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乾嘉学派?乾嘉学派代表人物有哪些

作者&投稿:粱莺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乾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乾嘉学派”的共同之处是重汉学、识文字、通训诂、精校勘、善考证,根据各学派治学目的、取向、宗旨、对象等不同细分为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以戴震为代表的“徽派”(有称“皖派”),以及由清初黄宗羲开创的“浙东学派”,和稍后的与“徽派”、“吴派”关系密切的“扬州学派”等小的学派分支。梁启超评价“吴派”学术广博,笃守古训,“凡古必真,凡汉必好”,因此崇古而泥古不化。刘师培在《近代汉学变迁论》中指出:“江戴之学,兴于徽歙,所学长于比勘,博征其材,约守其例,悉以心得为凭。且观其治学之次第,莫不先立科条,使纲举目张,同条共贯,可谓无信不征矣。”可见,在学术成就上,“徽派”超越了“吴派”。

  原题还有答案奉上,请参考:
  以下哪个不是乾嘉学派中皖派的代表人物。( )
  A、惠栋
  B、戴震
  C、段玉裁
  D、王念孙
  正确答案:A

 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因为它采用了汉朝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因为这一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又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清代乾嘉学派的出现,一般都认为是清朝封建统治阶段残酷镇压和笼络羁縻臣民政策的产物。雍正、乾隆时期,清朝的统治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对文人采取了严酷的统治政策。尤其是乾隆时期,屡次禁毁书籍,大兴“文字狱”。当时的文人学士不仅不敢抒发己见,议论时政,即使是诗文奏章中有一言一名的疏失,也有遭致杀身灭族惨祸的探讨,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古代典籍的整理上,寻章摘句,逃避现实。乾隆即位后,大力提倡经学的考据,一些达官贵人如阮元、毕沅等,也出而倡导经学。
  考据,作为治学的一个内容和方法,各代都存在。但乾嘉学派专门从事考据,把学术全部纳入考据的轨道,他们在考据和学问之间划一等号。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好发空论言之无物的弊病,走上从书本上寻找疑难问题进行考据的务实道路。所以在思想发展史上,他们建树不大,在学术研究方面,却有一定的造诣和贡献。
  乾嘉学派的奠基人,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大致可以追溯到清初学者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阎若璩、胡渭和毛奇龄等人重视对儒家经典的研究,顾炎武被公认为是清代考据学的先河。但是,乾嘉时期的考据学家,遗其大而传其小,他们沉溺于故纸堆中,脱离实际,放弃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本意。
  乾嘉学派,一般说来可以分成以惠栋为首的“吴派”和以戴震为首的“皖派”。吴派的学风即搜集汉儒的经说,加以疏通证明。它的特点是“唯汉是信”,即推崇汉代经说,遵循汉代经学研究,重视名物训诂、典章制度的传统。凡属汉学,就一概予以采纳而加以疏通解说。吴派的主要学者有沈彤、江声、余萧客、江藩、王鸣盛等(参见本书“吴派”条)。皖派则重视三礼(即《周礼》、《仪礼》、《礼记》)中名物制度的考证。此派的特点是从音韵、小学(即文字学)入手,通过文字、音韵来判断和了解古书的内容和涵义,即以语言文字学为治经的途径。他们在文字、音韵等方面作出了不少的贡献。此外,皖派也颇重视思想和理论,如戴震作《孟子字义疏证》就是例证。戴震的学生很多,以段玉裁和王念孙、王引之父子最为有名(参见本书“皖派”条)。

