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桃花源记》,请结合文中内容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作者&投稿:调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从桃花源记看出 作者是怎样的一个人~

作者虚构这个故事是有寄托的。他生活在东晋末期战乱纷乘的环境里,中年以后他长期隐居农村,对农村的现实有更深的了解,对人民的愿望更有了切身体会,于是构想出他心目中的理想社会——世外桃源。在这个社会里,没有压迫,没有剥削,没有纷扰;人人各尽所能地参加劳动,老人和孩子都生活得幸福、愉快,人与人之间都极其融洽而友好。但作者又十分清楚地看到,在当时的条件下这样的理想社会是无法实现的。因此在这篇文章里,他既通过渔人的眼睛把这个理想的社会标本展示出来,又以渔人的复寻而迷失否定了它的存在——至少是不在这个现实世界之中。要寻找它就只能飘然高举,《桃花源诗》最后说的“愿言蹑轻风,高举寻吾契”,就是这个意思。不过这也仅仅是意愿而已,谁办得到呢?由此看来,刘子骥之后而无人“问津”,似乎也表达了作者无可奈何的叹惋之情。

“桃花源”是陶渊明理想中的社会。要弄清作者理想的实质,必须先看原诗,因为在某些实质性的问题上诗比记还要说得明确些。例如“相命肆农耕,日入从所憩”正是原始共耕社会中“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这种和平生活的写照;“春蚕收长丝,秋熟靡王税”,说的是没有君主统治,没有剥削和压迫的社会制度;“童孺纵行歌,斑白欢游诣”,则是古代理想中的大同社会“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这一原则的具体化。概括起来说,这些描写都表现了原始共耕社会的特点。记,则是先通过渔人所见来展示这个社会生活的风貌,从村落、房舍、良田、美池等一直写到男女耕作、老幼欢乐的情形;后通过村人“自云”来揭示这个社会的由来,又通过接待渔人来表现他们的精神风貌。诗和记,二者相互补充,十分清晰地勾出了这个理想社会的轮廓。

应当指出,作者这一社会理想是对当时黑暗的社会的批判,在客观上也反映了人民摆脱压迫、摆脱剥削的要求,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它又带有一定程度的复古倾向,在阶级社会中也只能是一种幻想,是不可能实现的。

