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辨别比喻句

作者&投稿:斐庄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什么是比喻句?如何正确辨别比喻句?~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

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例如:

一、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

例句:

1、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2、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隐喻(又称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句:

1、母亲啊!你 (本体)是 荷叶(喻体), 我(本体) 是 红莲(喻体)。(冰心《荷叶母亲》)

2、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本体)成了喧腾的大海(喻体)。(袁鹰《十月长安街》

三、借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句:

1、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2、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喻体)。(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四、回喻

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例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五、扩喻

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它们常常组成平行句式,有的本体在前,有的本体在后,不用喻词,但其比喻的含义却很明朗,这种比喻的扩大形式叫做扩喻,又叫类比。

例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一朵花,我们不大觉得它香,但是从许多花朵提炼成的香精,只要一滴,我们就感到它的浓郁了。许多诗歌、戏剧、小说,所以有强烈感人之处,和作者正确地把素材表现出来不是关系极大么!(秦牧《北京花房》)

六、较喻

较喻的句子有下列几种情况:

1、您说,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作者把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情谊比作高山和大海,然而在相似点“高”和“深”上本体“情谊”又超过了喻体“山”和“海”,形象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大娘感激、崇敬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你这种用“比……还……”、“赛过”、“胜过”等词连接,表示本体在相似点上超过喻体的较喻,也可称为“强喻”,强喻一般带有褒义色彩。

2、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作者将狗的境况作为喻体,与凡卡的遭遇比较,相比之下,本体“我的生活”还不如狗的境遇。这就强烈控诉了沙皇制度下的旧俄罗斯儿童的命运。像这种在相似点上比不上喻体的较喻,又可称为“弱喻”。弱喻多数带有贬义色彩。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个句子用的喻词是“不及”,形式上看似为弱喻,但从意志上分析,诗人是用“桃花潭水”与汪伦之“情”相比,本体“情”在相似点“深”上超过了“桃花潭水”,因此也是强喻。

4、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是在一句话中,从正反两个方面交替使用强喻和弱喻的例子。

作者先以“泰山”为喻体,从正面极言“人民利益而死”的意义比“泰山”还重;又从反面用“鸿毛”设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卖力,就比“鸿毛”还轻。两相对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为人民服务应该具备的生死观。

七、缩喻

是比喻修辞的一种,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不出现比喻词,本体与喻体极其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比喻形式叫缩喻。可分为:

1、并列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在结构形式上是并列关系。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小的船”,中间没有喻词,二者构成复指短语。

2、偏正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组成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形式上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黄金季节”就是两个名词直接连在一起,前者修饰后者,而修饰语是比喻性质的,只是没有用“像、似的”之类的比喻词罢了。

八、博喻

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辉映几个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像一张五光十色的巨大银幕;有的色彩纷纭,变幻无穷;有的仅呈银白色,犹如棉絮、白云,凝固不变;

有的异常光亮、掩去星月的光辉;有的又十分清淡,恍若一束青丝;有的结构单一,状如一弯弧光,呈现淡绿、微红的色调;有的犹如彩绸或缎带抛向天空,上下飞舞、翻动;有的软如纱巾,随风飘动,呈现出紫色、深红的色彩;有时极光出现在地平线上,犹如晨光曙色;

有时极光如山茶吐艳,一片火红;有时极光密聚一起,犹如窗帘慢帐;有时它又射出许多光束,宛如孔雀开屏,蝶翼飞舞。(「极光」是本体,「彩带」「火焰」「银幕」「青丝」等都是它的喻体,属于一个本体可以带多个喻体的类型。)

九、引喻

是引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本体、喻体都出现,但把喻体作为“引子”而不用喻词的一种比喻。它经常构成排比、对偶等平行的句式,整齐而富有节奏感。民歌、新诗(包括歌词)常采用这种隐喻。其表现形式是“引乙喻甲”或“以甲引乙”。例如: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反对党八股》)该例作者引用射箭、弹琴等事情,通俗浅显的道理,深刻阐明了写文章做演说一定要看对象的道理。

