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81

作者&投稿:法夏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处于整个动机层次的第一,第二阶段的学习是为了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为了得到奖励等等。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性地采取一些措施,根据教材提供的信息,把教材和从学生生活实际能获得的有关信息联系在一起,编成学生喜欢的故事,以讲故事的形式引入,在故事中出现一些问题。
案例1:第一册的认位置,可以这样操作——帮小朋友分东西,帮小动物找家,把迷路的小朋友送回家等等。类似的问题,对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来说,教师要引导学生可以采用的方法很多。第四册确定位置,题目是:游乐场的小狗、小猴、小兔、小松鼠玩转椅时间过长,辨不清方向啦,哪位小朋友能帮帮他们?比一比谁是最好的向导。就是从这样一点点小事中满足孩子的心理需求,他们渴望被表扬,渴望象大人一样做好多事,体验成就感,只要将他们的劲头提起来,有时候是成人所不能及的。
二、培养学习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是一句至理名言。我们的学生天真活泼,但并不是一张白纸,他们也有丰富的生活,不同家庭中成长的孩子有着不同的经历,丰富的生活内。
教学要激发学生的兴趣,将学生的生活经历体验熔入到学习内容中,创设生动有趣的又有知识性的课堂环境,让学生体验到数学的乐趣,这样在自主探索的过程中才能真正进入角色,去理解和掌握知识与技能,启迪数学思想和学习数学的方式方法。
1.教材中有一部分知识性的内容,需要用数学思想和方法去理解,并且能够掌握一些接替技能。
平均分:设计时,首先想到学生生活中的哪些地方用到平分呢?怎样才能理解平均分的含义呢?
案例2:学生分成六组,每组4人,发给数量不等小卡片若干。要求每个小朋友分到的一样多,分得的情况:每组分得3个、4个、6个,还有的有剩余情况。让学生体会“平均分”就是每份分得一样多。
案例3: 生活中经常能够遇到平均分的例子。“有6个桔子,你和弟弟分开吃,通常怎么分?”“对”他3个,他也3个。“这叫怎么分?”“平均分”。“对,说得很好”。小朋友们还能举一些生活中常用的平均分的例子吗?很自然而又轻松的将生活经验和数学概念联系在一起。
2.教材中有一部分纯属于知识性的东西,通过这些知识的学习和掌握而形成一定的技能。
“认图形”这部分内容大部分学生在生活中经常看到,我是这样操作的:
案例4:⑴ 大家每人准备三张纸。⑵ 师:取出三张纸,开始折思辨性、六边形。⑶准备齐全后,找一张长方形或正方形的纸给大家看这个图形有几条边(四条边),大家找一找教室里面有四条边的物体,并用手摸一下,有什么感觉? 教师做两个动作:画弧线,画直线。一边画一边说四边形的边是哪一种,学生很快判断对了。⑷请大家给这些四条边的图形取个名字,“叫四边形”“请大家折出跟别人不一样的四边形,老师会帮大家贴到黑板上”,结果不同的四边形排了一长条。⑸又用同样的方法折五边形、六边形,一堂课感觉很乱,但每个学生都参与其中,获得不同程度的体会。⑹ 第二课时做书上的习题,判断哪些是四边形,哪些是五边形等,做得很好。教师要抓住小学生的特点,精心设计新颖而又别开生面的课堂教学,这才是真正感兴趣的,也能学好会用的。
三、利用教材展开实践活动
在教学中,教材是根本,离开教材的实践活动只能是一纸空文,因此两者必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案例5:第三册书中的统计,这部分内容经常出现在生活中,但统计对低年级学生来说,完全是一个陌生的名词,对此,我是这样做的:请出12名学生,分成4组,每3个学生分成一组,进行石头、剪子、布的游戏活动。

一、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的紧密联系,挖掘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

  传统的“应试”教育,教师不注重数学知识与学生实际生活有哪些联系,学生学了数学以后,在生活中碰到实际问题仍然束手无策,造成了知识与运用脱节,学生感受不到数学的趣味和作用。

