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和他弟子的小故事有哪些?

作者&投稿:危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孔子与他徒弟的小故事~

儿童经典故事在线听:仲尼师项橐 关于孔子的一则小故事

第一个故事: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启示】 常言道:「眼见为凭」,但眼睛所见未必是事情的真相,在平日我们可能经常以自己所见而下了判断,判断的根据可能依就以往的经验,而经 验的形成却是依每个人不同的背景与各种因素而累积的,或多或少夹带着个人的主观意识。 如果只凭所见与经验,同样的事件却因不同人而得到不同的结果。对“人”无形中造成了不必要的伤害;对“事”可能因目标错误而功亏一篑。 所谓「差之毫厘,失之千里」,事情的真相须根据事实性、科学化作判断,「经验」、「眼见」往往是主观的,不轻易的论断才可避免许多的误会。 第二个故事:颜回输冠 颜回爱学习,德性又好,是孔子的得意门生。 一天,颜回去街上办事,见一家布店前围满了人。 他上前一问,才知道是买布的跟卖布的发生了纠纷。 只听买布的大嚷大叫:「三八就是二十三,你为啥要我二十四个钱?」 颜回走到买布的跟前,施一礼说: 「这位大哥,三八是二十四,怎么会是二十三呢?是你算错了,不要吵啦。」 买布的仍不服气,指着颜回的鼻子说: 「谁请你出来评理的?你算老几?要评理只有找孔夫子,错与不错只有他说了算!走,咱找他评理去!」 颜回说:「好。孔夫子若评你错了怎么办?」 买布的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头。你错了呢?」 颜回说:「评我错了输上我的冠。」 二人打着赌,找到了孔子。 孔子问明了情况,对颜回笑笑说: 「三八就是二十三哪! 颜回,你输啦,把冠取下来给人家吧!」 颜回从来不跟老师斗嘴。 他听孔子评他错了,就老老实实摘下帽子,交给了买布的。 那人接过帽子,得意地走了。 对孔子的评判,颜回表面上绝对服从,心里却想不通。他认为孔子已老糊涂,便不想再跟孔子学习了。 第二天,颜回就借故说家中有事,要请假回去。孔子明白颜回的心事,也不挑破,点头准了他的假。

1.孔子和子贡的故事

春秋时期,鲁国渐渐强大,此时还有很多鲁国人在外国给别人做奴隶。于是,鲁国推出一条政令,规定无论谁路经外国赎回一个做奴隶的鲁国人,鲁国财政部门就会根据实际情况给予大于或等于救赎成本的奖励,此举是为了鼓励大家救回在外国受苦的鲁国人。孔子的弟子子贡是一名交游广阔的商人,有一次在外国期间,花重金救回了几个鲁国人,他觉得这件事对于他是举手之劳,不用政府给予他奖励,就当作了一回好事。孔子知道了这件事,非常生气,骂了子贡一通,他说:“你救回了那些鲁国人,不要政府的奖励,你觉得作了一件好事。但是你这样做会使别人的救援成本上升,别人会觉得救了人再去政府领取奖励是可耻的行为,这样会形成恶性循环,最后就没有人去救鲁国人了。你这是好心办了坏事啊!”子贡这么做,无形之中给社会灌输了这样一种意识:救人是纯粹的善念,应该是不计回报的,如果要求回报,就是另有所图,反而是一种恶。在道德负担的情况下,人们权衡之后就会作出放弃救人的选择。所以,看似高尚的子贡其实违反了一种良好的社会法则,把一件原本挺好的事给作坏了,好心办坏事就是如此了。有时候,在做取舍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对某个群体以至整个社会的影响,不要被自己的某个想法给遮蔽,一意孤行,这样,社会这个大环境可能会承受比原本大得多的损失。