《新桃花源记》 我为身边的杂事搅扰得心烦意乱。晚上熄灯后躺在床上,于胡思乱想之中无论如何也无法熟睡。忽而我在朦胧中被一阵异香惊醒,睁开眼睛,竟看见床前飘着一朵金黄的菊花,虽在黑暗中,它的鲜艳的色彩也无法被掩饰。那细长的花瓣错落有致的卷曲着,一尘不染的,让人在面对着这“花之隐逸者”时,也顿生心旷神怡之感。我方知那让我惊醒的异香,乃是来源于它了。那香气并不浓烈,宛如悬在空中的一缕丝绦,若隐若现的,使你疑心它本是来自于仙境。我只觉得那花朵连同它的气味已经融入了我的灵魂,我几乎要入定了…… 忽然,它开始慢慢的飘走了,而我也情不自禁的随它而去。我不知它要带我飘向何方,只觉得树木,楼房,校园,街道……那黑暗中的万物连同几点未熄的灯火都渐渐离我远去。慢慢的,它们又都融化了,彼此混杂在一起,如一片黑色的河水,时而缓缓的流淌,时而剧烈的翻腾,突然这一切却又凝固了,就像一张被胡乱泼满了墨汁的画布一样。 不知过了多久,终于连那夜幕也离我而去了。我的眼前是一处幽静的村舍,一圈篱笆围出了宽敞的院落,几间草屋在院子中间伫立着,房前屋后栽植的树木蓊蓊郁郁的,为这院子平添了许多生气。时候大概是初秋,种在篱边的菊花尚未开放,不过几株性急的已经长出了骨朵儿。往远处望去,可以隐约的看见连绵的群山的影子。 我推开柴门,走入院中,这才看见屋前树下的石桌旁坐着一位老人,他端着杯子,正在那儿安详的独饮——我不知道他是在品茶还是酌酒。不意间那熟悉的诗句在我的脑海里浮现了出来:“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我禁不住小声说了出来:“啊,陶渊明先生!”老人抬起头,看见了我。我有些后悔自己的冒失,心里思忖着如果他问我是谁,是怎么来到这里的,我该如何回答。可他只是微微笑了一下,说道:“你好啊,年轻人。”接着便问:“你觉得我住的这地方怎么样 ?” “真是太美了!”我回答,“这里远离尘世的喧嚣,人与自然和谐的融为一体,住在这儿能让人把一切烦扰都忘得一干二净……” “那只是你现在看到的,”他轻轻摇了摇头,说,“你还记得钱钟书先生是如何借用西方人评论他们的牧歌的话来评价中国的田园诗人的吗?” “记得记得。他说西洋文学里的牧歌老是形容草多么又嫩又软,羊多么既肥且驯,牧童牧女怎样在尘世的净土里谈情说爱,于是有人说这种诗里漏掉了一件东西——狼。而中国传统的田园诗也常常遗漏了一样东西——狗,地保公差这一类统治者的走狗以及他们所代表的剥削和压迫农民的制度。” “是啊。后人从我的文字中看到的,绝不是我的生活的全部。弃官归隐虽然让我远离了官场的污浊,但因此我也不得不忍受贪官酷吏们的横征暴敛。当那些官差在村子中叫嚣隳突的时候,你跟本没有办法躲避他们。唯一值得庆幸的,只是自己不必再与此等人同流合污而已。而且,生活中的烦恼还不只这些。我虽不愿作官,可毕竟是个文人,于种田还是外行。如果遇上年景不好,一年的收成都不一定能填饱肚子。‘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呵呵,现实可绝非诗里写的那么轻松啊。还有更糟的呢:自从归隐以后,我的家里已经着了三次火,遇到这样的事情,谁还能够平心静气?” “唉,刚到这里的时候,我还以为来到了您笔下的桃花源呢。”我怃然,“看来世外桃源终于不过是个乌托邦罢了。” “不,你错了,年轻人。我问你:假如没有那些烦恼,你是否愿意过这样的生活呢?” 我没有料到他会问我这样的问题,沉思良久,才答道:“我倒是愿意,只是我不能。我还要找工作,还要准备考试,还要拿学位……” “哈哈哈……”他笑了起来,“这就是了。其实,无论你身在何处,都无法逃避世俗的羁勒,除非你能不食人间烟火。所以,桃花源不是世上的一处地方,而是你心中的一种意境。”我听得一脸茫然,他接着说:“桃花源其实就在你的心里,当纷繁芜杂的世事让你的灵魂无法安宁的时候,你自然会想到它。那里没有争名逐利,没有尔虞我诈,也没有人间世的那许多欲求。那里是一处宁静的港湾,当你的心灵之帆经历过一番惊涛骇浪之后,一定会停泊在那里。只要你在心中为自己保留这样一处桃花源,无论你在生活中遇见什么烦恼,你的灵魂都能找到它的归宿。守住心中的桃花源,你便不会迷失自己。记住:桃花源,就在你的心里……” 心中的桃花源,心中的桃花源…… 我躺在自己的床上,没有了村舍,也没有了那菊花。 心中的桃花源啊,我如何才能找到你? 心中的桃花源,你竟比那现实中的桃花源更其缥缈……

1、桃花源记描写的是一个世外桃源,这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作者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露出作者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同时国泰民安是作者的追求,也是他的目标,但以世外桃源这一理想表现出来,表明了作者的壮志未酬

2、一般人多看重他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和“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境。“仁义之人,其言蔼如”,是对此最好的评价。而辛弃疾却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龚自珍说“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所谓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大概后世中“猛士型”的文人多注意其刚烈的一面,类似者还有顾炎武和鲁迅。文学作品本因见仁见智之不同而更具价值,见解不必强求统一。钱钟书《谈艺录》有一节论此犹畅,可供参考。

