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是无言以对关东父老吗?还是另有隐情?

作者&投稿:冶邦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就是看不到希望了。项羽压根不是当皇帝的料,从绝对优势到28骑,你说就算渡江了,还能有绝对优的时候吗?以“范增”为主的“楚国旧贵族”,是要拥立“楚王后代”,重建“楚国”。而项羽却想“自立为王”。所以,“项羽”不断打击“范增”等楚国旧贵族。在“鸿门宴”上,扶持“刘邦”等新贵势力。如果“刘邦”在“鸿门宴”被杀,项羽失去抗衡“范增”楚王派的砝码,自己就无法顺利杀“楚怀王”而“自立为王”。从“鸿门宴”开始,项羽实际上就背叛了“楚国旧贵族”,“垓下之战”失败后,他不敢会“楚地”,面对“楚国旧贵族势力”的复仇清洗。

项羽从垓下突围时,我估计他肯定是想回江东,东山再起,要不然他也不会拼了命向江东突围。可一路走来人是越打越少,到了乌江边只剩数骑,其他部队是一个也没逃出来。此时西楚的精兵强将 能臣干将是死的死,降的降。地盘失去了可以再夺回来,可这些精兵强将 能臣干吏都是从战火中锤炼出来的,他们损失掉了可不是一朝一夕能恢复的,况且刘邦还步步紧逼穷追不舍。此时项羽完全是气数已尽。

如若霸王所向披靡,终生无敌于天下,就算得了江山,也是一生寂寞而孤独的。所谓英雄,是要与无数英雄大才为对手,过关斩将,哪怕最终是以粉身碎骨、身首异处、马革裏尸,但终不愧为英雄尔!若没张良、韩信、刘邦等辈,又岂能成全霸王之威名乎。二人终极目标不同,一个要称霸天下,一个要一统天下。性格决定命运,其他因素都是次要的。格局小而个人能力又超强的老板最不好伺候,众叛亲离是迟早的事儿。

项羽只是年轻,又能力极强,百战百胜,推翻秦朝项羽是绝对主力,一生仅失败一次,人的能力,运数巅峰不能来得太早,年轻时失败次数越多,只要扛过去了,运势起来就势不可挡,刘邦相比项羽,输得起!反正一生赢的次数不多,失败倒是家常便饭,换作刘邦,刘邦怎么会不过江东?

不管怎么说,自杀就是彻底的失败者。是西楚霸王项羽的自傲性格,造就了失败者的命运。而历史总是在赞颂成功者,故项羽至死不想受辱,也不是壮烈的死,而是悲惨的结束了自己的一生。过了江东,也没法再东山再起!项王啊,成王败寇。一代流氓赢了一世英雄,个人的力量毕竟是有限的,个人的短板也是明显并致命的。团队的组合才能取长补短!没有完美的个人,但有完美的团队!

这是一切自杀者和失败者放弃的原因。没有希望就没了都志,也就没了一切,所以还是鲁迅说的对:真的猛士敢于直面惨淡的人生。真实的历史项羽应该都没到乌江,是后人杜撰的。当时和刘邦打起来的地方离乌江有一百多里,重重包围,在没GPS和导航情况下他不可能短时间内跑到乌江。

不肯还是不能,四面楚歌十面埋伏,项羽所有的逃跑路线都在韩信掌控当中,所以他人数再少也没有拜托韩信的追击,理论上说在古代没有摄像头的时代,怎么可能跑都有追兵,也正因为这样才叫十面埋伏。我相信项羽是自尽的,但是有没有最后亭长救他过江东这出,很值得怀疑,或者亭长是不是为了黄金而来呢?大军和最信任的属下都离他而去了,一个萍水相逢的亭长会那么忠诚?至于百姓的死活在项羽眼里算个屁,他屠城还少?坑杀还少?从小他就知道一将功成万骨枯的道理。

