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隐士?

作者&投稿:殷勤新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隐士~

许由、巢父
许由是尧舜时代的贤人。帝尧在位的时候,据说曾想把君位传给他,遭到了他的严词拒绝。他逃到了箕山隐居起来,帝尧想请他出任九州长官,他跑到颍水边洗耳,表示不愿意听这种话。以自己淡泊名利的崇高节操赢得了后世的尊敬,从而被奉为隐士的鼻祖。巢父也是同时期的隐士。是阳城(今山西洪洞)的大贤。山居不营世利,在树上筑巢而居,时人号曰巢父。传说尧帝以天下让给巢父,巢父不肯受。
伯夷、叔齐
伯夷为商末孤竹君之长子,姓墨胎氏。初,孤竹君欲以次子叔齐为继承人,及父卒,叔齐让位于伯夷。伯夷以为逆父命,遂逃之,而叔齐亦不肯立,亦逃之。后来武王克商后,天下宗周,而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逃隐于首阳山,采集野菜而食之,饿死于首阳山。
“商山四皓”
“商山四皓”指的是汉初(公元前200年左右)的东园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商山,出山时都80有余,眉皓发白,故被称为“商山四皓”。刘邦久闻其大名,曾请他们为官而被拒绝。
严光
东汉隐士严光(生卒年未详),一名遵,字子陵,余姚人。东汉建武元年(25),刘秀即位为光武帝,严光乃隐名换姓,避至他乡。刘秀思贤念旧,令绘形貌寻访。遣使备车,三聘而始至京都洛阳。刘秀至授谏议大夫,不从,归隐富春山(今桐庐县境内)耕读垂钓。80岁卒于家。
陶渊明
陶渊明(约365—427),字元亮,晚年更名潜。一说名潜,字渊明。自号五柳先生,卒后亲友私谥靖节,世称靖节先生。浔阳柴桑人(今九江市)人,东晋末期南朝宋初期诗人、辞赋家、散文家、田园诗人。
陶弘景
陶弘景(456年~536年),字通明,号华阳隐居,人称“山中宰相”,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中国南朝齐、梁时期的道教思想家、医药家、炼丹家、文学家,晚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南朝南齐南梁时期的道教茅山派代表人物之一。

  林和靖


  杭州孤山多梅。每当腊风初度,便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玉蕊怒放,情境高雅,探幽揽胜者多往观赏。年复一年,便形成了孤山赏梅的胜迹。这里,曾是北宋诗人林和靖种梅养鹤隐居的地方。但林和靖的故乡却是在宁波奉化。

  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宁波奉化黄贤村人。因他四十多岁后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直到八十三岁死于孤山,葬于孤山,时人多误以为他是“钱塘”人。

  林和靖少年好学,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独不会下棋。常对人说:“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他性情淡泊,爱梅如痴。在故里时唯以读书种梅为乐。相传,他于故居前后种梅三百六十余株,将每一株梅子卖得的钱,包成一包,投于瓦罐,每天随取一包作为生活费,待瓦罐空了,刚好一年,新梅子又可兑钱了。他种梅、赏梅、卖梅,过着恬然自乐的生活,常在梅园里独自吟哦,写过许多有名的梅花诗,如:

  从芳摇落独喧轩,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和靖爱梅,亦爱四处游学,足迹遍于江淮之间。到四十多岁时,便结庐于杭州孤山。孤山傍湖,山不高而清秀。他绕庐植梅,依山种树,以种梅为乐。凭林和靖道德文章,高官厚禄不难立致。但他泰然隐居,绝意仕途,甚至宋真宗赵恒闻其名,请他去给太子教书,这一千载难遇的美职,也被他一口拒绝。在他临终时还为此而自豪。他在绝笔诗中写道: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朝野之士仰慕他高风亮节,纷纷慕名前往拜访,但他绝不回访。相传,他从家乡奉化带去两鹤,被他驯化,善知人意,会买菜报讯。纵之飞入云霄,盘旋于西湖山水之间,尔后复归笼中。林和靖爱逾珍宝。他常泛小舟游西湖诸寺院,每有客至,小童即延入小坐,开笼纵鹤。在西湖游览的林和靖见家鹤飞翔,便知有客来访,即掉小舟而归。传说,在林和靖死时,他养的这两只鹤在墓前悲鸣而死。他在一首咏鹤诗中写道:

