君不君,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

作者&投稿:段欣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如何翻译?~

此句翻译为:”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虽然有粮食,我能吃得上吗?”

此句出自《论语 颜渊》。下面是详解。
【原文】
12·1 颜渊 问仁。子曰:“克己复礼(1)为仁。一日克己复礼,天下归仁焉(2)。为仁由己,而由人乎哉?”颜渊曰:“请问其目(3)。”子曰:“非礼勿视,非礼勿听,非礼勿言,非礼勿动。”颜渊曰:“回虽不敏,请事(4)斯语矣。”
【注释】
(1)克己复礼:克己,克制自己。复礼,使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的要求。
(2)归仁:归,归顺。仁,即仁道。
(3)目:具体的条目。目和纲相对。
(4)事:从事,照着去做。
【译文】
颜渊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克制自己,一切都照着礼的要求去做,这就是仁。一旦这样做了,天下的一切就都归于仁了。实行仁德,完全在于自己,难道还在于别人吗?”颜渊说:“请问实行仁的条目。”孔子说:“不合于礼的不要看,不合于礼的不要听,不合于礼的不要说,不合于礼的不要做。”颜渊说:“我虽然愚笨,也要照您的这些话去做。”
【评析】
“克己复礼为仁”,这是孔子关于什么是仁的主要解释。在这里,孔子以礼来规定仁,依礼而行就是仁的根本要求。所以,礼以仁为基础,以仁来维护。仁是内在的,礼是外在的,二者紧密结合。这里实际上包括两个方面的内容,一是克己,二是复礼。克己复礼就是通过人们的道德修养自觉地遵守礼的规定。这是孔子思想的核心内容,贯穿于《论语》一书的始终。
【原文】
12·2仲弓问仁。子曰:“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1);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邦无怨,在家无怨(2)。”仲弓曰:“雍虽不敏,请事斯语矣。”
【注释】
(1)出门如见大宾,使民如承大祭:出门办事和役使百姓,都要像迎接贵宾和进行大祭时那样恭敬严肃。
(2)在邦无怨,在家无怨:邦,诸侯统治的国家。家,卿大夫统治的封地。
【译文】
仲弓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出门办事如同去接待贵宾,使唤百姓如同去进行重大的祭祀,(都要认真严肃。)自己不愿意要的,不要强加于别人;做到在诸侯的朝廷上没人怨恨(自己);在卿大夫的封地里也没人怨恨(自己)。”仲弓说:“我虽然笨,也要照您的话去做。”
【评析】
这里是孔子对他的学生仲弓论说“仁”的一段话。他谈到了“仁”的两个内容。一是要他的学生事君使民都要严肃认真,二是要宽以待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只有做到了这两点,就向仁德迈进了一大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句话成为后世遵奉的信条。
【原文】
12·3司马牛(1)问仁。子曰:“仁者,其言也讱(2)。”曰:“其言也讱,斯(3)谓之仁已乎?”子曰:“为之难,言之得无讱乎?”
【注释】
(1)司马牛:姓司马名耕,字子牛,孔子的学生。
(2)讱:音rèn,话难说出口。这里引申为说话谨慎。
(3)斯:就。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做才是仁。孔子说:“仁人说话是慎重的。”司马牛说:“说话慎重,这就叫做仁了吗?”孔子说:“做起来很困难,说起来能不慎重吗?”
【评析】
“其言也讱”是孔子对于那些希望成为仁人的人所提要求之一。“仁者”,其言行必须慎重,行动必须认真,一言一行都符合周礼。所以,这里的“讱”是为“仁”服务的,为了“仁”,就必须“讱”。
【原文】
12·4司马牛问君子。子曰:“君子不忧不惧。”曰:“不忧不惧,斯谓之君子已乎?”子曰:“内省不疚,夫何忧何惧?”
【译文】
司马牛问怎样去做一个君子。孔子道:“君子不忧愁,不恐惧。”司马牛道:“不忧愁,不恐惧,这样就可以叫做君子了吗?”孔子道:“自己问心无愧,那有什么可以忧愁和恐惧的呢?”

