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杂谈:中国民间传统的节日还有哪些?

作者&投稿:勇俗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日历上的节日,不胜枚举,有现代的重大节日,例如国庆节、劳动节、建党节、建军节、妇女节、儿童节等等;也有商业气息浓厚的“洋节”,比如说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还有什么充满着讽刺意味的感恩节等;但是我们中国传统的节日,人们还能张口就说出来吗?
中华文化在这片地大物博的土地上流传了5000年,也留下了每个地方不同的的风俗习惯,因此在一年之中,各个民族、宗教、民间会有许多许多的节日。
流传最为广泛的、最为普及的主要的传统节日有哪些呢?
元旦
这个元旦可不是我们现在说得元旦,而是正月初一,因为在辛亥革命之后,才将现在公历的1月1日改为元旦的,所以我们现在将正月初一统称为“春节”。
春节历史悠久,起源于早期人类的原始信仰与自然崇拜,由上古时代岁首祈岁祭祀演变而来。
百节年为首、四季春为先,春节被老百姓俗称“过大年”,是集除旧布新、拜神祭祖、祈福辟邪、亲朋团圆、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是中华民族最隆重的传统佳节。
人日
正月初七,在古代民间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被称为“人日”,也叫“人节”。相传,女娲在正月初一创造了鸡,所以初一为鸡日,二日为狗,初三为猪日,初四为羊日,初五为牛日,六日为马,在第七天抟土造人,故而七日为人日 。
这一天民间有吃“七宝羹”祈福纳吉、佩戴“人胜”讨好彩头等习俗。(人胜指的是一种头饰)
上元节
正月十五上元节,因为正月十五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正月为“元月”,“夜晚”被称作宵)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除了要吃元宵外,传统习俗中要在正月十五上元夜张灯为戏,所以也叫做“灯节”。《生查子·元夕》:“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
上元节是根据道教“三元”的说法,也就是“上元天官赐福、中元地官赦罪、下元水官解厄”,这三元也就是三官大帝。
因此上元节祈福也就成为了古老习俗。
元宵节习俗主要有赏花灯、吃汤圆、吃元宵、猜灯谜、放烟花等一系列传统民俗活动。此外,不少地方元宵节还增加了游龙灯、舞狮子、踩高跷、划旱船、扭秧歌、打太平鼓等传统民俗表演。
社日
社日也叫“土地诞”,是古老的中国传统节日,就是农家祭社祁年的大日子。但社日一年有两次,在立春后第五个戊日,是为春社,一般在农历二月初二前后,同时二月二也是“龙抬头”,所以一些习俗也会相互融合;在立秋后第五个戊日,是为“秋社”,大约在新谷登场的农历八月。
古人把土地神和祭祀土地神的地方都叫"社",按照中国民间的习俗,每到播种或收获的季节,农民们都要立社祭祀,祈求或酬报土地神。
寒食节
在清明前二日,《荆楚岁时记》上有记载说,在冬至后一百零五日,是寒食节,需要禁火三日,只吃冷食。并在后世的发展中逐渐增加了祭扫、踏青、秋千、蹴鞠、牵勾、斗鸡等风俗,寒食节前后绵延两千余年,曾被称为中国民间第一大祭日。寒食节是汉族传统节日中唯一以饮食习俗来命名的节日。
清明节
清明节是源自上古时代的祖先信仰和春祭礼俗,是中华民族古老的节日,既是一个扫墓祭祖的肃穆节日,也是人们亲近自然、踏青游玩、享受春天的节日。所以又称踏青节、行清节、三月节、祭祖节等,节期在仲春与暮春之交。
后来因为朝代更迭、风俗变化,在宋元时期逐渐与寒食相融合。到了现在,清明节在公历中是每年的4月5日。
花朝节
一般以农历二月十二为“花朝”,也称“花神节”,是百花的生日。节日期间,人们结伴到郊外游览赏花,称为“踏青”,姑娘们剪五色彩纸粘在花枝上,称为“赏红”。各地还有“装狮花”、“放花神灯”等风俗。
因为中国南北方气候不同,所以北方以二月十五为花朝,而南方则以二月十二为百花生日。
上巳节
农历三月三,在中国西南地区的一些少数民族地区,是一个非常重大的节日,同时也是汉民族的重大节日。
像壮族、苗族、瑶族、黎族等少数民族,三月三有不同的名字和习俗,有的是祭拜盘古、踏青歌会,有的抢花炮、斗牛斗马、也有纪念民族英雄等等习俗。
汉族成为“上巳节”,洗濯去垢、消除不祥,也叫春浴日。在中国北方中原地区也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轩辕生”的说法。每年这一天,世界各地的华夏子孙都会去黄帝故里寻根拜祖。《论语》中所记的“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与《兰亭序》中“曲水流觞”都与上巳节相关。
后来到宋元时期,逐渐有与清明、寒食混同的趋势。
浴佛节
这是一个宗教性质比较浓郁的节日,传说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佛的生日,又名浴佛节、佛诞节、龙华会,这是佛教传入中国后兴起的宗教节日,但是又有中国传统文化的特点,其中的浴佛、斋会、结缘、放生和求子在过去广为流行,后来也以前民俗中的流传的比较广的一个传统节日了。
端午节
农历五月初五,是“端午节”,最初端午是源自天象崇拜,由上古时代祭龙演变而来。仲夏端午,苍龙七宿飞升至正南中央,正如《易经》九五爻:“飞龙在天”。所以古人在”飞龙在天“吉日拜祭龙祖,是集拜神祭祖、祈福辟邪、欢庆娱乐和饮食为一体的民俗大节。