  《新课标》明确指出“要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数学的意识和能力”,这就要求数学教师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和已有的知识设计富有情趣和意义的活动,为学生提供观察和操作的机会,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价值和作用,从而体会到身边有数学,可以用数学知识解决身边的实际问题,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应用能力,有利于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要把课堂上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就要加强实践操作,培养把所学知识运用于生活实际的能力。如在教学完长方体的表面积后,设计了这样一道题:我最近买了一间房,这个房间长5.2米,宽3米,高2.6米,如果要在四面墙和房顶粉刷上白色油漆(其中门窗占10.2平方米不刷),如果每平方米需要油漆0.25千克,我需要买多少油漆?这样的设计不仅贴近学生的生活、符合学生的需要,还使他们将数学知识和实际生活联系得更紧密,这样才能使学生有意识地学,有意识地用,实践能力也就在不知不觉中提高了。

  二、重视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提高实践能力

  学生不断获取知识,是为了不断提高自己的能力,为了学以致用,因此要有收集、分析和处理数据信息,并将获得的数据信息转换成数学问题加以解决的能力。这是学生进入社会实践需要的基本能力。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培养学生的分析和处理数据的能力,特别是在解决生活实际问题中,在多种答案并存的情况下,要引导学生从最省最合算的角度选择答案。如设计下面的问题:甲城向乙城运7.5吨货物,如果用载重量5吨的大卡车,运一趟运费110元,用载重量2吨的小卡车,运一趟运费要50元。请设计一下运送方案,比较一下哪种运费最省。学生在分析解答的过程中,增长了知识,有效提高了应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重视数学知识与生活的联系,培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1.思维训练“生活化”。思维训练“生活化”,是指在课堂教学中的教学内容要面对生活实践,为学生营造宽松平等而又充满智力活动的氛围,使学生自然而然地受到创造性思维的训练。由于学生思维的创造性是一种心智机能活动,是内在的隐性活动,因此必须借助外在的动作技能、显性活动作为基础。在教学中要结合学生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通过“再创造”学习知识,以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为目的,达到能力的创新。

  2.日常生活“数学化”。日常生活“数学化”是指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逐步具备在日常生活中运用数学的“本领”,使他们认识到“数学是生活的组成部分,生活离不开数学”,养成事事、时时、处处吸收、运用数学知识的习惯,调动他们主动学习数学、创造性地应用数学的积极性。例如,生活中常用的各种知识像按比例分配水电费、计算储蓄利息、日常购物问题均发生在身边,我们买东西、做衣服、外出旅游,都离不开数学。学生用学过的知识解决问题,不仅激发了学习兴趣,而且提高了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培养了数学应用意识。

  四、重视数学估算教学,培养学生估算能力

  估算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在传统教学中,教师对学生精确计算的熟练程度要求比较高,而忽视了对学生估算能力的培养,使得学生缺乏估算意识和方法,在实际生活中即使不要求得到精确结果学生也会不厌其烦地计算下去,而不会用估算迅速得出结果。甚至有的学生算题的结果与现实生活相差甚远时,却没有感到是错的,缺乏数感。这在不同程度上影响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因此,在数学中要重视估算教学并运用实例说明估算的必要性和实用性,强化学生的估算意识,教给学生估算的方法,逐步养成估算的习惯,从而逐步提高估算能力。如让学生估计一下全校大约有多少人,从家到学校需要多长时间,上学时至少要提前多少时间出发才不会迟到等。只有学生有了估算意识,掌握了估算方法,才会在实际生活中自觉地灵活运用并迅速解决问题,提高实践能力。

