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问一个孟子或者论语中文一段话或者是一个典故

作者&投稿:微帖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求《孟子》和《论语》中的典故~

晕,我记得有个典故是孔子误会颜回偷吃米的,寓意也是眼见未必为实
帮你找找哈

有两个出处:


一则出自《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原文如下:
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颜回攫取其甑中而食之。选间,食熟,谒孔子而进食。孔子佯为不见之。孔子起曰:“今者梦见先君,食洁而后馈。”颜回对曰:“不可。向者煤室入甑中,弃食不详,回攫而饭之。”孔子曰:“所信者目也,而目犹不可信;所恃者心也,而心犹不足恃。弟子记之,知人固不易矣。”


另一则出自《孔子家语(卷五)困厄(第二十)》,原文如下:
孔子厄于陈、蔡,从者七日不食。子贡以所斋货,窃犯围而出,告籴于野人,得米一石焉。颜回、仲由炊之于壤屋之下,有埃墨堕饭中,颜回取而食之。子贡自井望观之,不悦,以为窃也。入问孔子曰:“仁人廉士穷改节乎?”孔子曰:“改节即何称于仁廉哉?”子贡曰:“若回也,其不改节乎?”孔子曰:“然。”子贡以所饭告孔子。子曰:“吾信回之为仁久矣。虽汝有云,弗以疑也,其或者必有故乎?汝止,吾将问之。”召颜回曰:“畴昔予梦见先人,岂或启佑我哉。子炊而进饭,吾将进焉。”对曰:“向有埃墨堕饭中,欲置之,则不洁;欲弃之,则可惜。回即食之,不可祭也。”孔子曰:“然乎!吾亦食之。”颜回出。孔子顾谓二三子曰: “吾之信回也,非待今日也。”二三子由此乃服之。


然后是译文:

第一则的大意是:“孔子被困陈、蔡之间,一共七天都没有进食。估计实在是累坏了,也顾不得礼仪,在白天都躺着休息,以保存体力。后来颜回想办法讨到了一些米,就拿回来煮饭。快要熟的时候,恐怕是饭香吸引了孔子,反正正好孔子路过,远远看见颜回从锅子里抓了一点饭出来自己吃掉了。等到颜回拿着饭请孔子吃饭的时候,孔子假装不知道,起身说:‘我梦到祖先了,应该那这些清洁的食物先祭祀他们。’颜回忙说:‘不行!刚才有灰尘掉到锅子里了,我抓了出来,扔掉总不太好,所以自己吃掉了。’孔子听到后反省道:‘原以为眼见为实,谁知道实际上眼见的未必可信;那么凭借内心来做一个衡量吧,到头来也不可靠。看来要看懂一个人真不容易啊!’”


第二则开头也是交代孔子被困陈蔡,七日不食的窘境。随后关于饭食的来源却是子贡和当地人物物交换得来的。而后做饭的依然是颜回,而且还加了一个子路。接下来明白交代有灰尘掉到饭里,颜回抓出来吃掉了。但看到这个动作的不是孔子而是子贡。子贡看到后就很不平,跑到孔子那里说:“如果一个人变节了,还能算得上仁义和廉洁吗?”孔子说:“当然不算!”子贡就说了颜回偷吃饭的事。结果孔子说:“我一直相信颜回是仁者。虽然你这么说,但我还是不会怀疑他,恐怕是另有隐情吧。你先别说了,我会问他的。”接下来,孔子考问颜回的情节与之前的故事也一样。听完颜回的陈述后,孔子说:“是啊,要是我也会吃的。”颜回出去后,孔子对周围的人说:“我这样信任颜回,不是从今天开始的。”周围的人都信服了。


不知道亲说得是不是这个?