【赏析】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也是那么平和,那么诚恳。造成这一切的原因,作者没有明说,但从“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一句中已隐约透露了消息:原来归根结蒂,是因为没有一个高踞人民头上为私利互相攻伐的统治集团。这个幻想中的桃源世界,对生活在虚伪黑暗、战乱频繁、流血不断的现实世界中的人们来说,无疑是令人神往的。作者的简净笔触,恰如其分地表现出桃花源的气氛,使文章更富有感染力。当然,这种理想的境界在当时现实中是不存在的,只是作者通过大同社会的构想,艺术地展现了大同社会的风貌,是不满黑暗现实的一种精神寄托。
桃花源中的家庭多为主干家庭(三代同堂),从“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从“男女”、“黄发”、“垂髫”这三个词便可以看出此点。
文章的结构也颇有巧妙之处。作者借用小说笔法,以一个捕鱼人的经历为线索展开故事。开头的交代,时代、渔人的籍贯,都写得十分肯定,似乎真有其事。这就缩短了读者与作品的心理距离,把读者从现实世界引入到迷离惝恍的桃花源。相反,如果一开头就是“山在虚无缥缈间”,读者就会感到隔远,作品的感染力也就会大打折扣。“不足为外人道也”及渔人返寻所志,迷不得路,使读者从这朦胧飘忽的化外世界退回到现实世界,心中依旧充满了对它的依恋。文末南阳刘子骥规往不果一笔,又使全文有余意不穷之趣。
【理解性默写】
1.文中描绘桃花林中草美花繁(桃花林奇异景象)的语句是: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2.本文中是什么吸引渔人"欲穷其林"的?
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
“夹岸数百步”都是桃树,没有一棵杂树,很是奇特。
3.本文中描写桃花源美好的自然环境的句子是: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
4.本文中描写了桃花源社会环境安宁的句子是:
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5.本文中明显了桃花源人安居乐业/和平幸福的境况(或:明显精神面貌)的句子是:
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6.本文最能体现桃花源人热情好客/民风淳朴的句子有:
(1)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
(2)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
7."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桃花源人为何叹惋不已?
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
8.交代桃花源的人来历的句子是:
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
9."村人"不知有汉.无论魏晋的原因?
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

10.“村人”满足于桃花源生活厌恶外界生活的体现是
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板书设计 桃 花 源 记
秦(前221~前206)
汉(前206~公元220) 美 乐 奇
魏(220~265) 桃林 土地 生活幸福 发现奇
晋(265~420) 田池 阡陌 民风淳朴 隔绝久 寻找迷
(对和平美好的理想生活的追求)

桃花源记描写的是一个世外桃源,这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作者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露出作者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同时国泰民安是作者的追求,也是他的目标,但以世外桃源这一理想表现出来,表明了作者的壮志未酬

陶渊明被誉为“隐逸诗人之宗”,可以看出他是个不慕荣利,清闲自在的独具特点的诗人

一般人多看重他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和“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境。“仁义之人,其言蔼如”,是对此最好的评价。而辛弃疾却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龚自珍说“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所谓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大概后世中“猛士型”的文人多注意其刚烈的一面,类似者还有顾炎武和鲁迅。文学作品本因见仁见智之不同而更具价值,见解不必强求统一。钱钟书《谈艺录》有一节论此犹畅,可供参考。


《桃花源记》读后感
东汉末年,兵连祸结,社会黑,暗,民不聊生,而在这样一个黑暗的社会里。,诗人陶渊明却给我们描绘了这样一个美好的世外桃源。作者当时已辞官回家多年按捺不住心中的愤怒与绝望,挥笔写下流传千古的《桃花源记》,而在他写这篇文章之时可曾想过:与其坐在深山之中做无用的发泄,却还不如尽一番力来改变世界。 话说当...

