鹧鸪天古诗翻译与赏析

作者&投稿:孟彬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姑苏怀古

  肥水东流无尽期,当初不合种相思。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

  春未绿,鬓先丝,人间别久不成悲。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

   姑苏怀古字词解释:

  1.鹧鸪天:词牌名,据传词名取自郑隅诗“春游鸡鹿塞,家在鹧鸪天”,又称《思越人》、《剪朝霞》、《骊歌一叠》、《醉梅花》、《思佳客》。双调,上片四句,押三平韵,二十八字,下片五句,押三平韵,二十七字,共五十五字。上片第三、四句及下片两个三字句多用对仗,用“大石调”。

  2.元夕:旧历正月十五元宵节。

  3.肥水:源出安徽合肥紫蓬山,东南流经将军岭,至施口入巢湖。

  不合:不应当;不该

  4.种相思:留下相思之情,谓当初不应该动情,动情后尤不该分别。

  5.丹青:泛指图画,此处指画像。

  6.红莲夜:指元夕。红莲,指花灯。

   姑苏怀古翻译:

  肥水汪洋向东流,永远没有停止的时候。早知今日凄凉,当初真不该苦苦相思。梦里的相见总是看不清楚,赶不上看画像更加清晰,而这种春梦也常常无奈会被山鸟的叫声惊起。

  春草还没有长绿,我的两鬓已成银丝,苍老得太快。我们离别得太久,慢慢一切伤痛都会渐渐被时光忘去。可不知是谁,让我朝思暮想,年年岁岁的团圆夜,这种感受,只有你和我心中明白。

   姑苏怀古创作背景:

  这首《鹧鸪天·元夕有所梦》,是姜夔为怀念身在合肥的恋人而作,作于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宵节之时。据夏承焘先生考证,姜夔在初遇合肥恋人时,约为二十余岁,在他三十六岁这年,曾经两次到过合肥。“绍熙元年(1190),姜夔再客合肥,此年冬,姜夔戴雪诣石湖,授范成大以咏梅之《暗香》、《疏影》新声两阕,成大喜以歌妓小红为赠。”而作此词时,姜夔已是四十二岁,与旧恋人初遇已相隔近二十年。

   姑苏怀古赏析:

  这是一首情词,与姜夔青年时代的“合肥情事”有关,词中怀念和思恋的是合肥的旧日情侣。可以看出,白石是一个至情至性的人,虽往事已矣,但时间的流逝和空间的转换,加上人事变幻的沧桑,并没有改变白石对合肥情侣的深深眷恋。所以在长期浪迹江湖中,他写了一系列深切怀念对方的词篇。宋宁宗庆元三年(1197)元夕之夜,他因思成梦,梦中又见到了旧日的情人,梦醒后写了这首缠绵悱恻的情词。这一年,上距初遇情人时已经二十多年了。

  头两句揭示梦的原因,首句以想象中的肥水起兴,兴中含比。肥水分东、西两支,这里指东流经合肥入巢湖的一支。明点“肥水”,不但交待了这段情缘的发生地,而且将词人拉入到遥远的沉思。映现在词人脑海中的,不仅有肥水悠悠向东流的形象,且有与合肥情事有关的一系列或温馨或痛苦的回忆。东流无尽期的肥水,在这里既象是悠悠流逝的岁月的象征,又象是在漫长岁月中无穷无尽的相思和眷恋的象征,起兴自然而意蕴丰富。正因为这段情缘带来的是无穷无尽的痛苦思念,所以次句笔调一转翻怨当初不该种下这段相思情缘。“种相思”的“种”字用得精妙无比。

  相思子是相思树的果实,故由相思而联想到相思树,又由树引出“种”字。它不但赋予抽象的相思以形象感,而且暗示出它的与时俱增、无法消除、在心田中种下刻骨镂心的长恨。正是“此情无计可消除,才下心头,又上眉头。”(李清照)“不合”二字,出语峭劲拗折,貌似悔种前缘,实为更有力地表现这种相思的真挚深沉和它对心灵的长期痛苦折磨。

