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这首诗描写的节气是什么,特定景物为什么,人物的心情是什么?

作者&投稿:第会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清明这首诗写的二十四节气中的什么~

就是清明啊!春季的清明4月4--6日交节

1、《大雪》 陆游
大雪江南见未曾,今年方始是严凝。
巧穿帘罅如相觅,重压林梢欲不胜。
毡幄掷卢忘夜睡,金羁立马怯晨兴。
此生自笑功名晚,空想黄河彻底冰。
【译文】:
未曾见过江南的大雪纷飞,今年才遇到了严寒冰冻。雪花轻巧穿过垂帘缝边如相互追逐,树林梢顶仿佛已不敌重重的雪压。帐房里连夜赌博无心睡眠,雪地中晨早奔马放荡不羁。自嘲这一生功名迟迟获取,却怀有冰封黄河的雄才大志。
2、《观家田》 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
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
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
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水。
饥劬不自苦,膏泽且为喜。
仓禀无宿储,徭役犹未已。
方惭不耕者,禄食出闾里。
【译文】:
春雨过后,所有的花卉都焕然一新,一声春雷,蛰伏在土壤中冬眠的动物都被惊醒了。农民没过几天悠闲的日子,春耕就开始了,自惊蛰之日起,就得整天起早摸黑地忙于农活了。
健壮的青年都到田地里去干活了,留在家里的女人小孩就把家门口的菜园子收拾收拾,准备种菜了。他们每天都忙忙碌碌的,回到家天已经很晚了,还得把牛牵到村子西边的溪沟里让它饮水。
这样又累又饿,他们自己却不觉得苦,只要看到雨水滋润过的禾苗心里就觉得很是欢喜。可是即使他们整日这样忙碌,家里也没有隔夜的粮食,而劳役却是没完没了。看着这些,我想起自己不从事耕种,但是奉禄却是来自乡里,心中深感惭愧。

3、《寒食上冢》 杨万里
迳直夫何细!桥危可免扶?
远山枫外淡,破屋麦边孤。
宿草春风又,新阡去岁无。
梨花自寒食,进节只愁余。
【译文】:
小路可真是细长!高桥不用倚扶吗?远处山上的枫叶朦胧色淡,麦田边的小屋显得很孤独。野草一夜间又随风生长出来,刚过一年的小路就消失了。清明后梨花会生长,到这个季节我很思念你。
4、《立秋》 刘翰
乳鸦啼散玉屏空,一枕新凉一扇风。
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译文】:
小乌鸦的鸣叫着四散而去,天空如玉屏般明净空寂,秋风习习,顿觉枕边清新凉爽,就像有人在床边用绢扇在扇一样。睡起秋色无觅处,满阶梧桐月明中。
5、《玉阶怨》 李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译文】:
玉砌的台阶已滋生了白露,夜深伫立露水侵湿了罗袜。我只好入室垂下水晶帘子,独自隔帘仰望玲珑的秋月。

清明
朝代:唐代 | 作者:杜牧
原文: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译文及注释

译文
江南清明时节细雨纷纷飘洒,路上羁旅行人个个落魄断魂。
借问当地之人何处买酒浇愁?牧童笑而不答遥指杏花山村。
注释
⑴清明:二十四节气之一,在阳历四月五日前后。旧俗当天有扫墓、踏青、插柳等活动。宫中以当天为秋千节,坤宁宫及各后宫都安置秋千,嫔妃做秋千之戏。
⑵纷纷:形容多。
⑶欲断魂:形容伤感极深,好像灵魂要与身体分开一样。断魂:神情凄迷,烦闷不乐。这两句是说,清明时候,阴雨连绵,飘飘洒洒下个不停;如此天气,如此节日,路上行人情绪低落,神魂散乱。
⑷借问:请问。
⑸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今在安徽贵池秀山门外。受此诗影响,后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赏析

