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篇登在《读者》上的文章,题目是《当青春苏醒时》

作者&投稿:钟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问谁看过一篇叫《智者的勇气》的文章?在《青年文摘》或《读者》上登过~

智者的勇气

1945年,一位21岁的匈牙利青年,身上只带了5美元到美国闯天下,20年后,他成为百万富翁。

他曾经非常自豪地说:“我没有做过一笔赔钱的交易,也没有一次失败的经营。”他,就是罗·道密尔,一个在美国工艺品和玩具业富有传奇性的人物。

道密尔初到美国,就显示了他非凡的生存能力。刚下船,他就帮着同船的客人搬运行李,挣了一天的伙食费。第二天,他住进纽约的犹太人居住区,节衣缩食,生活拮据,然而却对生活、对未来充满了信心。

18个月内,他换了15份工作,在别人看来不可思议,但道密尔觉得,那些工作,除了能果腹外,都不能展示他的能力。在那段动荡不安的岁月里,他经常忍饥挨饿,但始终没有失去放弃那些不适合他工作的勇气。

有一次,他到一家生产日用品的工厂应聘。这家工厂只缺搬运工,而搬运工的工资是最低的,老板对道密尔同意试工几乎不抱什么希望,出乎意料的是,道密尔答应了。他彬彬有礼地问老板:“你的工厂什么时间开门?”

“早上七点半。”老板说,“不过,你八点钟来也没有关系,来早了没有东西可搬。”

第二天七点半,当老板来开门时,道密尔已站在门外等他。他帮老板开门,并帮他做了一些每天例行的零碎工作。晚上,他一直工作到九点钟工厂关门时才离开。

上班第一天,他并不多说话,只是埋头工作,除了本身应做的以外,凡是他看到的需要做的工作,总是顺手把它做好,就好像这个工厂是他自己开的。

经过了十几天,道密尔赢得了老板的绝对信任,他决心把这份生意交给道密尔打理。

自此以后,道密尔的周薪由30美元一下子加到175美元,几乎是原来的6倍。这样的高薪并没有把道密尔留住,半年以后,他交了辞呈,表示要去当推销员。老板十分诧异,百般挽留,但道密尔有他自己的想法,他想多了解一下美国,他还想借着推销所遇到的形形色色的顾客,来磨炼自己做生意的技巧,以及揣摩顾客的心理变化。就这样,他舍弃了工厂的管理职位和高薪,做了一个基层推销员。

两年以后,道密尔建立起一个庞大的推销网,据估计,很快他就会进入收获期,其每月的收入将在2000美元以上,成为当地收入最高的推销员。但就在这个时候,他把整个推销网络出让给别人。很多人都以为他是一个大傻瓜,更让人惊异的是,他把辛辛苦苦开创出来的事业卖掉,去收买了一个面临倒闭的工艺品制造厂。

道密尔找到这个厂的主要股东,愿意以每股一元的价格收购他们的股份,而如果等这家工厂破产,道密尔也许只需花不到一半的钱就能买下,所以大股东毫不犹豫地答应了。道密尔吃了这么大的“亏”,他只提出两个条件,不负责公司旧的债务,他接手以后的亏损,由他自己负责;另外,他虽然只占有了70%的股份,但这个公司将来如果挣了钱,他的利益要占90%。大股东为了自己的利益,最终说服其他股东接受了。在他们看来,道密尔当了回傻瓜。

然而一年以后,大家才发现道密尔是绝顶聪明的“傻瓜”。在他的领导下,这家工厂起死回生,获得了惊人的利润。

道密尔成功的奥秘在于他接手公司后,不是盲目改革,而是先仔细研究了公司的每一项作业程序,由定价、消耗到销售,由生产到管理,把每一项缺点记录下来,然后,他针对这些缺点进行了一系列的调整。

首先,他裁减了大批职员,把留下来的管理人员的职权和工作量加倍。当然,薪水也是以前的2倍。被裁减的人觉得这个公司不值得留恋,被裁后毫无怨言;而留下的人,由于待遇提高也增加了责任心。

