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剂的历史

作者&投稿:门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中药方剂的历史~

中国古代很早已使用单味药物治疗疾病。经过长期的医疗实践,又学会将几种药物配合起来,经过煎煮制成汤液,即是最早的方剂。战国时期的《内经》虽仅载方13首,但对中医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书中收载临床各科医方283首, 还记述有汤、丸、散等剂型。在《汉书.艺文志》中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中除有大量当时医家的经验方外,还有方剂专著《汤液经法》,对方剂理论进行了初步总结。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如何选择剂型的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由于组方合法,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经方。在伤寒方中所使用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栓剂、软膏剂、酒剂、醋剂、灌肠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等,几乎包括了除注射剂以外的所有传统剂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方书著述的数量倍增,但多已亡佚。晋代仅存的葛洪《肘后方》中收载了大量验、便、廉的有效方剂,并首次提出成品药的概念,主张将药物加工成一定剂型,贮之以备急用,隋代的《四海类聚方》多达2600卷,《四海类聚单方》300卷,足见方剂发展之迅速。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载方5300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首。宋代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 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首,《和剂局方》载方297首,是官方和剂局制售中药成药的处方和制剂规范,也是第一部由朝廷颁发的成药典。金元时期有刘、张、朱、李四大家。刘河间善用寒凉,著有《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等;张子和主张攻下,著有《儒门事亲》;朱丹溪长于滋阴,著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李东垣专于补益脾胃,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都对方剂的运用有所创建和发挥。宋元时期局方盛行,金元诸家又提倡不泥古方,主张临证拟方,出现了与经方对峙的时方。金代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药方论》,选伤寒方20首,依《内经》理论为之作解,首开为方作论之先河。明代朱组织编著《普济方》,载方61739首,为方书之最。吴《医方考》综编历代医家名方,并对其方药、见证一一作考,详析方义,为第一部方论专著。清代,方论专著大量涌现,如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美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吴仪洛的《成方切用》等,丰富了研讨方剂的理论。为了便于阅读和记忆,这时还出现了大量方歌手册,如汪昂的《汤头歌诀》、张秉承的《成方便读》、 陈修园的 《伤寒方歌括》、《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等。以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等医家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建立,创制了大量治疗温热病的有效方剂,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界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新思潮,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方160首,立法处方均有新见解,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古代方书和民间秘方、验方进行了大量发掘、整理,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古方新用和创制新方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方剂学于20世纪50年代方剂理论体系才得以初步形成,方剂学才逐渐地从中医药学中分化出来而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具有基础和临床的双重属性,联系中医基础和临床,沟通中医和中药,衔接传统中医和现代生命科学。

战国时期的《内经》虽仅载方13首,但对中医治疗原则、方剂的组成结构,药物的配伍规律以及服药宜忌等方面都有较详细的论述,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在长沙马王堆汉墓中发现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一部方书。书中收载临床各科医方283首, 还记述有汤、丸、散等剂型。在《汉书·艺文志》中载有经方十一家,其中除有大量当时医家的经验方外,还有方剂专著《汤液经法》,对方剂理论进行了初步总结。汉代的《神农本草经》中已有关于如何选择剂型的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载方113首,《金匮要略》载方262首,由于组方合法,选药精当,用量准确,变化巧妙,疗效卓著,被后世尊为经方。在伤寒方中所使用的剂型有汤剂、丸剂、散剂、栓剂、软膏剂、酒剂、醋剂、灌肠剂、洗剂、浴剂、熏剂、滴耳剂、灌鼻剂、吹鼻剂等,几乎包括了除注射剂以外的所有传统剂型。魏晋南北朝至隋唐,方书著述的数量倍增,但多已亡佚。晋代仅存的葛洪《肘后方》中收载了大量验、便、廉的有效方剂,并首次提出成品药的概念,主张将药物加工成一定剂型,贮之以备急用,隋代的《四海类聚方》多达2600卷,《四海类聚单方》300卷,足见方剂发展之迅速。唐代孙思邈著《千金要方》,载方5300首。王焘的《外台秘要》载方6000多首。宋代出现了由政府组织编写的《太平圣惠方》, 载方16834首,《圣济总录》载方2万余首,《和剂局方》载方297首,是官方和剂局制售中药成药的处方和制剂规范,也是第一部由朝廷颁发的成药典。金元时期有刘、张、朱、李四大家。刘河间善用寒凉,著有《宣明论方》、《伤寒直格方》等;张子和主张攻下,著有《儒门事亲》;朱丹溪长于滋阴,著有《丹溪心法》、《格致余论》等;李东垣专于补益脾胃,著有《脾胃论》、《兰室秘藏》等,都对方剂的运用有所创建和发挥。宋元时期局方盛行,金元诸家又提倡不泥古方,主张临证拟方,出现了与经方对峙的时方。金代成无己著《伤寒明理药方论》,选伤寒方20首,依《内经》理论为之作解,首开为方作论之先河。明代朱组织编著《普济方》,载方61739首,为方书之最。吴《医方考》综编历代医家名方,并对其方药、见证一一作考,详析方义,为第一部方论专著。清代,方论专著大量涌现,如王子接的《绛雪园古方选注》、罗美的《名医方论》、吴谦的《删补名医方论》、汪昂的《医方集解》、吴仪洛的《成方切用》等,丰富了研讨方剂的理论。为了便于阅读和记忆,这时还出现了大量方歌手册,如汪昂的《汤头歌诀》(张秉承的《成方便读》、 陈修园的 《伤寒方歌括》、《长沙方歌括》、《时方歌括》等。以叶天士、薛雪、吴鞠通等医家为代表的温病学派的建立,创制了大量治疗温热病的有效方剂,促进了方剂学的发展。西医传入中国后,中医界出现了中西汇通的新思潮,如张锡纯著《医学衷中参西录》,载方160首,立法处方均有新见解,对后世有一定影响。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对古代方书和民间秘方、验方进行了大量发掘、整理,并开展了中西医结合工作,在古方新用和创制新方方面都有较大发展。




