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战列舰舰桥为什么那么高

作者&投稿:芒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二战日本航母为什么甲板是木头的而且还有个大红日? 为什么日本战列舰舰桥搞那么高?~

相信对于二战有所了解的朋友或多或少应该都知道,在第2次世界大战期间,海战的规模,可以说是达到了人类历史上的一个巅峰,甚至于根据数据显示,在二战的巅峰时期,全世界各大洲的海洋上

日本战列舰里舰桥最高的可能是大和级大和号和武藏号。这两艘战列舰在设计之初没有考虑到安装雷达,只安装了15米光学测距仪,而且将测距仪放在高处可以提高测距精度以及增加观测距离。因此,它们的舰桥都比较高。不过,具体的最高纪录可能随时间而变化。

日本战舰舰桥这种结构叫“塔式舰桥”,以看起来特别高大著称,算是日军传统,设计时是有其战术目的的,并不是无意为之。
塔式桅楼最初的出现是在一战结束后,根据观战武官带回的一战海战经验教训,日本海军决定停止对慢速战列舰和高速战巡的追求,建造重防御的新型高速战列舰―――长门级。长门级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410mm主炮,并为远距离炮战观测弹着点、观通和指挥的需要,设计了高大的塔式舰桥。之后日本海军主力舰都按照这个样式进行建造。最后的作品大和级的塔式舰桥高达45米。
之前服役的主力舰,比如金刚、伊势级,早期采用的是类似英国军舰的三脚桅,摇摇欲坠的宝塔是在不同时期的改装中,以原来的主桅作为基础,一层一层叠加上去的。
而塔式桅楼能够在日本发扬光大,延续至二战结束,与日本对美战略战术变化、技术水平相对落后息息相关。
日本在打赢了对马大海战后,将其奉为圭臬。日本海军将美国海军作为新的假想敌后,由于日美国力差距比日俄还要大,日军设想“以逸待劳”,在日本近海(小笠原群岛)和劳师远征的美国舰队进行大决战,翻版“对马海战”,制订了“迎击决战”设想。
1922年签订的《五国海军条约》使日本海军与美军的主力舰对比只有3:5,势均力敌迎战美国海军的设想破灭。于是日本修正“迎击决战”战法为“九段渐减作战”,不单纯依靠最后的舰队大决战,而是利用潜水艇伏击、驱逐舰夜袭、陆航空袭等手段,分段逐次地削弱美国舰队。等到了预定战场,两家主力舰实力也就差不多了。在相差无几的情况下,以逸待劳的日本海军的胜算比较大。
战法定好后,日本海军的特点就很明显了:优秀的侦察能力、较高的航行速度、单舰的强大火力、严酷的训练强度。
日本海军认为,必须保证“先敌发现”(比如特色的“猫眼”),“快速集结、追歼打击”(他们倒是没怎么考虑撤退),单舰质量优势以及技术精湛的水兵队伍。而居住的舒适性、航行的安定性和人员的休息放松都属于可牺牲的范围之列。
为此,在雷达技术不受重视的年代,只有靠加高舰桥“站得高看得远”,最终形成日本战舰上独具日本特色的塔式桅楼。
另外说一下,单舰的火力优势和严酷的训练这两个特点给执拗的日本海军也带来了不小的“惊喜”―――“昭和海军三大事件”基本都与这几条有关。
一是“友鹤号事件”,1930年签署的伦敦海军条约对排水量600吨以下的舰艇的建造数量没有限制,日本海军钻空子建造了“千鸟”级鱼雷艇。并在535吨的船体里塞进了3门127毫米舰炮和4具533毫米鱼雷发射管,速度达30节!(这完全是千吨以上驱逐舰的配置)。这样变态的设计造成质量中心和浮力重心基本重合,稳定性(日语称“复原性”)极差,军舰变成了“大头娃娃”。 1934年3月12日凌晨,友鹤号随旗舰“龙田”号轻巡在九州岛西部开展夜间训练。在因风浪过大返航途中,“友鹤”号倾覆,距其竣工仅半个月。全舰仅16人生还,艇长岩濑奥一海军少佐(海兵48期)以下100人死亡或失踪,外搭事后因压力过大病死的造舰天才藤本喜久雄。“友鹤”号事件后,日本海军立即组成了调查委员会,结论是由于小吨位舰艇搭载大量武器导致重心过高,最后倾覆,事故完全是由日本海军不合理的造舰要求造成的。
二是“第四舰队事件”,1935年9月26日,在海军中将松山元的指挥下,临时编组的第四舰队进入青森县八户海域参加海军大演习。 驶往演习海域途中,在岩手县海域遭遇超强台风引发的巨浪,造成特型驱逐舰“夕雾”号、“初雪”号的舰艏断裂,以及包括航空母舰“凤翔”号、“龙骧”号在内的17艘其他船只受损、56名水兵死亡的事故。事发后,演习被迫终止。引以为傲的特型驱逐舰的舰艏被大浪切断使得日本海军大为震惊,野村吉三郎海军大将带领的调查委员会发现,由于片面追求舰艇火力而忽视舰体强度和储备浮力的问题是导致舰队受损的重要原因。
三是“美保关事件”,在1927年8月24日的夜间训练中,轻巡“神通”号、“那珂”号先后和驱逐舰“蕨”号、“苇”号相撞,其中5200吨的“神通”号巡洋舰把“蕨”号驱逐舰从当中一切为二。4艘军舰上共119人死亡。经过调查,长期昼夜不分的训练(著名的“月月水火木金金”)使官兵极度疲劳、集中力的涣散、判断力的下降是造成这起事故的主要原因。
另外高塔楼更重要的作用是垫高射击方位盘、测距仪和火控雷达,获得精确目标信息引导舰炮射击。早期雷达测距很准,但是测向精度还不如光学。简而言之就是瞄的越远打得越远。
如果要超远距射击就需要用到水上飞机校射,辅助观测弹着点。可是从各种意义上来讲水上飞机都是很娇气的,用起来也麻烦。除了面临信息传递问题还可能有敌方防空火力干扰,总之就是逆风局不好用。
所以堆高塔楼是最简单有效的办法,毕竟谁也不想20000码开外就要弹射水上飞机了。水上飞机校射只是用在顺风局不浪费舰炮射程。
对于缺乏各种雷达搜索基本靠眼睛的日本军舰来说,塔楼还有另一个作用,那就是在顶部布置防空指挥以获得足够广阔的视野和大局观,所以从一楼到屋顶花园都塞满了人。
因此,即使都是在风平浪静的太平洋,落后的技术水平迫使日本海军就只能采用高塔楼,相对应美帝海军就采用方尖碑的形状

