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是什么意思?

作者&投稿:止种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是什么意思~

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意为: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原诗:
《月夜忆舍弟》唐代: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释义: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常常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公元759年(乾元二年)秋杜甫在秦州所作。这年九月,安史之乱,安禄山、史思明从范阳引兵南下,攻陷汴州,西进洛阳,山东、河南都处于战乱之中。当时,杜甫的几个弟弟正分散在这一带,由于战事阻隔,音信不通,引起他强烈的忧虑和思念。
赏析:
首联:“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戍鼓”指的是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断人行” 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宵禁是古代实行的一种制度,就是说到了晚上人们都不能出门。边秋指的是秋天边远的地方。
“一雁”指的是一只大雁。杜甫在这里写到大雁并不只是为了表示季节更替的这种感情,还因为古人用雁行来指兄弟。这里的一只孤雁,就像杜甫与自己的兄弟分离。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这联是说:今天是白露节,天气转凉了,我更思念家人,虽然这里也有明月相伴,但还是家乡的月亮更明亮啊!
颈联:“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皆”指的是都。“有弟皆分散”就是说:我虽然有兄弟但他们都离散各在一方。“无家”说的是杜甫在洛阳附近的老宅已毁于安史之乱,无家可归。“无家问死生”就是说“兄弟们都无家可归,我也没有地方能打听到他们的消息”。
最后尾联:“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寄书”指的就是互相寄给对方的书信,这是古代天各一方的亲人们互相联络的唯一方式。可是现在要给兄弟们寄信,却不知道该寄到哪里。“况乃”是说何况是,“未休兵”是因为此时叛将史思明正与唐将李光弼激战。寄书信询问也不知送往何处,更何况天下依旧战乱不能太平。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戌楼上的更鼓一声一声的响着,由于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秋夜的边塞路上已没有行人的踪影了;秋天的边境,只有一两声孤雁悲悲切切的鸣叫。

这句诗的意思是: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原诗: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译文: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从今夜就进入了白露节气,月亮还是故乡的最明亮。虽有兄弟但都离散各去一方,已经无法打听到他们的消息。寄往洛阳城的家书老是不能送到,何况战乱频繁还没有停止

出处: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诗歌赏析

这首诗是唐肃宗乾元二年(759)秋天杜甫在秦州所作。是年,史思明杀安庆绪,引兵还范阳,九月复率兵攻陷洛阳,山东、河南一带处在战乱中。当时杜甫因关中饥荒,弃官携家小西进,正住在秦州。舍弟:对人称自己的弟弟。杜甫居长,有四个弟弟,名颖、观、丰、占。写诗时只有杜占在身边,其余分散在河南、山东一带。

全诗信手写来,却层次井然,其中以一个“忆”字贯彻全诗,可谓“句句不离‘忆’字”(清人章燮语)。后四句内涵丰富,如近人俞陛云所析:“有弟而分散,一也;诸弟而皆分散,二也;分散而皆无家,三也;生死皆不可闻,四也;欲探消息,唯有寄书,五也;奈书长不达,六也。”(《诗境汪说》甲编)



【释义】戍楼上的更鼓声隔断了人们的来往,边塞的秋天里,一只孤雁正在鸣叫。

【出处】唐·杜甫《月夜忆舍弟》

原文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注释

舍弟:谦称自己的弟弟。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戍,驻防。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的边地,边塞的秋天

露从今夜白:指在气节“白露”的一个夜晚。

扩展资料

这首诗首联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

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点明“月夜”的背景。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的意思是:戌楼上的更鼓一声一声地响着,(由于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秋夜的边塞路上已没有行人的踪影了;秋天的边境,只有一两声孤雁悲悲切切的鸣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出自唐代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赏析:诗一起即突兀不平。题目是“月夜”,作者却不从月夜写起,而是首先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路断行人,写出所见;戍鼓雁声,写出所闻。耳目所及皆是一片凄凉景象。沉重单调的更鼓和天边孤雁的叫声不仅没有带来一丝活气,反而使本来就荒凉不堪的边塞显得更加冷落沉寂。“断人行”点明社会环境,说明战事频仍、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附:月夜忆舍弟
唐代 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生死。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戌楼上的更鼓一声一声的响着,由于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秋夜的边塞路上已没有行人的踪影了;秋天的边境,只有一两声孤雁悲悲切切的鸣叫。

