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渔洋是哪朝诗人 实名是什么?

作者&投稿:昔溥 (若有异议请与网页底部的电邮联系)
王渔洋是哪个朝代的人~

明末清初人
王渔洋名王士缜,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享年78岁,身后因避雍正(胤缜)讳追改士正,到乾隆时,乾隆认为“正”“缜”相差太远,恐流传日久,后人不知为何人,诏改士祯,补谥“文简”。
王渔洋从二十六岁开始为官,累官至刑部尚书,是著名的清官廉吏。从政之余勤于著述,一生三十六种五百六十多卷。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浩瀚的诗文掩盖了他洁已爱民,廉洁奉公的政绩,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明朝大才子
严格地说,王士祯出生于明朝崇祯7年(1634年),属狗,在其10岁时的夏天,所在的山东就被清朝占领。但他寿终78岁,卒于康熙50年(1711年)。若说明末清初人也显牵强。因此应该算是清朝人。

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汉族,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余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李攀龙),然传其衣钵者不少。有《带经堂集》。

王渔洋(1634-1711年)字子真,号阮亭,自号渔洋山人,山东新城县(今桓台)人,清初著名诗人,累官至刑部尚书。

王渔洋名王士缜,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生于明崇祯七年(1634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享年78岁,身后因避雍正(胤缜)讳追改士正,到乾隆时,乾隆认为“正”“缜”相差太远,恐流传日久,后人不知为何人,诏改士祯,补谥“文简”。
王渔洋从二十六岁开始为官,累官至刑部尚书,是著名的清官廉吏。从政之余勤于著述,一生三十六种五百六十多卷。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浩瀚的诗文掩盖了他洁已爱民,廉洁奉公的政绩,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王渔洋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先祖王贵元朝末年,从青州诸城迁至新城。四世祖王重光第一个进士,王渔洋是第八世。从王重光到王渔洋,历代冠缨不绝,科甲蝉联,先后出进士31人,举人46人,出仕为官者112人,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可以说 优越的文化环境、深厚的文学沃土造就了一代诗宗王渔洋。
王渔洋家学渊源,自幼熏陶,很早就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六岁入学,八岁能诗,十五岁就有诗文出版,十七岁应童子试,三试皆是第一名,被誉为“神童”。二十四岁时,在济南大明湖赋《秋柳》诗四首。借秋柳的衰色为触机,以委婉的笔调,巧妙的用典,若明若暗的包含着故国之思。《秋柳》诗一问世,立即引起大江南北,特别是明遗民知识分子的唱和,和者不下百人,为后来的诗坛领袖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渔洋二十五岁考中进士,二十六岁以新科进士出任扬州府推官。掌管司法,勘问刑狱。短短五年时间完钦部件83件,使民无株连之苦,僚属惊叹,士庶称绝。政绩显赫,擢升京城。又以博学善诗被举荐,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圣祖玄烨的赏识,传谕:“王士缜诗文兼优,着以翰林官用,改侍讲”,入值南书房。还亲征他的精华之作,定名为《御览集》,这在朝士中极为罕见。更加巩固了他的诗坛领袖地位,当之无愧的被推为“诗坛盟主”,“文坛领袖”。
王渔洋官高权显,文坛地位显赫,交友却不论势位高低,以人品和文品论交。最值一提他与蒲松龄的关系。两人是文字至交,敬重各自的文学造诣,结为好友。他们交往的一条重要纽带是蒲松龄的《聊斋志异》,王渔洋为其点评注说,眉批36处,并写诗作了极有眼光的评价。使名不见经传的《聊斋志异》身价倍增,很快流传开。
康熙三十六年,王渔洋的儿子王启钫官至唐山县令,王渔洋作《手镜录》一册,予以教诲,告戒儿子审慎处事,洁己爱民。
王渔洋一生以“清、慎、勤”为做官准则,告戒儿子也要牢记这三个字的精神。王渔洋在政治忌讳上,绝对谨慎,小心翼翼,从严为官。就连康熙也说他“人品学问,老成忠厚。”从中可以看出,就是在当今社会,王渔洋也是一个反腐倡廉的楷模。
王渔洋自扬州府推官历任十六任,累官至刑部尚书,一生飞黄腾达。虽然如此,最终他还是被罢了官,名义上审告冤案,实际与争权夺力的因素有关,他是封建王朝的牺牲品。康熙晚年,诸子争位,礼密亲王胤衱被立为太子后,遭到几立几废,成为高层政治生活中最为敏感 的问题。王渔洋曾与废太子礼密亲王诗酒唱和,被康熙得知后,触犯了他的大忌,借题罢黜。当时降三级调用,王渔洋认为“以微罪被贬,于愿足矣”。于康熙四十三年十月十三离京回归。送行者堵塞街巷,无为攀辕哭泣。随身携带仅是“图书数麓,万首诗”,两袖清风回归了故里新城。
王渔洋诗文一生,著述浩繁,为后人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带经堂》集是他重病卧床,不能起的情况下,枕上口授,命儿子启开帮助编写成册。九十二卷,收入他的诗4000余首。编次完毕,并未刊印时,先生就已经谢世了。他一生吟咏不辍,至老不倦的著述态度是值得我们景仰和学习的。
由于他才学出众,康熙念念不忘这位御前诗人“深可悯念”,在他七十七岁高龄时,诏他官复原职。此时王渔洋重病在身,不能前往,使几辈扶掖向阙谢恩。七十八岁故于新城。
王渔洋逝去,他的友人、门生弟子极其悲哀,纷纷前来吊唁和挽悼。最有代表性的是蒲松龄,作哀悼诗四首,表达他的哀伤心情。对诗坛盟主凋谢所造成的巨大悲哀,用“海岳含愁,云惨淡,星河无色,月凄凉”形象描绘。可见他是一个光彩闪烁的人物。
至此,他一生为官四十五年,最后七年居家著书。从政从文,都有成绩。从政,政声清明,人品高洁。从文,是他更重要的一面,以诗论“神韵”鸣响海内。在中国文学史上有诗坛宗匠的地位。王渔洋与诗缠绵一生,先是以诗受命至上,位极人显,诗作也身价倍增。最后离京回乡,也是因诗而起。可以说他与康熙皇帝始于诗,终于诗。