解析二
【原文】
12·5司马牛忧曰:“人皆有兄弟,我独亡。”子夏曰:“商闻之矣:‘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敬而无失,与人恭而有礼,四海之内,皆兄弟也。君子何患乎无兄弟也?”
【译文】
司马牛忧愁地说:“别人都有兄弟,唯独我没有。”子夏说:“我听说过:‘死生有命,富贵在天。’君子只要对待所做的事情严肃认真,不出差错,对人恭敬而合乎于礼的规定,那么,天下人就都是自己的兄弟了。君子何愁没有兄弟呢?”
【评析】
如上章所说,司马牛宣布他不承认桓魋是他的哥哥,这与儒家一贯倡导的“悌”的观念是相违背的。但由于他的哥哥“犯上作乱”,因而孔子没有责备他,反而劝他不要忧愁,不要恐惧,只要内心无愧就是做到了“仁”。这一章,子夏同样劝慰司马牛,说只要自己的言行符合于“礼”,那就会赢得天下人的称赞,就不必发愁自己没有兄弟,“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原文】
12·6子张问明。子曰:“浸润之谮(1),肤受之愬(2),不行焉,可谓明也已矣。浸润之谮,肤受之愬,不行焉,可谓远(3)也已矣。”
【注释】
(1)浸润之谮:谮:音zèn,像水那样一点一滴地渗进来的谗言,不易觉察。
(2)肤受之愬:愬:音sù,像皮肤感觉到疼痛那样的诬告,即直接的诽谤。
(3)远:明之至,明智的最高境界。
【译文】
子张问怎样做才算是明智的。孔子说:“像水润物那样暗中挑拨的坏话,像切肤之痛那样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明智的了。暗中挑拨的坏话和直接的诽谤,在你那里都行不通,那你可以算是有远见的了。”
【原文】
12·7子贡问政。子曰:“足食,足兵,民信之矣。”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三者何先?”曰:“去兵。”子贡曰:“必不得已而去,于斯二者何先?”曰:“去食。自古皆有死,民无信不立。”
【译文】
子贡问怎样治理国家。孔子说:“粮食充足,军备充足,老百姓信任统治者。”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去掉一项,那么在三项中先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军备。”子贡说:“如果不得不再去掉一项,那么这两项中去掉哪一项呢?”孔子说:“去掉粮食。自古以来人总是要死的,如果老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么国家就不能存在了。”
【评析】
本章里孔子回答了子贡问政中所连续提出的三个问题。孔子认为,治理一个国家,应当具备三个起码条件:食、兵、信。但这三者当中,信是最重要的。这体现了儒学的人学思想。只有兵和食,而百姓对统治者不信任,那这样的国家也就不能存在下去了。
【原文】
12·8棘子成(1)曰:“君子质而已矣,何以文为?”子贡曰:“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驷不及舌(2)。文犹质也,质犹文也,虎豹之鞟(3),犹犬羊之鞟。”
【注释】
(1)棘子成:卫国大夫。古代大夫都可以被尊称为夫子,所以子贡这样称呼他。
(2)驷不及舌:指话一说出口,就收不回来了。驷,拉一辆车的四匹马。
(3)鞟:音kuò,去掉毛的皮,即革。
【译文】
棘子成说:“君子只要具有好的品质就行了,要那些表面的仪式干什么呢?”子贡说:“真遗憾,夫子您这样谈论君子。一言既出,驷马难追。本质就像文采,文采就像本质,都是同等重要的。去掉了毛的虎、豹皮,就如同去掉了毛的犬、羊皮一样。”
【评析】
这里是讲表里一致的问题。棘子成认为作为君子只要有好的品质就可以了,不须外表的文采。但子贡反对这种说法。他的意思是,良好的本质应当有适当的表现形式,否则,本质再好,也无法显现出来。
【原文】
12·9哀公问于有若曰:“年饥,用不足,如之何?”有若对曰:“盍彻乎(1)?”曰:“二(2),吾犹不足,如之何其彻也?”对曰:“百姓足,君孰与不足?百姓不足,君孰与足?”
【注释】
(1)盍彻乎:盍,何不。彻,西周奴隶主国家的一种田税制度。旧注曰:“什一而税谓之彻。”
(2)二:抽取十分之二的税。
【译文】
鲁哀公问有若说:“遭了饥荒,国家用度困难,怎么办?”有若回答说:“为什么不实行彻法,只抽十分之一的田税呢?”哀公说:“现在抽十分之二,我还不够,怎么能实行彻法呢?”有若说:“如果百姓的用度够,您怎么会不够呢?如果百姓的用度不够,您怎么又会够呢?”
【评析】
这一章反映了儒家学派的经济思想,其核心是“富民”思想。鲁国所征的田税是十分之二的税率,即使如此,国家的财政仍然是十分紧张的。这里,有若的观点是,削减田税的税率,改行“彻税”即什一税率,使百姓减轻经济负担。只要百姓富足了,国家就不可能贫穷。反之,如果对百姓征收过甚,这种短期行为必将使民不聊生,国家经济也就随之衰退了。这种以“富民”为核心的经济思想有其值得借鉴的价值。