百草枯的历史
百草枯的历史:追溯到1882年,当时百草枯首次作为化学指示剂出现。到了1962年,百草枯正式作为农药上市,并迅速在130多个国家畅销。1984年,百草枯进入中国市场。百草枯的生产工艺在早期是保密的,直到1996年,一位名叫李德军的山东农药科学研究院的科学家成功研发出生产百草枯的技术,中国成为除了英国之外第二...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史:从油条、豆腐开始,中国应用添加剂的历史已经很久了。早在东汉时期,就使用盐卤作凝固剂制作豆腐。从南宋开始,一矾二碱三盐的油条配方就有了记载, 是老百姓早餐桌上物美价廉的食品。国人吃了上千年的油条、豆腐,历史上尚未出现一例长期吃这种食品产生的中毒事件。亚硝酸盐大概在80...

中药方剂历史
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五十二病方》是现存最早的方书,包含283个临床治疗方案,涉及汤、丸、散等剂型。《汉书·艺文志》记载了经方十一家,其中《汤液经法》是早期的方剂专著,对理论进行了初步总结。汉代的《神农本草经》涉及剂型选择理论。张仲景的《伤寒论》和《金匮要略》因其精良的组方、选药和...

食品添加剂的来源
食品添加剂的历史可以追溯到古代,孔子在《论语》中提到的食物保存问题,就已经体现了对食品保鲜的最早观点。如果当时有防腐剂,孔子的担忧或许会减少。中国应用添加剂的历史悠久,东汉时期就开始使用盐卤制作豆腐,南宋时期油条的配方也有记载。豆腐和油条作为中国传统的食品,历史悠久,但并未出现因长期食用导...

食品添加剂的发展历史
1. 食品添加剂在中国的应用历史悠久,早在东汉时期,盐卤就被用作凝固剂来制作豆腐。2. 从南宋时期起,油条的制作配方中包含了矾、碱和盐,这种早餐食品因其物美价廉而深受欢迎。3. 尽管中国人食用油条和豆腐已有上千年历史,但历史上并未记录有因长期食用这些食品而导致的中毒事件。4. 亚硝酸盐约...

剂型的历史记载
早在殷商时期,甲骨文里就有“鬯其酒”的记载,《针灸甲乙经》序言有“汤液始于伊尹”之说,说明酒剂、汤剂在商代就已出现。战国后期的《内经》中已有汤液醪醴的专论,并记载了汤、丸、散、膏、丹、酒六种剂型和各种剂型的制法、用法以及适应症。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中,药物剂型已有煎剂、浸...

八马赛珍珠5800历史
八马赛珍珠5800是一个古老的中药方剂,其历史可以追溯到唐朝时期。据传,唐朝时期的中医学家孙思邈曾经创造了这个方剂用于治疗风热感冒和头痛发热等症状。后来,这个方剂被发扬光大,成为了一种备受推崇的中药方剂。在宋朝和元朝时期,八马赛珍珠5800被广泛应用于医学领域。许多著名的医药学家都对这个方剂进行...

全身中毒性毒剂有怎样的历史?
1916年7月1日,法军在Somme河战役中,首先对德军使用了氢氰酸,但因炮弹爆炸引起燃烧、蒸汽比重较空气轻、挥发度大,有效战斗浓度维持时间短等原因,未能造成人员伤亡。目前,由于弹药和施放技术的改进,在短时间内可造成2~3毫克\/升的染毒浓度,在此浓度下,暴露15~30秒,中毒人员可迅速死亡。

表面活性剂的起源历史
表面活性剂和合成洗涤剂形成一门工业得追溯到本世纪30年代,以石油化工原料衍生的合成表面活性剂和洗涤剂打破了肥皂一统天下的局面。经过60余年的发展,1995年世界洗涤剂总产量达到4300万吨,其中肥皂900万吨。据专家预测,全世界人口从2000年到2050年将翻一番,洗涤剂总量将从5000万吨增加到12000万吨,...

