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

作者&投稿:驷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朝三暮四"的故事

朝三暮四的故事出自庄周的《庄子·齐物论》,又名“狙公赋芧”,原文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列御寇·黄帝篇》则对这则故事进行了详细地扩写,说: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而家财匮乏,于是养猕猴的人就打算限制猕猴的食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才欢喜。

"朝三暮四"释义及运用

狙(jū)公:养猴子的老头。
解:了解,理解,懂得。
狙:猴子。
意:心意。
得:懂得。
得公之心:了解养猴老人的心思。
损:减。
口:口粮。
充:满足。
欲:欲望,要求。
俄而:一会儿,不久。
匮:缺乏。
限:限制。
恐:恐怕。
驯(xùn):驯服,顺从,听从。引申为服服帖帖。
诳(kuáng):欺骗。
之:代词,它,代指猴子们。
与:给。
若:文言文中的人称代词,代“你”、“你们”,文中指猴子们。
芧(xù):橡树的果实,俗称“橡实”。
朝:早上。
足:够,足够。
众:所有的。
皆:都。
起怒:一齐生气起来。怒:恼怒,生气。
伏而喜:都很高兴地趴在地上(一般是动物感到满足时的动作)。

运用示例

元·乔吉《山坡羊·冬日写怀》:“朝三暮四,昨非今是,痴儿不解荣枯事。” 

元末明初·杨讷《西游记》第九出:“也是我为人不肖,和这等朝三暮四的便成交。”

故事寓意

寓意:原指玩弄手法欺骗人。比喻常常变卦,反复无常。

道理:后来人们便用”朝三暮四“来比喻那些反复无常的小人,并想通过这个词来提醒世人要专一。

拓展

这个故事本来的寓意是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叶障目不见泰山’而‘贻笑大方’;而看似得意的前者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而惯使些‘自欺欺人权宜缓兵之下策’也自然终因非长久之计而实则遭怨。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



朝三暮四的故事

战国时代,宋国有一个养猴子的老人,他在家中的院子里养了许多猴子。日子一久,这个老人和猴子竟然能沟通讲话了。这个老人每天早晚都分别给每只猴子四颗栗子。几年之后,老人的经济越来越不充裕了,而猴子的数目却越来越多,所以他就想把每天的栗子由八颗改为七颗,于是他就和猴子们商量说:"从今天开始,我每天早上给你们三颗粟子,晚上还是照常给你们四颗栗子,不知道你们同不同意?”

猴子们听了,都认为早上怎么少了一个?于是一个个就开始吱吱大叫,而且还到处跳来跳去,好像非常不愿意似的。老人一看到这个情形,连忙改口说:“那么我早上给你们四颗,晚上再给你们三颗,这样该可以了吧?"猴子们听了,以为早上的粟子已经由三个变成四个,跟以前一样,就高兴地在地上翻滚起来。

朝三暮四的寓意

《朝三暮四》此文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其本质。那些追求名和实的理论家,总是试图区分事物的不同性质,而不知道事物本身们就有同一性。最后不免像猴子一样,被朝三暮四和朝四暮三所蒙蔽。告诫人们要放开计较得失的凡心,因为人的一生一死、一得一失都是一时的,到最后我们将会发现我们并没有失去什么,也没有得到什么。

朝三暮四成语解释:

拼音:
zhāo sān mù sì

解释:
原比喻使用诈术;进行欺骗。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处:
庄周《庄子 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而暮四。’众狙皆怒。曰:‘然则朝四而暮三。’众狙皆悦。”

语法:
朝三暮四联合式;作谓语、定语、状语;含贬义,比喻反复无常的人。

示例:
厘定规则:怎样服役,怎样纳粮,怎样磕头,怎样颂圣。而且这规则是不象现在那样朝三暮四的。(鲁迅《坟 灯下漫笔》)

近义词:
朝秦暮楚、反复无常、见异思迁、喜新厌旧、言之无信、言而无信、出尔反尔、暮四朝三、三心两意、三心二意、朝令夕改、三翻四覆

反义词:
墨守成规、一成不变、始终不渝、自始至终、海枯石烂、全心全意、一往情深、矢志不渝、海誓山盟



朝三暮四的寓意是说话、做事反复无常。

朝三暮四的成语故事:

从前有个人从集市上买了几只猴子,想耍猴赚钱。晚上他把猴子们赶到一起对他们说:“从今天开始,我们就是一家子了,你们要好好工作,我保证让你们吃饱睡好。”说完,他从口袋里掏出了一把橡子给他们吃,猴子看到有东西吃,高兴地乱蹦乱跳,并乖乖地让这个人在脖子上套上了绳索。

每天他们在大街上表演,耍大刀的耍大刀,走钢丝的走钢丝,等到天黑才能回来累的都趴下了,可是那个没有像之前的说的那样,吃饱睡好。每天早上只有3个橡子,晚上4个橡子。于是猴子们开始抗议,并威胁他。

这个人想了想,说道:“要不这样吧,早上4个,晚上3个。早上可是比以前多了一个哦!”猴子们听了,开心的不得了,以为赚了大便宜,又继续到大街上卖力地耍杂技了!