桃花源记的句意是什么?
南阳刘子骥,是志向高洁的名士。他听说了这件事,高兴地计划前往。结果(计划)还未实现,不久就因病去世。此后就再也没有探寻桃花源的人了。简介:《桃花源记》是东晋文人陶渊明的代表作之一,约作于永初二年(421),即南朝刘裕弑君篡位的第二年。描绘了一个桃林。以武陵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

《桃花源记》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愿望
《桃花源记》借武陵渔人行踪这一线索,把现实和理想境界联系起来,通过对桃花源的安宁和乐、自由平等生活的描绘,表现了作者追求美好生活的理想和对当时的现实生活不满。文学赏析:陶渊明成功地运用了虚景实写的手法,使人感受到桃源仙境是一个真实的存在,显示出高超的叙事写景的艺术才能。但《桃花源记》...

语文 桃花源记
《桃花源记》不是写作者本人“游仙”,但渔人的桃花源之行颇与“游仙”相类(唐王维《桃源行》中就有“春来遍是桃花水,不辨仙源何处寻”的诗句)。为了把桃花源写成一个似有若无的仙境,作者采用了层层设疑的写法。因此,开头虽然交代了故事发生的时间和地点,但并未确切指出年代和地名;主人公也只说他是个渔人...

桃花源记的意思?
《桃花源记》课下注释,具体如下:(1)太元:东晋孝武帝的年号(376-397年)。(2)武陵:郡名,今武陵山区或湖南常德一带。(3)为业:把……作为职业,以……为生。为,作为。(4)缘:顺着、沿着。(5)行:行走这里指划船。(6)远近:偏义复词,仅指远。(7)忽逢:忽然遇到。逢,遇见。(8)夹...

《桃花源记》以什么为线索?以什么为顺序?是把哪些情节贯穿起来的?描 ...
《桃花源记》以渔人进出桃花源的行踪为线索,以时间先后为顺序,把进入桃花源、作客桃花源、离开桃花源、再寻桃花源贯穿起来的。描绘了一个与黑暗现实社会相对应的美好境界。这是一个环境优美,无战乱,人人平等的世外桃源。东晋陶渊明《桃花源记》节选原文: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

《桃花源记》说课稿
《桃花源记》是新课标八年级下册第七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脍炙人口的记述性散文,作者在《桃花源记》中虚构了一个美好的理想境界,比作者在田园诗《归园田居》所描写的田园生活更美,更理想。诗人以洗炼的笔墨,给我们描绘了一幅没有尘世羁绊的人间乐园——世外桃源寄托了作者的政治理想。因此《桃花源记》更具有...

《桃花源记》中的通假字有哪些?
yāo:求;强迫;威胁;同“邀”;又同“腰”。2、“具”通“俱”,完全,详尽。要的释义:1)用具:家~;文~。2)具有:~备;粗~规模。3)备;办:~结;谨~薄礼。4)才能;才干:才~;干城之~。5)写出;陈述:~名;条~时弊。6)量词。用于棺材、尸体和某些器物:一~尸体。

桃花源记翻译最简短的
结论:《桃花源记》简短翻译揭示了一个理想社会的图景,其中人们过着和谐、自给自足的生活,与世隔绝,对外界纷扰毫不知情。改写后的文章如下:在东晋太元年间,武陵郡的一个渔夫常以捕鱼为生。一天,他沿着溪流划船,不经意间闯入一片如梦似幻的桃花林。数百步长的林木,没有杂树,满眼繁花,落英...

