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战国:从一鸣惊人到问鼎九州 楚庄王的称霸之路典故有多少?

作者&投稿:亢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春秋五伯,齐桓晋文以「 ”信义”令天下,秦伯楚王以「 ”王道”率诸侯。同秦国相似,春秋时期的楚国位于长江流域,就当时而言则属于是中原南僻地区,虽然有沃土千里、雄兵百万,但还是和秦国一样不被众诸侯所承认。直到后来楚成王励精图治,大力发展综合国力,才使得楚国在诸侯中逐渐抬起了头,后来到了楚庄王时期,国力更是一度达到了顶峰。 陈兵洛邑 问鼎九州 《史记·楚世家》记载,楚庄王八年(公元前606年),楚国百万雄师陈兵洛水之畔,观兵于周疆,并向周天子使臣询问九鼎的大小规模。九鼎是什么?九鼎就是天下。楚庄王的这一举动意思再明显不过,正如史家所言:「 ”示欲逼周取天下”,这便是成语「 ”问鼎九州”的典故由来。洛邑一行,楚庄王得到了周天子的认可,也正式在诸侯中称霸,不同于齐桓晋文的是:齐晋以德服人,庄王以武服人。 楚庄王是楚国先祖熊绎第二十二代后人,也是楚国的第九位王。楚庄王即位时,他的父亲楚穆王算是给他丢下一个不大不小的烂摊子,内部忧患不断,外部诸侯觊觎。即位后先是内部大臣公子燮与公子仪爆发叛乱;第二年附属国蔡国在家门口被晋侯击败灭亡;第三年国内又由于连年大旱导致民不聊生,四方少数民族也纷纷趁火打劫,叛乱频频。 三年不鸣 一鸣惊人 当时楚庄王即位后,楚国的老百姓都想着他会是一位大有作为的君主,能够继承他祖父楚成王的霸业,结果即位后的楚庄王却令朝堂内外倍感失望。原来楚庄王即位后非但没有去励精图治,光复祖宗基业,反而是沉迷于声色犬马中无法自拔,更可气的是他还不允许群臣进谏,否则杀无赦。楚庄王的所作所为令楚国上下悲哀不已,都认为楚国怕是要玩完了。《史记·楚世家》记载: 庄王即位三年,不出号令,日夜为乐,令国中曰:「 ”有敢谏者死无赦!” 然而天下人却不知道,楚庄王的所作所为只是假象,内心深处渴望复兴霸业的楚庄王用了一招「 ”假痴不颠”,不仅瞒过了自己的外敌内患,还瞒过了楚国的群臣百姓。他用了三年的时间去摸索楚国的振兴之路,摸清了国内外强敌的一举一动。楚庄王三年,大臣伍举冒死进谏,巧用辞令规劝楚庄王处理朝政,结果庄王只是一番高谈阔论,并未有任何实际举动。随后大夫苏从也坐不住了,再一次进宫劝谏,细谈之下,才明白庄王的真正意图。从此楚庄王一改往日形象,斩杀奸臣、剿除判党、任用贤才、处理朝政,庄王六年时肃清了内忧外患,击败近敌宋国,正式开启了复兴之路。 三年不蜚,蜚将冲天;三年不鸣,鸣将惊人。——《史记·楚世家》 攘平四夷 称霸中原 楚庄王八年,以勤王的名义率军北上征伐浑戎,数十万大军陈兵洛水。周王室派人前往劳军,楚庄王随后问使者九鼎有多大?有多重?心中已经有了称霸的想法,甚至是取周王室代之的野心,后来经过王孙满一番利害言辞的劝谏后率军南归。这一次军事行动楚庄王虽然没有能够真正达到问鼎天下的野心,不过基本上算是在天下诸侯和周王室中间树立了自己的威信,正式称霸,成为中原霸主、「 ”诸侯之长”。 回国后十数年间,楚庄王先后灭掉了陈国、舒国等中小型诸侯国,国土绵延数千里,雄兵数十万,国富民丰。跟老牌中原霸主晋国的决战已经是大势所趋。一山不容二虎,楚庄王十五年,晋楚「 ”颖北之战”的号角正式吹响,结果楚军大败而归,第一次晋楚之战以楚国失败告终。庄王十七年,经过一番休整之后的楚国卷土重来,先是击败晋国附属郑国,随后在「 ”邲之战”中击败晋国援军,晋国大伤元气,各个附属小国全部离晋归楚,楚国实力大增,楚庄王也成为新的「 ”诸侯之长”,威震天下! 何德何能? 诸侯之长 楚庄王能够短时间内在中原诸侯中称霸,离不开三点:楚国优越的地理位置和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当时楚国的国土方圆万里,又得以长江天然水利灌溉,说是沃土千里毫不夸张。而在奴隶制封建社会中,农业是发展的根本,楚国能有如此优良的天然环境,何愁民不殷国不富?再者楚国有极大的地理优势,易守难攻,除了北方有强敌以外,其余东部、南部地区在当时而言,并不能产生太大的威胁,没有了后顾之忧。 第二,「 ”楚国代代有贤王”。楚国在第七任王楚成王的励精图治、发展整顿之下,打下了很好的基础。第八代楚穆王算不上大有为君主,但在位期间攻占讨伐等一系列的军事行动也扩充了不少实力。虽然楚庄王即位后有内忧外患,但国家的根本没变,底子还在,并不是一落千丈、不堪一击。真正的没落其实是在楚庄王去世之后的数十年间才被晋国压了一头、占了上风。 第三,楚庄王君臣的杰出能力。庄王在位期间任用贤才、积极发展、训练军队,这一切都离不开楚庄王个人的优秀的政治手段和勃勃雄心。而且楚庄王在位期间对于法治十分重视。《韩非子·外储说右上》中就记载了一件关于楚国太子犯法被廷理责备的事,庄王知道后非但没有责怪廷理,反而重重赏赐,并告诫太子,不可以身试法,堪称是以法治国的典范之一。有这样的君,这样的臣,还有这样的国民,楚国想不称霸都难! 「 ”春秋五伯”的文章就此告一段落。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或用「 ”仁义”,或以「 ”霸权”。究其根本,除了必不可少的强大国力,剩下的就是自身杰出的政治才能和君臣一心的奋斗精神,最终得以交相辉映,闪耀春秋乱世,今人闻之尚且肃然起敬,何况古人哉! 引用文献 《史记·楚世家》 《韩非子·外储说右上》