  皋禽名祗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

  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闲意到青云。

  林和靖终身不娶,以种梅养鹤为乐。时人说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妻鹤子”的佳话因而留传千载。这只是他人生的一面。他人生的另一面还是情怀绵绵。这在他写的《长相思》这首著名的词里可以看出: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别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和靖对故乡的怀恋之情,亦常见笔端:“半夜月欲落,千山人忆往。”“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殷殷思念屡溢言表。

  林和靖的一生是隐居的一生,也是他刻意学术的一生。他写的诗,风格独特,清新自然,尤多奇句。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称赞他:“风格固若厚,文章到老醇。”著名诗人欧阳修、黄庭坚都很欣赏他那清新奇特的作品。但他不想以诗传世,故随写随丢,传下来不多。经后人搜集,仅得诗词三百余篇,题名《林和靖诗集》。

  林和靖的节操和学识很得宋真宗的赏识,曾赐号“和靖处士”。死后,宋仁宗赵祯也“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

  林和靖虽隐于孤山,死于孤山,葬于孤山,但他故乡黄贤村,连妇孺皆知这位“梅鹤太公”。人们对这位先贤的尊敬,历千年不衰。旧时族规定每年清明轮番去孤山扫墓,并一直保持到解放后五十年代。

  林和靖

  杭州孤山多梅。每当腊风初度,便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玉蕊怒放,情境高雅,探幽揽胜者多往观赏。年复一年,便形成了孤山赏梅的胜迹。这里,曾是北宋诗人林和靖种梅养鹤隐居的地方。但林和靖的故乡却是在宁波奉化。

  林和靖(967-1028)名逋,字君复,宁波奉化黄贤村人。因他四十多岁后长期隐居杭州孤山,直到八十三岁死于孤山,葬于孤山,时人多误以为他是“钱塘”人。

  林和靖少年好学,诗词书画无所不精,独不会下棋。常对人说:“逋世间事皆能之,唯不能担粪与着棋。”他性情淡泊,爱梅如痴。在故里时唯以读书种梅为乐。相传,他于故居前后种梅三百六十余株,将每一株梅子卖得的钱,包成一包,投于瓦罐,每天随取一包作为生活费,待瓦罐空了,刚好一年,新梅子又可兑钱了。他种梅、赏梅、卖梅,过着恬然自乐的生活,常在梅园里独自吟哦,写过许多有名的梅花诗,如:

  从芳摇落独喧轩,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

  幸有微吟可相狎,不须檀板共金尊。

  林和靖爱梅,亦爱四处游学,足迹遍于江淮之间。到四十多岁时,便结庐于杭州孤山。孤山傍湖,山不高而清秀。他绕庐植梅,依山种树,以种梅为乐。凭林和靖道德文章,高官厚禄不难立致。但他泰然隐居,绝意仕途,甚至宋真宗赵恒闻其名,请他去给太子教书,这一千载难遇的美职,也被他一口拒绝。在他临终时还为此而自豪。他在绝笔诗中写道:

  湖上青山对结庐,坟前秋色亦萧疏。

  茂陵他日求遗稿,犹喜曾无封禅书。

  朝野之士仰慕他高风亮节,纷纷慕名前往拜访,但他绝不回访。相传,他从家乡奉化带去两鹤,被他驯化,善知人意,会买菜报讯。纵之飞入云霄,盘旋于西湖山水之间,尔后复归笼中。林和靖爱逾珍宝。他常泛小舟游西湖诸寺院,每有客至,小童即延入小坐,开笼纵鹤。在西湖游览的林和靖见家鹤飞翔,便知有客来访,即掉小舟而归。传说,在林和靖死时,他养的这两只鹤在墓前悲鸣而死。他在一首咏鹤诗中写道:

  皋禽名祗有前闻,孤引圆吭夜正分;

  一唳便惊寥泬破,亦无闲意到青云。

  林和靖终身不娶,以种梅养鹤为乐。时人说他“以梅为妻,以鹤为子”,“梅妻鹤子”的佳话因而留传千载。这只是他人生的一面。他人生的另一面还是情怀绵绵。这在他写的《长相思》这首著名的词里可以看出:

  吴山青,越山青,两岸青山相送迎,谁知别离情。

  君泪盈,妾泪盈,罗带同心结未成,江头潮已平。

  林和靖对故乡的怀恋之情,亦常见笔端:“半夜月欲落,千山人忆往。”“又是离歌,一阕长亭暮。王孙去,萋萋无数,南北东西路。”殷殷思念屡溢言表。

  林和靖的一生是隐居的一生,也是他刻意学术的一生。他写的诗,风格独特,清新自然,尤多奇句。北宋著名政治家范仲淹称赞他:“风格固若厚,文章到老醇。”著名诗人欧阳修、黄庭坚都很欣赏他那清新奇特的作品。但他不想以诗传世,故随写随丢,传下来不多。经后人搜集,仅得诗词三百余篇,题名《林和靖诗集》。

  林和靖的节操和学识很得宋真宗的赏识,曾赐号“和靖处士”。死后,宋仁宗赵祯也“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

  林和靖虽隐于孤山,死于孤山,葬于孤山,但他故乡黄贤村,连妇孺皆知这位“梅鹤太公”。人们对这位先贤的尊敬,历千年不衰。旧时族规定每年清明轮番去孤山扫墓,并一直保持到解放后五十年代。

最著名的隐士---陶渊明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隐士。他们是仁者,智者,但他们不愿参与热烈的社会生活。考虑到中国古代社会士人唯一光明的大道是作官,不愿从政成了隐士遗世独立最令人瞩目的表现方式。
他们都有健全的人格,都是聪明人,但是独立自由的倾向过于强烈。在一个要求服从的社会里,独立性是参与社会生活的致命缺陷,在政治生活中尤其如此。人是社会性的动物。离群索居的生活方式肯定不是令人感到愉快的。或许有些人具有忍受孤独的天性,但是大多数人都不会选择孤独。
但人在大多数情况下没有选择的权利。人总体上处于别无选择的境地。
表面看是隐士自己逃避政治,逃避热闹,逃避温暖,而自愿选择了孤独,冷清与苍凉,而实质是隐士自己内在的性格和气质缺陷——过于强烈的独立和自由倾向,导致了他不得不选择孤独。
不愿从政的隐士不一定就陷于孤独。诸葛亮在出山参加刘备的队伍前其实就过着隐士的生活,但那时他是多么惬意自在啊!他躬耕、劳作、收获,过着稍为宽裕的物质生活,另一方面他有一批朋友——一批同样可称之为隐士的朋友,他们多是劳作的士人,具有健全的人格和发达的智慧,他们在一起唱酬、讨论政治、哲学、自然、人生,可能还有科学技术问题,由于不受雇于人,他们的讨论是自由的,他们也不迂腐。秋天他们可能相约一同出游,冬天在一起吃羊肉火锅。他们喝一种温醇的近似于黄酒的低度酒。但是在一个狭窄的地理范围内,碰上几个隐士凑在一块的情形是希罕的。大多数隐士似乎必然地面临孤独。
淘渊明四十一岁时放弃了彭泽县令的职务,回到了庐山山脚西南部的老家。不久他作了一篇《归去来辞》赋。在这篇文赋中,那种从囚笼中放飞而出的欣喜心情,三千里外,一千六百年后晰可闻见。考虑到几千年来中国众多士人对官场的渴求、眷恋、嗜爱以致于有种种不堪入目的表现,他对官场厌恶的姿态着实令人困惑。
在归来最初的三年里,他似乎颇感惬意。他躬耕、爬山、作诗、喝酒。温饱不成问题,家中的孩子与他一样天真、幼稚而又可爱。
公元408年,即他四十四岁那年,一场大火将他的家焚毁一空。此后,他的家境日下。终年辛劳,竟常常弄到难以糊口的地步。他像许许多多的中国农民一样体尝到生活的艰难,——中国农民为什么始终处于常年劳作而又常常难以糊口的境地这一问题似乎是人间众多重大难题之一,此外,他也许该多少明白一点为什么世人那么热衷于官场与权力,而对劳作与农业有一种唯恐躲避不及的心态。但是令人吃惊的是,在最困难的时候,他又一次拒绝了朝廷的征召,躲避政治和官场。
他的晚年贫困而又凄凉。他有时甚至出门乞借粮食以度时日。据说他的儿子都是痴呆。
但他仍然写诗,写他钟情的自然和田园,那在晨曦雾蔼中浮动的绿色,洁净的气体,悠然而自在的水流。他对自己困窘的生活际遇淡然置之;他对死亡与万物的主宰同样淡然置之。在他看来,生与死那是一种自然的过程,一个人的意志无法加以改变与驾驶的过程。人只是顺应这个过程,而且,人从自然中来,最终又回归自然。
这个伟大的隐者是个天才诗人。他的诗与他的人性一样自然而又纯情。一千六百年而后,读他的诗仍然能嗅闻到其中的清新气息,那是自然的气息,春天和秋天的气息,原始森林的气息,氧气很纯洁很饱满的气息,菊花在初冬的薄霜里散逸出的淡淡的清香气息。
对大多数没有宗教信仰的中国士人来说,陶渊明诗集是一部构建自然主义美学人生的准宗教中的圣经。这部圣经中的上帝就是我们身处的自然,它既不神秘也不遥远,它就是鸟鸣、云雾、森林、紫花地丁、秋菊、岩石、泉流、瀑布、明月、晨曦和黄蝴蝶,它就是我们在其间耕耘、播种、挥汗、收获、躺下来休憩和仰望广袤的星空和宇宙的田园.
陶渊明诗全集:
http://www.lingshidao.com/gushi/taoyuanming.htm