一、孟母三迁


从前孟子小的时候,父亲早早地去逝了,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子的母亲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
孟子的妈妈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子的妈妈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子的妈妈说:“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
孟子的妈妈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子的妈妈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
每月夏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子的妈妈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于是在此居住了。



二、孟子受教
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这个妇人不讲礼仪,请准许我把她休了。”孟母说:“什么原因?”孟子说:“她蹲在地上。”孟母问:“你怎么知道的?”孟子说:“我亲眼看见的。”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不是这样说吗,将要进门的时候,必须先问屋里谁在里面;将要进入厅堂的时候,必须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将进屋的时候,必须眼往下看。
《礼经》这样讲,为的是不让人措手不及,无所防备。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进屋没有声响人家不知道,因而让你看到了她蹲在地上的样子。
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引自《韩诗外传》。

三、断织喻学
孟子最初对学习很有兴趣,时间一长就厌烦了,经常逃学。孟母知道后非常生气,拿起刀来,把织布机上的经线割断,说道:“你的废学,就像我割断织布机上的线,这布是一丝一线织起来的,现在割断了线,布就无法织成。
君子求学是为了成就功名,博学多问才能增加智慧。你经常逃学怎么能成为有用之材呢?你今天不刻苦读书,而是惰于修身养德,今后就不可以远离祸患,将来不做强盗,也会沦为厮役!”
孟母用“断织”来警喻“辍学”,指出做事必须要有恒心,一旦认准目标,就不为外界所干扰。半途而废,后果是十分严重的。“断织喻学”的一幕在孟子小小的心灵中,留下了既惊且惧的鲜明印象,孟子从此旦夕勤学,终于成为我国历史上的儒学大师。

四、杀豚不欺子
当孟家还在庙户营村集市旁居住时,孟子看到邻居杀猪,不解地问母亲:“邻家杀猪干什么?”孟母当时正忙,便随口应到:“煮肉给你吃!”孟子十分高兴,等待食肉。
孟母深知做人要诚实,所谓“言必信,行必果”,而且她深深知道身教重于言传。为了不失信于儿子,尽管家中十分困难,孟母还是拿钱到东边邻居家买了一块猪肉,让儿子吃了个痛快。

五、始作俑者
这句成语出自于《孟子·梁惠王上》:“仲尼(孔子)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 战国时,有一次孟子和梁惠王谈论治国之道。孟子问梁惠王:“用木棍打死人和用刀子杀死人,有什么不同吗?”
梁惠王回答说:“没有什么不同的。”孟子又问:“用刀子杀死人和用政治害死人有什么不同?” 梁惠王说:“也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接着说:“现在大王的厨房里有的是肥肉,马厩里有的是壮马,可老百姓面有饥色,野外躺着饿死的人。这是当权者在带领着野兽来吃人啊!大王想想,野兽相食,尚且使人厌恶,那么当权者带着野兽来吃人,怎么能当好老百姓的父母官呢?
孔子曾经说过,首先开始用俑(活人殉葬)的人,他是断子绝孙、没有后代的吧!您看,用人形的土偶来殉葬尚且不可,又怎么可以让老百姓活活地饿死呢?”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孟子

庄子的《惠子相梁》
原文: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翻译:惠施做了梁国的国相,庄子去看望他。有人告诉惠施说:“庄子到梁国来,想取代你做宰相。”于是惠施非常害怕,在国都搜捕三天三夜。庄子前去见他,说:“南方有一种鸟,它的名字叫,你知道吗?从南海起飞飞到北海去,不是梧桐树不栖息,不是竹子的果实不吃,不是甜美如醴的泉水不喝。在此时猫头鹰拾到一只腐臭的老鼠,鸟从它面前飞过,猫头鹰仰头看着,发出‘吓’的怒斥声。现在你也想用你的梁国来‘吓’我吧?”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把功名利禄比作腐鼠,表明自己鄙弃功名利禄的立场和志趣,讽刺惠子醉心于功名利禄且无端猜忌别人的丑态。表现庄子天到无为而自然的哲学思想。

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醴泉不饮。于是鸱得腐鼠,鵷鵮过之,仰而视之曰:‘吓!’今子欲以子之梁国而吓我邪?”

