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有民族英雄的故事啊?急用!

作者&投稿:壬义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民族英雄有哪些,他们的故事有哪些~

戚继光剿灭了日本倭寇

  精忠报国——岳飞
  岳飞,字鹏举,北宋崇宁二年二月十五日(公元一一0三年三月二十四日)生于相州汤阴县永和乡(今河南省汤阴县程岗村)。绍兴十年(1140年)夏,金人撕毁和约南侵,岳飞奋起抗战,岳家军神勇无比,令金兵闻风丧胆。其大破金兵于蔡州、陈州、颍州,郑州、西京、蒿州、许州、孟州、卫州、怀州、郾城、颍昌府等地,并在郾城大捷、颍昌府大决战中粉碎了“拐子马”、“铁浮图”不可战胜的神话,朱仙镇大捷更是威振敌胆、金兀术叹呼“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正当岳飞所向披靡,抗金取得节节胜利之际,宋高宗于绍兴十年七月十七日连下十二道金牌, 强令岳飞班师。 绍兴十一年(1141年)四月二十四日, 秦桧为剪除和谈障碍,指使万俟莴上章诬篾一贯主战的岳飞“谋反”,收买王俊作假证,十月将岳飞父子和部将张宪关进杭州大理寺。绍兴十一年十二月二十九日(1142年1月28日),赵构秦桧以“莫须有”的谋反罪名,将岳飞父子和张宪诬害,岳飞宁死不屈,临刑前挥笔写下 “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八个大字。

  英勇献身,义无反顾——宋末三杰
  张世杰(?——1279年),宋朝大将,民族英雄。父亲因犯金国法律而逃到宋地。德祐二年(1276年),临安沦陷时,5岁的小皇帝宋恭帝被俘,他与陆秀夫带着宋朝二王(益王赵昰、卫王赵昺)出逃。后来刚满7岁赵昰即位为皇帝,是为宋端宗,定年号“景炎”。端宗即位后对张世杰甚是重用。张世杰并没有辜负端宗皇帝的希望,多次指挥宋军抵御元朝军队的猛攻,景炎三年(1278年)10岁的端宗溺水而死,他的弟弟卫王赵昺登基做皇帝,改元“祥兴”。赵昺下诏让张世杰做太傅(皇帝的老师)。张世杰奉命死守帝都厓山,另外还下令百姓大兴土木,为太后、皇帝修建行宫,还利用打仗空余的机会教赵昺识字。赵昺也很听话,张世杰说什么他就做什么。祥兴二年(1279年),元军大举进攻赵昺小朝廷,张世杰率军抵抗,大败。眼看国家就要灭亡,他准备接回赵昺组织突围。不想丞相陆秀夫早已背负8岁的幼帝昺跳海而死。张世杰知道后哭曰:“吾先立一君,不想身亡;复立一君,此君亦亡,这可如何是好!”不久,他就因浪大被淹死了。   文天祥(1236—1283),汉族,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民族英雄。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他晚年的诗词,反映了他坚贞的民族气节和顽强的战斗精神。风格慷慨激昂,苍凉悲壮,具有强烈的感染力。有《文山先生全集》、《文山乐府》。   陆秀夫(1236—1279)南宋抗元名臣,民族英雄。汉族,字君实,楚州盐城长建里(今属江苏建湖)人。宝佑进士。初为李庭芝幕僚,后官礼部侍郎等职。临安失守后至福州,与张世杰等立赵昰为帝。昰死,又拥赵昺,奉帝居厓山(今广东新会南),任左相,继续组织抗元。祥兴二年(1279年)为元军所败,负帝投海而亡。有《陆忠烈公遗集》。 李庭芝任淮东制置使,又辟任他做参议官。宋恭帝德祐元年(1275),元兵沿江东下,扬州形势紧张,僚属大多逃散,陆秀夫等数人坚守本职,毫不动摇。李庭芝把他推荐给朝廷,乃调往临安。德祐二年,任礼部侍郎。太皇太后率宋恭帝投降后,他和将领苏刘义等退至温州。不久,与陈宜中、张世杰等在福州立益王为帝,重建宋廷,任端明殿学士、签书枢密院事。元兵入福建,宋君臣乘海船南走广东。次年,广州降元,宋廷迁至井澳(今广东中山县南大横琴岛下),陈宜中逃往占城(今越南中南部)。景炎三年(1278)初,赵昰死,群臣多欲散去,陆秀夫勉励群臣,再立八岁的卫王赵昺为帝,改元祥兴,迁居崖山(今广东新会南海中)。陆秀夫任左丞相,与张世杰同执朝政。祥兴二年(1279年,元至元十六年),元张弘范攻崖山,宋军大败。陆秀夫对赵昺说:“德祐皇帝辱已甚,陛下不可再辱。”毅然负帝跳海牺牲。有《陆忠烈集》传世。