  这一天正是清明佳节。诗人小杜,在行路中间,可巧遇上了雨。清明,虽然是柳绿花红、春光明媚的时节,可也是气候容易发生变化的期间,常常赶上“闹天气”。远在梁代,就有人记载过:在清明前两天的寒食节,往往有“疾风甚雨”。若是正赶在清明这天下雨,还有个专名叫作“泼火雨”。诗人杜牧遇上的,正是这样一个日子。
  诗人用“纷纷”两个字来形容那天的“泼火雨”,真是好极了。怎见得呢?“纷纷”,若是形容下雪,那该是大雪,所谓“纷纷扬扬,降下好一场大雪来”。但是临到雨,情况却正相反,那种叫人感到“纷纷”的,绝不是大雨,而是细雨。这细雨,也正就是春雨的特色。细雨纷纷,是那种“天街小雨润如酥”样的雨,它不同于夏天的如倾如注的暴雨,也和那种淅淅沥沥的秋雨绝不是一个味道。这“雨纷纷”,正抓住了清明“泼火雨”的精神,传达了那种“做冷欺花,将烟困柳”的凄迷而又美丽的境界。
  这“纷纷”在此自然毫无疑问是形容那春雨的意境;可是它又不止是如此而已,它还有一层特殊的作用,那就是,它实际上还在形容着那位雨中行路者的心情。
  且看下面一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是出门在外的行旅之人,“行人”不等于“游人”,不是那些游春逛景的人。那么什么是“断魂”呢?“魂”就是“三魂七魄”的灵魂吗?不是的。在诗歌里,“魂”指的多半是精神、情绪方面的事情。“断魂”,是极力形容那一种十分强烈、可是又并非明白表现在外面的很深隐的感情,比方相爱相思、惆怅失意、暗愁深恨等等。当诗人有这类情绪的时候,就常常爱用“断魂”这一词语来表达他的心境。
  清明这个节日,在古人感觉起来,和我们今天对它的观念不是完全一样的。在当时,清明节是个色彩情调都很浓郁的大节日,本该是家人团聚,或游玩观赏,或上坟扫墓,是主要的礼节风俗。除了那些贪花恋酒的公子王孙等人之外,有些头脑的,特别是感情丰富的诗人,他们心头的滋味是相当复杂的。倘若再赶上孤身行路,触景伤怀,那就更容易惹动了他的心事。偏偏又赶上细雨纷纷,春衫尽湿,这给行人就又增添了一层愁绪。这样来体会,才能理解为什么诗人在这当口儿要写“断魂”两个字;否则,下了一点小雨,就值得“断魂”,那不太没来由了吗?
  这样,我们就又可回到“纷纷”二字上来了。本来,佳节行路之人,已经有不少心事,再加上身在雨丝风片之中,纷纷洒洒,冒雨趱[zǎn]行,那心境更是加倍的凄迷纷乱了。所以说,纷纷是形容春雨,可也形容情绪;甚至不妨说,形容春雨,也就是为了形容情绪。这正是我国古典诗歌里寓情于景、情景交融的一种绝艺,一种胜境。
  前二句交代了情景,问题也发生了。怎么办呢?须得寻求一个解决的途径。行人在这时不禁想到:往哪里找个小酒店才好。事情很明白:寻到一个小酒店,一来歇歇脚,避避雨;二来小饮三杯,解解料峭中人的春寒,暖暖被雨淋湿的衣服;最要紧的是,借此也就能散散心头的愁绪。于是,向人问路了。
