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日本的政治文化经济交流的事,比如鉴真东渡,形式要简洁,时间 人物 干了什么事

作者&投稿:竹古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历史简答题~

一.唐与日本
史实
631年日本派出了由留学生和学问僧组成的第一次“
”。到838年止,日本派出遣唐使共十三次.
1970年在西安发现的日本银币,很可能就是遣唐使带来的。
日本奈良
内正仓院所存放的唐代乐器、屏风、
、大刀等珍贵文物,就有一部分是遣唐使带回去的。
为了吸收中国的文化成果,日本选派了不少留学生来唐学习,他们被分配到长安国子监学习各种专门知识。
日方代表人物

。公元717年到长安入唐太学就读。毕业后受到唐玄宗
的赏识,在唐朝廷担任官职,同时取了一个中国名字晁衡,并长期留居中国,擅长诗文。在唐历任
、秘书监等职。
中方代表人物
鉴真大师东渡:鉴真生于公元688年,比晁衡大一岁,他多次受日本佛教界多次邀请,也立志东度日本传授佛教戒律,从公元743的开始,他先后五次东渡日本,因种种原因都未成功。历尽艰险的鉴真双目失明,可是他东渡日本的决心丝毫没有动摇地,他们与天宝十二年十五日开始启航前往日本.

二.唐与印度
史实
  
贞观三年西行,孤身涉险,历尽艰难,经秦凉高昌等地,抵天竺北境,即越过今之新疆省北路,经
、阿富汗而进入印度境内,沿途瞻礼圣迹,迤逦南行,至
。时为贞观五年,师三十岁,遂留学
,入
论师门下,习
等。
  玄奘所带回的经像舍利等,凡数百件,其中除佛像及佛舍利150粒之外,共请回
梵文原典520至657部。并著有
以及熬糖法

三.唐与今朝鲜韩国
史实
681年新罗神文王即位,唐高宗遣使册封,唐与新罗的关系开始了新的一页——全面友好的

唐《户令》规定:外国人来到唐朝境内,所在州、镇供给衣食,并且将他们安置有空余土地的地方入籍。唐《赋税令》还规定:定居在唐朝境内的外国人可以享受免除10年赋税的优厚待遇。唐允许新罗人在聚居区设立自治机构,行使一定程度的自治权利。

首先是来唐求学的新罗学生

为新罗留学生中的佼佼者。崔致远自幼好学,12岁时泛海而来自费求学。874年,18岁的崔致远考中进士.崔致远28岁时归国。崔致远在新罗先后任翰林学士、守
、知瑞书监等职,崔致远还因隐居后实践和传播中国的道教思想,被公认为对中国的本土宗教——道教传入新罗的有功之人,有“东方丹学之祖”和“新罗道教鼻祖”的美誉。

其次是来唐求法的新罗僧

慈藏出身贵族,后出家为僧。636年赴唐求法。唐太宗派官员慰问,并赐以丰厚的财物,将他安置在长安城内胜光寺别院。643年,新罗命令慈藏回国。唐太宗亲自召见慈藏,赐予杂彩500段和
1部。回国后,担任新罗国的大国统,主管全国僧尼一切事务,制定戒律——“慈藏定律”,整肃教团,有力地推动了新罗佛教的发展

圆测是唐高僧玄奘的著名弟子。圆测于15岁时(627)来到
留学,开始跟从法常、僧辨学习佛教经纶。后来玄奘从天竺归国后,圆测就改向玄奘学习
、《
》。



来唐,在广州先后拜印度僧金刚智和唐僧不空为师学法。

新罗僧地藏最具传奇色彩。719年24岁的
来华,先至杭州,后辗转至九华山。
据说金乔觉在其99岁行将圆寂之时,召众示寂,尸坐于石函之中死后3年肉身不腐,与佛经中的
相似。佛教信徒认为他是地藏菩萨的化身,因此称他为“金地藏”。当时的居士、僧众在他的葬地建立了“地藏塔”以供朝拜,九华山亦从此逐渐形成盛大的香火地,成为中国佛教四大名山之一。
同时
的音乐传入唐朝。

四.唐与中亚欧洲
史实
波斯商人遍布各地,波斯是
的重要中转站。
,唐高宗时遣使通好,在广州大食人还建立了伊斯兰礼拜寺。中国的早知纺织瓷器等技术通过大食传入欧洲,非洲。

阿富汗在隋唐称为
,地处东西方陆路交通的要冲,是丝绸之路的南路必经之地,唐太宗时,吐火罗多次派使臣来唐通好,高宗时曾派出使者到那里访问。玄宗时,双方往来尤为频繁。吐火罗曾送来名马、玻璃、玛瑙等。