天之亡我,非战之罪也!这里包含非常重要的信息,项羽认为不存在地利和人和的问题,换句话说,项羽判断自己可以突围,可以渡河,而且还有人可以一起并且一定能突出重围。事实也证明,项羽这个判断是正确的。28骑跟项羽一起突围,到乌江边上还有27骑,而且这27骑还都上了船过了河。但关键问题还是出在天上面,自己的能力很强没有问题,但是天意天命决定了要输要死,决定了手上的好牌都打完了还是赢不了,该死了,没有继续的 必要了。于是选择自刎,放弃了与命运抗争。或者说根本不具备与天斗的精神。

项羽败不是没原因的,但他的气概也确实比刘邦好太多了。刘邦可以说是唯一一个借助别人邪胜正的一个人一个小人刘邦对人性的把握太好了,几十岁不是白活的姜还是老的辣啊。但项羽也犯了很多错误,比如沐猴而冠杀楚王屠杀等就让刘邦抓住了机会反咬一口了,让不知情这相信让愚人相信。

可以说项羽不该留刘邦可能项羽太想要刘邦辅佐自己当王吧看中了刘邦的计谋和得人心吧,早就可以杀刘邦却放了他几次刘邦不知感恩可以说是为了当王想疯了吧,项羽的部下也因为理解不了项羽的做法吧所以最后都失望了,所以就站不住脚了项羽身边缺少了韩信这种谋士就必然失败了,唯一打得过项羽的就只有韩信了,因为韩信太了解项羽了。韩信背叛太不值了,韩信也想当王。

想借一方除掉一个然后再灭刘邦显然韩信觉得项羽比刘邦难对付,所以和刘邦练手杀了项羽。可惜最后自己计划还没完成就被刘邦杀了。你说这是多么可笑,项羽就是霸王命想做皇帝必须有人推他一把 ,其中坑他的太多了,大家都羡慕他所以是嫉妒杀死了他,项羽觉得皇帝不是自己的梦想,他想回归楚国像当时7国一样,可他的心谁能懂呢?

所以项羽是蒙受冤屈最深的一个人。刘邦确实是个小人项羽收留他不仅不帮忙办事还想着谋朝篡位项羽的失败简直就是一部人性考验的盛会,做后发现人都是为自己的。只有绝少部分是真心有血有肉的人,其余的就是比畜生高级点不过如此。

项羽的马没有送给亭长 ,他只是让亭长把他手下一个受伤的将军带走。项羽的马可以说是一条龙驹。项羽身高2.4米,体重恐怕要有近200斤吧,项羽战争的铠甲80多斤,一匹战马能够驼这么重的重量在疆场上奔驰 ,恐怕不是一般的马了。据故事说,项羽退到乌江边,见到小船的船夫(就是亭长),船夫说你的马重,人重,枪重,我的小船承重不了,渡人不渡马和枪,渡马不渡人和枪,渡枪不渡马和人。

已经死去的范增早就算到项羽有今天,由于项羽在战争中与他反着来,所以他也就故意反着提建议。直到范增临死时候 项羽终于清醒了,可是已经是来不及了范增临死也就项羽是了反话。:乌江之边,切记马下三鞭,不要马上三鞭。乌江边的项羽想,我中了反间计误会了范增,今天他已经死了,我就听他这一回话吧。项羽在江边对他的马抽上一鞭,只听马一声长啸穿江而过。如果这一次项羽再把范增话反过来干,这匹马也有可能能够把项羽送过江东。

项羽不肯忍辱负重,苟且偷生,更不可能像韩信一样钻别人的裤裆。人的性格是不能改变的,况且项羽缺少谋略,不会像越王勾践那样卧薪尝胆,立志复仇。关云长也像项羽一样,不肯向孙权投降,最终被杀,倘若他像勾践一样,当然能活下来,可是性格是不能改变的。项王勇冠古今,爱憎分明,英雄气概,千古无双。

后世评价褒贬不一,以成败论英雄的说他政治幼稚,以战争论仁义的说他残暴血腥,殊不知大汉王朝400年开创了多少后世效仿的行为,千年流传之后,狡诈用政,假仁假义之辈当权,狠毒自私,丧心病狂之类当道。呜呼哀哉!西楚霸王,英雄无后!



