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通感??

作者&投稿:昌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iknow-pic.cdn.bcebos.com/b8014a90f603738dae2bc88fbd1bb051f819ec3e"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8014a90f603738dae2bc88fbd1bb051f819ec3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8014a90f603738dae2bc88fbd1bb051f819ec3e"/>
扩展资料: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
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
/iknow-pic.cdn.bcebos.com/b8014a90f603738dae2bc88fbd1bb051f819ec3e"target="_blank"title="点击查看大图"class="ikqb_img_alink">/iknow-pic.cdn.bcebos.com/b8014a90f603738dae2bc88fbd1bb051f819ec3e?x-bce-process=image%2Fresize%2Cm_lfit%2Cw_600%2Ch_800%2Climit_1%2Fquality%2Cq_85%2Fformat%2Cf_auto"esrc="https://iknow-pic.cdn.bcebos.com/b8014a90f603738dae2bc88fbd1bb051f819ec3e"/>
扩展资料: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
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再如:
美妙的音乐绕梁三日

把感觉互相通用



  文学鉴赏中的通感修辞

  听邻家吹笙
  凤吹声如隔彩霞,不知墙外是谁家。
  重门深锁无寻处,疑有碧桃千树花。

  这是一首颇具特色的听笙诗。笙是一种由多根簧管组成的乐器,其形参差如凤翼,其声清亮如凤鸣,故有“凤吹”之称。传说仙人王子乔亦好吹笙作凤鸣,此诗有以此相喻的意思。其中第四句写诗人寻访不得之后的想象,与首句呼应,从奏乐环境着笔,通过花的繁盛烂漫,写出乐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一个“疑”字,写出了似真似幻的感觉,以视觉意象写听觉感受,别具一格。初读第四句,笔者马上想到了俄罗斯民歌《喀秋莎》中的一句歌词“歌声好像明媚的春光”。因为它们都非常巧妙地运用了“通感”这一奇特的表现手法,分别以“桃花”、“春光”为意象描写音乐,象征了笙声或歌声的明丽、热烈和欢快。郎士元诗中的那个“疑”字,更能给人以缥缈的感受,不愧为神来之笔。

  “通感”又叫“联觉”,是把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沟通起来的一种修辞手法。其在古诗词意境的营造上作用甚大。宋祁《玉楼春》中的名句“红杏枝头春意闹”就是典型的例子。清代著名学者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盛赞其“著一‘闹’字而境界全出”,认为因用了一个“闹”字而充分表现出了春天的境界。

  面对同一个审美对象,出现了不同的审美感受。这不仅说明“通感”是外在感觉器官的相互转移,也能说明外在的感觉决定于内在的审美心理感应。又如杜甫《夔州雨湿不得上岸作》中“晨钟云外湿”一句,说的是由于天气阴湿,传到云表的钟声瓮声瓮气,不仅听起来不那么清脆、响亮,而且有些潮湿(视觉)或湿润(触觉)的感觉。钟声本是诉诸听觉的,因杜甫在具体的天气阴湿的环境中来感受,钟声就从听觉通向视觉甚至触觉,这就写出了对于钟声的独特感受,避免了一般化。

  “通感”也有以形状声的感觉转换。如汤显祖《牡丹亭》中的两句唱词:“声声燕语明如剪,呖呖莺歌溜的圆。”其中“燕语”、“莺歌”都诉诸听觉,而“剪”是器物,“圆”用于形状,都属视觉范围,怎么“燕语”会像“剪”,“莺歌”会成为“圆”呢?原来人们可以从“剪”的形状上得出锐利、轻快的联想,从“圆”的形态上获得珠圆玉润的启示。可见,“通感”艺术要在感觉转换中才能完成。读者如果不能产生联想,甲感觉与乙感觉沟通不了,便不能完成转换的目的,也就体会不到“通感”的妙处了。

  “通感”还有以色写声的,如清代诗人严遂成《满城道中》中的“风随柳转声皆绿,麦受尘欺色易黄”。“声”明明是听觉,“绿”属视觉,怎么“声”会变绿呢?因为风拂柳絮,婆娑有声,柳丝飘动,宛若一道绿帘散开,从这绿丛里发出的声音也似乎染了绿色。“绿”在这里,既点染了色美,同时又作了轻巧宜人的声美的同义语。