2.孔子和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沟通,合作,执行,责任
一天,孔子决定带着他的弟子远行。途中,他们发现了一块破烂的马蹄铁。
孔子让弟子把这块马蹄铁捡起来,但弟子懒得弯腰,假装没有听见,径直走了。
孔子自己弯腰捡起了马蹄铁,用它在铁匠那儿换来3文钱,并用这些钱买了6个馒头。
出了城,师徒二人继续前行。他们经过的是茫茫荒野,人烟稀少。孔子猜到弟子饿得厉害,就把藏在袖子里的馒头悄悄地掉出一个。弟子一见馒头,赶紧捡起来把它吃掉。
孔子边走边“掉”馒头,弟子也就只得费力地弯了6次腰。
孔子笑着对弟子说:“如果一开始你能按我要求的做,你只要开始时弯一次腰就行了,就不会在后来没完没了地弯腰了。”

儿童经典故事在线听:仲尼师项橐 关于孔子的一则小故事



孔子是帅哥

孔子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烈。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你可以用牛或者马代替人打水,这样比较容易--所以孔子就过去对老人说;「你听说过现在有机器吗?用它们从井里打水可以非常容易,而且你做12个小时的工作,它们可以在半小时之内就完成。可以让马来做这件事情。你何必费这么大的力气呢?你是一个老人啊。」他肯定有90岁了。

那个老人说;「用手工作总是好的,因为每当狡猾的机器被使用的时候,就会出现狡猾的头脑。事实上,只有狡猾的头脑才会使用狡猾的机器。你这不是存心败坏我吗!我是一个老人,让我死得跟生出来的时候一样单纯。用手工作是好的。一个人会保持谦卑。」

孔子回到他的门徒那里。门徒们问;「您跟那个老人谈什么呢?」

孔子说;「他看起来似乎是老子的门徒。他狠狠地敲了我的头,而且他的论点好像是正确的。」

子夏是孔子的学生。有一年,子夏被派到莒父(现在的山东省莒县境内)去做地方官。临走之前,他专门去拜望老师,向孔子请教说: "请问,怎样才能治理好一个地方呢?" 孔子十分热情地对子夏说: " 治理地方,是一件十分复杂的事。可是,只要抓住了根本,也就很简单了。" 孔子向子夏交代了应注意的一些事后,又再三嘱咐说: "无欲速,无见小利。欲速,则不达;见小利,则大事不成。" 这段话的意思是:做事不要单纯追求速度,不要贪图小利。单纯追求速度,不讲效果,反而达不到目的;只顾眼前小利,不讲长远利益,那就什么大事也做不成。子夏表示一定要按照老师的教导去做,就告别孔子上任去了.后来,"欲速则不达"作为谚语流传下来,被人们经常用来说明过于性急图快,反而适得其反,不能达到目的。

52


孔子的故事和名言
孩子接着就说:“现在您看到我在搭建什么了,那到底是应该车让路给城,还是城让路给车呢?”孔子一下子被问的不知道怎样回答了,他发现在这交流中,孩子一直保持着礼貌的问答,就问了小孩子名字,小孩子也如实告诉了孔子。在交流中,孔子知道了孩子才七岁,孔子转头就跟自己弟子讲:“这孩子如此小...

请概括写出两个与孔子孟子或者他们的弟子有关的故事
春秋末期,孔子的弟子闵子骞十岁丧母,其父再娶,但继母李氏对他虐待,给自己亲生的两个儿子做的棉衣里装的是棉花,给闵子骞做的棉衣里装的是芦花。冬天外出驾车时其父发现了这件事,决定休了李氏。但闵子骞尽力劝说,双膝跪地以情动父:“母在一子寒,母去三子单。留下高堂母,全家得团圆。”...

孔子徒弟子贡的故事
我们循着司马迁的这个思路,再细细阅读《论语》等书,便可看出子贡这个人物非同寻常。他的影响之大、作用之巨,是孔门弟子中无人所能企及的:他学绩优异,文化修养丰厚,理财经商能力高超。在孔门弟子中,子贡是把学和行结合得最好的一位。下面小编给大家介绍一些关于子贡的故事吧!子贡尊师 相传,孔子...