《数学课程标准》提出:“有效的数学教学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实践、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也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是当前素质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和内容。小学数学教学的最终目的在于学以致用,即将所学的数学知识应用于周围的生活实际和解决生产劳动中的简单问题,要做到这一点,就必须在教学过程中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想方设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下面笔者就结合多年的实践与思考浅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一、 创设问题情境,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小学生对周围的一切事物都充满着好奇和兴趣,是人生求知欲旺盛的黄金时间。针对学生这一心理特点,教师就要因势利导,根据教学目的需要,联系生活实际,设计问题情境,激发他们探索和解决问题的兴趣,从而达到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目的。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体积”内容时,笔者组织学生在新课前五分钟复习了已学过的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体积的基础上提问学生:“圆锥体是我们新认识的一种‘不规则物体’,那它的体积又将如何计算呢?”这时全班一片寂静,大家冥思苦想却不知如何回答。看到此时的课堂气氛如此沉寂,我便进一步引导学生:“记得五年级我们在学习平行四边形、三角形、梯形面积的时候,都是化难为易,变生为熟,把它们转化成已经学过简单的平面图形面积进行计算,那圆锥体是不是也可以转化成我们学过的物体体积进行计算呢?” 一石激起千层浪,稍微一点拨,一些学习灵活的同学顿时在困惑中找到了灵感,纷纷举起小手,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于是我叫了一位成绩中等的同学回答,他流利响亮地回答道:“我认为圆锥体比较接近圆柱体,它的体积计算方法应该和圆柱体体积计算有联系”。有相当一部分同学也都赞同这个观点,我充分肯定了学生的判断,但不急于下结论。又进一步启发学生:“既然同学们都认为圆锥体体积和圆柱体体积有关系,那大家想不想利用自己课前准备好的学具通过动手实践把两者的关系探究出来呢”?这时,全班学生学习热情无比高涨,异口同声地说:“想!”大家都迫不及待地想马上动手实践探究其中的规律。可见,教师通过创设一定的问题情境,学生的实践兴趣能够充分的激发出来,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学习效果。
二、指导动手操作,创造学生实践机会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结合教材内容实际,创造学生动手操作的机会是培养学生实践能力的有效途径和方法,而且还可以促使学生在多想多动中理解知识,加深印象。如同样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锥体积”内容时,笔者提前一天就在班上布置学生准备好明天上课用的学具,让每一位学生在课堂上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在课前五分钟复习和创设问题情境,有效激发学生实践兴趣的基础上,在学习新课环节,自己亲自下去认真观察和指导学生利用手中学具动手操作验证自己猜想的探究过程。在学生动手探究过程中,我观察到全班学生都充满兴趣,积极参与,认真思考,大胆交流,最终探究出圆锥体积等于三分之一与其等底等高圆柱体体积这一正确结论。这样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亲自实践,让每一位学生既动手,又动口,还动脑,积极主动去探求数学规律,不但能让学生从实际操作中得到的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而且还有效地提高了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实践能力。
三、 精心设计练习,培养学生生活技能
课堂练习是强化知识、形成技能、开发智力的重要手段。在数学教学中,要结合教材的内容,精心设计各种实践性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体会数学知识和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努力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积”内容时,为了使新知识尽量和学生的实际生活相联系,突出数学来源于生活又应用于生活这一新课程理念,有效培养学生生活的基本技能,笔者设计了以下练习:
(一)一个圆柱形水桶,从里面量它的底面直径56厘米,高87厘米,求这个水桶可以装多少水?
(二)一个圆柱形杯子,从里面量它的底面直径8厘米,高10厘米,现在有一袋498毫升的牛奶,问这个杯子能不能装下这袋奶?
(三)学校建了两个同样大小的圆柱形花坛。花坛的底面内直径为3米,高为0.8米。如果填土的高度是0.5米,求两个花坛共需要填土多少方?
(四)一个圆柱形粮囤,从里面量得底面半径是1.5米,高2米。如果每立方米玉米约重750千克,这个粮囤能装多少吨玉米?
通过以上练习,学生可以灵活地掌握知识,并将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实践中,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生活技能。
四、 重视课外实践,鼓励学生学以致用
要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除在课堂上创造实践的条件外,课外还应鼓励学生开展实践活动,使学生在课堂上学到数学知识学以致用,以达到把数学知识运用于日常生活的目的。如还是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圆柱体积”内容时,临近下课3分钟笔者布置了一道这样的课后动手操作实践题:“请同学们利用教科书第121页的附页1,动手剪下圆柱侧面和底面,然后粘贴成一个圆柱体,并用尺子量一量相关长度,算出它的体积,明天数学课上同学们彼此展示一下自己动手做的圆柱体,比一比,赛一赛,看谁做的圆柱体比较美观,看哪个同学比较心灵手巧,又看哪些同学正确地计算出它的体积?”又如在教学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 “比例尺”内容时,在学生熟练地掌握了通过比例尺计算两地的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的基础上,笔者布置了这样的课后实践操作题:“请同学们课后认真观察校园文化长廊上的中国地图,找到这幅地图的比例尺,并用直尺在地图上量出广州——香港的直线距离,再利用我们本节课所学的知识计算出广州——香港实际直线距离”。每节数学课笔者都通过有意识地给学生布置一些课后操作实践的作业,这样,学生既巩固了知识,又有效地培养了实践动手操作能力。
总之,我们一线小学数学教师只要转变教学思想,增强实践观念,创新教学方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始终把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提高摆在重要位置,积极采取各种有效途径,激发学生动手实践的兴趣和信心,创造学生动手实践的机会,关注学生动手实践的过程,努力锻炼学生动手实践的技能,学生的实践能力就一定会在教师的关爱和指导下得到快速地发展和提高。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为此,我们在数学教学中必须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充分挖掘学生的生活资源,将抽象的数学建立在学生生动、丰富的生活背景上,让学生自己去感悟、探究,用数学的眼光去观察、认识周围的事物,用数学语言来表达与交流。从中提高学生对数的敏锐程度,形成对数的良好直觉,启蒙学生的数感。\\x0d\\x0a例如在一年级“认数”的教...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数学文化
数学课堂教学就是要挖掘蕴藏在数学之中的丰富的文化资源,实现其科学价值与人文价值的和谐统一。1、在构建数学知识的同时,应重视思想观念、思维方式的渗透。课堂教学毋庸置疑,其重点应放在学生的知识构建中,作为数学教育它所反映的是对数学文化的传承。为避免枯燥乏味的学习,我们应用数学的思想观念、思维方式来解决实际问...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进行估算教学?
在进行估算教学时,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思考,以供参考。一、估算意识与估算技能的培养同样重要,前者的重要性有时甚至超过后者。过去的教学中,教师往往把更多的注意力放在“如何估算”上,例如,先用“四舍五入法”求出算式中的近似数,再对近似数进行精确计算,这样,估算就变成了一种僵化的固定的方法...