《荆楚岁时记》上说,屈原在五月五日投江,楚国百姓划船来救,但已然是来不及了,然后百姓为了祭奠屈原,就用竹筒里的米撒进汨罗江中,这也就是划龙舟和包粽子的来历。
端午习俗有:划龙舟、祭龙、采草药、挂艾草、打午时水、洗草药水、拜神祭祖、浸龙舟水、吃龙舟饭、食粽子、放纸龙、放纸鸢、拴五色丝线、佩香囊等等。
作为中国的四大传统节日之一,它不仅清晰地记录着先民丰富而多彩的社会生活文化内容,也积淀着博大精深的历史文化内涵。
伏日
就是三伏天,夏至之后第三个庚日叫做初伏,第四个庚日叫做中伏,立秋后第一个庚日叫做末伏。伏,就是隐伏避暑的意思。
在古代,因为伏日要祭祀,所以也是非常重要的节日。祭祀一般都是初伏。
七夕
七夕节在农历七月初七,现在普遍称为中国情人节。七夕最早起源于星宿崇拜,因为在七夕的晚上,牵牛星与织女星在夜空相会,因此也有了牛郎织女的美丽传说。
所以,在这一天的晚上,女子会结彩缕穿七孔针,摆放酒脯瓜果在庭院中,祈福许愿、乞求巧艺、坐看牵牛织女星、祈祷姻缘。
中元节
农历七月十五,道教称为“中元节”,民间称之为“七月半”,佛教是“盂兰盆节”。“七月半”原本是上古时代民间的祭祖节,而被称为“中元节”,则是源于东汉后道教的说法。佛教则称七月半为“盂兰盆节”。一定意义上,七月半祭祖节归属民间世俗,中元节归属道教,盂兰盆节归属佛教。
现在都说“七月半”是“鬼节”,但最早的七月十五日,是上古时代民间祭祖的节日,“鬼节”和“鬼门关大开”之说,都是经过无数的岁月演化而来。
实际上七月是吉祥月、孝亲月。最早民间会在这一天庆贺丰收、酬谢大地,有若干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祀祖,用新稻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追怀祖先,是一个以敬祖尽孝的传统节日。
中秋节
农历八月十五,中秋节。又称祭月节、月光诞、月夕、秋节、仲秋节、拜月节、月娘节、月亮节、团圆节等,是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中秋节起源于对月亮的崇拜,由上古时代秋夕祭月演变而来。中秋节自古便有祭月、赏月、吃月饼、看花灯、赏桂花、饮桂花酒等民俗,流传至今,经久不息。
最初“祭月节”的节期是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后来改为农历八月十五日,俗称中秋。中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并称为中国四大传统节日。
重阳节
农历九月初九,因为九为阳数,月、日都逢九,所以这一天被称为“重阳”,也叫做“重九”。
古人认为九九重阳是吉祥的日子。古时民间在重阳节有登高祈福、拜神祭祖及饮宴祈寿等习俗。传承至今,又添加了敬老等内涵。登高赏秋与感恩敬老是当今重阳节日活动的两大重要主题。
在《续齐谐记》中记载着,九月九日戴茱萸囊、登山饮菊花酒,可以避祸。《风土记》中说,次日折茱萸插头,以避恶气,而御初寒。
寒衣节
农历十月一是进入寒冬后的第一天,又称“十月朝”、“祭祖节”、“冥阴节”、“秋祭”、“十月一”,是中国传统的祭祀节日,人们会在这一天祭扫烧献,纪念仙逝亲人,谓之送寒衣。
古时在这一天有授衣、祭祀、开炉等习俗,提醒人们注意寒冬的到来。
寒衣节相传起源于周朝,在这一天,妇女们要拿出棉衣,送给在远方戍边、服徭役的亲人,在为亲人送去寒衣的同时,逐渐发展为祖先、亡人也一并送去过冬寒衣。
民间将寒衣节与清明节、中元节并称为中国三大“鬼节”。
下元节
农历十月十五,为下元节。
下元节的来历与道教有关。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谓天官赐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下元节,就是水官解厄旸谷帝君根据考察,录奏天廷,为人解厄。
这一天,道观做道场,民间则祭祀亡灵,并祈求下元水官排忧解难。古代在这一天是需要禁屠及延缓死刑执行日期的讲究的
冬至节
就是冬至节气的第一天,传统文化中有“冬至一阳生”的说法,所以古人把冬至看成是节气的起点,《史记·律书》记载:“气始于冬至,周而复始。”也是从冬至这一天开始,白天的时长也长了起来。
冬至北方要吃饺子。
腊八节
腊八节,也称“腊日”,在农历腊月初八这一天,击细腰鼓、做金刚力士以逐疫。
腊八粥,又称“七宝五味粥”、“佛粥”、“大家饭”等,是一种由多样食材熬制而成的粥。腊八粥的最早文字记载在宋代。从宋代至今,我国喝腊八粥的历史,已有一千年以上了。每逢腊八这天,不论是朝廷官府、寺院还是黎民百姓家都要做腊八粥。到了清朝,喝腊八粥的风俗更是盛行。
小年
小年,中国传统节日,也称“交年节”、“灶神节”、“祭灶节”等。
小年的民俗活动主要有扫尘、祭灶等。中国幅员辽阔,各地风俗有很大的差异,由于各地风俗不同,被称为“小年”的日子也不尽相同。南方大部分地区是腊月二十四,北方地区是腊月二十三,江浙沪地区把“腊月廿四”和“除夕前一夜”都称为小年。
除夕
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是除夕,大部分的时候是腊月三十,也叫“大年三十”,有的时候也会是 腊月二十九。
岁末的最后一天称为“岁除”,意为旧岁至此而除,另换新岁。除夕是除旧布新、阖家团圆、祭祀祖先的日子,与清明节、七月半、重阳节同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祖大节。除夕,在国人心中是具有特殊意义的,这个年尾最重要的日子,漂泊再远的游子也是要赶着回家去和家人团聚,在除夕,辞旧岁,迎新春。