  是向谁问路的呢?诗人在第三句里并没有告诉我们,妙莫妙于第四句:“牧童遥指杏花村”。在语法上讲,“牧童”是这一句的主语,可它实在又是上句“借问”的宾词——它补足了上句宾主问答的双方。牧童答话了吗?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以“行动”为答复,比答话还要鲜明有力。我们看《小放牛》这出戏,当有人向牧童哥问路时,他将手一指,说:“您顺着我的手儿瞧!”是连答话带行动——也就是连“音乐”带“画面”,两者同时都使观者获得了美的享受;如今诗人手法却更简捷,更高超:他只将“画面”给予读者,而省去了“音乐”。不,不如说是包括了“音乐”,读者欣赏了那一指路的优美“画面”,同时也就隐隐听到了答话的“音乐”。
  “遥”,字面意义是远。但我们读诗的人,切不可处处拘守字面意义,认为杏花村一定离这里还有十分遥远的路程。这一指,已经使我们如同看到,隐约红杏梢头,分明挑出一个酒帘——“酒望子”来了。若真的距离遥远,就难以发生艺术联系,若真的就在眼前,那又失去了含蓄无尽的兴味:妙就妙在不远不近之间。《红楼梦》里大观园中有一处景子题作“杏帘在望”,那“在望”的神情,正是由这里体会脱化而来,正好为杜郎此句作注脚。《小放牛》里的牧童也说,“我这里,用手儿一指,……前面的高坡,有几户人家,那杨柳树上挂着一个大招牌”,然后他叫女客人“你要吃好酒就在杏花村”,也是从这里脱化出来的。“杏花村”不一定是真村名,也不一定即指酒家。这只需要说明指往这个美丽的杏花深处的村庄就够了,不言而喻,那里是有一家小小的酒店在等候接待雨中行路的客人的。
  不但如此。在实际生活中,问路只是手段,目的是得真的奔到了酒店,而且喝到了酒,才算一回事。在诗里就不必然了,它恰恰只写到“遥指杏花村”就戛然而止,再不多费一句话。剩下的,行人怎样地闻讯而喜,怎样地加把劲儿趱上前去,怎样地兴奋地找着了酒店,怎样地欣慰地获得了避雨、消愁两方面的满足和快意……,这些诗人就能“不管”了。他把这些都含蓄在篇幅之外,付与读者的想象,由读者自去寻求领会。他只将读者引入一个诗的境界,他可并不负责导游全景;另一面,他却为读者开展了一处远比诗篇语文字句所显示的更为广阔得多的想象余地。这就是艺术的“有余不尽”。
  这才是诗人和我们读者的共同享受,这才是艺术,这也是我国古典诗歌所特别擅场的地方。古人曾说过,好的诗,能够“状难写之景,如在目前;含不尽之意,在于言外”。拿这首《清明》绝句来说,在一定意义上,也是当之无愧的。
  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毫无经营造作之痕。音节十分和谐圆满,景象非常清新、生动,而又境界优美、兴味隐跃。诗由篇法讲也很自然,是顺序的写法。第一句交代情景、环境、气氛,是“起”;第二句是“承”,写出了人物,显示了人物的凄迷纷乱的心境;第三句是一“转”,然而也就提出了如何摆脱这种心境的办法;而这就直接逼出了第四句,成为整篇的精彩所在—“合”。在艺术上,这是由低而高、逐步上升、高潮顶点放在最后的手法。所谓高潮顶点,却又不是一览无余,索然兴尽,而是余韵邈然,耐人寻味。这些,都是诗人的高明之处,也就是值得我们学习继承的地方吧!
参考资料:
1、周汝昌 等 .唐诗鉴赏辞典 .上海 :上海辞书出版社 ,1983 :1101-1102 .2、周汝昌 .千秋一寸心:周汝昌讲唐诗宋词 .北京 :中华书局 ,2006 :92-96 .