第二步,他又采取了违背常情的做法——提高产品价格。有人担心,生意刚好一点就加价,会把顾客吓跑的。“不会的,”道密尔很有信心地说,“我卖的不是日用品,消费对象并不是那些斤斤计较的家庭主妇。只要产品精美,服务周到,客人不会在乎贵一些的。工艺品这一行,不能随意降价,给人一种‘先买吃亏’的印象。”

“比如说,你家里买某公司的一套屏风,价格1000元,有一天你到朋友家里去玩,看到同一公司出品而质料又与你家完全相同的一套屏风,只花了800元,你心里是什么滋味?你对这家公司有何感想?”把相同产品的价格统一,是道密尔研究前任失败而得出的经营艺术品的不二法则。因为这类东西摆在客厅里,常成为来往客人的谈话对象,而这些评语加在一起的力量,往往会决定一个公司的命运。

五年以后,在工艺品市场获得极大成功的道密尔,又开始寻找新的挑战。他买下了一家玩具公司。

这家玩具公司比他买下来的工艺品制造厂情况还坏。然而,道密尔兴致特别高昂。他还是采用老办法,一个部门一个部门地仔细研究,然后分别制定计划,不到六个星期的时间,这个公司面貌焕然一新。当时他发现成本太高是这家玩具工厂失败的主要原因,决定以大批量生产来降低成本。要达到这一目标,增加设备或增加工时,或增加工人应该是不争之事,可是道密尔却反其道大量裁人。

这一措施激起许多员工的反感:“又要马儿跑,又要马儿不吃草。四只手做不出的货,他硬要两只手来做,不是强人所难吗?”大家都抱着看热闹的心理,看他如何完成。道密尔的方法很简单,他规定:凡是制作工人所用的工具、材料,一定都要放在最顺手的地方,要用时,一伸手就可以拿到。

这样一来,操作机器的工人,不必再为等材料、找工具耽搁时间,只要站在操作位置,所要的东西,都一伸手就可以拿到,无形中节省了很多时间。

他的另外一个规定是:在工作中,不准吸烟,但每隔一个半小时,准许全体休息15分钟。因为他发觉叼着烟工作,进度非常慢,而且有很多人借抽烟来偷懒。

这两项规定执行以后,在机器没有增加、人员减少的情况下,产量增加了50%。道密尔再一次对症下药,创造了奇迹。

有人曾经问道密尔,为什么总爱收购一些失败的企业来经营?道密尔的回答很妙:“别人经营失败的生意,接过来后容易找出失败的原因,因为缺陷比较明显,只要把那些缺点改正过来,自然就赚钱了。这要比自己从头做一种生意省力得多,风险也小得多。”

每个人都知道的风险,恰恰没有风险,这就是智者的勇气。

青年文摘 2007年第11期(绿版)

转载没见。
希望你能买到或找到。

另附感想一篇!
在《青年文摘》上看见一篇文章,题目是《不说》,如此切合自己的心境。

“不说,是因为不敢说。说了就要承担后果。不说,也是因为不能说。说了又能怎样,你有你的生活,他有他的生活,每个人只能在属于自己的那条道路上走下去。反正以前这么多年也没有相遇,以后再不相遇又能如何。”

“世界上那么多人,总会有一些和你仿佛前生约定今生碰面,只不过,有的已经碰到,有的还没碰到,有的一定会碰到,有的永远不会碰到而已。”

“人最寂寞的,并不是想等的人还没有来,而是这个人已从心里走了出去。”

读罢心生许多感叹。西西说我是个执念很深的人,这我不否认。关于你的故事已经念叨了太久,久得连自己都忘却了最初的那些桥段。放下又拾起,拾起又想尽办法去放下,来来回回不知走了多少个圆。好象有九九归一的说法,希望9年这个坎能代表一个句点,一个point final. 过去的就让它过去,毕竟生命还有长长的好几十年,我们不可能守着回忆终老。固守过去的人只会错过更多更美的风景,这我明白。所以我在努力,就像答应你们的一样。

倒数计时已然只剩最后四天,所有的一切终将揭晓。在帷幕缓缓拉上的那刻,我会不会,一个人在聚光灯下泣不成声呢?

