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华南宫——南宫十景述略

作者&投稿:辉信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张范津 孙宗豪

南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蕴十分深厚,明末清初即有“南宫十景”之说,并绘有“十景图”记入康熙版县志。从此风亭麦饭、彤塔凌云、平岗凤翥、微峦叠翠、泮水芳莲、石佛精庐、古槐插汉、义姑遗烈、扁鹊旧封、丹朱古墓成为时人向往的去处。然岁月沧桑,古景多已湮没。因此,说起南宫十景,即使南宫人也多语焉不详。新一届南宫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仍不忘两手抓,抽组人力发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经过对大量史料的翻查、考证,以及实地踏勘、校测,廓清了南宫十景的内涵。并据此拿出了以河北省南部依傍县城的最大人工湖——群英湖,中国佛教第一塔、第一寺——普彤塔、普彤寺为中心,堆山造景,建亭修庙,植树绿化,再现南宫十景的成片开发规划。为济开发之需,释邑人之惑,报领导之托,就方家之教,现就南宫十景的内涵述略如下:

风亭麦饭。 此为大风亭(麦饭亭)、驻跸亭景貌,位于西丁办事处北旧城村。相传更始二年(公元24年)汉光武帝刘透巡河北,闻盘据邯郸的伪汉帝王郎兵至,急渡滹沱河南逃,至南宫遇大风雨,刘秀君臣急引车在道旁一空舍躲避,随从大将冯异抱薪,邓禹蓺(音若,意点燃)火,光武帝对灶燎衣,君臣共进麦饭充饥,最后躲过了王郎的追杀,因此刘秀称此地为风水宝地。后人为纪念刘秀在此遇难呈祥的经历,特建一亭曰“大风亭”,亦称“麦饭亭”。亭四面各有一块匾额,正面为“大风”,其它三面分别为“龙翔凤翥”、“岐并微峰”、“汉京圣迹”。亭北为“关王庙”,庙亭相连,松柏掩映,蔚为壮观。至明初成祖朱棣,南征东昌(今聊城一带),取道南宫,曾暂住大风亭侧关王庙。嘉靖时,南宫知县胡延召到任后,得知曾有两朝皇帝在此驻跸,圣迹卓然,因此,立“大汉世祖皇帝驻跸碑”、“大明成祖皇帝驻跸碑”两通,并建“驻跸亭”。清嘉庆二年知县丁履端再修“大风亭”并立“重修大风亭记”碑。现两亭已毁,但亭基尚存,并存石狮一对,碑三通,为县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彤塔凌云。 此为中国佛教第一塔、第一寺——普彤塔、普彤寺景貌,位于西丁办事处北旧城村。普彤塔始建于东汉明帝永平十年(公元67年),是第一批御准传法的高僧、汉传佛教开宗传代的始祖和尚摄摩腾、竺法兰到达中国后所建的第一座佛塔。塔高约28米,共九级,为八角楼阁式实心砖塔,塔身每级出檐,檐下翘置斗拱。现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塔北是普彤寺,迹灭无存。1992年南宫市人民政府尊重群众意愿批准同意了省佛协修复中国第一寺——普彤寺的提议。经过一年多的筹备,1993年11月奠基,1996年9月26日隆重举行了普彤寺落成暨佛像开光大典。名刹端倪初显。为永续佛缘,近日省民族宗教厅和省佛协领导再次对普彤寺和南宫佛教文化渊源进行了考察,发下了恢复扩建普彤寺,再建中国第一梵刹的宏愿,并得到了南宫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支持。拉开了再启南宫乃至全国佛界盛事的序幕。

平岗凤翥。 此为南宫市老城区十字街景貌。相传明成化十四年(公元1478年)衡漳河泛滥,突如其来的洪水使南宫城毁于一旦,正当官民苦于无处可逃的危机时刻,一群五彩金凤引领着水灾中的人们来到城东一处百花遍地,林繁树茂,鹤鹭翔集的高岗之上,灾民得救后,金凤凰在高岗上长鸣三声飞走了。为纪念这群凤凰,将此岗名为“飞凤岗”。知府余瓒、知县李麟决定将已被水毁的南宫城迁至这块风水宝地。因此古谚有“旧城卧牛、新城飞凤”之说。建城工作进展顺利,至明成化十六年,一个城池方正、城墙阔壮雄伟的新城告竣。“城周围八里,高二丈,阔三丈,城外为隍(音黄,意没有水的城壕),隍外为堤,堤外为重隍”(嘉靖版《南宫县志》)。城内店铺亭堂鳞次栉比,十分气派,遂有“小北京”之美誉。