王渔洋名王士缜,字子真,号阮亭,别号渔洋山人。生于明崇祯七年( 1634年),卒于清康熙五十年(1711年),享年78岁,身后因避雍正(胤缜)讳追改士正,到乾隆时,乾隆认为“正”“缜”相差太远,恐流传日久,后人不知为何人,诏改士祯,补谥“文简”。
王渔洋从二十六岁开始为官,累官至刑部尚书,是著名的清官廉吏。从政之余勤于著述,一生三十六种五百六十多卷。独创诗论“神韵”说,主盟诗坛半个世纪之久。浩瀚的诗文掩盖了他洁已爱民,廉洁奉公的政绩,被誉为“一代诗宗”“文坛领袖”,是我国文学史上著名的诗人、文学家。
王渔洋出生于书香门第、官宦之家。先祖王贵元朝末年,从青州诸城迁至新城。四世祖王重光第一个进士,王渔洋是第八世。从王重光到王渔洋,历代冠缨不绝,科甲蝉联,先后出进士31人,举人46人,出仕为官者112人,有文学著述者50余人。可以说 优越的文化环境、深厚的文学沃土造就了一代诗宗王渔洋。

王渔洋家学渊源,自幼熏陶,很早就显示了他的聪明才智。六岁入学,八岁能诗,十五岁就有诗文出版,十七岁应童子试,三试皆是第一名,被誉为“神童”。二十四岁时,在济南大明湖赋《秋柳》诗四首。借秋柳的衰色为触机,以委婉的笔调,巧妙的用典,若明若暗的包含着故国之思。《秋柳》诗一问世,立即引起大江南北,特别是明遗民知识分子的唱和,和者不下百人,为后来的诗坛领袖地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王渔洋二十五岁考中进士,二十六岁以新科进士出任扬州府推官。掌管司法,勘问刑狱。短短五年时间完钦部件83件,使民无株连之苦,僚属惊叹,士庶称绝。政绩显赫,擢升京城。又以博学善诗被举荐,得到了最高统治者—圣祖玄烨的赏识,传谕:“王士缜诗文兼优,着以翰林官用,改侍讲”,入值南书房。还亲征他的精华之作,定名为《御览集》,这在朝士中极为罕见。更加巩固了他的诗坛领袖地位,当之无愧的被推为“诗坛盟主”,“文坛领袖”。

王渔洋被公认是清代文学史上的重要作家,但究竟重要到何等程度,学术界的看法可能还不一致。我想,说他是清代诗史和诗学中的一位重要人物,大概不会有人反对;但若说他是中国古代诗学的集大成者,恐怕就很难得到认可了。王渔洋的意义和价值,的确还远没为学术界清楚地认识到,特别是他在中国古代诗学史上的集大成意义。王渔洋一生,不仅以坚持不懈的写作留下数量丰富的诗歌作品,而且作为批评家和诗学家,撰著了令人瞩目的诗学理论著作。处在明清文艺思潮和诗风的转型时期,他以 “神韵”为核心,建构起一整套有系统的诗学理论,将明代的单纯拟古转化、改造为深度的师古,并力求营构新的艺术风貌。他还编选、评论、刊刻了大量古代和当代诗集,撰写序跋,指授学生,对康熙朝诗坛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今天留下数量丰富的诗学资料。他以过人的才华和显赫的政治地位,继钱谦益之后成为康熙一朝的文坛盟主,在身边团结起一批优秀诗人,形成一个影响一直持续到乾隆中叶的作家集团。发掘、考证王渔洋及其集团的文学活动,搜集整理王渔洋留下的诗学资料,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深入的阐释和研究,不仅是研究清代诗歌理论、诗歌创作,也是研究整个中国古代诗学的重要课题。