当青春苏醒时(肖复兴)

当意识到异性美的时候,孩子便得到了新生。这是青春苏醒的标志。

像雪花落地一样无可逆转;

像春草萌绿一样自然天然。
要让孩子懂得,有这种蒙眬、似是而非的感情,并不是错误,不是不正常的。相反,要是没有这种感情,倒是不正常的了。

同时,更要孩子懂得,认识到这种感情的蒙眬、似是而非,认识到这种感情的清纯、不稳定,会更好地把握住自己,处理好同异性的交往,度过青春期。
其实,与其说孩子们是在恋爱着,不如说他们是在做着有关爱的梦。

他们的一只眼睛看着现实,一只眼睛在做着各式各样的梦。

无梦的天空,是一片黑暗。我们不应让天空黑暗,而应让天空撒满灿烂的星辰。
孩子们常常看到美好的一面,却忽视了它像是雨后的彩虹稍瞬即逝的一面。

师长恰恰相反:常常看到它不稳定的一面,而忽视了它毕竟像是雨后绚丽的彩虹,不是扑天而来的不吉祥的乌鸦。
有些事情,只能留在记忆里,对谁也别讲,一讲出来,就破了。

青春的情感,有时最需要这样处理和对待。留一些空白,留更多的想象天地。
人就是这样的奇怪,对有的人无话可讲,对有的人却无话不说。当异性之间无话不说,说得像坐着过山车一样不住地往下滑,很难控制自己停在半空中的时候,往往是感情悄悄萌发的时候。

少年男女在一起时的沉默,有时候更令人陶醉。

话语成了多余的时候,恰恰是感情涨涌的时候。
有时候,大人眼里的一件小事,在少年男女眼里却是一件惊天动地或默默无声却心绪翻腾的大事。

他们到底还是孩子,在他们人生第一次体味这种感情的时候,容易想入非非,容易将自己、对方,连同周围的一切诗化、戏剧化、成人化。
女孩子身边爱有个男孩子相伴,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为了自己的保障;

男孩子身边爱有个女孩子相伴,与其说是爱,不如说是显示自己的价值。
浅薄的女孩子,只是一支火炬冰激凌那个蛋壳做成的外壳,对爱情的需求只要装满甜言蜜语和点心、咖啡、首饰、服装、化妆品……

冰激凌吃光了,外壳也就空了。
浅薄的男孩子,比浅薄的女孩子还要不可救药。他们对爱情的态度只会动手:爱,要动手;不爱,一下子变成恨,还要动手。而且,都是指向对方的身体。
成熟一些的男孩子和女孩子,知道爱对他们来说,来路还长,可供他们的选择还多。

刚刚咬到一口甘蔗,不见得就是最甜的地方;

刚刚钓上一条鱼,不见得就是整个大海。

有时候,友谊对他们来说更重要也更适合。

爱,已经被流行歌曲唱得太滥。其实,爱这个词不要轻易说出口,可能一说出口,就会像鸟一样立刻飞走了。

有的词,还是珍藏在心里的好。
男女孩子之间的感情交往,爱不是唯一的,更不是重要的,而且不是最终的目的和结果。

重要的是把这种交往当成探索人生、认识生活的一把钥匙和一面镜子。

重要的是让友谊留下美好的回忆,比让爱留下或深或浅的痕迹,更有价值,也更能长久。


亲们:有谁能提供十多年前《读者》杂志刊登的一篇文章〘上帝创造母亲时...
看看是不是这篇 上帝创造母亲时 作者:[美]爱玛·本贝克 仁慈的上帝一直在为创造母亲而加班工作着。在进入第六天时,天使来到主面前,提醒他说:“您在这上面已经花费了许多不必要的时间啦。”主对天使说:“你看过有关这份订货的要求吗?”她必须能够经受任何荡涤,但不是塑料制品;有180个活动...

高分~!求09年《读者》上一篇关于梅兰芳和孟小冬的文章?
不过,他们所登的消息大多不可信,但1927年9月(一说1928年)发生的一起“血案”却真实地轰动了社会。一个叫王惟琛的大学生(实为纨绔子弟)暗恋孟小冬,在得知孟小冬嫁给梅兰芳后,他痛苦不堪,终有一日失去理智,携枪闯入冯公馆,吵叫着要找梅兰芳讲理。恰逢梅兰芳与朋友聚会,《大陆晚报》经理张汉举...