  乾嘉学派重视客观资料,不以主观想象轻下判断,广泛收集资料,归纳研究,有着细致、专一、锲而不舍等可贵的治学精神,但是,乾嘉学派也存在着严重的缺点:脱离实际、烦琐细碎。脱离实际主要表现在存古薄今、舍本求末。他们考订问题,用形式逻辑的归纳法,把同类材料罗列一起,旁征博引,然后得出结论,只讲证据不讲道理。结果在细微末节上功夫很深,涉及圈套的需要说明解决时,就无能为力,造成了不通世务,不切实用,考据愈细愈是无有物恶果。烦琐细碎主要表现在许多考据家的作品,都是以繁为贵,一字的偏旁、音训考证动辄千言。为了标新立异,解释一个字的古义,疏至盈千累百,议论不休。结果是杂引衍流,不知所归。学者们毕生的精力,耗于一字一句的正讹,一名一词的渊源,造成很大的浪费。嘉庆以后,有人从不同的角度对考据学派提出异议和批评,乾嘉考据学也开始由极盛转向衰落。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是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顶盛,故得名。
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乾嘉学者搜集钩沉,辑佚许多亡佚的文献典籍,例如马国翰的《玉函山房辑佚书》,辑出经部432种,史部8种,子部152种。
学派研究的对象上至天文地理,下至各朝规章制度的细节,但是总体特点是避免涉及与明、清有直接关系的事物。一般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清代文字狱盛行,研究前朝或当朝一不小心就可能引来杀身之祸。梁启超指出:“考证古典之学,半由‘文网太密’所逼成。”到了学派发展的全盛期时,其研究的话题基本已经与当时的社会现实完全脱节,为考证而考证,饾饤繁琐。当时的杰出之士,亦以之为忧。例如:魏源指出乾隆以后的士大夫只知“争治诂训音声,瓜剖釽析”,“锢天下聪明智慧使尽出于无用之一途”。嘉庆元年,焦循亦指出:“近时数十年来,江南千余里中,虽幼学鄙儒,无不知有许、郑者。所患习为虚声,不能深造而有得。”。焦循还致书刘台拱,说:“盖古学未兴,道在存其学,古学大兴,道在求其通。前之弊患乎不学,后之弊患乎不思。证之以实而运之于虚,庶几学经之道也。”。嘉庆十九年九月,段玉裁致书陈寿祺,认为:“今日大病,在弃洛、闽、关中之学不讲,谓之庸腐,而立身苟简,气节败,政事芜。天下皆君子而无真君子,未必非表率之过也。”喟叹:“专言汉学,不治宋学,乃真人心世道之忧。”
乾嘉学派的治学内容是以儒家经典为中心,并认为儒家典籍越古越真,吴派学者惠栋抱着“凡古必真,凡汉皆好”的态度,《四库全书总目提要》批评他“其长在古,其短亦在于泥古”。王引之批评惠栋“见异于今者则从之,大都不论是非”。方东树的《汉学商兑》多指责清代汉学家“离经叛道”,是“几千年未有之异端邪说”,如“鸩酒毒脯,烈肠洞胃”。
嘉庆朝以后,清朝面临内忧外患,对于思想学术等的高压统治则不得不放缓,之后的学者于是放弃了只致经典不问世事的姿态,乾嘉学派逐渐淡出历史舞台。

请采纳

 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中出现的一个以考据为治学主要内容的学派。因为它采用了汉朝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因为这一学派的文风朴实简洁,重证据罗列而少理论发挥,又有“朴学”、“考据学”之称。

  清代乾嘉学派的出现,一般都认为是清朝封建统治阶段残酷镇压和笼络羁縻臣民政策的产物。雍正、乾隆时期,清朝的统治获得了相对的稳定,对文人采取了严酷的统治政策。尤其是乾隆时期,屡次禁毁书籍,大兴“文字狱”。当时的文人学士不仅不敢抒发己见,议论时政,即使是诗文奏章中有一言一名的疏失,也有遭致杀身灭族惨祸的探讨,而把时间和精力用在古代典籍的整理上,寻章摘句,逃避现实。乾隆即位后,大力提倡经学的考据,一些达官贵人如阮元、毕沅等,也出而倡导经学。