解析三
【原文】
12·10子张问崇德(1)辨惑(2)。子曰:“主忠信,徙义(3),崇德也。爱之欲其生,恶之欲其死,既欲其生,又欲其死,是惑也。‘诚不以富,亦祗以异(4)。’”
【注释】
(1)崇德:提高道德修养的水平。
(2)惑:迷惑,不分是非。
(3)徙义:徙,迁移。向义靠拢。
(4)诚不以富,亦祗以异:祗:音zhī,这是《诗经·小雅·我行其野》篇的最后两句。此诗表现了一个被遗弃的女子对其丈夫喜新厌旧的愤怒情绪。孔子在这里引此句,令人费解。
【译文】
子张问怎样提高道德修养水平和辨别是非迷惑的能力。孔子说:“以忠信为主.使自己的思想合于义,这就是提高道德修养水平了。爱一个人,就希望他活下去,厌恶起来就恨不得他立刻死去,既要他活,又要他死,这就是迷惑。(正如《诗》所说的:)‘即使不是嫌贫爱富,也是喜新厌旧。’”
【评析】
本章里,孔子谈的主要是个人的道德修养问题。他希望人们按照“思佰”、“仁义”的原则去办事,否则,感情用事,就会陷于迷惑之中。
【原文】
12·11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译文】
齐景公向孔子问政治。孔子答道:“君要像个君、臣要像个臣、父亲要像个父亲、儿子要像个儿子。”齐景公说:“说得好极了!如果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再多,我能吃到吗?”
【原文】
12·12子曰:“片言(1)可以折狱(2)者,其由也与(3)?”子路无宿诺(4)。
【注释】
(1)片言:诉讼双方中一方的言辞,即片面之辞,古时也叫“单辞”。
(2)折狱:狱,案件。折狱即断案。
(3)其由也与:大概只有仲由吧。
(4)宿诺:宿,久。拖了很久而没有兑现的诺言。
【译文】
孔子说:“只听了单方面的供词就可以判决案件的,大概只有仲由吧。”子路说话没有不算数的时候。
【评析】
仲由可以以“片言”而“折狱”,这是为什么?历来有这样几种解释。一说子路明决,凭单方面的陈述就可以作出判断;二说子路为人忠信,人们都十分信服他,所以有了纠纷都在他面前不讲假话,所以凭一面之辞就可以明辨是非;三说子路忠信,他所说的话绝无虚假,所以只听其中一面之辞,就可以断定案件。
但无论哪种解释,都可以证明子路在刑狱方面是卓有才干的。
【原文】
12·13子曰:“听讼(1),吾犹人也。必也使无讼(2)乎!”
【注释】
(1)听讼:审理诉讼案件。
(2)使无讼:使人们之间没有诉讼案件之事。
【译文】
孔子说:“审理诉讼案件,我同别人也是一样的。重要的是必须使诉讼的案件根本不发生!”