俗语的引证解释俗语的引证解释是什么
俗语的引证解释是:⒈民间流传的说法。引《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河伯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⒉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引《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_的好,‘物...

子午杂谈:中国传统文化奥秘解读图书目录
都体现了传统文化的智慧。下编转而关注自然法则,如大宇宙与微观生物的关系,以及观察自然现象与天气预测的智慧。从“鱼到人”的演变,到天气预测的民间智慧,都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的理解和尊重。同时,对传统文化的误解和神话的审视,如“外星来客”和“气功大师”,也提醒我们理性看待古老传说。

生肖子鼠杂谈
现在民间还流传着一些老鼠的趣闻,塑造出来许多老鼠的可爱形象,比如偷油吃的老鼠,进而衍化出来许多与鼠相关的风俗。而老鼠偷油喝的趣味故事流传着多种说法,下面举出几个例子:其一 有三只老鼠结伴去偷油喝。可是油缸非常深,它们根本喝不到油。它们想出一个很棒的办法,就是一只咬着另一只的尾巴,...

顺德春节民俗
座中亲朋均认为这项俗例极应加以革除。四、七夕会 7月7夕,相传为双星一年一会之期,名之曰双星节。历古相沿,传为神话。一般见识少之女子,不惜耗费金钱,作大规模之展览,备极崇敬,礼拜至极,这种陋习,本也应予革除。但顺德女子,对此举多具热诚,尤以缫丝女为最。届时集合10多人或几十人不...

亲属的称谓杂谈
如何称呼自己的亲属,在称呼自家的亲属时,我们常会听到或见到“家、舍、亡、先、犬、小”这几个字。家 是用来称比自己辈分高或年长的活着的亲人,含有谦恭平常之意。如称己父为家父、家严,称母为家母、家慈,称丈人为家岳,祖父为家祖,以及家兄、家嫂等等。舍 是用来谦称比自己卑幼的亲属,如...

什么是俗词(或俗语)?
解释 1.、民间流传的说法。《史记·滑稽列传》:“民人俗语曰‘即不为 河伯 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2.、通俗流行并已定型的语句。《汉书·路温舒传》:“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木为吏期不对。’”《老残游记》第十三回:“既是没才的这们少,俗语说的好,‘物以稀为...