战国时魏国有著名的隐士侯赢,曾帮助信陵君窃符救赵。

接舆,道家的书与“高士传”都说他姓陆,陆接舆说是楚狂,也是道家著名的隐士,学问人格都非常高。

严子陵(公元前37-43)名光,又名遵,字子陵。西汉末余姚人。少年时代就到外地投师,刻苦好学,博学多才,性格耿直。在学时与南阳人刘秀是同学。两人白日探讨奥旨,夜来抵足而眠,结下深厚友谊。当时因朝廷腐败,王莽篡位,赤眉、绿林纷纷起义。严子陵见天下大乱,便回到余姚,隐居不出。后来,刘秀统一天下,做了皇帝,就是东汉开国皇帝光武帝。光武帝知严子陵贤能,便派人四出寻访。有人发现他反穿着裘皮袄在湖泽中钓鱼。光武帝急忙派遣使者,备了华丽的车马,请他入朝为官。但接连三次都被决然回绝。光武帝没法,便亲自到他的住处去请。岂料他竟躺在床上假寐不起。光武帝走到他的身边,抚着他肚腹道:“你这个怪人,难道不肯助我治理天下吗?”他忽然翻身坐起,答道:“从前尧帝那样有德有能,也还有巢父那样的隐士不肯出去做官。读书人有自己的志趣,你何必一定要逼我进入仕途呢?”光武帝听了直摇头,说:“子陵,我终究不能说服你吗?”

然而,光武帝没有死心,仍然把他请到洛阳。他虽被安置在富丽堂皇的深院大宅,却绝不肯与朝廷显贵往来。光武帝去拜访他,他也不行君臣之礼。光武帝对他没有办法,说他是“狂奴故态”。

一天,光武帝把他请进宫中,促膝谈心,向他请教治国之道。严子陵滔滔不绝,口若悬河。光武帝听他论古涉今,说理精辟,喜得眉飞色舞。两人一直谈到深夜,光武帝就留他同床睡觉。严子陵也不推辞,躺在御床上,叉开双腿沉沉入睡。睡到半夜,竟把一条腿搁到皇帝身上。光武帝为了不惊动他,竟一夜没有睡好。

次日清晨,严子陵还在梦乡,光武帝就起了床。只见钦天太监惊慌失措地闯进宫门,奏道:“臣昨夜仰观天象,发现有客星冲犯帝座,恐怕于万岁不利,特进宫面禀。”

光武帝沉思片刻,忽而恍然大悟,哈哈大笑道:“那里是什么客星冲犯帝座,是朕与好友子陵昨夜同床而眠,他的一条腿搁到朕身上了。”