十、约喻

是用一个比喻体来比喻几个本体的修辞格。它与博喻是比喻修辞中互相对应的两种表现方式。博喻的功能在于揭示一个事物的多方面特征;约喻的功能在于突出一组事物的共同特征,能使行文简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1、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茶花赋》)把“红梅、白梅、绿梅、朱砂梅”,每一种梅都比做“一树诗”,四个本体用一个喻体设喻,集中的描绘了诗情画意的境界。

2、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来;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三峡之秋》)。把“渔火”、“灯标”和它们映在水面的“光晕”一并喻为长江眨着眼睛,突出地渲染了夜晚长江上安谧、宁静的气氛。

参考资料来源: 百度百科-比喻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有本体或喻体。其实比喻句就是把本体比喻成喻体组成的。就是把一个物体或人比喻成另一个物体。构成比喻内容上有三个要素:一是思想的对象,即本意;二是另外的事物,喻意;三是两事物的类似点,(共同处和相似处)。

文辞上分为三个成份,即: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有的辞书又将其构成增释到四个成份,即:本体、喻体、喻词和喻解。基本以3部分为主。

比喻按三个部分的异同和隐现来看,其基本类型有三种:明喻、暗喻、借喻。除此三种基本类型之外,根据比喻的三个部分的结合情况,其变化形式有:博喻、倒喻、反喻、缩喻、扩喻、较喻、回喻、互喻、曲喻。

例如:

一、明喻

本体、喻词和喻体同时出现。常用的喻词有:像、就像、好像、好比、好似、恰似、如、有如、犹如、仿佛......

例句:

1、他(本体)动也不动,彷如(喻词)石像(喻体)。

2、叶子(本体)出水很高,像(喻词)亭亭的舞女的裙(喻体)。(朱自清《荷塘月色》)

二、隐喻(又称暗喻)

本体、喻体同时出现,但用「是」、「成」、「成为」、「变为」等系词代替「像」一类的喻词。

例句:

1、母亲啊!你 (本体)是 荷叶(喻体), 我(本体) 是 红莲(喻体)。(冰心《荷叶母亲》)

2、霎时间,东西长安街(本体)成了喧腾的大海(喻体)。(袁鹰《十月长安街》

三、借喻

应当注意不要与现在所说的隐喻(即暗喻)相混淆。借喻是比喻中的高级形式,运用它时要求本体与喻体的关系十分密切,所以在特定的语境中,由喻体就可以直接领会到本体。

例句:

1、我似乎打了一个寒噤;我就知道,我们之间已经隔了一层可悲的厚障壁(喻体)了,我再也说不出话。(鲁迅《故乡》)

2、端州石工巧如神,踏天磨刀割紫云(喻体)。(李贺《杨生青花紫石砚歌》)

四、回喻

又名互喻,是一种先用喻体作本体,再用本体作喻体,互相设喻的比喻形式。它曲折有致,能够加强艺术感染力。

例句:

远远的街灯明了,/好像闪着无数的明星。/天上的明星现了,/好像点着无数的街灯。(郭沫若《天上的街市》)

五、扩喻

本体和喻体都是短句,它们常常组成平行句式,有的本体在前,有的本体在后,不用喻词,但其比喻的含义却很明朗,这种比喻的扩大形式叫做扩喻,又叫类比。

例句:

1、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苏轼《水调歌头》。

2、一朵花,我们不大觉得它香,但是从许多花朵提炼成的香精,只要一滴,我们就感到它的浓郁了。许多诗歌、戏剧、小说,所以有强烈感人之处,和作者正确地把素材表现出来不是关系极大么!(秦牧《北京花房》)

六、较喻

较喻的句子有下列几种情况:

1、您说,这比山高比海深的情谊,我们怎么会忘记?——作者把中朝人民鲜血凝成的情谊比作高山和大海,然而在相似点“高”和“深”上本体“情谊”又超过了喻体“山”和“海”,形象地表达了志愿军战士对朝鲜大娘感激、崇敬和依依不舍的心情。

你这种用“比……还……”、“赛过”、“胜过”等词连接,表示本体在相似点上超过喻体的较喻,也可称为“强喻”,强喻一般带有褒义色彩。

2、我的生活没指望了,连狗都不如!——作者将狗的境况作为喻体,与凡卡的遭遇比较,相比之下,本体“我的生活”还不如狗的境遇。这就强烈控诉了沙皇制度下的旧俄罗斯儿童的命运。像这种在相似点上比不上喻体的较喻,又可称为“弱喻”。弱喻多数带有贬义色彩。

3、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这个句子用的喻词是“不及”,形式上看似为弱喻,但从意志上分析,诗人是用“桃花潭水”与汪伦之“情”相比,本体“情”在相似点“深”上超过了“桃花潭水”,因此也是强喻。

4、为人民利益而死,就比泰山还重;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去死,就比鸿毛还轻。——这是在一句话中,从正反两个方面交替使用强喻和弱喻的例子。

作者先以“泰山”为喻体,从正面极言“人民利益而死”的意义比“泰山”还重;又从反面用“鸿毛”设喻:替法西斯卖力,替剥削人民和压迫人民的人卖力,就比“鸿毛”还轻。两相对照,全面深刻地阐明了为人民服务应该具备的生死观。

七、缩喻

是比喻修辞的一种,本体和喻体都出现,但不出现比喻词,本体与喻体极其紧密地连在一起的比喻形式叫缩喻。可分为:

1、并列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在结构形式上是并列关系。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本体是“弯弯的月儿”,喻体是“小小的船”,中间没有喻词,二者构成复指短语。

2、偏正式缩喻。即本体与喻体组成偏正关系的名词短语,形式上是修饰与被修饰的关系。如“黄金季节”就是两个名词直接连在一起,前者修饰后者,而修饰语是比喻性质的,只是没有用“像、似的”之类的比喻词罢了。

八、博喻

极光有时出现时间极短,犹如节日的焰火在空中闪现一下就消失得无影无踪;有时却可以在苍穹之中辉映几个小时;有时像一条彩带,有时像一团火焰,有时像一张五光十色的巨大银幕;有的色彩纷纭,变幻无穷;有的仅呈银白色,犹如棉絮、白云,凝固不变;

有的异常光亮、掩去星月的光辉;有的又十分清淡,恍若一束青丝;有的结构单一,状如一弯弧光,呈现淡绿、微红的色调;有的犹如彩绸或缎带抛向天空,上下飞舞、翻动;有的软如纱巾,随风飘动,呈现出紫色、深红的色彩;有时极光出现在地平线上,犹如晨光曙色;

有时极光如山茶吐艳,一片火红;有时极光密聚一起,犹如窗帘慢帐;有时它又射出许多光束,宛如孔雀开屏,蝶翼飞舞。(「极光」是本体,「彩带」「火焰」「银幕」「青丝」等都是它的喻体,属于一个本体可以带多个喻体的类型。)

九、引喻

是引用一种事物来比喻另一事物,本体、喻体都出现,但把喻体作为“引子”而不用喻词的一种比喻。它经常构成排比、对偶等平行的句式,整齐而富有节奏感。民歌、新诗(包括歌词)常采用这种隐喻。其表现形式是“引乙喻甲”或“以甲引乙”。例如:

射箭要看靶子,弹琴要看听众,写文章做演说倒可以不看读者不看听众么?(《反对党八股》)该例作者引用射箭、弹琴等事情,通俗浅显的道理,深刻阐明了写文章做演说一定要看对象的道理。

十、约喻

是用一个比喻体来比喻几个本体的修辞格。它与博喻是比喻修辞中互相对应的两种表现方式。博喻的功能在于揭示一个事物的多方面特征;约喻的功能在于突出一组事物的共同特征,能使行文简洁,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例如:

1、这是梅花,有红梅、白梅、绿梅,还有朱砂梅,一树一树的,每一树梅花都是一树诗。(《茶花赋》)把“红梅、白梅、绿梅、朱砂梅”,每一种梅都比做“一树诗”,四个本体用一个喻体设喻,集中的描绘了诗情画意的境界。

2、岸边的渔火,江心的灯标,接连地亮起来;连同它们在水面映出的红色光晕,使长江像是眨着眼睛,沉沉欲睡。(《三峡之秋》)。把“渔火”、“灯标”和它们映在水面的“光晕”一并喻为长江眨着眼睛,突出地渲染了夜晚长江上安谧、宁静的气氛。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喻



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运用了比喻修辞格有四种方法

1、构成比喻的本体和喻体之间必须有相似点。这是区别借喻和借代的关键。因为本体和喻体之间有相似点,所以,凡是借喻只要加上本体和喻词就可以构成明喻,而借代却不能。

2、喻体的隐、现是区别比喻和比拟的根本标志。

例如:曙色像一片翠蓝的水流动在原野的尽头。

3、比喻中本体和喻体的关系必须是临时产生的,而比喻义是一个词的固定义项。这是区别比喻和比喻义的关键。

例如:党是太阳,我是花。

“党”在词典中的解释是“政党,在我国特指中国共产党”,没有“太阳”的意思,而且“太阳”也没有“党”的意义,它们之间的联系是临时产生的,换一下环境,党还可以是“灯塔”和“舵手”,所以是比喻。同理,“我”和“花”之间也是这种临时的联系。

4、不同类的事物才可以相互比喻。这是区别比喻和比较的关键。

扩展资料

1、比喻句的作用

(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

(2)比喻叙事能化抽象为具体,使事物更清楚明白.

(3)比喻状物能使概括的东西形象化,给人深刻的印象.

(4)起到修饰文章的作用

2、比喻句的形式

比喻就是通常说的打比方,即用具体的、浅显的、熟知的一个事物或情境来比方另一个抽象的、深奥的、生疏的事物或情境的一种修辞手法。

比喻使人容易理解,能变抽象为具体,深奥为浅显,还能使人产生联想和想象。比喻句常有比喻词,如“像……似的”“像……一样”“好比”“是”“变成”“仿佛”“真像”……等。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比喻修辞手法



