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科举,靠买官入仕途,仅用10年,就升一品大员,李卫凭什么?

作者&投稿:乐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如果给你说,一个非科甲出身,花钱买官的汉人在清朝,用短短10年的时间从一个五品闲职的员外郎干到直隶总督,加封尚书一品大员,你信么?在那个满族统治天下的时代,我想大家的第一反应就是,不会是穿越小说吧?

但偏偏有人做到了,这个人就是李卫。

图注:李卫画像

李卫的仕途?

康熙二十七年,李卫出生于江苏丰县,家境自幼殷实,生活富足。康熙五十六年,李卫捐资员外郎(买官),随后不久就被调入朝廷担任兵部员外郎。“员外”为定员外增置之意,原指设于正额以外的郎官,明清时期多用于安置捐资之任,说白了就时闲散人员。

但到了康熙五十八年,李卫任户部郎中(正五品)一职以后,其开挂一般的人生就随着雍正皇帝的上台而展现。

图注:雍正画像

雍正初年,任云南盐驿道(正四品)

雍正二年,任云南布政使(正三品,相当于副省长)

雍正三年,任浙江巡抚(从二品,相当于省长,从云南到浙江,妥妥升官)

雍正五年,任浙江总督(正二品,相当于省长、省委书记、省军区司令结合)

雍正七年,被加封兵部尚书(从一品)

雍正十年,任直隶总督(从一品,河北省省长加北京军区司令,掌管整个京师安防,可见雍正对其之信任)

乾隆三年,因病去世,年仅51岁,乾隆按总督例赐予祭葬,谥号敏达。

也就是说,李卫从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捐官入仕开始,到雍正七年(1729年)加封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从一个处长干到部长,只用了短短12年。

而虽然一生历经康雍乾三朝,但是我们能看到李卫受雍正影响最深,甚至可以说李卫传奇的一生都是靠雍正提拔起来的。

李卫既非科甲出身,又非功臣之后,可为什么雍正帝却一直对他圣眷不断?

李卫虽然被称为雍正“三大宠臣之一”,但其升迁可不是靠献媚取宠,而是靠实打实的功绩而提拔上来的(以雍正的心机,靠献媚取宠成为封疆大吏也不可能)。

其一不畏强权?

康熙晚年,吏治废弛、贪腐成风,朝中大臣多为沽名钓誉、因循守旧之辈,中央机构执行力严重下降;而在地方也产生了大批官商勾结、形成了地方宗族势力的利益集团,致使国家的税收严重下降。面对这种局面,刚刚继位的雍正皇帝急需大量与朝中势力没有瓜葛,能够忠君奉主,实心办事之人。

这时候的李卫进入了雍正眼中,康熙五十八年,李卫在任户部郎中时,其分管户部的亲王属下要求每收钱粮一千两就加收平余十两。所谓“平余”就是各地在征收赋中以加派送给户部。

图注:影视剧中的李卫

李卫认为本身地方税收就困难重重,加上平余后就更是难以征收,在多次劝谏该亲王取消平余无效后,他直接在户部大厅写上“某王盈余”几个字眼,把该亲王弄得非常难堪,使其不得不停止加收。

其二能力极强?

这种不畏强权,勇敢任事的做法立刻吸引了雍正帝,一继位就任命他为云南盐驿道,处理云南盐政。雍正二年又提拔为李卫为云南布政使。

图注:云南地图

这时候的云南可谓是个烂摊子,地处边陲,民风彪悍,盐政也几乎废弛;官卖、走私、亏空等家常便饭。而李卫上任后,通过降低官盐价格,打击官卖走私等方法,使得云南盐政不到三年便焕然一新,亏空也基本厘清。

通过这种方式,李卫让雍正看到了自己不仅不畏强权,敢于担事,在业务能力这一块儿也是十分干练。随即雍正提拔李卫任浙江巡抚,兼任两浙盐政,对李卫寄予厚望。

而李卫也不负雍正的期望,他在浙江打击盐枭集团,推行“摊丁入亩”政策,修筑钱塘堤坝防止水患,整理玉环岛,治理社会治安;在任期间整个浙江省“东南千里五盗贼之警”。雍正大悦,让各地总督向李卫学习,并称赞李卫“尔乃国家伟器”,“乃成全圣祖之是也,岂止朕之功臣,乃朕之恩人也”。

其三不党不私?

李卫任直隶总督时,直接向雍正检举揭发同为“三大宠臣”之一鄂尔泰的弟弟鄂尔奇贪污受贿,虽然雍正帝大事化小,但是其不结党的做法也让雍正十分信任他。

图注:鄂尔泰画像

同时雍正和李卫还经常又书信往来,由于李卫为人孤傲,经常得罪同僚。雍正曾在朱批上对李卫说:“尔为人刚直,居心莅事忠诚勤敏,朕所深知,但防太过,莫患不及。”可见雍正对李卫之厚爱。

总评:

纵观整个清朝历史,李卫都可以算得上是清正廉洁,敢于任事的“能吏”,并且自身不党不私,不媚不谀,全是靠实力而达到这个高度,堪称人臣典范。加之雍正皇帝确有革新康熙后期社会之乱象,且信任李卫,二人一和,最终留下了一段君臣佳话。

参考资料:赵立波.李卫为何深得雍正器重[J].幸福,2018(16):57.