  虎门销烟——林则徐
  林则徐(1785—1850年),汉族,字元抚,又字少穆、石磷,溢号文忠,福建福州人。早年家境贫寒,受过良好的教育。嘉庆十六年赐进士。在为官40年中,他“经世自励”,廉洁奉公;又重视水利事业,救灾赈民。他最大的功绩是领导了中国历史上轰轰烈烈的禁烟运动——虎门销烟,指挥了抗英斗争,维护了国家主权和民族的尊严,成为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位民族英雄和爱国者。同时,他编译《四洲志》等外文书籍、资料,开创了中国近代学习和研究西方的风气,是中国近代维新思想的先驱。在福州等地建有林则徐纪念馆。
  海疆英魂——邓世昌
  邓世昌(1849~1894)中国清末海军爱国将领。字正卿。原籍广东东莞,生于番禺(今广州市海珠区)。中日甲午战争时为致远舰管带,在1894年9月17日海战中捐躯报国。   邓世昌18岁考入福州船政学堂,为驾驶班第一届毕业生。1874年以优异成绩毕业,任命为“琛航”运船帮带。次年任“海东云”炮舰管带,1880年李鸿章为建设北洋水师而搜集人才,因邓世昌“熟悉管驾事宜,为水师中不易得之才”而将其调至北洋属下,这一年冬天北洋在英国定购的“扬威”、“超勇”两艘巡洋舰完工,丁汝昌水师官兵200余人赴英国接舰,邓世昌随往。1881年11月安然抵达大沽口,这是中国海军首次完成北大西洋-地中海-苏伊士运河-印度洋-西太平洋航线,大大增强了中国的国际影响,邓世昌因驾舰有功被清廷授予“勃勇巴图鲁”勇名,并被任命为“扬威”舰管带。   1887年春,邓世昌率队赴英国接收清政府向英、德订造的“致远”、“靖远”、“经远”、“来远”四艘巡洋舰,年底回国。归途中,邓世昌沿途安排舰队操演练习。因接舰有功,升副将,任“致远”舰管带。1888年10月,北洋海军正式组建成军,邓世昌升至中军中营副将。   1894年9月17日在黄海大东沟海战中,邓世昌指挥“致远”舰奋勇作战,后在日舰围攻下,“致远”多处受伤全舰燃起大火,船身倾斜。邓世昌鼓励全舰官兵道:“吾辈从军卫国,早置生死于度外,今日之事,有死而已!”“倭舰专恃吉野,苟沉此舰,足以夺其气而成事”,毅然驾舰全速撞向日本主力舰“吉野”号右舷,决意与敌同归于尽。倭舰官兵见状大惊失色,集中炮火向“致远”射击,不幸一发炮弹击中“致远”舰的鱼雷发射管,管内鱼雷发生爆炸导致“致远”舰沉没。邓世昌坠落海中后,其随从以救生圈相救,被他拒绝,并说:“我立志杀敌报国,今死于海,义也,何求生为!”,所养的爱犬“太阳”亦游至身旁,用嘴衔住他的胳膊不放,邓世昌誓与军舰共存亡,毅然按犬首入水,自己也沉没于波涛之中,与全舰官兵250余人一同壮烈殉国。   邓世昌牺牲后举国震动,光绪帝垂泪撰联“此日漫挥天下泪,有公足壮海军威”,并赐予邓世昌“壮节公”谥号,御笔亲撰祭文、碑文各一篇。威海百姓感其忠烈,也于1899年在成山上为邓世昌塑像建祠,以表永久敬仰。1996年年12月28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命名新式远洋综合训练舰为“世昌舰”,以示纪念。

  抗倭名将——戚继光
  戚继光(1528--1587)明朝抗倭名将,军事家,民族英雄。字元敬,号南塘,晚号孟诸,祖籍安徽定远,生于山东济宁。出身将门。明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17岁袭父职为登州卫指挥佥事。三十四年(1555年)调浙江都司佥事,次年升参将,镇守宁波、绍兴、台州3府。9月,倭寇800人进掠龙山所,戚继光等即率10倍于敌的明军前往阻击。倭寇分3路冲杀,1万多明军竟不堪一击,阵渐大乱,纷纷溃退。戚继光看到形势危急,纵身跳上一块高石,连发3箭,3个倭寇头目应声而倒,倭寇群龙无首,仓皇退逃。三十八年(1559年)台州倭乱频繁,百姓深受其害。数千名倭寇包围桃渚千户所,戚继光从宁波率兵连夜驰援台州,解桃渚之围,歼入侵海门倭寇。接着,亲去金华、义乌等地招募精壮农民和矿工3000余人,以岳家军为榜样进行编练,终成闻名天下的戚家军。戚继光针对南方的地形和倭寇作战特点,创造了长短兵器配合,因敌因地变换队形、攻防兼宜的“鸳鸯阵”,使用飞刀、飞枪、飞箭的火箭等,屡次打败倭寇。三十九年(1560年)春,改任台(州)、金(华)、严(州)参将,驻守台州。在沿海造烽堠,修城墙,训练守军。四十年(1561年),数千名倭寇在台州登陆。戚继光率军出击,在宁海健跳(今属三门),临海花街、上峰岭、白水洋和太平(今温岭)新河、长沙等地,连续9次挫败倭寇的进犯,救出数千名被掳难民。史称台州大捷,亦称台州九战九捷。次年夏援闽,捣破倭寇在横屿的老巢,并乘胜破牛田、兴化的倭寇,连克60余营。四十二年(1565年)与俞大猷剿平广东倭寇,解除东南倭患。后戚继光在蓟州镇守16年,边备修饬,外敌不敢轻易进犯。因受排挤,于明万历十一年(1583年)调广东戍守。后遭诬陷,夺职回乡。戚继光对练兵、治械、阵图等都有创见,他的优秀军事理论著作《纪效新书》、《练兵实纪》、《止止堂集》,倍受兵家重视。
  收复台湾——郑成功