有谁记得《读者》上一篇关于格林斯潘的故事《捷径是弯路》?请速告知...
仔细地算出来后,格林斯潘写了《空军经济学》等两篇很长的报告,发表在当时有很大影响力的《经济记录》上。由于他计算出的数字非常接近当时美国政府保密文件里的数字,因此给许多投资者带来了丰厚的回报。格林斯潘正是凭着这次成功,引起了许多人的关注,也为他以后人生的辉煌打下了坚实的基础。1987年...

求一篇《读者》上写马云的文章!
2008-1-14 14:42:00 作者:上善若水 来源:《读者》2008.3 不安分的“江湖心” 1964年,马云出生在杭州一个普通家庭。儿时的他是个顽童,对学习不上心,是老师同学心目中的逃课高手。 那个时候他痴迷于武侠,尤其是金庸的小说。他梦想里的偶像是《笑傲江湖》中的风清扬,他觉得“无招胜有招”是一件最拉风的事情。

求《读者》里的一篇文章
纠正:建议你坚持每天花3mln进行“上跳”运动,美国《医学权威报告》曾登载过一则医学研究:每天上跳5~50次,脊椎骨的含钙量半年内可增加13%。10、你习惯饭后走走 真相:破坏营养吸收 饭后“百步走”,非但不能活到“九十九”,还会因为运动量的增加,影响消化道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尤其是有心脏功能...

求《读者》2009年刊登过的一篇日本小说
我只要一弹钢琴,它就总是蹲在一边听。还有,公爵特别会接吻。公爵是老死的。我打完工回到家里时,它的身子还是微热的,可是我把它的头搁在我的腿上抚摸它的时候,不知什么时候就变硬了,冷了下来。公爵死了。第二天,我还必须去打工。在门口,我奇怪地用明快的声音喊了一声“我走了”,可是在...

《读者》的优秀读书心得
闲来无事时,我会找出几个月前甚至几年前的《读者》,随意翻开一篇,仿佛遇见一位老友,是那么熟悉、亲切,却又有以往不同的新鲜,真是“读你千遍也不厌倦”!《读者》中的故事篇幅短小,玲珑剔透,却醒人耳目,启人深思,充满了智慧与灵性,这也是一种无痕的教育吧。 但《读者》却很俗。 俗在内容上。每一篇选登的...

寻一篇在03~05年之间《读者》上的一篇散文,较短,文章关键字为“耳洞...
一场难堪的暗恋 高三时,我喜欢上隔壁班的一个男生,他会站在中线上投超远距离的三分球,他会在辩论赛上引经据典、滔滔不绝,他会在路过我们班时,对坐在窗户边的我笑。看见他我就会想起一个句子:春风再美,也比不过你的微笑。于是,我的心事就像杯里的水,一点一点地要溢出来。收到那个男生...

找篇曾经看过的文章,《读者》上一个,《青年文摘》上一篇
由于边际效用递减,从现在恋爱的角度看,你的效用比不上那个网上的女孩,你就是那第六个包子,而那个女孩却是第一个包子。这也是许多男人为什么家有美貌如花的妻子,却要在茶座、酒吧去找小姐的经济学原理。" 二、"既然边际效用递减是公理,那么为什么花心的女人却比较少?" "花心的男人应该和花心的女人一样多,一个...

诗《一见钟情》,《读者》上的那篇
《一见钟情》[波兰]辛波斯卡 他们彼此相信 是瞬间迸发的热情让他们相遇 这样的确是美丽的 但变换无常更为美丽 他们素未谋面 所以他们确认彼此并无任何瓜葛 但是从街道、楼梯、大堂传来的话语……他们也许擦肩而过一百万次了吧 我想问他们是否还记得 在旋转门面对面那一刹那 或是在人群中喃喃道出的“...

万源市18721169174: 是一篇登在《读者》上的文章,题目是《当青春苏醒时》 -
曾瑞齐吉: 当青春苏醒时(肖复兴) 当意识到异性美的时候,孩子便得到了新生.这是青春苏醒的标志. 像雪花落地一样无可逆转; 像春草萌绿一样自然天然. 要让孩子懂得,有这种蒙眬、似是而非的感情,并不是错误,不是不正常的.相反,要是没有...

