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知道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课外古诗十首?

作者&投稿:钟聪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十首~

   八年级 语文下册课外的古诗一般都能给人以强烈的美感和音乐节奏感,有利于培养学生的语感,便于感悟、领会语言文字。我整理了关于八年级语文下册的十首课外古诗,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八年级下语文课外古诗十首
  1.《赠从弟》(其二) 刘桢 汉末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唐初

  城阙(què)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3.《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唐

  前不见古人,

  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

  独怆然而涕下.

  4.《送元二使安西》王维 唐

  渭城朝雨浥轻尘,客舍青青柳色新.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李白 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

  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

  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 文章 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

  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销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韩愈 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7.《无题》 李商隐 晚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8.《相见欢》 李煜 五代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9.《登飞来峰》 王安石 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只(自)缘身在最高层.

  10.《苏幕遮》 范仲淹 北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

  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

  【评析】

  古代送别诗大都情调低沉、忧伤。该诗却一反悲伤的风格,充满昂扬豪迈的精神。特别是颈联,写知心朋友同在四海之内,即使相隔天涯也如同近邻。形象精炼,意气风发。

  【练习】

  1.此诗是送别的名作,诗意慰勉勿在离别之时忧伤。

  2.这首诗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是千古名句,请 说说 它好在哪里。

  ……一洗古诗中悲凉凄怆之感,把儿女情长抛在一边,代以乐观豪迈之情。
  八年级下册语文课外古诗登飞来峰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注释

  (1)选自《临川先生文集》(中华书局1959年版)。飞来峰:即浙江绍兴城外的宝林山。唐宋时其上有应天塔,俗称塔山。古代 传说 此山自琅琊郡东武县(今山东诸城)飞来,故名。

  (2)千寻:极言塔高。古以八尺为一寻,形容高耸。

  (3)不畏:反用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句意。

  (4)浮云:暗喻奸佞的小人。汉陆贾《新语》:“邪臣蔽贤,犹浮云之障白日也。”唐李白《登金陵凤凰台》:“总为浮云能蔽日,长安不见使人愁。”

  (5)缘:因为。

  (6)眼:视线。

  (7)塔:铁塔。

  (8)最高层:最高处。又喻自己是皇帝身旁的最高决策层。

  〔9〕鸡鸣见日升:鸡鸣时可以望见太阳升起。

  译文

  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

  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

  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

  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赏析

  这首诗的第一句,诗人用“千寻”这一夸张的词语,借写峰上古塔之高,写出自己的立足点之高。诗的第二句,巧妙地虚写出在高塔上看到的旭日东升的辉煌景象,表现了诗人朝气蓬勃、胸怀改革大志、对前途充满信心,成为全诗感情色彩的基调。诗的后两句承接前两句写景议论抒情,使诗歌既有生动的形象又有深刻的哲理。古人常有浮云蔽日、邪臣蔽贤的忧虑,而诗人却加上“不畏”二字。表现了诗人在政治上高瞻远瞩,不畏奸邪的勇气和决心。这两句是全诗的精华,蕴含着深刻的哲理:人不能只为眼前的利益,应该放眼大局和长远。在写作手法上,起句写飞来峰的地势。峰在杭州西湖灵隐寺前,而峰上更有千寻之塔,足见其高。此句极写登临之高险。承句写目极之辽远。承句用典,《玄中记》云:“桃都山有大树,曰桃都,枝相去三千里。上有天鸡,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天下鸡皆随之。”以此验之,则“闻说鸡鸣见日升”七字,不仅言其目极万里,亦且言其声闻遐迩,颇具气势。虽是铺垫之笔,亦不可等闲视之,实景语中的高唱。且作者用事,深具匠心。如 典故 中“日初出照此木,天鸡即鸣”,本是“先日出,后天鸡鸣”,但王安石不说“闻说日升听鸡鸣”,而说“闻说鸡鸣见日升”,则是“先鸡鸣,后日升”。诗人用事,常有点化,此固不能以强求平仄,或用事失误目之,恐意有另指。

  转句“不畏”二字作峻语,气势夺人。”浮云遮望眼”,用典。据吴小如教授考证,西汉人常把浮云比喻奸邪小人,如《新语·慎微篇》:“故邪臣之蔽贤,犹浮云之障日也。”王句即用此意。他还有一首《读史有感》的七律,颔联云:“当时黯暗犹承误,末俗纷纭更乱真。”欲成就大事业,最可怕者莫甚于“浮云遮目”、“末俗乱真”,而王安石以后推行新法,恰败于此。诗人良苦用心,于此诗已见端倪。