  “梦中未比丹青见,暗里忽惊山鸟啼。”三四两句切题内“有所梦”,分写梦中与梦醒。刻骨相思,遂致入梦,但由于长期睽隔,梦中所见伊人的形象也恍惚迷离,觉得还不如丹青图画所显现的更为真切。细味此句,似是作者藏有旧日情人的画像,平日相思时每常展玩,但总嫌不如面对伊人之真切,及至梦见伊人,却又觉得梦中形象不如丹青的鲜明。意思翻进一层形成更深的朦胧意蕴。下句在语言上与上句对仗,意思则又翻进一层,说梦境迷蒙中,忽然听到山鸟的啼鸣声,惊醒幻梦,遂使这“未比丹青见”的形象也消失无踪无处寻觅了。如果说,上句是梦中的遗憾,下句便是梦醒后的惆怅。与所思者睽隔时间之长,空间之远,相见只期于梦中,但连这样不甚真切的梦也做不长,其情何堪?上片至此煞住,而“相思”、“梦见”,意脉不断,下片从另一角度再深入来写,抒发梦醒后的感受。

  换头“春未绿”关合元夕,开春换岁,又过一年,而春郊尚未绿遍,仍是春寒料峭:“鬓先丝”说自己辗转江湖,蹉跎岁月双鬓已斑斑如霜,纵有芳春可赏,其奈老何!两句为流水对,语取对照,情抱奇悲,造意奇绝。

  接下来“人间别久不成悲”一句,是全词感情的凝聚点,饱含着深刻的人生体验和深沉的悲慨。真正深挚的爱情,总是随着岁月的积累而将记忆的年轮刻得更多更深,但在表面上,这种深入骨髓的相思却并不常表现为热烈的爆发和强烈的外在悲痛,而是象在地底运行的岩浆,在平静甚至是冷漠的.外表下潜行着炽热的激流。又象是地表之下的地下河,深处奔涌激荡,外表却不易觉察。特别是由于年深岁久,年年重复的相思和伤痛已经逐渐使感觉的神经末梢变得有些迟钝和麻木,心田中的悲哀也积累沉淀得太多太重,裹上了一层不易触动的外膜,在这种情况下,就连自己也仿佛意识不到内心深处潜藏的悲哀了。“多情却似总无情”(杜牧《赠别二首》),这“不成悲”的表象正更深刻地反映了内心的深切悲痛。而当作者清楚地意识到这一点时,悲痛的感情不免更进一层。词人在几天前写过的一首同调作品中有“少年情事老来悲”,正与此同。这是久经感情磨难的中年人更加深沉内含、也更富于悲剧色彩的感情状态。在这种以近乎麻木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刻骨铭心的伤痛面前,青年男女的卿卿我我、缠绵悱恻便不免显得浮浅了。

  “谁教岁岁红莲夜,两处沉吟各自知。”红莲夜,指元宵灯节,红莲指灯节的花灯。欧阳修《蓦山溪·元夕》:“剪红莲满城开遍”,周邦彦《解语花。元宵》:“露浥红莲,灯市花相射”,均可证。歇拍以两地相思、心心相知作结。与李清照“一种相思,两处闲愁”相同。“岁岁”照应首句“无尽”。这里特提“红莲夜”,似不仅为切题,也不仅由于元宵佳节容易触动团圆的联想,恐怕和往日的情缘有关。古代元宵灯节,士女纵赏,正是青年男女结交定情的良宵,欧阳修的《生查子》(去年元夜时)、辛弃疾的《青玉案·元夕》、柳永的《迎新春》可以帮助理解这一点。