解析四
【原文】
12·14子张问政。子曰:“居之无倦,行之以忠。”
【译文】
子张问如何治理政事。孔子说:“居于官位不懈怠,执行君令要忠实。”
【评析】
以上两章都是谈如何从政为官的问题。孔子借回答问题,指出各级统治者身居官位,就要勤政爱民,以仁德的规定要求自己,以礼的原则治理国家和百姓,通过教化的方式消除民间的诉讼纠纷,执行君主之令要切实努力,这样才能做一个好官。
【原文】
12·15子曰:“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
【译文】
孔子说:“广泛学习、遵纪守法,就不会误入歧途!”
【原文】
12·16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
【译文】
孔子说:“君子成全别人的好事,而不助长别人的恶处。小人则与此相反。”
【评析】
这一章所讲的“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贯穿了儒家一贯的思想主张,即“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精神。
【原文】
12·17季康子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回答说:“政就是正的意思。您本人带头走正路,那么还有谁敢不走正道呢?”
【评析】
无论为人还是为官,首在一个“正”字。孔子政治思想中,对为官者要求十分严格,正人先正己。只要身居官职的人能够正己,那么手下的大臣和平民百姓,就都会归于正道。
【原文】
12·18季康子患盗,问于孔子。孔子对曰:“苟子之不欲,虽赏之不窃。”
【译文】
季康子担忧盗窃,问孔子怎么办。孔子回答说:“假如你自己不贪图财利,即使奖励偷窃,也没有人偷盗。”
【评析】
这一章同样是孔子谈论为官从政之道。他仍然阐释的是为政者要正人先正己的道理。他希望当政者以自己的德行感染百姓,这就表明了他主张政治道德化的倾向。具体到治理社会问题时也是如此。他没有让季康子用严刑峻法去制裁盗窃犯罪,而是主张用德治去教化百姓,以使人免于犯罪。
【原文】
12·19季康子问政于孔子曰:“如杀无道(1),以就有道(2),何如?”孔子对曰:“子为政,焉用杀?子欲善而民善矣。君子之德风,人小之德草,草上之风(3),必偃(4)。”
【注释】
(1)无道:指无道的人。
(2)有道:指有道的人。
(3)草上之风:指风加之于草。
(4)偃:仆,倒。
【译文】
季康子问孔子如何治理政事,说:“如果杀掉无道的人来成全有道的人,怎么样?”孔子说:“您治理政事,哪里用得着杀戮的手段呢?您只要想行善,老百姓也会跟着行善。在位者的品德好比风,在下的人的品德好比草,风吹到草上,草就必定跟着倒。”
【评析】
孔子反对杀人,主张“德政”。在上位的人只要善理政事,百姓就不会犯上作乱。这里讲的人治,是有仁德者的所为。那些暴虐的统治者滥行无道,必然会引起百姓的反对。
【原文】
12·20子张问:“士何如斯可谓之达(1) 矣?”子曰:“何哉,尔所谓达者?”子张对曰:“在邦必闻(2),在家必闻。”子曰:“是闻也,非达也。夫达也者,质直而好义,察言而观色,虑以下人(3)。在邦必达,在家必达。夫闻也者,色取仁而行违,居之不疑。在邦必闻,在家必闻。”
【注释】
(1)达:通达,显达。
(2)闻:有名望。
(3)下人:下,动词。对人谦恭有礼。
【译文】
子张问:“士怎样才可以叫做通达?”孔子说:“你说的通达是什么意思?”子张答道:“在国君的朝廷里必定有名望,在大夫的封地里也必定有名声。”孔子说:“这只是虚假的名声,不是通达。所谓达,那是要品质正直,遵从礼义,善于揣摩别人的话语,观察别人的脸色,经常想着谦恭待人。这样的人,就可以在国君的朝廷和大夫的封地里通达。至于有虚假名声的人,只是外表上装出仁的样子,而行动上却正是违背了仁,自己还以仁人自居不惭愧。但他无论在国君的朝廷里和大夫的封地里都必定会有名声。”
【评析】
本章中孔子提出了一对相互对立的名词,即“闻”与“达”。“闻”是虚假的名声,并不是显达;而“达”则要求士大夫必须从内心深处具备仁、义、礼的德性,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而不仅是追求虚名。这里同样讲的是名实相符、表里如一的问题。