  考据,作为治学的一个内容和方法,各代都存在。但乾嘉学派专门从事考据,把学术全部纳入考据的轨道,他们在考据和学问之间划一等号。他们反对宋明理学好发空论言之无物的弊病,走上从书本上寻找疑难问题进行考据的务实道路。所以在思想发展史上,他们建树不大,在学术研究方面,却有一定的造诣和贡献。

  乾嘉学派的奠基人,学术界有多种说法。大致可以追溯到清初学者黄宗羲、顾炎武、方以智、阎若璩、胡渭和毛奇龄等人重视对儒家经典的研究,顾炎武被公认为是清代考据学的先河。但是,乾嘉时期的考据学家,遗其大而传其小,他们沉溺于故纸堆中,脱离实际,放弃了顾炎武经世致用的本意。


乾嘉学派的代表人物,你都知道哪些?
乾嘉学派,是产生于清朝前几的一个很著名的学术流派,这个学派,因为对中国古代社会历史等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于世。因为这个学派的产生,当时的社会上很流行乾嘉考据之风。这时候有人想问了,为什么这个学派要被叫做乾嘉学派呢?其实是因为这个学派在清朝的乾隆和嘉庆两个时期到达了鼎盛,当时在清朝一...

乾嘉学派的出现推动了什么的发展对碑学的兴起有重要作用
乾嘉学派是清代乾隆、嘉庆时期思想学术领域逐渐发展成熟的,以考据为主要治学方式的学术流派。因为此一时期的学术研究采用了汉代儒生训诂、考订的治学方法,与着重于理气心性抽象议论的宋明理学有所不同,所以有“汉学”之称。

顾炎武和阎若璩,谁是乾嘉学派的开山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是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顶盛,故得名。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等。

乾嘉汉学综述是什么?
“汉学”是相对于“宋学乙—宋明理学而言,指研究经学回溯和尊崇汉代的经说。作为一种思潮和学术派别,汉学不同于以往其他思潮和学派,就其学术宗旨而言,称为“汉学”;就其学术风格和研究方法而言,称为“朴学”或“考据学”;就其时代而言,又称为“乾嘉汉学”。 乾嘉汉学的形成。 乾嘉汉学的勃兴并最终取代程朱理学...

朴学发展
清代朴学是对明代王学末流的批判,这一流派致力于恢复儒学的实践精神,反对空谈心性理论,回归到“天理”和“人欲”的实证研究。它是儒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体现了否定之否定的哲学思想,其全盛时期在乾隆、嘉庆年间,因此也被称为“乾嘉学派”。这个学派对于古代文化遗产的保存和传承起到了积极的...

清儒之两大学派
《清经解》收录考据名著157家188种1408卷,其中大多数是乾隆、嘉庆年间的著作,世称乾嘉学派,也称考据学派。该派主张为学应先求而后得,先学而后知,提倡治学要经世致用,强调“六经之旨与当世之务”的结合。他们还反对空谈性理的宋明理学,但又以宋学中继承了辨疑的优点,既提倡“考查一字之义,必本六书,群经以为...

以下哪个不是乾嘉学派中皖派的代表人物
以下哪个不是乾嘉学派中皖派的代表人物是惠栋 乾嘉学派中皖派的代表人物是戴震,段玉裁,王念孙。惠栋(1697年11月18日—1758年6月27日),字定宇,号松崖,学者称小红豆先生,江南元和(今江苏省苏州市)人。清代学者、藏书家、校勘学家和经学家。吴派汉学的代表人,学者惠士奇之子。

乾嘉学派的学风
乾嘉学派的学风:立义必凭证据、援据以古为尚,孤证不为定说,隐匿或曲解证据为不德,剿袭旧说为不德,文体贵朴实简洁,辩诘不避本师,不出本题,词旨务笃实温厚等。乾嘉学派与稷下学派的学风一阴一阳,互为极点。相较于“重行思而不离考证”的稷下学派,乾嘉学派的“重考证而不废行思”,虽然...

