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是个什么样的人?为何用“猖狂”评价?

作者&投稿:职连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请简要介绍一下“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

阮籍(210-263),在竹林七贤中是善于应变的一位,以饮酒善啸(打口哨)著称;饮酒装醉,逃脱统治者的迫害,得以寿终正寝。《晋书•阮籍传》称:“籍容貌瑰杰,志气宏放,傲然独得,任性不羁,而喜怒不形于色。或闭户视书,累月不出;或登临山水,经月忘归。博览群籍,尤好老庄。嗜酒能啸,善弹琴。”《三国志》评价他:“才藻艳逸,而倜傥放荡,行己寡欲,以庄周为模则。”在中国文学史和思想史上,阮籍占有一席之地。他思想豁达,含容广阔,一篇《大人先生传》把自己对人生和社会的看法披露得淋漓尽致。他的思想大体是崇尚自然,皈依老庄,批判当时统治者的残暴和虚伪。他的文章,文笔流畅,思路开阔,充满浪漫主义气息。对后世文学特别是浪漫主义文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画家描写阮籍的形象,紧紧抓住他“饮酒善啸”的特点,侧身躬右腿危坐,头戴帻,身着长袍,左手拄皮褥,右手大拇指近口作啸状。身旁放酒器,据考证是为“瓢尊”。1953年在南京中华门外碧峰寺六朝墓中出土的带把的陶瓢,与此图中的酒器相同。阮籍形象,一副放浪形骸,怡然自得之态。

  阮籍 3岁丧父,家境清苦,勤学而成才。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钟会是司马氏的心腹,曾多次探问阮籍对时事的看法,阮籍都用酣醉的办法获免。司马昭本人也曾数次同他谈话,试探他的政见,他总是以发言玄远、口不臧否人物来应付过去,使司马昭不得不说"阮嗣宗至慎"。司马昭还想与阮籍联姻,籍竟大醉60天,使事情无法进行。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加追究,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在思想上,阮籍崇奉老、庄。这一方面是鉴于当时险恶的政治情势,他需要采取谦退冲虚的处世态度,道家思想正好可以做他的精神依托,另一方面也是受了当时盛行的玄学的影响。阮籍也是魏晋玄学中的重要人物。他曾写过两篇著名的论文《通老论》、《达庄论》。不过阮籍并非纯宗道家,他对儒学也并不一概排斥,如他在《乐论》一文中就充分肯定孔子制礼作乐对于"移风易俗"的必要性,认为"礼定其象,乐平其心,礼治其外,乐化其内,礼乐正而天下平"。   阮籍的论说文,都是阐述其哲学观念的,比较全面地反映了他的思想,如《通老论》、《达庄论》、《通易论》、《乐论》等。这些论说文,都是采用"答客问"的辩难式写法,主人公则是"阮子"、"阮先生"或"先生"。所以读者从这些文章中,可以看到作者为自己塑造的玄学家形象。文章注重结构上的逻辑层次,一般都首尾照应,论证逐层深入,善于作抽象的、本质的分析,体现了魏晋时期思辩方式的进步。它们的语言风格比较朴素凝重,不尚华饰,稍有骈化的痕迹。
  政治经历
  阮籍在政治上本有济世之志,曾登广武城,观楚、汉古战场,慨叹“时无英雄,使竖子成名!”当时明帝曹叡已亡,由曹爽、司马懿夹辅曹芳,二人明争暗斗,政局十分险恶。曹爽曾召阮籍为参军,他托病辞官归里。正始十年(249),曹爽被司马懿所杀,司马氏独专朝政。司马氏杀戮异己,被株连者很多。阮籍本来在政治上倾向于曹魏皇室,对司马氏集团怀有不满,但同时又感到世事已不可为,于是他采取不涉是非、明哲保身的态度,或者闭门读书,或者登山临水,或者酣醉不醒,或者缄口不言。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他还被迫为司马昭自封晋公、备九锡写过“劝进文”。因此,司马氏对他采取容忍态度,对他放浪佯狂、违背礼法的各种行为不太过刁难,最后得以终其天年。
  今存散文九篇,其中最长及最有代表性的是《大人先生传》。另又存赋六篇,其中述志类有《清思赋》、《首阳山赋》;咏物类有《鸠赋》、《狝猴赋》。考《隋书.经籍志》著录阮籍集十三卷,惜已佚。明代张溥辑《阮步兵集》,收《汉魏六朝百三家集》。至近人黄节有《阮步兵咏怀诗注》。

