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古代汉语假借字和古今字的问题

作者&投稿:厉蚁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假借字和古今字的联系与区别是什么?~

假借字和通假字的概念是不同的,你确定你问的是假借字?
假借是六书里造字办法之一,语言里有某一个词没有字去表示它,于是选用一个和它同音的字去表示。例如用本义是小麦的“来”表示动作来去的“来”,用本义是鸟名的“难”去表示困难的“难”,用本义是蜥蜴的“易”去表示容易的“易”等都使用的是假借义。

古今字是一个历史概念,段玉裁曾经说过:“凡读经者,不可不知道古今字,古今无定时,周为古则汉为今,汉为古则晋为今,随时异用者谓之古今字”,古代字少,一个字有时有多种职能,它可以同时表示几个互不相关的意义。由于文字日益发展,另外找一个新字去表示某种意义,分担了原来字的一些智能,这个新造字和原来的字之间的关系就是古今字的关系,如中学语文《扁鹊见蔡桓公》“桓侯不说”中的“说”通“悦”、《愚公移山》“寒暑移节,始一反焉”中“反”通“返”等,可见,古今字是字孳乳分化。

古今字和假借字是从不同的角度提出的。
古今字立足于时代,假借字立足于文献中文字所表示的意义和它的本义是否一致。所以有些字既可以说是古今字又可以说是假借字。

其实假借字和通假字差别很大,我记得是有些人认为两个差不多,两者最大的差别就是假借字本无其字,通假字本有其字,这是接受面比较广的说法,但是这么说也很迷糊,要是没接触过,光看定义是比较恶心的。
假借更准确的说应该是在造词环节就出现的(私以为),比如“我”这个字原本有兵器的意思,后来人们用这个字当代词,代指说话人(自己),这是假借,但是很少有人会注明了说这是假借,假借完了以后这个字就永远有这个意思了,还有一例,“莫”也是个假借字,但是这类字要当心,有的人会搞混了,以为“莫”字用作“暮”这一意思的时候是假借,其实不然,我们现代汉语中的“暮”本字是“莫”,也就是说“莫”用于“没有”这一虚词用法的时候才体现了假借,假借字大多数出现在虚词代词中,可是“我”这个字我们现在都用做代词,而类似的“莫”这个字我们现在大都用作虚词,所以容易混淆,至于有的通假字,比如“莫”通“暮”,就是通假字中的古今字(简单的说就是古今写法不同但是意义相同的字),这就是有的字意思太多了,差别很大,并且这些用法都很常见的情况下,现代汉语中造了新字来代替,但是“我”做兵器的意思现在已经没人用了,所以干脆本义不用了,就用来做代词。
而通假字中的本有其字,说的难听点,就是别字,但这是有前提的,应该是很早的时候有大文豪写了个别字,并且频繁出现,然后后来人们赶潮流学他写,写多了就成了通假,有的是一时忘记怎么写了。所以不难发现很多字的通假很简单就能看出来,因为古文里这个字这种用法太多了。但是严格的说,现在接触到的本有其字的通假,有的是古字通新字,这个本有可以指现代汉语中本有,也可以是古汉语中本有,其中古汉语中没有,但是现代汉语有的,这种通假,就是古今字(再次解释,嘿嘿,希望够详细)。(其实古今字在我眼中不算通假,但是在老师眼中一定是通假。。。)
不知楼主平常翻不翻古汉语词典,如果常翻看的话,也能发现假借字的意思一般是写明了的,比如说我,有兵器的意思,也有代词的意思,这是在造字过程中出现的现象。而通假,是用词过程中出现的较为普遍的现象,比如字典上会写“信”通“伸”,通假字一眼就能看出来,就是“什么”通“什么”,但是有的字呢,像“莫”,本来就有现代字“暮”的意思,还写了通“暮”,那就是古今字了,我记得以前还看到过非古今字,本来就有这意思,又通另一个相同意思的字,我觉得这种可能是早期的异体字演变而来的,到了后面,不同的写法分别又有了别的意思,然后这些意思用的也不少,那么到了现代,人们就很难考证,只能即表明原来的意思,又写通假,却不说异体(异体指古汉语中就有的多种写法)。
古汉语历史很长,要学精很难,不过还是很有意思的,我原来高考的时候也没涉及到假借字,不知道楼主是否要考试,若是误会了,还望勿怪。推荐楼主去通读一下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对于学习通假字很有帮助,而且难度小,再提高的话《史记》(古之史书首推《史记》,《战国策》之类的虽说写得好,但是不论文章的味道还是读者的代入感,私以为都比不上《史记》)是个很好的选择,主要都是故事书,有趣味性,还推荐归有光的《震川集》和《项脊轩志》。个人最推崇的两位作家是司马迁和归有光,但是归有光的文字,真的是我心中的第一,平淡平实却不平乏,感情真挚而不造作,有当时人说他是“今之欧阳修”,事实上他的文字比欧阳修更动人,而且从细节处亦可见其对人性的思考。
不知道楼主是不是也是一被迫学古汉语的考生,若不是,我想说主动学古汉语是好事,认真学真是能陶冶内心的,若是,也希望楼主不要讨厌古汉语,学学古人的为人处世之道,把其中你觉得可行的用来教育自己,对青年人将来待人处事有帮助,而且人不常说腹有诗书气自华么,培养气质对将来的工作生活也是有帮助的,即使是非功利的态度出发,也取得了思想上的收获。