创作背景

  此诗首见于南宋初年《锦绣万花谷》注明出唐诗,后依次见于《分门纂类唐宋时贤千家诗选》、明托名谢枋得《千家诗》、清康熙《御选唐诗》。《江南通志》载:杜牧任池州刺史时,曾到过杏花村饮酒,诗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东南湖等胜景。
本页内容整理自网络(或由匿名网友上传),原作者已无法考证,版权归原作者所有。本站免费发布仅供学习参考,其观点不代表本站立场。

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43379.com/view-38134.html

时间为暮春。景物为雨,心情为忧愁到愉悦。


清明节民俗
” 提起清明,人们自然会想起唐代诗人杜牧的这首诗。 但在起初,清明并不具有这种意味,而只是一种节气的名称。清明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春回大地,天清地明,气候转暖,万物复苏,正是春耕春种的最佳时机,田间地头到处是农民忙碌的身影,民谚常说:“清明谷雨两相连,浸种耕田莫迟延。” 这种敦促春耕的节气,是怎样变成纪念...

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诗
关于描写二十四节气的古诗如下:1、《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2、《观田家》唐代.韦应物 微雨众卉新,一雷惊蛰始。田家几日闲,耕种从此起。丁壮俱在野,场圃亦就理。归来景常晏,饮犊西涧...

关于立夏的诗句有哪些 描写立夏节气的诗句-今日头条
按照气候学的标准,5天平均气温达到22℃才算夏季开始。在黄河中下游地区,立夏时节的候温同气候学标准大致接近,而这一地区正是二十四节气的起源地。由此看来,二十四节气把立夏节这天作为夏季。结语:以上是小编整理的“关于立夏的诗句有哪些,描写立夏节气的诗句”内容,希望能够给大家带来帮助。

描写雨水节气的诗句 关于雨水这个节气的诗句
关于雨水这个节气的诗句 《春夜喜雨》[唐]杜甫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雨水》左河水 南湿北冷两交锋,乍暖还寒斗雨风。一夜返青千里麦,万山润遍动无声。《雨水》长卿 卿本仙婕帐中花,奈何二月不还家。鸿雁...

描写雨水节气的古诗词
描写雨水节气的古诗词2 雨水节气诗词:春夜喜雨 (作者: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雨水节气诗词:春寒 (作者:王冕)春寒多雨水,地僻少轮蹄。湿气连山暗,孤梅近竹低。林空饥鸟集,城冷野狐啼。回首关河道...

落花飞絮,春意阑珊(6首清明节古诗词)
清明节不仅是二十四节气中的一个节气,而且是一个节日,是活着的人追忆仙逝的人的一种节日,也表达了人们的一种感恩之情,清明节已经有几千年历史了,而且这个节日随着一个人年龄的增加,也越发感觉到他的重要性。《咏廿四气诗·清明三月节》唐朝·元稹清明来向晚,山渌正光华。杨柳先飞絮,梧桐续...

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精选
2.描写小寒节气的古诗精选 篇二 小寒 张昱〔元代〕花外东风作小寒,轻红淡白满阑干。春光不与人怜惜,留得清明伴牡丹。张昱简介 元明间庐陵人,字光弼,号一笑居士,又号可闲老人。历官江浙行省左、右司员外郎,行枢密院判官。晚居西湖寿安坊,屋破无力修理。明太祖征至京,厚赐遣还。卒年八十三...

描写立夏节气的古诗
17、吾家正对紫阳山,南向宜添屋数间。百岁十分已过八,只消无事守穷闲。——方回《立夏五首》18、欲知春与夏,仲吕启朱明。蚯蚓谁教出,王菰自合生。帘蚕呈茧样,林鸟哺雏声。渐觉云峰好,徐徐带雨行。——元稹《咏廿四气诗立夏四月节》19、炎官司印未十日,暑气駸駸著病翁。卷地吹来忽...

为什么喜爱春夜喜雨?并根据诗句展开想象,写一篇内容充实的习作
这首诗,前两句写雨适时而降,其中“知”字用得传神,简直把雨给写活了;三、四两句写雨的“发生”,其中“潜”、“润”、“细”等词语道出了雨的特点;五、六两句写夜雨的美丽景象,“黑”与“明”相互映衬,不仅点明了云厚雨足,而且给人以强烈的美感;最后两句仍扣“喜”字写想象中的雨后之晨锦官城的迷人...