解析五
【原文】
12·21樊迟从游于舞雩之下,曰:“敢问崇德、修慝(1)、辨惑。”子曰:“善哉问!先事后得(2),非崇德与?攻其恶,无攻人之恶,非修慝与?一朝之忿(3),忘其身,以及其亲,非惑与?”
【注释】
(1)修慝:慝:音tè,改正邪恶的念头。
(2)先事后得:先致力于事,把利禄放在后面。
(3)忿:忿怒,气愤。
【译文】
樊迟陪着孔子在舞雩台下散步,说:“请问怎样提高品德修养?怎样改正自己的邪念?怎样辨别迷惑?”孔子说:“问得好!先努力致力于事,然后才有所收获,不就是提高品德了吗?多做自我批评,不去批评别人,不就是检讨自己的邪念了吗?由于一时的气愤,就忘记了自身的安危,以至于牵连自己的亲人,这不就是迷惑吗?”
【评析】
这一章里孔子仍谈个人的修养问题。他认为,要提高道德修养水平,首先在于踏踏实实地做事,不要过多地考虑物质利益;然后严格要求自己,不要过多地去指责别人;还要注意克服感情冲动的毛病,不要以自身的安危作为代价,这就可以辨别迷惑。这样,人就可以提高道德水平,改正邪念,辨别迷惑了。
【原文】
12·22攀迟问仁。子曰:“爱人。”问知。子曰:“知人。” 樊迟未达。子曰:“举直错诸枉(1),能使枉者直。” 樊迟退,见子夏曰:“乡(2)也吾见于夫子而问知,子曰‘举直错诸枉,能使枉者直’,何谓也?” 子夏曰:“富哉言乎!舜有天下,选于众,举皋陶(3),不仁者远(4)矣。汤(5)有天下,选于众,举伊尹(6),不仁者远矣。”
【注释】
(1)举直错诸枉:错,同“措”,放置。诸,这是“之于”二字的合音。枉,不正直,邪恶。意为选拔直者,罢黜枉者。
(2)乡:同“向”,过去。
(3)皋陶:音ɡāo yáo,传说中舜时掌握刑法的大臣。
(4)远:动词,远离,远去。
(5)汤:商朝的第一个君主,名履。
(6)伊尹:汤的宰相,曾辅助汤灭夏兴商。
【译文】
樊迟问什么是仁。孔子说:“爱人。”樊迟问什么是智,孔子说:“了解人。”樊迟还不明白。孔子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樊迟退出来,见到子夏说:“刚才我见到老师,问他什么是智,他说:‘选拔正直的人,罢黜邪恶的人,这样就能使邪者归正。’这是什么意思?”子夏说:“这话说得多么深刻呀!舜有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皋陶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汤有了天下,在众人中挑选人才,把伊尹选拔出来,不仁的人就被疏远了。”
【评析】
本章谈了两个问题,一是仁,二是智。关于仁,孔子对樊迟的解释似乎与别处不同,说是“爱人”,实际上孔子在各处对仁的解释都有内在的联系。他所说的爱人,包含有古代的人文主义精神,把仁作为他全部学说的对象和中心。正如著名学者张岂之先生所说,儒学即仁学,仁是人的发现。关于智,孔子认为是要了解人,选拔贤才,罢黜邪才。但在历史上,许多贤能之才不但没有被选拔反而受到压抑,而一些奸佞之人却平步青云,这说明真正做到智并不容易。
【原文】
12·23子贡问友。子曰:“忠告而善道之,不可则止,毋自辱焉。”
【译文】
子贡问怎样对待朋友。孔子说:“忠诚地劝告他,恰当地引导他,如果不听也就罢了,不要自取其辱。”
【评析】
在人伦关系中,“朋友”一伦是最松弛的一种。朋友之间讲求一个“信”字,这是维系双方关系的纽带。对待朋友的错误,要坦诚布公地劝导他,推心置腹地讲明利害关系,但他坚持不听,也就作罢。如果别人不听,你一再劝告,就会自取其辱。这是交友的一个基本准则。所以清末志士谭嗣同就认为朋友一伦最值得称赞,他甚至主张用朋友一伦改造其他四伦。其实,孔子这里所讲的,是对别人作为主体的一种承认和尊重。
【原文】
12·24曾子曰:“君子以文会友,以友辅仁。”
【译文】
曾子说:“君子以文章学问来结交朋友,依靠朋友帮助自己培养仁德。”
【评析】
曾子继承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以文章学问作为结交朋友的手段,以互相帮助培养仁德作为结交朋友的目的。这是君子之所为。以上这两章谈的都是交友的问题,事实上在五伦当中,儒家对于朋友这一伦还是比较重视的。