吉朋辉.直隶总督李卫的“能”与“不能”[N].中国档案报,2018-03-30(002).

刘海宇.清代李卫研究[D].黑龙江大学,2019.



凭的是雍正,他办事得到了雍正的肯定,又是雍正的心腹,所以就一路升职到一品大员。

还能凭什么,凭借的就是自己的口才呗,会说话,会做人,讨得皇帝和大臣的喜欢,想不升官都难啊。

这个和雍正的提拔是分不开的。虽然是靠买官步入官场,但是他是靠不怕强权、勇敢行事、勇于担事,不结党营私,业务熟练的真材实学逐走向一品大员的职位。

他凭的是自己的能力,当官后不仅能很好地处理政事,还能得到上司和帝王的另眼看待。


科举入仕是哪朝确立的
1、科举入仕始于隋朝,隋文帝杨坚创立。 科举萌发于南北朝时期,随着士族门阀的衰落和庶族地主的兴起,魏晋以来选官注重门第的九品中正制已无法继续下去。创建于隋朝,自隋唐科举制度确立以来,平民通过读书考试获取入仕机会,基本就是靠科举。隋文帝即位以后,废除九品中正制。2、据史载,开皇三年正月,隋...

古代买官为何会成为一种延续两千年的制度?
到了清末,仅仅捐纳的名额一年就达十万人之多,几乎取代了正常的科举。开始的时候,这些捐纳的官,并没有实权,就和今天英国有钱人买个爵位差不多。从此,我不再是被人看不起的土豪和商人了,如今咱也是高尚的读书人了。不但不用服劳役,见了官还能叫哥们了。更重要的是,如果幸运,还能弄个不疼...

李卫到底哪里好的 雍正为何要那么重用李卫
虽然李卫很有才,但是他这官并不是走正规渠道参加科举,而是花钱买来的。看到这,也许大家会以为李卫没什么真才实学,其实不然,李卫出生于富贵人家,家境富裕,只不过对学习不上心。对他来说,想要入仕,只有一种途径,就是“买官”。官虽是买来的,但钱只能买来小官,买不到大官。若是想继续往上...

科举登第与入仕为官的区别?
“科举登第”只是取得做官的资格,“入仕为官”指已经进入了仕途有了官职。展开解释一下:科举教育与现代教育的目的不同,科举教育的目的仅限于从民间选拔优秀人才,以作为国家的“后备干部”。明清科举选拔要经过童试、院试、乡试、会试、殿试五级考试,最后选出的顶尖人才登上了第次,称为“登第”,登第...

李卫是清朝的肱股之臣,靠捐官入仕,为何在短时间内就成为封疆大吏?_百 ...
雍正皇帝交代的每一件事情,他都尽职尽责地去完成,而且完成的结果十分令雍正满意。虽然李卫不是科举出身,但是他有才干,做事能随机应变,合情合理处理各种复杂情况。而雍正帝的选官标准,不看出身,只看有无真才实干。李卫之所以能够不识一字而身居高位,是因为他遇到了能慧眼识才的雍正皇帝。

他是雍正的肱股之臣,靠捐官入仕,为何短短十年就成为封疆大吏呢?_百度...
富N代出身不爱读书,靠捐官走向仕途 在许多电视剧中,李卫都是一个大字不识一个,但事实上他并非如此,不过他确实也没读过多少书。因为相对于读书而言,李卫更喜欢舞枪弄棒耍剑,所以他有一身好武艺,这点史书上是有记载的。如此一来,李卫想通过科举之路走上仕途是行不通了。好在李卫家里比较...

宋朝官制入仕途径
乡贡考试由判官和录事参军主持,不合格者需经考核。科举制度严格,如锁厅试验证身份和德行,弥封和誊录制度保证考试公正。及第者分为三甲,进士及第为上等,赐予官职,与唐代有所不同。制举: 为非定期举行的特殊考试,任何人都可自荐,但后来需公卿推荐,甚至经过地方官审查和阁试。制科成绩优异者往往能...

历史上通过科举入仕的名人有谁?
历史上通过科举入仕的名人之一是张廷玉。他是康熙三十九年的进士,随后改任庶吉士,授职检讨,并进入南书房,从而涉足权力核心。在康熙朝,他官至刑部左侍郎,致力于整顿官场风气。雍正帝登基后,张廷玉历任礼部尚书、户部尚书、吏部尚书等要职,还曾被任命为保和殿大学士,成为首席军机大臣,对军机处...