纯手打,望采纳,嘿嘿

古书里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间的通用和假借。这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托事”。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本无其字的假借
本无其字的假借:某些词原先并没有为它专门造字,人们就从现有的文字中选取某些同音字来记录。例如:表示“没有谁,没有什么”意思的否定性无定代词,原先没有为它专门造字,就借用与之同音的莫”(本义为昏暮)字来记录它。这样,“莫”也就成了记录否定性无定代词的专用字。为了区别,人们后来又造了“暮”来表示日暮的意思。“莫”和“暮”的关系,属于古今字的关系。再如借用本义为“燃烧”的“然”,来记录表示“如此,这样”意思的指示代词;借用本义为“畚箕”的“其”,来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借用本义为“呼叫”的“乎”来记录表疑问的句末语气词;借用本义为“捣臼的棒槌”的“午”,来记录十二地支的第七位,等等;都属于这类情况。
2)本有其字的通假
本有其字的通假:某些词原先已为它造过专用字,但由于种种原因,书写者没使用本字,而是另找一个读音相同或相近的字来代替它。例如:
早晚的“早”写成“蚤”;
屈伸的“伸”写成“信”;
飞翔的“飞”写成“蜚”;
屎尿的“屎”写成“矢”,“尿”写成“溺”;
背叛的“叛”写成“畔”;
抗拒的“拒”写成“距”;
修养的“修”写成“修”;等。

二)古今字1、 什么是古今字
2、 古今字形成的原因
汉字除了表示本义,还用于表示引申义和假借义。汉字的表词功能扩大以后,为了区别不同的用法,以字为基础加以改造造出新字,来分担原字的某些义项。原字和新字是为记录同一个词先后用的不同的字,此形成了一对古今字。例如“其”的本义是畚箕。但是“其”在古书里被借用记录代词和语气词,并且成它的最为常见的用法。为了区别起见,于是在原字的基础上增加意符“竹”,造出了新的“箕”,专门用承担“畚箕”的义项。“其”和“箕”就是在畚箕这个意义上形成的一对古今字。

你的问题先前也有人问过,在这里可以看看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0783198.html?fr=qrl
希望以上能帮你找到你要的!!!