姚鼐典乾嘉学派内容简介
姚鼐与乾嘉学派的研究在作者的博士论文基础上进行了深入剖析。该书的核心内容聚焦于姚鼐学术生涯中的两个关键转折点,特别是他与戴震之间的关系。首先,书详细探讨了姚鼐学术生涯的第一次重大转折,着重于揭示其与戴震的互动,以及他们初次会面和姚鼐拜师请求被拒的时间线。这一部分为理解姚鼐学术思想的...

清代文字狱的影响
文字狱使广大文人学者无所适从,于是不少人逃避现实,埋头于古纸堆中作考据性的学问,从而形成了中国学术史上的一个著名学派,即乾嘉学派。乾嘉学派源于明清之际的顾炎武,起初主张根据经书和史书立论,达到救世目的,到乾隆、嘉庆时期兴盛起来,学者们推崇汉儒古文经学的训诂方法,考证原委,条理阐发,并...

永仁县17340026677: 乾嘉学派的主要代表人物? -
容夜康宝:[答案] 乾嘉学派”的共同之处是重汉学、识文字、通训诂、精校勘、善考证,根据各学派治学目的、取向、宗旨、对象等不同细分为以惠栋为代表的“吴派”、以戴震为代表的“徽派”(有称“皖派”),以及由清初黄宗羲开创的“浙东学派”,和稍后的...

永仁县17340026677: 乾嘉诸老是什么意思? -
容夜康宝: 中国清代的学术流派.称汉学、朴学、考据学派.因其在乾隆、嘉庆两朝达于极盛,故名.惠栋、戴震、钱大昕、段玉裁、王念孙、王引之为其代表人物.其中有吴、皖二派之分:吴派创自惠周惕,成于惠...

永仁县17340026677: 吴嘉学派指?他们的代表是? -
容夜康宝: 乾嘉学派是指清代的一个学术流派,以对于中国古代社会历史各个方面的考据而著称.由于学派在乾隆、嘉庆两朝达到顶盛,故得名. 乾嘉学派的主要创始人是明末清初的大儒顾炎武,其后的主要代表人物有阎若璩等等.

永仁县17340026677: 中国考据在什么时候达到了鼎盛 a.明 b.清 c.民国 d.现代 -
容夜康宝: 清朝前期统治者大兴文字狱,造成社会文化发展缓慢,此时,相对“安全”的考据学大行其道,形成乾嘉学派.虽然为保留古典文化起了一定的作用,却对社会的进步发展毫无帮助,中国逐步衰落下去 乾嘉学派,又称“乾嘉之学”,是清朝前期...

永仁县17340026677: 清代训诂学特点 -
容夜康宝: 论清代训诂学的成就和特点摘要:清朝是中国训诂学史上的黄金时代.由于清朝统治者入关以后实行严厉的思想禁制,迭兴文字狱,学者们乃不得不躲进故纸堆以求安身立命,这倒给训诂学的繁荣创造了良好的温床.再者自明末以来,西洋的科...

永仁县17340026677: 家乡文化名人有哪些 安徽黄山 -
容夜康宝:古时代的历史名人有,胡适,胡雪岩,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唯一提到的中国人王茂荫,人民教育家陶行知、南宋学者朱熹、理学代表程颢、程颐、清代学者戴震 近代工程技术专家詹天佑...

永仁县17340026677: 乾嘉学派为什么称为段王? -
容夜康宝: 只是有个人叫段玉裁,没有段王 段玉裁(1735-1815),清代文字训诂学家、经学家,字若膺,号懋堂,晚年又号砚北居士,长塘湖居士,侨吴老人,江苏金坛人.龚自珍外公.乾隆举人,历任贵州玉屏、四川巫山等县知县,引疾归,居苏州枫桥,闭门读书.段玉裁曾师事戴震,爱好经学,擅长探究精微的道理,获得广博的知识.长于文字、音韵、训诂之学,同时也精于校勘,于诸家小学的是非都能鉴别选择,是徽派朴学大师中杰出的学者.

你可能想看的相关专题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