从此,严子陵这个“客星”的雅号就名扬四海。他家乡的山陈山被称为“客星山”,桥被叫作“客星桥”。如今还保留在余姚四碑亭的严子陵碑文中,也有“依然城廓客星高”之句。

光武帝十分钦佩严子陵的人品才学,要他担任谏议大夫。这是一个很高的职位,但他还是不肯接受。后来干脆不辞而别,返回故乡余姚隐居。

建武十七年,光武帝又派使者到余姚请严子陵进京做官。他听到消息,赶紧躲避起来,使者只得泱泱而返。为了避免朝廷再找麻烦,他索性带着家人,迁居桐庐富春江边种田、钓鱼。他钓鱼的地方,后人称之为“子陵滩”。“严子陵钓台”,至今遗迹犹在。严子陵回到余姚直至终老,享年八十,死后葬于余姚陈山。南宋丞相史浩有《严先生墓》诗道:“玉匣蛟龙已草莱,一邱马髦尚封培;云台若也标名姓,千古谁知有钓台。”陈允平《严墓》诗也写道:“山高石怪水冷冷,三尺孤墓葬客星;遥想陵原松桧色,晓烟暮雨为谁青。”

严子陵视富贵如浮云的气节,千百年来一直受到人们的敬仰。北宋名臣范仲淹仰慕严子陵高节,特意为他造了祠堂,并写了一篇传颂千古的《严先生祠记》,赞他“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明著名学者徐渭在《严先生词》诗中写道:“碧水映何深,高踪那可寻。不知天子贵,自识故人心。山霭消春雪,江风洒暮林。如闻流水引,谁听伯牙琴。”

魏晋时候,有人在诗里说:“小隐隐陵菽,大隐隐朝市。”这里,“朝”是指做官,“市”是指街巷。可见,任何喧嚣鼓噪的地方都可能沉淀着气定神闲的人,都一定留有滋养清雅的弹性空间。
由古至今,人们公认魏晋时期是中国历史上最讲风骨玄虚的年代。杜牧在他的诗里说“大抵南朝皆旷达,可怜东晋最风流”。我们就来看看东晋,当时的名士王徽之在大雪降临的夜里饮酒,忽然想起自己的朋友戴逵,忽然感觉要急切地见到戴逵。

王徽之立即动身,冒着雪,叫上人乘船出行,一直走水路划船到天亮,已经来到戴逵家门口,却转身告诉送他的船家掉转船头,他说原路返回。船家不解,王徽之回答说:我是乘兴而来,现在兴头已尽,我想回去了,谁说我非要见到戴逵才走呢?后来人苏轼在他的诗里,把这段著名的“雪夜访戴”叫作“清兴发”,清雅逍遥的兴致忽而发作又忽而停止了。

出世越来越艰难

《古文观止》中选用韩愈的《送李愿归盘古序》,李愿就是唐时候一个中原隐士。韩愈写文章送他返回太行山,那座藏得住隐士的山在韩愈的描述中是“泉甘而土肥,草木蕤茂”。

而二十世纪末,我去太行山,偶然登上韩愈文章里提到的盘古寺。我当时看到的是寺庙不过一个孤凉的小亭子,山完全光秃着,远处的石滩地上散布着挖掘机的高架子。哪里有什么李愿?讨论隐士,关系到的不止是历史,更多的是人的基本心态,也许在二十世纪做一个隐士比唐朝,比魏晋时候,更加艰难缺稀和潜隐。

高人也心急

我看到的隐士的故事中,有东晋时候叫谢安的,他指挥至关重要的淝水之战,当时面临的形势是敌众我寡,战局严峻,作为主帅的谢安,一直平心静气和人在清僻处下围棋,棋局断断续续被战报打断,无论什么战况,他始终都在布设棋子。

等打胜了仗,他的棋也下完了,谢安回家,进门时候脚下的木屐折断了齿,他居然丝毫没发觉。可见没有人会不紧张,他也心急,也强撑局面,只是高人隐士修炼出了超过常人的镇定自若。

《世说新语.任诞》中列举了不少古人“任诞”的事例。“任”是任由性子作事,“诞”是荒谬。从古到今,对于过于随意放浪形骸的消极人生都有非议,《颜氏家训》中批驳晋人的风格说“迂诞浮华,不涉世物”。

但是,在污泥泛滥里不染,在恶俗遍地时不苟同,恰恰是我们眼前这时代里最该珍惜的。

严光:云山苍苍,江水泱泱,先生之风,山高水长 (范仲淹语)
林和靖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有哪些
1、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鹤壁市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弟子。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弟子之说。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2、陶弘景,出生于456年,536年去世...