春秋战国时期,有哪些君主不鸣则已,一鸣惊人?
在《史记·滑稽列传》中,“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是司马迁来形容战国时期齐威王这位君主的。不过,实际上,“不鸣则已,一鸣惊人”这个成语一开始是用来形容春秋时期楚庄王的。也即在春秋战国时期,有两位君主都上演了“一鸣惊人”的故事。那么,就楚庄王和齐威王,各自的故事如何呢?一 一方面,...

一鸣惊人,形容的是春秋战国时期哪个主人公
一鸣惊人形容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楚庄王。 《韩非子·喻老》记载:“楚庄王熊旅统治朝政三年,没有发号一项政令,也没有一样政绩上的作为。右司马伍举来到君王座驾旁,对楚庄王讲了一段微妙的谜语,说:“有一只鸟停驻在南方的阜山上,三年不展翅,不飞翔,也不鸣叫,沉默无声,这是什么鸟呢?” 楚庄王说:“三年不...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精选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一鸣惊人 一鸣惊人的成语故事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的齐国,相传齐国有一位国君叫做齐威王,齐威王当政以后非常的懒惰,当政三年一天朝政也不理,当时齐国的君臣都非常的着急,其中有一位大臣对齐威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齐威王一时语塞,大...

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历史典故如下:1、一鸣惊人 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2、纸上谈兵...

春秋战国成语典故十个
1、拔苗助长 春秋时,有个急性子农夫,他插下秧苗后,好几天也不见秧苗长高,心里着急,就把自己田里的秧苗挨个都拔高了一些。他累得筋疲力尽,回到家里,得意地对儿子说:“我干了一天,总算帮助秧苗长高了一些。”儿子连忙跑到田边去看,只见秧苗全都被太阳晒得枯死了。2、一鸣惊人 春秋时,楚...

历史春秋战国故事20条
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 3.卧薪尝胆:春秋时期,吴王夫差打败并俘虏了越王勾践。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及相关人物
1、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另一说为齐威王)临政三年终日作乐,不理朝政。一臣下对庄王说:“听说国中有一只大鸟,三年不飞,三年不鸣,是怎么回事?”庄王说:“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不鸣则已,一鸣惊人。”然后整顿朝政,富国强兵,短短数年形成大治局面。2、老马识途:战国时期,齐桓公应...

“一鸣惊人”出自哪里?
“一鸣惊人”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楚庄王的故事,当年楚庄王执政,三年内不发布任何命令,不理朝政,别人假借问三年不展翅、不飞翔的鸟是什么鸟,来问他这是要干嘛。楚庄王说,鸟三年不飞翔,是为了生长羽翼,自己三年不执政是为了更好的观察民意,和朝中各项事情的来龙去脉。只有都摸清楚了,才能制定...