庄子将自己比作鹓鶵,将惠子比作鸱,既表明了自己的立场和志趣,又极其辛辣地讥讽了惠子。庄子没有直言痛斥惠子,而用讲故事的方式绕着弯子骂人,收到既尖锐痛快又余味不尽的效果。


求出自论语和孟子中的十个成语
1、有教无类,出自《论语.卫灵公》,意思为受教育不分贵贱、贤愚,机会都是均等的;2、始作俑者,出自《孟子.梁惠王上》,意思为开始制作俑的人,泛指恶劣风气的创始者;3、万仞宫墙,出自《论语.子张》,意思为随便听来的话,又随便传说出去,那是不能修德的事;4、患得患失,出自《论语....

推荐一本详实的《论语》、《孟子》
该定义相较于其它版本更具备学理性价值。《论语·宪问》“微管仲,吾其被发左衽矣。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也,自经于沟渎而莫之知也?”杨伯峻将“沟渎”训释为《孟子·梁惠王》出现的“沟壑”,同时又引王夫之《四书稗疏》,这里指地名,即《左传》的“句渎”,《史记》的“笙渎”,如果依此解释,...

《论语》、《孟子》、《墨子》和《庄子》,都是谁的的代表呢?
儒家: 孔子、荀子、孟子。代表的作品:《论语》、《荀子》、《孟子》孔子是儒家的起源人,其的主要思想就在《论语》,可是《论语》并不是孔子所写的,仅仅记载了孔子的言。有孔子的晚年修订了六经的讲法,可是非常大一部分不可靠的。比方说《易经》与《诗经》,完全孔子没有删订的,后人却硬要附加...

关于“孔子和孟子和论语”的问题,明天要交,高分求帮忙,采纳快!_百度...
自中唐的韩愈著《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孟子》一书,在汉代就被认为是辅翼“经书”的“传”,和孔子的《论语》并列。至五代,后蜀主孟昶下令将《易》《书》《诗》《礼》《周礼》《仪记》《公羊传》《谷梁...

关于<<论语>>和<<孟子>>的问题
所以梁惠王对孟子说:“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壹洒之,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梁惠王讲了一套施仁政于民的办法。他说,这样,就是用木棒也可以抗击拥有坚甲利兵的秦楚军队。梁惠王问的是怎样报复齐、...

周易老子论语孟子都讲了什么?
《周易》、《老子》、《论语》、《孟子》都是中国古代哲学的重要经典,它们分别代表了道家、儒家和儒家分支的思想观念。以下是这四部经典的简要介绍:1. 《周易》:又称《易经》,是中国古代一部关于自然与社会、哲学与生活的经典著作。它以八卦为基本结构,论述了宇宙、自然、社会、人生等方面的道理,...

关于孟子论语的~~~
论语孟子的地位??论语孟子的语言风格论语孟子中涉及的成语归类??举出孔子孟子的思想观点(每个观点举相关例子3个):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例子:2.舍生取义例子:... 论语 孟子 的地位 ??论语 孟子 的语言风格论语 孟子 中涉及的成语归类??举出孔子孟子的思想观点(每个观点举相关例子3个):1.天时不如地利...

周易老子论语孟子是什么?
《论语》,是孔子弟子及再传弟子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而编成的语录文集,成书于战国前期。全书共20篇492章,以语录体为主,叙事体为辅,较为集中地体现了孔子及儒家学派的政治主张、伦理思想、道德观念及教育原则等。孟子,名轲,字子舆(约公元前372年—公元前289年) ,邹国(今山东邹城东南)人。...

论语孟子读哪个
一、答案 论语和孟子都应阅读。二、解释 1. 论语的重要性 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思想、言论和行事的一部重要著作。阅读论语可以深入了解儒家思想的核心内容,包括仁、义、礼、智、信等方面的理念。论语的教诲对人们的生活和工作都有很大的指导意义,帮助人们建立正确的价值观和道德观。2. 孟子的价值 ...