  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抗日英雄——杨靖宇

  杨靖宇(1905~1940),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民族英雄,鄂豫皖苏区及其红军的创始人之一,东北抗日联军的主要领导人之一。原名马尚德,字骥生。1905年2月26日(清光绪三十一年正月二十三)生于河南省确山县李湾村。父亲马锡龄是一穷苦农民。杨靖宇八岁时进私塾读书。1918年入确山县高等小学读书。1923年进开封纺织染料工业学校,开始接受马克思主义。1925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1927年3月,为迎接北伐军胜利北进,领导了确山农民起义。同年5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28年初调到中共河南省委工作,在洛阳、开封等地先后三次被捕入狱。1929年奉中共中央之命赴东北,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同年秋被捕,在狱中坚持斗争。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出狱,任哈尔滨市委书记,满洲省委委员、代军委书记等职,积极领导东北人民的抗日斗争。1933年任中国工农红军三十二军南满游击队政委、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1934年任南满抗日联军总指挥、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等职。1937年任东北抗日联军第一路军总指挥兼政委,基本队伍有六千余人,分布南满一带开展抗日斗争。卢沟桥事变后,杨靖宇发动西征,经常出击日军,支援关内的斗争。1938年5月,召集南满党和军队干部开会,讨论坚持游击战争策略。会后,在通化、临江一带开展抗日斗争,给敌伪军以沉重打击。同年冬,日寇实施惨无人道的归屯并户政策,并勾结日本武装屯田移民,加强对南满抗日根据地的摧残,抗日联军的处境更加艰难。杨靖宇率第一路军一部一千四百多人,进入长白山密林中。次年,在蒙江县境与敌人战斗中受重大损失,队伍剩四百多人。1940年1月,为解决部队给养问题,命部队主力北上,自己带领一支小部队东进。2月23日,孤身一人在吉林蒙江县(今靖宇县)保安村前三道崴子遭遇几位村民,其中一人回大屯泄密给日伪当局;关东军讨伐队包围了将军,并紧急召集由抗联叛徒组成的伪满特工队参战;经过数小时激战,将军被叛徒机枪点射命中要害,壮烈殉国。

  民族英雄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杨靖宇将军是我国著名的抗日民族英雄。姓马名尚德,乳名顺清,号骥生。1905年2月13日(农历正月初十)出生在驻马店市驿城区(原确山县)古城乡李湾村一个农民家庭里。

  杨靖宇幼时在村私塾读书,1918年以优异的成绩考入确山县立第一高等小学堂;1919年的“五四”爱国运动席卷全国,年仅十四岁的杨靖宇即投身于火热的斗争之中。
  1923年9月,杨靖宇考入河南省第一工业(开封织染)学校,由于他深知旧社会的黑暗,所以积极追求真理。不久,他加入了北京李大钊创办的马克思学说研究会,1925年,在声援、支持上海“五卅”运动斗争中有着积极表现,1926年被吸收加入中国社会主义青年团。为迎接北伐军入豫作战,同年冬,杨靖宇和在外地上学的党团员,奉中共豫区执委的指示,回家乡确山县领导农民运动。1927年春被选为确山县农民协会会长,4月4日,在党的指挥下,杨靖宇参与领导了震惊中外的确山暴动,组织了数万农民武装围攻确山县城,经过四天的激战,占领了县城,打垮了北洋军阀第八军的一个旅,活捉了县执事王少渠,建立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第一个县级人民政权——确山县临时治安委员会,杨靖宇被选为常务委员,担任主席(代行县长职权)。6月,杨靖宇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
  由于蒋介石、汪精卫先后背叛孙中山先生倡导的国民大革命,新生的革命政权遭到确山县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为了保存革命力量,杨靖宇和张家铎、张耀昶、李鸣岐等同志率领农民自卫军,转移到县东刘店一带继续坚持武装斗争。
  在中共豫南特委领导下,杨靖宇和李鸣歧、张家铎、张耀昶等,响应党的“八、七”会议“开展土地革命,进行武装斗争”的号召,于1927年11月1日,发动了著名的刘店秋收起义,重新组建中共确山县委,并成立了确山县农民革命军,杨靖宇任总指挥。这一时期他们曾与强大的敌人展开了激烈的搏斗,打退了国民党反动武装和地方反动势力的进攻。这支部队当时控制了东至汝南县马乡、南至信阳明港、西至确山县城、北至驿城区水屯纵横一百多里的大片地区,并建立了苏维埃政权-----确山县革命委员会。为了开展长期的游击战争,杨靖宇和战友们开始探索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的道路,后来这支部队成为信阳四望山红色革命根据地的核心力量。
  1928年底,杨靖宇以中共河南省委特派员的身份,使用张贯一的化名,先后到信阳、洛阳、开封等地开展党的地下工作,在此期间曾三次被捕入狱,对敌人的严刑拷打,从不畏惧,对党的事业坚贞不屈,多次被党营救出狱。1929年7月,杨靖宇被党中央由上海调往东北从事党的工作。
  他在东北期间,先后任中共抚顺特别支部书记、反日总同盟会会长、中共哈尔滨市道外区委书记、哈尔滨市委书记、中共满州省委代理军委书记。1932年11月,他开始使用杨靖宇的化名,被中共满洲省委派往南满领导抗日武装斗争,先后担任磐石游击队政治委员、东北人民革命军第一军第一独立师师长兼政委、第一军军长兼政委、中共南满省委书记、东北抗日联军第一军军长兼政委和第一路军总司令兼政委。在这里,杨靖宇领导军民对日寇坚持了长达九个年头的艰苦卓绝的武装斗争,使得数十万日军不能入关,创造了惊天地、泣鬼神的斗争业绩,有力配合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战争。充分表现了他忠贞爱国主义和革命英雄主义的伟大精神。1934年,杨靖宇被选为中华苏维埃共和国临时中央政府执行委员,1937年12月,他又被党中央确定为中共七大筹备委员会中25个委员之一。1940年2月23日在吉林省蒙江县(即现在的靖宇县)保安村三道崴子,只身同数百名日伪军战斗到最后一息,以身殉国,壮烈牺牲,年仅三十五岁。

