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中诗人听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作者&投稿:郜明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茫茫夜色中,闪现在篱笆间的灯火,表现了儿童欢乐愉快的情趣,这无忧无虑、活泼天真的举动与诗人悲秋的凄凉之感形成鲜明对照,以乐景写哀情,“以无知儿女之乐,反衬出有心人之苦”(2分)更突出了诗人流寓他乡的凄苦之情及对故乡的深沉思念之情.
夜书所见 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①一灯明.
江上秋风、萧萧梧叶、侵人寒意的铺陈之笔,就已经构成了一种萧瑟气氛,足以触动那颗“独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之心.“动客情”三字是以上景物铺陈和气氛营造之后的水到渠成之笔.“不让离人不忧”.正如汉朝那位在北方做官的南方人张翰一样,闻秋风就起归思,这种客情,前人已经作过无数次动人的抒发.
首从听觉印象着笔,用“萧萧”像梧桐落叶之声,加上“寒”字,显示秋深的季节特征
叶绍翁的高明卓特在后二句.

第三句“知有儿童挑促织”,通过一个“知”字,宕出新的境界.作者凭借生活经验,在听到户外声响时,得知孩子们在挖捕蟋蟀.促织,蟋蟀的别称.挑,挖取.此句写心理活动.
第四句,诗人顺声寻源,起看窗外,果然一盏明灯在篱笆角落边闪亮.漆黑的夜幕把灯光反衬得格外明亮,此时夜已深沉.明灯照着群童在篱角挖取蟋蟀的图景转换为大江、梧树、萧萧落叶、凛冽寒风背景下的画面中心.只有不眠之人才能观察到夜幕下这特有的场景.
诗人在欣赏这群浑不管秋风梧叶的孩子们的劳作,还是勾引起儿提时期故乡的童梦?他的乡思可在这夜色中得到宽解?
正如夜幕和明灯互为反衬一样,童年的蟋蟀与游子的客情相得益彰,各有所致.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意思是什么
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出自:《夜书所见》叶绍翁〔宋代〕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翻译: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秋风吹来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一点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赏析...

夜书所见诗人叶绍翁在晚上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诗人叶绍翁在晚上看到了秋叶(梧叶)、秋声(寒声)、秋风、秋江、秋舟、孤灯、顽童、斗蟀,篱落小屋 夜书所见 作者: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本诗交织作者的凄情暖意、欢怀挂心。表现古诗《夜书所见》唯美性,可从九方面赏析。1、借景抒情,以景入...

夜书所见的“动”字怎样理解
在《夜书所见》中,作者鲁迅将“动”字巧妙地运用于其中,赋予其深刻的含义。理解这个“动”字,需要从文本的语境和鲁迅的创作意图两方面进行解读。从文本语境来看,“动”字的出现与文章所描绘的夜晚环境息息相关。在这篇短文中,鲁迅通过一系列生动的笔触,展现了一幅静谧而压抑的夜景。文章开头便点...

秋夜书所见的诗意是什么?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的字面意思: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全诗如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全诗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

《夜书所见》是宋朝诗人叶绍翁的作品。诗人描述了秋叶什么这一充满童...
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南宋-叶绍翁《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白话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夜书所见诗人所见到的事物有哪些
写到的事物有:落叶,秋风,篱笆之间闪烁的灯火。译文 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二、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的古诗翻译与古诗意思。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绝句。全诗的翻译: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全诗如下: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全诗赏析:这首诗是诗人客居异乡,...

...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的诗人是谁...
出自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释义: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和怀想故园的感情和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全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的到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写 ...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这句诗出自宋代叶绍翁《夜书所见》原文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中诗人听见了什么?看到了什么?感受到了什么? -
塔虏派林:[答案] 《夜书所见》是南宁诗人叶绍翁写的.题目中的“书”是意思是写,记录.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看见的梧桐、灯、儿童、篱笆,听见的秋风、促织、风吹梧桐树叶声和感受到的寒意、郁闷、孤独、意趣,表达了他思念家乡的感情.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中作者描写看见什么听见什么感受到什么 -
塔虏派林: 《夜书所见》是南宁诗人叶绍翁写的.题目中的“书”是意思是写,记录.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看见的梧桐、灯、儿童、篱笆,听见的秋风、促织、风吹梧桐树叶声和感受到的寒意、郁闷、孤独、意趣,表达了他思念家乡的感情.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中诗人听到什么,又想到什么 -
塔虏派林: 宋代: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译文及注释 译文 瑟瑟的秋风吹动梧桐树叶,送来阵阵寒意,江上吹来秋风,使出门在外的我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 家中几个小孩还在兴致勃勃地斗蟋蟀呢!夜深人静了还亮着灯不肯睡眠. 《夜书所见》是南宁诗人叶绍翁写的.题目中的“书”是意思是写,记录.在这首诗中,作者通过描写看见的梧桐、灯、儿童、篱笆,听见的秋风、促织、风吹梧桐树叶声和感受到的寒意、郁闷、孤独、意趣,表达了他思念家乡的感情.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诗人叶绍翁在秋天的夜晚听到什么?看到什么时深有感触,写下了《夜书所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 -
塔虏派林: 秋天的夜晚听到秋风吹动梧桐树叶的声音,写下了《夜书所见》诗中描写的景物有:梧桐叶 秋风 儿童,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之感. 写儿童夜捉蟋蟀,兴致高昂,巧妙地反衬悲情,更显客居他乡...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诗人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了什么? -
塔虏派林:[答案] 夜书所见诗人听到了秋风吹动梧桐树叶发出的萧瑟之声,又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诗人叶绍翁在秋天听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的意思 -
塔虏派林:[答案] 夜书所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萧萧的秋风吹动梧桐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诗人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一二两句写景,借落叶飘飞、秋风瑟瑟、寒气袭人烘托游子漂泊流浪、孤单寂寞的凄凉...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这首诗诗人叶绍翁在秋天的夜晚看到了什么?看到了什么 -
塔虏派林: 夜书所见——(宋)叶绍翁 萧萧梧叶送寒声, 江上秋风动客情. 知有儿童挑促织, 夜深篱落一灯明. 这首诗前两句写所闻,后两句写所见,诗的首句写到“萧萧梧叶送寒声”,可见作者听到了秋风吹动梧桐树叶的声音,第二句写江上秋风,当是所感;最后两句写所见之景,”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作者所见的是远处篱笆下的灯火,猜测大概是有孩童在捉促织(蟋蟀)呢. 这首诗意在写羁旅乡思之情,但作者没有重点写如何独栖孤馆、思念家乡,而是借景抒情,着重于夜间小景的描写.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这首诗的意思叶纪翁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 -
塔虏派林:[答案] 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 听到了萧萧秋风吹动梧桐叶子的声音.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诗中写了诗人听到了什么?又想到什么 -
塔虏派林:[答案] 诗人听到了秋风吹动梧桐树叶发出的萧瑟之声,又想到了自己的家乡.

海南藏族自治州13636078650: 夜书所见里哪两个词是作者看到的景物《夜书所见》中( )词是作者听到的,( )、( )词是作者看到的景物 -
塔虏派林:[答案] 《夜书所见》中(萧萧)词是作者听到的,( 一灯明 )、( 篱落 )词是作者看到的景物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