波斯即是今伊朗,在我国古书中也称之为安息。17世纪中期,波斯被大食灭亡,波斯国王卑路斯和王子先后定居长安,后来都客死唐朝。许多波斯商人到唐朝经商,开设波斯胡店,以经营宝石、珊瑚、香料、药品而驰名。

唐朝称阿拉伯为大食。651年,大食遣使和唐通好。中国的纺织、金银等制作技术,尤其是造纸术,从此传入西亚以及欧洲、非洲。

隋唐时称东罗马为拂。公元166年,
安敦王朝首次派使臣来东汉,这是欧洲国家同我国直接友好往来的开始。唐朝时通过丝绸之路运往东罗马的丝绸、瓷器更多。东罗马的吞刀吐火等杂技、治疗
和眼病等医术也传到了唐朝

鉴真六次东渡:

唐朝法律规定,国人未经政府批准私人不得擅自离国,鉴真第一次失败的原因是他们那个团队起了内讧,也就是在决定和鉴真一起东渡的众僧人中,道航和高丽僧如海发生了争执,那高丽僧人向淮南采访使班景倩告密说:他们造船入海,与海贼连,又有五百‘海贼’会进城来。荣睿、普照等四名日本僧人同道航一道被捕,受到软禁,没收所造之船,鉴真第一次东渡的计划付之东流。

不久,荣睿、普照获释,他们又伺机找鉴真,邀其赴日,鉴真用80贯铜钱买到一艘军船,雇佣18名水手,她率弟子十多人、画师、工匠近百人,满载佛像、佛经、药品、干粮等在743年12月从扬州启程,但出海不久他们的渡船不幸被巨浪打坏,鉴真等一行人在荒岛上呆了数昼夜,被救回陆地,第二次东渡失败了。

744年,鉴真在各地传授戒律的同时,又连续进行了第三、四次赴日东渡的筹资,均未能成功。

748年,鉴真六十周岁,日僧荣睿、普照从栖身的安徽同安郡再次抵达扬州崇福寺,鉴真抱着‘纵然粉身碎骨,也要越海赴日’的夙志议定第五次东渡的准备。六月下旬,他们从扬州秘密出发,十月十六日船行在大海上,不料在舟山附近又遇到了飓风狂狼,‘风急浪峻,水黑如墨’,在暴风雨的袭击下,人们呕吐不止,穿上淡水用光,只能吞含生米,喝海水度日。船上人们腹痛难熬。最后传顺水南漂十四天后靠岸,抵达海南岛南部振州(今崖县),这第五次东渡又失败了。

753年阴历11月15日晚,鉴真在弟子仁干等人的大力协助下,率弟子二十多人,乘坐上日本遣唐使团副使大伴古麻吕所乘的第二船,经冲绳、种子岛、屋久岛,成功地抵达日本九州南部的秋妻屋浦(今鹿儿岛县川边郡西南),日本孝谦女皇所派使节早已在这里等候迎接。12月26日鉴真一行在九州总督府所在地——大宰府(今日本福冈东南)停歇。

日本晁卿辞帝都,征帆一片绕蓬壶。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  晁衡,又作朝衡,日本人,原名阿倍仲麻吕。唐开元五年(717),随日本第九次遣唐使团来中国求学,学成后留在唐朝廷内作官,历任左补阙、左散骑常侍、镇南都护等职。与当时著名诗人李白、王维等友谊深厚,曾有诗篇唱和。天宝十二载,晁衡以唐朝使者身份,随同日本第十一次遣唐使团返回日本,途中遇大风,传说被溺死。李白这首诗就是在这时写下的。
  诗的标题“哭”字,表现了诗人失去好友的悲痛和两人超越国籍的真挚感情,使诗歌笼罩着一层哀惋的气氛。
  “日本晁卿辞帝都”,帝都即唐京都长安,诗用赋的手法,一开头就直接点明人和事。诗人回忆起不久前欢送晁衡返国时的盛况:唐玄宗亲自题诗相送,好友们也纷纷赠诗,表达美好的祝愿和殷切的希望。晁衡也写诗答赠,抒发了惜别之情。
  “征帆一片绕蓬壶”,紧承上句。作者的思绪由近及远,凭借想象,揣度着晁衡在大海中航行的种种情景。“征帆一片”写得真切传神。船行驶在辽阔无际的大海上,随着风浪上下颠簸,时隐时现,远远望去,恰如一片树叶飘浮在水面。“绕蓬壶”三字放在“征帆一片”之后更是微妙。“蓬壶”即传说中的蓬莱仙岛,这里泛指海外三神山,以扣合晁衡归途中岛屿众多的特点,与“绕”字相应。同时,“征帆一片”,飘泊远航,亦隐含了晁衡的即将遇难。
  “明月不归沉碧海,白云愁色满苍梧”。这两句,诗人运用比兴的手法,对晁衡作了高度评价,表达了自己的无限怀念之情。前一句暗指晁衡遇难,明月象征着晁衡品德的高洁,而晁衡的溺海身亡,就如同皓洁的明月沉沦于湛蓝的大海之中,含意深邃,艺术境界清丽幽婉,同上联中对征帆远航环境的描写结合起来,既显得自然而贴切,又令人无限惋惜和哀愁。末句以景写情,寄兴深微。苍梧,指郁洲山,据《一统志》,郁洲山在淮安府海州朐山东北海中。晁衡的不幸遭遇,不仅使诗人悲痛万分,连天宇也好似愁容满面。层层白色的愁云笼罩着海上的苍梧山,沉痛地哀悼晁衡的仙去。诗人这里以拟人化的手法,通过写白云的愁来表达自己的愁,使诗句更加迂曲含蓄,这就把悲剧的气氛渲染得更加浓厚,令人回味无穷。
  诗忌浅而显。李白在这首诗中,把友人逝去、自己极度悲痛的感情用优美的比喻和丰富的联想,表达得含蓄、丰富而又不落俗套,体现了非凡的艺术才能。
  李白的诗歌素有清新自然、浪漫飘逸的特色,在这首短诗中,我们也能体味到他所特有的风格。虽是悼诗,却是寄哀情于景物,借景物以抒哀情,显得自然而又潇洒。
  李白与晁衡的友谊,不仅是盛唐文坛的佳话,也是中日两国人民友好交往历史的美好一页。