微峦叠翠。 此为紫微山景貌,位于北胡办事处小关村西北。紫微山为平原旷野中隐然突起的一个大土山丘,绵延数里,“概形家云,此太行山脉自西北而来”(道光版《南宫县志》)。山上树木葱郁,芳草萋萋,而且盛长紫薇花,一到夏日枝头间或紫、或淡红、或白的小花成枝成串,漫山遍野,馨香四溢,沁人心脾。因紫薇与掌管决策的官府衙门紫微省谐音,故称紫微山。此山还是南宫的制高点,据贡生李燮元《登紫微山记》记载,登上紫微山“四望周达,遥瞻城郭隐然在目,兼以长堤蜿蜒,浮图矗立,若拱若揖,信足以豁远眸而散幽襟……”明嘉靖三十八年(1559年)知县叶恒嵩在山顶之上建观风亭,在山之南坡建紫微书院,渐成南宫一景。

泮水芳莲。 此为儒学馆莲花池景貌,位于西丁办事处北旧城北。泮者学宫、学校也。据《南宫县志·古迹篇》(嘉靖版)记载“莲花池在县儒学前,广数亩,澄泓不竭,有红白藕花二种,池坏而坡堤犹存”。从“南宫十景图”看莲池内莲叶澄碧,荷花映日,莲池岸边,绿树掩映下,是一座儒学馆。馆内书声朗朗,馆外小桥流水,芳香阵阵,煞是清雅。

石佛精庐。 此为兴福石佛寺景貌,在城西北大寺王村南。据《南宫县志》(道光版)记载,“兴福石佛寺在县城西北七里,有石佛一尊,相传为垂拱(武则天年号)旧制,又有石版刻佛像三十余,亦是旧物。嘉庆八年(公元1803年)村人修葺(音气,意修缮)门垣(音元,意墙壁),有道士崔来福不知何许人,求佣工,善歧黄,尤精针炙,就医如市,布施云集,遂重新殿宇,道士不知所终”。兴福石佛寺旧貌新颜成为当时南宫境内最大最好的一座梵刹。一时间香客信众络绎不绝,名声大噪。清齐之璠《石佛寺》诗云:“为参梵刹过禅林,瑞气笼笼树色新,僧掩柴门书贝叶,客开竹舍理瑶琴,石龛香蓺留残火,野寺钟鸣归暮禽,方外无穷幽静地,人生何事不休心”。

古槐插汉。 此为儒学大槐馆景貌,在市区东大街。据《南宫县志》(康熙版)所载《大槐馆记》云,在儒学东侧,有一古槐,此槐古拙奇绝,枝叶稀少,“槐不蔽牛”“冷冷善矣”,但“枝最巨且衍”,直冲霄汉。因故此学馆又称“大槐馆”。馆内篁竹杂陈,兰菊萎迤,奇石回巧,亭台错落,吸引了众多文人雅士到此讲学论道,曾有“不到大槐馆,难称学问人”之说。《槐馆遗迹》诗云:“当年槐馆聚人文,唯以荒台覆绿云,胜迹仅窥图画里,名流回忆古今分,数行野雀穿残树,一片飞尘乱夕曛,礼乐俟兴犹未逮,歌弦何日得重闻”。

义姑遗烈。 此为鲁义姑祠景貌,在段头镇鲁义寨。传说齐国军队攻打鲁国,在其郊遇一妇人为保护侄子躲避齐军,而将亲生儿子丢弃。齐国将领问其故,妇人答曰:“弃子割私爱,抱侄存公义也”。齐军听后极为震惊,感到在鲁国一名普通妇女尚有这种德操,鲁国还能战胜吗?于是撤军回国。鲁国国君为彰扬“割私存公”的精神,决定在义姑家乡建 “义姑祠”,并敕令该村改名鲁义寨。从此也为后人建立了一道道德风景线。

扁鹊旧封。 此为扁鹊庙景貌,在旧县南二里龙岗,即鹊山。春秋末年,晋昭公时,诸大夫强而公族弱。赵简子为晋国正卿大夫,一次他患病五日不知人事,特召扁鹊诊治,二日苏醒,七日后病愈如初。为表谢意,赵简子以东阳之地四万亩赏扁鹊。韩、卫、赵三氏分晋,赵国尽据东阳。扁鹊死后赵人在其赐田之地南宫县南二里龙岗建扁鹊庙,改龙岗为鹊山,改村名为扁鹊村。扁鹊庙建成后香火旺盛,绵延一千多年,至元中期再次整修“展湫隘(音脚爱,意低洼狭小)为宏厂,易板堂为转角,壮丽静深,始可拟大邦君之居….”(《南宫县志·扁鹊庙记》)。雍正十三年(公元1735年)《畿辅通志》所作新河旧图中,在南宫县西南仍有扁鹊村的标识。民国初年仍存土台。《扁鹊山》诗云:“远陟鹊山春日迟,竭诚古庙谒神医。满台香草生群药,遍砌灵根长玉芝。雨损断碑犹有字,风摧老树半无枝。愿祈肘后青囊录,留取人间拯庶黎。”