关于孔子和孟子的小故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致力于教育事业,提倡“仁爱”和“礼制”,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和谐与尊重。孔子曾与他的弟子们发生过很多有趣且富有教育意义的小故事。其中一个著名的故事是“子路负米”。子路是孔子的弟子之一,他非常尊敬和孝顺孔子。有一次,孔子生病了,子路非常担忧,于是他决定...

谁有孔子的小故事,越短越好,最好50字
而你身高八尺,只是他的仆役,却意气扬扬、傲气冲天,你这样没有出息,所以我要离婚。车夫听了这番话,就谦虚谨慎、发奋图强。晏婴知道后,也努力培养他,后来车夫官拜大夫。孔子尤其佩服晏子的交友之道,晏子交友,交情越久,他就越恭敬有礼,别人也越尊重他。3、孔子弟子公孙赤出使齐国,冉求替他的...

孔子的经典小故事
后来曾子晚年果然有五子。还有一个故事是孔子出门时总是告诉弟子带伞或不带伞,每当让带伞总是要下雨,每当不让带伞总是没雨。而且出门时天气总是没有任何我们一般人能看出来的征兆。当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按孔子说的方法判断有没有雨,往往出错,所以弟子们感叹“圣人不完全是学而来的”。

孔子不耻下问这个故事说明了什么道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要谦虚好学。孔子是非常好学的,通常好学的人都是知识渊博的,孔子也不例外。孔子,对各种知识都很感兴趣。也非常愿意的去学习。因为知识渊博,所以很有名望,人们都尊称他为圣人。但是他自己却不这么认为。他说:“谁都不是生下来就有学问的,我只是对学习不感到厌烦,对请教不感到疲倦...

孔子10个简短小故事
以下是我摘抄的孔子10个简短小故事:1、孔子学琴:孔子年轻时曾向师襄子学习弹琴,他非常刻苦,每天都要练习很长时间。师襄子对他说:“你已经弹得很好了,但要想成为真正的大师,还需要不断地学习和进步。”2、孔子与子贡:子贡是孔子的得意门生之一,他非常聪明,但有时候过于自信。有一次,子贡问孔子:“如果我能治...

孔子最得意的弟子--英年早逝的颜回
《史记》称他“小孔子三十岁”,清代学者经考证,认为《史记》的“三十”应为“四十”之误,孔子实际上比颜回大四十岁。颜回生于公元前511年,卒于公元前480年。 孔子自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颜回也自小好学,“年十三,入孔子之门”,是当时孔门弟子中年龄最小的学生。他年龄虽小,但天资极聪颖,学习起来进步...

曾子杀猪的故事
曾子杀猪的故事1 孔子早在20xx多年前就教育他的弟子要诚实。在学习中,知道的就说知道,不知道的就说不知道。他认为这才是对待学习的正确态度。 曾子也是个非常诚实守信的人。有一次,曾子的妻子要去赶集,孩子哭闹着也要去。妻子哄孩子说,你不要去了,我回来杀猪给你吃。她赶集回来后,看见曾子真要杀猪,连忙上...

邢台县15859902570: 关于孔子弟子的故事 -
范狠中风: 1孔子还有一个弟子叫颜回,很有名的一个.当时孔子和他的弟子们是鲁国人,就是现在的山东人.战乱纷飞的当时,一个国家俘虏了别国的士兵就将他们脸上刺字变成奴隶使用,鲁国有很多战俘在别国当奴隶.鲁国政府为了解救这些奴隶就出...

邢台县15859902570: 有关孔子和他的弟子的故事 -
范狠中风: 强烈建议读《史记》,看“孔子世家”和“仲尼弟子列传” 下文是“仲尼弟子列传”,后附白话文 孔子曰“受业身通者七十有七人”,皆异能之士也.德行:颜渊,闵子骞,厓伯牛,仲弓.政事:厓有,季路.言语:宰我,子贡.文学:子游...