http://story.kid-up.com/url/minren/aguo/hero/y025.htm

历史故事: 精忠报国的岳飞

岳飞是南宋名将。岳飞小时候家里非常穷,母亲用树枝在沙上写字教导他,还鼓励他好好锻炼身体。后来岳飞勤奋好学,并炼了一身好武艺,成为文武双全的人才。

当时,在北方的金兵,常常攻打中原。母亲又鼓励他报效国家,在他要去从军之前,他的母亲在他背上刺了“ 精忠报国 ”四个大字。孝顺的岳飞不敢忘记母亲的教训,那四个字成为岳飞终生遵奉的信条。

岳飞每战必胜,立了很多功劳,名声传遍了大江南北。岳飞建立起一支纪律严明、作战英勇的抗金军队“岳家军”,岳家军的士兵都真心遵守纪律,宁可忍住饥饿,不敢打扰人民;晚上如果借住在民家或商店,天一亮就起来,为主人打扫卫生,清洗餐具后才离去。留下“ 冻死不拆屋,饿死不掳掠 ”的美名。百姓们为了感谢岳飞的功德,建了岳飞祠,并塑了他的像放在祠内,早晚对他礼拜。

“岳家军“的旗帜,让金军闻风丧胆,金兵统帅长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当岳飞追到距金兵大本营只有45里,眼看就要大功告成,收复江山了,这时皇帝赵构怕岳飞打败金兵后,接回原先的皇帝,那自己的王位就不保了;又怕岳家军强大起来,成为自己政权的威胁,因此和奸相秦桧,连发十二道金牌,命令岳飞退兵。岳飞挥泪退兵时,中原人民拦住军马,哭声充满了原野。

秦桧诬告岳飞谋反,将他关入监狱。并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毒死,死时仅三十九岁。

在杭州岳飞墓旁,有四具跪着的人像,千百年来遭人唾骂。秦桧等四人,陷害忠良,罪责难逃,人们让他们在岳飞墓前长跪来赎罪。
------------------------------------------------------------------------------------------------------------------------------------------------------------------
http://www.fzen.com.cn/Fujian_w/news/fjqb/991217/7_3.html