1937年 大东亚共荣俗称 八年抗战


日本明治维新中,在土地、军事和文化方面各进行了怎样的...
回答:1、政治方面: (1)废藩置县(作用:消灭了封建割据,加强了中央集权) (2)废除封建身份制度,取消武士特权。 2、经济方面:大力进行改革,发展资本主义经济。 (1)改革土地制度,承认土地私有。 (2)引进西方先进技术,大力发展近代资本主义工商业。 作用:为日本近代化工业迅速发展提供了物质基础。 3...

从政治经济文化外交方面分析为什么日本能够创造出二战后经济发展的神...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美国与日本是交战的双方,互为敌国。1948年,美国确定日本为远东的“反共堡垒”,对日本采取帮助恢复经济建设的态度。美国还一再削减日本对美国的战争赔偿,到1954年甚至全部取消日本的赔款。到了1949年,日本经济基本上稳住了阵脚,抑制了通货膨胀,经济进入全面恢复的状态。 就在这个...

唐代中国对日本宫廷文化的影响
三、 国风文化 国风文化包括10—11世纪摄关政治时期的藤原文化及11世纪末到12世纪末院政时代的平安末期文化。遣唐使停派、特别是唐朝在907年灭亡后,日本逐渐形成在吸收、消化大陆文化基础上的独特审美意识,并出现了体现其意识的假名文字、美术、生活及独特性观念。尽管从五世纪开始日本人就用汉字表述其...

甲午中日战争战争前大清帝国的经济,政治,军事和文化与日本帝国的...
实现了较近代化的政治经济体系。经济对比:清末总体国力来说,清依然超过日本,但是清的封建财政体系落后,1893年财政收入8867万两,而借助近代财政系统,国力远弱于中国的日本,财政收入也达到8804.5万日元,折合5868.7两白银,利用近代金融手段,决算更是达到了11376.9万日元,仅比清开支少1286万两 ...

从君主立宪走向近代化,日本是如何做到的呢?
进步的一点是日本国民开始有了选举权,民主精神开始贯彻到整个日本。国会就是日本政治近代化的核心体现。明治天皇分别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四个角度全方位的学习西方。日本对于学习先进的西方文明,是一个非常好的学生,就如同日本在隋唐时期学习我们隋唐的制度一样,有人称日本的文化为终点文化或者叫黑洞...

日本于中国的历史渊源
例如,学问僧空海带回大量的佛经,对中日文化交流做出了重要贡献。9. 隋唐时期的政治制度对日本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日本仿效中国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制度进行了大化革新。10. 尽管中日之间存在过军事冲突,如朝鲜半岛的纷争,但和平交往一直是两国关系的主流。

中国文化与日本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力何者较大?
说到对于世界的影响,中国应该说更有底气,尤其在当今这个大国实力说话的时代。文化的影响历来取决于政治经济的强大,好比历史上唐朝和明朝,因为军事的强盛和政治的开明开始对外输出文化,也正是有了遣唐使多次到中国学习律令制度、文化艺术科学技术等,才有了日本以后长足的发展,包括诗歌包括建筑和服饰,...