  结句用“身在最高层”拔高诗境,有高瞻远瞩的气概。转、结二句,绝妙情语,亦千古名句;作者点睛之笔,正在结语。若就情境说,语序应是“因为身在最高层,所以不畏浮云遮目”,但作者却倒过来,先说果,后说因;一因一果的倒置,说明诗眼的转换。这虽是作诗的常法,亦见出作者构思的精深。

  这首诗与一般的登高诗不同。这首诗没有过多的写眼前之景,只写了塔高,重点是写自己登临高处的感受,寄寓“站得高才能望得远”的哲理。这与王之涣诗“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相似。前者表现一个政治变革家拨云见日、高瞻远瞩的思想境界和豪迈气概,后者表现要想取得更好的成绩,需要更加的努力的互勉或自励之意。

1、《赠从弟(其二)》——作者:刘桢 (魏朝)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释义: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 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释义: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3、《登幽州台歌》 ——作者: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释义: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4、《终南别业》 ——作者:王维(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释义: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释义:昨天的日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扰乱了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烦忧。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朓秀朗清发。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举杯消愁心情更加忧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释义: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7、《无题》——作者: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释义: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8、《相见欢》——作者:李煜(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释义: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9、《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10、《苏幕遮·怀旧》——作者:范仲淹(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释义: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1、《赠从弟(其二)》——作者:刘桢(魏朝)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性。

释义:高山上挺拔耸立的松树,顶着山谷间瑟瑟呼啸的狂风。风声是如此的猛烈,而松枝是如此的刚劲!任它满天冰霜惨惨凄凄,松树的腰杆终年端端正正。难道是松树没有遭遇凝重的寒意?是松柏天生有着耐寒的本性!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作者:王勃(唐)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 

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岐路,儿女共沾巾。

释义:雄伟长安城由三秦之地拱卫,透过那风云烟雾遥望着五津。和你离别心中怀着无限情意,因为我们同是在宦海中浮沉。只要在世上还有你这个知己,纵使远在天涯也如近在比邻。绝不要在岔路口上分手之时,像小儿女那样悲伤泪湿佩巾。

3、《登幽州台歌》——作者:陈子昂(唐)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 

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

释义:向前看不见古之贤君,向后望不见当今明主。一想到天地无穷无尽,倍感凄凉独自落泪。

4、《终南别业》——作者:王维(唐)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释义:中年我已有好道之心,晚年迁家到南山脚下。兴致一来我独自漫游,快意佳趣只有我自知。闲情漫步到水尽之外,坐下仰望白云的飘动。偶尔与林中老叟相遇,谈笑不停忘记了归期。

5、《宣州谢_楼饯别校书叔云》——作者:李白(唐)

弃我去者,昨日之日不可留;乱我心者,今日之日多烦忧。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又清发。俱怀逸兴壮思飞,欲上青天揽明月。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释义:昨天的日子离我远去,已经不可能挽留;今天的日子扰乱了我的心,充满了无限烦忧。长风吹过了几万里送来秋雁,对此可以开怀畅饮酣醉高楼。校书您的文章颇具建安风骨,又有我的诗如谢_秀朗清发。我们都是心怀逸兴壮思飞动,想登上九天去摘取一轮明月。拔刀断水水却更加汹涌,举杯消愁心情更加忧愁。人生在世上不能够称心如意,不如明天披头散发驾舟漂流。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作者:韩愈(唐)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

最是一年春好处,绝胜烟柳满皇都。

释义:京城大道上空丝雨纷纷,它像酥油般细密而滋润,远望草色依稀连成一片,近看时却显得稀疏零星。这是一年中最美的季节,远胜过绿柳满城的春末。

7、《无题》——作者:李商隐(唐)

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释义:见面的机会真是难得,分别时更是难舍难分,况且又兼东风将收的暮春天气,百花残谢,更加使人伤感。春蚕结茧到死时丝才吐完,蜡烛要燃尽成灰时像泪一样的蜡油才能滴干。

女子早晨妆扮照镜,只担忧鬓发改变颜色,青春的容颜消失。男子晚上长吟不寐,必然感到冷月侵人。对方的住处就在不远的蓬莱山,却无路可通,可望而不可及。希望有青鸟一样的使者殷勤地为我去探看情人。