浅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渗透
一、注重挖掘教材蕴含的心理教学内容,有的放矢地进行渗透。语文、思品教材中的内容,其定位就是对学生进行良好的品质教学,而数学的内容更多地倾向于理性化的知识,人文性相对要少一些。然而,我们仍能从中发现许多有利于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内容。数与代数一类的课,我们主要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计算、估算...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现高效课堂
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学习,被动变主动,何愁不实现课堂的高效呢?主动学习的学生,课堂知识能记住90﹪,而被动学习的学生只能记住知识的50﹪左右。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应该采用兴趣化教学法,让学生爱上数学,对学习数学产生兴趣。 1、创设生活情境,激发学习兴趣数学是一个抽象性、逻辑性较强的...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怎样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但小学生受年龄所限,知识积累、生活经验、社会实践均不丰富,我们该如何培养他们解决数学问题的能力呢?一、培养问题意识——善于提问 古人云:“学源于思,思源于疑。”培养问题意识就是要鼓励学生质疑;鼓励学生有自己独特的见解;鼓励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要允许学生随时提问,并随时对...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运用正确的评价方法评价学生呢?我认为主要要做好以下几点:一、运用不同的尺子评价学生多一把尺子就多一批好学生。多元智力理论认为:每个人都同时拥有九种智力,只是这九种智力在每个人身上以不同的方式,不同的程度组合存在,使得每个人的智力都各具特色。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学校里没有所谓...

怎样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
”而小学教育是教育的基础,在小学阶段对我国儿童进行数学教育是为将来初中数学、高中数学、大学数学的学习打基础,同时培养我国儿童的思维逻辑能力,因此小学数学教学在小学教育中占有着极其重要的地位。在数学学习中,培养小学生独立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小学数学教学的关键所在。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独立...

如何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培养学
因此,引导学生全方位、高质量、多层次地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实在是培养富有主动精神和创意意识的高素质人才要中之要。提升教育理念,改变教育行为,成为当务之急。 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呢? 下面就结合教学实际谈一谈我的体会。 一、营造和谐的自主学习氛围 教师应与学生平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及对策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会出现哪些问题及对策新课程倡导学生的学习方式应以主动参与、探究发现、交流合作为主。新课程改革很关注对学生探索能力的培养,注重培养学生探索性学习;认为学生学习数学的过程应该是一个学生亲自参与、丰富、生动的思维过程;要让学生经历一个实践和创新的过程。可见,新课程改革把指导学生进行探索性学习作...