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叫比喻。比喻句语言的优美,并非仅仅是语言的技巧,而是作者美的情感推动了美的想象,是美好心灵美好情愫的彰显。故而,语文教师比较注重比喻句的教学。 但是,由于比喻句的形式多样,小学生很容易与几种句式混淆。在近几年的教学实践中,我总结了以下几种辨别比喻句的方法: 1、缩句法。比喻句一般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这种简单的比喻句好找。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象,像骆驼,奇峰罗列,形态万千。”这是一句典型的博喻,本体是“山”,喻体是“老人、巨象、骆驼”,喻词是“像”。但是句子长了就比较难找,所以,要将长句缩成短句,这样就容易了。如“无数的水池在灿烂的阳光下,闪耀着各种不同颜色的光辉,好像是铺展着的巨幅地毯上的宝石。”可以缩写成“水池闪耀光辉,好像是宝石。”它的本体、喻体、喻词的特征就很明显了。 2、换词法。暗喻是以“是、变成、成为”等作喻词的,与含有“是、变成、成为”的句子容易混淆。这时,我们可以采用换喻词的方法加以区别。句意变化了,就不是比喻句。如:“生活是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是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是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我们把“是”换成“像”,变成“生活像一面镜子,你哭它也哭,你笑它也笑;生活像一首诗,有抑扬顿挫,也有平平仄仄;生活像一首歌,有低沉忧伤,也有激昂欢乐。”句意没变,就是比喻句。又如“他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换成“他像救死扶伤的医生。”句意改变了,所以就不是比喻句。 3、添加法。当句中只缺少喻词时,我们添加上喻词,就可以辨析此句是不是比喻句了。如“弯弯的月儿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加上喻词“好像”后,就变成“弯弯的月儿好像小小的船,小小的船儿两头尖。”这样,就可以确定此句为比喻句了。4、删词法。比喻句中的喻词是不能删掉的,非比喻句的喻词却可以删掉。如“气垫船好像离弦的箭一样飞驰。”删掉“好像”,变成“气垫船离弦的箭一样飞驰。”不通,是比喻句。反之,“那个人好像是他的妈妈。”删掉“好像”,变成“那个人是他的妈妈。”通,则不是比喻句。有五种“像”字句并不是比喻句。 一、表示比较 1.江上的轮船像一叶叶扁舟。(《南京长江大桥》) 句中的“轮船”和“扁舟”是同一类事物,通过比较,突出长江水的浩大。 2.奶奶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高大,这样美丽。 (《卖火柴的小女孩》) 句中以前的奶奶和现在的奶奶形象,是同一个人在不同情况下的比较。 3.他还是像过去一样喜欢打乒乓球。这句中的“像”表示相同,故不是比喻句。 二、表示举例 1、“你骗谁,像你这样的大官会没有钱?”(《“你们想错了”》)句中用“像”字引发方志敏作为例子,说明凡是当官的一定有钱。 2、“像您这样的高个儿干不了这重活儿……”(《挑山工》)句中用“像”字引出“我”作为例子,说明“高个儿”当不了挑山工。3.“老师就像我们的妈妈一样” 三、表示猜测 1、珊迪听了,目不转睛地看着我,好像表示感激。(《小珊迪》)句中的“好像”前后不涉及两项事物,只是表示猜测。 2、小丽好像看出了我的心思……(《可爱的草塘》)句中用“好像”引出推测,是为了加强语气,说明估计的准确性。3.这人很面熟,好像在哪儿见过。这句中的“好像”也是表示推测、判断,不是比喻。 四、表示联想 1、皮鞋匠静静地听着,他好像面对着大海……(《月光曲》)句中用“好像”引出皮鞋匠产生的联想。 2、鸡……咯咯地叫着,用嘴啄着木板,好像说:“小主人,快放我出去吧!”(《今天我喂鸡》)句中用“好像”表示作者由鸡的“咯咯叫”、“啄木板”,联想到对小主人的说话。 五、表示说明 1、猎人微笑着说:“在大森林里,你不能像个客人,得像个主人……”(《大森林的主人》)句中用“像”来直接阐述某一道理。 2、狼连忙半闭着眼睛,说:“我是狼狗,所以有些像狼……”(《会摇尾巴的狼》)句中用“像”来指出某种情况。 那么,怎样识别“像”字句是否比喻句呢?这就要看句子是否同时具备了以下两个条件:一是“像”字前后要有两个不同类的事物;二是这两个事物要有相似点。如果同时具备了这两个条件,那就是比喻句;否则,那就不是比喻句。区分比喻与拟人句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写,给它赋予了人的行为、表情、动作、思维等特征,只要所描写的事物具有了人的这些特征,那么这个句子就是拟人句。比喻句和拟人句这两者之间的确存在着很多相似之处,但是要想区分它们也不是难事。比喻句必须出现想象体,而拟人句有三个特点:1)所写事物必须具有人的特点。2)不能出现比喻词。(如:好像、好似、如同、犹如等)3)不能出现表示人物的词语。好好比较一下就能很轻松地去分了。下面几点一定要明确:比喻是本体象喻体,本体与喻体间相似,但不能是同一事物。拟人是把某物当人写,且具备了人的某些特点。物比作人也是比喻


如何辨别带比喻词的非比喻句
它们之间有某种相似点。这两个条件是判断是不是比喻句的最基本的依据。例1:淡黑的起伏的连山仿佛是踊跃的铁的兽脊似的,都远远地向船尾跑去了,但我却还以为船慢。例2:眼睛也像他父亲一样,周围都肿得通红,这我知道,在海边种地的人,终日吹着海风,大抵是这样的。【简析】例1的本体是“...