古代诗歌鉴赏答题
把握这首诗的主题时,首先应将文体定位--哲理诗,然后就能较快地知道,此诗明写登山的感受,实为谈人生哲理:在取得一定成绩时,万万不可自得自满,而应不断进取。 3.看技法 从诗歌的技法入手,有时也能迅速地把握诗歌的主题。例如: 乌衣巷 刘禹锡 朱雀桥边野草花,乌衣巷口夕阳斜。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叠彩区13092943537: 清明这首诗描写了什么的景象? -
贝军马来: 这首诗描写清明时节的天气特征,清明时节,天气多变,有时春光明媚,花红柳绿,有时却细雨纷纷,绵绵不绝.抒发了孤身行路之人的情绪和希望.

叠彩区13092943537: 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时间是什么特定景物为,什么,人物心情是什么 -
贝军马来:[答案] 时间为:暮春.景物为 :雨.心情为:忧愁到愉悦

叠彩区13092943537: 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是什么的景象 -
贝军马来: 《清明》这首诗描写了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路上伤心欲绝的行人.此诗第一句有“清明时节雨纷纷”之意,从字面意思上是写清明时节细雨纷纷的景象.这首小诗,一个难字也没有,一个典故也不用,整篇是十分通俗的语言,写得自如之极.此诗的第二句“路上行人欲断魂”,“行人”,指行走在路上的人.“断魂”,指因忧愁感伤而不胜悲凄,而黯然销魂的神色.这一句的意思是说:清明时节,路上行人忧愁感伤.这首小诗用优美动人的语言,把秀美的大自然和朴素的民间生活结合在一起,表达了诗人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对生活的憧憬.

叠彩区13092943537: 【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时间是什么,特定景物为什么,人物心情是什么 -
贝军马来: 你好!时间:暮春,清明时节 特定景物:纷纷的雨 心情:由忧愁低落转向欣喜愉悦 雨中路上独行,满路泥泞,这是心情是消沉低落的;但当得知酒家就在前方时,精神为之一振,让人满怀喜悦与期待.

叠彩区13092943537: 《清明》中的"断魂"一词写出了路上行人什么的心情. 《清明》这首诗描写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特定景物为 -
贝军马来: 作品赏析 注释:1、清明:农历二十四节气之一,约在阳历四月五日左右.2、欲断魂:指心里忧郁愁苦,就像失魂落魄一样.3、遥指:指向远处.4、杏花村:杏花深处的村庄.赏析:清明节,传统有与亲友结伴踏青、祭祖扫墓的习俗.可是诗中的“行 人”却独自在他乡的旅途上,心中的感受是很孤独、凄凉的,再加上春雨绵绵不 绝,更增添了“行人”莫名的烦乱和惆怅,情绪低落到似乎不可支持.然而“行 人”不甘沉湎在孤苦忧愁之中,赶快打听哪儿有喝酒的地方,让自己能置身于人 和酒的热流之中.于是,春雨中的牧童便指点出那远处的一片杏花林.诗歌的结 句使人感到悠远而诗意又显得非常清新、明快.

叠彩区13092943537: 清明这首诗写出了什么样的节日情景呢? -
贝军马来: 看题目,顾名思义,写的都是清明节的节日情景!

叠彩区13092943537: 古诗清明描写的特定景物是什么? -
贝军马来: 杏花,雨

叠彩区13092943537: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
贝军马来: 有关清明节的资料?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唐代著名诗人杜牧的这首巜清明》想必大家都非常熟悉,这首诗描写的就是清...

叠彩区13092943537: 三年级下册清明,古诗描写是哪季的情景?诗中相呼应的词是什么? -
贝军马来:[答案] 清 明 杜牧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 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诗中描写的是春天的的情景,相呼应的词是“遥指”

叠彩区13092943537: (清明)描写的特定景物是? 提示(清明指的是一首诗) 急急急急!!! -
贝军马来: 清明时节雨纷纷,路上行人欲断魂,借问酒家何处有,牧童遥指杏花村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