民 族 英 雄 林 则 徐 的 故 事

民 族 英 雄 林 则 徐 在 广 州 禁 烟 收 缴 鸦 片 时 要 求 各 国 商 人 签 字 画 押 , 保 证 “ 嗣 后 来 船 , 永 不 敢 夹 带 鸦 片 , 如 有 带 来 , 一 经 查 出 , 货 尽 没 官 , 人 即 正 法 , 情 甘 服 罪 。 ” 当 时 英 国 政 府 派 驻 广 州 的 商 务 监 督 义 律 , 是 一 个 好 战 分 子 , 态 度 十 分 蛮 横 。 他 对 林 则 徐 恨 之 入 骨 , 百 般 阻 挠 无 效 , 交 出 鸦 片 , 下 令 英 国 商 人 不 许 在 保 证 书 上 签 字 画 押 , 并 率 领 他 们 于 4 月 12 日 退 出 广 州 , 先 是 住 到 澳 门 , 后 来 澳 门 也 住 不 下 去 , 又 退 到 了 停 泊 在 九 龙 尖 沙 嘴 附 近 海 面 上 的 船 上 。
由 于 澳 门 的 葡 萄 牙 人 一 直 同 英 国 鸦 片 商 人 互 相 勾 结 , 林 则 徐 在 禁 烟 时 , 也 十 分 注 意 澳 门 方 面 的 情 况 。 他 了 解 到 居 住 在 澳 门 的 葡 萄 牙 人 表 面 上 似 乎 恭 顺 守 法 , 实 际 上 居 心 叵 测 , 而 且 与 英 国 等 外 商 互 相 勾 结 , 故 而 禁 烟 必 须 从 “ 澳 门 清 源 ” 。 因 此 , 林 则 徐 决 定 对 澳 门 来 一 次 突 击 性 的 搜 查 。 1839 年 5 月 , 他 命 令 中 国 官 员 带 兵 到 澳 门 , 按 照 编 查 保 甲 的 办 法 , 挨 家 挨 户 进 行 搜 查 , 不 许 遗 漏 一 户 , 主 要 是 搜 查 葡 萄 牙 人 及 外 国 商 人 的 住 处 , 看 有 没 有 私 存 鸦 片 。 澳 门 的 葡 萄 牙 “ 兵 头 ” 始 而 拒 绝 , 威 胁 中 国 如 果 禁 烟 势 必 会 引 起 战 争 。 最 后 , 他 们 不 得 不 交 出 了 一 些 英 国 商 人 偷 运 进 澳 门 的 鸦 片 , 并 在 澳 门 码 头 焚 毁 了 一 些 收 缴 的 零 散 鸦 片 , 以 表 示 服 从 中 国 政 府 的 禁 烟 令 。
1839 年 9 月 3 日 晨 , 林 则 徐 在 两 广 总 督 邓 廷 桢 的 陪 同 下 到 澳 门 巡 视 检 查 禁 烟 事 宜 。 这 一 天 , 葡 萄 牙 “ 自 治 政 府 ” 长 官 率 军 官 4 名 、 士 兵 100 名 在 关 闸 列 队 恭 迎 , 军 官 戎 服 佩 剑 , 士 兵 荷 枪 实 弹 , “ 番 乐 齐 奏 ” , 场 面 热 闹 而 隆 重 。 途 经 望 厦 村 时 , 林 则 徐 在 莲 峰 古 庙 接 见 了 葡 萄 牙 “ 民 政 长 官 ” , 向 他 们 “ 宣 布 恩 威 , 申 明 禁 令 ” , 告 诫 他 们 安 分 守 法 , 不 得 囤 积 鸦 片 , 不 准 包 庇 奸 商 。 接 见 之 后 , 赏 给 他 们 中 国 的 绸 缎 、 折 扇 、 茶 叶 、 冰 糖 等 特 产 ; 赏 给 士 兵 牛 、 羊 、 酒 及 大 洋 400 元 。 随 后 , 林 则 徐 一 行 威 风 凛 凛 地 巡 视 澳 门 , 从 三 巴 门 进 入 围 墙 , 经 大 三 巴 、 关 前 街 、 妈 阁 庙 , 再 折 至 南 湾 , 一 路 视 察 了 主 要 街 道 , 抽 查 一 些 洋 楼 和 民 房 , 看 到 原 来 租 给 英 国 人 住 的 洋 楼 都 已 关 闭 , 也 没 有 发 现 贮 存 鸦 片 。 林 则 徐 一 行 所 到 之 处 , 万 人 空 巷 , 无 论 是 中 国 人 还 是 葡 萄 牙 居 民 都 扶 老 携 幼 , 争 先 恐 后 , 以 一 睹 这 位 钦 差 大 臣 的 风 采 为 快 。 大 三 巴 、 妈 阁 和 南 湾 的 炮 台 都 鸣 放 礼 炮 19 响 , 以 示 对 林 则 徐 的 崇 高 敬 意 。 这 天 中 午 , 林 则 徐 一 行 在 葡 萄 牙 官 员 们 的 护 送 下 离 开 澳 门 返 回 香 山 县 。
9 月 8 日 , 广 东 海 关 监 督 豫 坤 奉 林 则 徐 之 命 再 到 澳 门 视 察 , 申 明 除 了 鸦 片 贸 易 外 , 其 它 贸 易 照 常 进 行 , “ 以 示 怀 柔 ” 。 当 天 , 澳 门 与 内 地 的 正 常 贸 易 开 始 恢 复 。
在 这 之 后 , 林 则 徐 出 面 主 办 了 《 澳 门 新 闻 报 》 , 这 是 澳 门 中 文 报 纸 的 开 山 祖 。 主 要 内 容 是 摘 译 英 文 《 澳 门 月 报 》 上 的 有 关 消 息 , 供 朝 廷 参 考 , 成 为 当 时 中 国 人 开 眼 看 世 界 的 窗 口 。 近 代 学 者 、 诗 人 魏 源 先 生 是 林 则 徐 的 知 已 好 友 , 他 为 《 澳 门 新 闻 报 》 费 尽 了 心 血 , 同 时 阐 明 了 林 则 徐 和 他 提 出 的 “ 师 夷 长 技 以 制 夷 ” 的 思 想 。 林 则 徐 维 护 澳 门 的 主 权 , 维 护 中 华 民 族 的 根 本 利 益 , 永 远 值 得 炎 黄 子 孙 纪 念 。
( 邓 丰 )
------------------------------------------------------------------------------------------------------------------------------------------------------------------
http://story.kid-up.com/url/minren/aguo/hero/