怎样辨别出比喻句耐心解答下!
在最近的一次学习指南中,发现学生在判断比喻和拟人句中出现了错误,那如何更好地指导学生分辨呢?我仔细查了些理论知识.拟人,就是根据想象把物当做人来叙述或描写,使‘物’具有人一样的言行、神态、思想和感情。一句话,拟人就是用写人的词句去写物。”“拟人句的识别,主要看句中是否是把物当作人来...

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比喻句?
“像” 现代汉语中有五种词性的,n,v,adv,adj,prep.第一例 比喻句 “像”是动词,表示两类不同事物的相似点 第二例 “他像他像母亲一样”,如果意思是长得像,那就是形容词,表示相像;如果意思是“A像B一样C”,也就是说此句后面的未尽之意是像他母亲一样勤劳之类 的,“像...

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在哪里
三、如何辨别比喻句和拟人句 “比喻”与“拟人”这两种修辞格,在文章中的应用极为广泛,它们的使用往往会增强文章的感染力,渲染文章的表达感情氛围,达到妙笔生辉的效果。但是对于小学生来说,比喻句和拟人句的区别是一个普遍的难题,两种句型很容易混淆。那么如何区别呢?首先我们弄清楚什么是比喻句,...

怎么辨别拟人句,比喻句,夸张句,否定句,陈述句,反问句,疑问句
.拟人句:把某种东西,比喻成人.太阳公公笑了.比喻句:把某种东西,比喻成某种东西.我的脑袋像皮球一样圆 夸张句:不符合实际.我比大象重.否定句:否定这个事情.我没吃苹果 陈述句;天上的白云好像是一只羊,又像是一只狗。反问句:反着问别人.苹果不是我吃的吗?疑问句:提出疑问.你叫什么名字?否定句:...

什么是比喻句?怎样写比喻句?
“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不是比喻句。构成比喻内容上三个要素:本体 (被比喻的事物或情境)、喻词 (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喻体 (打比方的事物或情境)。“那声音如同山崩地裂,好像大地都被震得颤动起来”这句中,没有喻体,所以这句话不是比喻句。比喻的作用:比喻能把一些...

含比喻词的句子不一定就是比喻句
③阿联酋的人民像爱护孩子一样,精心侍弄着这些花草树木。将阿联酋人民侍弄花草树木比作爱护孩子。相似点:都很精心。 三、常用的几种辨别比喻句的方法:1、缩句法。比喻句一般都有“本体”、“喻体”和“喻词”,这种简单的比喻句好找。如《桂林山水》一文中“桂林的山真奇啊,一座座拔地而起,各不相连,像老人,像巨...

怎样辨别带“像”、“仿佛”等词的句子是不是比喻句
因为比喻中的明喻常用“像”、“仿佛”等词来联系本体和喻体,所以有的人常把有“像”、“仿佛”等的句子认为都是比喻句,其实不然。下面就此介绍一些简单的方法加以区分。 首先是去掉这类句子中的“像”、“仿佛”等词,如果句子通顺、成话且基本意思未变,那么这个句子就是非比喻句。请看下面的例子:...

拟人句和比喻句的区别
首先我们弄清楚什么是比喻句,什么是拟人句。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那么什么是拟人句?拟人,是依据想象把事物当作人来写,赋予事物以人一样的思想和行为的一种修辞方法。不难看出,比喻句和拟人句有相似之处,当把一种物比作人的时候,就容易将比喻...

什么叫本体?什么叫喻体?如何辨别区分?
本体是被用来作比喻的东西。喻体是根据本体延伸出来的东西。例子:幸福像花儿一样。这句里面‘幸福’是本体,‘花(儿)’是喻体。比喻句的基本结构分为三部分:本体(被比喻的事物)、喻词(表示比喻关系的词语)和喻体(打比方的事物)。作用:(1)比喻说理浅显易懂,使人容易接受。(2)比喻能...