  在现行中学语文课本中,“通感”也不乏其例。

  《荷塘月色》中有两例。第一例是用来描写荷香:“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这一句把本是通过嗅觉得到的“清香”比喻成“歌声”,而“歌声”是人们通过听觉获得的,将嗅觉和听觉有机地融为一体,便使迷人的境界增添了无限的韵致,迷离精妙,令人情动神摇。第二处是用来描写月下的荷塘:“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玲上奏着的名曲。”此句巧妙地将光和影、明与暗的组合比喻成和谐的音乐,把视觉形象转化为听觉形象,将月下荷塘的和谐之美表现得恰到好处,淡淡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

  《阿房宫赋》中一例:“歌台暖响,春光融融;舞殿冷袖,风雨凄凄。”此例前边将属于听觉范围的声响(歌声)与属于视觉范围的春光、属于触觉范围的和暖互相沟通;后边则将属于视觉范围的舞姿与属于触觉范围的凄冷互相沟通,形象地写出了阿房宫内的歌舞之盛。

  《祝福》中的“我在蒙胧中,又隐约听到远处的爆竹声联绵不断,似乎合成一天音响的浓云……”将听觉对象的“音响”与具有视觉形象的“浓云”沟通,更突出了音响的繁密和强烈。

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
审美是人类特有的活动。通感,就是在人们的审美活动中使各种审美感官,如人的视觉、听觉、嗅觉、触觉等多种感觉互相沟通,互相转化。钱钟书先生说过,“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通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线……”。可见,通感广泛的存在于人们的日常生活感受之中,就象你看着满园的春色,会哼起“春之歌”一样。现实生活的文字的印记也不可避免地打下了“通感”的印记。例如,“摇曳的音调”、“表情冷漠”、“一弯寒月”等词语中,视觉、听觉、触觉构成了通感。人们常用“甜美”形容歌声,“甜”本属于味觉印象,“美”属于视觉印象,“歌声”则属于听觉感受。人的五种感官,“通”得最普遍的,是视觉与听觉。运用通感,可突破人的思维定势,深化艺术。通感哲学基础就是自然界普遍相通的原则,客观事物都不是孤立存在的,它们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通感同样也可以用声音和色彩等等手段去表达人类的感情,它成为了写作实践中一种重要的艺术表现手段。在现代文学作品中,通感的使用,可以使读者各种感官共同参与对审美对象的感悟,克服审美对象知觉感官的局限,从而使文章产生的美感更加丰富和强烈。
朱自清先生在《荷塘月色》中有关通感的句子,一般人只是注意到了“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和“塘中的月色并不均匀,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婀岭上奏着的名曲”两句。这两句,历来被奉为近代文学应用通感的典范。第一句中,感官对“清香”的嗅觉和“歌声”的听觉构成了通感。由比喻构成的通感,要有相似点,那就是“隐隐约约”、“断断续续”,因为是“缕缕”和“渺茫”。作者在描写时打破了常规,把“声”、“香”联系起来,使嗅觉与听觉沟通。这样,就会调动起读者的生活经验,使之充分发挥想象和联想能力。作者用“远处高楼上”飘来的“渺茫的歌声”的时断时续,隐隐约约的体验,来品味微风送来的时有时无、如丝如缕的荷花散发的“清香”,唤起人内心微妙地情感,使两种作用不同的感官知觉,在心理反应上得到了自然地沟通。第二句中,视觉的“光和影”与听觉的“的旋律”、“名曲”构成了通感。用“旋律”、“名曲”喻指光和影疏密起伏和轻重浓淡的色调,作者的艺术感受已不满足于单纯的视觉勾画而诉之于听觉,因为小提琴有着高低起伏的音律和轻重缓急的节奏,它的和谐与光影的和谐有其相通之处。不能把通感简单理解为感官的转移,这种理解没有什么意思,更不足于说明人在审美活动中获得的美感。“塘中的月色”的光和影的和谐,本来就是在满足现有的视觉体验之外,同时还满足着审美主体的听觉体验,这两种审美体验是同时交互着进行,而不是由一端到另一端的静止不动。