丹朱古墓。 此为丹朱墓景貌,位于北胡办事处小关村西北。丹朱为尧之子,死后葬于南宫。现墓高约12米,墓区占地3000平方米,封土完好。据《南宫县志》(康熙版)记载“侯冢在紫微山,或曰丹朱墓。故老云:‘古有隧道,直抵冀州学南,今洞口尚存’”。隧道虽没人见过,但关于丹朱借桌椅的故事却有不少人都听过。据传在很久以前这里是有一个非常有灵气的地方,谁家有红白喜事,待亲请客所用桌椅、杯盘尽可到此处借,只要借者拉出清单,然后到土丘前焚香高揖,第二天一早所需之物便尽展台上,用完后悉数归还即可。时间久了知此情由而来告借的人越来越多,但人心不古,有的借后便据为己有,不再归还,慢慢地就再借不到东西了。(张范津 孙宗豪)


你对南宫了解多少
因此,说起南宫十景,即使南宫人也多语焉不详。新一届南宫市委、市政府在经济建设任务十分繁重的情况下,仍不忘两手抓,抽组人力发掘保护历史文化资源,经过对大量史料的翻查、考证,以及实地踏勘、校测,廓清了南宫十景的内涵。并据此拿出了以河北省南部依傍县城的最大人工湖——群英湖,中国佛教第一塔...

文华南宫——南宫十景 ——之风亭麦饭
风亭麦饭是对古亭台大风亭及周边景观的综合称谓,为南宫古代十景之一,位于市西北郊,西丁办事处北旧城村。“南宫十景”初成于明,真正固定其名称,并有文字记载则在清代。康熙版《南宫县志》还绘制了“十景图”。大风亭又称麦饭亭,为四角形方亭,翘沿斗拱,亭四面各有一块匾额,正面为“大风”,其它...

你对南宫了解多少
回答:南宫物华天宝,人杰地灵,文化底蕰十分深厚,明末清初即有“南宫十景”之说,并绘有“十景图”记入康熙版县志。从此风亭麦饭、彤塔凌云、平岗凤翥、微峦叠翠、泮水芳莲、石佛精庐、古槐插汉、义姑遗烈、扁鹊旧封、丹朱古墓成为时人向往的去处。然岁月沧桑,古景多已湮没。因此,说起南宫十景,即使南宫...

文华南宫——南宫十景 ——之扁鹊旧封
扁鹊旧封说的是南宫扁鹊庙景貌,为南宫十景之一。据《南宫县志》(光绪版)记载,“扁鹊庙在龙岗,相传为战国时赵国人建,又谓之鹊山,其村为扁鹊村”。扁鹊庙建成后香火旺盛,绵延一千多年,至元中期再次整修“展湫隘为宏厂,易板堂为转角,壮丽静深,始可拟大邦君之居….”(嘉靖版《南宫县志·...

文华南宫——南宫十景 ——之石佛精庐
张范津 石佛精庐是南宫十景中又一重要景观,为兴福石佛寺景貌,位于北胡办事处大寺王村南,寺已废弃,但遗址尚存。为南宫市级文物保护单位。据《南宫县志》(道光版)记载:“兴福石佛寺在县城西北七里,有石佛像一尊,相传为垂拱旧制,又有石版刻佛二十余,亦是旧物”。由此可推断,此寺应兴建于...

文华南宫——南宫十景 ——之义姑遗烈
义姑遗烈是南宫十景中的鲁义姑祠景貌,在段芦头镇鲁义寨村。据《南宫县志》记载,战国年代,齐国军队攻打鲁国,行至郊外,见一“妇人抱携二子而行,军至,弃其所抱,抱其所携。齐将追及问之,对曰‘所抱兄之子,所弃妾之子,力不能两全,故弃己子而存兄子’”。齐将听后很不理解,说作为一...

求南宫普彤塔寺简介
求南宫普彤塔寺简介 普彤塔寺位于南宫市城西北1.5公里处,坐落在旧城村东北侧,东经115°21′19〃,北纬37°22′07〃,海拔28米。东、北面临南宫湖(群英湖)。这里湖水清辙,环境幽雅,景色迷人。彤塔凌云就是对中国第一佛塔寺――普彤塔、普彤寺景貌的概括,古为南宫十景之一。据史料记载,普彤...

白马寺和普彤塔哪一个是第一座寺院
坐落在南宫市北旧城村北的普彤塔。中国佛教第一塔在哪里?以往,人们大都认为在河南洛阳白马寺。近年来,随着不少有识之士的研究、考证和相关媒体的披露,越来越多的人认识到,中国第一佛塔当为河北省南宫市普彤寺内的普彤塔。普彤寺位于南宫市区西北约1.5公里处的北旧城村东北,占地面积达2.5万平方米。2005年3月19...