8、《相见欢》——作者:李煜(南唐)

无言独上西楼,月如钩。寂寞梧桐深院锁清秋。

剪不断,理还乱,是离愁。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释义:默默无言,孤孤单单,独自一人缓缓登上空空的西楼。抬头望天,只有一弯如钩的冷月相伴。低头望去,只见梧桐树寂寞地孤立院中,幽深的庭院被笼罩在清冷凄凉的秋色之中。

那剪也剪不断,理也理不清,让人心乱如麻的,正是亡国之苦。那悠悠愁思缠绕在心头,却又是另一种无可名状的痛苦。

9、《登飞来峰》——作者:王安石(北宋)

飞来山上千寻塔,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释义:飞来峰顶有座高耸入云的塔,听说鸡鸣时分可以看见旭日升起。不怕层层浮云遮住我那远眺的视野,只因为我站在飞来峰顶,登高望远心胸宽广。

10、《苏幕遮·怀旧》——作者:范仲淹(宋)

碧云天,黄叶地,秋色连波,波上寒烟翠。山映斜阳天接水,芳草无情,更在斜阳外。

黯乡魂,追旅思,夜夜除非,好梦留人睡。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释义:碧云飘悠的蓝天,黄叶纷飞的大地,秋景连接着江中水波,波上弥漫着苍翠寒烟。群山映着斜阳蓝天连着江水。芳草不谙人情,一直延绵到夕阳照不到的天边。

默默思念故乡黯然神伤,缠人的羁旅愁思难以排遣,除非夜夜都做好梦才能得到片刻安慰。不想在明月夜独倚高楼望远,只有频频地将苦酒灌入愁肠,化作相思的眼泪。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文,名著资料
知道团队 认证团队 合伙人 企业 媒体 政府 其他组织 商城 手机答题 我的 八年级下册语文文言文、古诗文,名著资料 急,人教版... 急,人教版 展开  我来答 4个回答 #热议# 晚舟必归是李白的诗吗? 匿名用户 2009-06-28 展开全部 与朱元思书一、 基础知识(一)文学常识本文选自《艺...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古诗和文言文的主旨句。
知道答主 回答量:166 采纳率:0% 帮助的人:76.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您好:八年级下册语文课本古诗文及译文汇总(1) 1、与朱元思书《与朱元思书》是南朝梁文学家吴均所著的一篇著名的骈体文,该文既用人的感受反衬出山水之美,也抒发了对世俗官场和追求名利之徒的藐视之情,对友人...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上的四字成语
16.他于是知道原定计划出毛病了,他现在是 (比喻单独行动,没有别人帮助),完全落在敌人控制的土地上了。17.他朝那房子奔去,一边温习着 (形容数量非常少)的几句法语,那时专为应付这种紧急情况而学的。 18.他们搜查得干净利落,。 3.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四字词语生词解释 生词解释第一单元人迹罕至——少有人...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所有的古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中所有的古诗 包括古诗名和古诗文... 包括古诗名和古诗文 展开  我来答 9个回答 #热议# 哪些癌症可能会遗传给下一代? 小伙嘎嘎坏 2011-02-06 · TA获得超过704个赞 知道答主 回答量:241 采纳率:0% 帮助的人:178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古诗...

八年级下册语文主要内容
八年级下册语文主要内容 首页 在问 全部问题 娱乐休闲 游戏 旅游 教育培训 金融财经 医疗健康 科技 家电数码 政策法规 文化历史 时尚美容 情感心理 汽车 生活 职业 母婴 三农 互联网 生产制造 其他 日报 日报精选 日报广场 用户 认证用户 视频作者 日报作者 知道团队 ...

八下语文缩写作文
2. 关于8下,语文作文 我们这几次考试写了——那一双___的眼睛为___喝彩最近练习的题目——分享是美丽的别了,我的___我和你(人与物)我和你(人与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初二作文一般以校园生活或印象最深的人或事为题,出半命题和一些结合时事的小议论文增加难度也是有可能的,备战考试作文应将重心放在细节描写...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要读哪些名著
语文版八年级下册要读哪些名著  我来答 8个回答 #热议# 生活中有哪些成瘾食物? 匿名用户 2016-07-05 展开全部 八上:朝花夕拾、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八下:海底两万里、名人传《朝花夕拾》文体分析《朝花夕拾》通常被称之为“回忆散文”,本为散文文体,沉入属于自己的情感世界的时候,于是产生了杂感...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不见了,谁知道十首古诗的大意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八年级下册语文书不见了,谁知道十首古诗的大意啊?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急  我来答 3个回答 #热议# 妇女节专题:女性如何自我保护?296226779 2011-05-14 · TA获得超过667个赞 知道小有建树答主 回答量:123 采纳率:50% 帮助的人:33.1万 我也去答题访问个人页 关注 展开全部 赠从弟(...