然而迄今为止,对王渔洋的研究,在作家生平和文学活动方面并未作认真的资料发掘工作。研究者涉猎的一般只有《王渔洋遗书》,甚而至于仅据乾隆间人编辑的《渔洋山人精华录》和《带经堂诗话》作文章,致使王渔洋乃至康熙朝诗学的研究停留在比较平面的水平上。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王仕禛是哪代诗人? -
瞿妍小儿: 王士祯(1634—1711)原名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汉族,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博学好古,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诗为一代宗匠,与朱彝尊并称.书法高秀似晋人.康熙时继钱谦益而主盟诗坛.论诗创神韵说.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以后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但未能摆脱明七子摹古馀习,时人诮之为“清秀李于麟(即李攀龙)”,然传其衣钵者不少.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渔阳山人是指清朝诗人谁 -
瞿妍小儿: 渔阳山人是指清朝诗人王士祯.王士祯(1634年—1711年),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山东新城(今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顺治十四年(1657)进士,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官至刑部尚书,颇有政声.清初杰出诗人、文学家,继钱谦益之后主盟诗坛,与朱彝尊并称“南朱北王”.诗论创“神韵”说,于后世影响深远.早年诗作清丽澄淡,中年转为苍劲.擅长各体,尤工七绝.好为笔记,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康熙朝书画家宋荦称王士祯“书法高秀似晋人“.近人称其书法为“诗人之书”.博学好古,又能鉴别书画、鼎彝之属,精金石篆刻.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王渔洋的诗作有哪些? -
瞿妍小儿: 有《池北偶谈》、《古夫于亭杂录》、《香祖笔记》等等.王士祯(1634—1711),原名王士禛,字子真、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人称王渔洋,谥文简.新城(今山东桓台县)人,常自称济南人,清初杰出诗人、学者、文学家. 博学...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王士禛是什么朝代的? -
瞿妍小儿: 王士祯朝代: 清朝 王士祯(1634年9月17日-1711年6月26日),原名王士禛,字子真,一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世称王渔洋,谥文简.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王渔洋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
瞿妍小儿: 王士禛字贻上,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生长于山东新城(今桓台)世家,顺治十四年 (1657)进士,初官扬州推官,入为部曹,转翰林,官至刑部尚书.康熙四十三年(1704)罢官归里.王士禛未仕时赋《秋柳》诗,崭露头角;官扬州五年,得江山之助,诗名大起.职务: 刑部尚书兼翰林院侍讲学士 称号:一代诗宗,“文坛领袖”. 生卒: 1634—1711 幼年神童 童龄即赋 一代诗宗 海内领袖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白石老人是谁?王渔洋是谁? -
瞿妍小儿: 白石老人应该是齐白石.王渔洋是王士禛,清代著名诗人、诗论家.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黄山谷即( ) 朝诗人( ) ,王渔洋即( )初诗人( ) -
瞿妍小儿: 黄山谷,即宋朝诗人黄庭坚; 王渔洋,即清初诗人王士祯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题秋江独钓图 作者:王士禛 请问作者是哪个朝代的? -
瞿妍小儿: 王士禛(1634-1711)清代诗人.字贻上,子真,号阮亭,又号渔洋山人.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青草湖边秋水长,下面句是什么?这首诗是哪个朝代的诗人所写? -
瞿妍小儿: 《送胡专孩赴长江》[清]王世祯青草湖边秋水长,黄陵庙口暮烟苍.布帆安稳西风里,一路看山到岳阳.作者简介:王士祯清代人,新城(今山东桓 台县)人.顺治进士,官至刑部尚书 .论诗创“神韵说”.所作多写日常琐 事及个人情...

玉屏侗族自治县13574741955: 红桥游记 王士祯理论观点是什么? -
瞿妍小儿: 清初诗人王士祯是继司空图、严羽之后倡导神韵理论的又一大家 是“神韵说”的“集大成”者.他也因标举“神韵”而名声大噪.遗憾的是,王渔洋平生只“拈出神韵”二字,并未对此作正面系统阐述.后世注家各执己见,纷纷诠释,出现了一...

本站内容来自于网友发表,不代表本站立场,仅表示其个人看法,不对其真实性、正确性、有效性作任何的担保
相关事宜请发邮件给我们
© 星空见康网