刚找到一更好的,来改一下
古今字的形成情况
古今字形成的情况十分复杂,主要有三种:
① 在本义基础上形成的古今字。
古字是记录某一词义的本字,由于经常借作他用,后来又另造新本字来专表该词义。这样,先造的本字和后造的本字,就形成了古今字。例如,“莫”的本义是“傍晚”,《说文》:“莫,日且冥也。从日在茻中,茻亦声。”(“茻”从二艸会意,义为“众草也”。)《诗经·齐风·东方未明》:“不能辰夜,不夙则莫。”《礼记·聘义》:“日莫人倦,齐庄正齐,而不敢解情。”句中的“莫”即其本义之用。但“莫”又被借作虚词(六书假借字),如:《荀子·天论》:“在天者莫明于日月,在地者莫明于水火,在物者莫明于珠玉,在人者莫明于礼义。”《国语·鲁语下》:“女知莫若妇,男知莫若夫。”(韦昭注:“言处女之智不如妇,童男之智不如丈夫也。”)前句中的“莫”是否定性的无定指代词,义为“没有什么(东西或人)”;后句中的“莫”是否定副词,义为“不”。“莫”还常被用作通假字,如:《诗经·小雅·巧言》:“秩秩大猷,圣人莫之。”清人陈奂传疏:“莫,读为‘谟’,此假借字。”“谟”即谋划之义。《庄子·逍遥游》:“何不树之于无何之乡,广莫之野。”“莫”为“漠”之通假字,义为“大也”,等等。后来,就新造“暮”字表示“傍晚”之义。南唐文字学家徐锴(公元920—974)在《说文解字系传》一书中解说“莫”字云:“平野中,望日且莫将落,如在茻中也。今俗作‘暮’。”“莫”、“暮”二字即为古今字。
这种类型的古今字,常见的如:然燃、孰熟、队坠、县悬、何荷、责债、其箕、暴曝、要腰、止趾、奉捧、匪篚、益溢、虚墟,等等。
② 在假借义基础上形成的古今字。
表示某一词义的古字是六书假借字,后来,又为这一词义另造新本字。这样,原先的六书假借字与新造的本字就形成了古今字。
例如,我们在前文中所举的“辟”(本义“法也”)与“避”、“僻”、“嬖”、“譬”、“襞”、“躄”、“壁”、“璧”、“擗”等字的关系,就属于这类古今字。
再如,《说文》:“说,说释也。从言,兑声。一曰,谈说。”段玉裁注:“‘说释’即‘悦怿’。说悦、释怿,皆古今字。许书无‘悦’、‘怿’二字也。”按:从字形上分析,《说文》“一曰”所云之“谈说”,应是“说”的本义,而“悦”则是“说”的假借义。古书中用“说”表示“悦”义的例子很多,如:《论语·学而》:“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论语·雍也》:“非不说子之道,力不足也。”司马迁《报任安书》:“士为知己者用,女为说己者容。”等等。
这种类型的古今字,常见的如:属嘱、共供、田畋、戚戚、舍舍、栗栗、采彩、或惑、放仿、师狮、泉钱、涂涂、陈阵、错措、禽擒、章彰、弟悌、适嫡,等等。
③ 在引申义基础上形成的古今字。
古字是记录某一词义的本字,后来,该词义的某一引申义,由于经常使用,需要加以区别。于是,专为这个引申义造一新本字。这样,原字与新本字就形成了古今字。
例如,“贾”的本义是“集市”,通用义是做生意、做买卖。《说文》:“贾,市也。”段玉裁注:“市,买卖之所也。因之凡买凡卖皆曰市。贾者,凡买卖之称也。……引申之,凡卖者之所得、买者之所出皆曰贾,俗又别其字作‘价’。”可见,在“价值”、“价格”、“价钱”这一“贾”的引申义上,“贾”与“价”形成古今字。
又如,“取”的本义是“割取(猎获的禽兽或捕捉到的战俘的)左耳”。《说文》:“取,捕取也。从又,从耳。《周礼》:‘获者取左耳。’《司马法》曰:‘载献聝。’聝者,耳也。”按:《周礼·夏官·大司马》:“大兽公之,小禽私之,获者取左耳。”郑玄注:“得禽兽者取左耳,当以计功。”《左传·僖公二十二年》:“且今之勍者,皆吾敌也,虽及胡耇,获则取之,何有于二毛?”这儿的“取”是割取战俘左耳之义。“取”由本义引申为“取物”、“获得”、“收取”等,如《礼记·丧大记》:“取衣者亦以箧。”《战国策·赵策三》:“所贵于天下之士者,为人排患、释难、解纷乱而无所取也。”“取”又引申为“婚娶”之义,如《诗经·豳风·伐柯》:“取妻如何?匪媒不得。”唐陆德明《经典释文》云:“取,亦作‘娶’。”“取”所表的“婚娶”之义,后来又专造“娶”表示,在这个意义上,“取”、“娶”形成古今字。
属于这种类型的古今字,还有:昏婚、竟境、知智、赴讣、道导、景影、反返、敛殓、沽酤,等等。
古字和今字在字形上一般都有联系。通常是以古字为声旁,再加上形旁构成今字。例如:然燃、孰熟、责债、其箕、共供、舍舍、栗栗、采彩、取娶、竟境、反返、景影,等等。也有一些古字和今字具有相同的声旁、不同的形旁,如:赴讣、敛殓、沽酤、错措。只有少数古今字在字形上无联系,如:泉钱,等等。
通过以上分析,我们可以知道: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不同的概念,两者之间的界限是很清楚的。但是,由于今字用得广泛,其含义为人们所熟知,所以人们往往以今字为正字,而把古字看成是它的通假字。例如:《列子·汤问》:“寒暑易节,始一反焉。”不少古汉语读本、古汉语教材中,把“反”字注成“通‘返’”(“通”是说明通假字的专用术语)。从理解词义角度讲,这样注解无可指摘(在一般考试中,把古今字看成通假字加以解释,应当算对);但是,如果从科学性角度分析,这样就违背了文字发展的历史事实。因此,严格地说,不能在古今字和通假字之间划等号。

http://202.119.109.14/gdhy/jxnr/dzjc/tl1-5.htm
这个资料我看了,真的很不错哦!!!