初建时没有雷达,靠目测预警,站得高看得远,有了雷达后,也是站得高看得远。


我有个问题哦,为什么日系战列舰舰桥贼TM高
那几个违章建筑完全就是后来一次次现代化改装的时候不断堆叠上去的。增加一些新的设备,就要在舰桥上面加高一层,时间一长就成了这德性了。至于一些后来专门设计的新战列舰,实际上就比例来说舰桥并不高,只是因为放得靠前所以显得高而已(美系战列舰的指挥塔都是在舰桥后面的,而日系则是把指挥塔直接...

大和号战列舰的详细资料?
- 舰艏水线以下部分采用球鼻艏,可减少兴波阻力。- 舰艉低陷,设有舰载机机库和起倒式起重吊放装置。7. 舰桥与指挥:- 舰桥高45米,顶部装有主炮观测所和测距仪。- 内部设有电梯,侧面面积较大,迎风阻力小。- 采用单烟囱,烟囱向后倾斜,避免排烟影响舰桥工作。大和号战列舰的建造体现了日本海军...

战列舰这个地方叫什么
这叫“战舰勋表”跟官兵的个人勋标一样,战舰也能获得自己的集体荣誉,设计跟个人勋表类似,但采用大型勋表,安放在舰桥的醒目处。黑色的“E”=海战优秀奖红色的“E”=工程\/生存能力卓越奖绿色“E”指挥与控制优秀奖绿色的“H”=卫生与健康(医疗)优秀奖蓝色的“E”=物流管理优秀奖黄色“E”=司令员...

现代的战舰(不管是战列舰还是航母、驱逐舰、护卫舰),舰桥被击破会怎么...
就像是一个舰队的指挥被打掉了,和无头苍蝇以下,无法和其他部队联系,整个舰船的通讯中断。

陆奥号战列舰
修改了舰艏形状(从侧面看变成了锐角),延长了舰尾、加装了防雷突出部和三层舰底,增厚了水平装甲,增多了水密舱。更换了锅炉,但未更新蒸汽轮机,烟囱减为一座,增加了燃料装载量,续航力得到增加,但最大航速有所下降。将舰桥与桅楼合为一体,形成了日本战列舰典型的舰桥模式。武器配备 舰载武器装备...

请问在以前的战列舰舰桥上有一个控制军舰航速的可以来回扳的手柄,那个...
车钟

日本战列舰「 ”金刚”号更像是乡下亲戚的庶子?
1927年初,为了容纳不断增加的各类瞄准和主炮火控系统,「 ”金刚”号将舰桥改造为典型日本风格的宝塔型桅楼。 > 上世纪20年代金刚级的明信片,上面也印了榛名的名字,但从炮塔的折线可以看出这是「 ”金刚”号【 宝塔型桅楼 】 和英国战列舰改装的全封闭堡垒式装甲舰桥不同,日本战列舰的宝塔是在现有的三角桅上...