论语孟子的异同
而在《孟子》中,孝是“可矶”,即父母有了大过错要纠正他们,这才是对他们的孝道,而不是放任他们的大错不管。孟子的这个观点显然比孔子的观点要先进,要合理。二、《论语》中还把“孝”与为政之道联系在了一起。而在《孟子》中则很少看到这一现象。孔子毕生的理想是建立一个充满仁爱的社会,这就要求人人相亲相爱...

吉安县19758768657: 请问一个孟子或者论语中文一段话或者是一个典故 -
郑张正清: 庄子的《惠子相梁》原文:惠子相梁,庄子往见之.或谓惠子曰:“庄子来,欲代子相.”于是惠子恐,搜于国中三日三夜.庄子往见之,曰:“南方有鸟,其名为鵷鵮,子知之乎?夫鵷鵮发于南海,而飞于北海,非梧桐不止,非练实不食,非...

吉安县19758768657: 论语小故事 孟子小故事 要短!! -
郑张正清: 孟母三迁,原因是孟子在小时候受周边环境影响,爱模仿,也是孟母为了让孟子有良好的生长环境迁到学堂边上住下,成就了伟大的孟子

吉安县19758768657: 急!一些《孟子》《论语》中的名句 -
郑张正清: 《孟子》名言名句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孟子;梁惠王上》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孟子;梁惠王下》...

吉安县19758768657: 论语中关于孟子说的诚信的句子 -
郑张正清: 一、曾子曰:“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 (译文)曾子说:“我每天多次反省自己:替人办事没有尽心尽力吗?与朋友交往没有做到诚实守信吗?老师传授的学业没有经常复习吗?” 二、子曰:“...

吉安县19758768657: 收集一个孔子或孟子某一名言与思考
郑张正清: 1.孔子:三人行,必有我师焉. 每个人都各有所长,自己的弱项有时往往是别人的强项,我们应该多多向身边的人学习以弥补自己的不足之处. 2.孟子: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像对待自己对长辈一样对待别人的长辈,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对待别人的孩子,说明人不能纯有私心,应该有一颗博爱的心,这样我们生活的世界就会变得更加和谐.

吉安县19758768657: 论语 或 孟子中的名言(可议论的)急需啊 -
郑张正清: 《论语》中的名句:1.子①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②乎?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③,不亦君子乎?” 出自《论语•学而》.《论语》是记录孔子及其弟子言行的书.孔子(前551一前479),名丘,宇仲尼,春秋末期鲁国...

吉安县19758768657: 请选一句孟子的名言,写一段议论的话,阐述其在当今的现实意义.至少用一种论 -
郑张正清:[答案] 孟子 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作战时后退了五十步的人讥笑后退了百步的人.比喻自己跟别人有同样的...

吉安县19758768657: 求《孟子》和《论语》中的典故 -
郑张正清: 晕,我记得有个典故是孔子误会颜回偷吃米的,寓意也是眼见未必为实 帮你找找哈 有两个出处:一则出自《吕氏春秋·审分览·任数》,原文如下:孔子穷乎陈、蔡之间,藜羹不斟,七日不尝粒,昼寝.颜回索米,得而焚之,几熟.孔子望见...

吉安县19758768657: 摘抄孟子和孔子的名言 -
郑张正清: 《孟子·梁惠王下》 孟子曰:“乐民之乐者,民亦乐其乐;忧民之忧者,民亦忧其忧.乐以天下,忧以天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曰: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孟子曰:独乐乐,与人乐乐,孰乐? 孟子曰:于我心有戚戚焉. 《孟子·公孙丑上》 孟子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孟子曰:“尊贤使能,俊杰在位,则天下之士皆悦而愿立于其朝矣.” 孟子曰:“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孟子曰:“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孟子曰:当今之世,舍我其谁. 《孟子·滕文公下》 孟子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吉安县19758768657: 孟子的一句格言是什么 -
郑张正清: 孟子名言 (1)不以规矩,不成方圆. 【译文】不用圆规和曲尺,就不能正确地画出方形和圆形. (2)权,然后和轻重;度,然后知长短. 【译文】称一称,才晓得轻重;量一量,才晓得长短. (3)人有不为也,而后可以有为. 【译文】人要有...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