在古代,中国和日本是一种什么样关系的存在?
第二次冲突是日本著名政治家军事家丰臣秀吉与明军在朝鲜的战斗。丰臣秀吉是战国时代有名的诸侯,日本国内的小战争胜利多了就有些飘飘然了,甚至想以朝鲜为跳板吞并中国。这时的万历皇帝难得保持了清醒,意识到他的野心,派军进朝鲜作战,最终“露梁海大捷”,日军惨败。中日战争落下帷幕。清朝由于闭关锁国...

为什么日本以前不是中国的呢?
日本以前不是中国的。历史上的日本和中国一直是独立的两个国家,不存在从属关系。不过在政治、文化方面,日本对中国有着不少借鉴,他们最早期的文字就有很大一部分来源于中国,中国对日本文明发展的影响是难以估量的。日本经济新闻主编村山宏公布了真实答案,他表示日本人并非中国人的直接后代,他从语言、...

请列举中国与日本到文化交流事例
临济宗是中国禅宗的分支,杨岐派是其分派之一,来往的日本僧侣将它传到日本,并迅猛发展,这不仅改造了日本佛教的颓废局面,更促进了宗教的振兴和发展。在径山和日本的文化交流中,中国僧人也多次东渡日本,不仅带去了佛学文化,还传播了先进的哲学政治,那么这些文化对日本有哪些显著的影响呢?中国的文学推动...

回民区13427575143: ...      唐代,中日两国友好交往十分密切.日本经常派遣“遣唐使”到中国学习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知识,唐朝人也到日本去.高僧鉴真东渡日本,为... -
别奚复方:[答案] 14. (1) 因为鉴真把我国的建筑、绘画、雕塑、医学等医技和知识传到了日本.(2) 麦哲伦 徐福 哥伦布 麦哲伦

回民区13427575143: 中日关系渊源甚久.举出唐朝中日交往密切的一件事例? -
别奚复方: 从公元七世纪初至九世纪末约两个半世纪里,日本为了学习中国文化,先后向唐朝派出十几次遣唐使团.其次数之多、规模之大、时间之久、内容之丰富,可谓中日文化交流史上的空前盛举.遣唐使对推动日本社会的发展和促进中日友好交流做出了巨大贡献. 鉴真东渡,公元742年(唐天宝元年),他应日本僧人邀请,先后6次东渡,历尽千辛万苦,终于在754年到达日本.他留居日本10年,辛勤不懈地传播唐朝多方面的文化成就.

回民区13427575143: 世界各国友好往来事例 -
别奚复方: 公元630年至834年的二百年间,日本派19次遣唐使(其中到达中国者为15次)来华,规模之大少者二百人,多者五六百人.这充分证明了当时日本对唐文化的重视,同时也说明了唐朝经济、文化的发展程度.鉴真六次东渡的感人事迹,代表了...

回民区13427575143: 现在中国和日本的关系 -
别奚复方: 文化交流,经济互助,政治对立.

回民区13427575143: 唐朝的中外交往上有哪些著名的人物、事迹 -
别奚复方: 丝绸之路 唐朝的对外交通很发达,当时,陆路交通以长安为中心,北路经今蒙古地区到叶尼塞、鄂毕两河上游,往西达额尔齐斯河流域以西地区.西路经河西走廊,出敦煌的玉门关西行,经今新疆境内有三条路可通中亚、西亚、巴基斯坦和印...

回民区13427575143: 中国与日本民间经济的交流今后走向如何?
别奚复方: 多年以来中日经济关系很少受到政治因素的影响,在中日关系紧张的时期也不例外,因此被称为“政冷经热”,但这次钓鱼岛问题使中日经济关系也受到影响,民间经济合作也受到拖累,但是民间的交流在一定程度上会独立于政治关系,正常运转.

回民区13427575143: 日本对中国隋唐政治经济的模仿是指哪一历史事件 -
别奚复方: 日本在中国古代隋唐时期,派遣遣隋使和遣唐使来中国学习政治经济文化.

回民区13427575143: 甲午中日战争到1912年的事件(政治 经济思想文化) -
别奚复方: 政治:清政府腐朽统治,即将土崩瓦解,中国民国即将建立. 经济:根深蒂固的小农经济逐步瓦解,资本主义商品大量流入中国市场,中国逐步被卷入资本主义市场. 文化:明主共和观念逐步深入人心.

回民区13427575143: 关于日本的文化和宗教政治问题 -
别奚复方: 在日本的宗教发展史上,儒教、佛教和日本的民族宗教神道对日本影响最大.在5世纪前后和6世纪中叶,随着我国和日本的相互往来,我国各种文化和哲学思想传到日本,儒教和佛教也在此时传入日本.这两种宗教对日本真正形成影响是在7世...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