初中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经典备课教案
《桃花源记》描述的是一个与世隔绝、没有战祸,安乐而美好的地方。通过课文了解作者所处的时代背景,理解其社会理想。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初中 八年级 语文《桃花源记》经典备课教案,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初中八年级语文《桃花源记》经典备课教案一 【课标引路】 “诵读古代诗词,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读《桃花源记》,请结合文中内容说一说作者是怎样一个人? -
古峰苏之: 一般人多看重他的“不慕荣利”,“安贫乐道”,和“采菊东篱下”的悠然心境.“仁义之人,其言蔼如”,是对此最好的评价.而辛弃疾却说“看渊明,风流酷似卧龙诸葛”,龚自珍说“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所谓菩萨低眉,金刚怒目.大概后世中“猛士型”的文人多注意其刚烈的一面,类似者还有顾炎武和鲁迅.文学作品本因见仁见智之不同而更具价值,见解不必强求统一.钱钟书《谈艺录》有一节论此犹畅,可供参考.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桃花源记结合课文内容谈谈你对虚实相生写作手法理解 -
古峰苏之:[答案] 1.虚构世外桃源,寄托作者的社会理想,表现了作者对黑暗现实的不满,反映了人民对和平安宁美好生活的愿望;2.渔人离开桃源后,又寻访桃源而不得,暗示桃花源诗虚构的,现实社会并不存在.3.写桃花源中美丽如画、祥和安宁的...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在桃花源记中,作者描绘了一个怎样的"世外桃源"?请结合文章作答 -
古峰苏之: 作者通过“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其中往来种作”、“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等语句描绘了一个自然环境美好,人人安居乐业,人们和平劳动的“世外桃源”. 作者通过“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余人各复延至其家,皆出酒食”的语句描绘了一个民风淳朴的“世外桃源”.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桃花源记》读后感200至300字 -
古峰苏之: 读完《桃花源记》后,我深深的被起吸引,陶渊明先生用淋漓尽致的字句构造了一种安详、宁静的环境.“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一句让人浮想连篇,仿佛我已身处于这篇幽幽桃花林之中.桃花盛开,勃勃...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桃花源记读文品人,请你结合本文内容说一说作者是个怎样的人 -
古峰苏之: 桃花源记描写的是一个世外桃源,这与当时的黑暗社会形成鲜明的对比,是作者所向往的一种理想社会,表现出作者对当时社会的不满.表露出作者洁身自好、不愿屈身逢迎的志趣,同时国泰民安是作者的追求,也是他的目标,但以世外桃源这一理想表现出来,表明了作者的壮志未酬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读文品人,请你结合本人内容说一说作者是一个怎样的人?(桃花源记)
古峰苏之: 读《桃花源记》,可以看出作者陶渊明是一个厌恶肮脏社会现实,向往美好宁静生活的人.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桃花源记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 -
古峰苏之: 全文以武陵渔人进出桃源的行踪为线索,把发现桃源的经过,在桃源的所见所闻所历,离开桃源后再寻桃源的情形,都贯串起来了.故事曲折回环,悬念迭起,引人入胜.渔人“缘溪行,忘路之远近”,设下悬念:迷路了,会怎么样?“忽逢桃...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桃花源记叙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 -
古峰苏之: 这篇文章讲述了渔人看到桃花园里人的生活,给作者印象是这个地方很和平~!没有战争,其实烘托出作者不愿意生活在他那个时候生活的黑暗社会,他才写下桃花源记,其实“不复得路”说明了根本就没有这个地方意思,作者评价当时社会时...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你对《桃花源记》的见解 -
古峰苏之: 文章开端,先以美好闲静、“芳草鲜美,落英缤纷”的桃花林作为铺垫,引出一个质朴自然的化外世界.在那儿,一切都是那么单纯,那么美好.没有税赋,没有战乱,没有沽名钓誉,没有勾心斗角.甚至连一点吵吵嚷嚷的声音都听不到.人与...

扎鲁特旗15125791621: 《桃花源记》的古文总结 -
古峰苏之: 《桃花源记》赏析 陶渊明 ●原文 晋太元中,武陵人,捕鱼为业,缘溪行,忘路之远近,忽逢桃花林.夹岸数百步,中无杂树,芳草鲜美,落英缤纷.渔人甚异之.复前行,欲穷其林.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彷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