项羽战败了所以不肯回江东,并不是因为无言以对江东父老,而是因为就算是项羽回到了江东也没有足够的兵力对抗刘备,最终还是会失败。

因为如果过去很有可能会牵连关东父老,并且也无言以对。没有什么隐情。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原文_翻译及赏析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着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湘娥竹上泪痕浓。舜盖重瞳堪痛恨,羽又重瞳。——宋代·辛弃疾《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浪淘沙·赋虞美人草 不肯过江东。玉帐匆匆。至今草木忆英雄。唱着虞兮当日曲,便舞春风。 儿女此情同。往事朦胧...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的体会?
这句诗出自李清照的夏日绝句,背景:项羽是秦末农民起义军的领袖,在楚汉之争中落败,后逃至乌江边,乌江亭长劝其急渡。羽曰:“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上,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我,我有何面目见之?”遂自刎。后因“不肯过江东”称颂豪杰之士慷慨殉难的壮怀豪情。给我的体会是:人活一世,...

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过了江东又如何呢?
这首词明着写项羽,其实在讽刺当时的南宋小朝廷,因为南宋小朝廷偏安江东,不思进取。李清照用项羽不肯过江东的典故,讥讽南宋朝廷在江东贪图苟安,不愿收复失地。既无收复失地的进取心,也不能像项羽那样为了名节而自刎于乌江之畔,却偏安一隅。 而要分析项羽渡江之后可能出现的情况,就需要看看项羽的绝唱——垓下之战的过...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中的江指的是哪条江
宋代词人李清照《夏日绝句》中的一句诗句:"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史记-项羽本纪》有,羽曰:"我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西上,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老怜我,我有何面目见之?"遂自刎。乌江,今安徽和县东北苏皖界上的乌江镇,古时既是西楚乌江。

不肯过江东的项羽要是没遇到刘邦会怎样?
西楚霸王项羽军事能力还是很厉害,巨鹿之战,项羽以几万的兵力战胜了秦军名将章邯、王离所率的四十万秦军主力,这战役让项羽崭露头角!后来,在彭城之战又以3万的兵力打败了汉军56万之众!由此可知,项羽的军事能力爆棚,要不是碰到兵圣韩信,或许项羽还真能统一天下,然而现实很残酷,就算没有刘邦,...

至古思顶羽,不肯过江东。 哪个字错了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这是李清照写的一首绝句,原诗为 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后两句的意思是,到现在还怀念项羽,打仗失败了不肯苟且偷生逃跑到江东去。至是在的意思

当年韩信“十面埋伏”围困项羽,为何还要留个口子“网开一面”呢?_百度...
最终的结局就是项羽兵败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杀在楚国乌江浦 。女诗人李清照著名的一句诗:“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更是渲染了传世悲情英雄的一生。然而清初李渔却质疑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已无路可退,他认为:“羽之不渡乌江,疑为亭长所执。”因为...

项羽应该乌江自刎的三辩辩词
项羽身受十余处重创,他依坚强站起,面对浩浩乌江,横剑昂颈,削向他那颗不屈的头颅! 项羽的自刎是一种悲壮年代休止符。 羽在走投无路的时候,宁肯自杀也不投降的气节,虽败尤荣。宋代女词人李清照有诗为证: 夏日绝句 生当作人杰, 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 不肯过江东。项羽的死是必然的,乌江亭长撑着船走...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是我国()带起义的领袖,人称()。
项羽是我国(秦)代起义的领袖,人称(楚霸王)。