中国历史上有哪些著名隐士?
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县)人。常入云梦山(在河南鹤壁市淇县境内)采药修道。因隐居清溪之鬼谷,故自称鬼谷子。鬼谷子为纵横家之鼻祖,苏秦与张仪为其最杰出的两个***。另有孙膑与庞涓亦为其***之说。鬼谷子的主要著作有《鬼谷子》及《本经阴符》NO.4 颜回 颜回:(前521~前481...

中国历史上最有名的十大隐士 古代隐士有哪些
六逸同隐的竹溪,位于徂徕山西南麓的乳山脚下,金代明昌年间泰安人安升卿在徂徕题刻中有“访竹溪六逸于乳山”之语。这里峰峦突起,一川萦回,林木棉蒙,凤尾森森。山前有一竹岩,石纹如深雕竹叶片片。攀上竹岩,可见到安升卿所书“竹溪佳境”自此沿溪而行。但见溪水淙淙,逶迤西注,芳草葳蕤,杂树...

历史上有哪些著名的隐士
1、陶弘景,字通明,南朝梁时丹阳秣陵今江苏南京人,号华阳隐居;2、陶渊明,字元亮,又名潜,是中国第一位田园诗人,被称为“古今隐逸诗人之宗;3、严光,又名遵,字子陵。汉族,会稽余姚今浙江余姚市人。东汉著名隐士;4、颜回,尊称颜子,字子渊,春秋末期鲁国人;5、鬼谷子,姓王名诩,又名王禅,...

中国古代著名的隐士有哪些?
2、巢父 传说中的高士,道家前身。因筑巢而居,人称巢父。尧以天下让之,不受,隐居聊城(今属山东省),以放牧了此一生。聊城古有巢陵,为巢父葬处,在今聊城市东昌府区许营村西北二里许。聊城县治曾移此。其墓旁传为当年巢父遗牧处,为聊城古八景之一,曰“巢父遗牧”。3、列子 列子(公元前450...

历史上有名的隐士排名前十 中国最有名的十大古代隐士
王维字摩诘,号摩诘居士,是为众人所熟知的唐朝著名诗人和花价,虽然早年有着较高的政治抱负,但在四十多岁时因政局的变幻无常,长期不得志使得王维在终南山上过上了半官半隐的生活。7.介子推 介子推这位后人均成为介子的春秋时期晋国人,是死后葬于介休绵山并立庙祭祀的春秋三杰之一,并因隐居不言禄...

历史上隐居的名人?
3、孟浩然,名浩,字浩然,号孟山人,襄州襄阳(今湖北襄阳)人,唐代著名的山水田园派诗人,世称“孟襄阳”。因他未曾入仕,又称之为“孟山人”。孟浩然生当盛唐,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顿、痛苦失望后,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修道归隐终身,曾隐居鹿门山。40岁时,游长安,应进士举不第。曾在...

中国历代著名隐士知多少
《史记·留侯世家》称其避秦世之乱,隐居东海下邳。其时张良因谋刺秦始皇不果,亡匿下邳。于下邳桥上遇到黄石公。黄石公三试张良后,授与《太公兵法》,临别时有言:“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山下,黄色的石头就是我。”张良后来以黄石公所授兵书助汉高祖刘邦夺得天下,并于十三年后,在济北谷城下找到...

中国历代著名隐士都有哪些?
中国历代隐士,大抵可分为十种:1、真隐、全隐。如晋宋间的宋炳,元代的吴镇等,从不去做官,皇帝下令征召也不去,也不和官方打交道。2、先官后隐。这种一般都是社会太黑暗,官场太腐败,士人不堪,辞官隐居,如陶渊明,《晋书》、《宋书》、《南史》三史中均称之为“隐逸”。明代的文徵明,...