民 族 英 雄 林 则 徐 的 故 事

民 族 英 雄 林 则 徐 在 广 州 禁 烟 收 缴 鸦 片 时 要 求 各 国 商 人 签 字 画 押 , 保 证 “ 嗣 后 来 船 , 永 不 敢 夹 带 鸦 片 , 如 有 带 来 , 一 经 查 出 , 货 尽 没 官 , 人 即 正 法 , 情 甘 服 罪 。 ” 当 时 英 国 政 府 派 驻 广 州 的 商 务 监 督 义 律 , 是 一 个 好 战 分 子 , 态 度 十 分 蛮 横 。 他 对 林 则 徐 恨 之 入 骨 , 百 般 阻 挠 无 效 , 交 出 鸦 片 , 下 令 英 国 商 人 不 许 在 保 证 书 上 签 字 画 押 , 并 率 领 他 们 于 4 月 12 日 退 出 广 州 , 先 是 住 到 澳 门 , 后 来 澳 门 也 住 不 下 去 , 又 退 到 了 停 泊 在 九 龙 尖 沙 嘴 附 近 海 面 上 的 船 上 。
由 于 澳 门 的 葡 萄 牙 人 一 直 同 英 国 鸦 片 商 人 互 相 勾 结 , 林 则 徐 在 禁 烟 时 , 也 十 分 注 意 澳 门 方 面 的 情 况 。 他 了 解 到 居 住 在 澳 门 的 葡 萄 牙 人 表 面 上 似 乎 恭 顺 守 法 , 实 际 上 居 心 叵 测 , 而 且 与 英 国 等 外 商 互 相 勾 结 , 故 而 禁 烟 必 须 从 “ 澳 门 清 源 ” 。 因 此 , 林 则 徐 决 定 对 澳 门 来 一 次 突 击 性 的 搜 查 。 1839 年 5 月 , 他 命 令 中 国 官 员 带 兵 到 澳 门 , 按 照 编 查 保 甲 的 办 法 , 挨 家 挨 户 进 行 搜 查 , 不 许 遗 漏 一 户 , 主 要 是 搜 查 葡 萄 牙 人 及 外 国 商 人 的 住 处 , 看 有 没 有 私 存 鸦 片 。 澳 门 的 葡 萄 牙 “ 兵 头 ” 始 而 拒 绝 , 威 胁 中 国 如 果 禁 烟 势 必 会 引 起 战 争 。 最 后 , 他 们 不 得 不 交 出 了 一 些 英 国 商 人 偷 运 进 澳 门 的 鸦 片 , 并 在 澳 门 码 头 焚 毁 了 一 些 收 缴 的 零 散 鸦 片 , 以 表 示 服 从 中 国 政 府 的 禁 烟 令 。
1839 年 9 月 3 日 晨 , 林 则 徐 在 两 广 总 督 邓 廷 桢 的 陪 同 下 到 澳 门 巡 视 检 查 禁 烟 事 宜 。 这 一 天 , 葡 萄 牙 “ 自 治 政 府 ” 长 官 率 军 官 4 名 、 士 兵 100 名 在 关 闸 列 队 恭 迎 , 军 官 戎 服 佩 剑 , 士 兵 荷 枪 实 弹 , “ 番 乐 齐 奏 ” , 场 面 热 闹 而 隆 重 。 途 经 望 厦 村 时 , 林 则 徐 在 莲 峰 古 庙 接 见 了 葡 萄 牙 “ 民 政 长 官 ” , 向 他 们 “ 宣 布 恩 威 , 申 明 禁 令 ” , 告 诫 他 们 安 分 守 法 , 不 得 囤 积 鸦 片 , 不 准 包 庇 奸 商 。 接 见 之 后 , 赏 给 他 们 中 国 的 绸 缎 、 折 扇 、 茶 叶 、 冰 糖 等 特 产 ; 赏 给 士 兵 牛 、 羊 、 酒 及 大 洋 400 元 。 随 后 , 林 则 徐 一 行 威 风 凛 凛 地 巡 视 澳 门 , 从 三 巴 门 进 入 围 墙 , 经 大 三 巴 、 关 前 街 、 妈 阁 庙 , 再 折 至 南 湾 , 一 路 视 察 了 主 要 街 道 , 抽 查 一 些 洋 楼 和 民 房 , 看 到 原 来 租 给 英 国 人 住 的 洋 楼 都 已 关 闭 , 也 没 有 发 现 贮 存 鸦 片 。 林 则 徐 一 行 所 到 之 处 , 万 人 空 巷 , 无 论 是 中 国 人 还 是 葡 萄 牙 居 民 都 扶 老 携 幼 , 争 先 恐 后 , 以 一 睹 这 位 钦 差 大 臣 的 风 采 为 快 。 大 三 巴 、 妈 阁 和 南 湾 的 炮 台 都 鸣 放 礼 炮 19 响 , 以 示 对 林 则 徐 的 崇 高 敬 意 。 这 天 中 午 , 林 则 徐 一 行 在 葡 萄 牙 官 员 们 的 护 送 下 离 开 澳 门 返 回 香 山 县 。
9 月 8 日 , 广 东 海 关 监 督 豫 坤 奉 林 则 徐 之 命 再 到 澳 门 视 察 , 申 明 除 了 鸦 片 贸 易 外 , 其 它 贸 易 照 常 进 行 , “ 以 示 怀 柔 ” 。 当 天 , 澳 门 与 内 地 的 正 常 贸 易 开 始 恢 复 。
在 这 之 后 , 林 则 徐 出 面 主 办 了 《 澳 门 新 闻 报 》 , 这 是 澳 门 中 文 报 纸 的 开 山 祖 。 主 要 内 容 是 摘 译 英 文 《 澳 门 月 报 》 上 的 有 关 消 息 , 供 朝 廷 参 考 , 成 为 当 时 中 国 人 开 眼 看 世 界 的 窗 口 。 近 代 学 者 、 诗 人 魏 源 先 生 是 林 则 徐 的 知 已 好 友 , 他 为 《 澳 门 新 闻 报 》 费 尽 了 心 血 , 同 时 阐 明 了 林 则 徐 和 他 提 出 的 “ 师 夷 长 技 以 制 夷 ” 的 思 想 。 林 则 徐 维 护 澳 门 的 主 权 , 维 护 中 华 民 族 的 根 本 利 益 , 永 远 值 得 炎 黄 子 孙 纪 念 。

