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顾东桥书》32.11心得感悟

作者&投稿:封士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 【原文】

来书云:“谓《大学》格物之说,专求本心,犹可牵合。至于《六经》、《四书》所载多闻多见,前言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是皆明白求于事为之际,资于论说之间者。用功节目固不容紊矣。”

格物之义,前已详悉,牵合之疑,想已不俟复解矣。至于多闻多见,乃孔子因子张之务外好高,徒欲以多闻多见为学,而不能求诸其心,以阙疑殆,此其言行所以不免于尤悔,而所谓见闻者,适以资其务外好高而已。盖所以救子张多闻多见之病,而非以是教之为学也。夫子尝曰:

“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是犹孟子“是非之心,人皆有之”之义也。此言正所以明德性之良知非由于闻见耳。若曰“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则是专求诸见闻之末,而已落在第二义矣,故曰“知之次也。”夫以见闻之知为次,则所谓知之上者果安所指乎?是可以窥圣门致知用力之地矣。夫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以贯之。”使诚在于多学而识,则夫子胡乃谬为是说,以欺子贡者邪?一以贯之,非致其良知而何?《易》曰:“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夫以畜其德为心,则凡多识前言往行者,孰非畜德之事。此正知行合一之功矣。好古敏求者,好古人之学,而敏求此之心理耳。心即理也。学者,学此心也。求者,求此心也。孟子云:“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非若后世广记博诵古人之言词,以为好古,而汲汲然惟以求功名利达之具于外者也。博学审问,前言已尽。温故知新,朱子亦以温故属之尊德性矣。德性岂可以外求哉?惟夫知新必由于温故,而温故乃所以知新,则亦可以验知行之非两节矣。“博学而详说之”者,将以反说约也。若无反约之云,则博学详说者,果何事邪?舜之好问好察,惟以用中而致其精一于道心耳。道心者,良知之谓也。君子之学,何尝离去事为而废论说。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分知行为两事,而果有节目先后之可言也。

【译文】

          来信写道:“先生,您认为《大学》的格物,唯求本心,这还可牵强附会。至于《六经》、《四书》所讲的多闻多见、多知前人言行、好古敏求、博学审问、温故知新、博学详说、好问好察,如此等等,都清楚表明要在处事中求取,在论辨中获得。功夫的节目、顺序是不可紊乱的。”

        有关格物的内涵,前文已作了详细阐述。“牵强附会”的批评,已不必再多作解释。至于说到多闻多见之类,都是孔子针对子张而说。子张好高骛远,认为唯多闻多见才是学问,而不能反求内心以存疑惑,所以,他的言行难免有埋怨和悔恨,而所谓的见闻正好滋长了他好高骛远的缺点。孔子说这番话并不是教导子张去多闻多见,而是为了纠正他那要多闻多见的缺点。孔圣人曾说过:“盖有不知而作之者,我无是也。”

          这句话与孟子的“是非之心,人皆有之”的意思相近。这些正表明人的德行的良知并不来自于多见多闻。至于“多闻择其善者而从之,多见而识之”,就是只寻求见闻上的细枝末节,已落入第二义了。因此孔子说是“知之次也”。把见闻方面的知作为次要学问,那么,所谓的主要学问是指什么?从此处,对圣人致知用力的地方我们可以完全窥见了。孔子对子贡说:“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与?非也,予一以贯之。”若知真在于多学多记,那么,孔子为什么要用这一谬论来欺骗子贡呢?“一以贯之”,不为致良知又为什么?《易经》上说:“君子多识前言往行,以畜其德。”倘若以积累德性为目的,如许多知以前的言行,又何尝不是积累德性的事呢?此正是知行合一的功夫。好古敏求,就是热衷于古人的学问而勤劳迅捷地寻求我心的理。心即理。学,即学这个心。求,即求这个心。孟子讲道:“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并不是如同后世之人,把广记博诵古人的言词当成好古,那仅为迫切追求功名利禄等外表的东西。关于博学审问,前文已讲得很是详细。温故知新,朱熹也说是尊德性的范畴。德性岂能向外寻求?知新必经由温故,温故才可知新,这又可作为知行并非两回事的有力佐证。“博学而详说之”,是为了再返回到至约。若没有返回至约这一论点,那么,博学详说到底是指什么呢?舜的爱问好观察,也仅是用喜、怒、哀、乐未发之中使道心惟精惟一。道心,即为良知。君子的学问,什么时候离开处事、废弃论说呢?但处事和论说,都是知行合一的功夫,也正是要致其本心的良知,而不与世上那些只用口耳谈说为知的人相似,把知行当两回事看待,如此才真有节目先后可说。