初二下册人教版的语文名著导读是什么
这是我自己写的,可能会有点少,不知道对你有没有帮助,希望你可以采纳 人教版9年级上册语文名著导读是什么 《水浒》:反抗封建暴政的英雄传奇 《傅雷家书》:苦心孤诣的教子篇 八年级下册新人教版语文的名著导读是什么?, 八年级上册语文人教版名著导读是什么 鲁迅的《朝花夕拾》,老舍的《骆驼祥子》,奥斯特洛夫斯基的...

求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
风声一何盛, 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 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 松柏本有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王勃 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别意,同是宦游人。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无为在歧路,儿女共沾巾。登幽州台歌 陈子昂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送元二...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谁知道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课外古诗十首? -
丹哲双倡:[答案] 赠从弟(其二) 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 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 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 岂不罹凝寒?松柏本有... 明月楼高休独倚,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 我巨郁闷,我下学期也要上这本语文书,网上版本太多了,我觉得这个比较有可能...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初二下册语文课外古诗十首是什么?初二下册语文课外古诗十首是什么啊?顺便写下十首故事的内容. -
丹哲双倡:[答案] 1.赠从弟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登幽州台歌 4.终南别业 5.宣州谢朓类饯别校书叔云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无题 8.相见欢 9.登飞来峰 10.苏幕遮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八年级下册语文古诗十首(语文版) -
丹哲双倡:[答案] 1.采薇《诗经》: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行道迟迟,载渴载饥,我心伤悲,莫知我哀. 2.十五从军征《乐府诗集》: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遥望是君家,松柏冢累累.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中庭生旅...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八年级下册课外古诗十首请知道的同学告诉我这几首诗的名字和内容 好的可以追加分 最好有内容和作者 -
丹哲双倡:[答案] 赠从弟刘桢 魏晋南北朝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凄,终岁常端正.岂不罹凝寒,松柏有木性.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 唐城阙辅三秦,风烟望五津.与君离...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初二下学期语文课外古诗是哪十首 -
丹哲双倡: 赠从弟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台歌 终南别业 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无题 相见欢 登飞来峰 苏幕遮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谁知道八年级下册语文书的课外古诗十首,急需,谢谢
丹哲双倡: 赠从弟(其二)刘桢 亭亭山上松,瑟瑟谷中风.风声一何盛,松枝一何劲.冰霜正惨... 我巨郁闷,我下学期也要上这本语文书,网上版本太多了,我觉得这个比较有可能…...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8年级下册的课后十首古诗是什么?
丹哲双倡: 1.《赠从弟》(其二) 2.《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3.《登幽州台歌》 4.《终南别业》 5.《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7.《无题》 8.《相见欢》 9.《登飞来峰》 10.《苏幕遮》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八年级下册 语文课后古诗十首是什么?
丹哲双倡: 赠从弟(其二) 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登幽州台歌 送元二使西安 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 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 无题 相见欢 登飞来峰 清平乐 村居 这是人教版的...给了题目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课后十首古诗有哪些?我要2012全新版本的有木有= = -
丹哲双倡:[答案] 《赠从弟(其二)》、《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登幽州台歌》、《终南别业》、《宣州谢朓楼饯别校书叔云》、《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无题》、《相见欢(无言独上西楼)》、《登飞来峰》、《苏幕遮(碧云天、黄叶地)》.

阿里地区15247713819: 语文版八年级下的语文书上有哪十首古诗 -
丹哲双倡: 望洞庭湖赠张丞相 孟浩然 八月湖水平, 涵虚混太清.气蒸云梦泽, 波撼岳阳城. 欲济无舟楫, 端居耻圣明.坐观垂钓者, 徒有羡鱼情. 这是一首干谒诗.唐玄宗开元二十一年(733),孟浩然西游长安,写了这首诗赠当时在相位的张九龄,...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