大和号战列舰的装备与结构是怎样的?
说起大和号战列舰,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这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日本帝国海军所建造的大和级战列舰的一号舰,是迄今为止人类历史上最大的战列舰,曾经号称为世界第一战列舰、日本帝国的救星。1945年4月7日,大和号在冲绳岛战役中,被美军飞机击沉于日本九州西南50海里处,成为日本军国主义特攻作战精神的炮灰。大和号...

二战中的战列舰到底有多大?
美国海军排水量最大的战列舰是1943年服役的依阿华级。因为受到《伦敦海军条约》和巴拿马运河通行等因素的限制,该级舰标准排水量定为44560吨,满载排水量55700吨,改装后达到57200吨。舰长达到270.4米,舰体长宽比8.18:1,水线长宽比7.96:1,是历史上船体最长的战列舰,也是航速最大的战列舰。依...

为什么在海战中打中司令塔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二战中的战舰仍然要给...
这凸显了无装甲平台的脆弱性,大口径炮弹虽可能造成重大人员和设备损失,但对指挥中心的影响相对较小。强化装甲意味着牺牲舰桥的某些功能,如通信、电力和观测设备,可能影响作战效率。因此,战舰的重量分布既要考虑装甲塔的重量,又要确保舰桥的敏捷性和稳定性。在1930至1940年间,美国战列舰的设计者们面临...

高平市18248422434: 二战日本军舰舰桥为什么那么高 -
居孙威克: 日本二战时的雷达技术很落后,所以只能将舰桥搭高,将雷达放到更高的位置上以弥补雷达性能的不足.

高平市18248422434: 日本的战列舰舰桥为什么那么高 -
居孙威克: 战舰必须有舰桥啊,应该有装甲,除主炮都被炸毁了,就无人指挥了,只能乱放炮

高平市18248422434: 二战时战舰舰桥为什么那么高? -
居孙威克: 日本二战时的雷达技术很落后,所以只能将舰桥搭高,将雷达放到更高的位置上以弥补雷达性能的不足.更多游戏礼包可以在公众号:8090app 获取到!望采纳啦!

高平市18248422434: 关于德国日本的战列舰为什么早期的德国战舰的舰桥很低,而日本的却
居孙威克: 反正写了那么多了就答了吧…… 日本舰桥的设计是与其对战列舰和巡洋舰的定位有关系的.早期的日本军舰舰桥,也是后一战型舰桥,除了一个比较高的指挥所外,主体部...

高平市18248422434: 二战日本航母为什么甲板是木头的而且还有个大红日? 为什么日本战列舰舰桥搞那么高? -
居孙威克: 二战时期的技术限制,用木头的原因之一在于造价低,尤其是对于日本这个钢铁匮乏的国家来说是合适的.另外就是重心好掌握,降低技术难度,修复也比较容易.那个大红日是用于空中识别的,防止被自己人误炸.相比于那个大圆圈圈船更显眼.毕竟那个时候靠目视来识别敌我,同理舰桥高的原因也是站得高看得远,最上面都是瞭望的

高平市18248422434: 为什么长门号战列舰的舰岛弄得像山一样 -
居孙威克: 战列舰的不叫舰岛,除了航母,其他水面舰艇的都叫舰桥当时主要的观察、测距手段是光学测距仪,测距仪距离水面越高,看得越远,为了提前发现目标,就把测距仪播放在舰桥顶部,同时把舰桥越造越高,所以二战期间日本战列舰舰桥都很高、大

高平市18248422434: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的BB的剑桥那么高大臃肿 -
居孙威克: 日本人对老战列舰的改造,对于舰桥部分往往借鉴长门型的成功经验,在指挥通讯功能需求激增的情况下围绕大型支柱桅(三脚桅或7脚桅)做文章,因为桅杆本身及其支柱非常坚固,在上面固定种种额外的舱室和甲板难度不大,英国的伊丽莎...

高平市18248422434: 为什么二战时日本的军舰都设有塔式舰桥?那么高大,对稳定性影响该有
居孙威克: 根据一战海战的教训,低速、高火力、重装甲的旧式战列舰和高速轻装甲的战列巡洋舰都不适应新的海战条件.日本海军决定建造高速重防御的新型战列舰(长门级).该级舰最大的特点,是采用了当时世界上口径最大的410毫米主炮.并且为了410mm主炮远距离炮战中测试弹着点、以及观通和指挥的需要,采用了高大的塔式舰桥.之后日本海军的主力舰纷纷按照这个样式进行改造或新建.

高平市18248422434: 为什么早期的德国战舰的舰桥很低,而日 -
居孙威克: 舰桥高是为了提高测距和射击精度一般说来测距仪位置越高,基线越长,精度也就越高,相对来说打的也就越准所以日本的舰桥搭那么高是为了加强射击能力当然副作用就是整体结构不佳,重心比较高,稳定性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