        学习《致良知》近一个月了,刚开始觉得都是大道理,一听就明白,以前似乎也听过类似的道理。可是每天读、看、写,用心去体会,慢慢地才感到阳明先生心学的博大精深,从不同的角度去理解《致良知》,去知行合一,每天都有新的收获。今天的文章有几点感悟:

        夫子谓子贡曰:“赐也,汝以予为多学而识之者欤?非也,予一以贯之。”我以前也走入误区,到处去学习不同的知识,掌握一点皮毛就自以为是急于表现,而没有深入钻研一门学问,结果样样通样样松,犯了所谓的“多闻多识”之病。曾经在一年内学习了MBA管理、教练技术、私募到上市、东方智慧、佛学、文学、礼仪学、电子学等十多门课程,当时是以为在精进,内心颇有些自鸣得意。可是,正因为心无所住,知识不等于良知,只有真正用心领悟到才会致良知。否则充其量不过是形而上学、流于形式。记得那时候颇引以为豪,逢人便卖弄刚刚学的知识皮毛,甚至常好为人师、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现在回想起来,实在有点可笑。管理用到实处了吗?又记住了多少知识?学会调适性领导力吗?做到随时迁善了吗?真正可以放下观自在吗?资本思维又用于企业了吗?哎,一声叹息,留下无数个概念术语而已,于事无补!为什么学习了那么多却未能致良知呢?我的理解是因为知识和良知未能区分好,当然无从去致良知。

      从体用上分,良知是本体,知识是本体发用之物;从先天与后天上分,良知是先天存在的,“不学而能,不虑而知”,而知识是后天产生的,“必待学而能,必待虑而知”。所以,学者应“务践履以充良知”,通过去恶存善的功夫,去把握人之本体——良知。 而我的学习并未去践履,浮于表面,以炫耀知识、包装自己为目的,从根本上、发心上都偏离了方向,当然会“南辕北辙”,徒有虚表了。

        文章中提出“但其从事于事为论说者,要皆知行合一之功,正所以致其本心之良知,而非若世之徒事口耳谈说以为知者,分知行为两事,而果有节目先后之可言也。”我们又有多少人可以做到知行合一了? 什么是良知?良知是心之本体,是天地自然之法则。良知唯在心中致,离开本体之心则无良知可致。自己的内心是最好的老师 ,记得香海禅寺的贤宗法师说过,闭上眼睛才能看清世界,其实说的正是去用心看回自己、用心感知天理、去致良知。现在的社会上,常有一些所谓的“大师”,在媒体上夸夸其谈、滔滔不绝,引轻据典,看上去可谓学富五车才高八斗,可是事实上呢?有的全是抄袭他人,有的是虚妄之言,有的是唯利是图,有的是移花接木,有的是光说不练,即使口若悬河吹再大的牛皮,又如何去实践真知,从表我回归本我?

          对自己的启示是:在今后的工作中,少说多做,拿事实来说话,会更有说服力。今天和一位好友分享,朋友给我的回应是:为什么要去学习,最重要是自己是否对自己真的有成长帮助。做给别人看,别人看了也就忘了。所以,没必要非得让自己为了别人好评那么累,而迷失了自我。另外, 有时候说得多做得少,说太多太好反而成了障碍。有时候,你说的太多太好,别人对你的印象越好,但是相处过程中发现你的做法和你说的不一样,大家会很失望,然后觉得你虚伪。因为对你印象太好了,期待太大了,自然投射了。 所以,这也是人际很容易出问题的重要关键。讲到了实处,深有同感。

          立平老师分享时说到,“致良知没有旁观者。”如何证明你不是一个旁观者?那就是,你在多大程度上做到了至诚无息;你在多大程度上充分地燃烧了你自己的生命;你在多大程度上减少了烦恼和忧虑;你在多大程度上增加了信心和希望。我们只有自己全身心投入致良知的修行中,才会进步,靠别人是没有用的。我们习惯每天往外求,所以没有力量,忙于应付。当我们反求诸己,向内求时,我们充满了能量,我们开始闲下来。多数人因为看见而相信,只有少数人因为相信而看见!阳明先生文章中说“德性岂可以外求哉?”,高尚的人格,还是需要我们自己在心上修炼,外求是求不得的,无论是向老师,还是向朋友,甚至向佛祖,求了也是虚妄不真。

        最后借用四合院晓华老师的一句话与大家共勉: 如果全世界都遗弃了我,我还有一颗真心在,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修身就是修心,修身就是修得一颗光明、纯净、宽广的心!


关于实践出真知的成语古诗句
7、宋朱熹《朱熹文集·答吕子约》:大抵学问只有两途,致知力行而已。8、元苏天爵《元文集》:不患出言之难,而患践言之难。9、明胡居仁《居业录·学问》:“体验”二字,学者最亲切。10、明王廷相《慎言·小宗》:知行兼举。11、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12...