实际上在《荷塘月色》中还有几处通感的句子。比如:“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又像笼着轻纱的梦。”这个句子的本体应该是在分号之前的那个分句。“叶子和花仿佛在牛乳中洗过一样”的视觉,和朦胧的梦境构成通感。联系前边的“月光如流水一般,静静地泻在这一篇叶子和花上。薄薄的青雾浮起在荷塘里。”朦胧的月光、薄薄的青雾,使月下荷塘如同世外梦幻的仙境,作者的心才能够暂时得到宁静,才能排遣内心的彷徨和苦闷,从而透露出淡淡的喜悦。还有,“虽然是满月,天上却有一层淡淡的云,所以不能朗照;但我以为这恰是到了好处——酣眠固不可少,小睡也别有风味的。”“满月”的“朗照”是“酣眠”,痛快淋漓;“淡淡的云”遮月,是别有风味的小睡。在这里,视觉和妙不可言的生理感受构了通感。在这奇妙的意境里,作者表达了暂得“宁静”的心理体验,既表现得委婉含蓄,又表现得淋漓尽致。夜游荷塘、观赏月色本身就是作者“小睡”时的解脱。生活中有了景致,才会有了情思;有了满怀的情思,才会有如此的妙笔。《荷塘月色》及其神妙的通感手法,在读者的期待视野中早已成为永久的文学存在,也就是说,作者能调动读者长期积累起来的各个生活方面的经验,让我们去揣度、体会那难于直接描述的事物,达成一种更高层次的共鸣,让我们在欣赏过程中产生如临其境、如睹其物、如闻其香、如聆其声的真切、深刻的艺术感受。《荷塘月色》多处通感的运用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的典型范例,它有着的深厚的心理学和美学理论的基础。人的视、听、嗅、味、触等各种感官虽有分工,但是它们感受能够相通,人类的形象思维是一个整体,同时也离不开抽象思维。文学艺术是间接造型的语言艺术,我们的感官去感知它塑造的艺术形象时,理当可以彼此相通。朱自清先生在感受“月下的荷塘”和“荷塘的月色”的美景时,调动了自己的诸多感官,全身心的投入到“独处”的心灵感受和现实与内心构成的独特意境之中,当直觉到一种感官不够用时,就自然地借助于其他感官的帮助和补充。
作者把嗅觉感受的"清香"和视觉感受的“和谐的光与影”都移之于听觉,把朦胧的月色和透着薄纱的景物的奇特视觉,移之于梦境,而这种梦境又如此的依稀和酣畅……。可见,朱自清先生对生活与艺术有自己的独特的体验和见解,但他并没有把个人的观点、趣味强加于读者身上,而是给读者以广阔的想象空间,凭借读者每个人不同的生活经验和生活体验去形成独特的艺术形象。
总之,朱自清的散文《荷塘月色》,以通感的多处独特的运用,给人以奇丽的心灵感受,美哉!
然而,我们更深一步的探讨,文艺作品的“通感”手法为什么会出现?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艺术魅力?它的认识论和心理学的基础是什么?有人把不太懂音乐的人戏称“乐盲”,音乐是用来听的,怎么不叫“乐聋”呢?看来,这里强调了听觉和视觉是相同的,并且强调了视觉的形象在理解音乐的上重要性。张爱玲在《谈音乐》中说:“气味总是暂时,偶尔的,长久嗅着,既使可能,也受不了。所以气味到底是小趣味。而颜色,有了个颜色就有在那里了,使人安心。颜色和气味的愉快也许和这有关系。不像音乐,音乐永远是离开了它自己到别处去的,到哪里,似乎谁都不能确定,而且才到就已经过去了,跟着又是寻寻觅觅,冷冷清清。”这段话,给我们的启示,音乐的记忆和理解需要靠视觉形象的记忆。人的感官,人的感觉和知觉,在形成表象时,就是一个互相感应的相通过程。“瞎子摸象”的寓言故事,就说明了各个感觉器官,如果不能“通感”,就不能对一个事物作出正确的全面地反映。而文学、音乐等艺术形式,就是把这种“通感”有意识的自觉地运用,从而使各种感官着达到全面的心理感受,产生强烈的艺术效果。实际上,人的审美体验,也必须调动各种感官并且要使他们相通,否则就不能产生美感。有人常常说,看景不如听景,从某种意义上说,不是现实的景物不美,而是我们缺少领悟“美”的“通感”。审美活动研究人的感性的活生生的整体形象,突出地强调“通感”。所以,研究艺术,人们往往喜欢让感官们弥漫一气,探究起色、味、音,眼、鼻,耳的“通感”关系来。讨论大都离不开对“通感”的阐释。许多时候,我们把通感看作是一种修辞手法,譬如我们上文分析的朱自清的《荷塘月色》,通感往往和比喻相连结,一个“像”字就是一座桥,使听觉、视觉、嗅觉和梦境之间得以自然而自如的转化,转化的基础在我们的智力结构。爱伦·坡说,光谱中的橙色光线和蚊蚋的嘈嘈之声,给他的感觉几乎相同,只因我们的感官就是一个共鸣腔。由此可见,“通感”不仅是一种艺术手法,而且是我们感知世界的最本然的规律,以至于成为我们理解世界的万能钥匙。实际上,一切优秀的文学艺术,都具有 “通感”情结,在强烈的摄人魂魄的审美形式外,其作品的形式美在人们心理上造成的联觉通感,可以使人们在审美愉悦中完成观念变革的洗礼——这是一种在艺术欣赏中完成的哲学顿悟升华。这种思维范式首先要求艺术创作者进入忘我的凝神静思状态,然后,以意象思维的方式在审美心理时空再造一个理想化的意义世界。所以,所谓意象思维,就是一种“通感”思维。
总之,先有人类认识事物的感官相通,才有人们心理感知的“通感”,然后有修辞手法的“通感”,“通感”是人们认识世界的一种形式,是一种普遍的认识活动和心理现象。