陈太丘与友期行中的"与"字是什么意思
连接词与词、词组与词组,表示并列。可译为“和”,或仍作“与”。一、基本释义:与 [yǔ]①和,跟:正确~错误。~虎谋皮。生死~共。②给:赠~。~人方便。③交往,友好:相~。~国(相互交好的国家)。④〔~其〕比较连词,常跟“不如”、“宁可”连用。⑤赞助,赞许:~人为善。与 ...

古代汉语练习题 一、名词解释: 六书、本义、古今字、通假字、异体字
一、通假字与假借字.假借是六书里造字办法之一,语言里有某一个词没有字去表示它,于是选用一个和它同音的字去表示.例如用本义是小麦的“来”表示动作来去的“来”,用本义是鸟名的“难”去表示困难的“难”,用本义是蜥蜴的“易”去表示容易的“易”等都使用的是假借义,按照前人的解释,通假字...

卜辞其自东来雨中的假借字描述正确的有
在卜辞中,假借字是一种常见的现象。假借字是指用一个同音或近音的字来代替另一个字,以表达不同的意义。这种用法通常是由于古代语言中的词汇不足或者语法规则不完备而导致的。除了假借字,卜辞中还经常出现一些特殊的用字和语法现象,如合文、重文等,这些都是古代汉语的特色之一。文言文中的常见的...

古代汉语注音的两种方法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1、“读若”法 顾名思义,就是用读音近似的字的注音.如“芨,读若急”,“信,读若屈伸之伸,假借字也”这里的“伸”是信的通假字,音义都相同.还有直音加注声调的方法,如“退”注“推去声”.这样虽避免了生僻字,但要改变声调才能读出应读的音.2、两字相切法 规则是用第一个字的声母和第二个...

1、从历史角度看双生叠韵和连绵词的使用 2、古代汉语中的假借字...
无本字的假借 其、之、犹豫、耳、夫、何、奚被捆绑的奴隶、亦、陆离 沙发、尼龙、苏维埃、布尔什维克罗汉、比丘、头陀、夜叉、巧克力、麦克风、法西斯、阿司匹林 须——须+立待也从立须声。无——无+亡亡也从亡无声...

在古代汉语中什么是古今字
假借字则是指后来没有造今字的一类。这是它和古今字一个明显的区别。假借字大多是比较抽象的难造的文言虚词,如“我”、“而”、“焉”、“其”、“自”等。 “我”本是武器,假借为第一人称;“而”本是胡须,假借为转折连词;“焉”本指产于江淮的一种黄色鸟,假借为指示代词兼语气词“焉”...

假借的几种说法和见解都是什么呢?
假借是用字法,你可以看古代汉语书!

文言注释中“通”和“同”的区别是什么?
“通”前后两字(词)读音相同或相近(古音)。它并不是没有这个字,它的特点是“本有其字”是人们突破自行的约束,把表意的汉字当作标点符号来使用的结果。与所谓写错别字的情况是不同的。“其始书之也,仓卒无其字,或比方假借为之,趣于近之而已。”(《经典释文.叙录》)。因此,我们遇到这...

古代汉语注音的两种方法是什么,并举例说明
一、反切法 反切法就是两个汉字拼出另一个汉字的方法,它是把两个汉字分拆为声母和韵母两部分,反切的上字取其声母,反切的下字取其韵母和声调,然后合拼为另一个字的读音。如“宋”字,注音为“斯弄”。二、读若法 读若法就是用一个读音相近的字来注音的方法。许慎的《说文解字》就是采用...

什么意思‘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
‘用本字来改读古书中的假借字’这句话的意思是说,用正确的字来替换古书中的那些假借的字。在古书中,经常把一些读音相近的字乱用,称之谓“通假字”。对于通假字的出现,有人说是为了某种避讳,我认为是由于写作的人基本功不扎实,提笔忘字,只好胡乱写个读音差不多的字充数,还美其名曰通假...

