,形成了今文经与古文经两...

什么是"经学"就是五经方面的吗?
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 经学产生于西汉。由于秦始皇的焚书坑儒,以致大量先秦典籍丢失,六经除了《易经》以外也未能幸免于难,所以汉初儒生们即以传习、解释五经(《乐经》完全散佚)为主业。汉武帝即位后,为了适应大一统的政治局面和加强中央集权统治,实行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设五经...

经学的产生
在春秋战国时期,六经就已被人们公认为宝典。经学产生于西汉。秦代即设有博士官,由于秦始皇采纳李斯的建议的焚书坑儒,将全国图书以及学术集中到咸阳城,秦亡后,项羽焚烧咸阳,致使大量先秦典籍消失於历史舞台,六经除了《易经》

孔子整理编订了“六经”,请问“六经”具体是什么?
关于经学的起源,皮锡瑞在《经学历史》中明确地说:“经学开辟时代,断自孔子删定六经为始。孔子以前,不得有经。”这句话明确地说,自从孔子修订了“六经”,于是才就有了经学。然而吴雁南、秦学颀、李禹阶主编的《中国经学史》则称“中国的经学形成于西汉。其孕育阶段可以追溯到春秋战国时期,但六经...

经学的发展
古文经学的兴起最早起自《春秋谷梁传》,西汉后期曾被立为博士。在王莽当政时期,刘歆极力鼓吹古文经学,并使之立为新朝的博士。东汉时期,古文经学虽然一直没有被立为博士,属于民间学说,但是其影响力越来越大,逐步超出并压倒了今文经学。由于今文经学发展后期日趋繁琐,例如“曰若稽古”四个字可以解释十万字,又有...

经学昌明、极盛的时代――汉朝
汉代太常所置经学博士,皆为今文经:经书最初由老儒口授,以当时通行隶书写成。古文经是由秦以前的古文书写,系先秦写本旧书。古文经在汉代的发现有多次,如武帝时在鲁国曲阜(今山东曲阜)的淹中里发现的《礼古经》,宣帝时河内郡(治今河南武陟)一民间女子拆除老屋时发现的古书,包括《易》、《礼》、《春秋》等。最...

先秦两汉两汉魏晋南北朝时期中国文化发展历程
结合中国文化在各个阶段的特征和主要成就,把中国文化发展分为七个阶段:前文明期(旧石器时代和新石器时代)、雏形期(夏商周时期)、形成期(春秋战国时期)、定型期(秦汉时期)、发展期(魏晋南北朝和唐宋时期)、成熟期(元明到鸦片战争前的清朝、转型期(从鸦片战争开始,延续到今)。关键词:中国文化; 文化; 发展历程;...

经学历史书籍的创作
皮锡瑞以前的历代学者虽对经学有所论述,但并未形成一部全面的“经学史”。皮氏则在前辈的基础上,对两千年的经学发展进行了总结性论述,并对1905年废除科举后经学的衰败进行了深入探究。皮氏在《经学历史》一书中,从孔子删定六经述起,以儒家经典在春秋时期的流传为上限,以清代今文经学的兴起为终...

简述今文经学、古文经学以及它们之间的争论。
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置五经博士,其所立博士均属于今文经学,标志着今文经学由民间私学转变为朝廷官学。此后,在两汉时期,今文经学基本上也就是博士经学或太学经学。这是今文经学的极盛时期,今文经学作为两汉时期的官学,主要就是依附于博士制度而发展的。博士定员的日益扩大,人数日益增多,...

中阳县19690945278: 中国古代选官制度哪些是自上而下?哪些是自下而上? -
陈没水六味: 自上而下的选官制度:隋唐科举制. 自下而上的选官制度:战国时期军功爵制度、汉代的察举制. 1、隋唐科举制 古代科举制度最早起源于隋代.隋朝统一全国后,隋文帝为了适应封建经济和政治关系的发展变化,为了扩大封建统治阶级参与...

中阳县19690945278: 中国经学经历了由六经到十三经的演变经过及其原因 -
陈没水六味: 发展演变十三经是由汉朝的五经逐渐发展而来的,最终形成于南宋. 汉朝:五经 汉朝时,以《易》、《诗》、《书》、《礼》、《春秋》为“五经”,立于学官. 唐朝:九经 唐朝时,《春秋》分为“三传”,即《左传》、《公羊传》、《...

中阳县19690945278: 从传统学术分类看儒学和经学的区别 -
陈没水六味: 儒家思想的精华包括先秦儒家思想、孔子的仁与礼、从前孔子时代的礼乐制度到孔子的仁礼思想、孔子的仁、孔子的礼、孔子的孝道、《论语》中的孝、《孝经》论孝、孔子的命观、孔子命观形成的背景、孔子命观的特征与内涵、“修身俟命论...

中阳县19690945278: 比兴手法对当代诗歌的影响 -
陈没水六味: 比兴是中国诗歌中的一种传统表现手法.俗地讲,比就是譬喻,总之,比兴手法的运用,加强了诗歌的生动性和鲜明性,增加了诗歌的韵味和形象感染力,使得我国的诗歌永远散发出迷人的艺术魅力.

中阳县19690945278: 周朝时期的儒家思想 -
陈没水六味: 孔子[5] 删《诗》《书》,订《礼》《乐》,赞《易》,作《春秋》,通过复兴周朝的礼乐官学传播王道教孔子 化.孔子曰:“六艺于治一也.礼以节人,乐以发和,书以道事,诗以达意,易以神化,春秋以义.”孔子重视六经是因为看到了六...

中阳县19690945278: 汉族的语言,主要居住地,服装,民居特色,风俗习惯及节日 -
陈没水六味:汉族,现有人口10.4亿多.汉族主要分布在中国的松辽平原及黄河、长江、珠江等大河巨川的中下游流域农业发达地区,并散居于全国各地.在中华族的大家庭中,...

中阳县19690945278: 经学 史学 文学 文字学(小学)各指什么 -
陈没水六味: 经学原本是泛指各家学说要义的学问,但在中国汉代独尊儒术后为特指研究儒家经典,解释其字面意义、阐明其蕴含义理的学问.经学是中国古代学术的主体,仅《四库全书》经部就收录了经学著作一千七百七十三部、二万零四百二十七卷....

中阳县19690945278: 人们为什么不喜欢蛇年? -
陈没水六味: 在十二生肖中,蛇大概是最不受欢迎的一种动物.其实,这份厌蛇情绪并不是现代人才有的,在秦汉以后的中国古人心中便这样,中国古人甚至认为蛇年是凶年、属蛇的人命不好,这归根结底都是中国古人讨厌蛇的原因. 从现代考古发现来看...

中阳县19690945278: 道家的代表人物有哪些及其他们的著作 -
陈没水六味: 以老子《道德经》的问世为标志,道家思想已经完全成型.其主要代表人物还有关尹、庄子、彭蒙、田骈等,主要著作除了《老子》、《庄子》外,还有《黄帝内经》、《文子》、《列子》、《管子》、《鹖冠子》、《吕氏春秋》和《淮南子》、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