阮籍是魏晋时期一个知名的文人,因为愤世嫉俗而隐居竹林,终日饮酒作乐,与六个一同隐居的朋友被称作竹林七贤,因为其行事肆意酣畅,多有常人不能理解的疯狂行为,所以被冠以“猖狂”的评价,魏晋多狂士,阮籍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阮籍幼时丧父,生活境遇很是困苦,性格十分孤僻却勤奋好学,学习经世致用之道,想要建功立业,但是生不逢时,恰好当时是魏晋交替的乱世,寒门士子的上升渠道被堵死,各种阴暗的思潮涌动,而阮籍的性格就决定了他在仕途上不可能有太大的发展,所以郁郁不得志,开始有些愤世嫉俗,最终选择隐居。在隐居的时候终日饮酒狂歌。有一次阮籍驾车出门,走到没有路的时候坐在地上放声大哭,饮酒的时候还喜欢放声长啸,相当于当时的行为艺术,狂放至极这才得了猖狂的评价。

当时阮籍、嵇康、山涛、向秀、刘伶、王戎及阮咸七个人一起隐居,行为上都是叛逆世俗这种,被世人称为七贤,这个贤名与济世无关,也与成就无关,就是一群避世的人,却恰好符合了魏晋时期的文化氛围,其实这群人并没有做出什么有益于社会的事情。魏晋时期社会变革剧烈,对于思想的冲击非常严重,而且由于战乱死伤者颇多,于是思想上出现了放浪形骸的思潮,轻生好死是时代的主流,文人更喜欢这种风格,服食五石散,终日饮酒狂歌,其实都是精神压力比较大的宣泄。

魏晋时期过去之后,这种狂放的行为级本被压制,这种行为艺术也失去了生存的土壤,后世人听到竹林七贤的名号也觉得非常新颖,甚至有人想要尝试模仿,但是终究不能成功,不是偏执的人根本做不到这一点,实在是没有意义的事情。



因为在古代的“猖狂”并不是一个贬义词。随着时代的并且我们中国的汉字也就发生了很大的变化,词语的意义也会产生一些变化,而在古代的时候“猖狂”并不是一个贬义词,而是一个褒义词,是形容人们比较洒脱的,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而如今却把它归为贬义词了,但是古人想表达的意思却是与我们不同的。

他们用“猖狂”这个词来形容阮籍是为了表达自己对他的敬佩。阮籍是竹林七贤当中的一个人,所以说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但正是因为他是一个非常有才华的人才,使得人们对他非常敬佩。人们都是比较敬佩他的才华的,希望自己能够像他一样那么有才华。但是人们也比较惋惜于他的英年早逝,他们觉得这样一个有才华的人应该为国家做出更多的贡献,也就是做到长命百岁,但是阮籍却是一个比较短命的人了。

他们用这个词来说阮籍其实也是为了表达出阮籍的洒脱。阮籍是一个非常洒脱的人,他完全凭着自己的心意去做事,如果什么事不合他心意的话,他就不会去做,而当时司马氏一直希望阮籍能够为他效劳,但是他却不喜欢司马氏那样的人,所以他就不想为司马氏效劳,但是他又不能明面上拒绝他,所以他就想了一个办法,那就是他装傻,以此理由不去为司马氏效劳。而在古代很多人都会屈服于别人的权威了,但是他却没有,因此可以看出他是一个非常洒脱的人。

总之,人们用“猖狂”这个词来形容阮籍,其实并不是对他的贬义,而是对他的表扬。



他是一个非常感性的人,容易情绪波动,用猖狂来评价,是因为他不畏权势,敢说敢做。

王勃曾在《滕王阁序》中写“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由此可见阮籍的真性情,他活得恣意汪洋,心中想到悲愤的事能够在路上嚎啕大哭,做事完全随心所欲。活的像个孩子一样让人羡慕。

这个阮籍是一个非常洒脱的人,看东西看得很通透,而且在以前猖狂其实是一个褒义词来的,所以当时的人才这么形容他。


竹林七贤人物介绍
不仅如此,阮籍还是一个对老庄哲学有深入研究的思想家,在中国的思想史上,他也占据一定的地位。 由于时局的发展转变,阮籍的政治热情降温,转而寄情自然、崇尚老庄,成为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之一。与其他竹林名士相比,阮籍似乎多了一份压抑,他常常将面对现实与理想的苦闷、彷徨与抗争深深地埋藏在心底,而他的诗文,仅仅是着...