过年俗语有哪些(意思)
俗语的解释[flok adage;common saying] 民间流传的通俗语句。包括俚语、谚语及口头常用的成语 故俗语曰:画地为狱议不入,刻本为吏期不对。—— 《汉书·路温郐传》 详细解释 (1).民间流传的说法。 《史记· 滑稽 列传》 :“民人俗语曰‘即不为 河伯 娶妇,水来漂没,溺其人民’云。” (2)...

俗语包括哪些
“小二”管“大王”挨着勤的没懒的 矮子面前不说短话 按下葫芦起来瓢 八抬大轿请不去 八字没一撇 拔根汗毛比腰粗 白披一张人皮 半斤对八两 半路上出家 饱汉不知饿汉饥 背着抱着一般沉 被人卖了还帮着数钱 笨鸟儿先飞 鼻子气歪了 比登天还难 比上不足,比下有余 比死人多口气 便宜没...

女人已婚出轨为什么?
女人为什么出轨?女人心里怎么想的?

鼠年的来历?
在中国民间,早就知道老鼠多疑,所以,每当投药时,老人就会叮嘱:“你们莫提放药的事,一说了老鼠就不吃了,它们可精了。”真有这么回事吗?我看它们未必听得懂人话,但事实证明,老鼠还确有“不二过”的本事。 老鼠是不离人类左右的伴生动物,所以,难免有学者为之撰写文章、提诗做赋。著名的包括春秋《诗经》中的《魏风...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民间节日有哪些? -
化舍贝贝: 中国传统节日有16个,分别是春节、元宵节、土地诞、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腊八节、冬至节、祭灶节、除夕.节日不同,蕴含的寓意也不一样,各地的习俗也虽有差别,但出入不大....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中国的传统节日有哪些?
化舍贝贝: 中国的传统节日主要有春节、元宵节、龙抬头、社日节、上巳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下元节、冬至节、除夕等.另外,也有个...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中国传统节日及风俗有哪些?
化舍贝贝: 1、春节春节,即农历新年,农历正月初一,是一年之岁首、传统意义上的年节.俗称新春、新年、新岁、岁旦、年禧、大年等,口头上又称度岁、庆岁、过年、过大年....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中国一年民俗节日有哪些 -
化舍贝贝: 中国民间传统节日 春节 --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所有节日 路神生日 -- 元月初五 元宵节 -- 正月十五 春龙节 (龙抬头) -- 二月初二 寒食节 -- 清明前一天 清明节 -- 四月(四)五日 立夏节 -- 二十四个节气之一.在立夏日 端午节 -- 五月初五 天贶节 -- 六...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中国的24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
化舍贝贝: 一共17个,并没有24个.1、春节春节历史悠久,俗称新春、新岁、岁旦等,人们常说但是过大年、过年就是这一天.现在春节时间狭义农历正月初一,广义农历正月初一至正月十五,在春节期间,全国各地均有举行各种庆贺新春活动,带有浓...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中国民俗节日有哪些和介绍. -
化舍贝贝: 中国民俗节日有哪些和介绍. 1.春节:春节是我国最盛大、最热闹的一个古老传统节日.俗称“过年”.按照我国农历,正月初一是“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是一年的开始.传统的庆祝活动则从除夕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元宵节.每到除夕...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 -
化舍贝贝: 按照我国的民族传统和风俗习惯,一年中有八个传统的节日: 1、春节:春节是中国民间最隆重最富有特色的传统节日,也是最热闹的一个古老节日.一般指除夕和正月初一,是一年的第一天,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 2、元宵:农历正月...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有哪些?
化舍贝贝: 中国十二个传统节日有春节、元宵节、寒食节、清明节、端午节、七夕节、中元节、中秋节、重阳节、腊八节、小年、除夕.中国传统节日(traditional Chinese festivals)...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中国民俗节日有哪些? -
化舍贝贝: 1、春节,农历正月初一 2、元旦,1月1日 3、元宵节,农历正月十五 4、清明节,4月5日(或6日) 5、端午节,农历五月初五 6、七夕情人节,农历七月初七 7、中秋节,农历八月十五日 8、重阳节,农历九月初九: 9、冬至,12月...

聂拉木县13460311088: 我国传统民俗节日都有什么? -
化舍贝贝: 全国通行的有:春节 -- 正月初一到十五的所有节日 元宵节 -- 正月十五 清明节 -- 四月(四)五日 端午节 -- 五月初五 七夕 -- 七月初七 中秋节 -- 八月十五重阳节 -- 九月初九 冬节 -- 二十四个节气之一 腊八节 -- 十二月初八 (这个就不太能确定,有可能有些地方没有) 除夕 -- 十二月三十,腊月三十 其它我就不大清楚,但我相信这些是在全国范围内公认的中国传统节日,另外的有此地方都没有,像是上面那位同志所说的,就有一些是潮汕地区没有的,所以这得看你在哪个地方而定了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