民族英雄郑成功

开辟荆榛逐荷夷,十年始克复先基;

田横尚有三千客,茹苦间关不忍离。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

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村人。其父郑芝龙,是南明隆武朝“建安伯”,曾组织向台湾移民,积极开发台湾岛。1645年(清顺治二年),21岁的郑成功在福州受到隆武帝朱韦健的召见,颇多赏识,被认为本家,赐他国姓(朱),改名成功,因此中外尊称之为“国姓爷”。1653年(清顺治10年),南明永历帝(朱由榔)又封他为“延平郡王”。

郑成功的活动是在国内明清王朝交替和西方殖民主义者侵略东方的时期展开的。1646年(清顺三年)秋,清兵进攻福建,隆武帝被生擒,郑成功的父亲郑芝龙,掌握隆武朝廷军权,在汉奸洪承畴的勾引下,率兵投降了清朝。郑成功反对父亲隆清,率领部下先在广东南沃岛起兵,继而挺进厦门鼓浪屿,1650年(清顺治七年)占领厦门、金门两岛。以后与清军展开不断的战斗,逐步收复了福建漳、泉地区,并控制了北至浙江舟山,南至广东潮惠的东南沿海地区。

1659年夏,郑成功率水师10余万北上,经舟山溯长江,连克瓜州、镇江等城。7月围攻南京,误中清江南总督郎廷佐的强兵计,折兵回厦门。翌年,清军分三路进攻厦门,被郑成功击退。郑成功在坚持抗清的同时,又和侵占我国领土台湾的荷兰殖民者展开长期的斗争。荷兰殖民者于1624年(明天启四年)侵占了我国的台湾,对台湾人民进行残酷的剥削和压迫,并不断骚扰福建、广东沿海地区,激起中国人民的无比愤慨。1652年(清顺治九年),台湾爆发了以郭怀一(郑成功父亲郑芝龙的旧部)领导的抗荷武装起义。1655年(清顺治十二年),郑成功为了抗议荷兰殖民者在海上的掳掠,曾下令禁止商船到台湾贸易,在经济上给荷兰殖民者以有力的打击。

1661年4月,郑成功令长子郑经防守厦门,新率战舰120艘,将士25000余人,在金门料罗湾誓师东进收复台湾。经过激烈的海战,郑军击沉荷 军主力舰“赫克托”号,收复了“赤嵌楼”。在近一年的争夺中,荷军伤亡近2000人,损失惨重。1662年2月1日,荷兰侵略军被迫投降,被侵占达38年之久的台湾终于重归祖国怀抱。

郑成功于1662年旧历五月初八因病逝世于台湾,终年39岁。

这里

http://cache.baidu.com/c?word=%C3%F1%D7%E5%3B%D3%A2%D0%DB%3B%B9%CA%CA%C2&url=http%3A//story%2Ekid%2Dup%2Ecom/url/minren/aguo/hero/&b=0&a=2&user=baidu


英雄故事有哪些?
无奈赵构、秦桧一意求和,以十二道“金字牌”诏令岳飞班师,并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年仅39岁。2、威震敌胆——抗倭英雄戚继光 戚继光,字元敬,号南塘,山东登州(今山东蓬莱)人,著名军事家、战略家,中华民族当之无愧的民族英雄。戚继光出身将门,少年即抱定“封侯非我意,但愿海波平”志向,刻苦学文...

民族英雄的故事
民族英雄郑成功,于1662年打败侵占台湾38年之久的荷兰殖民主义者,收复了我国神圣领土,写下这首《复台》诗。诗作高度概括了收得台湾的艰难历程,无限深情地抒发了自己与将士们同甘共苦、生死相依的血肉深情。郑成功,(1624—1662年)是我国明末清初著名的民族英雄,原名福松、森,号大木,福建南安县石井...

民族英雄的故事
延平郡王

民族英烈的故事有哪几个
岳飞是南宋时期的著名军事家和抗金民族英雄。他积极主张北伐恢复中原,多次打败金军,但最终被秦桧等奸臣所害,含冤而死。岳飞忠诚于国家、勇敢善战的精神深受后人敬仰。文天祥是南宋末年著名抗元民族英雄。他在国家危难之际,坚决抵抗蒙古侵略者,最后被俘后宁死不屈,以身殉国。文天祥的《正气歌》和《过...

民族英雄的故事有哪些
首行回答:民族英雄的故事包括岳飞的精忠报国、文天祥的气节千秋、林则徐的虎门销烟等。详细解释:在中国历史长河中,民族英雄是指那些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和尊严,英勇奋斗、不惜生命的杰出人物。下面,我将介绍三位著名的民族英雄及他们的故事。岳飞是中国南宋时期的一位著名将领和民族英雄。他精忠报国,...