春秋战国时期历史故事有哪些?
1、《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

春秋战国的历史故事有哪些?
1、《退避三舍》: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诱敌深入而大胜。2、《一鸣惊人》:相传楚庄王(...

龙岗区18333638620: 春秋战国历史 -
祝路介宁: 春秋战国历时500余年,其间战争此起彼伏,风云人物层出不穷,局势跌宕变幻.战场上的兵戎相见,军营中的运筹帷幄,外交场合的谋略交锋,给我们留下了大量耳熟能详的历史典故. 烽火戏诸侯:在西周末年,昏庸的周幽王为博得王妃褒...

龙岗区18333638620: 列举春秋战国时期五个重要历史人物及其事迹 -
祝路介宁: 勾践:卧薪尝胆 孙膑,庞涓:一个成就了魏国,一个成就了齐国(田忌赛马) 张仪,苏秦:一个连横六国,使秦国最终一统天下;一个合纵六国,抵抗秦国,并成为六国宰相 楚庄王:问鼎中原,一鸣惊人 田单:火牛阵破乐就

龙岗区18333638620: 春秋战国的故事 -
祝路介宁: 1春秋时期,晋国内乱,晋献公的儿子重耳逃到楚国.楚成王收留并款待他,他许诺如晋楚发生战争晋军将退避三舍(一舍为三十里).后来重耳在秦穆公的帮助下重回晋国执政.晋国支持宋国与楚国发生矛盾,两军在城濮相遇,重耳退避三舍...

龙岗区18333638620: 春秋战国时期善言的事迹 -
祝路介宁: 春秋战国时期事迹 齐桓公姜小白: 任用名相管仲,尊王攘夷,九合诸侯,成为春秋时期第一位霸主. 晋文公姬重耳: 流亡在外十九年,退避三舍,诱敌深入,在城濮之战大胜楚军,成为春秋时期第二位霸主. 楚庄王熊侣: 一鸣惊人,问鼎中原,成为春秋时期第三位霸主. 吴王阖闾姬光: 任用伍子胥、孙武,打败强大的楚国,成为春秋时期第四位霸主. 越王姒勾践: 施展美人计,卧薪尝胆,终灭吴,成为春秋时期第五位霸主.

龙岗区18333638620: 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和故事 -
祝路介宁: 1、烽火戏诸侯:西周末代君主幽王妃褒姒不爱笑,为了取悦她,周王命令燃烽火,在古代烽火是用来报告敌情的,当烽火燃烧后,各地诸侯率兵纷纷赶到京城,幽王和褒姒在城头望着疲惫受骗的将士...

龙岗区18333638620: 楚庄王是如何称霸的 -
祝路介宁: 楚庄王(?—前591年),又称荆庄王,出土的战国楚简文写作臧王,芈姓,熊氏,名旅(一作吕、侣.先秦时期男子称氏不称姓,所以应该称为熊旅而不是芈旅),谥号庄.楚穆王之子,春秋时期楚国最有成就的君主,春秋五霸之一.庄王之前,楚国一直被排除在中原文化之外,庄王自称霸中原,不仅使楚国强大,威名远扬,也为华夏的统一,民族精神的形成发挥了一定的作用.楚庄王自前613年至前591年,共在位23年,后世对其多给予较高评价,有关他的一些典故,如“一鸣惊人”等也成为固定的成语,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龙岗区18333638620: 一鸣惊人 .退避三舍. 问鼎中原. 卧薪尝胆的意思 和它的来源 谢谢!!! -
祝路介宁: 一鸣惊人【解释】:鸣:鸟叫.一叫就使人震惊.比喻平时没有突出的表现,一下子做出惊人的成绩. 【出自】:《韩非子·喻老》:“虽无飞,飞必冲天;虽无鸣,鸣必惊人.”《史记·滑稽列传》:“此鸟不飞则已,一飞冲天...

龙岗区18333638620: 关于春秋战国时期的成语故事 -
祝路介宁: 一鸣惊人 战国时代,齐国有一个名叫淳于髡的人.他的口才很好,也很会说话.他常常用一些有 趣的隐语,来规劝君主,使君王不但不生气,而且乐于接受. 当时齐国的威王,本来是一个很有才...

龙岗区18333638620: 楚王问鼎的故事反映了周天子权威到春秋战国发生了什么变化? -
祝路介宁: 周室衰弱,诸侯国强大,已经有了不臣之心.但同时,因为周礼的传统,楚国使者还是被周王朝以正直之言回答,楚国国君也考虑要想真正的问鼎中原,必须遵照周礼,才能融入中原各诸侯国.

龙岗区18333638620: “一鸣惊人”这个成语故事跟我国春秋战国时代的哪个国王有关?
祝路介宁: 楚庄王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