文史南宫——今昔群英湖
群英湖区,在南宫历史上既是重要的行政区,又是著名的风景游览区。自汉高祖置县至明成化十四年水毁1781年中,县城一直居湖南岸,而且在湖区一公里范围内散布着扁鹊旧封、风亭麦饭、彤塔凌云、丹朱古墓、微峦叠翠、石佛精炉、泮水芳莲等南宫十景中的八大景观。而泮水芳莲则是群英湖——古水潭的重要一...

大兴必去的景点
大兴名胜一:团河宫遗址公园 团河宫建于乾隆年间,位于大兴市黄村村门内团河一带。 清代南苑四宫中,因其规模最大、风景最美,被后人誉为“帝都第一宫”。元代明成祖在下马飞泊的基础上,正式将南海子改造成皇家园林。 随后,明朝皇帝继续在南海子修建狩猎场。 明宣德年间,还修建了一座宫殿,并设置...

黄山市15182066331: 邢台普彤塔的建造历史和文化?
当涂时五子: 西汉初置县,因西周“八士”之一“南宫适”曾隐居此地,取名南宫县,至今已有2000多年历史,现为南宫市.普彤寺、普彤塔始建于东汉永平十年(公元67年).坐落...

黄山市15182066331: 我国现存最早的古塔是哪一座 -
当涂时五子: 四门塔位于历城区柳埠镇东北的青龙山麓,是中国现存最早的一座单层方形石塔,建于隋大业七年(公元611年).四门塔经历近4个世纪,至今仍安然屹立,早在20年代日本出版的《世界美术全集》,就曾给予此塔很高评价,1961年列为我国...

黄山市15182066331: 泰国旅游货币面值大么?那里的东西贵不贵啊? -
当涂时五子: 泰国旅游货泰国有客房约5万余间,曼谷、芭堤雅、清迈、普吉、苏梅岛均拥有现代化的最高级饭店,境内豪华酒店四处林立,如希尔顿、假日、文华、香格里拉等,著名的“曼谷东方饭店”以其优质服务,连续多年被评为世界十大著名旅游饭...

黄山市15182066331: 写一篇北京一个地方的作文(写景,急!)
当涂时五子: 北京故宫,原名紫禁城,是明清两朝的皇宫,故宫总体分为南部的“前朝”和北部的“后寝”两部分.南部以太和殿、中和殿、保和殿三大殿为中心,两侧辅以文华、武英两殿,是皇帝上朝接受朝贺、接见群臣和举行大型典礼的地方. 三大殿建...

黄山市15182066331: 大理古城里面的经典景点.一定要是大理古城里面的,需要十个.只需要名字.谢谢. -
当涂时五子: 三塔、文庙、武庙、-三月街、古城墙、文华楼、苍山门、洱海门、玉洱园、洋人街

黄山市15182066331: 我的小说里有个人姓南宫,叫南宫( )( )两个字,大叔型 -
当涂时五子: 南宫易文 南宫洛胡 南宫辉景 南宫瑄 南宫誉 南宫铭凯 南宫修 南宫睿 南宫伯鑫 亲,望笑纳~

黄山市15182066331: 阅读材料.完成1—3题.(10分)然南北好尚,互有异同:江左宫商发越, 贵于清绮河朔河义贞刚重乎气质气质则理胜其词清绮则文过其意理深者便于时用文... -
当涂时五子:[答案]小题1:贵于清绮 / 河朔词义贞刚 / 重乎气质 / 气质则理胜其词 / 清绮则文过其意 / 理深者便于时用 / 文华者宜于咏歌 小题2:南朝重音韵文采,北朝质朴刚健. 小题3:角、徵、羽(写出两个得1分,写出三个得2分) 略

黄山市15182066331: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薰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一诗的解析 -
当涂时五子: 金井梧桐秋叶黄,珠帘不卷夜来霜.熏笼玉枕无颜色,卧听南宫清漏长. 这首宫怨诗,运用深婉含蓄的笔触,采取以景托情的手法,写一个被剥夺了青春、自由和幸福的少女,在凄凉寂寞的深宫中,形孤影单、卧听宫漏的情景.这是从这位少女...

黄山市15182066331: 历史上汉武帝的母亲王娡到底是怎样的人 -
当涂时五子: 孝景皇后王娡(?-前126年),为汉景帝第二任皇后,汉武帝生母.王皇后是槐里(今陕西兴平)人,母臧儿为燕王臧荼孙女,父为槐里人王仲. 王娡先是嫁于金王孙,并生有一女,之后,被母亲送入皇太子宫,为刘启生下三女一子,其子即为...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