  因此年年此夜,遂倍加思念,以至“有所梦”了。说“沉吟”而不说“相思”,不仅为避免重复,更因“沉吟”一词带有低头沉思默想的感性形象,颇有李商隐“月吟应觉月光寒”的意境。“各自知”,既是说彼此都知道双方在互相怀念,又是说这种两地相思的况味(无论是温馨甜美的回忆还是长期别离的痛苦)只有彼此心知。两句用“谁教”提起,似问似慨,如泣如诉,象是怨恨某种不可知的力量使双方永远睽隔,又象是自怨情痴不能泯灭相思。正是“人间自是有情痴,此恨不关风与月。”(欧阳修《玉楼春》)在深沉刻至的“人间别久不成悲”句之后,用“谁教”二句作结,这是一句提空描写,变实为虚、化人为物,词的韵味显得悠长深厚,含蕴空灵。

  情词的传统风格偏于柔婉软媚,这首词却以清健之笔来写刻骨铭心的深情,别具一种峭拔隽永的情韵。全篇除“红莲”一词由于关合爱情而较艳丽外,都是用经过锤炼而自然清劲的语言,可谓洗净铅华。词的内容意境也特别空灵蕴藉,纯粹抒情,丝毫不及这段情缘的具体情事。所谓“意愈切而词愈微”,“感慨全在虚处”,正是此词的特点。

   个人资料:

  姜夔(kuí) (1154-1221),字尧章,号白石道人,汉族,饶州鄱阳(今江西省鄱阳县)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他少年孤贫,屡试不第,终生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和朋友接济为生。他多才多艺,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其作品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姜夔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无不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姜夔词题材广泛,有感时、抒怀、咏物、恋情、写景、记游、节序、交游、酬赠等。他在词中抒发了自己虽然流落江湖,但不忘君国的感时伤世的思想,描写了自己漂泊的羁旅生活,抒发自己不得用世及情场失意的苦闷心情,以及超凡脱俗、飘然不群,有如孤云野鹤般的个性。[1] 姜夔晚居西湖,卒葬西马塍。有《白石道人诗集》、《白石道人歌曲》、《续书谱》、《绛帖平》等书传世。




爸爸刚去世的悲痛诗词有哪些?
1、【宋】贺铸《遮鸪天·半死桐》重过阊门万事非。同来何事不同归。梧桐半逝世清霜后,头白家父失伴飞。白话翻译:再次来到苏州,只觉得万事皆非。曾与我同来的父亲为何不能与我同归呢?我好像是遭到霜打的梧桐,半生半死。原野上,绿草上的露珠刚刚被晒干。我流连于旧日同栖的居室,又徘徊于垄上...