林七贤之一:阮籍
不过在有些情况下,阮籍迫于司马氏的淫威,也不得不应酬敷衍。他接受司马氏授予的官职,先后做过司马氏父子三人的从事中郎,当过散骑常侍、步兵校尉等,因此后人称之为“阮步兵”。多说几句废话:音乐史上常有“嵇琴阮啸”的说法,个人超喜欢嵇康,嘻嘻,可以去看看竹林七贤的小故事,每个人都有些小...

竹林七贤详细资料?
另据史料记载,晋文帝司马昭欲为其子求婚于阮籍之女,阮籍借醉60天,使司马昭没有机会开口,逐作罢。这些事在当时颇具有代表性,对后世影响也非常大。 山涛(205—283) 竹林七贤之一。字巨源,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人。晋代吏部尚书。为"竹林七贤"之一。西晋河内怀县(今河南武陟西,据河南省武陟县大虹桥乡...

阮咸与阮籍是什么关系
阮籍则以他的文学才华和独特的文化观点闻名。他在诗词创作方面有着出色的造诣,被誉为"才子佳人"之一。他的诗词作品短小精悍,富有意境和深远的内涵,常常表达出对于人生、社会和命运的思考。然而,由于他在政治立场上的倾向性和与当时政权的纠葛,使得他遭受到了流亡和逐渐消磨生命的不幸命运。阮籍的为人 ...

竹林七贤——阮籍
      阮籍生于魏晋这个乱世,又是这个时代的一个名士,他到底何去何从,他又会做什么样的选择,我们一同来看看吧。      阮籍的父亲很早就去世了,因为他的父亲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瑜,父亲与曹操的关系比较好,所以曹操在阮籍幼年时期,一直在教导着他。而且...

竹林七贤七个人的典故
221年-300年,魏晋时期名士。刘伶一向以喜好喝酒著称,每次和朋友见面或者自己单独在家的时候都是大醉。刘伶一生都爱好自由,不喜欢束缚,因此刘伶也没有当过什么大官,但是刘伶一生倒也过得舒适。5、阮咸 魏晋时期名士、文学家。他与阮籍并称“大小阮”。他的叔叔也是前面提到的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阮咸也...

竹林七贤是谁?
魏晋南北朝时,有七位名人被称为竹林七贤。他们是嵇康、单涛、阮籍、阮贤、向秀、王戎和刘玲。竹林七贤主要活动在河南省山阳县。他们因经常在竹林下饮酒、写诗、唱歌而得名。我们来看看竹林七贤的生平事迹。竹林七贤之一:嵇康嵇康出生在魏国后期。嵇康的祖先原名叫,住在浙江绍兴,但他的祖父为了躲避敌人而迁到安徽,改姓...

“竹林七贤”中为兵家女“才貌双全,未嫁而亡”而惋惜的是?
为兵家女哭泣惋惜的是竹林七贤之一的阮籍。因为他太过于敏感,或者说感性,所以,可以为素不相识的兵家女子才貌双全却未婚配而流泪。更重要的是,由此及彼,以兵家女有才色而未嫁暗喻自己有才德而无伯乐,哭诉壮志难酬的伤悲。这个在《晋书·阮籍传》中有较为详细的记载,可以自行去任意浏览器搜索了解...

《世说新语》与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关系是什么?根据所学知识解释...
《世说新语》中,对竹林七贤中人物有很多记载。比如他们的生平,传世之作,仕途前程,也有最终结局。关于“竹林七贤”之称的来历,书中原文如下:陈留阮籍、谯国嵇康、河内山涛,三人年皆相比,康年少亚之。预此契者:沛国刘伶、陈留阮咸、河内向秀。琅邪王戎。七人常集于竹林之下,肆意酣畅,故世谓竹林...

魏晋时期,出现“竹林七贤”,他们分别是谁?
“竹林七贤”中仅剩的阮咸与阮籍是叔侄关系,为此他们二人也被合称为“大小阮”。山涛入晋之后曾对阮咸进行过举荐,但是司马炎对他并不青睐。话说,中国有种名为“阮咸”的乐器便就是得名于阮咸这个人,因为他非常善于演奏这一乐器。“竹林七贤”虽然因推崇...