宁南县19624605524: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
包明普拉: 新课程改革以来,新的理念、精神和要求越来越多地为人们所接受,作为一名小学数学教师,如何全面提高课堂教学质量是要考虑的首要问题.我认为这就需要了解当今教育形势的发展,根据教学实际,遵循学生学习数学的心里规律,掌握并将先进的理念有目的地运用到实际教学活动中,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已有的生活经验出发,重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在实践过程中,我主要是有以下几种做法.

宁南县1962460552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包明普拉: 一、如何组织课堂教学,创设什么样的情景来培养学生的学习动机. 一年级学生的学习动机之处于整个动机层次的第一,第二阶段的学习是为了得到好分数,不想落人后,为了得到家长和老师的赞扬,为了得到奖励等等.因此,我们可以有针对...

宁南县1962460552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 -
包明普拉: 最低0.27元/天开通百度文库会员,可在文库查看完整内容>原发布者:龙源期刊网【摘要】利用动手操作这种具体的学习手段,使书本知识在小学生的大脑中留下深刻印象,对于小学数学的学习是非常有益的.动手操作在课堂中发挥着相当重...

宁南县19624605524: 如何学生培养数学实践能力 -
包明普拉: 实践能力是儿童智力活动的源泉 实践操作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变“要我学”为“我要学”.由于数学知识比较抽象,一些学生难以理解,缺乏学习兴趣.在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学生好动、好奇的心理,从学生熟悉的生活情境和感兴趣的事物...

宁南县19624605524: 数学课上怎样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
包明普拉: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著名的教育实践家陶行知先生提出:“做中学,学中做”“生活即教育”等教学思想对教学实践有一定的启示意义.因此,在我们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应将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放在重要位置,让它...

宁南县19624605524: 如何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
包明普拉: 一、 创造条件、奠定学生实践操作的基础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的实践能力体现在学生能够运用已有的数学知识经验,依据实际生活中的经验,解决现实生活中数学问题的能力.“巧妇难做无米之炊”.学生的实践是有条件的:必须具备一...

宁南县1962460552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
包明普拉: 可以让他们动手做一些活动. 我在澳大利亚读高中教育专业.教数学和中文. 数学是很枯燥的一门课.但是如果有一些小活动,就会提升学生的兴趣.我记得我之前和学生玩过一个小活动. 我是把学生分成五个人左右一组.可以有一些程度好点的学生和程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提升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宁南县19624605524: 如何培养小学生动手实践能力 -
包明普拉: 对于小学生来说,他们往往缺乏感性经验,只有通过亲自操作,获得直接的经验,才便于在此基础上进行正确的抽象和概括.特别是对于数学这样具有高度抽象性的科目来说,更需要在学生中加强实际操作,而传统教学的缺点,往往是用口头讲...

宁南县19624605524: 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
包明普拉: 培养数学问题解决的有效策略数学教学不可能把各式各样的数学问题一一讲全,把解答的方法都教给学生.数学教学的功能是帮助学生习得数学问题解决的一些常用的基本方法,并引导他们灵活应用这些方法,适应问题的千变万化,即“策略”.小学生具有数学问题解决的策略表现为:积累了一些常用的解决问题的方法;经常灵活地应用方法解决问题;对合理地使用方法有所体验、有些经验.数学问题解决教学的意义也在于学生通过问题解决的数学活动体验方法、形成策略,而不能把目光仅仅定格在答案上.由于小学生各个年龄阶段认知水平不同,第一学段(1-3年级)的学生在数学问题解决过程中较多的是采用动手做、寻找规律、画图、尝试、列表等策略,

宁南县19624605524: 谈谈如何对小学生数学动手操作习惯的培养 -
包明普拉: 小学生以具体思维为主,因而在认识过程中很难从教师的讲授和得出的结论中获取其中蕴含的数学思想、方法和数学思维品质,所以教师应加强对学生的实践操作训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知,充分发挥学生的潜力,让学生通过自己的努力解决问...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