朝三暮四造句

1、他老是朝三暮四地换工作,怎会有成就?

2、你一会儿要学画画,一会儿又要学摄影,不正是朝三暮四的态度吗?

3、他这个人朝三暮四,做起事来总是虎头蛇尾。

4、你一会儿想学弹钢琴,一会儿又说想当作家,一会儿又变成踢足球,这样朝三暮四,将来只能是一事无成。

5、我知道你不是朝三暮四的人,你一定会按照你的诺言办事的。

6、他总是朝三暮四,没主心骨。

7、他向来厌恶反覆无常,做事绝对不会朝三暮四的。

8、学习不能见异思迁,朝三暮四,而应脚踏实地,锲而不舍。



朝三暮四的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讲述了一个养猕猴的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而家财匮乏,于是打算限制猕猴的食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才欢喜。故事寓意是: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其本质。现在多比喻变卦、反复无常。
这个故事也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在复杂的客观世界面前,看问题必须摒除实同形异的假象的诱惑。此外,在人际关系中,一定要讲原则、重信义,不做那种朝亲“三”,暮近“四”的见异思迁之人。


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
朝三暮四的故事揭示了一个深刻的道理:一个人在言行上的反复无常往往会导致信任的破裂和目标的无法实现。故事讲述了主人用不同数量的橡子喂猴子,起初承诺的晚餐是三个,早餐四个,后来又改为早餐四个,晚餐三个。尽管猴子们在短暂的满足后又重新投入表演,但这种朝令夕改的行为揭示了不稳定的承诺和不...

《朝三暮四》寓言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寓意: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点点的小利觉得占了便宜,其实只是被耍弄而已;而看似得意的管理人,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却不想以后,终会再有事端。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

《朝三暮四》文言文的启示是什么?
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狙皆伏而喜。翻译 宋国(今商丘)有一个养猕猴的...

寓言故事“朝三暮四”有什么道理
1. 寓意:这个故事巧妙地讽刺了管理和被管理者的两种“愚”。那些贪图小利、自以为占到便宜的人,实际上只是被操纵的对象;而表面上得意的管理者,为了解决眼前的问题而不考虑长远,最终也会遇到新的麻烦。2. 成语:朝三暮四 3. 读音:zhāo sān mù sì 4. 意思:最初用来形容聪明人善于施展...

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
朝三暮四的寓意是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看问题不要只停留在表面,或被表面现象所迷惑,应该看到其本质。朝三暮四的故事出自《庄子·齐物论》中的《狙公赋茅》。《狙公赋茅》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

朝三暮四来源于哪个历史故事
2. 朝三暮四的故事:宋国有个狙公,非常喜欢猴子。他专门养了一群猴子,为了更好地观赏这些似人非人的动物。狙公与猴子们建立了深厚的感情,能够互相理解。然而,由于猴子众多,食物消耗巨大,狙公不得不限制它们的食量。3. 故事中的寓意:狙公通过给猴子们“朝三暮四”的橡子,让猴子们产生了误解,...

"朝三暮四"告诉我们什么道理?
《朝三暮四》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不要被眼前的利益所诱惑,目光要放长远,要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否则很容易为他人所愚弄。一、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

朝三暮四的意思及故事
后文说“是以圣人和之以是非而休乎天钧,是之谓两行。”因此,古代圣人把是与非混同起来,优游自得地生活在自然而又均衡的境界里,这就叫物与我各得其所、自行发展。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阐述一个哲学道理,是《庄子·齐物论》中一则重要的寓言故事,无论朝三暮四还是朝四暮三...

朝三暮四的故事及寓意是啥
2、寓意:我们每一个人都活在一种自己关于价值的习惯性判定里面。你习惯了先拿多一点儿,再拿少一点儿。结果有人给你讲,先少一点儿,后多一点儿,行不行?虽然总量一样,却受不了。朝三暮四,是一种灵长类动物普遍拥有的心智模式。你我皆灵长,我们总是很习惯按照某一种内心设定的要求去作出...