东吴明明位于江南之地,为何会被人称为江东
原大王急渡。今独臣有船,汉军至,无以渡。而项羽则笑道:天之亡我,我何渡为!且籍(项羽,名籍字羽)与江东子弟八千人渡江而西,今无一人还,纵江东父兄怜而王我,我何面目见之?纵彼不言,籍独不愧於心乎?南宋著名女词人李清照作诗咏道: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而吴、...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为何? -
松服破伤: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两者之间有联系,有学者就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而不肯过江,拔剑自刎.这样说很有道理,单纯说项羽不肯过江东是因为虞姬...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为什么要江边自刎? -
松服破伤: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项羽不肯过江的原因大概有以下几方面. 一、无颜面见江东父老. 项羽战败的时候一路逃跑,直到逃到了乌江,遇见了一个亭长,这个亭长对项羽说他可以回到东江去,到时候需求机会可以东山再起.但是项羽对这...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项羽为什么宁死也不肯过江东?? -
松服破伤: 个人认为无颜见江东父老的成分大一些,但史学家对这个问题都争论不休. 有一种观点认为,西楚霸王不过江东,是因为虞姬已死. 项羽的死与虞姬的死有必然联系吗?两者之间有联系,有学者就认为项羽因“虞姬死而子弟散”心生羞愧,因...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
松服破伤: 大势已去 还有性格决定命运.项羽的悲剧完全是由他的性格所造成的.本来他在逃亡的途中应是做好了渡江后东山再起的打算的,可“垓下之围”“四面楚歌”“痛别虞姬”这一连串的突发事件,在短时间内给他以极大的精神震撼,偏偏他又是一个重情重义的大英雄,他刚猛、勇敢、豪爽,从不使狡诈之术,眼见得末路已至,与其被刘邦部下生擒,不如自行了断,“乌江自刎”是造化弄人,实属无奈.“无颜见江东父老”一说,也应是情势所迫,无般无奈了.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
松服破伤: 喂喂,楼上的野史看得太多了吧.我认为项羽是绝对的个人英雄主义,就因为他曾经是西楚霸王,所以当狼狈落败时就无颜面对江东父老了.大丈夫应该能屈能伸才对,如果他有春秋战国时越王勾践的一半精神,也许还会有机会重整旗鼓的.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当年西楚霸王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
松服破伤: 根据当时实际情况,两条路摆在他的面前,渡与不渡,不渡自然是死,但是渡也并非能够东山再起,因为当时江东南越人不少已经臣服刘邦,项羽即使渡江也没有他的好果子吃,本来他还是想逃走的,但是来迎接他只是一舟一亭长,此时项羽的心就凉了,既然都是死,所以他选择了自刎这种比较壮烈的死法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请问项羽为什么不肯过江东?
松服破伤: 1、好面子.心理学家说过:越是自信的人,在遭受最大、最惨重的失败时越是容易失去信心.项羽从八千人起兵到与刘邦二分天下,与他的勇猛、自信分不开.现在不仅当初起兵的八千子弟兵(这可是铁杆啊)一个不剩,而且自己最亲近的人...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你知道项羽不肯过江东的真正原因吗?
松服破伤: 项羽在乌江边情愿自刎也不愿过江东,常人觉得是项羽脾气的缘故原由,症结在于一个“傲”字,由于傲,以是会有无颜见江东父老的心态,这个大体上也确切相符项羽的共性.但从另一方面来讲,如果项羽不服输,如杜牧所云:“胜败兵家事...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当年项羽为什么不渡过江东? -
松服破伤: 项羽不过江东,其实不过是认为败给一个小流氓,没有有脸面而已.想自己当初,多少江东子弟跟随,如果却要舍弃他们,独自偷生,当真是无颜见江东父老了,而且虞姬也死了,没有什么好留恋了,于是,就自刎乌江河畔....

印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15714221635: 项羽为何宁肯自刎也不肯过江东? -
松服破伤: 悲情霸王项羽,为何不肯过江东?是为了堂堂王者尊严,还是为了虞姬?是他悲悯众生以己之死结束战争,还是他根本没有机会过江东? 无脸见江东父老 据《史记-项羽本纪》记载,楚汉战争中项羽被刘邦打败后,项羽带领八百人马突出重围,...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