参考资料
上学吧:http://www.shangxueba.com/ask/8027140.html


“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的意思是“您说得太好了。如果国君不像国君,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子女不像子女,那就算是有粮食,我又怎么能吃得下去呢?”
出处:
《史记》记载:“景公问政孔子,孔子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景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岂得而食诸!’”
这句话的背景:
当时,鲁昭公被“三桓”驱逐,正在齐国流亡。齐景公对此也是深有感触。齐景公当政之前,齐国就发生过崔杼弑齐庄公之事,其后,崔氏、庆氏都曾先后控制齐国政权。即便在齐景公问政孔子之际,齐国国政也为国氏、高氏、陈氏等几个大的政治家族所掌控。看着鲁昭公被“三桓”驱逐,齐景公有物伤其类之感,因此才大赞孔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

也谈“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秦晖在《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史悖论及中国现代化之路》对《论语》这一则的解释,认为“受‘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关系支配,即君要像个君,臣才能像个臣;父要像个父,子才能像个子;君不君则臣不臣,父不父则子不子。……”,所以“原初儒家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之说实际上把君臣关系看成一种契约,君不君则臣也就可以不臣”。
   此说言过其实。且先看这一则的内容与句读。
   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论语·颜渊第十二》)
   一般的句读:
   齐景公问政於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在“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断句上,的确可以断成“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意思照样讲得通,但是考察起来却不太可能成立。
   齐国在景公的时候,陈桓子施惠于民,越来越壮大,景公没有办法。鲁昭公二十五年,孔子去齐国,景公求教孔子怎么办,孔子说了这番话。孔子话只有八个字,但是意思表达却非常到位,大概是说:做君主就应该像的样子,做臣子就应该像臣子的样子,做父亲就应该像父亲的样子,做儿子就应该像儿子的样子(,这样齐国才有希望)。不仅回答了景公的问题,其中还暗示景公有“不君”的行为,劝喻的意思很明显。景公也不是傻子,但是他死要面子,就顾左右而言他了:“是啊是啊,如果君主不像君主,臣子不像臣子,父亲不像父亲,儿子不像儿子,就是有饭,我能吃得上嘛?”
   尽管孔子说君要像君的样子,但大概也不会说如果“君不君”则“臣”就可以“不臣”这样的话,因为他还是很有些“愚忠”的。比如在“赵盾弑其君”这件事上孔子的态度,尽管晋灵公无道,臣子杀死了他(灵公为赵盾之弟所杀),还是要背负弑君的罪名。而且“君,君”与“臣,臣”,“父,父”与“子,子”之间并不必然存在条件的关系,说原初儒家认为“君臣关系看成一种契约,君不君则臣也就可以不臣”,显然没有注意孔孟之间的差别。孔子最终以礼作为评价的标准,即使“君不君”,“不臣”的行为仍然是“不臣”,而不是“革命无罪,造反有理”。“闻诛一夫纣矣,未闻弑其君”,“民为重,社稷次之,君为轻”,都是孟子以后的事情了,孔、孟思想差距很大,一般说来,孔子带有浓厚的法家色彩,所以人们一般认为韩非的老师荀子才是战国时期孔子学说的严格继承者。
   “三纲五常”在漫长的中国社会中的地位尽管牢不可破,这也并掩不住过去的文明。今天对儒学中一些思想的再认识当然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却也不能“药方只贩古时丹”,动辄往前贤的脸上贴金。把民族(或国家)的希望寄托在所谓复兴原初的儒学上,恐怕也只是新儒家们的一厢情愿。