海州区18949737838: 怎样判断比喻句 -
雍都葛根:[答案] 最近复习时发现有些同学比较难区分比喻句,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短文,再从练习册中找出相关的习题自己做一做. 要弄清这个问题,必须懂得什么是比喻句.比喻就是打比方,比喻句就是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的句子.比喻有明喻、暗喻、借喻,...

海州区18949737838: 关于比喻的判断如何判别是不是比喻句有“好像”“像”“是”一类词的句子,不一定都是比喻句.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里是不是在“打... -
雍都葛根:[答案] 是不是比喻句关键要看句子中要有本体和喻体及比喻词三要素.

海州区18949737838: 判断比喻句 -
雍都葛根: 比喻句要有本体和喻体,两者要有相似性 个人认为不是比喻句 建议找个中学语文老师或者好学生问 我认为不是 沙子路和沙滩都是由沙子组成,就不能说成相似了吧. 比喻句是把一种东西比做另一种东西 而这个是把一种东西比做与喻体同类的句子 自然不是比喻句 并不是有"像"字就是比喻句 如:小明长得像爸爸. 就不是比喻句 这个这句话并没有把什么东西比作什么东西. 比喻句是两种不同的物体有相似的特点 如:香蕉像月亮 香蕉和月亮是天差地别一个是星球 一个是吃的 可他们又都是弯的 有相似之处 所以才能拿来比较以上都是老师讲过的

海州区18949737838: 比喻句和拟人句怎样区分?请举例. -
雍都葛根:[答案] 比喻和拟人容易混淆,是因为它们有相同点,即都是两事(人)物相比.比喻和拟人除了有相似点外还有不同点,因此要区分比喻和拟人首先要弄清楚两者之间的特点. 一、比喻句,就是打比方,用浅显、具体、生动的事物来代替抽象、难理解的事物....

海州区18949737838: 判断3个句子是否是比喻句,并详细解释原因. -
雍都葛根: 1不是,虽然这里有一个仿佛,但却找不到本体和喻体 2是,这个我不好用文字给你解释,见谅啊 3不是,这里也找本和喻试试,你就知道了 方法,看完(⊙o⊙)哦 什么是比喻?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

海州区18949737838: 怎样判断一个句子是不是比喻句例如 老师像妈妈一样,对我可好了.是不是比喻句?怎么样判断的? -
雍都葛根:[答案] 这个不是比喻句. 比喻分为两种.一种是拟人,就是把一个事物比作人. 还有一种是拟物,就是把一种事物比作另外的一种.

海州区18949737838: 怎样辨别比喻句 -
雍都葛根:[答案] 根据两种事物之间相似的特点,把一种事物比作另一种事物的辞格,叫比喻.比喻句语言的优美,并非仅仅是语言的技巧,而是作者美的情感推动了美的想象,是美好心灵美好情愫的彰显.故而,语文教师比较注重比喻句的教学. 但是,...

海州区18949737838: 请问怎样判断比喻句? -
雍都葛根:[答案] 有比喻词的,有两种事物有相同特点的句子

海州区18949737838: 判断比喻句关键是什么判断时需要注意什么? -
雍都葛根: 比喻句一般情况下都有比喻词.比如说像/好像什么什么什么似的.但是也有没有比喻词的,但只要找到本体和喻体就是比喻句.

海州区18949737838: 判断是不是比喻句1.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2.他好像认为这孩子太不听话,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了3.只要你仍旧爱我,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工4.我羞怯地... -
雍都葛根:[答案] 1.叙利奥听了心里像刀割一样 (是) 2.他好像认为这孩子太不听话,是没有什么希望的了 (不是) 3.只要你仍旧爱我,我一定像从前一样地用工 (不是) 4.我羞怯地低着头,两只手死死地拽住继父的衣角(不是)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