通感是什么,能说简单点吗
定义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范例 最典型的例子: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朱自清《荷塘月色》)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再比如,“你笑得很甜”,这就是通感。“甜”是用来形容...

通感是什么?
1、微风过处,送来缕缕清香,仿佛远处高楼上渺茫的歌声似的。清香乃是嗅觉,歌声乃是听觉,作者将两种感觉互通,即为通感。人类艺术活动的“通感”实际上就是人们的认识活动的一种艺术表现形式。2、你笑得很甜。这句话中的“甜”是用来形容味道的,这里却用形容味觉的词来形容视觉,就是通感。3、红杏...

什么是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

什么是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

什么是“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

什么是通感哦?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

通感是什么
通感是什么如下: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通感技巧的运用,能突破语言的局限,丰富表情达意的审美情趣,收到增强文采的艺术效果。举例子来说吧:欣赏建筑的重复与变化的样式会联想到音乐的重复与变化的节奏;闻到酸的东西会联想到尖锐的物体;听到飘渺轻柔...

通感是什么意思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

什么是通感?
指感官的相互沟通.

什么是通感?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

武威市19476325820: 通感(钱钟书论著) - 搜狗百科
乘海十二: 你好: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

武威市19476325820: 修辞手法中的通感什么意思 -
乘海十二: 指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

武威市19476325820: 什么叫通感? -
乘海十二: 通感就是把不同感官的感觉沟通起来,借联想引起感觉转移,“以感觉写感觉”.文学艺术创作和鉴赏中各种感觉器官间的互相沟通.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等等各种官能可以沟通,不分界限,它系人们共有的一种生理、心理现象,与人的社会实践的培养也分不开.在通感中,颜色似乎会有温度,声音似乎会有形象,冷暖似乎会有重量.如说“光亮”,也说“响亮”,仿佛视觉和听觉相通,如“热闹”和“冷静”,感觉和听觉相通.用现代心理学或语言学的术语来说,这些都是“通感”.

武威市19476325820: 什么是'通感'? -
乘海十二: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

武威市19476325820: 什么叫“通感”? -
乘海十二: 什么是通感呢?为了彻底搞清这个问题,我们不妨先听听国学大师钱钟书先生对通感的精辟见解:在日常经验里,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往往可以彼此打动或交通,眼、耳、舌、鼻、身各个官能的领域可以不分界限.颜色似乎会有温度...

武威市19476325820: “通感”是什么意思? -
乘海十二: 通感就是利用某些形象的比喻,让读者有切身体会.比如朱自请《荷塘月色》里就有一句:“……但光与影有着和谐的旋律,如梵阿林上奏着的名曲……”

武威市19476325820: 什么是'通感'? -
乘海十二:[答案] 通感修辞格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

武威市19476325820: 通感是什么修辞方法 -
乘海十二:[答案] 通感又叫“移觉”,就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听觉、视觉、嗅觉、味觉、触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 比如朱...

武威市19476325820: 修辞手法 - --通感是怎样的概念 -
乘海十二: 详细解释如下: 人的认识活动,一般是从感觉、知觉、到表象,进而形成概念、判断和推理. 人的各种不同的感官,只能对事物某些特定的属性加以认识,因此在人们从感觉、知觉到表象的过程中,实际上也是各种感觉器官相通的过程.人类...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