《月夜忆舍弟》是唐代诗人杜甫创作的一首五言律诗。这首诗托物咏怀,层次井然。首联和颔联写景,烘托出战争的氛围。颈联和尾联在此基础上写兄弟因战乱而离散,居无定处,杏无音信,于是思念之情油然而生,特别是在入秋以后的白露时节,在戌楼上的鼓声和失群孤雁的哀鸣声的映衬之下,这种思念之情越发显得深沉和浓烈。全诗语句精工,格调沉郁哀伤,真挚感人。

戍鼓:戍楼上用以报时或告警的鼓声。
断人行:指鼓声响起后,就开始宵禁。
边秋:一作“秋边”,秋天边远的地方,此指秦州。
一雁:孤雁。古人以雁行比喻兄弟,一雁,比喻兄弟分散。

戍楼上的更鼓声断绝了人行,秋夜的边塞传来了孤雁哀鸣。


跟家书有关的诗句
1、《春望》唐代: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译文:长安沦陷,国家破碎,只有山河依旧;春天来了,人烟稀少的长安城里草木茂密。感伤国事,不禁涕泪四溅,鸟鸣惊心,徒增离愁别恨。连绵的战火已经延续到了现在,家书...

写秋天声音的诗句有哪些
1. 关于写秋天声音的诗句 2. 关于秋天声音的诗句有哪些 关于写秋天声音的诗句 1.关于秋天声音的古诗 长安一片月,万户捣衣声。 —— 李白《子夜吴歌·秋歌》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 杜甫《月夜忆舍弟》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 叶绍翁《夜书所见》 秋阴不散霜飞晚,留得枯荷...

请帮忙赏析几首咏月诗,拜托,帮帮忙~~~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月既不解饮,影徒随我身。暂伴月将影,行乐须及春。我歌月徘徊,我舞影零乱。醒时同交欢,醉后各分散。永结无情游,相期邈云汉。嫦娥(李商隐)云母屏风烛影深,长河渐落晓星沈。嫦娥应悔偷灵药,碧海青天夜夜心。月夜忆舍弟 (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

人生自古两难全,寒冬孤枕对愁眠!解释
全句:人生自古两难全,寒冬孤枕对愁眠 。邪魅魍魉终有报,一轮明月照人间 。此诗是后人对生活的感触所创作。“人生自古两难全,寒冬孤枕对愁眠。”的意思是是古今中来,鱼和熊掌不可兼得,两个人因为工作和生活的原因没办法在一起,只能在两地分割,在寒冬中只能孤枕难眠,表达诗人在现实和欢聚中...

有关月亮的故事,古诗
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2、《望月怀远》唐·张九龄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3、《月》唐·薛涛 魄依钩样小,扇逐汉机团。细影将圆质,人间几处看?4、《月夜忆舍弟》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

“辞根散做九秋蓬“的全诗是什么,谢谢了
【出处】《望月有感》——唐代:白居易 自河南经乱,关内阻饥,兄弟离散,各在一处。因望月有感,聊书所怀,寄上浮梁大兄、於潜七兄、乌江十五兄,兼示符离及下邽弟妹。时难年荒世业空,弟兄羁旅各西东。田园寥落干戈后,骨肉流离道路中。吊影分为千里雁,辞根散作九秋蓬。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

中秋的诗,短一点,好记一点的.急急急急急!
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 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 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 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 12.皮日休:天竺寺八月十五日夜桂子 玉颗珊珊下月轮,殿前拾得露华新。 至今不会天中事,应是嫦娥掷与人。 13.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

中国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
.杜甫:月夜忆舍弟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张九龄:望月怀远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 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 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 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李白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

带月字的古诗有哪些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杜甫《月夜忆舍弟》秋空明月悬,光彩露沾湿。惊鹊栖未定,飞萤卷帘入。--孟浩然《秋宵月下有怀》昔年八月十五夜,曲江池畔杏园边。今年八月十五夜,湓浦沙头水馆前。西北望乡何处是,东南见月几回圆。昨风一吹无人会,今夜清光似往年。--白居易《八月十五日夜湓亭...