白居易《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原文及翻译赏析
和微之春日投简阳明洞天五十韵原文: 青阳行已半,白日坐将徂。越国强仍大,稽城高且孤。利饶盐煮海,名胜水澄湖。牛斗天垂象,台明地展图。瑰奇填市井,佳丽溢闉阇.勾践遗风霸,西施旧俗姝。船头龙夭矫,桥脚兽睢盱。乡味珍蟛刖,时鲜贵鹧鸪。语言诸夏异,衣服一方殊。捣练蛾眉婢,鸣榔蛙...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鹧鸪天 黄庭坚 译文 -
哈鸿香砂: 鹧鸪天黄庭坚 座中有眉山隐客史应之和前韵,即席答之 黄菊枝头生晓寒. 人生莫放酒杯干. 风前横笛斜吹雨, 醉里簪花倒著冠. 身健在,且加餐. 舞裙歌板尽清欢. 黄花白发相牵挽, 付与时人冷眼看.此词是黄山谷与甘居山野...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鹧鸪天·林断山明竹隐墙的注释译文 -
哈鸿香砂: ⑴鹧鸪天:词牌名. ⑵林断山明:树林断绝处,山峰显现出来. ⑶翻空:飞翔在空中. ⑷红蕖(qú):荷花. ⑸古城:当指黄州古城. ⑹杖藜 :拄着藜杖.杜甫《漫兴九首》其五:“杖藜徐步立芳洲.”藜:一种草本植物,这里指藜木拐杖. ⑺殷勤:劳驾,有劳. ⑻浮生:意为世事不定,人生短促.李涉《题鹤林寺僧舍》:“偶经竹院逢僧话,又得浮生半日闲.” 远处郁郁葱葱的树林尽头,有耸立的高山.近处竹林围绕的屋舍边,有长满衰草的小池塘,蝉鸣缭乱.空中不时有白色的小鸟飞过,塘中红色的荷花散发幽香. 在乡村的野外,古城墙的近旁,我手拄藜杖慢步徘徊,转瞬已是夕阳.昨夜天公殷殷勤勤地降下一场微雨,今天又能使漂泊不定的人享受一日的爽心清凉.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诗词赏析 《鹧鸪天·十里楼台倚翠微》,选自《小山词》,北宋晏几道作.十里楼台倚翠微,百花深处杜鹃啼.殷勤自与行人语,不似流莺取次飞.惊梦觉,弄晴... -
哈鸿香砂:[答案] 1.思归、怀乡.古人认为杜鹃的啼叫声就是其后的“不如归”(也有说是“布谷”的,与此词无关),借以表达自己的思归之情. 2.(我)远在天涯,怎么会没有归意呢,只是无奈,无法知道(我的)归期. 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 争=怎,宋代还没有转...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鹧鸪天的翻译(陌上柔桑破嫩芽)的 -
哈鸿香砂:[答案] 村头小路边桑树柔软的枝条,刚刚绽放嫩芽, 东面邻居家的蚕宝宝,已经有一些钻出蛹茧. 一脉平缓山岗上,细草间小黄牛犊儿在鸣叫, 落日斜照枯寒的树林,枝桠间归栖暮鸦点点. 山有的远些有的近些,路有的横向有的斜向, 青布酒旗那边有家小...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鹧鸪天·重过阊门万事非的注释译文 -
哈鸿香砂: ⑴鹧鸪天:词牌名.因此词有“梧桐半死清霜后”句,贺铸又名之为“半死桐”.⑵阊(chāng)门:苏州城西门,此处代指苏州.⑶何事:为什么.⑷梧桐半死:枚乘《七发》中说,龙门有桐,其根半生半死(一说此桐为连理枝,其中一枝已...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鹧鸪天 辛弃疾的翻译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 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 -
哈鸿香砂:[答案]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这是辛弃疾晚...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鹧鸪天,元夕不出诗歌赏析 -
哈鸿香砂: 赏析: 这首词之前写了一首《鹧鸪天·正月十一日观灯》,十五才是灯节,但十一日那些灯就都挂出来了.十一日,他出去了,真正到了灯节那一天,他反而没有出去. “而今正是欢游夕,却怕春寒自掩扉”:现在正是应该去看灯的时候,可...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译文一定要翻译哦,我急用,明天要交, -
哈鸿香砂:[答案] 辛弃疾《鹧鸪天·壮岁旌旗拥万夫》 有客慨然谈功名,因追念少年时事,戏作. 壮岁旌旗拥万夫,锦檐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汉箭朝飞金仆姑.追往事,叹今吾,春风不染白髭须.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书. 这是辛弃疾晚年的作品,那时...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王寂鹧鸪天的意思 -
哈鸿香砂:[答案] 王寂写的词《鹧鸪天》秋后亭皋木叶稀,霜前关塞雁南归.晓云散去山腰瘦,宿雨来时水面肥.吾老矣,久忘机,沙鸥相对不惊飞.柳溪父老应怜我,荒却溪南旧钓矶.大概意思:秋天水边树木的叶子稀疏,关塞的大雁要往南飞.云彩散去...

五通桥区17646351830: 鹧鸪天词句注释和白话译文 -
哈鸿香砂: 词句注释 ⑴鹧鸪天:词牌名,又名“思佳客”,五十五字. 此词黄升《花庵词选》题作《佳会》. ⑵彩袖:代指穿彩衣的歌女.玉钟:珍贵的酒杯. ⑶拼(pàn)却:甘愿,不顾惜.却:语气助词. ⑷“舞低”二句:歌女舞姿曼妙,直舞到挂...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