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有哪些
100字左右的民族英雄故事 岳飞(1103-1142),南宋军事家,民族英雄。字鹏举,相州汤阴(今属河南)人。少时勤奋好学,并炼就一身好武艺。岳飞父岳和,母姚氏,世代务农。岳飞青少年时先后向周同、陈广学习射箭、枪技,成为全县武艺最高强的人,但因家境贫困,后到相州(今安阳),“为韩魏公(琦)家庄客...

少数民族的英雄故事
1、马本斋 回族,中国共产党党员,河北沧州献县人。抗日战争时期八路军冀中军区回民支队的创建人,抗日民族英雄。马本斋早年投身奉军当兵,逐级升至团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因不满蒋介石的不抵抗政策,毅然弃官返乡。全国抗战爆发后,马本斋在家乡组织回民义勇队,奋起抗日。2、廖汉生 土家族,湖南省桑植...

当代民族英雄有哪些
详细解释如下:张桂梅:在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匮乏环境下,她以实际行动推动教育的普及和发展。通过多年的努力,帮助贫困地区的众多女孩走出家门接受良好的教育,进而改变她们的生活和命运。她的故事激励了无数教育工作者和学生,体现了民族英雄的精神风貌。王继才:作为一名普通的边防战士,他展现出了强烈的责任...

关于民族英雄的小故事
毫不畏惧。就这样,王朴英勇的为自己的祖国献出年轻的生命。自古英雄出少年。抗日战争时期,中华民族涌现出了一批少年英雄。在民族危亡的时刻,他们跟父辈一起,用自己稚嫩的肩膀担起了沉重的抗争。他们的传奇事迹经过艺术家们的演绎,成了经典的歌曲、小说、电影,几十年来被人们传颂,经久不衰。

民族英雄的故事
文天祥 文天祥(1236—1283),男,吉州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原名云孙,字履善,又字宋瑞,自号文山,民族英雄。,著《文山全集》,名篇有《正气歌》《过零丁洋》。宋理宗宝佑时进士。官至丞相,封信国公。临安危急时,他在家乡招集义军,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

绵竹市19880966967: 民族英雄的故事50字以内,多的不要 -
载锦固元:[答案] 南宋末年的丞相文天祥是著名的民族英雄.他坚决抵抗元兵的入侵,后不幸被俘,在拘囚中,大义凛然,终以不屈被害.

绵竹市19880966967: 民族英雄故事 -
载锦固元: 收复台湾——郑成功郑成功(1624-1662年),明清之际民族英雄.汉族.本名森,又名福松,字明俨,号大木,福建省南安市石井镇人.公元1624年8月27日诞生于日本长崎县平户千里滨,史书记载他“少年聪敏,英勇有为”.其父郑芝龙,其母名田川氏.祖籍河南省固始县汪棚乡邓大庙村.弘光时监生,隆武帝赐姓朱、并封忠孝伯,这也就是他俗称“国姓爷”的由来.清兵入闽,其父郑芝龙迎降,他哭谏不听,起兵抗清.后与张煌言联师北伐,震动东南.康熙元年(1662年)率将士数万人,自厦门出发,于台湾禾寮港登陆,击败荷兰殖民者,收复台湾,更使他彪炳千古,青史留名.郑成功在1662年末得病逝世,在世38年.

绵竹市19880966967: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五十字. -
载锦固元: 民族英雄戚继光的故事: 戚继光7岁入学读书.有一次父亲问他:“你的志向是什么?”戚继光答道:“读书.”父亲说:“读书在于懂得忠孝廉节四个字,不然读书有什么用?”戚继光天天面对着“忠孝廉节”这四个字,刻苦读书. 扩展资...

绵竹市19880966967: 民族英雄的故事(50字) -
载锦固元: 十多年前,一位叫许亨植的朝鲜人走上了东北抗日战场,他率领着抗日联军的勇士们英勇打击日寇,把自己的名字捐刻在中国抗日战争史上. 许亨植又名李熙山,1909年生于朝鲜庆尚北道善山郡,因其父...

绵竹市19880966967: 黄河之畔有哪些民族英雄故事简要(主要内容15字内)急用 -
载锦固元:[答案] 秦末的陈胜、吴广,两汉的赤眉、铜马、黄巾军,隋末的瓦岗军,唐朝的黄巢、王仙芝,明末的李自成、张献忠等,都在黄河流域这块土地上谱写了一幕幕雄壮的乐章.

绵竹市19880966967: 你还知道哪些民族小英雄的故事?50字 -
载锦固元: 小英雄——王二小的故事 "牛儿还在山坡吃草,放牛的却不知哪儿去了……"一首《歌唱二小放牛郎》传唱了许多年,优美的旋律和动人的故事影响了一代人. 河北涞源的一个小山村,村头那座破旧的草房里住着王二小一家.11岁的二小是个放牛...

绵竹市19880966967: 中国有哪3个代表性的民族英雄以及主要事迹 -
载锦固元:[答案] 岳飞,南宋军事家,中国历史上著名的抗金名将.岳飞 [1] 岳飞作为中国历史上的民族英雄,其精忠报国的精神深受中国各族人民的敬佩.其在出师北伐、壮志未酬的悲愤心情下写的千古绝唱《满江红》,至今仍是令人士气振奋的佳作.其率领的军队被...

绵竹市19880966967: 民族英雄,代代相传的小故事(急用)
载锦固元:http://www.bdstar.org/Article/ShowArticle.asp?ArticleID=3828 民族英雄故事三则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