古代诗人写月亮的诗
至念及儿女不能思,又进一层。鬓湿臂寒,看月之久也。月愈好而苦愈增,语丽情悲。末又想到聚首时,对月舒愁之状,词旨婉切,见此老钟情之至。(《杜臆》)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月夜忆舍弟》)落月满屋梁,犹疑照...

大安市17298708805: 杜甫的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是什么意思 -
廖实四君: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的意思是:戌楼上的更鼓一声一声地响着,(由于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秋夜的边塞路上已没有行人的踪影了;秋天的边境,只有一两声孤雁悲悲切切的鸣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出自唐...

大安市17298708805: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是什么意思? -
廖实四君: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戌楼上的更鼓一声一声的响着,由于战事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秋夜的边塞路上已没有行人的踪影了;秋天的边境,只有一两声孤雁悲悲切切的鸣叫.

大安市17298708805: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白月是故乡明是什么意思 -
廖实四君: 你好,这是唐代诗人杜甫的《月夜忆舍弟》. 翻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兄弟,望月怀思,觉得故乡月儿更圆更明. 这首诗的第一句“戍鼓断人行”,一开始就点出“深夜”和“战时”那种戒备森严、冷清的样子.第二句的“边秋”和“雁声”则说明在怀念他的兄弟时候的季节和地点.当时季节正好是秋天,花草树木都开始凋谢,而自己又是身处在边境,再加上孤雁凄惨的哀叫声,就更令人觉得空虚寂寞了.“露从今夜白”这一句,则写出当时的节气,而白露又可以和下一句的明月相互呼应,如此一来,就可以由“白色”这个颜色来感受出当时那种冷清的样子. 这首诗后面还有几句的. 希望对你有用. 精锐庆春.

大安市17298708805: 诗人杜甫的诗句“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意思 -
廖实四君:[答案]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月夜忆舍弟》一诗.全诗如下: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翻译...

大安市17298708805: 戍鼓断人行,······的意思 -
廖实四君:[答案]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语出唐代诗人杜甫所作的《月夜忆舍弟》一诗.全诗如下: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

大安市17298708805: 月夜忆舍弟中的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的表达作用是? -
廖实四君: 表达作用是描绘了一幅边塞秋天的图景,展现出一片凄凉景象,点明了社会环境,说明战事仍然频繁、激烈,道路为之阻隔.两句诗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这就是“月夜”的背景.

大安市17298708805: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白月是故乡明是什么意思 -
廖实四君:[答案] 月夜忆舍弟【唐】杜甫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翻译:戌楼响过更鼓,路上断了行人形影,秋天的边境,传来孤雁悲切的鸣声.今日正是白露,忽然想起远方...

大安市17298708805: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的下两句是什么 -
廖实四君: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出自唐朝诗人杜甫的古诗作品《月夜忆舍弟》第一二句,其全文如下: 戌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寄书长不达,况乃未休兵.

大安市17298708805: 戍鼓断人行,秋边一雁声中雁指的什么 -
廖实四君: 雁指大雁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说的是“白露节”. 语出唐代大诗人杜甫所作的《月夜忆舍弟》这首五言律诗,全诗如下: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

大安市17298708805: 戍鼓、雁声写了什么 -
廖实四君: 戍鼓:戍楼上的更鼓,边防驻军的鼓声.雁声:大雁的叫声.“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出自杜甫的《月夜忆舍弟》,意思是,戍楼上的更鼓声咚咚响,隔断了人们的来往,道路上已没有行人的踪影;边塞的秋天里,只听见一二声孤雁的哀鸣.戍鼓雁声,写出了作者所闻,渲染了浓重悲凉的气氛,是“月夜”的背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