方剂历史
宋代政府编撰的《太平圣惠方》载方丰富,而《圣济总录》和《和剂局方》则是中药成药的重要规范。金元时期的刘、张、朱、李四大医家各有所长,推动了方剂运用的创新。宋代局方流行,金元时提倡临证拟方,出现了时方与经方的对立。清代方论专著繁多,如《医方考》与《删补名医方论》等,丰富了方剂...

香坊区15287713191: 方剂学的历代文献 -
文响艾畅: 《黄帝内经》,唐朝整理春秋战国时期的文献,记载13首方剂,奠定了方剂学的理论基础.《五十二病方》,秦汉时期的文献,载方283,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方书.《伤寒杂病论》,东汉张仲景撰,载方单方113+复方245,融理法方药于一体,...

香坊区15287713191: 古代关于中药方剂的书都有哪些 -
文响艾畅: 古代方剂书目前整理出来的已经超过2000种了,这样吧,我按照年代给你列举一些:先秦时期:先秦时期是中医方剂的初期,大多数方剂都很简单,目前比较完整的是《五十二病方》《养生方》《杂疗方》《杂禁方》这还是马王堆挖出来的,...

香坊区15287713191: 中医方剂大辞典的内容简介 -
文响艾畅: 中医方剂,是历代医家临床经验的结晶,是运用中医辩证论治理论指导临床防病治病的主要手段.纵观调、秦以来,新方创制不断增加,载方文献汗牛充栋,组方理论渐趋完善,为炎黄子孙的健康和中华民族的繁衍昌盛,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中医方剂大辞典》,对我国上自秦、汉,下迄现代(1986年)的所有有方名的方剂进行了一次系统的整理,力求使上述各种问题得到合理的解决.以方剂检索而言,本书汇集古今有方名的医方,按照辞书形式编纂,既有目录,又有索引,从而解决检方的难题.以方源而言,本书参考古今各种中医药文献,对每一首方剂的方源进行认真的考证,而注明其原始出处,这对研究方剂的历史,澄清方剂的源流,是十分必要的.

香坊区15287713191: 在现存的医藉中,最早记载的方剂是什么
文响艾畅: 现存最早记载方剂的医书是《五十二病方》.帛书《五十二病方》是西汉文物,1973年湖南长沙马王堆三号汉墓出土.是现知中国最古的汉医方书,全书为九千九百十一字,抄录于一高约24厘米、长450厘米长卷之后5/6部分,卷首列有目录,目录后有“凡五十二”字样,每种疾病均作为篇目标题,与后世医方书之体例相同.现存医方总数283个,用药达247种,书中提到的病名有103个,所治包括内、外、妇、儿、五官各科疾病.此书所载绝大多数为外科病,其次为内科疾病,还有少量妇儿科疾病.书中除外用内服法外,尚有灸、砭、熨、薰等多种外治法.

香坊区15287713191: 古人配药方是根据什么配的 -
文响艾畅: 古人配药方不是随便组合,也不是分酸碱性的 古代先民在长期的生活和生产实践中,经过世世代代、日积月累的口尝身受,逐步积累了药物知识.随着意识利用药物的不断发展,自然涉及到药物的选择、配合和调剂,逐渐产生了方剂.方剂是中...

香坊区15287713191: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是什么?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是什么?
文响艾畅: 《普济方》广泛收集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并将其分类整理是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它是明初时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是我国著名的医学著作.原书已...

香坊区15287713191: 我国古代历史上最大的医学方书是什么?是哪一个朝代?
文响艾畅: 《普济方》 中国历史上最大的方剂书籍,它载方竞达61739首.普济方医方著作.一百六十八卷.明.朱棣(周定王)、滕硕、刘醇等编.刊于15世纪初.系明初编修的一部大型医学方书.书中广泛辑集明以前的医籍和其他有关著作分类整理而成.原书今仅存残本,清初编《四库全书》时将本书改编四百二十六卷.

香坊区15287713191: 方剂的基本知识是?
文响艾畅: 方剂 fāngjì 简称方.方指医方.剂,古作齐,指调剂.治病的药方. 《隋书·经籍志》:“医方者,所以除疾疢保性命之术者也.”剂,古作齐,指调剂.《汉书·艺文志》:“调百药齐,和之所宜.”方剂是治法的体现,是根据配伍原则,总结临床经验,以若干药物配合组成的药方.

香坊区15287713191: 唐代《本草拾遗·条例》是谁写的 后经金代谁引申出“十剂”
文响艾畅: 唐代陈藏器《本草拾遗·条例》 方剂的功用与其所体现的治法是一致的,故以治法分类方剂的方法是由早期功用分类的基础上逐渐发展成熟的,这种方法始于“十剂”说.唐代陈藏器于《本草拾遗·条例》中提出“药有宣、通、补、泄、轻、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