万源市18721169174: 求:好像是《读者》上的一篇文章,不知道叫什么题目了? -
曾瑞齐吉: 我也特别喜欢这篇文章!《中等生》(摘自《读者》08年第8期)女儿的同学都管她叫“二十三号”.她的班里总共有五十个人,每每考试,女儿都排名二十三.久而久之,便有了这个雅号,她也就成了名副其实的中等生.我们觉得这外号刺...

万源市18721169174: 《读者上的一篇文章请帮忙上传在2003年的读者》上有一篇题目
曾瑞齐吉: 是这个吗? 如果相爱 就结婚吧(ZZ) 从民政局出来,手还是相互握着的,可两个人心里都有点茫然.这样就算结婚了?我笑着悄悄问:“有何感想?” “唉!”他满足地...

万源市18721169174: 求《读者》上的文章题目好像是《世上最懂我的人走了》 -
曾瑞齐吉: 林生是[url=javascript:;]朋友[/url]的同事,朋友参加过他太太的葬礼.朋友告诉我,葬礼上林生只说了一句话:“世界上最懂我的那个人去了.”那句话让所有在场的人都流下了眼泪.见到林生是在初春的午后.林生高高瘦瘦的.温暖的阳光下...

万源市18721169174: 郭敬明登载在《意林》或《读者》上的一篇关于母爱的散文题目是什么? -
曾瑞齐吉: 《无论走过多少荒芜》,好象是讲小四给妈妈买了个名牌包包,包却在妈妈坐公车时被小偷弄破了.小四的父母平时对他默默地支持、不张扬,这样的爱让小四很感动

万源市18721169174: 《读者》上有一篇文章叫《轮回》,应该是两三年前的,讲的是一对年轻夫妻,男人在西藏当工程师,女人坐车 -
曾瑞齐吉: 轮回 我一路往南走,沿着青藏公路.夕阳沉落在远处的雪山上,把天边染成殷红的一片.走在这条青藏公路上,凡有过路车辆,司机们都会友好地按一声喇叭以示问候,而过往的客车上的乘客经常是集体鼓掌为我加油.这是我做梦也想不到...

万源市18721169174: 求一篇《读者》里的文章:题目好像是“离婚清单”. -
曾瑞齐吉: 离婚清单一个男人和一个女人结婚5年了,一直没有孩子.感情浓浓淡淡,日子忽晴忽暗,最后因为一件小事走到了离婚的边缘.分手是由男人提出来的.他的理由是与其两个人这样不冷不热地耗着,还不如一个人自由自在地打拼着自己的天...

万源市18721169174: 最危险的动物?2010 - 7期《读者》中有一篇文章《最危险的动物》,讲的是对人类最危险的动物,文中指出:蚊子 - 亚洲眼镜蛇 - 鳄鱼 - 大象 - 非洲水牛 - 蜂 - 非洲狮... -
曾瑞齐吉:[答案] 对人类而言,最危险的动物就是人类本身. 人类有智慧,有创造能力,会使用工具,这些本领如果被动物界学去后果是难以想象的. 所以跟人类相比,这些动物都不算什么. 人类也是动物 人类如果毁灭最有可能的就是毁在自己手里.

万源市18721169174: 请问是多年前《读者》上哪篇文章
曾瑞齐吉: <乌鸦过海> 从前,有一只老乌鸦,怀着丧偶的心情带着三个儿女生活.生活的很艰难,它生活在大海的这一面,由于连年灾荒,这也加重老乌鸦母女四人的生存环境,有一天,老乌鸦同他的三个孩子商量到大海的哪一边去生活.海的哪一边是...

万源市18721169174: 寻找《读者》中一篇文章 -
曾瑞齐吉: 上个周末,我回了一趟老家. 爸爸退休后,跟弟弟住在县城,家里的老屋空置多年,已是残败不堪,唯有屋子旁的树木,依旧郁郁葱葱,枝叶间蓄满了蓬勃的生命力. 这栋老房子,在二十多年前,却是刚做起的新房.每年的春天,我都会同爸...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