再议“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孔夫子最受诟病的话就是“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不少人理解成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父就是父,子就是子。后面的潜台词是各有位置,不可改变。有些人甚至认为:“按儒家理论,每一个人出生后,其社会地位就已自然形成,并且终生不得逾越,否则便是不仁非礼,甚至是犯上作乱。”这就与“血统论”、“出身论”画上了等号。
这样的解读产生的结果就是中国人对孔子和儒家学说厌恶异常。因为中国人血液里历来就有一种不安分的骚动,有一种蔑视一切的气概。这个特点朝好里讲就是不安现状,勇于挑战,期望改变命运,期望混得有模有样;朝不好讲就是不守秩序,轻慢规则,不懂得渐进式改革,更不懂可持续发展。比如说以前项羽看见秦始皇威风八面,脱口而出:“彼可取而代之”;现代一位领袖人物在对农民运动的讴歌里赞道:少奶奶的牙床上农民兄弟也可以上去滚一滚。两位历史人物的语言尽管穿越了遥远的时空隧道,但还是异常贴近、投契,反映了中国人跨越式发展、跃进式腾飞的心理。所以说将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理解成了各有各的位、各是各的事,各认各的命之时,怎么能不激起中国人强烈的逆反心理,怎么能不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呐喊?
也许不能说上面那种理解是完全错误的。但对照孔子一贯的思想,以及后人的研究,至少可以说“君就是君、臣就是臣”的理解过于简单了,与孔子原意恐怕有一定距离。这点,老汉在《寂寞的孔夫子》里引用了一些资料予以说明。近来读书,无意间又发现了一些与孔子同时代或相距较近人的说法,可以作为旁证,有助于更好地理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左传》里有篇“石碏谏宠州吁”,说的是卫国大臣石碏看不惯卫庄公溺爱儿子州吁,对卫庄公说的一番话。里面有“六逆”、“六顺”之说:“且夫贱妨贵,少陵长,远间亲,新间旧,小加大,淫破义,所谓六逆也。君义,臣行,父慈,子孝,兄爱,弟敬,所谓六顺也。” “六逆”不去说了,值得注意的是“六顺”里面,君义与臣行、父慈与子孝、兄爱与弟敬是并列对应的,互有义务,各有所守。反映了那时候人们对“君臣父子”关系的理解并不是单方面的我对你错、我大你小、我强你弱的关系,或者是我想怎么样就怎么样、我要你怎么样你就应该怎么样那样一种状况,而是君臣父子各守其道、互有制约。《左传》记载这话说在公元前七二二年,距孔子诞生的五五一年早了不足二百年。应该还算不是相距太远。还要注意的是,石碏的“六逆”、“六顺”之说不完全是他本人的奇思妙想,应该是那个时代有代表性与涵盖力的观点。因为大臣向君主进言,一般是不会拿实验室里只有自己才懂的语言说事的,只会用整个社会公认、接受的标准言说。就像今天各级官员开口闭口“三个代表”、“邓小平理论”一样。
如果说上面引用的例子稍早了一点,那么《左传》里记载的另一件事恰好与孔子同时代,有助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晏子不死君难》说的是公元前五四八年发生在齐国的一件事:齐国国君齐庄公与大臣崔武子老婆私通,崔武子不甘戴绿帽子杀了齐庄公。另一大臣晏子尽臣礼抱庄公之尸痛哭,但是当其他人询问晏子会不会与庄公共存亡时,晏子却这样回答:“君民者,岂以陵民?社稷是主。臣君者,岂为其口实?社稷是养。故君为社稷死,则死之;为社稷亡,则亡之。若为己死,而为己亡,非其私昵,谁敢任之?”晏子这里讲的同样是君臣各守其道的问题。在晏子看来,在维护国家利益的前提下,做臣子的才可能与国君共进退,除此而外,你就是你,我就是我,你死你亡,与我何干?晏子说这话时孔子尚为幼儿,但他语言里很显然蕴含着“君有君的样子,臣有臣的样子”的意思。
上述两例距孔子较近,说明君臣父子各守其道是那时整个社会接受的观念。站在这个角度看待孔子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恐怕理解上会更准确些,视野上也更开阔些。