朝三暮四讲了一个什么样的道理
解释:这里的“狙”指的是猴子,“狙公”为耍猴的人。原文解释:说宋国有一个养猕猴的人,因为养的猕猴太多而家财匮乏,于是养猕猴的人就打算限制猕猴的食物。他对猴子说,早上给三个橡子,晚上给四个橡子,猴子大怒,直到他说早上四个晚上三个,猴子才欢喜。这就是“朝三暮四”的故事,意思是实质...

瓯海区17512498442: 文言文《朝三暮四》告诉了人们什么道理 -
钞伯葡萄:[答案] 【道理】:一个人要有理想,认准目标,一直向前,千万不能朝三暮四,那将一事无成.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于弄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但是后来,这个故事的意义有了些变化,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

瓯海区17512498442: 寓言故事“朝三暮四”有什么道理 -
钞伯葡萄:[答案]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不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后来“朝三暮四”作为一个成语,比喻人的行为反复无常. 原指使用骗术欺骗人.后比喻经常变卦,反复无常. 出 处 庄周《庄子·齐物论》:“狙公赋芧,曰:'朝三...

瓯海区17512498442: 关于成语“朝三暮四”的问题.1.朝三暮四的故事和意思寓意2.评价朝三暮四里的人和猴子(据说猴子是聪明的~) -
钞伯葡萄:[答案] 1.意思:《庄子·齐物论》说:有个养猴人用橡实喂猴子,他对一群猴子说,早上吃三个,晚上吃四个,猴子生气了;他又说,早上吃四个,晚上吃三个,猴子就高兴了. 寓意:原比喻只变名目,不变实质,用来骗人.后比喻反覆无常或变化多端. 2.人...

瓯海区17512498442: 《朝三暮四》给人的启示是? -
钞伯葡萄: 这则寓言告诉人们要善于透过现象看清本质,因为无论形式有多少种,本质只有一种.后来“朝三暮四”作为一个成语,比喻办事反复无常,经常变卦. 出自:庄周《庄子·齐物论》原文: 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

瓯海区17512498442: 寓言故事“朝三暮四”有什么道理 -
钞伯葡萄: 寓意:对管理与被管理者两种“愚”的巧妙讽刺,被嘲讽的后者因一点点的小利觉得占了便宜,其实只是被耍弄而已;而看似得意的管理人,却仅为了解决眼前困境却不想以后,终会再有事端.现在,被引申为目标不坚定或者感情上不专一. ...

瓯海区17512498442: 《朝三暮四》向我们揭示了一个什么道理 -
钞伯葡萄:[答案] 这个故事原来的意义,是揭露狙公于弄的骗术,告诫人们要注重实际,防止被花言巧语所蒙骗.但是后来,这个故事的意义有了些变化,被引申为反复无常,用来谴责那种说话、办事经常变卦、不负责任的人.

瓯海区17512498442: 朝三暮四的故事内容和寓意是什么? -
钞伯葡萄: 有一个养猕猴的人,喜欢猕猴,他家养了一大群猕猴,养猕猴的人能理解猴子们的意思,猕猴们也能够懂得狙公的心意.他宁可减少全家的口粮,也要满足猕猴的欲望.然而过了不久,家里缺乏食用了,他将要限制猕猴们吃橡实的数量,但又怕...

瓯海区17512498442: 《朝三暮四》这个成语故事能悟出什么道理? -
钞伯葡萄: 原文:宋有狙公者,爱狙,养之成群.能解狙之意,狙亦得公之心.损其家口,充狙之欲.俄而匮焉,将限其食,恐众狙之不驯于己也,先诳之曰:“与若芧,朝三而暮四,足乎?”众狙皆起而怒.俄而曰:“与若芧,朝四而暮三,足乎?”众...

瓯海区17512498442: 朝三暮四的寓意是什么? -
钞伯葡萄:[答案]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

瓯海区17512498442: 朝三暮四的典故的主要内容指的是什么 -
钞伯葡萄:[答案] 朝三暮四 这个故事源于《庄子*齐物论》. 有一年碰上粮食欠收,养猴子的人对猴子说:“现在粮食不够了,必须节约点吃.每天早晨吃三颗橡子,晚上吃四颗,怎么样?”这群猴子听了非常生气,吵吵嚷嚷说:“太少了!怎么早晨吃的还没晚上多?...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