国学经典名句
32、大者不能,小者不为,是弃国捐身之道也。《荀子大略》 33、人之命在天,国之命在礼。《荀子强国》 34、君子矜而不争,群而不党。《论语卫灵公篇》 35、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庄子外篇知北游》 36、道虽迩,不行不至;事虽小,不为不成。《荀子修身》 37、不知命,无以为君子也;...

我们会用陆游的诗句来告诉大家实践出真知
11、明王守仁《答顾东桥书》:尽天下之学,无有不行而可以言学者。12、清王夫之《张子正蒙注》:知虽良而能不逮,犹之乎弗知。 13、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以知为首,尊知而贱能,则能废。14、清王夫之《周易外传·系辞上》:见闻之知,不如心之所喻,心之所喻,不如身之所亲行焉。 15、近代魏源《魏源...

阿合奇县13524374920: 王阳明,知行合一本意 -
镇宜乙氧: “知”是认知、观点、想法.“行”是实施、行动.用今天的哲学术语即“理论”和“实践”.王阳明则认为“知”与“行”不应该有所区别,也不能分割为二.他说:知之真切笃实处,即是行;行之明觉精察处,即是知.知行工夫本不可离……真知即所以行,不行不足谓之知.(《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这里王阳明强调的是“真知”必须以“行”来体现,不行不足以谓之真知.这个说法是有一定道理的.王阳明为了说明这个观点,举了不少例子,比如说:“食味之美恶必待入口而后知”,“路岐之险夷必待身亲履历而后知.”(《传习录中·答顾东桥书》)从求知这个角度言之,要想获得真知,也必须在实践中实习.

阿合奇县13524374920: 王阳明的名著 ? -
镇宜乙氧: 王阳明(王守仁)的著作有哲学著作《答顾东桥书》、《传习录》、《答友人问》、《大学问》、《语录》;诗歌有《立春》、《观傀儡次韵》、《舟山除夕》;散文有《瘗旅文》、《与毛宪副》;散曲《归隐》;作品集有《王文成公全书》亦称《阳明全集》等 .

阿合奇县13524374920: 王守仁《答顾东桥书(节选)》文言文翻译 -
镇宜乙氧:[答案] 【原文】 三代之衰,王道熄而霸术昌.孔孟既没,圣学晦而邪说横,教者不 复以此为教,而学者不复以此为学.霸者之徒,窃... 人与禽兽夷狄几乎没有两样,霸 术再也行不通了.此时,世上儒者感慨悲痛,他们搜寻从前圣王的典章 制度,在焚书的灰烬...

阿合奇县13524374920: 知行合一怎么样啊,我前几天买了一本,现在还没看呢? -
镇宜乙氧: 综合来说,这本书真的是难得的一本好书,内容不但全面,而且很容易看懂,更重要的是看了了还能自我掌握风水学、易经学、起名学等知识.一些基本的风水自己都可以掌握的.对生意和事业甚至是婚姻都有很大的帮助.我以前也不太相信这方面,觉得纯粹是迷信,看了这本书后,我坚信这都是有根据的,并不是胡乱编纂的.命理知识真的很重要.我以前事业总是不是,通过这本书,稍微做了一些调整,从去年的现在一直都很顺,真的希望更多的人知道这本书,了解这本书,掌握这本书的精髓,在这本书的帮助下实现自身的报复,还有,真的很感谢真本书的作者伊能全大师,写了这样一本好书给我们.既然你买了,就转紧看看吧,肯定会有不少帮助的.

阿合奇县13524374920: 《答顾东桥书》和《明儒学案》分别是谁写的? -
镇宜乙氧: 分别是王明阳和 黄宗羲

阿合奇县13524374920: 《二程遗书》与《答顾东桥书》的本质是否根本对立 -
镇宜乙氧: 否二者同属理学,都是新儒学,后者是对前者的发展,本质上都属于唯心主义思想. 这可是标准答案噢

阿合奇县13524374920: 王阳明《与顾东桥书》又叫什么什么什么论来着 -
镇宜乙氧: 应该是:王阳明:答顾东桥书(拔本塞源论)请参考!

阿合奇县13524374920: 实践出真知古诗,谚语,歇后语集锦 -
镇宜乙氧: 关于“实践出真知”的古诗文、谚语、歇后语古诗:1、宋陆游《冬夜读书示子聿》: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2、宋朱熹《观书有感》: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3、唐韩愈《赠别元十八协律六首》:读书患不多,思义患...

阿合奇县13524374920: 双顶径8.79cm,腹围32.11cm,股骨长6.85cm,这个?
镇宜乙氧: 您好,这个一般在六斤左右吧,具体以产后体重为准,祝健康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