清二百余年科举史,为何被说是一场舞弊与反舞弊斗争?
寒窗苦读数十年,为的就是金榜题名,为的就是光宗耀祖,为的就是一步登天,为的就是以文入仕,为的...因此,就是在如此悬殊的录取率上,清朝发达地区的考生就会借着过继、投亲、买地、冒名、贿赂官员等各种...的考生和监考官的出现,如顺治十八年的那场舞弊案,因顺治的狠绝,“一时人心大震,科场弊端为之廓清...

古代公务员都是靠科举产生的吗,科举公平吗,各朝科举有什么不同之处...
到了隋唐时期,隋炀帝开始采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公务员,按分数的高低来录用,科举制度正式诞生,唐太宗时,扩大考试范围和考试规模,武周时期,增加了录用的名额,还有了武举和殿试,科举制度日趋成熟,影响也越来越大,登科入仕甚至成为部分人的终身追求,“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

铁锋区19169649896: 关于王冕的故事 -
褚良香连: 形容王冕的成语一般让人联想到的就是 孤芳自赏 凡桃俗李 ! 如果你是指 清·吴敬梓《儒林外史》第一回 里王冕的故事,让人联想到的就是 自学成才 ! 王冕出生农家,因为家穷,他白天参加田间劳动,晚上到寺院长明灯下读书,孜孜不倦. ...

铁锋区19169649896: 清代真有李卫这个人吗? -
褚良香连: 有这个人 李卫是江苏徐州人,他生于康熙26年(1687),死于乾隆3年(1738)年.李卫家庭富有,为此他出钱捐了个监生资格.在康熙56年(1717),李卫出任了兵部员外郎,两年后又任户部郎中.到...

铁锋区19169649896: 历史:历史事件概述,每篇一百字. -
褚良香连: 定远舰管带刘步蟾,启蒙思想家严复.辛亥革命时期,严复在写给梁启超的信中,明确阐述:“亿昔居英伦时,与日人伊藤博文氏同窗数载,各与国事,皆有同感.”但伊藤博文回日本后,备...

铁锋区19169649896: 寒门子弟,到底该不该入官场 -
褚良香连: 寒门子弟入官场,有为改变身世的人,有满身抱负的人,有野心勃勃的人,有奉命上京的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理由踏上这仕途之路,没有什么该不该,只有愿不愿意,只有想不想.科举制度的实施正是逐步打破了贵族垄断仕途的局面,给了下层人民一个翻身的机会,大家都想过上好日子,都想自己能光宗耀祖,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含着金汤匙出生.这和现在的人削尖脑袋往上爬是一个道理的,没有谁愿意被人踩在脚下,如果你对这个世界不满,如果你对自己的现状不满,那就应该让自己羽翼丰满,来改变这个世界的游戏规则.

铁锋区19169649896: 清朝百姓不参加科举考试,怎么当官?县老爷怎么当?可以花钱买官做吗?
褚良香连: 您好清朝,捐纳成了与科举相互补充的一个重要制度.既有例捐,也有常捐,且统一管理,明码标价.人们捐的是红顶、黄顶、蓝顶等官帽,而没有“黑顶”.捐纳越来越泛滥,多的时候60%的官员都出自捐纳.此外,士民不仅可以“捐官”,...

铁锋区19169649896: 名著儒林外史读后感600字5篇
褚良香连: 它用饶有诗意、却又不引经据典,平直近乎白话的语言写出了让人忍不住想要一读再... 王冕一生受尽磨难,勤奋苦读,才造就他的博学多才,却终生不入仕途.与其他的书...

铁锋区19169649896: 吕大临是中国历史上那个时期的人?他的一生有什么贡献? -
褚良香连: 吕大临(1040~1092),中国宋代金石学家,字与叔.其先汲郡(今河南卫辉)人,后移居京兆蓝田(今陕西蓝田). 吕大临,号芸阁.先祖原为河南汲郡(今河南汲县)人,其祖父吕通曾任太常博士,因为葬在蓝田,吕氏后代遂移居蓝田....

铁锋区19169649896: 大道如青天 为什么李白不得出 -
褚良香连: 1,生不逢时.冯唐易老,李广难封,都是大道时期,诸如李白,而这些英雄却不得出没什么奇怪.2,李白性格使然,李白也曾经有机会,却因为他的过度桀骜而遭弃.3,唐朝对文官不重要,大唐...

铁锋区19169649896: 杜甫长安十年的简表 -
褚良香连: 天宝六 杜甫 载,玄宗诏天下“通一艺者”到长安应试,杜甫也参加了考试.由于权相李林甫编导了一场“野无遗贤”的闹剧,参加考试的士子全部落选.科举之路既然行不通,杜甫为实现自己的政治理想,不得不转走权贵之门,投赠干谒等,...

铁锋区19169649896: 我国有哪些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他们有哪些事迹?概括回答. -
褚良香连: 拼命硬干 1、愚公移山:明知不可为而为之.尚大言炎炎:子子孙孙无穷尽也.难缠的家伙. 2、夸父追日:又一个抓狂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