邢台县15859902570: 孔子和他弟子之间的小故事(白话文) -
范狠中风: 鲁哀公问孔子,如何用人.孔子说:“不要用刚愎自用的人,不要用阿谀谄媚的人,不要用诋毁他人的人.”鲁哀公说:“希望您能说得再详细一点.”孔子说:“刚愎自用的人,骄横跋扈;阿谀谄媚的人,巧言令色;诋毁他人的人,满口胡言.”鲁哀公问:“为什么这样的人不可用呢?”孔子说:“一张弓,经过调试,然后才能有力;一匹马,经过驯服,然后可以精良;一个人,真诚朴实,然后可以聪明.假如一个人没有真诚,却又多智谋,那就好比是豺狼一样,是难以靠近的.《周书》中说'为虎添翼',那岂不是非常危险的事吗?” (《韩诗外传》四)

邢台县15859902570: 孔子与他的弟子的故事短一点短一点短一点短一点 -
范狠中风:[答案] 孔子误会了颜回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

邢台县15859902570: 孔子与他的弟子的故事短一点短一点短一点短一点 -
范狠中风: 孔子误会了颜回 有次孔子受困在陈蔡一带的地区,有七天的时间没有尝过米饭的滋味. 有一天中午,他的第子颜回讨来一些米煮稀饭.饭快要熟的时候,孔子看见颜回居然用手抓取锅中的饭吃. 孔子故意装作没有看见,当颜回进来请孔子吃饭时,孔子站起来说:「刚才孟李祖先告诉我,食物要先献给尊长才能进食,岂可自己先吃呢? 颜回一听,连忙解释说:「夫子误会了,刚才我是因看见有煤灰掉到锅中,所以把弄脏的饭粒拿起来吃了. 孔子叹息道:「人可信的是眼睛,而眼睛也有不可靠的时候,所可依靠的是心,但心也有不足靠的时候.

邢台县15859902570: 孔子与他的弟子的故事一则不要太长,最好短一些 -
范狠中风:[答案] 孔子的一位学生在煮粥时,发现有肮脏的东西掉进锅里去了.他连忙用汤匙把它捞起来,正想把它倒掉时,忽然想到,一粥一饭都来之不易啊.于是便把它吃了.刚巧孔子走进厨房,以为他在偷食,便教训了那位负责煮食的同学.大家才恍然大悟.孔子很感...

邢台县15859902570: 孔子与他弟子的故事 -
范狠中风: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读音li二声,草名,嫩叶可做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爨(读音cuan四声,烧火煮饭)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其甑(读音zeng四声,古代蒸食的炊具)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

邢台县15859902570: 求孔子和其弟子的故事 -
范狠中风: 有一个关于孔子的故事.这个故事跟老子一样古老.孔子在旅行,经过一个村庄,他看到一个老人,一个很老的老人,他从井里面打水来浇地.那是非常辛苦的工作,太阳又那么大.孔子以为这个人可能没有听说过现在有机械装置可以打水——...

邢台县15859902570: 孔子和他弟子的故事 -
范狠中风: 话说孔子东游,来到一个地方感觉腹中饥饿,就对弟子颜回说:“前面一家饭馆,你去讨点饭来!”颜回就去到饭馆,说明来意. 那饭馆的主人说:“要饭吃可以啊,不过我有个要求”颜回忙道:“什么要求?”主人回答:“我写一字,你若认...

邢台县15859902570: 孔子与弟子的故事(1个) -
范狠中风: 一天,孔子领着学生们在野外进行御、射训练.中午,师生聚在树荫下休息,先解马放青,然后师生进行野炊.不料马跑到田里去吃庄稼.农人见了,大怒,上去把马牵走了.子贡追上农夫,给他作揖说:“对不起,我们的马吃了您的庄稼,怪...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