这是古文的一句对话!
原文:“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解:对呀,若是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即使粮食很多,我能吃得着吗?

《太史公自序》:“夫不通礼仪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夫君不君则犯,臣不臣则诛,父不父则无道,子不子则不孝。此四行者,天下之大过也。”
解释:如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地步。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昏聩无道,子不像子就会忤逆不孝。这四种恶行,是天下最大的罪过。
对照解释,你应该清楚了吧。

你是在什么环境就要做自己的角色?你上班就是员工,你坐车就是乘客。。。。。。。。。。

不懂


平遥县13768643100: 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意思谁知道啊 -
澹很康赞:[答案] 所谓的"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就是说他们的做法不象一个君臣父子应该做的事,违反了孔子所提倡的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孔子的儒学是维系君主专治的理论基础.

平遥县13768643100: 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请解释下为什么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打一个字是“否”字. -
澹很康赞:[答案] 解释:如不明了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君不像君,臣不像臣,父不像父,子不像子的地步.君不像君,就会被臣下干犯,臣不像臣就会被诛杀,父不像父就会

平遥县13768643100: 至于君不君,臣不臣古文翻译 -
澹很康赞: 夫不通礼义之旨,至于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 译文:不通晓礼义的要旨,就会弄到做国君的不像个国君,当臣子的不像个臣子,作父亲的不像个父亲,为儿子的不像个儿子的地步.

平遥县13768643100: 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什么意思
澹很康赞: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 秦晖在《西儒会融,解构“法道互补”——典籍与行为中的文化...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在“君,君;臣,...

平遥县13768643100: 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 -
澹很康赞:[答案] 原文:齐景公(1)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译文: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

平遥县13768643100: 君不君 臣不臣 父不父 子不子什么意思 -
澹很康赞: 如果皇帝没有皇帝的样子 那么就不能指望臣子尽臣子之道 如果父亲没有父亲的样子 也就不能要求自己的孩子对自己尽孝道

平遥县13768643100: “君君、臣臣、父父、子子.”的翻译? -
澹很康赞:[答案] 《论语/颜渊》: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句话的白化文大意是:齐景公问孔子如何治理国家.孔子说:“做君主的要像君的样子...

平遥县13768643100: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栗,吾得而食诸?”由此可见,... -
澹很康赞:[选项] A. 解决粮食生产问题 B. 建立中央集权制度 C. 维护社会等级名分 D. 尊重知识分子意见

平遥县13768643100: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臣不臣、父不父、子不子,虽有粟,吾得而食诸?这说明孔子提倡 -
澹很康赞:[选项] A. 仁者爱人,理解和体贴他人 B. 克己复礼,人们应贵贱有序 C. 政在爱民,国君要严于律己 D. 人际关系要和谐

平遥县13768643100: 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齐景公问政于孔子,孔子对曰:“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公曰:“善哉!信如君不君,... -
澹很康赞:[答案] 齐景公问孔子怎样治理国家.孔子答道,“国君的行为要符合国君的要求,臣子的行为要符合臣子的要求,父亲的行为要符合父亲的要求,儿子的行为要符合儿子的要求.”齐景公说,“说得好啊!要是真的国君的行为不符合国君的要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