顺庆区13686446659: 关于古代汉语假借字和古今字的问题 -
店莎三黄: 古书里的用字,如果它所记录的词义不是该字的本义或引申义,这个字就是假借字.假借字产生的原因是书写者只考虑语音因素而不考虑形体因素,造成不同字之间的通用和假借.这也就是许慎所说的“依声托事”. 2、假借字的两类情形 (1...

顺庆区13686446659: 有谁知道古汉语中“通假字”与“古今字”的区别吗? -
店莎三黄: 古今字和通假字是两个不同的概念,但它们既有区别又有联系. 一、我们划分它们应从历史的角度观察同一个字的发展变化状况,古字和今字是先后出现的,系初造字和后造字的关系,属于纵的方面,如“然——燃”,“县——悬”.通假字和...

顺庆区13686446659: 古文中异体字和古今字和通假字怎样区别? -
店莎三黄: 异体字,是字音字义相同而字形不同的一组字. 由于汉字是由意符、音符和记号组成,意符选取的角度因人而异,音符又不同于拼音文字中的字母,所以,一字多形的现象在汉字的历史上比比皆是.古今字是由于古汉语中多义词的某个义项在...

顺庆区13686446659: 谁能提供假借字、通假字、古今字、繁简字、异体字的知识 -
店莎三黄:假借字 汉字是由象形 、象意的文字发展起来的.有的外物有形象可以描绘,有的意思可以利用图像和笔画来表现 ,可是有很多代表某些事物的概念不能用象...

顺庆区13686446659: 【古代汉语】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 -
店莎三黄: 通假字与假借字的区别和联系 本有其字,因音通假,是为通假字. 本无其字,依声托事,是为假借字. 两者最大的共同点就是字音必须相同或相近,都是用一个音同或音近的字去代替另一个字.如“其真无马邪?”中的“邪”,通“耶”,二...

顺庆区13686446659: 古代汉语里的古今字和通假字在文章里怎么区分? -
店莎三黄: 通假字是指本应该用甲字,而使用时却借用与其意义毫不相干、只是音同或音近的乙字去替代它,乙字就是甲字的通假字.如“昂首观之,项为之强”(《童趣》)中,“强”是通假字,而其本字是“僵”. 古今字是由于古代有的字义项较多,后来就在原字的基础上另造了一个新字,以分担它的一个意义,原来的字叫古字,后起的字叫今字.如“不亦说乎”的“说”就属于这种情况,“说”是古字,“悦”是今字.再如“莫”和“暮”:“莫”是古字,“暮”是今字. 从字型上看,通假字和本字之间没有联系,而古今字之间往往有一些联系. 从意义上看,通假字与本字是无关的,而古字与今字则是有关的.

顺庆区13686446659: 在古代汉语中什么是古今字 -
店莎三黄: 所谓古今字e68a84e8a2ad7a686964616f31333332636432,是指古今分化字,我们把分化前的字称作“古”字,分化后记词各有专司的字称为“今字”.也就是说,古今字分为两类:一是古字与今字在字形结构上没有关系.如罪人的“罪”,...

顺庆区13686446659: 王力古代汉语古今字有哪些 -
店莎三黄: 【古今字】(王力书170页):辟:避、辟、僻、嬖、譬. 一.为本义而造的后起区别字:兑悦;孰熟;队坠;县悬;自鼻;奉捧;其箕;禽擒;然燃;莫暮;益溢;原源;尝尝;闲间;猒(厌)餍;厌压;厉砺;何荷;亦腋; 二.为引申义而造的后起区别字:大太;弟悌;舍舍;竟境;赴讣;陈阵;共供;辟避;知智;昏婚;田畋;见现;刑型;内纳; 三.为假借义而造的后起区别字:女汝;冯(马行疾)慿;涂涂;反返;戚戚;埶势;错措;说悦; 记下这些就够用了

顺庆区13686446659: 古代汉语 通假字和假借字的区别 -
店莎三黄: 古代汉语中,通假字和假借字这两个概念是同义的,只是名称上有所不同.

顺庆区13686446659: 关于古代汉语假借字的表述问题!例如:A假借为B,那么A和B谁是本字谁是假借字?再有,A假借于B关于古代汉语假借字的表述问题!例如:A假借为B,... -
店莎三黄:[答案] 不是一个意思.第一种说法,A是本字,B是假借字.第二种说法相反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