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有哪些
林和靖的节操和学识很得宋真宗的赏识,曾赐号“和靖处士”。死后,宋仁宗赵祯也“赐谥和靖先生,赙粟帛”。林和靖虽隐于孤山,死于孤山,葬于孤山,但他故乡黄贤村,连妇孺皆知这位“梅鹤太公”。人们对这位先贤的尊敬,历千年不衰。旧时族规定每年清明轮番去孤山扫墓,并一直保持到解放后五十年代。

阜平县18095926265: 历史上著名的隐士有哪些人物+生平+典型事例 -
周善倍他:[答案] 林和靖 杭州孤山多梅.每当腊风初度,便有暗香浮动,疏影横斜,玉蕊怒放,情境高雅,探幽揽胜者多往观赏.年复一年,... 他种梅、赏梅、卖梅,过着恬然自乐的生活,常在梅园里独自吟哦,写过许多有名的梅花诗,如: 从芳摇落独喧轩,占尽风...

阜平县18095926265: 历史上有哪些出名的隐士高人
周善倍他: 不为五斗米而折腰的陶潜,打铁的嵇康,鬼谷子,姓王名诩,卫国(今河南鹤壁市淇... 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他们不愿意当官,长期隐藏在...

阜平县18095926265: 有哪些位古代名人仕途不得志而隐居山林? -
周善倍他:[答案] 陶渊明和王维 陶渊明生于公元365年,一名潜,字元亮,寻阳柴桑(今江西九江)人.他生活在东晋后期,这时政治黑暗,贵... 朴素自然.叙事、写景、抒情有机地结合在一起,感情真实充沛,富有抒情意味.宋代著名作家欧阳修曾赞扬说:“晋无文章...

阜平县18095926265: 历史上的名人隐士 -
周善倍他: 一毛不拔的杨朱,大梦化蝶得庄子,紫气东来的老子.他三个是道家的代表人物,都是先秦有名的隐士.

阜平县18095926265: 古代名人谁过隐居生活
周善倍他: 陶渊明太有名了,上面介绍很详细此外还有:不食周粟的伯夷叔齐两兄弟春秋时期隐居的晋国大臣介子推秦末汉初时期的著名隐士商山四皓,东园公唐秉、甪(lu)里先生周术、绮里季吴实和夏黄公崔广四位著名学者写出《昭明文选》的昭明太子“山中宰相”陶弘景晋宋间的宗炳元代的吴镇明清时期的哲学家王夫之 等等,太多了

阜平县18095926265: 古代隐士 - 我想要一些古代隐士的人名,
周善倍他: 南京师范大学教授陈传席先生,把中国古代隐士分为十种. 完全归隐:归于此类的隐士是真正意义上的归隐,他们与为仕而隐完全没有干系,即使有时机有环境有条件,...

阜平县18095926265: 归隐的古代名人(除陶渊明)都有谁 -
周善倍他: “商山四皓”是秦朝末年四位信奉黄老之学的博士:东园公唐秉、夏黄公崔广、绮里季吴实、甪(lù)里先生周术.他们是秦始皇时七十名博士官中的四位,分别职掌:一曰通古今;二曰辨然否;三曰典教职.后来他们隐居于商山,曾经向汉高...

阜平县18095926265: 中外古今的隐士有哪些 -
周善倍他: 我现在能想到的,有:许由(尧让天下给许由,许由不受.≪庄子≫里写的那几句我很喜欢~);伯夷、叔齐(他们应该算吧?);陶渊明;竹林七贤;孟浩然(好像四十岁左右才去长安?然后还是终身不仕);王维(少年时候写的≪桃源性≫便隐隐有归隐之意,后来倒是真的隐了);贾岛(他是隐士么?反正,她是个和尚……和尚大概都有点像隐士吧);犬儒学派的安提撕泰,这绝对是隐士了.李叔同,后来出家了,算是隐士么?暂时就想到这么多…隐的非常好的那些人,你是叫不上名字的,因为历史压根就没记载.

阜平县18095926265: 我国古代的隐者都有谁? -
周善倍他: 一、姜尚和孔明 朝代病了 缺钙的身子 弯成 一张绷然欲断的弓 你们是时代弦上 静以待发的利箭 智慧 比渭水还深 谋略 比隆中宽广 一发 天地为之清平 二、嵇康和陶渊明 越名教而任自然 竹林清雅 管弦之乐可以清君心 不为五斗米折腰 南山悠远 田...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