津南区18815103739: 阮籍是个怎样的人?他的性格特点是什么? -
乜选呋塞: 阮籍,字嗣宗,三国时期魏国人士,家乡位于现今的河南.他是一名颇为著名的诗人,著有众多优秀的诗作,被世人称为竹林七贤之一.阮籍还是一名思想家,在思想方面也颇有成就. 阮籍的父亲是阮瑀,是历史上有名的建安七子之一,也是颇...

津南区18815103739: 文豪阮籍属于哪类历史人物? -
乜选呋塞: 阮籍是竹林七贤之一,他是类似陶渊明的人.喜欢隐居山野之间,应该叫"隐士".

津南区18815103739: 阮籍是什么人?
乜选呋塞: 阮籍(210年〜263年),三国时期文学代表作家,“竹林七贤”之一.字嗣宗,“建安七子”中 的阮瑀之子,晚年做过步兵校尉,故世称阮步兵.陈留尉氏(今河南尉氏)人.阮籍博览群籍, 本有“济世志”,后因政治黑暗,终日纵酒佯狂,为人鄙弃礼法,任情自适.阮籍的诗歌对于中国 五言诗的发展具有重大的影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代表作为82首五言《咏怀诗》,该组诗内 容复杂,多用比兴,用笔曲折,含蕴隐约.阮籍的五言诗开拓了我国古典诗歌的广度和深度,增 强了哲理性和抒情力度.除诗歌外,阮籍还长于散文和辞赋.阮籍的散文,以《大人先生传》最 为著名,文章骈散相杂,说理透彻,成功塑造了大人先生的完美形象.

津南区18815103739: 你有多了解阮籍此人 -
乜选呋塞: 阮籍在当时那个朝代可算是个极有个性的人了,他狂放不羁,不拘儒教的世俗礼节,又不受佛教的清规戒律,是一个真正追求自由,看透世间的高人.推荐你看看余秋雨的<<遥远的绝响>>,关于阮籍的

津南区18815103739: 阮籍的成就有哪些?
乜选呋塞: 阮籍(公元210~263年),三国魏诗 人.字嗣宗,陈留尉氏(今属河南)人, 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阮籍生在 司马氏与曹氏政治角力的黑暗时代,采取的 是疏...

津南区18815103739: 阮籍的文学成就是什么 -
乜选呋塞: 竹林七贤之一,建安七子之一阮瑀之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咏怀》、《大人先生传》等,其著作收录在《阮籍集》中. .阮籍作品今存赋 6篇、散...

津南区18815103739: 评价“阮籍” -
乜选呋塞: 放荡不羁的性情中人.

津南区18815103739: 魏晋的诗人有哪些之阮籍 -
乜选呋塞: 阮籍(公元210年—263年),三国时期魏诗人.字嗣宗.陈留(今属河南)尉氏人.竹林七贤之一,是建安七子之一阮瑀的儿子.曾任步兵校尉,世称阮步兵.崇奉老庄之学,政治上则采取谨慎避祸的态度. 阮籍是“正始之音”的代表,著有...

津南区18815103739: 什么是阮籍饮酒避祸的故事?
乜选呋塞: 阮籍是三国时期曹魏末年诗人,竹林七贤之一,崇尚老庄,性格旷达,在 政治上倾向于曹氏,但是又不敢与掌权的司马氏决裂,因此就经常饮酒避祸. 有一次,魏国当权的司马昭想要与阮籍结为亲家,想让自己的儿子司马 炎娶阮籍的女儿,于是就派人前去说媒.阮籍并不想与司马昭结亲,但是又 不敢公开拒绝,于是只好饮酒避祸,整整两个月他都喝得烂醉如泥,以至于 司马昭派去说媒的人都没有办法开口.司马昭心知肚明,但是又不好发作, 于是这粧亲事只好告吹. 后来,阮籍的政敌钟会想要整倒他,就总以当时的时事向他请教,想以 此抓住把柄,可是阮籍还是经常大醉,根本回答不了钟会的问题,阮籍也因 此幸免于难.

津南区18815103739: 咏怀八十二首,这首诗歌塑造了怎样的一个人物形象 咏怀八十二首 阮籍 夜中不能寐,起坐弹鸣琴.薄帷鉴明月 -
乜选呋塞: 塑造了一个在冷月清风、旷野孤鸿、深夜不眠的弹琴者形象.《咏怀八十二首其一》夜中不能寐, 起坐弹鸣琴. 薄帷鉴明月, 清风吹我襟. 孤鸿号外野, 翔鸟鸣北林. 徘徊将何见? 忧思独伤心. 字词注释 ①《咏怀诗》是阮籍生...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